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81478U - 一种内置气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置气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81478U
CN217481478U CN202221404035.8U CN202221404035U CN217481478U CN 217481478 U CN217481478 U CN 217481478U CN 202221404035 U CN202221404035 U CN 202221404035U CN 217481478 U CN217481478 U CN 2174814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motor
air pump
built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0403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春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Hongsheng Metal & Plastic Technoloty Co ltd
Xiao Tao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Hongsheng Metal & Plastic Technolot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Hongsheng Metal & Plastic Technolot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Hongsheng Metal & Plastic Technolot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0403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814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814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814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置气泵,包括外壳和设置于外壳内的机芯,机芯包括容置腔体和设置于容置腔体内的充气马达、抽气马达和电磁阀,机芯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充气马达和抽气马达均存在内部间隙,外壳上设置有伸入出气口的密封单向阀,且电磁阀可控制密封单向阀的运动,以控制出气口的开、闭;充气马达、抽气马达和电磁阀均与主板连接,主板上还设置有声控结构。本实用新型将抽气马达、充气马达和电磁阀组装成一个整体形成机芯,并将该机芯整体容置在外壳内,当需要充气时,通过充气马达进行充气,而需要抽气时,则通过抽气马达进行抽气。通过声控即可控制内置气泵的充气或抽气动作的开启,十分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内置气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置气泵。
背景技术
内置气泵是各种充气产品的关键部件。使用时,一般是将内置气泵置于充气产品的内侧边,利用该内置气泵可对充气产品进行快速充气和快速泄气等操作,以实现充气产品的正常使用和收纳。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内置气泵只有一个马达,充气、抽气不太方便,而且整个气泵内置于充气产品内,组装、检测不方便,气泵外壳边缘与充气产品熔接,当气泵损坏时,很难进行维修,导致整个充气产品无法使用。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内置气泵,其通过巧妙的结构设计,将抽气马达、充气马达和电磁阀组装成一个整体形成机芯,并将该机芯整体容置在外壳内,当需要充气时,通过充气马达进行充气,而需要抽气时,则通过抽气马达进行抽气。组装时,将整个机芯置于外壳内即可,当需要检测或维修时,则将机芯从外壳中取出即可。整个装置充气、抽气方便,组装、检测和维修也很方便。而且抽气时使用抽气马达,充气时使用充气马达,从而可以使得整个内置泵结构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即便气泵损坏不能使用,也只需要替换机芯即可,不至于报废整个充气产品。而且,通过声控即可控制内置气泵的充气或抽气动作的开启,十分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内置气泵,其通过巧妙的结构设计,将抽气马达、充气马达和电磁阀组装成一个整体形成机芯,并将该机芯整体容置在外壳内,当需要充气时,通过充气马达进行充气,而需要抽气时,则通过抽气马达进行抽气。组装时,将整个机芯置于外壳内即可,当需要检测或维修时,则将机芯从外壳中取出即可。整个装置充气、抽气方便,组装、检测和维修也很方便。而且抽气时使用抽气马达,充气时使用充气马达,从而可以使得整个内置泵结构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即便气泵损坏不能使用,也只需要替换机芯即可,不至于报废整个充气产品。而且,通过声控即可控制内置气泵的充气或抽气动作的开启,十分方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置气泵,包括外壳和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机芯,所述机芯包括容置腔体和设置于所述容置腔体内的充气马达、抽气马达和电磁阀,所述机芯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充气马达和所述抽气马达均存在内部间隙,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伸入所述出气口的密封单向阀,且所述电磁阀可控制所述密封单向阀的运动,以控制所述出气口的开、闭;所述充气马达、所述抽气马达和所述电磁阀均与主板连接,所述主板上还设置有声控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内置气泵的一种改进,所述电磁阀位于所述密封单向阀的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内置气泵的一种改进,所述主板上设置有气压感应器,所述容置腔体内设置有气压感应孔,所述气压感应器和所述气压感应孔通过气管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内置气泵的一种改进,所述机芯与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第一软质材料层,所述充气马达和所述抽气马达的外部均设置有第二软质材料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内置气泵的一种改进,所述密封单向阀包括阀体和杆体,所述阀体可密封所述出气口,所述杆体朝向所述电磁阀设置,所述阀体上设置有密封圈,所述杆体上套设有弹性部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内置气泵的一种改进,所述外壳包括面板组件和大身组件,所述面板组件和所述大身组件形成容置结构,所述机芯置于所述容置结构内,所述大身组件的一侧设置有软质增厚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内置气泵的一种改进,所述面板组件包括面板和外缘部,所述面板嵌入所述外缘部内,所述面板上设置有充气按钮、抽气按钮和进风结构,所述充气按钮和所述抽气按钮均与所述主板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内置气泵的一种改进,所述大身组件底部设置有出风罩体,所述出风罩体设置于所述出气口的下方,所述大身组件的顶部设置有边缘结构,所述外缘部和所述面板均嵌入所述边缘结构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内置气泵的一种改进,所述出风罩体包括一体成型的上部和下部,所述下部设置有若干透气孔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内置气泵的一种改进,所述容置腔体由前壳和后壳组成,且通过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的卡扣连接形成相对密封的充气马达容置室和抽气马达容置室。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将整个内置泵结构置于充气产品(如充气床、充气沙发)内,需要充气时,通过声控结构语音控制(如说:“开始充气”),充气马达和电磁阀同时工作,电磁阀顶开密封单向阀,充气马达从进气口将外部的气流吸入到机芯内部,空气再从抽气马达的内部间隙经过,最后从出气口进入到充气产品中,当充气产品中的气压达到主板的气压感应器设定值后,充气马达和电磁阀同时停止工作,密封单向阀闭合后达到密封的效果,防止充气产品里面的气流外泄。
需要抽气时,通过声控结构语音控制(如说:“开始抽气”),抽气马达和电磁阀同时工作,电磁阀顶开密封单向阀,抽气马达将充气产品的气流从出气口处吸入到机芯内部,再沿着充气马达的内部间隙从进气口排出,当充气产品中的气压达到主板的气压感应器设定值后,抽气马达和电磁阀同时停止工作,密封单向阀闭合后达到密封的效果,防止外部的气流进入充气产品中。
本实用新型将抽气马达、充气马达和电磁阀组装成一个整体形成机芯,并将该机芯整体容置在外壳内,当需要充气时,通过充气马达进行充气,而需要抽气时,则通过抽气马达进行抽气。组装时,将整个机芯置于外壳内即可,外壳边缘与充气产品熔接,当需要检测或维修时,则将机芯从外壳中取出即可。整个装置充气、抽气方便,组装、检测和维修也很方便。而且抽气时使用抽气马达,充气时使用充气马达,从而可以使得整个内置泵结构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即便气泵损坏不能使用,也只需要替换机芯即可,不至于报废整个充气产品。而且,通过声控即可控制内置气泵的充气或抽气动作的开启,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机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机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密封单向阀和出风罩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置气泵,包括外壳1和设置于外壳1内的机芯2,机芯2包括容置腔体和设置于容置腔体内的充气马达3、抽气马达4和电磁阀5,机芯2设置有进气口21和出气口22,充气马达3和抽气马达4均存在内部间隙,外壳1上设置有伸入出气口22的密封单向阀6,且电磁阀5可控制密封单向阀6的运动,以控制出气口22的开、闭。使用时,将内置气泵置于充气产品内,当需要充气时,电磁阀5可顶开密封单向阀6,使出气口22处于开放的状态。充气马达3将空气从进气口21吸入至容置腔体内,经过抽气马达4内部的间隙,再从出气口22进入到充气产品内;当不再需要充气时,电磁阀5停止工作,密封单向阀6回到原位,达到密封的效果,使出气口22处于关闭的状态,防止充气产品里面的气流外泄。而当需要将充气产品内的气体抽走时,电磁阀5可顶开密封单向阀6,使出气口22处于开放的状态。抽气马达4将空气从出气口22吸入至容置腔体内,经过充气马达3内部的间隙,再从进气口21排出,当不再需要抽气时,电磁阀5停止工作,密封单向阀6回到原位,达到密封的效果,使出气口22处于关闭的状态,防止外部的气流进入气袋中。
充气马达3、抽气马达4和电磁阀5均与主板10连接,主板10起到控制的作用,其可以控制充气马达3、抽气马达4和电磁阀5的开和关。电磁阀5位于密封单向阀6的上方,电磁阀5处于开的状态时,可以向下顶开密封单向阀6,电磁阀5处于关的状态时,密封单向阀6复位。
主板10上设置有气压感应器,容置腔体内设置有气压感应孔,气压感应器和气压感应孔通过气管连接。从而可以实时感应到容置腔体内的气压,当到达气压设定值时,可以实时控制充气马达3、抽气马达4和电磁阀5的开和关。主板10上还设置有声控结构,使得通过声控即可实现抽气或充气操作,如可以设定“开始充气”、“充气”等启动充气操作,设定“抽气”、“开始抽气”等启动抽气操作。当然,也可以通过设置其他语句实现充气、抽气或者其他操作。
机芯2与外壳1之间设置有第一软质材料层7,充气马达3和抽气马达4的外部均设置有第二软质材料层8,可以起到减震、降噪的作用。第一软质材料层 7和第二软质材料层8的具体材质为硅胶、棉等具有柔软度的材料。具体的,第一软质材料层7包括包裹在机芯2侧面的材料层、设置于机芯2底部的材料层 (需空出出气口22的位置)和设置于机芯2顶部的材料层(需空出进气口21 的位置)。
密封单向阀6包括阀体61和杆体62,阀体61可密封出气口22,杆体62 朝向电磁阀5设置,阀体61上设置有密封圈63,以加强密封性。杆体62上套设有弹性部件64,以实现复位。当电磁阀5未作用于密封单向阀6时,弹性部件64可使密封单向阀6向上复位。
外壳1包括面板组件11和大身组件12,面板组件11和大身组件12形成容置结构,机芯2置于容置结构内,从而打开面板组件11后就可以将机芯2单独取出来,大身组件12的一侧设置有软质增厚层13,当将整个内置气泵置于充气产品内时,该软质增厚层13可以使得整个气泵的侧面是水平的,不会倾斜。软质增厚层13的具体材质为硅胶、棉等具有柔软度的材料。
面板组件11包括面板111和外缘部112,面板111嵌入外缘部112内,面板111上设置有充气按钮113、抽气按钮114和进风结构115,充气按钮113和抽气按钮114均与主板连接。当按下充气按钮113时,主板10接到充气信号,然后使充气马达3和电磁阀5开始工作。当按下抽气按钮114时,主板10接到抽气信号,然后使抽气马达4和电磁阀5开始工作。
即本实用新型有两种启动模式:一种是通过语音控制,另一种是通过按压按钮,两种方式均可以实现充气、抽气操作。
大身组件12底部设置有出风罩体14,出风罩体14设置于出气口22的下方,大身组件12的顶部设置有边缘结构121,外缘部112和面板111均嵌入边缘结构121内,以实现大身组件12和面板组件11的固定连接。
出风罩体14包括一体成型的上部141和下部142,下部142设置有若干透气孔结构143,便于气体流通。使用时,出风罩体14位于充气产品内,出风罩体14不仅使风可以更好地进入充气产品内,而且为密封单向阀6的运动提供了空间,并能起到限位作用和保护作用,防止因人使用充气产品时损坏、折断密封单向阀6。
容置腔体由前壳9和后壳20组成,且通过前壳9和后壳20的卡扣连接形成相对密封的充气马达容置室和抽气马达容置室。由于充气马达3和抽气马达4 均具有内部间隙,进气口21、充气马达3和抽气马达4和出气口22可以形成连通的通路。具体的,前壳9上设置有凸起,后壳20上设置有凹槽,通过凸起与凹槽的配合实现连接,如此,可以提高气密性,提高气体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将整个内置泵结构置于充气产品(如充气床、充气沙发)内,需要充气时,通过声控结构语音控制(如说:“开始充气”)或者按压充气按钮113,充气马达3和电磁阀4同时工作,电磁阀4顶开密封单向阀5,充气马达3从进气口21将外部的气流吸入到机芯2内部,空气再从抽气马达4的内部间隙经过,最后从出气口22进入到充气产品中,当充气产品中的气压达到主板10的气压感应器设定值后,充气马达3和电磁阀5同时停止工作,密封单向阀6闭合后达到密封的效果,防止充气产品里面的气流外泄。
需要抽气时,通过声控结构语音控制(如说:“开始抽气”)或者按压抽气按钮114,抽气马达4和电磁阀5同时工作,电磁阀5顶开密封单向阀6,抽气马达4将充气产品的气流从出气口22处吸入到机芯2内部,再沿着充气马达3 的内部间隙从进气口21排出,当充气产品中的气压达到主板10的气压感应器设定值后,抽气马达4和电磁阀5同时停止工作,密封单向阀6闭合后达到密封的效果,防止外部的气流进入充气产品中。
本实用新型将抽气马达4、充气马达3和电磁阀5组装成一个整体形成机芯2,并将该机芯2整体容置在外壳1内,当需要充气时,通过充气马达3进行充气,而需要抽气时,则通过抽气马达4进行抽气。组装时,将整个机芯2置于外壳1内即可,外壳1边缘与充气产品熔接,当需要检测或维修时,则将机芯2从外壳1中取出即可。整个装置充气、抽气方便,组装、检测和维修也很方便。而且抽气时使用抽气马达4,充气时使用充气马达3,从而可以使得整个内置泵结构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即便气泵损坏不能使用,也只需要替换机芯即可,不至于报废整个充气产品。而且,通过声控即可控制内置气泵的充气或抽气动作的开启,十分方便。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内置气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和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机芯,所述机芯包括容置腔体和设置于所述容置腔体内的充气马达、抽气马达和电磁阀,所述机芯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充气马达和所述抽气马达均存在内部间隙,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伸入所述出气口的密封单向阀,且所述电磁阀可控制所述密封单向阀的运动,以控制所述出气口的开、闭;所述充气马达、所述抽气马达和所述电磁阀均与主板连接,所述主板上还设置有声控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位于所述密封单向阀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上设置有气压感应器,所述容置腔体内设置有气压感应孔,所述气压感应器和所述气压感应孔通过气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芯与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第一软质材料层,所述充气马达和所述抽气马达的外部均设置有第二软质材料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单向阀包括阀体和杆体,所述阀体可密封所述出气口,所述杆体朝向所述电磁阀设置,所述阀体上设置有密封圈,所述杆体上套设有弹性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面板组件和大身组件,所述面板组件和所述大身组件形成容置结构,所述机芯置于所述容置结构内,所述大身组件的一侧设置有软质增厚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置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组件包括面板和外缘部,所述面板嵌入所述外缘部内,所述面板上设置有充气按钮、抽气按钮和进风结构,所述充气按钮和所述抽气按钮均与所述主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置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身组件底部设置有出风罩体,所述出风罩体设置于所述出气口的下方,所述大身组件的顶部设置有边缘结构,所述外缘部和所述面板均嵌入所述边缘结构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置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罩体包括一体成型的上部和下部,所述下部设置有若干透气孔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体由前壳和后壳组成,且通过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的卡扣连接形成相对密封的充气马达容置室和抽气马达容置室。
CN202221404035.8U 2022-06-07 2022-06-07 一种内置气泵 Active CN2174814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04035.8U CN217481478U (zh) 2022-06-07 2022-06-07 一种内置气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04035.8U CN217481478U (zh) 2022-06-07 2022-06-07 一种内置气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81478U true CN217481478U (zh) 2022-09-23

Family

ID=83314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04035.8U Active CN217481478U (zh) 2022-06-07 2022-06-07 一种内置气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8147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78284A1 (zh) * 2022-10-14 2024-04-18 董春阳 一种内置抽充气装置的气柱式救生垫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78284A1 (zh) * 2022-10-14 2024-04-18 董春阳 一种内置抽充气装置的气柱式救生垫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481478U (zh) 一种内置气泵
US6287095B1 (en) Internal air pump for inflatables
CN217582413U (zh) 一种内置气泵结构
WO2018133697A1 (zh) 应用于血压计的阀、集成气泵以及电子血压计
CN107035703A (zh) 一种电子传感自动充泄气装置
CN217462463U (zh) 一种具有改良的按键手感的内置气泵
CN208470552U (zh) 一种使纸箱运输安全的外框架
CN205669487U (zh) 外置式油封漏油回收装置
CN219622829U (zh) 一种内置气泵及其机芯
CN205349800U (zh) 一种按键式电动气泵
CN206602563U (zh) 一种手机壳
CN211188489U (zh) 一种吸奶器
CN209781153U (zh) 泵阀一体化的真空泵及吸奶器
CN211461107U (zh) 一种负压喷水按摩器
CN219622830U (zh) 一种可弹出的内外两用泵
KR960002707B1 (ko) 신발 내부 설치용 에어쿠션시트의 에어주입, 배출장치
CN219865418U (zh) 一种内外两用泵
CN214305466U (zh) 负压型阀、流体控制装置
CN213908779U (zh) 一种具有充气减震功能的鞋子
CN115977914B (zh) 一种内置气泵及其机芯
CN206081369U (zh) 一种呼吸过滤口罩
CN221069359U (zh) 一种真空罐及真空罐组合
CN219865378U (zh) 一种可弹出的内外两用泵
CN210660698U (zh) 一种充气泵及其机械式锁压装置
CN217735702U (zh) 自动泄气气泵及血压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26

Address after: 523000 No. 13, Gangxia South Street, Chang'an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ONGGUAN HONGSHENG METAL & PLASTIC TECHNOLOTY CO.,LTD.

Patentee after: Xiao Tao

Address before: 523000 No. 13, Gangxia South Street, Chang'an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HONGSHENG METAL & PLASTIC TECHNOLOT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