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15788U - 包装物固定缓冲结构 - Google Patents

包装物固定缓冲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15788U
CN217515788U CN202220664726.5U CN202220664726U CN217515788U CN 217515788 U CN217515788 U CN 217515788U CN 202220664726 U CN202220664726 U CN 202220664726U CN 217515788 U CN217515788 U CN 2175157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lding
carton
shallow
folding line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6472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卓君
乐盈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Electric Equipment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R&D Center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R&D Center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R&D Center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6472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157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157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157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ffer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装物固定缓冲结构,其包括由瓦楞纸折成的浅口纸箱和可折叠纸板,所述可折叠纸板具有一个展开形态、以及能够作为设置在所述浅口纸箱的边部的边部缓冲件的折叠形态和能够作为设置在所述浅口纸箱的角部的角部缓冲件的折叠形态这两个折叠形态。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物固定缓冲结构翻折组装容易、工数少,不使用泡沫材料,不使用或少使用粘接胶带,并且不占用大量仓储运输空间。

Description

包装物固定缓冲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固定包装物并进行缓冲的包装物固定缓冲结构。
背景技术
瓦楞纸箱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包装制品。但由于纸箱自身的强度不佳,在受到冲击时容易变形,缓冲效果差,因此人们开始对纸箱内增加缓冲结构和缓冲材料。
以空调器室内单元的包装纸箱为例,现有技术1如图12所示,由一张瓦楞纸折成的浅口纸箱和位于四角的泡沫材料构成,利用泡沫材料进行缓冲。现有技术2如图13所示,由一张瓦楞纸翻折多次折成的浅口纸箱构成,利用将瓦楞纸翻折多次形成的缓冲结构来进行缓冲。
发明内容
但是,在现有技术1中存在如下问题:
(1)瓦楞纸与泡沫材料之间需要用透明胶带固定,组装工数高。
(2)瓦楞纸与泡沫材料上粘着有胶带,不易回收。从环保角度出发,希望尽量减少泡沫材料的使用量。
(3)泡沫材料体积大,运输仓储占空间。
在现有技术2中存在如下问题:
(1)瓦楞纸翻折多次,工数高,人工成本高。为了确保纸板卡合到位,需要较大的组装工位空间。
(2)为了提高包装的缓冲效果,翻边多次翻折,厚度较厚,无法使用装箱钉,只能使用透明胶带固定,不易回收,不环保。
(3)翻折完成的纸箱比较占空间,运输仓储成本高。
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固定包装物并进行缓冲的包装物固定缓冲结构,其翻折组装容易、工数少,不使用泡沫材料,不使用或少使用粘接胶带,并且不占用大量仓储运输空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装物固定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瓦楞纸折成的浅口纸箱和可折叠纸板,所述可折叠纸板具有一个展开形态、以及能够作为设置在所述浅口纸箱的边部的边部缓冲件的折叠形态和能够作为设置在所述浅口纸箱的角部的角部缓冲件的折叠形态这两个折叠形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物固定缓冲结构中,所述可折叠纸板的展开形态呈矩形,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各具有一个切口,在距离两个端部一定距离处各具有一条第一折叠线,所述第一折叠线和具有切口的端部形成为U字形的U形部,在所述可折叠纸板的中央具有一个窗部,所述窗部由两条长度方向上的作为长边的切断线、两条宽度方向上的作为短边的第二折叠线、和一条宽度方向上的位于所述窗部的正中间的第三折叠线构成,所述可折叠纸板在正中间还具有第四折叠线,所述第四折叠线是所述可折叠纸板的中线除掉所述窗部的所述第三折叠线的部分。
在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物固定缓冲结构中,所述边部缓冲件形成为大致桥形,其具有位于两端的U形部和将所述可折叠纸板沿所述第一折叠线向上折叠并使两个U形部之间的中间部分隆起并沿所述第四折叠线折叠而形成的上拱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物固定缓冲结构中,所述边部缓冲件还具有将所述可折叠纸板的所述窗部沿所述切断线破开后沿所述第二折叠线向下折叠并沿正中间的所述第三折叠线向上折叠而形成的下拱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物固定缓冲结构中,在所述浅口纸箱的边部形成有多对边部切开翻起部,每对边部切开翻起部的翻边部分能够卡住所述边部缓冲件的两个U形部的切口,从而将所述边部缓冲件固定于所述浅口纸箱。
在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物固定缓冲结构中,所述边部缓冲件的所述上拱部的高度可调节,使得所述上拱部的高度低于所述浅口纸箱的侧壁的高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物固定缓冲结构中,所述角部缓冲件形成为大致三棱柱形,其具有将所述可折叠纸板沿所述第一折叠线向下折叠而由所述U形部重叠而成的侧面和使两个U形部之间的中间部分隆起并沿所述第四折叠线折叠成直角而成的两个贴壁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物固定缓冲结构中,所述角部缓冲件还具有将所述可折叠纸板的所述窗部沿所述切断线破开后沿所述第二折叠线向下折叠并沿正中间的所述第三折叠线向上折叠而形成的侧拱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物固定缓冲结构中,在所述浅口纸箱的角部形成有角部切开翻起部,所述角部缓冲件的角部对准所述浅口纸箱的角部且两个所述贴壁面紧贴所述浅口纸箱的壁部,并且利用所述角部切开翻起部的垂直翻起的翻边部分卡在所述侧拱部与所述侧面之间的空间从而将所述角部缓冲件固定于所述浅口纸箱。
在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物固定缓冲结构中,所述第一折叠线、所述第二折叠线、所述第三折叠线、所述第四折叠线为不连续切断线或者压痕线。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用于固定包装物并进行缓冲的包装物固定缓冲结构,其翻折组装容易、工数少,不使用泡沫材料,不使用或少使用粘接胶带。而且,由于能够在现场快速折叠组装好,不需要折叠好纸箱进行仓储或运输,只要运输或仓储用于折叠出浅口纸箱的瓦楞纸和用于折叠出缓冲件的可折叠纸板即可,能够极大地节省仓储运输空间的占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由一张瓦楞纸四边向上翻折而成的浅口纸箱1的图。
图2是表示用于折叠缓冲件的可折叠纸板2的展开图。
图3是表示由可折叠纸板2折成的边部缓冲件3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由可折叠纸板2折成的角部缓冲件4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位于浅口纸箱1的边部的一对边部切开翻起部5的图。
图6是表示用一对边部切开翻起部5卡住边部缓冲件3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位于浅口纸箱1的角部的角部切开翻起部7的图。
图8是表示角部缓冲件4固定于浅口纸箱1的角部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角部缓冲件4固定于浅口纸箱1的角部的截去一部分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本实施例的组装好由浅口纸箱1、边部缓冲件3、角部缓冲件4构成的包装物固定缓冲结构,并且放置了作为包装物的空调器面板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局部放大平面图。
图12是表示现有技术1的包装纸箱的图。
图13是表示现有技术2的包装纸箱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各个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物固定缓冲结构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由一张瓦楞纸四边向上翻折而成的浅口纸箱1的图。图2是表示用于折叠缓冲件的可折叠纸板2的展开图。图3是表示由可折叠纸板2折成的边部缓冲件3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由可折叠纸板2折成的角部缓冲件4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位于浅口纸箱1的边部的一对边部切开翻起部5的图。图6是表示用一对边部切开翻起部5卡住边部缓冲件3的示意图。图7是表示位于浅口纸箱1的角部的角部切开翻起部7的图。图8是表示角部缓冲件4固定于浅口纸箱1的角部的示意图。图9是表示角部缓冲件4固定于浅口纸箱1的角部的截去一部分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浅口纸箱1由一张瓦楞纸四边向上翻折而成,四角使用封箱钉固定,在浅口纸箱1的边部设置有多对后述的图5所示的边部切开翻起部5,在浅口纸箱1的角部设置有后述的图7所示的角部切开翻起部7。
图2表示可折叠纸板2的展开图,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征之一就在于能够利用可折叠纸板2通过不同的折法折成边部缓冲件3和角部缓冲件4这两种缓冲件。
如图2所示,可折叠纸板2呈矩形,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各具有一个切口,在距离两个端部一定距离处各具有一条第一折叠线22,第一折叠线22和具有切口的端部形成为大致U字形的U形部26。
在可折叠纸板2的中央具有一个窗部21,窗部21由两条长度方向上的作为长边的切断线23、两条宽度方向上的作为短边的第二折叠线24、和一条宽度方向上的位于窗部21的正中间的第三折叠线25构成。可折叠纸板2也可以由瓦楞纸制成。
可折叠纸板2在正中间还具有第四折叠线27,第四折叠线27是可折叠纸板2的中线除掉窗部21的第三折叠线25的部分。换句话说,第四折叠线27和第三折叠线25合起来就是可折叠纸板2的中线,它们在可折叠纸板2的展开图上是一条线。
第一折叠线22、第二折叠线24、第三折叠线25、第四折叠线27这些折叠线只要是方便折叠即可,可以为不连续切断线或者压痕线。
下面说明如何用可折叠纸板2折叠出图3所示的边部缓冲件3和角部缓冲件4。
首先,将可折叠纸板2沿两条第一折叠线22向上折叠,使两个U形部26之间的中间部分隆起并沿第四折叠线27折叠,形成上拱部31。接着,由于可折叠纸板2的窗部21的两条长边是切断线,所以用手指轻轻往下一压就能破开,沿着切断线23破开窗部21之后,将窗部21沿第二折叠线24向下折一下,并沿正中间的第三折叠线25向上折一下,就能形成下拱部32。下拱部32使边部缓冲件3的结构更加立体,起到稳定边部缓冲件3的结构,增强缓冲效果的作用。
折叠好的边部缓冲件3大致形成为图3所示的桥形。
在浅口纸箱1的边部形成有多对边部切开翻起部5,图5表示了一对边部切开翻起部5。在浅口纸箱1的边部事先进行过“匚”状切开,在折叠浅口纸箱时用手指向上顶一下就能将翻边部分顶起,如图6所示,用这一对翻边部分能够卡住边部缓冲件3的两个U形部26的切口,从而将边部缓冲件3固定于浅口纸箱1。
另外,边部缓冲件3的上拱部31的高度通过折叠时的角度不同可以适当调节,使得上拱部31的高度略低于浅口纸箱1的侧壁的高度。
角部缓冲件4的折法与边部缓冲件3的折法相似。不同处在于,首先,将可折叠纸板2沿两条第一折叠线22不是向上折叠而是向下折叠。接着,使两个U形部26之间的中间部分隆起并沿第四折叠线27折叠这一步骤与边部缓冲件3的折法相似,但是要折成直角,从而形成两个贴壁面41。将窗部21沿切断线23破开后沿第二折叠线24向下折叠并沿正中间的第三折叠线25向上折叠的操作与边部缓冲件3的折法相同,形成侧拱部43。侧拱部43与边部缓冲件3的下拱部32基本相同,也是起到稳定角部缓冲件4的结构,增强缓冲效果的作用,只是角部缓冲件4会侧过来使用,所以命名为侧拱部。
如图4所示,折叠好的角部缓冲件4形成为底面为直角等腰三角形的大致三棱柱状。向下折叠的两个U形部26重叠形成三棱柱的侧面42。
在浅口纸箱1的4个角部各形成有一个图7所示的角部切开翻起部7。同样,在浅口纸箱1的角部事先进行过“匚”状切开,在折叠浅口纸箱1时用手指向上顶一下就能将翻边部分顶起。
将图4的角部缓冲件4侧过来,即,以三棱柱的底面贴住浅口纸箱1的底面的形态使用。如图8所示,角部缓冲件4的角部对准浅口纸箱1的角部且两个贴壁面41紧贴浅口纸箱1的壁部,并且利用角部切开翻起部7的垂直翻起的翻边部分卡在侧拱部43与侧面42之间的空间从而将角部缓冲件4固定于浅口纸箱1。如图9所示,切开翻起部7的垂直翻起的翻边部分处于侧拱部43之下,紧贴侧面42的U形部的贴底面的边。
通过如上所述的方法,利用一种可折叠纸板2折叠出两种缓冲件,分别用于浅口纸箱1的边部和角部。
通过将边部缓冲件3和角部缓冲件4固定于浅口纸箱1,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物固定缓冲结构。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物固定缓冲结构的一个例子。图11是图10的局部放大平面图。如图10所示,在浅口纸箱1的4个角部各具有一个角部缓冲件4,在浅口纸箱1的4个边部各具有4个边部缓冲件3,即总共具有16个边部缓冲件3。一般来说,发生跌落时,最容易受损的是产品的尖角位置。角部缓冲件4用于保护产品尖角。而边部缓冲件3阻止产品水平方向的位移。当然,图10只是一例,边部缓冲件3的个数并不限定于每边4个,只要为2个以上即可。
本实用新型中,在现场折叠出由浅口纸箱1、边部缓冲件3和角部缓冲件4构成的一组包装物固定缓冲结构,在固定包装物时,一般使用两组包装物固定缓冲结构,将包装物夹在两组包装物固定缓冲结构之间来进行捆包。例如,图10、图11中包装物为空调器面板。当然,这只是一例,对于包装物并没有限定。
本实用新型由于不像现有技术1那样使用泡沫材料,所以环保效益好,而且也不需要像现有技术1那样使用大量的透明胶带,省时省力。而且,也不像现有技术1那样由于泡沫材料体积大而占用运输仓储空间。本实用新型在运输仓储包装材料时只需要运输或仓储平板状的瓦楞纸和可折叠纸板,占用空间小,运输和仓储都很容易。
而且,本实用新型由于折法简单,所以在对包装物进行捆包时能够现场折叠浅口纸箱、边部缓冲件和角部缓冲件,根据捆包工人的熟练程度,在10秒~2分钟的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折叠组装好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物固定缓冲结构。相比之下,同样不使用泡沫材料的现有技术2则由于瓦楞纸的折叠结构复杂,需要翻折多次,工数高,折叠操作复杂,一般需要十多分钟甚至更多的时间进行折叠,而且为了确保纸板卡合到位,需要较大的组装工位空间。这就使其很难在捆包时现场折叠使用,而如果提前折叠好,则占用空间多,运输仓储成本高。
可见,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物固定缓冲结构相比现有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
以上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是可以理解,上述说明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变形和变化,这些变形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用于固定包装物并进行缓冲的包装物固定缓冲结构,其翻折组装容易、工数少,不使用泡沫材料,不使用或少使用粘接胶带。而且,由于能够在现场快速折叠组装好,不需要折叠好纸箱进行仓储或运输,只要运输或仓储用于折叠出浅口纸箱的瓦楞纸和用于折叠出缓冲件的可折叠纸板即可,能够极大地节省仓储运输空间的占用。这对于更加环保、高效地捆包包装物是非常有用的。

Claims (10)

1.一种包装物固定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由瓦楞纸折成的浅口纸箱和可折叠纸板,所述可折叠纸板具有一个展开形态、以及能够作为设置在所述浅口纸箱的边部的边部缓冲件的折叠形态和能够作为设置在所述浅口纸箱的角部的角部缓冲件的折叠形态这两个折叠形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物固定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折叠纸板的展开形态呈矩形,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各具有一个切口,在距离两个端部一定距离处各具有一条第一折叠线,所述第一折叠线和具有切口的端部形成为U字形的U形部,
在所述可折叠纸板的中央具有一个窗部,所述窗部由两条长度方向上的作为长边的切断线、两条宽度方向上的作为短边的第二折叠线、和一条宽度方向上的位于所述窗部的正中间的第三折叠线构成,
所述可折叠纸板在正中间还具有第四折叠线,所述第四折叠线是所述可折叠纸板的中线除掉所述窗部的所述第三折叠线的部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物固定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边部缓冲件形成为大致桥形,其具有位于两端的U形部和将所述可折叠纸板沿所述第一折叠线向上折叠并使两个U形部之间的中间部分隆起并沿所述第四折叠线折叠而形成的上拱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物固定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边部缓冲件还具有将所述可折叠纸板的所述窗部沿所述切断线破开后沿所述第二折叠线向下折叠并沿正中间的所述第三折叠线向上折叠而形成的下拱部。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包装物固定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浅口纸箱的边部形成有多对边部切开翻起部,每对边部切开翻起部的翻边部分能够卡住所述边部缓冲件的两个U形部的切口,从而将所述边部缓冲件固定于所述浅口纸箱。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装物固定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边部缓冲件的所述上拱部的高度可调节,使得所述上拱部的高度低于所述浅口纸箱的侧壁的高度。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物固定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角部缓冲件形成为大致三棱柱形,其具有将所述可折叠纸板沿所述第一折叠线向下折叠而由所述U形部重叠而成的侧面和使两个U形部之间的中间部分隆起并沿所述第四折叠线折叠成直角而成的两个贴壁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包装物固定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角部缓冲件还具有将所述可折叠纸板的所述窗部沿所述切断线破开后沿所述第二折叠线向下折叠并沿正中间的所述第三折叠线向上折叠而形成的侧拱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包装物固定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浅口纸箱的角部形成有角部切开翻起部,所述角部缓冲件的角部对准所述浅口纸箱的角部且两个所述贴壁面紧贴所述浅口纸箱的壁部,并且利用所述角部切开翻起部的垂直翻起的翻边部分卡在所述侧拱部与所述侧面之间的空间从而将所述角部缓冲件固定于所述浅口纸箱。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物固定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折叠线、所述第二折叠线、所述第三折叠线、所述第四折叠线为不连续切断线或者压痕线。
CN202220664726.5U 2022-03-25 2022-03-25 包装物固定缓冲结构 Active CN2175157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64726.5U CN217515788U (zh) 2022-03-25 2022-03-25 包装物固定缓冲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64726.5U CN217515788U (zh) 2022-03-25 2022-03-25 包装物固定缓冲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15788U true CN217515788U (zh) 2022-09-30

Family

ID=83368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64726.5U Active CN217515788U (zh) 2022-03-25 2022-03-25 包装物固定缓冲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157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72124B2 (en) Double front retail ready package
CN217515788U (zh) 包装物固定缓冲结构
JP5619490B2 (ja) 緩衝仕切り付包装用箱
US3834610A (en) Container with folded panel portions
CN211593263U (zh) 可快速组立的容置盒
TWI693184B (zh) 可快速組立的容置盒
AU201222291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recting part of a container
EP2695821A1 (en) Box with full-height side supports and blank and process for forming such box
US20190118995A1 (en) Product tray
CN109720682B (zh) 一种具有展示功能的包装盒的盒坯
CN201176297Y (zh) 内衬结构
US3432086A (en) Carton
JP4969497B2 (ja) 包装装置
CN212074689U (zh) 无胶瓦楞纸包装箱
CN210654028U (zh) 便折式包装盒
CN216375397U (zh) 一种产品展示包装盒
JP3084037U (ja) 板状易損品の梱包構造
CN218537452U (zh) 一种棱角防冲撞型抗压结构瓦楞纸箱
CN211810658U (zh) 一种组合式高脚杯包装盒
CN216685607U (zh) 多功能纸塑堆头
JP6364140B1 (ja) 箱用シート
CN217779536U (zh) 组合式纸制缓冲保护件
JPH1077026A (ja) 仕切付包装用箱
JP4855090B2 (ja) 包装箱
GB2325919A (en) Crash lock base cart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18

Address after: No. 300 Zhongnan Street, Suzhou Industrial Park, Jiangsu Province, 215123

Patentee after: Panasonic electric equipment (China)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123 No. 300, Zhongnan street,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PANASONIC R&D CENTER SUZHOU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