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80800U - 一种组装式承台模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装式承台模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480800U CN217480800U CN202221346975.6U CN202221346975U CN217480800U CN 217480800 U CN217480800 U CN 217480800U CN 202221346975 U CN202221346975 U CN 202221346975U CN 217480800 U CN217480800 U CN 21748080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mplate
- unit
- groove
- block
- unit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Cores, Or Mandr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装式承台模板,包括多个模板单元,水平相邻的两个模板单元之间互相压接连接,上下相邻的两个模板单元之间互相插接连接。模板单元包括矩形体状的单元块。单元块的顶部凸设有榫块。单元块的底部凹设有榫槽。单元块的一端设有凸块。单元块的另一端设有凹槽,凹槽形成有内外相对的外槽壁和内槽壁,外槽壁上活动地安装有一压合件。当水平相邻的两个模板单元中的一个模板单元的凸块插入另一个模板单元的凹槽内后,通过压合件将凸块抵顶在凹槽的内槽壁上而实现水平相邻的两个模板单元之间的压接固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洁实用,安装与拆卸便捷,可重复周转使用,且可满足承台模板对各种长度和高度的要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模板,尤指一种用于承台的组装式承台模板。
背景技术
模板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浇筑模具。承台作为一种承受较大荷载的建筑结构,其所需模板的尺寸通常较大,支承强度要求较高。申请号为201811620654.9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一种承台模板系统及施工方法”公开了一种承台模板系统,其包括混凝土垫层和预制复合板,预制复合板位于混凝土垫层上方并沿着混凝土垫层的侧边围合设置,相邻的预制复合板之间通过水泥胶结剂连接,并通过连接钢筋和扒钉加固,提高了承台模板的整体性,防止了板间发生位移,并且其通过水泥胶结剂将侧向支撑板粘结在承台模板的外侧及混凝土垫层的外侧,并通过斜向布置的连接钢筋固定,增加了抗侧刚度。这种承台模板系统具有平整,组装后的成品无需粉刷,减少了砂浆使用量等一系列优点,但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相邻预制复合板之间需要大量的连接构件(如连接钢筋、扒钉),导致了安装繁琐的缺点,另外,在承台成型后,这些连接构件大多需暴力拆除,预制复合板无法重复周转使用,再者,这种承台模板系统仅能通过增加预制复合板数量来增加自身长度,但高度无法实现有效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式承台模板,其结构简洁实用,安装与拆卸便捷,可重复周转使用,且可满足承台模板对各种长度和高度的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装式承台模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多个模板单元,水平相邻的两个模板单元之间互相压接连接,上下相邻的两个模板单元之间互相插接连接,其中:模板单元包括矩形体状的单元块;单元块的顶部凸设有榫块;单元块的底部凹设有榫槽;单元块的一端设有凸块;单元块的另一端设有凹槽,凹槽形成有内外相对的外槽壁和内槽壁,外槽壁上活动地安装有一压合件;当水平相邻的两个模板单元中的一个模板单元的凸块插入另一个模板单元的凹槽内后,通过压合件将凸块抵顶在凹槽的内槽壁上而实现水平相邻的两个模板单元之间的压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由于模板单元之间采用压接和插接的连接方式,因此安装与拆卸便捷,无需暴力拆除,模板单元可重复周转使用,节省了施工成本,另一方面,通过水平方向上的左右拼接和竖直方向上的上下拼接便可满足承台模板对各种长度和高度的要求,简单实用。本实用新型成本低,可提高施工效率,加快施工进度,适于推广普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装式承台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组装式承台模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模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未示出压合件)。
图4是模板单元的仰视示意图。
图5是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联结转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组装式承台模板包括多个模板单元10,水平相邻的两个模板单元10之间互相压接连接,上下相邻的两个模板单元10之间互相插接连接,其中:模板单元10包括矩形体状的单元块11;单元块11的顶部凸设有榫块121;单元块11的底部凹设有榫槽122;单元块11的一端设有凸块13;单元块11的另一端设有凹槽14,凸块13的宽度要小于凹槽14的槽宽,凹槽14形成有内外相对的外槽壁141和内槽壁142,外槽壁141上活动地安装有一压合件;当水平相邻的两个模板单元10中的一个模板单元10的凸块13插入另一个模板单元10的凹槽14内后,通过压合件将凸块13抵顶在凹槽14的内槽壁142上而实现水平相邻的两个模板单元10之间的压接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也可将榫块121设计在单元块11的底部而榫槽122设计在单元块11的顶部,不受局限。但榫块121在单元块11顶部、榫槽122在单元块11底部的设计更佳,这样可以避免施工环境中的杂质进入榫槽122而影响装配性能。
如图1,图中示出了在竖直方向上,上下两个模板单元10插接形成两层高度,并在水平方向上,两两模板单元10互相压接,形成一方形承台模板的情形。
在本实用新型中,模板单元10朝向需要浇筑出承台的侧面为内,相反地,模板单元10朝外的侧面为外,参考图2来理解。
在实际设计中,榫块121与榫槽122两者的形状相适配,以使上面的模板单元10的榫槽122能够插在下面的模板单元10的榫块121上来实现上下相邻的两个模板单元10之间的插接固定,其中:榫块121和榫槽122的形状为梯形且弯折部位为圆滑过渡,以利于对榫槽122内的灰尘杂质进行清理。
如图4,压合件包括活动螺接在外槽壁141的螺孔15中的锁紧件17,锁紧件17伸入凹槽14内的端部与一压板18可转动连接,其中:当旋拧外槽壁141上的锁紧件17时,锁紧件17带动压板18在凹槽14内的外槽壁141与内槽壁142之间平移,压板18不跟随锁紧件17发生转动。
如图5,压板18包括板体181,板体181上设有连接块182,连接块182上设有装配孔180。进一步来说,锁紧件17包括贯穿设于外槽壁141的螺孔15中的螺杆172,螺杆172处于凹槽14外的一端设有螺栓头171,螺杆172处于凹槽14内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头173,其中:连接头173可转动地安装于装配孔180中。
在本实用新型中,锁紧件17的连接头173在连接块182的装配孔180中的转动安装方式可各种各样,不受局限。例如,装配孔180可设计成外窄内宽的T状孔,这样将螺杆172的一端置于装配孔180内后焊接上连接头173,然后再将连接块182固定在板体181上即可。又例如,可在装配孔180中安装一轴承,螺杆172的一端与轴承连接。
如图3和图4,凹槽14的外槽壁141的内侧面上设有用于容置压板18的连接块182的容置槽16,容置槽16的形状不受局限,例如可为弧形等,容置槽16的设计扩大了凹槽14容纳凸块13的空间,以便于对插入凹槽14内的凸块13进行压接操作。
在实际设计中,凸块13、凹槽14和压板18均沿单元块11上下通长设置为宜。
如图1至图3,模板单元10的单元块11的外侧面上设有定位块19,定位块19上设有用于插入定位杆20的定位孔190,其中:排列成一排的所有模板单元10中的至少一个模板单元10为设有定位块19的模板单元。
如图1,图中示出了处于排成一排的所有模板单元10的中间位置的一个模板单元10为设有定位块19的模板单元10的情形,此设有定位块19的模板单元10作为固定基点,定位杆20穿过定位块19后插入底部主结构,以使这排的模板单元10可以稳固固定,很好地防止了倾倒现象的发生,成本低,占用空间小。当然,在排成一排的所有模板单元10中,也可在不同位置上的多个模板单元10上设有定位块19,以便从多个位置借由定位杆20进行定位。
参考图1,定位杆20的顶部应高出最上面的模板单元10。这样的设计可以更好地防止处于上层的模板单元10发生倾倒现象,提高了承台模板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单元块11宜采用轻质材料制成,如聚苯颗粒水泥夹芯复合板或蒸压加气板等,以利于降低重量,便于运输和使用,当然不受局限。
当水平相邻的两个模板单元10之间形成转角时,两个模板单元10之间通过联结转角30互相连接,其中:联结转角30上设有联结槽31和联结块32,联结转角30的联结块32插入一个模板单元10的凹槽14内后通过压合件将联结块32抵顶在凹槽14内,而另一个模板单元10的凸块13插入联结转角30的联结槽31内,从而实现形成转角的水平相邻两个模板单元10之间的固定,联结转角30的设计更进一步加强了承台模板的稳定性。
在实际设计中,联结转角30的形状不受局限,只要其上形成的联结槽31、联结块32的形状分别与模板单元10的凸块13、凹槽14的形状相适配即可,另外,联结转角30的高度可根据承台模板的高度来合理设计。
如图1,图1中示出了形成方形承台模板的四个转角位置上均设有联结转角30,且联结转角30沿两层模板单元10上下通长设计的情形。
组装时,根据需浇筑的承台所在位置、面积及高度等,合理设计模板单元10的数量、水平和竖直排布方式。下面以图1所示承台模板为例来说明。
先在底部主结构(如地面或面板层等)的适当位置上打好孔,然后在此位置放置好一个设有定位块19的模板单元10,定位块19朝外,然后令定位杆20穿过此模板单元10的定位块19上的定位孔190后插入底部主结构上打好的孔中,由此将此模板单元10固定好,作为一个固定基点。然后便可沿水平方向根据需要压接连接相邻的两个模板单元10(有无定位块19均可)。当遇到转角时,通过联结转角30实现转角位置的两个模板单元10的连接。
当第一层的模板单元10拼装好后,采用同样的方式拼装第二层的模板单元10,同一层相邻的两个模板单元10之间压接连接。不同的是,第二层的模板单元10通过其上的榫槽122插在下面的模板单元10的榫块121上实现上下插接连接。
在上述组装过程中,当拼装到需要作为固定基点的模板单元10时,此模板单元10选取设有定位块19的模板单元,同样通过插设定位杆20来实现此模板单元10的固定。
由此,呈正方形轮廓的承台模板组装完成,如图1和图2所示。
在上述压接连接相邻两个模板单元10时,工人只需通过扳手旋拧一下锁紧件17即可实现固定,操作简单、方便、快捷。
需要拆卸时,可尝试通过向外拔拽定位杆20,直接使一侧的整个模板单元10从承台上分离脱落下来。当无法由此方式拆卸时,可松开某些或每个模板单元10上的锁紧件17,选择敲打较松动的模板单元10先脱离承台,继而逐个对各模板单元10进行拆除,直至所有模板单元10拆除掉。可见,这种拆卸方式很好地避免了承台模板和承台受到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由于模板单元之间采用压接和插接的连接方式,因此安装与拆卸便捷,无需暴力拆除,模板单元可重复周转使用,节省了施工成本,另一方面,通过水平方向上的左右拼接和竖直方向上的上下拼接便可满足承台模板对各种长度和高度的要求,简单实用。本实用新型成本低,可提高施工效率,加快施工进度,适于推广普及。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及其所运用的技术原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基础上的等效变换、简单替换等显而易见的改变,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组装式承台模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多个模板单元,水平相邻的两个模板单元之间互相压接连接,上下相邻的两个模板单元之间互相插接连接,其中:模板单元包括矩形体状的单元块;单元块的顶部凸设有榫块;单元块的底部凹设有榫槽;单元块的一端设有凸块;单元块的另一端设有凹槽,凹槽形成有内外相对的外槽壁和内槽壁,外槽壁上活动地安装有一压合件;当水平相邻的两个模板单元中的一个模板单元的凸块插入另一个模板单元的凹槽内后,通过压合件将凸块抵顶在凹槽的内槽壁上而实现水平相邻的两个模板单元之间的压接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承台模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榫块与所述榫槽两者的形状相适配,以使上面的所述模板单元的所述榫槽能够插在下面的所述模板单元的所述榫块上来实现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模板单元之间的插接固定,其中:所述榫块和所述榫槽的形状为梯形且弯折部位为圆滑过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承台模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合件包括活动螺接在所述外槽壁的螺孔中的锁紧件,锁紧件伸入所述凹槽内的端部与一压板可转动连接,其中:当旋拧所述外槽壁上的锁紧件时,锁紧件带动压板在所述凹槽内的所述外槽壁与所述内槽壁之间平移,压板不跟随锁紧件发生转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装式承台模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板包括板体,板体上设有连接块,连接块上设有装配孔;
所述锁紧件包括贯穿设于所述外槽壁的所述螺孔中的螺杆,螺杆处于所述凹槽外的一端设有螺栓头,螺杆处于所述凹槽内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头,其中:连接头可转动地安装于装配孔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装式承台模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的所述外槽壁的内侧面上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压板的所述连接块的容置槽。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装式承台模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块、所述凹槽和所述压板均沿所述单元块上下通长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承台模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板单元的所述单元块的外侧面上设有定位块,定位块上设有用于插入定位杆的定位孔,其中:排列成一排的所有所述模板单元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模板单元为设有定位块的模板单元。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装式承台模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杆的顶部高出最上面的所述模板单元。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组装式承台模板,其特征在于:
当水平相邻的两个所述模板单元之间形成转角时,两个所述模板单元之间通过联结转角互相连接,其中:联结转角上设有联结槽和联结块,联结转角的联结块插入一个所述模板单元的所述凹槽内后通过所述压合件将联结块抵顶在所述凹槽内,而另一个所述模板单元的所述凸块插入联结转角的联结槽内,从而实现形成转角的水平相邻两个所述模板单元之间的固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346975.6U CN217480800U (zh) | 2022-05-31 | 2022-05-31 | 一种组装式承台模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346975.6U CN217480800U (zh) | 2022-05-31 | 2022-05-31 | 一种组装式承台模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480800U true CN217480800U (zh) | 2022-09-23 |
Family
ID=83313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346975.6U Active CN217480800U (zh) | 2022-05-31 | 2022-05-31 | 一种组装式承台模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480800U (zh) |
-
2022
- 2022-05-31 CN CN202221346975.6U patent/CN21748080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277920A (zh) | 一种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及施工方法 | |
CN210597866U (zh) | 一种钢结构装配式墙板 | |
CN217480800U (zh) | 一种组装式承台模板 | |
CN111794421B (zh) | 一种预制混凝土楼板装配方法 | |
CN212427116U (zh) | 基坑支护结构 | |
CN113202185A (zh) | 一种节能建筑钢结构体系及其安装工艺 | |
CN110485723B (zh) | 升降格构平架可调自由端支撑模板早拆体系及施工方法 | |
CN208518131U (zh) | 一种模块剪力墙 | |
CN212795340U (zh) | 一种混凝土浇筑端头模板 | |
CN213805967U (zh) | 一种建筑隔墙结构 | |
CN211524012U (zh) | 悬挑脚手架支撑梁预制安装构件 | |
KR20080082363A (ko) | 건축물 외벽 시공용 갱폼 | |
KR200375728Y1 (ko) | 인코너 설치용 철재 거푸집 | |
CN218205715U (zh) | 一种板面预留洞口的定型化模板 | |
CN212026295U (zh) | 一种t型桩围护结构 | |
CN217812351U (zh) | 一种内梁模板用支撑系统 | |
KR102255053B1 (ko) | 성형 강판 거푸집 | |
CN212271211U (zh) | 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 | |
CN213597020U (zh) | 柱墩铝模板 | |
CN216477103U (zh) | 一种安装固定防火卷帘导轨的耐火钢结构 | |
CN101936066A (zh) | 一种建筑用空心楼板模板 | |
CN214996264U (zh) | 一种钢板与钢筋结合的梁顶加固结构 | |
CN215038556U (zh) | 一种u型砌块成型模具 | |
CN220100286U (zh) | 一种装配式剪力墙板安装结构 | |
CN221422849U (zh) | 一种由预制构件拼接的变电站建筑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