CN217517335U - 一种连接两岸碧道的休闲观景桥梁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两岸碧道的休闲观景桥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17335U
CN217517335U CN202221235271.1U CN202221235271U CN217517335U CN 217517335 U CN217517335 U CN 217517335U CN 202221235271 U CN202221235271 U CN 202221235271U CN 217517335 U CN217517335 U CN 2175173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dge
slow
main
pillars
fl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3527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合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Priority to CN20222123527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173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173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173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连接两岸碧道的休闲观景桥梁,其包括主桥梁和慢行桥,慢行桥设于主桥梁上方,慢行桥具有多个支柱、桥面、两个连接段和两组栏杆,多个支柱沿主桥梁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支柱的底端固定安装于主桥梁上,两个连接段分别连接于桥面的首尾两端,用于连接桥面和两岸慢行道路,支柱的顶端固定安装于桥面的底部和两个连接段的底部,两组栏杆分别安装于桥面的两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减小主桥梁整体宽度,减少工程造价,同时开阔慢行桥上行人的视野,方便行人观景。

Description

一种连接两岸碧道的休闲观景桥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连接两岸碧道的休闲观景桥梁。
背景技术
慢行交通系统是指把步行、自行车等慢速出行方式作为城市交通的主体,引导居民采用“步行+公交”的出行方式来缓解交通拥堵现状,减少汽车尾气污染,从而营造舒适、安全、便捷、清洁、宁静的城市环境。慢行交通系统常设置于城区机动交通道路两侧,但通过跨河交通大桥时,一般没有设置专用慢行道路,致使两岸慢行道路不能方便地连接。目前常规的解决方法是在主桥面的侧面增设慢行道路,但这将增加主桥面的宽度,增加主桥梁占用水域面积,同时增加主桥梁的工程造价,不利于工程的开展,因此,亟需一种新式的桥梁,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两岸碧道的休闲观景桥梁,该桥梁宽度更小,造价更低,并且能够方便行人上下桥和观景。
本申请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连接两岸碧道的休闲观景桥梁,包括:主桥梁和慢行桥,所述慢行桥设于所述主桥梁的上方,所述慢行桥具有多个支柱、桥面、两个连接段和两组栏杆,多个所述支柱沿所述主桥梁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支柱的底端固定安装于所述主桥梁上,两个所述连接段分别连接于所述桥面的首尾两端,用于连接所述桥面和两岸慢行道路,所述支柱的顶端固定安装于所述桥面的底部和两个所述连接段的底部,两组所述栏杆分别安装于所述桥面的两侧。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慢行桥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慢行桥分别设于所述主桥梁的两侧。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桥梁与所述慢行桥之间连接有楼梯。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柱与所述桥面之间、以及所述连接段与所述支柱之间均设有加强柱,所述加强柱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柱上,所述加强柱的另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桥面的底部或所述连接段的底部。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柱之间的间距为4m~6m。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柱的高度为7m~9m。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桥面的宽度为5m~7m。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段的坡度为4%~8%。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栏杆的高度为1.5m~1.6m。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柱为钢筋混凝土材料,所述桥面和所述栏杆均为钢材料。
本申请的连接两岸碧道的休闲观景桥梁,将慢行桥设置在主桥梁的上方,从而避免了将慢行桥设置在主桥梁的两侧,减小了主桥梁的宽度,并且能够避免主桥梁占用过大的水域面积,减小主桥梁的工程造价,同时可以开阔慢行桥上行人的视野,方便行人观景,其中支柱能够起到支撑慢行桥的桥面和连接段的作用,桥面供行人和自行车通行,连接段将桥面和两岸连通,栏杆能够防止行人意外坠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桥梁的横剖面图;
图2是本申请的桥梁的纵剖面图。
图中,1、主桥梁;2、慢行桥;21、支柱;22、桥面;23、连接段;24、栏杆;3、楼梯;4、加强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中采用的术语“上”、“下”、“顶”、“底”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连接两岸碧道的休闲观景桥梁,包括:主桥梁1和慢行桥2,所述慢行桥2设于所述主桥梁1的上方,所述慢行桥2具有多个支柱21、桥面22、两个连接段23和两组栏杆24,多个所述支柱21沿所述主桥梁1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支柱21的底端固定安装于所述主桥梁1上,两个所述连接段23分别连接于所述桥面22的首尾两端,用于连接所述桥面22和两岸慢行道路,所述支柱21的顶端固定安装于所述桥面22的底部和两个所述连接段23的底部,两组所述栏杆24分别安装于所述桥面22的两侧。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慢行桥2设置在主桥梁1的上方,从而避免了将慢行桥2设置在主桥梁1的两侧,减小了主桥梁1的宽度,并且能够避免主桥梁1占用过大的水域面积,减小主桥梁1的工程造价,同时可以开阔慢行桥2上行人的视野,方便行人观景,其中支柱21能够起到支撑慢行桥2的桥面22和连接段23的作用,桥面22供行人和自行车通行,连接段23将桥面22和两岸连通,栏杆24能够防止行人意外坠落。如图1、2所示为在某河道上新建的主桥梁1,桥面22的宽度为21m,长度为260m,若在主桥梁1的两侧增加慢行桥2,则需要加宽主桥梁112m,造价大幅上升,因此采用本方案的慢行桥2设置方式是更优的选择。其中,慢行桥2设置的位置可以是主桥梁1的两侧或单侧,或是中央隔离带的位置,设置灵活。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慢行桥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慢行桥2分别设于所述主桥梁1的两侧。慢行桥2优选地分别设于主桥梁1的两侧,对应常规主桥梁1两岸的道路两侧的慢行交通系统,能够更好地将两岸的慢行交通系统连接起来。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主桥梁1与所述慢行桥2之间连接有楼梯3。楼梯3可供行人上下楼梯3,方便行人在主桥梁1和慢行桥2之间通行。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支柱21与所述桥面22之间、以及所述连接段23与所述支柱21之间均设有加强柱4,所述加强柱4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柱21上,所述加强柱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桥面22的底部或所述连接段23的底部。加强柱4能够强化支柱21与桥面22、以及支柱21与连接段23之间的连接强度,其中加强柱4、支柱21和桥面22优选地形成三角支撑结构,加强柱4、支柱21和连接段23也优选地形成三角支撑结构,能够更好地起到固定连接的作用。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柱21之间的间距为4m~6m。相邻两个支柱21之间的间距优选为5m,在满足固定支撑作用的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减小材料用量。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支柱21的高度为7m~9m。支柱21高度优选为8m,这样的高度能够满足慢行桥2底到主桥梁1顶所需要的净空要求,同时起到开阔视野,方便观景的作用。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桥面22的宽度为5m~7m。慢行桥2的桥面22宽度优选为6m,能够满足行人和自行车通行的需求,并且能够满足常规的人流量要求。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段23的坡度为4%~8%。连接段23的坡度优选为6%,这样的坡度在行人和自行车上坡时不会过于难以爬坡,且下坡时的速度也不会过快,避免发生意外。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栏杆24的高度为1.5m~1.6m。栏杆24的高度优选为1.5m,这样的高度能够很好地防止行人跌落,并且在行人观景时可以扶着栏杆24,提供一定的休息作用。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柱21为钢筋混凝土材料,所述桥面22和所述栏杆24均为钢材料。钢筋混凝土的支柱21支撑强度很高,能够很好地满足支撑慢行桥2的要求,而钢材料的桥面22和栏杆24则能够满足日常行人的通行要求。
综上,本申请的连接两岸碧道的休闲观景桥梁,将慢行桥2设置在主桥梁1的上方,从而避免了将慢行桥2设置在主桥梁1的两侧,减小了主桥梁1的宽度,并且能够避免主桥梁1占用过大的水域面积,减小主桥梁1的工程造价,同时可以开阔慢行桥2上行人的视野,方便行人观景,其中支柱21能够起到支撑慢行桥2的桥面22和连接段23的作用,桥面22供行人和自行车通行,连接段23将桥面22和两岸连通,栏杆24能够防止行人意外坠落。
以上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连接两岸碧道的休闲观景桥梁,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桥梁和慢行桥,所述慢行桥设于所述主桥梁的上方,所述慢行桥具有多个支柱、桥面、两个连接段和两组栏杆,多个所述支柱沿所述主桥梁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支柱的底端固定安装于所述主桥梁上,两个所述连接段分别连接于所述桥面的首尾两端,用于连接所述桥面和两岸慢行道路,所述支柱的顶端固定安装于所述桥面的底部和两个所述连接段的底部,两组所述栏杆分别安装于所述桥面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慢行桥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慢行桥分别设于所述主桥梁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桥梁与所述慢行桥之间连接有楼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与所述桥面之间、以及所述连接段与所述支柱之间均设有加强柱,所述加强柱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柱上,所述加强柱的另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桥面的底部或所述连接段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柱之间的间距为4m~6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的高度为7m~9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桥面的宽度为5m~7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的坡度为4%~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栏杆的高度为1.5m~1.6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为钢筋混凝土材料,所述桥面和所述栏杆均为钢材料。
CN202221235271.1U 2022-05-20 2022-05-20 一种连接两岸碧道的休闲观景桥梁 Active CN2175173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35271.1U CN217517335U (zh) 2022-05-20 2022-05-20 一种连接两岸碧道的休闲观景桥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35271.1U CN217517335U (zh) 2022-05-20 2022-05-20 一种连接两岸碧道的休闲观景桥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17335U true CN217517335U (zh) 2022-09-30

Family

ID=83389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35271.1U Active CN217517335U (zh) 2022-05-20 2022-05-20 一种连接两岸碧道的休闲观景桥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173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98842B (zh) 一种在既有高架桥梁下的自行车桥梁及其建造方法
US7857543B2 (en) Traffic installation
US7473050B2 (en) Single-layer interchange overpass
US4649588A (en) Elevated bikeway
CN217517335U (zh) 一种连接两岸碧道的休闲观景桥梁
CN209686174U (zh) 高架式环形公交站台
CN101250844A (zh) 道路交通工程系统方法及相应设施
WO2021036902A1 (zh) 互通式立交桥
CN210395068U (zh) 人车分流及观光休闲结构桥梁
CN108532389A (zh) 一种十字路口立交桥
CN201006969Y (zh) T字型路口立交桥
CN103343499A (zh) 三个桥面四层结构立交桥
CN209619838U (zh) 一种应用于城市慢行系统的景观桥梁
CN112030712A (zh) 一种适用于胶轮有轨电车与市政通道共建的斜拉桥
CN206664582U (zh) 悬挂式轨道立体交通系统
CN101476272B (zh) 交叉路口自跨式右转立交桥
CN109751061A (zh) 一种公铁合建单管双层盾构隧道
JP2932139B2 (ja) 吊橋の高欄構造
CN215210482U (zh) 一种依附车行桥的人行天桥及雨棚结构
CN219451313U (zh) 一种节地高效坡梯组合
CN212103512U (zh) 一种行人与非机动车辆分流的天桥
CN211079873U (zh) 一种主道和辅道结合的人行天桥
CN214301206U (zh) 一种结合下沉式人行道和廊道的桥梁结构
CN215518319U (zh) 一种桥梁观景台
CN212801166U (zh) 一种封闭式人行天桥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