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92676U - 一种能够调节高度的真空抬包倾翻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能够调节高度的真空抬包倾翻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92676U
CN217492676U CN202221570688.3U CN202221570688U CN217492676U CN 217492676 U CN217492676 U CN 217492676U CN 202221570688 U CN202221570688 U CN 202221570688U CN 217492676 U CN217492676 U CN 2174926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platform
adjusting
frame
height
vacu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7068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磊
王延军
邓斌
段长征
冯承建
宋长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Junche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Junche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Junche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Junche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7068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926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926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926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teel In Its Molten State (AREA)

Abstract

一种能够调节高度的真空抬包倾翻机构,包括倾翻架和驱动平台,所述倾翻架通过转轴连接有驱动平台,且所述倾翻架能够绕转轴转动,所述倾翻架包括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的一侧对称设置有转动臂,所述转动臂远离支撑平台的一端用于连接转轴,所述支撑平台的上表面设置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平台通过连接座连接有调节架,所述调节架的高度能够调节,且包括常规状态,和抬高状态。常规状态下,可以正常完成对真空抬包的倾翻作业,而当需要倾翻高度较小的真空抬包时,可以通过使用驱动组件驱动调节架升起,进而由支撑台支撑的方式,将真空抬包整体升高,进而使其倾翻后,能够对准接收点,解决了现有高度较小真空抬包倾翻后容易有电解铝液溅出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能够调节高度的真空抬包倾翻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解铝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能够调节高度的真空抬包倾翻机构。
背景技术
真空抬包是电解铝液转运中常用的一种设备,现有的真空抬包在转运电解铝液到达混合熔炉位置后,需要倾翻并将电解铝液倒入混合熔炉内,这一过程主要有两种实现方法,其中一种为通过航吊设备倾翻真空抬包实现,另一种为通过翻转机构倾翻真空抬包实现,其中通过翻转机构倾翻真空抬包时,由于电解铝液的接收点位置是固定的,而且翻转机构均设置有专门的轨道,不易调节位置,当真空抬包的规格发生改变后,比如高度降低后,就容易出现倾翻后,真空抬包的电解铝液无法对准接收点导致有电解铝液溅出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真空抬包倾翻机构缺少调节真空抬包高度结构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调节高度的真空抬包倾翻机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能够调节高度的真空抬包倾翻机构,包括倾翻架和驱动平台,所述倾翻架通过转轴连接有驱动平台,且所述倾翻架能够绕转轴转动,所述倾翻架包括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的一侧对称设置有转动臂,所述转动臂远离支撑平台的一端用于连接转轴,所述支撑平台的上表面设置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平台通过连接座连接有调节架,所述调节架的高度能够调节,且至少有两个状态:
常规状态,所述调节架置于支撑平台的上方,由支撑平台支撑;
抬高状态,所述调节架置于支撑台的上方,由支撑台支撑。
常规规格下的真空抬包,倾翻后能够对齐接收点,完成电解铝液转运,当规格改变,尤其是真空抬包的高度较低时,就需要先将其抬高,进而由支撑台支撑,确保在倾翻后,能够对齐接收点。
为了获得更好的稳定性,所述支撑平台的中部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远离支撑平台的一端与调节架的中部连接,且能够带动调节架升降。
实现调节件升降的具体结构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转轴,所述驱动转轴固定在支撑平台上且能够转动,所述驱动转轴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转动连接伸缩缸的一端,所述伸缩缸的另一端与支持平台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架转动连接调节架。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架平行于第二连接架,且所述第一连接架与第二连接架的夹角为120°—150°。
上述连接座连接支撑平台与调节架的具体结构为,所述连接座包括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两端分别与支撑平台和调节架转动固定。
针对于调节架的具体结构设计为,所述调节架包括交错设置的多个结构钢板,多个所述结构钢板构成空腔,常规状态下,所述支撑台与空腔对齐,抬高状态下,所述支撑台支撑所述结构钢板。
为了提高真空抬包倾翻时的稳定性,所述转动臂相邻一侧对称设置有活动托架。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台和连接座对称设置在驱动组件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能够调节高度的真空抬包倾翻机构,常规情况下,可以正常完成对真空抬包的倾翻作业,而当需要规格较小的真空抬包时,尤其是高度较小的真空抬包时,可以通过使用驱动组件驱动调节架升起,进而由支撑台支撑的方式,将真空抬包整体升高,进而使其倾翻后,能够对准接收点。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方案和优点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隐藏调节架);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不同位置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所代表的组件为:
1、倾翻架;11、转动臂;12、支撑平台;13、驱动组件;131、伸缩缸;132、第一连接架;133、驱动转轴;134、第二连接架;14、支撑台;15、连接座;151、连接臂;2、调节架;3、活动托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需要说明,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
实施例
如图1-4所示的一种能够调节高度的真空抬包倾翻机构,包括倾翻架1和驱动平台,驱动平台设置在轨道上,且能够在轨道上移动,所述倾翻架1通过转轴连接有驱动平台,在所述驱动平台的作用下,所述倾翻架1能够绕转轴转动,进而在倾翻架1设置真空抬包后,即可完成对真空抬包的倾翻作业,完成对电解铝液的转运灌炉。
上述结构下,当真空抬包规格统一时,可以正常运行,但是当真空抬包的规格有区别,特别是真空抬包的高度规格有区别时,就容易出现问题,例如高度较小的真空抬包,倾翻后,无法对准接收点,导致电解铝液溅出或者无法灌入混合熔炉内,此情况下,就需要调节真空抬包的高度,以便作业能够继续进行,为此,设计出了如下高度的功能结构。
如图1所示,所述倾翻架1包括支撑平台12,所述支撑平台12的一侧对称设置有转动臂11,所述转动臂11远离支撑平台12的一端用于连接转轴,实现倾翻架1整个结构的倾翻,也就是最基础的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平台12的上表面设置有支撑台14,所述支撑台14高于支撑平台12,所述支撑平台12通过连接座15连接有调节架2,所述调节架2的高度能够调节,进而将真空抬包放置在调节架2后,即可获得针对于真空抬包的高度调节功能。
且上述连接座15连接支撑平台12与调节架2的具体结构为,所述连接座15包括连接臂151,所述连接臂151的两端分别与支撑平台12和调节架2转动固定,连接臂151的存在能够确保完成高度切换作业,而不是发生倾斜,影响真空抬包的稳定。
所述调节架2的两个状态为:
常规状态,所述调节架2置于支撑平台12的上方,由支撑平台12支撑,此时由正常规格的真空抬包使用,可以正常完成工作;
抬高状态,所述调节架2置于支撑台14的上方,由支撑台14支撑,由于支撑台14高于支撑平台12设置,因此将调节架2设置在支撑台14上方后,调节架2的整体高度就会升高,并且有支撑台14的支撑,也比较稳定,因此,能够适用于高度较小规格的真空抬包使用。
从上结构可以得出,如图1所示,所述调节架2不能为平板结构,不然无法实现切换过程,所述调节架2包括交错设置的多个结构钢板,多个所述结构钢板构成空腔,常规状态下,所述支撑台14与空腔对齐,抬高状态下,所述支撑台14支撑所述结构钢板。
综上可得,常规规格下的真空抬包,倾翻后能够对齐接收点,完成电解铝液转运,当规格改变,尤其是真空抬包的高度较低时,就需要先将其抬高,进而由支撑台14支撑,确保在倾翻后,也能够对齐接收点,完成电解铝液的转运。
进而,通过上述结构,即可解决现有高度较小规格真空抬包无法使用倾翻机构的问题。
并且,如图3、4所示,实现上述调节架2高度调节的具体结构为:
所述支撑平台12的中部连接有驱动组件13,所述驱动组件13远离支撑平台12的一端与调节架2的中部连接,且能够带动调节架2升降,驱动组件13设置在设备的中部,能够避免出现受力不均匀,产生安全事故的现象。
与此同时,为了真空抬包稳定性考虑,所述支撑台14和连接座15对称设置在驱动组件13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13包括驱动转轴133,所述驱动转轴133固定在支撑平台12上且能够转动,所述驱动转轴133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架132和第二连接架134,所述第一连接架132转动连接伸缩缸131的一端,所述伸缩缸131的另一端与支持平台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架134转动连接调节架2。当伸缩缸131伸长时,就会通过第一连接架132带动驱动转轴133转动,驱动转轴133转动时,就会带动与之固定的第二连接件134转动,由于第二连接件134连接调节架2,调节架2就会随之转动,并且此过程中,还需要依靠连接座15实现本功能,最终实现通过伸缩缸131带动调节架2升降的功能。
并且,如图3所示,为了保证能够实现升降功能,所述第一连接架132平行于第二连接架134,且所述第一连接架132与第二连接架134的夹角为120°—150°。在伸缩缸131伸长时,调节架2会升高,并且不是在竖直方向的升高,而是呈弧形的升高过程,并且需要经过最高点后,继续经过一个下落过程才会达到支撑台14的上方,完成高度的切换,否则,有支撑台14在运动路径上阻挡,调节架2无法完成升降过程。
最后,真空抬包倾翻时,还可以设置配套的阻挡结构,以免从两个转动臂11间脱离工作范围,为此,所述转动臂11相邻一侧对称设置有活动托架3。在真空抬包倾翻时,能够阻挡并支撑所述真空抬包。

Claims (8)

1.一种能够调节高度的真空抬包倾翻机构,包括倾翻架(1)和驱动平台,所述倾翻架(1)通过转轴连接有驱动平台,且所述倾翻架(1)能够绕转轴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倾翻架(1)包括支撑平台(12),所述支撑平台(12)的一侧对称设置有转动臂(11),所述转动臂(11)远离支撑平台(12)的一端用于连接转轴,所述支撑平台(12)的上表面设置有支撑台(14),所述支撑平台(12)通过连接座(15)连接有调节架(2),所述调节架(2)的高度能够调节,且至少有两个状态:
常规状态,所述调节架(2)置于支撑平台(12)的上方,由支撑平台(12)支撑;
抬高状态,所述调节架(2)置于支撑台(14)的上方,由支撑台(14)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调节高度的真空抬包倾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12)的中部连接有驱动组件(13),所述驱动组件(13)远离支撑平台(12)的一端与调节架(2)的中部连接,且能够带动调节架(2)升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够调节高度的真空抬包倾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13)包括驱动转轴(133),所述驱动转轴(133)固定在支撑平台(12)上且能够转动,所述驱动转轴(133)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架(132)和第二连接架(134),所述第一连接架(132)转动连接伸缩缸(131)的一端,所述伸缩缸(131)的另一端与支持平台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架(134)转动连接调节架(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能够调节高度的真空抬包倾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架(132)平行于第二连接架(134),且所述第一连接架(132)与第二连接架(134)的夹角为120°—1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调节高度的真空抬包倾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15)包括连接臂(151),所述连接臂(151)的两端分别与支撑平台(12)和调节架(2)转动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调节高度的真空抬包倾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架(2)包括交错设置的多个结构钢板,多个所述结构钢板构成空腔,常规状态下,所述支撑台(14)与空腔对齐,抬高状态下,所述支撑台(14)支撑所述结构钢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调节高度的真空抬包倾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臂(11)相邻一侧对称设置有活动托架(3)。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够调节高度的真空抬包倾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4)和连接座(15)对称设置在驱动组件(13)的两侧。
CN202221570688.3U 2022-06-22 2022-06-22 一种能够调节高度的真空抬包倾翻机构 Active CN2174926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70688.3U CN217492676U (zh) 2022-06-22 2022-06-22 一种能够调节高度的真空抬包倾翻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70688.3U CN217492676U (zh) 2022-06-22 2022-06-22 一种能够调节高度的真空抬包倾翻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92676U true CN217492676U (zh) 2022-09-27

Family

ID=83340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70688.3U Active CN217492676U (zh) 2022-06-22 2022-06-22 一种能够调节高度的真空抬包倾翻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926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55986U (zh) 一种可升降调平的三轴丝杠
CN217492676U (zh) 一种能够调节高度的真空抬包倾翻机构
CN208648074U (zh) 一种新型自动分料装置
CN208086748U (zh) 防冲击型称重送料装置
CN211733737U (zh) 一种升降操作台
CN110864207A (zh) 一种led显示屏及其显示屏架
CN214770685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滑动机构
CN215160451U (zh) 一种机械工程用起吊装置
CN213949799U (zh) 矿用链轮轴组翻转辅助装置
CN206051125U (zh) 一种多功能皮革码垛平台
CN220702683U (zh) 一种升降式卸货塌台
CN218144215U (zh) 一种机电物料提升机
CN215160629U (zh) 一种防偏载的可倾式升降机
CN219830884U (zh) 一种炉后自动扫描装置
CN217626053U (zh) 一种混凝土预制件翻转装置
CN217492677U (zh) 一种真空抬包用倾翻机构
CN205045445U (zh) 一种翻板机
CN215036716U (zh) 一种升降式凸轮分割器
CN219885142U (zh) 一种用于液晶屏夹抱的夹抱码垛机
CN217246671U (zh) 麻将机升牌装置
CN217578184U (zh) 一种三维升降平台
CN215190030U (zh) 一种餐桌升降机构
CN212108374U (zh) 循环流化床锅炉用可升降的支撑机构
CN217995974U (zh) 一种平板翻面机
CN218576100U (zh) 一种立式泵和轴承室辅助装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