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71408U - 耳机盒和耳机组件 - Google Patents

耳机盒和耳机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71408U
CN217471408U CN202221742298.XU CN202221742298U CN217471408U CN 217471408 U CN217471408 U CN 217471408U CN 202221742298 U CN202221742298 U CN 202221742298U CN 217471408 U CN217471408 U CN 2174714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hone
cover
box
accommodating cavity
cov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4229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呼磊
张世文
刘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Gongniu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Gongniu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Gongniu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Gongniu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4229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714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714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714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便携式电子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耳机盒和耳机组件;耳机组件包括耳机盒,耳机盒包括盒体和盖体,盒体设置有容纳腔,用于收纳耳机;盖体与盒体转动连接,以打开或遮挡容纳腔;其中,当盖体向打开容纳腔的位置转动时,盖体能驱动放置于容纳腔内的耳机向容纳腔外移动。本实用新型的耳机盒能够改善耳机不便于从耳机盒内拿取的问题,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耳机盒和耳机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便携式电子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耳机盒和耳机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耳机的类型越来越多;可以无线连接的蓝牙耳机由于没有电线的牵绊,越来越受用户的青睐;一般蓝牙耳机均会配置耳机盒,以便于在蓝牙耳机不使用的时候对蓝牙耳机进行收纳,甚至充电。
但是,相关技术提供的耳机盒不便于拿取收纳于其中的耳机,用户体验有待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机盒和耳机组件,其能够改善耳机不便于从耳机盒内拿取的问题,提升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耳机盒,包括:
盒体,盒体设置有容纳腔,用于收纳耳机;
盖体,盖体包括盖体本体和驱动件,盖体本体与盒体可转动地连接,盖体本体用于打开或遮挡容纳腔;驱动件与盖体本体连接;其中,
当盖体本体向打开容纳腔的位置转动时,驱动件随盖体本体同步移动,并驱动放置于容纳腔内的耳机向容纳腔外移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驱动件的一端与盖体本体连接,驱动件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当盖体本体向打开容纳腔的位置转动时,自由端能与放置于容纳腔内的耳机抵持,并驱动耳机向容纳腔外移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耳机盒还包括磁吸件,磁吸件设置于容纳腔内,且能与设置于容纳腔内的耳机的耳柄部磁吸配合。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容纳腔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用于容纳耳机的耳柄部,第二腔体用于容纳耳机的耳塞部,磁吸件设置于第一腔体内。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耳机盒还包括阻尼组件,阻尼组件设置于盖体和盒体之间,用于限制盖体相对于盒体转动的速度。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阻尼组件包括卡齿和多个凸齿,多个凸齿均设置于盖体和盒体两者中的一者,且绕盖体的转动轴线分布,卡齿设置于盖体和盒体两者中的另一者;当盖体相对于盒体转动时,卡齿与多个凸齿交错配合。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盒体连接有第一卡扣,盖体连接有第二卡扣;第一卡扣能与第二卡扣卡接或分离;当第一卡扣与第二卡扣卡接时,盖体被锁定于遮挡容纳腔的位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耳机盒还包括弹性件,弹性件设置于盖体和盒体之间;当盖体遮挡容纳腔时,弹性件被压缩且使盖体具有打开容纳腔的运动趋势。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耳机盒还包括转轴,弹性件为扭簧,盖体和盒体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连接,扭簧套设于转轴,且扭簧的其中一个扭臂与盒体连接,扭簧的另一个扭臂与盖体连接。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耳机组件,包括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的耳机盒。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耳机盒的有益效果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盒包括盒体和盖体,盒体设置有容纳腔,用于收纳耳机;盖体与盒体转动连接,以打开或遮挡容纳腔;其中,当盖体向打开容纳腔的位置转动时,盖体能驱动放置于容纳腔内的耳机向容纳腔外移动。由于在转动盖体以打开容纳腔的同时,就能够利用盖体驱动容纳腔内的耳机向容纳腔外移动,进而便于拿取收纳于耳机盒内的耳机,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耳机组件的有益效果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组件包括前述的耳机盒,其能够在转动盖体以打开容纳腔时,同步使容纳腔内的耳机向容纳腔外移动,进而便于拿取收纳于耳机盒内的耳机,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盖体遮挡容纳腔时,耳机组件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盖体打开容纳腔时,耳机组件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耳机盒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盖体遮挡容纳腔时,耳机组件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盖体打开容纳腔时,耳机组件的剖视图;
图6为图4中Ⅵ处的放大图;
图7为图5中Ⅶ处的放大图。
图标:010-耳机组件;100-耳机盒;110-盒体;111-容纳腔;112-第一腔体;113-第二腔体;114-第一卡扣;115-外壳;116-内胆;117-避让口;120-盖体;121-盖体本体;122-驱动件;123-第二卡扣;124-遮挡部;125-连接部;130-阻尼组件;131-卡齿;132-凸齿;140-转轴;141-扭簧;200-耳机;210-耳柄部;220-耳塞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时,往往会用到耳机通话、听歌、学习等;耳机的种类繁多,包括有线耳机和无线耳机。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组件010,其包括耳机200和耳机盒100,耳机200能够收纳于耳机盒100内;其中,耳机200可以是指无线的蓝牙耳机,耳机盒100不仅能够收纳耳机200,还可以用于给耳机200充电。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耳机200还可以是指有线耳机,耳机盒100可以仅用于对耳机200进行收纳。
请参照图1和图2,耳机盒100包括盒体110和盖体120,盒体110设置有容纳腔111,容纳腔111用于收纳耳机200;盖体120与盒体110转动连接,以打开或遮挡容纳腔111。这样一来,在将耳机200收纳于耳机盒100时,能够转动盖体120将容纳腔111遮挡起来,以使耳机200可靠地收纳于盒体110;当需要取出耳机200时,转动盖体120即可打开容纳腔111,以取出容纳腔111内的耳机200。
需要说明的是,盖体120能够遮挡容纳腔111可以是指:盖体120完全将容纳腔111封闭;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是指:盖体120将容纳腔111的开口遮挡部分,以使耳机200不会掉出容纳腔111。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为了使容纳腔111内的耳机200便于拿取;盖体120被配置为:当盖体120向打开容纳腔111的位置转动时,盖体120能驱动放置于容纳腔111内的耳机200向容纳腔111外移动。这样一来,当盖体120打开容纳腔111时,至少部分的耳机200移动至容纳腔111外,即至少部分的耳机200伸出容纳腔111,即可便于用户拾取伸出容纳腔111的耳机200,便于将耳机200从容纳腔111内取出。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图3,盖体120包括盖体本体121和驱动件122,盖体本体121与盒体110可转动地连接,且用于打开或遮挡容纳腔111;驱动件122的一端与盖体本体121连接,驱动件122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当盖体本体121向打开容纳腔111的位置转动时,自由端能伸入容纳腔111内与放置于容纳腔111内的耳机200抵持,并驱动耳机200向容纳腔111外移动。如此设置,一方面能够利用盖体本体121可靠地遮挡或打开容纳腔111,另一方面能够在盖体本体121转动时,利用驱动件122可靠地将耳机200推出容纳腔111,使得耳机200容易从容纳腔111被取出。
再进一步地,耳机盒100还包括转轴140,盖体120通过转轴140与盒体110可转动地连接;具体地,盖体本体121与驱动件122连接的一端通过转轴140与盒体110连接。如此设置,确保了盖体120能够顺畅地相对于盒体110转动。在其他实施例中,转轴140还可以设置于盖体本体121和驱动件122的连接处,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请参照图1和图2,盖体本体121包括呈夹角连接的遮挡部124和连接部125;连接部125远离遮挡部124的一端与驱动件122连接,且驱动件122与连接部125可以沿同一水平面延伸,且连接部125通过转轴140与盒体110转动连接,遮挡部124用于遮挡或打开容纳腔111。
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件122可以与遮挡部124远离连接部125的一端连接,且驱动件122可以是卡钩,卡钩能与放置于容纳腔111内的耳机200卡接,具体地,当遮挡部124遮挡容纳腔111时,卡钩与容纳腔111内的耳机200卡接;当盖体120向打开容纳腔111的位置转动时,卡钩随盖体120同步转动,并使耳机200从容纳腔111内被拉起,进而使得耳机200能够向容纳腔111外移动,进而使得耳机200容易拿取;或者,驱动件122还可以是磁铁,磁铁设置于遮挡部124,例如:磁铁设置于遮挡部124远离连接部125的一端,当遮挡部124遮挡容纳腔111时,耳机与磁铁磁吸配合,当盖体120向打开容纳腔111的位置转动时,磁铁随盖体120同步转动,并使耳机200从容纳腔111内被拉起,进而使得耳机200能够向容纳腔111外移动,进而使得耳机200容易拿取。
驱动件122包括但不限于驱动板、驱动杆。
需要说明的是,驱动件122与盖体本体121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一体成型、粘接、卡接;转轴140能够同时与盖体本体121和盒体110插接,或者,转轴140能与盖体本体121一体成型并与盒体110插接,或者,转轴140与盒体110一体成型并与盖体120插接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耳机组件010包括两个耳机200,盖体120包括两个驱动件122,两个驱动件122均连接于盖体本体121,且能与收纳于容纳腔111内的两个耳机200一一对应,以便于在盖体本体121打开容纳腔111时,利用两个驱动件122将两个耳机200可靠地推出容纳腔111,确保耳机200易拿取,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在盖体本体121连接一个驱动件122,以使一个驱动件122能同时将两个耳机200推出容纳腔111。
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盒体110包括外壳115和内胆116,内胆116设置于外壳115内;内胆116设置有容纳腔111,且内胆116还设置有与容纳腔111连通的避让口117;盖体120通过转轴140与外壳115连接,且当盖体120遮挡容纳腔111时,驱动件122位于容纳腔111外;当盖体120向打开容纳腔111的位置转动时,驱动件122能从避让口117伸入容纳腔111内,以将容纳腔111内的耳机200推出容纳腔111。如此设置,一方面能够确保向打开容纳腔111的位置转动的盖体120能够使耳机200向容纳腔111外移动,另一方面能够避免盖体120干涉耳机200稳定、可靠地收纳于容纳腔111内。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盖体120还可以通过转轴140与内胆116连接。
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当盖体120转动至遮挡容纳腔111时,至少部分的驱动件122位于容纳腔111内,即至少部分的驱动件122从避让口117伸入容纳腔111内,当耳机200收纳于容纳腔111内时,至少部分的驱动件122与耳机200接触;当盖体120向打开容纳腔111的位置转动时,驱动件122进一步深入容纳腔111,并推动与其接触的耳机200向容纳腔111外移动;如此,也可以确保耳机200容易被拿出。
为了在将盖体120向打开容纳腔111的位置转动时,避免盖体120直接使耳机200弹出容纳腔111;耳机盒100还包括磁吸件(图未示出),磁吸件设置于容纳腔111内,且能与设置于容纳腔111内的耳机200的耳柄部210磁吸配合。
磁吸件在容纳腔111内的具体设置位置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容纳腔111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腔体112和第二腔体113,第一腔体112用于容纳耳机200的耳柄部210,第二腔体113用于容纳耳机200的耳塞部220,磁吸件设置于第一腔体112内,并能与耳机200的耳柄部210磁吸配合;当盖体本体121向打开容纳腔111的位置转动时,驱动件122能推动耳塞部220移动,并使其移出容纳腔111。如此设置,即可在盖体120转动以推动耳机200伸出容纳腔111时,使耳机200的耳塞部220能够相对于耳柄部210转动至伸出容纳腔111,改善耳机200容易在盖体120的推动下直接弹出容纳腔111的问题,改善耳机200容易弹出摔坏、丢失的问题,提升用户体验。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磁吸件可以设置第二腔体113,并能与耳塞部220磁吸配合;当盖体本体121向打开容纳腔111的位置转动时,驱动件122能推动耳柄部210移动,并使其移出容纳腔111。如此设置,即可在盖体120转动以推动耳机200伸出容纳腔111时,使耳机200的耳柄部210能够相对于耳塞部220转动至伸出容纳腔111,改善耳机200容易在盖体120的推动下直接弹出容纳腔111的问题,改善耳机200容易弹出摔坏、丢失的问题,提升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磁吸件为磁铁,耳机200设置有能够与其磁吸配合的金属件;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磁吸件为能与磁铁配合的金属件,耳机200设置有磁铁;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为了使盖体120能够可靠地遮挡容纳腔111,使耳机200能可靠地被收纳于盒体110的容纳腔111内;盒体110连接有第一卡扣114,盖体120连接有第二卡扣123;第一卡扣114能与第二卡扣123卡接或分离;当第一卡扣114与第二卡扣123卡接时,盖体120被锁定于遮挡容纳腔111的位置。通过第一卡扣114和第二卡扣123的卡接配合,即可确保盖体120能够可靠地被锁定于遮挡容纳腔111的位置。当需要取出容纳腔111内的耳机200时,使第一卡扣114与第二卡扣123分离,即可解除盖体120的位置锁定,使得盖体120能够向打开容纳腔111的位置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卡扣114可以连接于外壳115或内胆116,在此不作具体限定;第二卡扣123连接于盖体本体121,具体地,第二卡扣123可以连接于遮挡部124远离连接部125的一端;如此设置,即可确保通过第一卡扣114和第二卡扣123的卡接配合,使盖体120能够可靠地被锁定于遮挡容纳腔111的位置。
为了使盖体120能够顺利、省力地打开容纳腔111;耳机盒100还包括弹性件,弹性件设置于盖体120和盒体110之间;当盖体120遮挡容纳腔111时,弹性件被压缩且使盖体120具有打开容纳腔111的运动趋势;这样一来,当第一卡扣114与第二卡扣123分离时,盖体120能在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向打开容纳腔111的位置转动,进而达到省力的作用,并且能够确保盖体120能够顺利的打开容纳腔111。
本实施例的弹性件为扭簧141,扭簧141套设于转轴140,扭簧141的其中一个扭臂与盒体110连接,扭簧141的另一个扭臂与盖体120连接。这样一来,当第一卡扣114与第二卡扣123分离时,利用扭簧141的弹性作用能够使盖体120可靠地向打开容纳腔111的位置转动,达到省力的目的,并确保盖体120能顺利的打开容纳腔111。
通过扭簧141的设置,盖体120还可以通过反弹的方式打开;当需要使盖体120打开容纳腔111时,可以向盒体110的内部按压遮挡部124远离连接部125的一端,使扭簧141被进一步压缩;当按压遮挡部124的外力撤销时,在扭簧141的弹性作用下,盖体120能够自动被弹开,并使耳机200在盖体120的推动下自动向容纳腔111外移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向盒体110的内部按压遮挡部124远离连接部125的一端,使扭簧141进一步被压缩后,扭簧141的弹性作用还能使第二卡扣123与第一卡扣114分离;如此,只需要按压盖体120即可打开容纳腔111,并使耳机200向容纳腔111外移动,进而确保了拿取容纳腔111内的耳机200的便捷性。
需要说明的是,扭簧141的扭臂与盒体110和盖体120的连接方式可以是抵接、卡接或插接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扭簧141的一个扭臂可以与盒体110的外壳115或内胆116连接,扭簧141的另一个扭臂可以与盖体本体121的连接部125连接,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件还可以是拉簧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请参照图4-图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在将盖体120向打开容纳腔111的位置转动时,避免盖体120直接使耳机200弹出容纳腔111;耳机盒100还包括阻尼组件130,阻尼组件130设置于盖体120和盒体110之间,用于限制盖体120相对于盒体110转动的速度,即在阻尼组件130的作用下,能够使盖体120向打开容纳腔111的位置转动时的速度放缓,进而可以改善因盖体120转动的速度太快而导致耳机200在盖体120的推动下弹出盒体110的概率。
进一步地,阻尼组件130包括卡齿131和多个凸齿132,多个凸齿132均设置于盖体120,例如:多个凸齿132可以设置于盖体本体121靠近驱动件122的一端,且多个凸齿132绕盖体120的转动轴线分布,卡齿131设置于盒体110,例如:卡齿131可以设置于外壳115;当盖体120相对于盒体110转动时,卡齿131与多个凸齿132交错配合,即可通过使卡齿131依次越过多个凸齿132的作用,减缓盖体120相对于盒体110转动的速度;而且可以增加用户转动盖体120时的手感,提升用户体验。
应当理解,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凸齿132均设置于盒体110,且多个凸齿132绕盖体120的转动轴线分布,卡齿131设置于盖体120,当盖体120相对于盒体110转动时,卡齿131与多个凸齿132交错配合,以减缓盖体120相对于盒体110转动的速度。
需要说明的是,凸齿132可以是直接与盖体120或盒体110一体成型的,也可以是粘接、卡接于盖体120或盒体110的弧形齿条,还可以是与盖体120或盒体110固定同轴设置的齿轮的凸齿132,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的耳机组件010在需要取出耳机200时,转动盖体120,不仅能够将容纳腔111打开,还能够利用盖体120使容纳腔111内的耳机200向容纳腔111外移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耳机组件010能够改善耳机200不便于从耳机盒100内拿取的问题,提升用户体验。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耳机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盒体(110),所述盒体(110)设置有容纳腔(111),用于收纳耳机(200);
盖体(120),所述盖体(120)包括盖体本体(121)和驱动件(122),所述盖体本体(121)与所述盒体(110)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盖体本体(121)用于打开或遮挡所述容纳腔(111);所述驱动件(122)与所述盖体本体(121)连接;其中,
当所述盖体本体(121)向打开所述容纳腔(111)的位置转动时,所述驱动件(122)随所述盖体本体(121)同步移动,并驱动放置于所述容纳腔(111)内的耳机(200)向所述容纳腔(111)外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122)的一端与所述盖体本体(121)连接,所述驱动件(122)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当所述盖体本体(121)向打开所述容纳腔(111)的位置转动时,所述自由端能与放置于所述容纳腔(111)内的耳机(200)抵持,并驱动耳机(200)向所述容纳腔(111)外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盒还包括磁吸件,所述磁吸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111)内,且能与设置于所述容纳腔(111)内的耳机(200)的耳柄部(210)磁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111)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腔体(112)和第二腔体(113),所述第一腔体(112)用于容纳耳机(200)的耳柄部(210),所述第二腔体(113)用于容纳耳机(200)的耳塞部(220),所述磁吸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112)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盒还包括阻尼组件(130),所述阻尼组件(130)设置于所述盖体(120)和所述盒体(110)之间,用于限制所述盖体(120)相对于所述盒体(110)转动的速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机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组件(130)包括卡齿(131)和多个凸齿(132),多个所述凸齿(132)均设置于所述盖体(120)和所述盒体(110)两者中的一者,且绕所述盖体(120)的转动轴线分布,所述卡齿(131)设置于所述盖体(120)和所述盒体(110)两者中的另一者;当所述盖体(120)相对于所述盒体(110)转动时,所述卡齿(131)与多个所述凸齿(132)交错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10)连接有第一卡扣(114),所述盖体(120)连接有第二卡扣(123);所述第一卡扣(114)能与所述第二卡扣(123)卡接或分离;当所述第一卡扣(114)与所述第二卡扣(123)卡接时,所述盖体(120)被锁定于遮挡所述容纳腔(111)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耳机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盒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盖体(120)和所述盒体(110)之间;当所述盖体(120)遮挡所述容纳腔(111)时,所述弹性件被压缩且使所述盖体(120)具有打开所述容纳腔(111)的运动趋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耳机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盒还包括转轴(140),所述弹性件为扭簧(141),所述盖体(120)和所述盒体(110)通过所述转轴(140)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扭簧(141)套设于所述转轴(140),且所述扭簧(141)的其中一个扭臂与所述盒体(110)连接,所述扭簧(141)的另一个扭臂与所述盖体(120)连接。
10.一种耳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耳机盒。
CN202221742298.XU 2022-07-05 2022-07-05 耳机盒和耳机组件 Active CN2174714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42298.XU CN217471408U (zh) 2022-07-05 2022-07-05 耳机盒和耳机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42298.XU CN217471408U (zh) 2022-07-05 2022-07-05 耳机盒和耳机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71408U true CN217471408U (zh) 2022-09-23

Family

ID=833174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42298.XU Active CN217471408U (zh) 2022-07-05 2022-07-05 耳机盒和耳机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714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909091U (zh) 可穿戴设备
WO2018112689A1 (zh) 一种具有蓝牙耳机的可穿戴设备
CN110507042B (zh) 一种腕戴设备
CN211959492U (zh) 一种tws耳机盒
CN111988697B (zh) 耳机充电盒
KR20020055415A (ko) 손목 장착형 전자기기
CN111787438B (zh) 一种耳机盒
CN217471408U (zh) 耳机盒和耳机组件
CN113303569A (zh)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TW201310801A (zh) 具有頂出機構的電子設備
GB2352710A (en) Cable receptacle for microphone and/or speaker cable
CN209345367U (zh) 一种便于收纳的无线耳机及充电盒
CN110584290A (zh) 蓝牙耳机盒及蓝牙耳机
CN208479909U (zh) 一种具有无线充电的耳机收纳盒
CN109361980A (zh) 一种耳机盒
CN113891206B (zh) 可穿戴设备
JP3688210B2 (ja) ボタン形電池収納構造
CN110881764B (zh) 一种耳机存放结构及智能设备
CN213244303U (zh) 壳体组件、耳机充电盒及无线耳机结构
CN212322289U (zh) 用于与记事本扣带连接的otgu盘装置
CN211481455U (zh) 一种耳机收纳盒
CN219478096U (zh) 一种手表结合耳机旋转收纳的智能穿戴设备
CN213092826U (zh) 可容纳耳机的播放器
CN218917942U (zh) 一种智能主机及智能穿戴设备
CN215737276U (zh)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