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03807U - 进风组件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进风组件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03807U
CN217503807U CN202221635977.7U CN202221635977U CN217503807U CN 217503807 U CN217503807 U CN 217503807U CN 202221635977 U CN202221635977 U CN 202221635977U CN 217503807 U CN217503807 U CN 2175038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inlet
internal circulation
circulation
switch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3597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庆壮
黄涛
陈永锋
刘武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3597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038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038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038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具体公开了一种进风组件和空调器,所述进风组件包括壳体和内循环部件,壳体上设有内循环进气口和新风进气口,内循环进气口构成室内空气循环通道,新风进气口构成室外气流进入室内的通道,内循环部件包括内循环开关门,内循环开关门与壳体相连,内循环开关门相对于壳体在关闭位置和开启位置之间可转动以开启和关闭内循环进气口,内循环开关门上设有通孔,通孔连通室内空气循环通道。本公开的进风组件,可以在新风开启且内循环关闭时,改善室内空气,还可以减小新风的噪声。

Description

进风组件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进风组件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带新风功能的空调器,通过风管从室外吸风进入内部,通过将空气中的灰尘和杂物过滤掉,最后通过空调内部的风管进入室内,使得新风功能得以实现,同时部分空调还有内循环风门,实现室内空气循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是基于公开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做出的:
相关技术中的新风空调,通过风门叶片打开或者闭合方式调节内循环模式,在启动外循环时新风门打开时,内循环风门闭合,导致室内空气循环就比较差,且空调噪声较大。
本公开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公开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进风组件,可以在新风开启且内循环关闭时,改善室内空气,还可以减小新风的噪声。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器。
本公开实施例的进风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内循环进气口和新风进气口,所述内循环进气口构成室内空气循环通道,所述新风进气口构成室外气流进入室内的通道;内循环部件,所述内循环部件包括内循环开关门,所述内循环开关门与所述壳体相连,所述内循环开关门相对于所述壳体在关闭位置和开启位置之间可转动以开启和关闭所述内循环进气口,所述内循环开关门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室内空气循环通道。
本公开实施例的进风组件,可以在新风开启且内循环关闭时,同时改善室内空气,还可以减小新风的噪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通孔在所述内循环开关门上间隔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所述通孔之间的间隔距离为T,且5mm≤T≤9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孔的直径为D,且2mm≤D≤6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循环开关门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的面积为S1,所述第一平面平行于所述内循环开关门的长度方向且平行于所述内循环开关门宽度方向,多个所述通孔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投影面积之和为S2,且0.7≤S2/S1≤0.9。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循环进气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内循环进气口在所述壳体的左右方向上间隔布置;所述内循环部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内循环部件分别与所述壳体相连,且多个所述内循环部件与多个所述内循环进气口一一对应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风组件还包括风门,所述风门与所述壳体相连,且所述风门设在所述新风进气口内以控制所述新风进气口的开启和关闭,在新风模式下,所述风门开启,所述内循环开关门关闭,气流可从所述通孔以及所述新风进气口进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风组件还包括进风机,所述进风机设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进风机在气体流动的方向上位于所述风门的下游,且所述进风机的进气口与所述新风进气口在所述壳体的前后方向上相对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风组件还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设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过滤网在空气流通的方向上位于所述内循环进气口和所述新风进气口的下游。
本公开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进风组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的进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且新风进气口呈开启状态。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的进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且新风进气口呈关闭状态。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的进风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的进风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的内循环开关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壳体1,内循环进气口11,新风进气口12,
内循环部件2,内循环开关门21,通孔211,
风门3,进风机4,过滤网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公开,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本公开实施例的进风组件,包括壳体1和内循环部件2,壳体1上设有内循环进气口11和新风进气口12,内循环进气口11构成室内空气循环通道,新风进气口12构成室外气流进入室内的通道,内循环部件2包括内循环开关门21,内循环开关门21与壳体1相连,内循环开关门21相对于壳体1在关闭位置和开启位置之间可转动以开启和关闭内循环进气口11,内循环开关门21上设有通孔211,通孔211连通室内空气循环通道。
具体地,如图1所示,内循环开关门21的上端与壳体1相连,内循环开关门21的下端与壳体1相连,内循环开关门21在关闭位置和开启位置之间可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以开启或关闭内循环进气口11,例如,内循环开关门21设有开关门本体、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第一转动部的下端与开关门本体的上端相连,第二转动部的上端与开关门本体的下端相连,第一转动部的上端与壳体1枢接,第二转动部的下端与壳体1枢接,进而使开关门本体转动以开启或关闭位于左侧的内循环进气口11。
内循环开关门21上设有通孔211,通孔211的一端连通室内空间,通孔211的另一端连通室内空气循环通道,即室内空气可以通过通孔211进入室内空气循环通道内。
本公开实施例的进风组件,通过在内循环开关门21上开设通孔211,以在内循环开关门21关闭且新风进气口12打开的情况下,使室内空气也可进入空调器内,从而在内循环开关门21关闭的情况下也可促进室内空气循环,通过引入室内空气平衡新风管道内的气压,减小新风进风的噪声。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孔21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通孔211在内循环开关门21上间隔布置。
在一示例中,如图5所示,通孔211为圆孔,例如,通孔211还可以是矩形或椭圆形。多个通孔211均匀间隔布置,例如多个通孔211呈矩阵排布。通过设置多个通孔211可以提高内循环开关门21的进气量,并且还可以使进气更加均匀,避免气流通过单个通孔211 进入引起进气噪声。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通孔211之间的间隔距离为T,且5mm≤T≤9mm。
如图5所示,相邻的两个通孔211之间的间隔距离T可以为5mm、6mm、7mm、8mm、9mm。
本公开实施例的进风组件,相邻的两个通孔211之间的间隔距离T,且5mm≤T≤9mm时,可以保证多个通孔211中每个通孔211的进风量保持均匀,提高空调器的风感。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孔211的直径为D,且2mm≤D≤6mm。
例如,通孔211的直径D可以为2mm、3mm、4mm、5mm或6mm。
本公开实施例的进风组件,通孔211的直径2mm≤D≤6mm时,不仅可以保证进风组件的进风量,还可以保证内循环开关门21进风均匀,提高空调器的风感。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循环开关门21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的面积为S1,第一平面平行于内循环开关门21的长度方向且平行于内循环开关门21宽度方向,多个通孔211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面积之和为S2,且0.7≤S2/S1≤0.9。
如图5所示,在第一平面上,内循环开关门21的投影面积为S1,多个通孔211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面积之和为S2,S2/S1可以为0.7、0.8、或0.9。即,开孔的面积与内循环开关门21的面积之比可以为70%、80%或90%。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循环进气口1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内循环进气口11在壳体1的左右方向上间隔布置;内循环部件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内循环部件2分别与壳体1相连,且多个内循环部件2与多个内循环进气口11一一对应相连。
例如,内循环进气口11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内循环进气口11在左右方向上间隔布置,且新风进气口12位于两个内循环进气口11之间,内循环部件2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为第一内循环部件2和第二内循环部件2,第一内循环部件2和第二内循环部件2分别设在两个内循环进气口11内。
第一内循环部件2和第二内循环部件2中的内循环开关门21上可以均设有通孔211,或者第一内循环部件2和第二内循环部件2中的内循环开关门21任意一个上设有通孔211。
本公开实施例的进风组件,通过设置多个内循环进风口和多个内循环部件2,可以提高进风组件的进风量,从而提高室内空气的改善效率,还可提高进风量,从而平衡新风管道内的气压,降低新风噪声。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风组件还包括风门3,风门3与壳体1相连,且风门3设在新风进气口12内以控制新风进气口12的开启和关闭,在新风模式下,风门3开启,内循环开关门21关闭,气流可从通孔211以及新风进气口12进入。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进风组件还包括风门3,壳体1上设有新风进气口12,新风进气口12位于左右两侧内循环进气口11之间,且左侧内循环进气口11和右侧内循环进气口11在左右方向上对称布置在新风进气口12的左右两侧。
需要说明的是,左侧内循环进气口11和右侧内循环进气口11与室内空间连通,新风进气口12与室外空间连通,即室内空间的空气通过内循环进气口11和进入进风组件,室外空间的空气通过新风进气口12进入进风组件。
本公开实施例的进风组件,通过左右两个内循环部件2和风门3分别控制左侧内循环进气口11、右侧内循环进气口11和新风进气口12的开启和关闭,从而可根据用户的选择开启内循环或者新风外循环,提高进风组件的功能和模式的数量,进而提高用户体验的同时提高室内空气改善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风组件还包括进风机4,进风机4设在壳体1内,且进风机4在气体流动的方向上位于风门3的下游,且进风机4的进气口与新风进气口12在壳体1的前后方向上相对布置。
具体地,进风机4位于左侧内循环进气口11、右侧内循环进气口11和新风进气口12的前侧,新风进气口12与进风机4的进气口在前后方向上相对布置,外部空气经过新风进气口12进入壳体11后无需通过折弯的风道即可进入进风机4内,从而缩短了气体的进风路径,提高了进风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风组件还包括过滤网5,过滤网5设在壳体1内,且过滤网5在空气流通的方向上位于内循环进气口11和新风进气口12的下游。
具体地,过滤网5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壳体1连接,在空气流通的方向上,过滤网5设在左侧内循环进气口11、右侧内循环进气口11和新风进气口12的下游,即过滤网5能够过滤通过左侧内循环进气口11、右侧内循环进气口11和新风进气口12进入风道的气体,可以理解的是,进入风道进口的气体均为过滤网5过滤后的气体。
可选地,通过左侧内循环进气口11、右侧内循环进气口11和新风进气口12进入壳体 1内的气体均通过过滤网56进入到风道13的进口处,使进入风道内的气体通过过滤网5过滤,避免室内和室外空气中掺杂的杂物进入新风组件内,提高新风组件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过滤网5为HEPA网,可以对流通的气体进行过滤并杀菌,提高进入室内的空气质量。
本公开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的进风组件。
本公开实施例的空调器,采用上述的进风组件,可以提高空调器的进风量,降低进风时的噪声,还可以在开启新风且关闭内循环的情况下,改善室内空气。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公开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进风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内循环进气口和新风进气口,所述内循环进气口构成室内空气循环通道,所述新风进气口构成室外气流进入室内的通道;
内循环部件,所述内循环部件包括内循环开关门,所述内循环开关门与所述壳体相连,所述内循环开关门相对于所述壳体在关闭位置和开启位置之间可转动以开启和关闭所述内循环进气口,所述内循环开关门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室内空气循环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通孔在所述内循环开关门上间隔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风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通孔之间的间隔距离为T,且5mm≤T≤9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直径为D,且2mm≤D≤6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开关门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的面积为S1,所述第一平面平行于所述内循环开关门的长度方向且平行于所述内循环开关门宽度方向,多个所述通孔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投影面积之和为S2,且0.7≤S2/S1≤0.9。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进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进气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内循环进气口在所述壳体的左右方向上间隔布置;
所述内循环部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内循环部件分别与所述壳体相连,且多个所述内循环部件与多个所述内循环进气口一一对应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进风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门,所述风门与所述壳体相连,且所述风门设在所述新风进气口内以控制所述新风进气口的开启和关闭,在新风模式下,所述风门开启,所述内循环开关门关闭,气流可从所述通孔以及所述新风进气口进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进风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风机,所述进风机设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进风机在气体流动的方向上位于所述风门的下游,且所述进风机的进气口与所述新风进气口在所述壳体的前后方向上相对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进风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设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过滤网在空气流通的方向上位于所述内循环进气口和所述新风进气口的下游。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进风组件。
CN202221635977.7U 2022-06-24 2022-06-24 进风组件及空调器 Active CN2175038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35977.7U CN217503807U (zh) 2022-06-24 2022-06-24 进风组件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35977.7U CN217503807U (zh) 2022-06-24 2022-06-24 进风组件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03807U true CN217503807U (zh) 2022-09-27

Family

ID=83340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35977.7U Active CN217503807U (zh) 2022-06-24 2022-06-24 进风组件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038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016042A1 (en) Fresh air module and air conditioner
CN216346653U (zh) 空调器
CN109882434B (zh) 风机结构、新风装置和空调室内机
US20240068696A1 (en)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CN111623421A (zh) 一体式空调
CN217503807U (zh) 进风组件及空调器
CN211695286U (zh) 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CN108644896B (zh) 一种新风空调一体机
CN217844175U (zh) 新风装置和空调器
CN215112933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5675489U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5112934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1575280U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4370752U (zh) 多功能的新风机
CN217979026U (zh) 进风组件及空调器
CN210688475U (zh) 空气调节设备
CN219300888U (zh) 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CN218096249U (zh) 新风组件及空调器
CN218915123U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5260110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8410084U (zh) 空调器
CN220624202U (zh)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15260435U (zh) 空气调节设备
CN211575282U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EP4235043A1 (en) Air conditioning indoor unit and air condition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