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93348U - 一种电机转子装配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转子装配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93348U
CN217493348U CN202221625470.3U CN202221625470U CN217493348U CN 217493348 U CN217493348 U CN 217493348U CN 202221625470 U CN202221625470 U CN 202221625470U CN 217493348 U CN217493348 U CN 2174933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rotor winding
pivot
blanking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2547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Zongqi Auto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Zongqi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Zongqi Auto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Zongqi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2547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933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933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933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机转子装配线,包括回转台和依次排布于所述回转台周部的转子绕组安装单元、转轴安装单元、轴承安装单元以及下料单元,所述回转台上设置有若干工件治具;所述转子绕组安装单元用于将转子绕组安放至所述工件治具上;所述转轴安装单元用于将转轴安装至所述转子绕组中;所述轴承安装单元用于将轴承安装至所述转轴上;所述下料单元用于将所述工件治具上的工件取出。本方案可实现转子装配过程中的自动上下料、自动运转以及自动装配的功能,自动化程度高,人工参与度底,从而降低了人工工作量,提高生成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转子装配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机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转子装配线
背景技术
由于全球自动化设备市场的持续增长,市场对于电机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企业也越来越重视如何提升电机生产效率的问题,因此电机组装机的研发便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完成转子的组装依靠人工手动完成或者是采用半自动化的设备完成组装。自动化程度底,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因此造成工作量大,效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转子装配线,其能够解决现有的电机转子组装自动化程度底,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机转子装配线,包括回转台和依次排布于所述回转台周部的转子绕组安装单元、转轴安装单元、轴承安装单元以及下料单元,所述回转台上设置有若干工件治具;所述转子绕组安装单元用于将转子绕组安放至所述工件治具上;所述转轴安装单元用于将转轴安装至所述转子绕组中;所述轴承安装单元用于将轴承安装至所述转轴上;所述下料单元用于将所述工件治具上的工件取出。
可选的,还包括机台,所述回转台设置于所述机台中部,所述转子绕组安装单元、所述转轴安装单元、所述轴承安装单元以及所述下料单元于所述机台上围绕所述回转台布置。
可选的,所述转子绕组安装单元包括转子绕组输送部和转子绕组安装部,通过所述转子绕组输送部将所述转子绕组逐一输送至所述转子绕组安装部上,所述转子绕组安装部将所述转子绕组逐一安放至所述工件治具上。
可选的,所述转子绕组安装部包括转子绕组转运台、转子绕组夹具、第一转子绕组升降机构和转子绕组平移机构,所述转子绕组输送部将所述转子绕组逐一输送至所述转子绕组转运台上;所述转子绕组夹具用于夹放所述转子绕组,所述转子绕组夹具与所述第一转子绕组升降机构的升降端连接,所述第一转子绕组升降机构与所述转子绕组平移机构的平移端连接,从而通过所述第一转子绕组升降机构带动所述转子绕组夹具升降,通过所述转子绕组平移机构带动所述转子绕组夹具于所述转子绕组转运台和所述工件治具之间平移。
可选的,所述转轴安装单元包括转轴输送部和转轴安装部,通过所述转轴输送部将所述转轴逐一输送至所述转轴安装部上,所述转轴安装部将所述转轴逐一安装至所述转子绕组中。
可选的,所述转轴安装部包括转轴转运台、第一转轴夹具、转轴旋转机构、第一转轴升降机构和第一转轴平移机构,所述转轴输送部将所述转轴逐一输送至所述转轴转运台上;所述第一转轴夹具用于夹放所述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夹具与所述转轴旋转机构连接,所述转轴旋转机构与所述第一转轴升降机构连接的升降端,第一转轴升降机构与所述第一转轴平移机构的平移端连接,从而通过所述转轴旋转机构带动所述第一转轴夹具旋转,通过所述第一转轴升降机构带动所述第一转轴夹具升降,通过所述第一转轴平移机构带动所述第一转轴夹具于所述转轴转运台和所述工件治具之间平移。
可选的,所述转轴输送部包括转轴输送带、第二转轴夹具、第二转轴升降机构和第二转轴平移机构,所述转轴输送带用于连续输送所述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夹具用于夹放所述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夹具于所述第二转轴升降机构的升降端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升降机构与所述第二转轴平移机构的平移端连接,从而通过所述第二转轴升降机构带动所述第二转轴夹具升降,通过所述第二转轴平移机构带动所述第二转轴夹具于所述转轴输送带和所述转轴转运台之间平移,进而实现将所述转轴逐一转运至所述转轴转运台上。
可选的,所述转轴输送部还包括转轴存放箱和转轴推送板,所述转轴存放箱设置于所述转轴输送带的一侧,所述转轴推送板设于所述转轴存放箱内靠近所述转轴输送带的一侧,且所述转轴推送板底部与升降驱动机构连接,从而通过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带动所述转轴推送板板升降,进而将所述转轴存放箱内的所述转轴逐一推出所述转轴存放箱外,使所述转轴逐一掉落至所述转轴输送带上。
可选的,所述轴承安装单元包括轴承升降机构和轴承压头,所述轴承压头用于压紧所述轴承,通过所述轴承升降机构带动所述轴承压头的升降,进而实现将所述轴承安装至所述转轴上。
可选的,下料单元包括下料夹具、下料平移机构、下料升降机构以及下料输送带,所述下料夹具用于夹放完成装配的工件,所述下料夹具与所述下料升降机构的升降端连接,所述下料升降机构与所述下料平移机构的平移端连接,从而通过所述下料升降机构带动所述下料夹具升降,通过所述下料平移机构带动所述下料夹具于所述工件治具和所述下料输送带之间平移。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转子装配线,包括回转台和环绕回转台设置的转子绕组安装单元、转轴安装单元、轴承安装单元以及下料单元,工作时,回转台的循环转动,带动其上装放的工件流转与前述各单元之间,具体的,转子绕组安装单元自动将转子绕组安放到工件治具上,回转台将其运转到转轴安装单元处;转轴安装单元自动将转轴安装至转子绕组内,回转台再将其运转到轴承安装单元处;轴承安装单元再自动将轴承安装到转轴上,从而实现电机转子的组装,之后回转台自动将完成组装的工件运转到下料单元处,下料单元便自动将完成组装的工件取出,此时该位置的工件治具空出,等待下一次运转到转子绕组安装单元处装夹工件。故,本方案可实现转子装配过程中的自动上下料、自动运转以及自动装配的功能,自动化程度高,人工参与度底,从而降低了人工工作量,提高生成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申请所述电机转子装配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所述回转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所述转子绕组安装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所述转轴安装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所述下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机台;2、回转台;21、工件治具;3、转子绕组安装单元;31、转子绕组安装部;311、转子绕组转运台;312、转子绕组夹具;313、第一转子绕组升降机构;314、转子绕组平移机构;321、第二转子绕组升降机构;4、转轴安装单元;41、转轴安装部;411、转轴转运台;412、第一转轴夹具;413、转轴旋转机构;414、第一转轴升降机构;415、第一转轴平移机构;42、转轴输送部;421、转轴输送带;422、第二转轴夹具;423、第二转轴升降机构;424、第二转轴平移机构;425、转轴存放箱;426、转轴推送板;427、升降驱动机构;5、轴承安装单元;51、轴承压头;52、轴承升降机构;53、升降板;54、导向架;55、压轴器;6、下料单元;61、下料夹具;62、下料平移机构;63、下料升降机构;64、良品下料输送带;65、不良品下料输送带;71、转子绕组;72、转轴;73、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参照图1-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机转轴装配线,包括回转台2和依次排布于所述回转台2周部的转子绕组安装单元3、转轴安装单元4、轴承安装单元5以及下料单元6,所述回转台2上设置有若干工件治具21;所述转子绕组安装单元3用于将转子绕组71安放至所述工件治具21上;所述转轴安装单元4用于将转轴72安装至所述转子绕组71中;所述轴承安装单元5用于将轴承73安装至所述转轴72上;所述下料单元6用于将所述工件治具21上的工件取出。
其中,在回转台2底部设置有用于驱动回转台2转动的旋转驱动机构,工作时旋转驱动机构带动回转台2旋转,使回转台2上设置的工件治具21转运于各安装单元之间。
本实施例工作时,回转台2的循环转动,带动其上装放的工件流转与前述各单元之间,具体的,转子绕组安装单元3自动将转子绕组71安放到工件治具21上,回转台2将其运转到转轴安装单元4处;转轴安装单元4自动将转轴72安装至转子绕组71内,回转台2再将其运转到轴承安装单元5处;轴承安装单元5再自动将轴承73安装到转轴72上,从而实现电机转子的组装,之后回转台2自动将完成组装的工件运转到下料单元6处,下料单元6便自动将完成组装的工件取出,此时该位置的工件治具21空出,等待下一次运转到转子绕组安装单元3处装夹工件。故,本方案可实现转子装配过程中的自动上下料、自动运转以及自动装配的功能,自动化程度高,人工参与度底,从而降低了人工工作量,提高生成效率。
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电机转轴装配线还包括机台1,所述回转台2设置于所述机台1中部,所述转子绕组安装单元3、所述转轴安装单元4、所述轴承安装单元5以及所述下料单元6于所述机台1上围绕所述回转台2布置。
如此,以机台1为支撑,可实现回转台2和各单元的可靠安装,进而实现各单元之间的协同作业。
参照图5,所述转子绕组安装单元3包括转子绕组输送部和转子绕组安装部31,通过所述转子绕组输送部将所述转子绕组71逐一输送至所述转子绕组安装部31上,所述转子绕组安装部31将所述转子绕组71逐一安放至所述工件治具21上。如此,本方案的转子绕组安装单元3可实现自动上料和自动安放转子绕组71的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转子绕组安装部31包括转子绕组转运台311、转子绕组夹具312、第一转子绕组升降机构313和转子绕组平移机构314,所述转子绕组输送部将所述转子绕组71逐一输送至所述转子绕组转运台311上;所述转子绕组夹具312用于夹放所述转子绕组71,所述转子绕组夹具312与所述第一转子绕组升降机构313的升降端连接,所述第一转子绕组升降机构313与所述转子绕组平移机构314的平移端连接,从而通过所述第一转子绕组升降机构313带动所述转子绕组夹具312升降,通过所述转子绕组平移机构314带动所述转子绕组夹具312于所述转子绕组转运台311和所述工件治具21之间平移。
具体的,工作时,转子绕组夹具312从转子绕组转运台311上夹起转子绕组71,第一转子绕组升降机构313带动转子绕组夹具312上升,转子绕组平移机构314再带动第一转子绕组升降机构313和转子绕组夹具312一体往回转台2方向移动,当移动至工件治具21正上方时,第一转子绕组升降机构313带动转子绕组夹具312下移,转子绕组夹具312松开将转子绕组71放置于工件治具21上,之后再带动转子绕组夹具312复位夹取下一个转子绕组71,以此循环往复。
关于转子绕组的上料,转子绕组输送部包括转子绕组输送带(图未示)和第二转子绕组升降机构321,转子绕组转运台311安装于第二转子绕组升降机构321上,当转子绕组转运台311被下放至与转子绕组输送带的高度时,位于转子绕组输送带最前端的转子绕组71被推送至转子绕组转运台311上,此时第二转子绕组升降机构321带动转子绕组转运台311及其上方的一个转子绕组71上移;同时,第一转子绕组升降机构313带动转子绕组夹具312下移至转子绕组转运台311的高度,转子绕组夹具312便可将转子绕组转运台311上的转子绕组71夹起。此方式中,转子绕组转运台311上的转子绕组71被独立出,故转子绕组输送带上的转子绕组71不会干预转子绕组夹具312夹起转子绕组71的工作。
参照图2和图6,所述转轴安装单元4包括转轴输送部42和转轴安装部41,通过所述转轴输送部42将所述转轴72逐一输送至所述转轴安装部41上,所述转轴安装部41将所述转轴72逐一安装至所述转子绕组71中。如此,本方案的转轴安装单元4便可实现自动上料和自动安放转轴72的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安装部41包括转轴转运台411、第一转轴夹具412、转轴旋转机构413、第一转轴升降机构414和第一转轴平移机构415,所述转轴输送部42将所述转轴72逐一输送至所述转轴转运台411上;所述第一转轴夹具412用于夹放所述转轴72,所述第一转轴夹具412与所述转轴旋转机构413连接,所述转轴旋转机构413与所述第一转轴升降机构414连接的升降端,第一转轴升降机构414与所述第一转轴平移机构415的平移端连接,从而通过所述转轴旋转机构413带动所述第一转轴夹具412旋转,通过所述第一转轴升降机构414带动所述第一转轴夹具412升降,通过所述第一转轴平移机构415带动所述第一转轴夹具412于所述转轴转运台411和所述工件治具21之间平移。
具体的,工作时,第一转轴夹具412从转轴转运台411上夹取转轴72(此时转轴72处于水平状态),第一转轴升降机构414带动第一转轴夹具412上升,之后转轴旋转机构413带动第一转轴夹具412旋转,使转轴72旋转至竖直状态;第一转轴平移机构415带动第一转轴升降机构414、转轴旋转机构413以及第一转轴夹具412一体水平移向回转台2,当转轴72对准转子绕组72的轴孔时,第一转轴升降机构414带动第一转轴夹具412下移,第一转轴夹具412松开转轴72,从而实现转轴的安装。之后带动第一转轴夹具412复位夹取下一转轴72,如此循环往复。
另一方面,所述转轴输送部42包括转轴输送带421、第二转轴夹具422、第二转轴升降机构423和第二转轴平移机构424,所述转轴输送带421用于连续输送所述转轴72,所述第二转轴夹具422用于夹放所述转轴72,所述第二转轴夹具422于所述第二转轴升降机构423的升降端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升降机构423与所述第二转轴平移机构424的平移端连接,从而通过所述第二转轴升降机构423带动所述第二转轴夹具422升降,通过所述第二转轴平移机构424带动所述第二转轴夹具422于所述转轴输送带421和所述转轴转运台411之间平移,进而实现将所述转轴72逐一转运至所述转轴转运台411上。
具体的,输送转轴72时,转轴输送带421持续将转轴72输送至第二转轴夹具422夹取处,第二转轴夹具422从转轴输送带421末端夹取转轴72后,第二转轴升降机构423带动第二转轴夹具422上升,之后第二转轴平移机构424带动第二转轴升降机构423和第二转轴夹具422一体移向转轴转运台411,第二转轴夹具422松开转轴72并放置于转轴转运台411上。之后带动第二转轴夹具422复位,如此循环往复。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输送部42还包括转轴存放箱425和转轴推送板426,所述转轴存放箱425设置于所述转轴输送带421的一侧,所述转轴推送板426设于所述转轴存放箱425内靠近所述转轴输送带421的一侧,且所述转轴推送板426底部与升降驱动机构427连接,从而通过所述升降驱动机构427带动所述转轴推送板426板升降,进而将所述转轴存放箱425内的所述转轴72逐一推出所述转轴存放箱425外,使所述转轴72逐一掉落至所述转轴输送带421上。如此,可实现自动逐一将转轴存放箱425中的转轴72推送至转轴输送带421上。
所述转轴存放箱425的底板自远离转轴推送板426的一侧往转轴推送板426所在侧向下倾斜,从而使转轴存放箱425内的转轴72都能在重力作用下滚动到转轴推送板426上;此外,转轴推送板426的顶面也为朝向转轴输送带421的倾斜平面,从而能够保证能够每次转轴推送板426上升超出转轴存放箱425时,被顶起的转轴72能够顺势往转轴输送带421所在方向滚落。
结合图1和图7,所述轴承安装单元5包括轴承升降机构52和轴承压头51,所述轴承压头51用于压紧所述轴承73,通过所述轴承升降机构52带动所述轴承压头51的升降,进而实现将所述轴承73安装至所述转轴72上。
同时,还应设置有可自动输送轴承73的轴承输送部(图未示),具体的,该轴承输送部可自动将轴承夹放到转轴72上方,之后轴承升降机构52再带动轴承压头51下移,以将轴承73压紧于轴承上。可选的,轴承输送部包括机械手,通过机械手自动逐一将轴承夹放到转轴72上。其中,机械手其具有自动转运工件的功能,其为现有技术,故其结构本文本不再赘述。
参照图1,所述轴承升降机构52包括升降板53和导向架54,导向架54用于支撑所述轴承升降机构52以及导向所述升降板53的升降运动,轴承压头51与所述升降板53连接以实现升降;此外,升降板53的前侧设置有压轴器55,压轴器55与轴承压头51同步升降运动,压轴器55用于向下压紧待安装轴承73的转轴72,使转轴72安装到位。
参照图3,下料单元6包括下料夹具61、下料平移机构62、下料升降机构63以及下料输送带,所述下料夹具61用于夹放完成装配的工件,所述下料夹具61与所述下料升降机构63的升降端连接,所述下料升降机构63与所述下料平移机构62的平移端连接,从而通过所述下料升降机构63带动所述下料夹具61升降,通过所述下料平移机构62带动所述下料夹具61于所述工件治具21和所述下料输送带之间平移。
具体的,工作时,下料夹具61从回转台2上夹取完成装配的工件,下料升降机构63再带动下料夹具61上抬,使工件脱离工件治具21,之后下料平移机构62再带动下料升降机构63和下料夹具61一体转移至下料输送带上方,如此实现自动下料。自后带动下料夹具61复位夹取工件,如此循环往复。
下料输送带包括良品下料输送带64和不良品下料输送带64,下料单元6还包括成品检测装置,成品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工件的装配质量,对于装配不良的工件,通过下料夹具61将该工件转运至不良品下料输送带64上;对于装配合格的工件,则通过下料夹具61将该工件转运至良品下料输送带64上。故,本实施例还可实现对工件进行自检分类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升降机构、平移机构以及旋转机构均可从现有技术中直接获取并应用,如,升降机构、平移机构可以时气缸、液压缸、丝杆等结构;旋转机构可以是电机、回转气缸、回转液压缸等结构。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申请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申请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机转子装配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回转台和依次排布于所述回转台周部的转子绕组安装单元、转轴安装单元、轴承安装单元以及下料单元,所述回转台上设置有若干工件治具;所述转子绕组安装单元用于将转子绕组安放至所述工件治具上;所述转轴安装单元用于将转轴安装至所述转子绕组中;所述轴承安装单元用于将轴承安装至所述转轴上;所述下料单元用于将所述工件治具上的工件取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装配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台,所述回转台设置于所述机台中部,所述转子绕组安装单元、所述转轴安装单元、所述轴承安装单元以及所述下料单元于所述机台上围绕所述回转台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机转子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绕组安装单元包括转子绕组输送部和转子绕组安装部,通过所述转子绕组输送部将所述转子绕组逐一输送至所述转子绕组安装部上,所述转子绕组安装部将所述转子绕组逐一安放至所述工件治具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转子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绕组安装部包括转子绕组转运台、转子绕组夹具、第一转子绕组升降机构和转子绕组平移机构,所述转子绕组输送部将所述转子绕组逐一输送至所述转子绕组转运台上;所述转子绕组夹具用于夹放所述转子绕组,所述转子绕组夹具与所述第一转子绕组升降机构的升降端连接,所述第一转子绕组升降机构与所述转子绕组平移机构的平移端连接,从而通过所述第一转子绕组升降机构带动所述转子绕组夹具升降,通过所述转子绕组平移机构带动所述转子绕组夹具于所述转子绕组转运台和所述工件治具之间平移。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机转子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安装单元包括转轴输送部和转轴安装部,通过所述转轴输送部将所述转轴逐一输送至所述转轴安装部上,所述转轴安装部将所述转轴逐一安装至所述转子绕组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转子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安装部包括转轴转运台、第一转轴夹具、转轴旋转机构、第一转轴升降机构和第一转轴平移机构,所述转轴输送部将所述转轴逐一输送至所述转轴转运台上;所述第一转轴夹具用于夹放所述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夹具与所述转轴旋转机构连接,所述转轴旋转机构与所述第一转轴升降机构连接的升降端,第一转轴升降机构与所述第一转轴平移机构的平移端连接,从而通过所述转轴旋转机构带动所述第一转轴夹具旋转,通过所述第一转轴升降机构带动所述第一转轴夹具升降,通过所述第一转轴平移机构带动所述第一转轴夹具于所述转轴转运台和所述工件治具之间平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转子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输送部包括转轴输送带、第二转轴夹具、第二转轴升降机构和第二转轴平移机构,所述转轴输送带用于连续输送所述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夹具用于夹放所述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夹具于所述第二转轴升降机构的升降端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升降机构与所述第二转轴平移机构的平移端连接,从而通过所述第二转轴升降机构带动所述第二转轴夹具升降,通过所述第二转轴平移机构带动所述第二转轴夹具于所述转轴输送带和所述转轴转运台之间平移,进而实现将所述转轴逐一转运至所述转轴转运台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转子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输送部还包括转轴存放箱和转轴推送板,所述转轴存放箱设置于所述转轴输送带的一侧,所述转轴推送板设于所述转轴存放箱内靠近所述转轴输送带的一侧,且所述转轴推送板底部与升降驱动机构连接,从而通过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带动所述转轴推送板板升降,进而将所述转轴存放箱内的所述转轴逐一推出所述转轴存放箱外,使所述转轴逐一掉落至所述转轴输送带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机转子装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安装单元包括轴承升降机构和轴承压头,所述轴承压头用于压紧所述轴承,通过所述轴承升降机构带动所述轴承压头的升降,进而实现将所述轴承安装至所述转轴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机转子装配线,其特征在于,下料单元包括下料夹具、下料平移机构、下料升降机构以及下料输送带,所述下料夹具用于夹放完成装配的工件,所述下料夹具与所述下料升降机构的升降端连接,所述下料升降机构与所述下料平移机构的平移端连接,从而通过所述下料升降机构带动所述下料夹具升降,通过所述下料平移机构带动所述下料夹具于所述工件治具和所述下料输送带之间平移。
CN202221625470.3U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电机转子装配线 Active CN2174933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25470.3U CN217493348U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电机转子装配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25470.3U CN217493348U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电机转子装配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93348U true CN217493348U (zh) 2022-09-27

Family

ID=83338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25470.3U Active CN217493348U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电机转子装配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933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801717U (zh) 一种家具板材加工上料装置
CN112466797A (zh) 一种芯片组装上下料机
CN111168188B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焊接机
CN111170061B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焊接机的焊带定长上料装置
CN211759588U (zh) 手机摄像头支架组装设备
CN216736420U (zh) 一种料盘周转机构
CN217493348U (zh) 一种电机转子装配线
CN110814741B (zh) 一种带有防护结构的新能源电池组装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211840921U (zh) 一种玩具遥控器组装生产线
CN210755715U (zh) 一种用于自动浸锡机的上料装置
CN111908122A (zh) 一种光伏太阳能边框的自动化生产装置
CN219057810U (zh) 钢壳涂布设备
CN217263194U (zh) 一种用于板材激光切割加工的板材上料装置
CN216698400U (zh) 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片串焊机的转台送料装置
CN110732874A (zh) 废粉仓自动装配线
CN207858057U (zh) 一种电池自动激光焊接机的自动焊接装置
CN106743392B (zh) 耳机充磁装置上的自动换位机构
CN215363237U (zh) 一种具有提料结构的送料装置
CN215146602U (zh) 一种锂电池包自动生产线
CN115180262A (zh) 一种车载显示屏背光led灯条胶柔性侧贴机构
CN218069877U (zh) 包胶机构及工件包胶系统
CN213200280U (zh) 一种下料装置
CN111702446A (zh) 一种电动工具用风扇自动组装设备
CN217675475U (zh) 一种新型电路板上料装置
CN213833611U (zh) 一种全自动下盖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