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86711U - 一种用于柔性电路板基板的加工传送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柔性电路板基板的加工传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86711U
CN217486711U CN202221358749.XU CN202221358749U CN217486711U CN 217486711 U CN217486711 U CN 217486711U CN 202221358749 U CN202221358749 U CN 202221358749U CN 217486711 U CN217486711 U CN 2174867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cessing
air
flexible substrate
conveying equipment
processing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5874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永兴
吕政谕
王俊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Hongshi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Hongshi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Hongshi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Hongshi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5874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867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867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867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柔性电路板基板的加工传送设备,包括机架、加工平台、放卷轴与收卷轴及气浮传输装置。气浮传输装置包括分设于加工平台相异两侧的第一气浮装置与第二气浮装置,沿柔性基板的传输方向上,放卷轴、第一气浮装置、加工平台、第二气浮装置、收卷轴自后向前依次设置,每组气浮传输装置均包括壳体,壳体上间隔开设有多个出气孔,气浮传输装置还包括供气组件,供气组件与多个出气孔相连通,当加工传送设备加工并传送柔性基板时,多个出气孔沿垂直于壳体的外表面的方向向外出气,壳体与柔性基板之间无接触。该加工传送设备能够实现柔性基板的无接触传输,从根源上解决了由摩擦力导致的材料涨缩、张力不稳定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柔性电路板基板的加工传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柔性电路板基板的加工传送设备。
背景技术
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是一种以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等柔性材料为基板制成的具有高度可靠性、绝佳可挠性印刷电路板,其以配线密度高、质量轻、厚度薄、可自由弯曲折叠等优良特性而备受青睐。在柔性电路板的加工制作过程中,涉及到对柔性基板的激光打孔、蚀刻、电镀、印刷等多道工艺,每道工艺中均需要采用传输设备先将柔性基板传输至制程区进行加工,再由传输设备将加工好的柔性基板传输走。卷对卷(Roll to Roll Process,R2R)输送技术是一种特别适用于柔性基板的高效自动化传输方式,其设备主要包括放卷单元、制程区及收卷单元,柔性基板以卷筒形式由放卷单元送入制程区,进行加工制程,再将已经完成制程的柔性基板由收卷单元收成卷筒的形式。
现有技术中,柔性基板在放卷单元及收卷单元中均采用一个或多个滚轮进行传输,柔性基板沿自身长度方向张紧在各个滚轮上,借由柔性基板与滚轮表面的摩擦力实现传输,滚轮的转动方向即为柔性基板的输送方向。输送时若柔性基板内部张力值太小,收卷过程中就会因力量不足而在柔性基板表面产生皱褶;反之如果张力太大,则会使柔性基板产生塑性形变甚至断裂。因此,为了确保工艺正常进行,提升产品质量,调节控制柔性基板在传输过程中张力的稳定性尤为重要。此外,在一些工艺中,为了适应于大面积柔性基板的加工,制程区的加工平台还会在柔性基板的传输方向上往复运动,这就进一步增加了张力控制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张力稳定的用于柔性电路板基板的加工传送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柔性电路板基板的加工传送设备,用于加工并传送柔性基板,所述加工传送设备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加工平台,以及分别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放卷轴与收卷轴,所述加工传送设备还包括气浮传输装置,所述气浮传输装置包括分设于所述加工平台相异两侧的第一气浮装置与第二气浮装置,沿所述柔性基板的传输方向上,所述放卷轴、所述第一气浮装置、所述加工平台、所述第二气浮装置、所述收卷轴自后向前依次设置,每组所述气浮传输装置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间隔开设有多个出气孔,所述气浮传输装置还包括供气组件,所述供气组件与多个所述出气孔相连通,当所述加工传送设备加工并传送所述柔性基板时,多个所述出气孔沿垂直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的方向向外出气,所述壳体与所述柔性基板之间无接触。
优选地,所述柔性基板沿第一方向传输,所述加工平台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运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沿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加工平台具有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前侧,所述加工传送设备还包括加工驱动机构,所述加工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加工平台沿所述第一方向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运动。
优选地,当所述加工传送设备加工并传送所述柔性基板时,所述柔性基板在每组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均具有基板投影,所述基板投影所在的位置为对应的所述壳体的工作部,该壳体所有的所述出气孔中,至少多个所述出气孔在所述工作部内均匀间隔分布。
进一步优选地,该壳体所有的所述出气孔中,还有多个所述出气孔位于所述工作部之外。
进一步优选地,每组所述工作部均位于一圆柱面内。
优选地,每组所述壳体均具有中空的气室,所述壳体上还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多个所述出气孔均与所述气室相连通,所述供气组件与所述进气口相连通,所述供气组件用于向所述气室内提供压缩空气。
优选地,每组所述壳体均固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壳体为柱形,所述放卷轴的轴心线、所述收卷轴的轴心线、两组所述壳体的轴心线相互平行,且均垂直于所述柔性基板的传输方向。
优选地,所述加工平台上设有用于将部分所述柔性基板固定在所述加工平台上的固定机构。
优选地,所述加工平台的宽度大于50cm,长度大于50cm。
优选地,所述加工平台上设有用于将部分所述柔性基板固定在所述加工平台上的真空吸附件。
优选地,所述加工传送设备还包括激光头,所述激光头能够沿第二方向相对运动地设置在所述加工平台上方,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柔性基板的传输方向。
优选地,所述加工传送设备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导向轴,所述导向轴的轴心线平行于所述放卷轴的轴心线,沿所述柔性基板的传输方向上,所述放卷轴与所述第一气浮装置之间、和/ 或所述收卷轴与所述第二气浮装置之间设有所述导向轴。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柔性电路板基板的加工传送设备,在加工平台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气浮传输装置,气浮传输装置与柔性基板之间能够形成气膜,实现柔性基板的无接触传输,从根源上解决了由摩擦力导致的材料涨缩、张力不稳定问题,保证了加工平台前后范围内柔性基板的张力一致且稳定,大大提升了柔性基板的加工质量,达到高精度、高产能的行业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加工传送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施例中加工传送设备的结构简化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施例中一组气浮传输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施例中一组气浮传输装置局部剖开后的立体示意图;
其中:1、柔性基板;2、壳体;2a、工作部;21、气室;3、出气孔;4、进气口;
100、机架;200、加工平台;310、放卷轴;320、收卷轴;330、导向轴;400、气浮传输装置;410、第一气浮装置;420、第二气浮装置;500、激光头;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
参见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柔性电路板基板的加工传送设备,用于加工并传送柔性基板1,具体采用卷对卷的方式对柔性基板1进行传输。该加工传送设备具体包括机架100以及设置在机架100上的加工平台200、放卷轴310、收卷轴320、导向轴330、气浮传输装置400、激光头500等。为便于观察,图中隐去了部分机架100,且在实际产品中,安装上述各装置的机架100可以是固定为一个整体的,也可以是相互独立的多个部分。
本实施例中,柔性基板1的两端部分别卷绕在放卷轴310与收卷轴320上,并自放卷轴 310向收卷轴320传输,柔性基板1整体沿第一方向X传输。参见图1、图2所示,气浮传输装置400包括分设于加工平台200相异两侧的第一气浮装置410与第二气浮装置420。每组气浮传输装置400均包括圆柱状的壳体2,壳体2固设于机架100上。本实施例中,放卷轴310、收卷轴320、多组导向轴330分别转动地设置在机架上,放卷轴310的轴心线、收卷轴320的轴心线、多组导向轴330的轴心线以及两组壳体2的轴心线相互平行,且均垂直于柔性基板1的传输方向,并平行于柔性基板1的宽度方向。沿柔性基板1的传输方向上,放卷轴310、第一气浮装置410、加工平台200、第二气浮装置420、收卷轴320自后向前依次设置,且放卷轴310与第一气浮装置410之间、收卷轴320与第二气浮装置420之间分别设有三组导向轴330,从而为柔性基板1的传输提供张紧和导向作用。
本实施例中,以柔性基板1在加工平台200进行激光打孔加工为例,加工平台200的上方设有用于发射激光的激光头500。该加工传送设备可用于加工大面积的柔性基板1,加工平台200的长度、宽度均大于50cm,该范围内的柔性基板1上可以打上千个孔,打孔密度高,对工艺的精度要求也很高。为实现大面积、高进度打孔,加工平台200能够沿第一方向X相对运动地设置在机架100上。沿第一方向X上,加工平台200具有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第一位置位于第二位置的前侧。加工传送设备还包括加工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用于驱动加工平台200沿第一方向X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高速直线往复运动。驱动机构具体可以采用气缸、滑轨等常规设置,本实用新型不作限定。加工平台200上设有用于将部分柔性基板1固定在加工平台200上的固定机构,此处至少包括用于将部分柔性基板1吸附的真空吸附件(图中未示出)。从而当一段待加工的柔性基板1传输至加工平台200上时,真空吸附件将柔性基板1固定吸附住,这一段柔性基板1就能够随加工平台200一起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高速往复运动。进一步地,激光头500能够沿第二方向Y相对运动地设置在加工平台200的上方,第二方向Y垂直于第一方向X,且平行于放卷轴310等轴心线的延伸方向。如此,该加工传送设备工作过程中,计算机控制加工平台200带动一段待加工的柔性基板1沿第一方向X往复运动,同时激光头500沿第二方向Y运动并进行激光打孔,加工平台 200与激光头500相互配合,便能够在整个大面积待加工的柔性基板1上实现高精度激光打孔,高效且可靠。
由上可知,本实施例中加工平台200的工作模式会导致加工平台200前后一定范围内的柔性基板1被来回拖动,为了克服这种运动导致的柔性基板1内部张力不稳定、材料涨缩的问题,本实施例中的气浮传输装置400采用无接触的方式对柔性基板1进行传输。其中第一气浮装置410与第二气浮装置420的结构相同,因此仅以其中一组为例进行具体阐述。参见图3、图4所示,壳体2具有中空的气室21,壳体2上间隔开设有多个出气孔3,壳体2上还开设有进气口4。沿壳体2的轴向上,进气口4位于壳体2的一端部,而多个出气孔3分布在壳体2的周向表面上,进气口4、多个出气孔3均与气室21相连通。气浮传输装置400 还包括供气组件(图中未示出),供气组件与多个出气孔3相连通,供气组件具体是与进气口4相连通,并用于向气室21内提供压缩空气,进而使得出气孔3能够沿垂直于壳体2的外表面的方向向外出气。在整个加工传送设备中,供气组件可以具有分别与第一气浮装置410、第二气浮装置420相配合设置的两组,也可以仅设置一组,并通过两条管路分别与第一气浮装置410、第二气浮装置420的进气口4相连通。
参见图2所示,当加工传送设备加工并传送柔性基板1时,柔性基板1在每组壳体2的外表面上均具有基板投影,基板投影所在的位置为对应的壳体的工作部2a,每组工作部2a 均位于一圆柱面(即对应壳体2的外表面所在的圆柱面)内。参见图3所示,每组壳体2所有的出气孔3中,大部分出气孔3位于工作部2a内,还有少部分出气孔3位于工作部2a之外,所有的出气孔3呈阵列均匀间隔分布。如此,能够确保加工并传送柔性基板1的过程中,出气孔3向外吹气时能够将柔性基板1顶起,柔性基板1与工作部2a之件形成均匀稳定的气膜而无直接接触,从而消除了摩擦力对柔性基板1张力变化的影响,使得柔性基板1的张力前后一致而稳定,能够满足业界要求胀缩率小于万分之二的规格要求,获得更高品质的柔性电路板产品。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操作经验及实践验证,传统设备中柔性基板1的显著张力变化主要出现在加工平台200前后的一定距离内,而距离加工平台200较远处的柔性基板1张力较为稳定,因此本实施例仅在靠近加工平台200的前后两侧设置气浮传输装置400,便能够取得理想、稳定的传输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采用气浮传输装置400取代加工平台200前后的滚轮进行传输,壳体2无需转动,运行方式简单,实现了无摩擦传输功能,有助于稳定柔性基板1的张力,解决柔性基板1的胀缩的问题,显著提升产品质量。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柔性电路板基板的加工传送设备,用于加工并传送柔性基板,所述加工传送设备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加工平台,以及分别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放卷轴与收卷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传送设备还包括气浮传输装置,所述气浮传输装置包括分设于所述加工平台相异两侧的第一气浮装置与第二气浮装置,沿所述柔性基板的传输方向上,所述放卷轴、所述第一气浮装置、所述加工平台、所述第二气浮装置、所述收卷轴自后向前依次设置,每组所述气浮传输装置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间隔开设有多个出气孔,所述气浮传输装置还包括供气组件,所述供气组件与多个所述出气孔相连通,当所述加工传送设备加工并传送所述柔性基板时,多个所述出气孔沿垂直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的方向向外出气,所述壳体与所述柔性基板之间无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柔性电路板基板的加工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基板沿第一方向传输,所述加工平台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运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沿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加工平台具有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前侧,所述加工传送设备还包括加工驱动机构,所述加工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加工平台沿所述第一方向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柔性电路板基板的加工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加工传送设备加工并传送所述柔性基板时,所述柔性基板在每组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均具有基板投影,所述基板投影所在的位置为对应的所述壳体的工作部,该壳体所有的所述出气孔中,至少多个所述出气孔在所述工作部内均匀间隔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柔性电路板基板的加工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壳体所有的所述出气孔中,还有多个所述出气孔位于所述工作部之外;和/或,每组所述工作部均位于一圆柱面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柔性电路板基板的加工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壳体均具有中空的气室,所述壳体上还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多个所述出气孔均与所述气室相连通,所述供气组件与所述进气口相连通,所述供气组件用于向所述气室内提供压缩空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柔性电路板基板的加工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壳体均固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壳体为柱形,所述放卷轴的轴心线、所述收卷轴的轴心线、两组所述壳体的轴心线相互平行,且均垂直于所述柔性基板的传输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柔性电路板基板的加工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平台上设有用于将部分所述柔性基板固定在所述加工平台上的固定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柔性电路板基板的加工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平台的宽度大于50cm,长度大于50cm;和/或,所述加工平台上设有用于将部分所述柔性基板固定在所述加工平台上的真空吸附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柔性电路板基板的加工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传送设备还包括激光头,所述激光头能够沿第二方向相对运动地设置在所述加工平台的上方,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柔性基板的传输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柔性电路板基板的加工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传送设备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导向轴,所述导向轴的轴心线平行于所述放卷轴的轴心线,沿所述柔性基板的传输方向上,所述放卷轴与所述第一气浮装置之间、和/或所述收卷轴与所述第二气浮装置之间设有所述导向轴。
CN202221358749.XU 2022-06-01 2022-06-01 一种用于柔性电路板基板的加工传送设备 Active CN2174867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58749.XU CN217486711U (zh) 2022-06-01 2022-06-01 一种用于柔性电路板基板的加工传送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58749.XU CN217486711U (zh) 2022-06-01 2022-06-01 一种用于柔性电路板基板的加工传送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86711U true CN217486711U (zh) 2022-09-23

Family

ID=83312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58749.XU Active CN217486711U (zh) 2022-06-01 2022-06-01 一种用于柔性电路板基板的加工传送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867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17188B (zh) 卷绕式处理装置及系统
CN108878334B (zh) 工件转移和印刷
JP2001044695A (ja) 基板搬送方法および基板コンベヤ
US20120097784A1 (en) Apparatus for transporting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strip
CN217486711U (zh) 一种用于柔性电路板基板的加工传送设备
KR100544454B1 (ko) 커버레이 필름 펀칭장치
KR102137278B1 (ko) 고속타발기 연동형 정밀 롤투롤 소재 연성회로기판 제조 방법
CN105704936A (zh) 一种柔性线路板检修系统
CN103930969A (zh) 半导体制造用薄膜涂布装置
KR101212814B1 (ko) 개선된 코팅 영역의 기판 부상 장치 및 부상 방법, 및 이를 구비한 코팅 장치
JP2001125274A (ja) 回路板製造用露光装置
KR100443710B1 (ko) 양면 플렉시블 프린트 배선판 제조용 레이저 드릴링 머신
TWM631784U (zh) 自動下料分張機
KR101479940B1 (ko) 인쇄장치
CN205657930U (zh) 一种柔性线路板检修系统
CN209567414U (zh) 真空吸附传送载具
KR100866597B1 (ko) 인쇄용 건조장치
JP2004094142A (ja) 幅広露光機
US7211164B2 (en) Lamination apparatus for ceramic green sheet and lamination method
JP2012046254A (ja) 搬送装置、搬送方法、描画装置、及び描画方法
CN113459528A (zh) 一种lcm-5g铜箔模切工艺及高精度模切机
US8724177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having automatic printing sheet feeder
CN216736189U (zh) 一种干膜抗蚀剂用聚酯薄膜卷输送装置
CN218478279U (zh) 传输装置和印刷设备
US20080230168A1 (en) Laminator and laminating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