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78095U - 冷藏集装箱 - Google Patents

冷藏集装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78095U
CN217478095U CN202220232021.6U CN202220232021U CN217478095U CN 217478095 U CN217478095 U CN 217478095U CN 202220232021 U CN202220232021 U CN 202220232021U CN 217478095 U CN217478095 U CN 2174780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ted container
chimney
cold machine
container
c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3202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成
姜涤清
张志勇
郎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mc Container Group Co ltd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Yangzhou Tonglee Reefer Contain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CIMC Containers Holding Co Ltd
Yangzhou Tonglee Reefer Contain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CIMC Containers Holding Co Ltd, Yangzhou Tonglee Reefer Contain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3202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780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780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780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藏集装箱,冷藏集装箱包括安装件、冷机烟筒和百叶窗,安装件连接于冷藏集装箱的端部,以将端部分隔为上隔舱和下隔舱,上隔舱用于容纳冷机,下隔舱用于容纳油箱;冷机烟筒的一端与上隔舱连通,另一端位于冷藏集装箱的侧壁;百叶窗位于侧壁处,以覆盖冷机烟筒。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冷藏集装箱,其通过设置百叶窗,能够防止冷机烟筒与冷藏集装箱外部的物体发生磕碰,起到对冷机烟筒进行保护的作用,另外,在保护烟筒的同时,百叶窗还能允许冷机烟筒向外排烟,进而防止黑烟聚集。

Description

冷藏集装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总地涉及集装箱结构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冷藏集装箱。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冷藏集装箱的前端框内侧具有与箱内隔开的制冷舱,位于制冷舱中间的安装件将制冷舱分隔为上隔舱和下隔舱,上隔舱的前壁具有与外部相通的通风结构,下隔舱为封闭式结构。制冷机组包括冷机、油箱和冷机附件,冷机安装在上隔舱内,油箱安装在下隔舱内,安装件上布置冷机附件。其中,冷机附件主要包括冷机烟筒、冷机控制器、定位装置、冷机排水管、以及冷机直接接通电源时所需的电缆和插座中的一者或几者。冷机附件排布的是否合理,会影响用户使用操作的方便性以及集装箱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目前,冷藏集装箱的冷机烟筒在陆运运输过程中容易被撞坏,同时,冷机烟筒在高速运输中容易发生排烟不顺畅,从而导致黑烟聚集。冷机控制器安装在集装箱侧面,当冷藏集装箱并排摆放时不方便人员操作。定位装置放置在前侧顶部,容易被撞击损坏,加装金属保护板后又影响信号的接收;冷机排水管固定在安装平台的两侧,容易排水不畅,低温下排水管出口处容易快速结冰,影响冷机的正常运行;缺少冷机能直接接通电源时所需的电缆及电源插座。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冷藏集装箱,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藏集装箱,所述冷藏集装箱包括:
安装件,所述安装件连接于所述冷藏集装箱的端部,以将所述端部分隔为上隔舱和下隔舱,所述上隔舱用于容纳冷机,所述下隔舱用于容纳油箱;
冷机烟筒,所述冷机烟筒的一端与所述上隔舱连通,另一端位于所述冷藏集装箱的侧壁;以及
百叶窗,所述百叶窗位于所述侧壁处,以覆盖所述冷机烟筒。
可选地,所述百叶窗具有水平布置的条形的通风孔和连接至所述通风孔下边缘的叶片,所述通风孔沿所述集装箱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且所述叶片沿着远离所述冷机烟筒的方向呈上升趋势。
可选地,所述冷藏集装箱还包括:
烟筒固定板,所述烟筒固定板连接至所述侧壁,所述烟筒固定板位于所述百叶窗的内侧并与所述百叶窗呈分离状布置,所述冷机烟筒穿过所述烟筒固定板并与所述烟筒固定板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冷藏集装箱还包括:
冷机控制器,所述冷机控制器位于所述上隔舱内,所述冷机控制器具有用于控制冷机启停状态的开关,所述开关朝向所述冷藏集装箱的前方。
可选地,所述上隔舱内设置有控制器安装盒,所述控制器安装盒的盒口朝向所述冷藏集装箱的前方,所述冷机控制器连接于所述控制器安装盒内,且所述开关与所述控制器安装盒的盒口对应布置。
可选地,所述冷藏集装箱还包括:
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安装在所述上隔舱内,所述定位装置包括GPS接收器、GLONASS接收器和北斗接收器中的至少一者;以及
防护板,所述防护板安装在所述定位装置的外侧,且所述防护板采用亚克力或ABS制成。
可选地,所述冷藏集装箱还包括:
冷机排水管,所述冷机排水管连接至冷机,所述冷机安装在所述安装件的上部;以及
排水导引槽,所述排水导引槽的槽内安装所述冷机排水管,所述排水导引槽沿着所述排水管的排水方向向下倾斜。
可选地,所述冷藏集装箱还包括:
电源插座,所述电源插座连接至所述安装件;
电缆,所述电缆用于分别可拆卸地连接至电源插座与外部电源;以及
储存盒,所述储存盒的盒口朝向所述冷藏集装箱的前方,所述电缆位于所述储存盒内。
可选地,所述冷机烟筒的外端部与所述侧壁的上端对应。
可选地,所述下隔舱的后端的隔板沿所述冷藏集装箱的前后方向活动连接于所述下隔舱。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冷藏集装箱,其通过设置百叶窗,能够防止冷机烟筒与冷藏集装箱外部的物体发生磕碰,起到对冷机烟筒进行保护的作用,另外,在保护烟筒的同时,百叶窗还能允许冷机烟筒向外排烟,进而防止黑烟聚集。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冷藏集装箱的前端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冷藏集装箱的前端的A向视图;
图3为图2中的线B-B所截的剖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冷藏集装箱的前端的C向视图;
图5为图1中的线D-D所截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的线E-E所截的剖视图;
图7为图4中的线F-F所截的剖视图;
图8为图1中的线G-G所截的剖视图;以及
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冷藏集装箱的前端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前端框 110:侧壁
120:制冷舱 121:上隔舱
122:下隔舱 130:安装件
140:百叶窗 141:通风孔
142:叶片 150:烟筒固定板
160:防护板 170:排水导引槽
171:排水槽固定支撑 180:隔板
200:冷机烟筒 300:冷机控制器
310:开关 400:定位装置
410:GPS接收器 420:GLONASS接收器
500:冷机排水管 600:电源插座
700:冷机 800:油箱
900:控制器安装盒 1000:储存盒
1100:U形抱箍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藏集装箱。如图1至图9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冷藏集装箱,其包括安装件130、冷机烟筒200和百叶窗140。其中,安装件130位于冷藏集装箱的前端并与前端框100相连,安装件130用以将前端部的制冷舱120分隔为上隔舱121和下隔舱122,上隔舱121用于容纳冷机700,下隔舱122用于容纳油箱800。冷机烟筒200的一端与上隔舱121连通,另一端位于冷藏集装箱的侧壁110。百叶窗140位于侧壁110处且与冷机烟筒200的另一端对应布置,用以覆盖冷机烟筒200,达到阻止冷机烟筒200与冷藏集装箱外的物体发生磕碰的目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冷藏集装箱,其通过设置百叶窗140,能够防止冷机烟筒200与冷藏集装箱外部的物体发生磕碰,起到对冷机烟筒200进行保护的作用,另外,在保护烟筒的同时,百叶窗140还能允许冷机烟筒200向外排烟,进而防止黑烟聚集。
其中,安装件130可以构造为安装板,安装板以板面呈水平的姿态安装在制冷舱120内。
参阅图2和图3,百叶窗140具有水平布置的条形的通风孔141和连接至通风孔141下边缘的叶片142,通风孔141沿集装箱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且叶片142沿着远离冷机烟筒200的方向呈上升趋势。在冷藏集装箱处于高速运输过程中,采用该实施方案有利于减小冷机烟筒200的排烟阻力,将烟尘向上方导出,进而达到顺利排烟和防止黑烟聚集在上隔舱121的目的。
进一步地,冷藏集装箱还包括连接至侧壁110的烟筒固定板150,参阅图3,烟筒固定板150位于百叶窗140的内侧并与百叶窗140呈分离状布置,冷机烟筒200穿过烟筒固定板150并与烟筒固定板150固定连接。通过将冷机烟筒200与烟筒固定板150固定连接,防止冷机烟筒200在冷藏集装箱运输过程中因晃动而发生磕碰,也有利于降低噪音。
百叶窗140与侧壁110之间、烟筒固定板150与侧壁110之间可以采用螺栓等可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将冷机烟筒200与烟筒固定板150之间进行固定连接的方式有很多。例如可以是,参阅图3,冷机烟筒200通过U型抱箍与烟筒固定板150相连,具体地,U形抱箍1100的两端设置螺纹部,烟筒固定板150上设置两个可供螺纹部穿过的安装孔,将冷机烟筒200的局部容置于U形抱箍1100内之后,将U形抱箍1100的两端穿过安装孔并用螺母锁紧,即实现将冷机烟筒200与烟筒固定板150的固定连接。
此外,冷藏集装箱还包括位于上隔舱121内的冷机控制器300,冷机控制器300具有用于控制冷机700启停状态的开关310,开关310朝向冷藏集装箱的前方。其中,开关310朝向冷藏集装箱的前方,可以是朝向前端框100的框架内侧安装(参阅图1、图4和图5),也可以将开关310安装在前端框100的正面(参阅图9)。优选地,采用如图9所示的布置方式,即,将冷机控制器300和开关310均布置在冷藏集装箱的前端。通过采用此方案,当集装箱并排摆放时,更加方便操作人员从集装箱的前端进行操作,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进而有助于提高作业效率。而且,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将冷机控制器300和开关310设置于集装箱侧面,允许减小集装箱并排放置的间距,进而减小集装箱并排放置时的空间占用,空间利用率更高。
为了对冷机控制器300进行归置和保护,本实用新型的冷藏集装箱的上隔舱121内还设置有控制器安装盒900,控制器安装盒900的盒口朝向与开关310的朝向保持一致,即朝向冷藏集装箱的前方,冷机控制器300连接于控制器安装盒900内,且开关310与控制器安装盒900的盒口对应布置。例如,控制器安装盒900可以是紧贴着前端框100的内侧布置并与侧壁110相连,且控制器安装盒900内的开关310也是靠前布置,参阅图1、图4和图5,此时,还需要操作人员将手从集装箱的侧面伸入以操作开关310,但是,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操作人员能够更加轻松地触及到开关310,进而便于操作开关310。当然,控制器安装盒900最好是采用如图9所示的布置方式,将控制器安装盒900置于集装箱的前端正面,这样更加方面作业人员直接从前端操作开关310。
冷藏集装箱还包括定位装置400和防护板160,定位装置400安装在上隔舱121内,定位装置400包括GPS接收器410、GLONASS接收器420和北斗接收器中的至少一者;防护板160安装在定位装置400的外侧,且防护板160采用亚克力或ABS制成。采用亚克力或ABS材料制成的防护板160能够在保护定位装置400的情况下,还能不影响信号的接收。具体地,例如,定位装置400采用图4和图7的实施方式,定位装置400包括GPS接收器410和GLONASS接收器420,GPS接收器410和GLONASS接收器420紧靠于前端框100的内侧布置,GLONASS接收器420位于GPS接收器410的上方。并且,GPS接收器410和GLONASS接收器420均安放在侧壁110上凹陷设置的安装槽内,安装槽的槽口朝向侧方,GPS接收器410和GLONASS接收器420的正面部位的朝向也与安装槽的槽口朝向一致,在槽口处安装防护板160,防护板160采用亚克力板制成。根据图4和图7的冷藏集装箱的箱体构造,通常情况下,GLONASS接收器420的正面部位不需要采用防护板160进行保护,仅需要对GPS接收器410的正面进行保护,因此,根据图中所示的防护板160,其构造接近于Z形,Z形的防护板160的走向为,先由GLONASS接收器420的背面向下,再由GLONASS接收器420与GPS接收器410之间的空隙向前延伸(向左侧延伸,参阅图7),最后由GPS接收器410的前侧(左侧,参阅图7)向下延伸并覆盖GPS接收器410的正面。
针对现有的冷藏集装箱的冷机排水管500排水不畅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冷藏集装箱还包括冷机排水管500和排水导引槽170,冷机排水管500连接至冷机700,冷机700安装在安装件130的上部;排水导引槽170的槽内安装冷机排水管500,排水导引槽170沿着排水管的排水方向向下倾斜。通过设置排水导引槽170可以对冷机排水管500的管路走向进行导引,使得冷机排水管500沿着排水导引槽170的导引方向布置,由于排水导引槽170是沿着排水方向向下倾斜的,这样有利于冷机排水管500中的水向低处顺利排出,从而防止冷机排水管500内因排水不畅而积聚结冰,保证了冷机700的正常且可靠地运行。
进一步地,排水导引槽170为槽型件,上表面设置有两列并排的导引槽,用于安放冷机排水管500的两根管体,槽型件上沿槽长方向间隔布置有排水槽固定支撑171,排水槽固定支撑171对称分布在导引槽的两侧,排水槽固定支撑171除了能够沿槽宽方向对冷机排水管500进行定位,还用于连接扎带,并通过扎带对冷机排水管500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冷藏集装箱还包括电源插座600、电缆和储存盒1000,电源插座600连接至安装件130的上部并与冷机700电连接。电缆亦即电源连接线缆,电缆与电源插座600之间为可拆卸连接,这样便于在不需要外接电源时将其拆除,在需要使用时分别连接至电源插座600与外部电源即可。储存盒1000固定在安装件130的上部,并且储存盒1000的盒口朝向冷藏集装箱的前方,电缆放置在储存盒1000内,用于对拆卸的电缆进行收纳;当冷机700运行无需用柴油发电时,直接连接电缆、电源插座600供电,保证冷机700运行。
参阅图1至图3,冷机烟筒200的外端部与侧壁110的上端对应,这样的话,有利于冷机烟筒200将烟快速排至集装箱的上方,进而使得排出去的沿能够及时随空气流动而散开,最终使得冷机烟筒200的排烟更加顺畅。
在实际应用中,同样大小的冷藏集装箱,其对应的制冷功率可能会有区别,因此,下隔舱122内所装配的油箱800的大小也有所不同。对此,为了提高冷藏集装箱的箱体的通用性,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冷藏集装箱,将下隔舱122的后端的隔板180沿冷藏集装箱的前后方向活动连接于下隔舱122,这样在装配不同体积的油箱800时,可以根据实际油箱800的体积,沿冷藏集装箱的前后方向调整隔板180所处的位置,从而改变下隔舱122的容积,以适应所要装配的油箱800。
本实用新型结构提供的冷藏集装箱,其结构简单合理,便于制造,且操作方便,适合于各种冷藏集装箱使用,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10)

1.一种冷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藏集装箱包括:
安装件,所述安装件连接于所述冷藏集装箱的端部,以将所述端部分隔为上隔舱和下隔舱,所述上隔舱用于容纳冷机,所述下隔舱用于容纳油箱;
冷机烟筒,所述冷机烟筒的一端与所述上隔舱连通,另一端位于所述冷藏集装箱的侧壁;以及
百叶窗,所述百叶窗位于所述侧壁处,以覆盖所述冷机烟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窗具有水平布置的条形的通风孔和连接至所述通风孔下边缘的叶片,所述通风孔沿所述集装箱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且所述叶片沿着远离所述冷机烟筒的方向呈上升趋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藏集装箱还包括:
烟筒固定板,所述烟筒固定板连接至所述侧壁,所述烟筒固定板位于所述百叶窗的内侧并与所述百叶窗呈分离状布置,所述冷机烟筒穿过所述烟筒固定板并与所述烟筒固定板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藏集装箱还包括:
冷机控制器,所述冷机控制器位于所述上隔舱内,所述冷机控制器具有用于控制冷机启停状态的开关,所述开关朝向所述冷藏集装箱的前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隔舱内设置有控制器安装盒,所述控制器安装盒的盒口朝向所述冷藏集装箱的前方,所述冷机控制器连接于所述控制器安装盒内,且所述开关与所述控制器安装盒的盒口对应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藏集装箱还包括:
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安装在所述上隔舱内,所述定位装置包括GPS接收器、GLONASS接收器和北斗接收器中的至少一者;以及
防护板,所述防护板安装在所述定位装置的外侧,且所述防护板采用亚克力或ABS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藏集装箱还包括:
冷机排水管,所述冷机排水管连接至冷机,所述冷机安装在所述安装件的上部;以及
排水导引槽,所述排水导引槽的槽内安装所述冷机排水管,所述排水导引槽沿着所述排水管的排水方向向下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藏集装箱还包括:
电源插座,所述电源插座连接至所述安装件;
电缆,所述电缆用于分别可拆卸地连接至电源插座与外部电源;以及
储存盒,所述储存盒的盒口朝向所述冷藏集装箱的前方,所述电缆位于所述储存盒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机烟筒的外端部与所述侧壁的上端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隔舱的后端的隔板沿所述冷藏集装箱的前后方向活动连接于所述下隔舱。
CN202220232021.6U 2022-01-27 2022-01-27 冷藏集装箱 Active CN2174780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32021.6U CN217478095U (zh) 2022-01-27 2022-01-27 冷藏集装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32021.6U CN217478095U (zh) 2022-01-27 2022-01-27 冷藏集装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78095U true CN217478095U (zh) 2022-09-23

Family

ID=83305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32021.6U Active CN217478095U (zh) 2022-01-27 2022-01-27 冷藏集装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780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011849A (en) Combined engine and muffler compartment
US20140238767A1 (en) Wheel loader
US4241702A (en) Noise-proof and air-cooled enclosure for an engine
CN101440745B (zh) 发动机发电机机组
BR102015007612A2 (pt) sistema de indução de ar para um veículo, e, veículo
US10125728B2 (en) Passively managed hood and plenum fed air induction system with parallel contaminant management features
CN217478095U (zh) 冷藏集装箱
EP0889295A3 (en) Recreational vehicle refrigerator with combustion seal and heat deflector
JP5057037B2 (ja) 自動車用バッテリ配設構造
US4503931A (en) Noise suppressing, air cooled enclosure for an engine
JPH03122481A (ja) 輸送機関用冷凍ユニット
CN101205820A (zh) 倾斜引擎的油过滤器安装结构
US4079262A (en) Mobile current consumer device
US10744586B2 (en) Engine driven welder
AU749232B2 (en) Mounting and placing structure for refrigerator
CN101446234A (zh) 车载发电机组的风冷结构
JP5846878B2 (ja) 空気流通装置
US20170158035A1 (en) Sunroof drain hose noise abatement device
CN206472092U (zh) 具有降温功能的双玻光伏组件水箱支架
CN211924331U (zh) 一种自防护静音柴油发电机组
JP2018098039A (ja) 燃料電池自動車用排出装置
CN202448813U (zh) 普通冷藏车运输用制冷装置
JP2018017445A (ja) 輸送用冷凍ユニット
CN209719199U (zh) 一种新型汽车空调箱体
US2262467A (en) Engine enclos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39, Shiqiao South Road, Yangzh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Province 225102

Patentee after: YANGZHOU TONGLEE REEFER CONTAINER Co.,Ltd.

Patentee after: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Ltd.

Patentee after: CIMC Container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No.39, Shiqiao South Road, Yangzh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Province 225102

Patentee before: YANGZHOU TONGLEE REEFER CONTAINER Co.,Ltd.

Patentee before: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Ltd.

Patentee before: CIMC CONTAINERS HOLD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