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68682U - 一种具有往复式凹槽防爆阀的硬壳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往复式凹槽防爆阀的硬壳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68682U
CN217468682U CN202220323668.XU CN202220323668U CN217468682U CN 217468682 U CN217468682 U CN 217468682U CN 202220323668 U CN202220323668 U CN 202220323668U CN 217468682 U CN217468682 U CN 2174686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explosion
proof valve
groove
reciproc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2366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圣军
陈喻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Zijian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Zijia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Zijian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Zijia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2366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686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686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686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 Exhaust Devices For Batte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往复式凹槽防爆阀的硬壳电池,包括外壳和电芯,所述电芯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外壳上设有第一防爆阀,所述第一防爆阀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侧壁上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外壳上呈往复式螺旋线布置。本实用新型用于解决现有的硬壳电池防爆效果差,电池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往复式凹槽防爆阀的硬壳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往复式凹槽防爆阀的硬壳电池。
背景技术
现有常规带有安全阀的硬壳电池,常规电芯是通过在电池内底部刻印O形、C型或者十字型的防爆阀,当电池受到挤压内部或外部短路高温膨胀。防爆阀被压力胀开,实现对电池的泄压。目前采用防爆阀的硬壳电池中,其上的防爆阀通常都是安装在壳体的顶盖或者壳体的底部。
例如,中国专利201120385627公开了一种用于方型铝壳锂离子电池的盖板结构,其上的防爆阀安装于顶盖上,并且位于两极柱之间的顶盖区域上。这种防爆阀的安装方式的主要缺点在于,防爆阀的安装面积受限,因而无法安装更大的防爆阀,当电池在过充、短路、挤压、针刺或者是其他恶劣的条件下而造成电池内压骤升时,防爆阀堵死,不能快速且顺畅地进行排压,防爆阀失效,无法保障电池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往复式凹槽防爆阀的硬壳电池,用于解决现有的硬壳电池防爆效果差,电池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往复式凹槽防爆阀的硬壳电池,包括外壳和电芯,所述电芯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外壳上设有第一防爆阀,所述第一防爆阀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侧壁上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外壳上呈往复式螺旋线布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壳体,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还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位于所述壳体内侧壁上的所述第一凹槽与位于所述壳体外侧壁上的第一凹槽相互对齐并形成所述第一防爆阀。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沿着所述外壳的竖向方向呈往复式螺旋线布置。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往复式螺旋线结构为三段式。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还包括壳底,所述壳底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下端并封闭所述壳体的下端,所述壳底上设有第二防爆阀,所述第二防爆阀包括设置在所述壳底的侧端上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在所述壳底上呈往复式螺旋线布置。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壳底的上侧端和下侧端上,位于所述壳底的上侧端上的所述第二凹槽与位于所述壳底的下侧端上的第二凹槽相互对齐并形成所述第二防爆阀。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沿着所述壳底的水平方向呈往复式螺旋线布置,所述第二凹槽上对称设有朝向所述壳底的外边缘外凸的第一弧形部。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还包括壳盖,所述壳盖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上端并封闭所述壳体的上端,所述壳盖上设有第三防爆阀,所述第三防爆阀包括设置在所述壳盖侧端上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沿着所述壳底的水平方向呈往复式螺旋线布置,所述第三凹槽上对称设有朝向所述壳底的外边缘外凸的第二弧形部。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凹槽设置在所述壳盖的上侧端和下侧端上,位于所述壳盖的上侧端上的所述第三凹槽与位于所述壳盖的下侧端上的第三凹槽相互对齐并形成所述第三防爆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防爆阀,第一防爆阀包括第一凹槽,由于第一凹槽呈往复式螺旋线布置,利用螺旋线式撕裂设计,在电芯内部瞬间压力下,第一凹槽可以快速胀开,并且胀开更加充分彻底,可以快速顺畅的排压,相比传统O形、C型或者十字型防爆阀,本实用新型在高压下,更有效的提高了防爆效果,使电池的安全性得到充分保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具有往复式凹槽防爆阀的硬壳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第一防爆阀的展开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第一凹槽在壳体内侧壁上的设置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壳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壳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记的表示含义如下:
1、外壳;11、壳体;111、第一防爆阀;1111、第一凹槽;12、壳底;121、第二防爆阀;1211、第二凹槽;1212、第一弧形部;13、壳盖;131、第三防爆阀;1311、第三凹槽;1312、第二弧形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往复式凹槽防爆阀的硬壳电池,包括外壳1和电芯,所述电芯设置在所述外壳1的内部,所述外壳1上设有第一防爆阀111,所述第一防爆阀111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1的侧壁上的第一凹槽1111,所述第一凹槽1111在所述外壳1上呈往复式螺旋线布置。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防爆阀111,设置的第一防爆阀111包括第一凹槽1111,通过附图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第一凹槽1111在外壳1上呈往复式螺旋线布置,在电芯内部瞬间压力下,第一防爆阀111可以快速的打开,即外壳1上通过第一凹槽1111围住的部分可以快速撕裂开来,实现对电芯的泄压,避免因电池爆炸导致的人体伤害乃至火灾事故。
请参阅图1和图3,所述外壳1包括壳体11,所述第一凹槽1111设置在所述壳体11的内侧壁上。
这里第一凹槽1111作为壳体11内侧壁上的的撕裂痕,用于在壳体11超过预设压力时,壳体11的侧壁沿着撕裂痕撕裂打开,快速泄压。
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第一凹槽1111还设置在所述壳体11的外侧壁上,位于所述壳体11内侧壁上的所述第一凹槽1111与位于所述壳体11外侧壁上的第一凹槽1111相互对齐并形成所述第一防爆阀111。
这里第一凹槽1111作为壳体11外的撕裂痕,用于在壳体11超过预设压力时,壳体11的侧壁沿着撕裂痕撕裂打开,快速泄压。
通过设置的两个第一凹槽1111,用于使壳体11在第一凹槽1111处的厚度更小,壳体11在超过预设压力时,撕裂更加快速准确。
请参阅图1,所述第一凹槽1111沿着所述外壳1的竖向方向呈往复式螺旋线布置。
这样设置可以设置出更大的第一防爆阀111,增强防爆效果。
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第一凹槽1111的往复式螺旋线结构为三段式。
通过附图1至图3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的外壳1的内侧壁上的第一凹槽1111或者外侧壁上的第一凹槽1111都是由三段U形槽依次连接而成,两相邻的U形槽共用一条侧边,在第一防爆阀111打开时,会使外壳1的侧壁上形成三个条形片,三段式的往复式螺旋线结构设计也使第一防爆阀111打开后更加彻底,同时加工相对更加容易。
实施例2
请参阅图4,所述外壳1还包括壳底12,所述壳底12设置在所述壳体11的下端并封闭所述壳体11的下端,所述壳底12上设有第二防爆阀121,所述第二防爆阀121包括设置在所述壳底12的侧端上的第二凹槽1211,所述第二凹槽1211在所述壳底12上呈往复式螺旋线布置。
通过设置第二防爆阀121,设置的第二防爆阀121包括第二凹槽1211,通过附图4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第二凹槽1211在壳底12上呈往复式螺旋线布置,在电芯内部瞬间压力下,第二防爆阀121可以快速的打开,即壳底12上通过第二凹槽1211围住的部分可以快速撕裂开来,实现对电芯的泄压。
请参阅图4,所述第二凹槽1211设置在所述壳底12的上侧端和下侧端上,位于所述壳底12的上侧端上的所述第二凹槽1211与位于所述壳底12的下侧端上的第二凹槽1211相互对齐并形成所述第二防爆阀121。
这里第二凹槽1211作为壳底12上端和下端的撕裂痕,用于在壳底12超过预设压力时,壳底12的侧壁沿着撕裂痕撕裂打开,快速泄压。
通过设置的两个第二凹槽1211,用于使壳底12在第二凹槽1211处的厚度更小,壳底12在超过预设压力时,撕裂更加快速准确。
请参阅图4,所述第二凹槽1211沿着所述壳底12的水平方向呈往复式螺旋线布置,所述第二凹槽1211上对称设有朝向所述壳底12的外边缘外凸的第一弧形部1212。
通过附图4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的壳底12的上端上的第二凹槽1211或者下端上的第二凹槽1211都是由三段U形槽依次连接而成,两相邻的U形槽共用一条侧边,共用的侧端设有第一弧形部1212,在第二防爆阀121打开时,会使壳底12的侧壁上形成三个条形片,三段式的往复式螺旋线结构设计也使第二防爆阀121打开后更加彻底,同时加工相对更加容易。
实施例3
请参阅图5,所述外壳1还包括壳盖13,所述壳盖13设置在所述壳体11的上端并封闭所述壳体11的上端,所述壳盖13上设有第三防爆阀131,所述第三防爆阀131包括设置在所述壳盖13侧端上的第三凹槽1311,所述第三凹槽1311沿着所述壳盖13的水平方向呈往复式螺旋线布置,所述第三凹槽1311上对称设有朝向所述壳底12的外边缘外凸的第二弧形部1312。
通过设置第三防爆阀131,设置的第三防爆阀131包括第三凹槽1311,通过附图5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第三凹槽1311在壳盖13上呈往复式螺旋线布置,在电芯内部瞬间压力下,第三防爆阀131可以快速的打开,即壳盖13上通过第三凹槽1311围住的部分可以快速撕裂开来,实现对电芯的泄压。
通过附图5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的壳盖13的上的第三凹槽1311是由三段U形槽依次连接而成,两相邻的U形槽共用一条侧边,共用的侧端设有第二弧形部1312,在第三防爆阀131打开时,会使壳盖13的侧壁上形成三个条形片,三段式的往复式螺旋线结构设计也使第三防爆阀131打开后更加彻底,同时加工相对更加容易。
请参阅图5,所述第三凹槽1311设置在所述壳盖13的上侧端和下侧端上,位于所述壳盖13的上侧端上的所述第三凹槽1311与位于所述壳盖13的下侧端上的第三凹槽1311相互对齐并形成所述第三防爆阀131。
这里第三凹槽1311作为壳盖13上端和下端的撕裂痕,用于在壳盖13超过预设压力时,壳盖13的侧壁沿着撕裂痕撕裂打开,快速泄压。
通过设置的两个第三凹槽1311,用于使壳盖13在第三凹槽1311处的厚度更小,壳盖13在超过预设压力时,撕裂更加快速准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物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物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往复式凹槽防爆阀的硬壳电池,包括外壳和电芯,所述电芯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有第一防爆阀,所述第一防爆阀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侧壁上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外壳上呈往复式螺旋线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往复式凹槽防爆阀的硬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壳体,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往复式凹槽防爆阀的硬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还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位于所述壳体内侧壁上的所述第一凹槽与位于所述壳体外侧壁上的第一凹槽相互对齐并形成所述第一防爆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往复式凹槽防爆阀的硬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沿着所述外壳的竖向方向呈往复式螺旋线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往复式凹槽防爆阀的硬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往复式螺旋线结构为三段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往复式凹槽防爆阀的硬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还包括壳底,所述壳底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下端并封闭所述壳体的下端,所述壳底上设有第二防爆阀,所述第二防爆阀包括设置在所述壳底的侧端上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在所述壳底上呈往复式螺旋线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往复式凹槽防爆阀的硬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壳底的上侧端和下侧端上,位于所述壳底的上侧端上的所述第二凹槽与位于所述壳底的下侧端上的第二凹槽相互对齐并形成所述第二防爆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往复式凹槽防爆阀的硬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沿着所述壳底的水平方向呈往复式螺旋线布置,所述第二凹槽上对称设有朝向所述壳底的外边缘外凸的第一弧形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往复式凹槽防爆阀的硬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还包括壳盖,所述壳盖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上端并封闭所述壳体的上端,所述壳盖上设有第三防爆阀,所述第三防爆阀包括设置在所述壳盖侧端上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沿着所述壳盖的水平方向呈往复式螺旋线布置,所述第三凹槽上对称设有朝向所述壳底的外边缘外凸的第二弧形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具有往复式凹槽防爆阀的硬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凹槽设置在所述壳盖的上侧端和下侧端上,位于所述壳盖的上侧端上的所述第三凹槽与位于所述壳盖的下侧端上的第三凹槽相互对齐并形成所述第三防爆阀。
CN202220323668.XU 2022-02-17 2022-02-17 一种具有往复式凹槽防爆阀的硬壳电池 Active CN2174686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23668.XU CN217468682U (zh) 2022-02-17 2022-02-17 一种具有往复式凹槽防爆阀的硬壳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23668.XU CN217468682U (zh) 2022-02-17 2022-02-17 一种具有往复式凹槽防爆阀的硬壳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68682U true CN217468682U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63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23668.XU Active CN217468682U (zh) 2022-02-17 2022-02-17 一种具有往复式凹槽防爆阀的硬壳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686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72120B1 (en) Battery module, secondary battery and cap plate assembly thereof
JP5593451B2 (ja) 新規な構造体を有するキャップアセンブリ、およびそれを含む円筒状電池
CN102165624B (zh) 具有改善的安全性的端帽组件和采用此组件的圆柱形二次电池
US20150364735A1 (en) Sealed battery
EP3772761B1 (en) Cover assembly of secondary battery and secondary battery
KR101667966B1 (ko) 캡 조립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차 전지
EP2418711A2 (en) Secondary battery
JP2008140773A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05011817A (ja) 2次電池
JP5110671B2 (ja) 円筒形電池
CN115832548B (zh) 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US20080206633A1 (en)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WO2010116590A1 (ja) 円筒形電池
CN217468682U (zh) 一种具有往复式凹槽防爆阀的硬壳电池
KR102522701B1 (ko) 이차 전지
US20150255766A1 (en) Sealed secondary battery
KR101056956B1 (ko) 안전밴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리튬 이차 전지
CN203707194U (zh) 二次电池
KR100322100B1 (ko) 밀폐전지
CN116581446A (zh)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和储能设备
CN215896532U (zh) 一种设有螺旋式线状防爆阀的钢壳锂电池
CN115621633A (zh) 端盖、电池、电池包和用电设备
CN214227081U (zh) 用于纽扣电池的壳体结构及纽扣电池
CN113871787A (zh) 一种设有螺旋式线状防爆阀的钢壳锂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JP2004335380A (ja) 非水電解液電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