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11762U - 一种智能化配煤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化配煤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11762U
CN217511762U CN202220994584.9U CN202220994584U CN217511762U CN 217511762 U CN217511762 U CN 217511762U CN 202220994584 U CN202220994584 U CN 202220994584U CN 217511762 U CN217511762 U CN 2175117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l
belt conveyor
intelligent
blending system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9458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立全
孙伟
王坤
朱贵刚
刘一鸣
练剑峰
李启辉
徐梅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al Technology & Engineering Group Nanjing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al Technology & Engineering Group Nanjing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al Technology & Engineering Group Nanjing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al Technology & Engineering Group Nanjing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9458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117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117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117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Auxiliary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配煤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智能化配煤系统,包括第一带式输送机、在线元素分析仪、悬臂式堆料机和智能分配机构,在线元素分析仪与悬臂式堆料机依次设置于第一带式输送机的一侧,且在线元素分析仪设置于第一带式输送机的上游,智能分配机构包括煤棚、第二带式输送机和灰度分析仪,第二带式输送机设置于第一带式输送机的一侧,每个煤棚分别设置于第一带式输送机与第二带式输送机之间,灰度分析仪设置于第二带式输送机的下游。以上结构的设置,可以进行精准分析与智能调控,可以更具混合煤炭的指标要求进行智能化配煤,同时该系统为全封闭式,具有满足更高环保要求的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化配煤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配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化配煤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低碳背景下,煤化工技术的发展可为煤炭的高效、低碳、清洁利用提供新渠道,但以煤为原料制备各种化工材料的工业技术,对煤质参数的要求精度更高,目前煤化工领域的配煤技术主要运用在炼焦、型煤、水煤浆、锅炉等工业过程,通过合理调控煤种的混用可实现不同煤炭的最大化利用,尤其是低变质程度的煤的混合利用可扩大能量来源,可有效解决低变质程度、高灰分煤的高效利用难题,将煤质分析融入配煤系统中可实现煤炭更精准化利用,从更微观层面对煤炭分类利用,提高煤炭的经济价值,配煤系统需要将来煤堆放至煤棚,但传统堆煤机容易造成煤灰扬尘,带来严重的环保问题,因此,需要开发一种高效、精准、智能化、环保的配煤系统,以实现不同煤种的高效混合利用,助力煤炭的高效清洁利用。
现有技术中,配煤系统一般包括堆料机、堆煤棚、变频活化给料机、带式输送机、计量秤、灰分仪等,各工艺根据要求的不同可能会增减或减少部分设备。
但是现有技术中,大多通过人工操作的方式实现不同煤种的给煤量,无法实现自动化的精准分析与智能调控,不能根据混合煤炭的指标要求智能化配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化配煤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无法实现自动化的精准分析与智能调控,不能根据混合煤炭的指标要求智能化配煤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智能化配煤系统,包括第一带式输送机、在线元素分析仪、悬臂式堆料机和智能分配机构,所述在线元素分析仪与所述悬臂式堆料机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一带式输送机的一侧,且所述在线元素分析仪设置于所述第一带式输送机的上游,所述智能分配机构包括煤棚、第二带式输送机和灰度分析仪,所述第二带式输送机设置于所述第一带式输送机的一侧,所述煤棚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煤棚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带式输送机与所述第二带式输送机之间,所述灰度分析仪设置于所述第二带式输送机的下游。
其中,每个所述煤棚包括储煤仓和变频活化给料机,所述储煤仓设置于所述第一带式输送机与所述第二带式输送机之间,所述变频活化给料机设置于所述储煤仓的一侧。
其中,每个所述煤棚还包括雾炮机,所述雾炮机与所述储煤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储煤仓的内部。
其中,所述智能化配煤系统还包括计重机构,所述计重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带式输送机的下方。
其中,所述计重机构包括电子皮带秤和导煤单元,所述电子皮带秤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电子皮带秤设置于所述第二带式输送机的下方,所述导煤单元与所述电子皮带秤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电子皮带秤的外表壁。
其中,所述导煤单元包括滑板、导斗、螺柱和螺母,所述滑板的数量为两块,两块所述滑板分别与多个所述电子皮带秤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多个所述电子皮带秤的两侧,所述导斗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导斗分别与两个所述滑板滑动连接,并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滑板的外表壁,所述螺柱的数量为多根,每根所述螺柱分别贯穿所述导斗与所述滑板,所述螺母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螺母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螺柱螺纹连接,并分别套设于对应的所述螺柱的外表壁。
其中,所述导煤单元还包括滚珠,所述滚珠的数量为多颗,每颗所述滚珠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导斗转动连接,并分别嵌于对应的所述导斗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化配煤系统,通过将原煤通过所述第一带式输送机进行运输,并通过所述在线元素分析仪对原煤进行检测分析,所述第一带式输送机的运输能力为1000t/h、皮带运行速度为2.8m/s、功率为100KW,通过所述悬臂式堆料机将原煤堆放至所述煤棚之中,所述煤棚的输出端将原煤导入至所述第二带式输送机上,对所述原煤进行传输,同时所述灰度分析仪可以将混合煤炭的灰分参数传输至综合管控平台,以上结构的设置,可以进行精准分析与智能调控,可以更具混合煤炭的指标要求进行智能化配煤,同时该系统为全封闭式,具有满足更高环保要求的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煤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煤单元的正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图4的A-A线结构剖视图。
101-第一带式输送机、102-在线元素分析仪、103-悬臂式堆料机、104-第二带式输送机、105-灰度分析仪、106-储煤仓、107-变频活化给料机、108-雾炮机、201-电子皮带秤、202-滑板、203-导斗、204-螺柱、205-螺母、206-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为:
请参阅图1,其中图1为本实施例的智能化配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化配煤系统:包括第一带式输送机101、在线元素分析仪102、悬臂式堆料机103和智能分配机构,所述智能分配机构包括煤棚、第二带式输送机104和灰度分析仪105,所述煤棚包括储煤仓106、变频活化给料机107和雾炮机108。
针对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带式输送机101和所述第二带式输送机104对原煤进行运输,同时所述在线元素分析仪102和所述灰度分析仪105对原煤成分进行分析,以便进行筛选,所述煤棚对原煤进行存储,所述悬臂式堆料机103对所述原煤进行堆积,并且所述悬臂式堆料机103可以有效减少堆煤过程中产生的扬尘,达到环保效果。
其中,所述在线元素分析仪102与所述悬臂式堆料机103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一带式输送机101的一侧,且所述在线元素分析仪102设置于所述第一带式输送机101的上游,所述第二带式输送机104设置于所述第一带式输送机101的一侧,所述煤棚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煤棚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带式输送机101与所述第二带式输送机104之间,所述灰度分析仪105设置于所述第二带式输送机104的下游,所述第一带式输送机101和所述第二带式输送机104对原煤进行运输,同时所述在线元素分析仪102和所述灰度分析仪105对原煤成分进行分析,以便进行筛选,所述煤棚对原煤进行存储,所述悬臂式堆料机103对所述原煤进行堆积,并且所述悬臂式堆料机103可以有效减少堆煤过程中产生的扬尘,达到环保效果。
其次,所述储煤仓106设置于所述第一带式输送机101与所述第二带式输送机104之间,所述变频活化给料机107设置于所述储煤仓106的一侧;
所述雾炮机108与所述储煤仓106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储煤仓106的内部,所述储煤仓106为封闭式设计,主要结构为钢结构,所述变频活化给料机107的输送带的运输能力可达3000t/h、皮带运行速度0.5-4m/s,功率为10-2000KW,所述雾炮机108可以减少储煤仓106内部灰尘飞扬。
使用本实施例的一种智能化配煤系统时,将原煤通过所述第一带式输送机101进行运输,并通过所述在线元素分析仪102对原煤进行检测分析,通过所述悬臂式堆料机103将原煤堆放至所述煤棚之中,通过所述储煤仓106对原煤进行存储,同时所述变频活化给料机107对原煤进行传输,并且所述储煤仓106内部的雾炮机108可以对所述储煤仓106起到除尘的效果,所述煤棚的输出端将原煤导入至所述第二带式输送机104上,对所述原煤进行传输,同时所述灰度分析仪105可以将混合煤炭的灰分参数传输至综合管控平台,以上结构的设置,可以进行精准分析与智能调控,可以更具混合煤炭的指标要求进行智能化配煤,同时该系统为全封闭式,解决了原煤产生扬尘的问题,具有满足更高环保要求的功能。
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为:
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请参阅图2至图5,其中图2为本实施例的智能化配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的导煤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的导煤机构的正视图,图5为图4的A-A线结构剖视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化配煤系统:还包括计重机构,所述计重机构包括电子皮带秤201和导煤单元,所述导煤单元包括滑板202、导斗203、螺柱204、螺母205和滚珠206。
针对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带式输送机101位于所述导斗203与所述电子皮带秤201之间,所述滑板202对所述导斗203进行支撑,同时所述螺柱204和所述螺母205对所述导斗203进行固定。
其中,所述计重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带式输送机104的下方,所述电子皮带秤201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电子皮带秤201设置于所述第二带式输送机104的下方,所述导煤单元与所述电子皮带秤20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电子皮带秤201的外表壁,所述电子皮带秤201可以对传输的原煤重量进行称重,并将数据传输至综合管控平台,所述导煤单元可以使得原煤更好的导入在所述第二带式输送机104的输送带上,防止原煤随处洒落。
其次,所述滑板202的数量为两块,两块所述滑板202分别与多个所述电子皮带秤201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多个所述电子皮带秤201的两侧,所述导斗203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导斗203分别与两个所述滑板202滑动连接,并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滑板202的外表壁,所述螺柱204的数量为多根,每根所述螺柱204分别贯穿所述导斗203与所述滑板202,所述螺母205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螺母205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螺柱204螺纹连接,并分别套设于对应的所述螺柱204的外表壁,所述滚珠206的数量为多颗,每颗所述滚珠206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导斗203转动连接,并分别嵌于对应的所述导斗203的内部,所述导斗203可以在所述滑板202上进行随意调节固定,便于固定于所需的位置,同时所述导斗203可以将原煤稳定的导入在所述第二带式输送机104的输送带上。
针对本具体实施方式,将所述滑板202安装于所述电子皮带秤201的两侧,并且将所述导斗203放置在两个所述滑板202的外表壁,使得所述导斗203可以在所述滑板202的外表壁进行随意滑动,同时通过所述滚珠206的设置,使得所述导斗203滑动起来更加顺畅,当滑动至所需位置后,通过所述螺柱204与所述螺母205将所述导斗203进行固定,使得所述导斗203更加稳定的将原煤导入所述第二带式输送机104的输送带上,防止原煤导出洒落。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智能化配煤系统,包括第一带式输送机、在线元素分析仪和悬臂式堆料机,所述在线元素分析仪与所述悬臂式堆料机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一带式输送机的一侧,且所述在线元素分析仪设置于所述第一带式输送机的上游,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智能分配机构;
所述智能分配机构包括煤棚、第二带式输送机和灰度分析仪,所述第二带式输送机设置于所述第一带式输送机的一侧,所述煤棚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煤棚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带式输送机与所述第二带式输送机之间,所述灰度分析仪设置于所述第二带式输送机的下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配煤系统,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煤棚包括储煤仓和变频活化给料机,所述储煤仓设置于所述第一带式输送机与所述第二带式输送机之间,所述变频活化给料机设置于所述储煤仓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化配煤系统,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煤棚还包括雾炮机,所述雾炮机与所述储煤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储煤仓的内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化配煤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化配煤系统还包括计重机构,所述计重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带式输送机的下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化配煤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重机构包括电子皮带秤和导煤单元,所述电子皮带秤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电子皮带秤设置于所述第二带式输送机的下方,所述导煤单元与所述电子皮带秤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电子皮带秤的外表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化配煤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煤单元包括滑板、导斗、螺柱和螺母,所述滑板的数量为两块,两块所述滑板分别与多个所述电子皮带秤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多个所述电子皮带秤的两侧,所述导斗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导斗分别与两个所述滑板滑动连接,并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滑板的外表壁,所述螺柱的数量为多根,每根所述螺柱分别贯穿所述导斗与所述滑板,所述螺母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螺母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螺柱螺纹连接,并分别套设于对应的所述螺柱的外表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化配煤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煤单元还包括滚珠,所述滚珠的数量为多颗,每颗所述滚珠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导斗转动连接,并分别嵌于对应的所述导斗的内部。
CN202220994584.9U 2022-04-27 2022-04-27 一种智能化配煤系统 Active CN2175117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94584.9U CN217511762U (zh) 2022-04-27 2022-04-27 一种智能化配煤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94584.9U CN217511762U (zh) 2022-04-27 2022-04-27 一种智能化配煤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11762U true CN217511762U (zh) 2022-09-30

Family

ID=83371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94584.9U Active CN217511762U (zh) 2022-04-27 2022-04-27 一种智能化配煤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117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17078U (zh) 容积仓计量带式给料机
CN103895120B (zh) 一种连续混炼机自动供料系统
CN209935291U (zh) 一种斜坡式重量分选机
CN105466533A (zh) 多工位称重机及方法
CN202464756U (zh) 一种用于原料均化的运输设备
WO2021189833A1 (zh) 一种高炉矿焦槽副原料供料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17511762U (zh) 一种智能化配煤系统
CN105619509B (zh) 刨片机组及刨片方法
CN215905470U (zh) 一种基于灰分自动检测的自动配煤配仓
CN204674857U (zh) 粉料自动称重包装设备
CN102514091A (zh) 一种耐火浇注料的密闭式自动生产装置
CN216613195U (zh) 一种自动定量连续不间断给料转载系统
CN202245204U (zh) 散装物料的输料带自动采样检测控制系统
CN207066564U (zh) 一种分体式皮带流量秤
CN104946333A (zh) 一种用于电石冶炼的兰炭粉成型方法及装置
CN204384345U (zh) 定量给料的叶轮给料机
CN210682326U (zh) 物料全自动计量输送装置和有机肥料、生化伺料生产机
CN206953295U (zh) 用于生产隔热砖的全自动混料系统
CN202174664U (zh) 一种螺杆计量混合装置
CN207169617U (zh) 一种自动化配料生产线
CN211444257U (zh) 一种链带式连续称重给料装置
CN216686597U (zh) 一种多仓位进料的喂料器
CN220906347U (zh) 一种用于煤矿自动化配煤设备
CN211714691U (zh) 铜冶炼原料厂房的布置结构
CN212355796U (zh) 一种兼顾装卸船生产平衡的高品质混矿作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