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85585U - 用于电芯的盖板、电池单体及电池模组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芯的盖板、电池单体及电池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85585U
CN217485585U CN202221224878.XU CN202221224878U CN217485585U CN 217485585 U CN217485585 U CN 217485585U CN 202221224878 U CN202221224878 U CN 202221224878U CN 217485585 U CN217485585 U CN 2174855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positive
core
negative
cov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2487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沧海
崔献广
王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rnex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rnex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rnex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rnex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2487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855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855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855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其公开了提供一种用于电芯的盖板、电池单体及电池模组。盖板包括盖板基体,形成有四个安装位,为虚拟四边形的四个顶点;第一连接组,包括第一正极导体、第一正极极柱、第一负极导体、第一负极极柱,该两个极柱成对角设置;第二连接组,包括第二正极导体、第二正极极柱、第二负极导体、第二负极极柱,该两个极柱成对角设置;电芯具有第一芯包和第二芯包,第一芯包具有第一正极导体和第一负极导体,第二芯包具有第二正极导体和第二负极导体。电池单体包括壳体、盖板和电芯。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池单体。通过上述方案使盖板能适用于具有两个芯包的电芯的安装,提高了盖板的适用性,且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Description

用于电芯的盖板、电池单体及电池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于一种用于电芯的盖板、电池单体及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正/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锂电池以其特有的优势,在新能源领域得以广泛应用。
通常锂电池的电芯包括一个芯包,该芯包具有一个正极导体和一个负极导体,相应地,还具有一个适用于该电芯的盖板。当锂电池的电芯包含有两个独立的,彼此间不反应的芯包时,此时电芯会具有两个正极导体和两个负极导体,原有的盖板无法适用于这种电芯的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电芯的盖板,所述盖板包括:盖板基体、第一连接组和第二连接组;所述盖板基体上形成有四个安装位,所述四个安装位为虚拟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所述第一连接组包括:第一正极导体、与所述第一正极导体连接的第一正极极柱、第一负极导体、与所述第一负极导体连接的第一负极极柱,所述第一正极极柱和所述第一负极极柱安装在所述盖板基体上时所对应的安装位在所述虚拟四边形上成对角设置;所述第二连接组包括:第二正极导体、与所述第二正极导体连接的第二正极极柱、第二负极导体、与所述第二负极导体连接的第二负极极柱,所述第二正极极柱和所述第二负极极柱安装在所述盖板基体上时所对应的安装位在所述虚拟四边形上成对角设置;其中,所述电芯具有两个独立的芯包,分别为第一芯包和第二芯包,所述第一芯包具有第一正极导体和第一负极导体,所述第二芯包具有第二正极导体和第二负极导体。
在如上所述的盖板中,可选地,在所述盖板基体上形成有四个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为所述安装位;所述第一正极极柱、所述第一负极极柱、所述第二正极极柱、所述第二负极极柱穿设于相对应的所述安装通孔内,各极柱的两端分列于所述盖板基体的两侧。
在如上所述的盖板中,可选地,所述盖板基体为金属材质,所述第一正极极柱、所述第一负极极柱、所述第二正极极柱、所述第二负极极柱与相对应的所述安装通孔之间套设有绝缘环。
在如上所述的盖板中,可选地,所述第一正极导体、所述第一正极极柱、所述第一负极导体、所述第一负极极柱、所述第二正极导体、所述第二正极极柱、所述第二负极导体和所述第二负极极柱均成柱状。
在如上所述的盖板中,可选地,所述虚拟四边形为虚拟长方形。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其包括:壳体、盖板和电芯;所述壳体为中空结构,且具有开口端;所述盖板为上述的盖板,密封设置于所述开口端;所述电芯的第一芯包具有第一正极极耳和第一负极极耳,所述第一正极极耳与所述第一正极导体连接,所述第一负极极耳与所述第一负极导体与连接,所述电芯的第二芯包具有第二正极极耳和第二负极极耳,所述第二正极极耳与所述第二正极导体连接,所述第二负极极耳与所述第二负极导体连接。
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其包括:多个上述的电池单体。
在如上所述的电池模组中,可选地,多个所述电池单体中至少有一个电池单元,所述电池单元包括一对相邻的两个电池单体,分别为:第一电池单体和第二电池单体;所述第一电池单体的第二正极极柱作为所述电池单元的正极,所述第一电池单体的第一正极极柱与所述第二负极极柱通过第一导电片连接,所述第一电池单体的第一负极极柱与第二电池单体的第二正极极柱通过第二导电片连接,所述第二电池单体的第一正极极柱与所述第二电池单体的第二负极极柱通过第三导电片连接,所述第一负极极柱作为所述电池单元的负极。
在如上所述的电池模组中,可选地,多个所述电池单体中至少有一个电池单元,所述电池单元包括一对相邻的两个电池单体,分别为:第一电池单体和第二电池单体;所述第一电池单体的第一正极极柱与第二正极极柱和所述第二电池单体的第一正极极柱与第二正极极柱通过第四导电片连接,所述第四导电片作为所述电池单元的正极,所述第一电池单体的第一负极极柱与第二负极极柱和所述第二电池单体的第一负极极柱与第二负极极柱通过第五导电片连接,所述第五导电片作为所述电池单元的负极。
在如上所述的电池模组中,可选地,多个所述电池单体中至少有一个电池单元,所述电池单元包括一对相邻的两个电池单体,分别为:第一电池单体和第二电池单体;所述第一电池单体的第一正极极柱与第二正极极柱通过第六导电片连接,所述第六导电片作为所述电池单元的正极,所述第一电池单体的第二负极极柱与第一负极极柱通过第七导电片连接,所述第二电池单体的第一正极极柱与第二正极极柱通过第八导电片连接,所述第七导电片与所述第八导电片通过第九导电片连接,所述第二电池单体的第二负极极柱与第一负极极柱通过第十导电片连接,所述第十导电片作为所述电池单元的负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盖板基体上形成四个安装位,该四个安装位为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成对角设置的两个安装位用于安装每个电芯的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如此使得盖板可以适用于具有两个芯包的电芯的安装,提高了盖板的适用性,解决了现有盖板无法满足具有两个芯包的电芯的安装的问题,且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电芯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单体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单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模组(串联)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模组(并联)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模组(混联)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如下:
1.第一正极导体、2.第一负极导体、3.第二正极导体、4.第二负极导体、5.第一正极极柱、6.第一绝缘环、7.第二正极极柱、8.第二绝缘环、9.第二负极极柱、10.第三绝缘环、11.第一负极极柱、12.第四绝缘环、13.盖板基体、14.第一电池单体、15.第二电池单体、16.第一导电片、17.第二导电片、18.第三导电片、19.第四导电片、20.第五导电片、21.第六导电片、22.第七导电片、23.第八导电片、24.第九导电片、25.第十导电片、26.壳体、27.第一芯包、28.第二芯包、29.第一正极极耳、300.第一弯折段、310.第二弯折段、311.第二平直段。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术语“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部件间接相连;可以是有线电连接、无线电连接,也可以是无线通信信号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芯的盖板,其中电芯为锂电池电芯,具有两个独立的芯包,彼此间不反应,两个独立的芯包在等效电路中即可视为等价的两个电源电芯,也可视为独立的电源电芯,其分别为第一芯包27和第二芯包28,第一芯包27具有第一正极极耳29和第一负极极耳,第二芯包28具有第二正极极耳和第二负极极耳。该盖板包括:盖板基体13、第一连接组和第二连接组。盖板基体13主要用于密封开口端,该开口端为容纳有电芯的壳体的一端。盖板基体13的材质可以为抗高低温、密封性能良好的钢或铝合金。在盖板基体13上形成有四个安装位,每个安装位用于安装一个下述的正极极柱或负极极柱。四个安装位为虚拟四边形的四个顶点。虚拟四边形可以通过用虚拟直线段依次连接四个安装位形成。盖板基体优选为长方形。
第一连接组包括:第一正极导体1、第一正极极柱5、第一负极导体2和第一负极极柱11。第一正极导体1的一端与第一正极极柱5的一端连接,第一负极导体2的一端与第一负极极柱11的一端连接。第一正极极柱5安装在盖板基体13上时所对应的安装位与第一负极极柱11安装在盖板基体13上时所对应的安装位成对角设置,即该两个安装位为虚拟四边形的成对角设置的两个顶点,在图1中,该两个安装位中的一个安装位位于盖板基体13的左上部,另一个安装位位于盖板基体13的右下部。
第二连接组包括:第二正极导体3、第二正极极柱7、第二负极导体4和第二负极极柱9。第二正极导体3的一端与第二正极极柱7的一端连接,第二负极导体4的一端与第二负极极柱9的一端连接。第二正极极柱7安装在盖板基体13上时所对应的安装位与第二负极极柱9安装在盖板基体13上时所对应的安装位成对角设置,在图1中,该两个安装位中的一个安装位位于盖板基体13的右上部,另一个安装位位于盖板基体13的左下部。上述的正极极柱通常采用铝极柱,负极极柱通常采用铜或铜铝复合极柱。参见图1,沿虚拟四边形的顺时针方向,4个安装位对应的极柱可以依次是第一正极极柱5、第二正极极柱7、第一负极极柱11、第二负极极柱9。虚拟四边形为虚拟长方形,如此便于正极极柱之间、负极极柱之间以及正极极柱与负极极柱之间的连接。
通过在盖板基体13上形成四个安装位,该四个安装位为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成对角设置的两个安装位用于安装每个芯包的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如此使得盖板可以适用于具有两个芯包的电芯的安装,提高了盖板的适用性,解决了现有盖板无法满足具有两个芯包的电芯的安装的问题,且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为了便于在盖板基体13上安装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在盖板基体13上开设有四个安装通孔,每个安装通孔为一个安装位。第一正极极柱5、第一负极极柱11、第二正极极柱7、第二负极极柱9穿设于相对应的安装通孔内,各极柱的两端分列于盖板基体13的两侧,该两端中的一端位于盖板基体13的内侧,即靠近电芯或芯包的一侧,并与相对应的导体连接,另一端位于盖板基体13的外侧,即远离电芯或芯包的一侧。极柱与导体的连接可以采用激光焊连接。
由于极柱是穿设于盖板基体13上的安装通孔,极柱与安装通孔间会有间隙。为了使盖板的密封效果好,且不影响绝缘效果,在各正极极柱或负极极柱与安装通孔之间套设有绝缘环,即在第一正极极柱5与安装通孔之间套设有第一绝缘环6,在第一负极极柱11与安装通孔之间套设有第四绝缘环12,在第二正极极柱7与安装通孔之间套设有第二绝缘环8,在第二负极极柱9与安装通孔之间套设有第三绝缘环10。绝缘环的材质为PPS(聚苯硫醚,Polyphenylenesulfide),其具有耐高温、耐低温、尺寸稳定、绝缘性能好、耐腐蚀,与各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的粘结性能良好。
第一正极导体1、第一正极极柱5、第一负极导体2、第一负极极柱11、第二正极导体3、第二正极极柱7、第二负极导体4和第二负极极柱9均成柱状,如此便于正极导体与正极极柱的连接,以及负极导体与负极极柱的连接,且使得连接效果良好。
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其包括:壳体26、盖板和电芯。壳体26为中空结构,且具有一个开口端。盖板为上述的盖板,密封设置于壳体26的开口端,使得壳体26和盖板形成密封的容置结构。电芯具有两个独立的芯包,彼此间不反应,其分别为第一芯包27和第二芯包28,第一芯包27具有第一正极极耳29和第一负极极耳,第一正极极耳29与第一正极导体1连接,第一负极极耳与第一负极导体2与连接。第二芯包28具有第二正极极耳和第二负极极耳,第二正极极耳与第二正极导体3连接,第二负极极耳与第二负极导体4连接。该电芯可以称为叠纺式双芯包独立型电芯。
第一芯包27和第二芯包28,两个芯包的结构相同,均呈蛇形,与蛇形换热器中的蛇形结构相似,且均具有多个弯折段、多个平直段、多个正极极耳和多个负极极耳,任一弯折段的两端部分别与相邻的两个平直段的一端部连接,即其中一个平直段的一端部与弯折段的一端部连接,另一个平直段的一端部与弯折段的另一端部连接。沿芯包的长度延伸方向,多个正极耳和多个负极耳彼此交错形成在芯包的两侧,即多个正极耳均位于芯包的一侧,多个负极耳均位于芯包的另一侧,且以正极耳、负极耳、正极耳的顺序交错形成在芯包的两侧,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区分,第一芯包27的弯折段称为第一弯折段300,平直段称为第一平直段,正极耳称为第一正极耳29,负极耳称为第一负极耳。第二芯包28的弯折段称为第二弯折段310,平直段称为第二平直段311,正极耳称为第二正极耳,负极耳称为第二负极耳。
任一第一弯折段300在第二芯包28的长度延伸方向上横跨第二平直段311,即第一弯折段300的内表面与第二平直段311的长边相对,此时第一弯折段300的两端部沿第二芯包28的长度方向分列于第二平直段311的两侧,相邻的两个第一平直段之间叠设有一个第二平直段311,任一第二弯折段310在第一芯包27的长度延伸方向上横跨第一平直段,即第二弯折段310的内表面与第一平直段的长边相对,第二弯折段310的两端部沿第一芯包301的长度方向分列于第二平直段311的两侧,相邻的两个第二平直段311之间叠设有一个第一平直段,换句话说,第一芯包27和第二芯包28经叠绕或叠纺形成电芯,此时可将复合芯包称为叠纺式复合芯包。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平直段的长边的延伸方向与相应芯包的长度延伸方向相一致。能使得组装后的电芯能组装为方柱电芯。
通过设置两个芯包,使各芯包均呈蛇形,且分别具有多个弯折段、多个平直段、多个正极耳和多个负极耳,任一第二芯包28的第二弯折段310在第一芯包27的长度延伸方向上横跨第一芯包27的第一平直段,相邻的两个第二芯包28的第二平直段311之间叠设有一个第一平直段,任一第一芯包27的第一弯折段300在第二芯包28的长度延伸方向上横跨第二平直段311,相邻的两个第一平直段之间叠设有一个第二平直段311,使得电芯能具有高的空间利用率,高的体积能量密度,组装效率高。
以有孔隔膜、正极、有孔隔膜、负极为重复单元叠为若干层,其重复单元数可以为1层(即1个重复单元),还可以为多层(即多个重复单元),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所有重复单元的上、下最外层均为有孔隔膜,且隔膜的宽度宽于正极的宽度和负极的宽度。在正极、负极集流体上裁剪出彼此交错设置的多个正极耳和多个负极耳,极耳间等距。以上记为第一芯包27。
以同样方式组装第二芯包28,将其首部与第一芯包27的首部垂直叠在一起,按照蛇形叠绕方式依次叠绕第一芯包27与第二芯包28的每一个弧度,直至剩余部分叠完,得到芯包(或称复合芯包),记为母纺芯。将母纺芯切断为若干段,每段的首端和尾端贴设终止胶带,则得到各段纺芯,每个纺芯为芯包,可进一步组装为电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将很长的母纺芯切断得到目标尺寸的纺芯。
第二平直段311与第一平直段呈十字交叉设置,即第二平直段311与第一平直段以垂直的方式叠设,以使得第二弯折段310与第一弯折段300在第二芯包28的宽度方向以及第一芯包27的宽度方向上错开,利于极耳的布置以及极耳与盖板的极柱的连接。具体地,正极耳和负极耳均设置在弯折段上,即相邻的两个弯折段中的一个设置有正极耳,另一个设置有负极耳。对于第一芯包27来说,相邻的第一正极耳和第一负极耳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第一弯折段300上。对于第二芯包28来说,相邻的第二正极耳和第二负极耳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第二弯折段310上。
各芯包的正极耳与负极耳之间的间距是等距的,也就是说,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正极耳和第一负极耳之间的距离相等,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二正极耳和第二负极耳之间的距离相等,如此使得欧姆电阻小,不易过流,空间对称,电流稳定性好且便于极耳的加工制造。
沿着第一芯包27的长度延伸方向,第一正极耳和第二正极耳均位于第一芯包27的一侧,第一负极耳和第二负极耳均位于第一芯包27的另一侧,如此更进一步的利于极耳与盖板的导体(极柱)的连接以及电芯之间多种等效电路的形成。
各芯包的弯折段均为弧段,即第一弯折段300为弧段,第二弯折段310为弧段,如此利于两个芯包的叠绕,且能自适应一定的形变。弧段所对应的圆心角可以为180°,也可以大于180°,例如210°,此时,利于提高芯包对于形变的自适应能力。弯折段与平直段在弯折段的一端部或另一端部相切,即平滑过渡。
下面以有孔隔膜、正极、有孔隔膜、负极为重复单元对芯包的制作方法进行说明:
第一芯包1包括:若干个叠置的第一芯包单体,第一芯包单体为按照第一有孔隔膜、第一正极、第一有孔隔膜、第一负极的顺序叠置而成的叠片式结构,在若干个叠置的第一芯包单体外侧叠置有与第一负极相对的第一有孔隔膜,该外侧指的是负极侧,当若干个第一芯包单体叠置后,一侧的最外层是负极,因此将该侧称为负极侧,另一侧的最外层是第一有孔隔膜,为了避免第一负极与相邻的零部件直接接触,在其外侧增加一层第一有孔隔膜。第一芯包单体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还可以为多个,例如2个,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第二芯包2包括:若干个叠置的第二芯包单体,第二芯包单体为按照第二有孔隔膜、第二正极、第二有孔隔膜、第二负极的顺序叠置而成的叠片式结构,在若干个叠置的第二芯包单体的两侧分别叠置有与第二负极相对的无孔隔膜和与第二正极相对的无孔隔膜。该两侧分别指的是负极侧和正极侧,当若干个第二芯包单体叠置后,一侧的最外层是负极,因此将该侧称为负极侧,另一侧的最外层是第一有孔隔膜,该第一有孔隔膜与第二正极相邻,因此将该侧称为正极侧,在负极侧增加一层无孔隔膜,在正极侧用无孔隔膜替换掉第二有孔隔膜。第二芯包单体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还可以为多个,例如2个,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无孔隔膜为锂电池用无孔隔膜,其具有以下特点:隔热、不导电,不允许电解液通过。有孔隔膜为锂电池用有孔隔膜,其具有以下特点:隔热、不导电,允许电解液通过,例如PP(聚丙烯,polypropylene)隔膜和(聚乙烯,polyethylene)PE)隔膜等。有孔隔膜与无孔隔膜的区别主要是一个有微孔,能起到传输离子的作用,另一个无微孔,无法起到传输离子的作用。通过上述设计,使得两个芯包为独立的芯包,彼此间不反应,后续需要分别对两个芯包进行注液,在后续电芯设计等效电路中可视为等价的两个电源,使得电芯具有高热安全性和高结构稳定性。关于注液的方法可以参照现有技术中有关注液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第二芯包的第二弯折段的数量与第一芯包的第一弯折段的数量相同。有孔隔膜和无孔隔膜宽于相应正极的宽度和负极的宽度。制作时,可以在极耳间加热按压突出的隔膜部分,利用高分子热塑性缝合隔膜。
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池单体,电池单体的数量可以是2个,还可以是大于2个,本实施例不对其进行限定。多个电池单体组装成电池模组时,电池单体之间会进行连接。多个电池单体中至少有一个电池单元,电池单元包括一对相邻的两个电池单体,分别为:第一电池单体14和第二电池单体15,该两个电池单体之间的连接可以组成任意电路,如串联、并联、混联。
如图4所示,当串联型应用时,第一电池单体14的第二正极极柱7作为电池单元的正极,可以是在该第二正极极柱7处设置一向远离第一正极极柱5的方向延伸的导电片作为电池单元的正极,第一电池单体14的第一正极极柱5与第二负极极柱9通过第一导电片16连接,第一电池单体14的第一负极极柱11与第二电池单体15的第二正极极柱7通过第二导电片17连接,第二电池单体15的第一正极极柱5与第二电池单体15的第二负极极柱9通过第三导电片18连接,第二电池单体15的第一负极极柱11作为电池单元的负极,可以是在该第第一负极极柱11处设置一向远离第二负极极柱9的方向延伸的导电片作为电池单元的负极。
如图5所示,当并联型应用时,第一电池单体14的第一正极极柱5与第二正极极柱7和第二电池单体15的第一正极极柱5与第二正极极柱7通过第四导电片19连接,第四导电片19作为电池单元的正极,可以是在第四导电片19的中间位置引出一导电片作为电池单元的正极,第一电池单体14的第一负极极柱9与第二负极极柱11和第二电池单体15的第一负极极柱9与第二负极极柱11通过第五导电片20连接,第五导电片20作为电池单体的负极,可以是在第五导电片20的中间位置引出一导电片作为电池单元的负极。
如图6所示,当混联型应用时,第一电池单体14的第一正极极柱5与第二正极极柱7通过第六导电片21连接,第六导电片21作为电池单元的正极,可以使第六导电片21自第二正极极柱7向远离第一正极极柱5一侧延伸,从而形成电池单元的正极,第一电池单体14的第二负极极柱9与第一负极极柱11通过第七导电片22连接,第二电池单体15的第一正极极柱5与第二正极极柱7通过第八导电片23连接,第七导电片22与第八导电片23通过第九导电片24连接,连接时,第九导电片24可以分别连接第七导电片22和第八导电片23的中间位置,使得连接后的三个导电片呈工字型,第二电池单体15的第二负极极柱9与第一负极极柱11通过第十导电片25连接,第十导电片25作为电池单元的负极,可以使第十导电片25自第一负极极柱11向远离第二负极极柱9一侧延伸,从而形成电池单元的负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电芯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包括:盖板基体、第一连接组和第二连接组;
所述盖板基体上形成有四个安装位,所述四个安装位为虚拟四边形的四个顶点;
所述第一连接组包括:第一正极导体、与所述第一正极导体连接的第一正极极柱、第一负极导体、与所述第一负极导体连接的第一负极极柱,所述第一正极极柱和所述第一负极极柱安装在所述盖板基体上时所对应的安装位在所述虚拟四边形上成对角设置;
所述第二连接组包括:第二正极导体、与所述第二正极导体连接的第二正极极柱、第二负极导体、与所述第二负极导体连接的第二负极极柱,所述第二正极极柱和所述第二负极极柱安装在所述盖板基体上时所对应的安装位在所述虚拟四边形上成对角设置;
其中,所述电芯具有两个独立的芯包,分别为第一芯包和第二芯包,所述第一芯包具有与所述第一正极导体连接的第一正极极耳和与所述第一负极导体连接的第一负极极耳,所述第二芯包具有与所述第二正极导体连接的第二正极极耳和与所述第二负极导体连接的第二负极极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板基体上形成有四个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为所述安装位;
所述第一正极极柱、所述第一负极极柱、所述第二正极极柱、所述第二负极极柱穿设于相对应的所述安装通孔内,各极柱的两端分列于所述盖板基体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基体为金属材质,所述第一正极极柱、所述第一负极极柱、所述第二正极极柱、所述第二负极极柱与相对应的所述安装通孔之间套设有绝缘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极导体、所述第一正极极柱、所述第一负极导体、所述第一负极极柱、所述第二正极导体、所述第二正极极柱、所述第二负极导体和所述第二负极极柱均成柱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四边形为虚拟长方形。
6.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包括:壳体、盖板和电芯;
所述壳体为中空结构,且具有开口端;
所述盖板为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盖板,密封设置于所述开口端;
所述电芯的第一芯包呈蛇形,具有多个第一弯折段、多个第一平直段、多个第一正极耳和多个第一负极耳,任一所述第一弯折段的两端部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平直段的一端部连接,沿所述第一芯包的长度延伸方向,多个所述第一正极耳和多个所述第一负极耳彼此交错形成在所述第一芯包的两侧;
所述电芯的第二芯包与所述第一芯包的结构相同,具有多个第二弯折段、多个第二平直段、多个第二正极耳和多个第二负极耳;
其中,任一所述第二弯折段在所述第一芯包的长度延伸方向上横跨所述第一平直段,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平直段之间叠设有一个所述第一平直段;
任一所述第一弯折段在所述第二芯包的长度延伸方向上横跨所述第二平直段,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平直段之间叠设有一个所述第二平直段;
所述第一芯包和所述第二芯包为彼此间不反应独立的芯包。
7.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单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电池单体中至少有一个电池单元,所述电池单元包括一对相邻的两个电池单体,分别为:第一电池单体和第二电池单体;
所述第一电池单体的第二正极极柱作为所述电池单元的正极,所述第一电池单体的第一正极极柱与所述第二负极极柱通过第一导电片连接,所述第一电池单体的第一负极极柱与第二电池单体的第二正极极柱通过第二导电片连接,所述第二电池单体的第一正极极柱与所述第二电池单体的第二负极极柱通过第三导电片连接,所述第一负极极柱作为所述电池单元的负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电池单体中至少有一个电池单元,所述电池单元包括一对相邻的两个电池单体,分别为:第一电池单体和第二电池单体;
所述第一电池单体的第一正极极柱与第二正极极柱和所述第二电池单体的第一正极极柱与第二正极极柱通过第四导电片连接,所述第四导电片作为所述电池单元的正极,所述第一电池单体的第一负极极柱与第二负极极柱和所述第二电池单体的第一负极极柱与第二负极极柱通过第五导电片连接,所述第五导电片作为所述电池单元的负极。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电池单体中至少有一个电池单元,所述电池单元包括一对相邻的两个电池单体,分别为:第一电池单体和第二电池单体;
所述第一电池单体的第一正极极柱与第二正极极柱通过第六导电片连接,所述第六导电片作为所述电池单元的正极,所述第一电池单体的第二负极极柱与第一负极极柱通过第七导电片连接,所述第二电池单体的第一正极极柱与第二正极极柱通过第八导电片连接,所述第七导电片与所述第八导电片通过第九导电片连接,所述第二电池单体的第二负极极柱与第一负极极柱通过第十导电片连接,所述第十导电片作为所述电池单元的负极。
CN202221224878.XU 2022-05-20 2022-05-20 用于电芯的盖板、电池单体及电池模组 Active CN2174855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24878.XU CN217485585U (zh) 2022-05-20 2022-05-20 用于电芯的盖板、电池单体及电池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24878.XU CN217485585U (zh) 2022-05-20 2022-05-20 用于电芯的盖板、电池单体及电池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85585U true CN217485585U (zh) 2022-09-23

Family

ID=83310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24878.XU Active CN217485585U (zh) 2022-05-20 2022-05-20 用于电芯的盖板、电池单体及电池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855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90033B1 (en) Electrode member, electrode assembly and rechargeable battery
CN115064781B (zh) 一种用于电芯的复合芯包、电芯和电池模组
JPWO2011027631A1 (ja) 電池
KR20050096926A (ko) 집전체 시트 및 전기화학 소자
JP2002298825A (ja) 電気化学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気化学デバイス
CN209401759U (zh) 二次电池
JP2018181622A (ja) 積層型二次電池
CN112864534B (zh) 电芯组件、电芯模组、电池及使用电池的装置
WO2013002058A1 (ja) 蓄電デバイス
US20230119014A1 (en) Electrode assembly of secondary battery, and secondary battery
KR20160129571A (ko) 전극 조립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
CN216698663U (zh) 一种便于成组的锂离子电池
CN115377620A (zh) 一种电极转接片和电池极耳转接结构
CN214625305U (zh) 电芯组件、电芯模组、电池及使用电池的装置
CN219180539U (zh) 一种极片、电芯及电池
CN217485585U (zh) 用于电芯的盖板、电池单体及电池模组
CN218867252U (zh) 电池
CN216698666U (zh) 一种电池电芯和锂离子电池
CN215815997U (zh) 电芯及锂离子电池
CN114361661B (zh) 一种方壳电芯及电池模组
CN112968219A (zh) 一种电芯、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电池的制作方法
CN114223077A (zh) 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21126102U (zh) 电池
CN219778953U (zh) 大容量电芯及锂电池
CN219476934U (zh) 电池及电池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