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57128U - 一种车门护板运输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门护板运输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57128U
CN217457128U CN202220414317.XU CN202220414317U CN217457128U CN 217457128 U CN217457128 U CN 217457128U CN 202220414317 U CN202220414317 U CN 202220414317U CN 217457128 U CN217457128 U CN 2174571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ging
door
tension spring
bag
movable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1431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俊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anshan Fuheng Automotive Interi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anshan Fuheng Automotive Interi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anshan Fuheng Automotive Interi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anshan Fuheng Automotive Interi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1431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571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571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571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门护板运输工装,属于汽车配件运输工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盛放架,所述盛放架上固定设置有两个平行且相对设置的挂杆,两个所述挂杆上等间距可拆卸安装有多个挂件,每个所述挂件上均安装有一用于盛放车门护板且内部带有海绵夹层的挂袋。通过带有海绵夹层的挂袋防护性盛放车门护板,进而大幅度降低车门护板相互碰撞或车门护板与盛放架之间的磕碰,防止车门护板变形以及损伤。

Description

一种车门护板运输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运输工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门护板运输工装。
背景技术
组装后的车门护板总成,运输到指定地点,因产品本身体积大、形状独特、且要求运输过程中产品表面不能出现碰伤,及产品不能受到挤压导致变形等现象,在前期使用通用工装运输过程中频繁出现碰伤、变形等现象导致产品报废。现针对产品结构设计出一种专用的车门护板运输工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足,故此提出一种车门护板运输工装,通过挂件上的带有海绵夹层的挂袋盛放车门护板,防止运输磕碰损伤或变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门护板运输工装,包括盛放架,所述盛放架上固定设置有两个平行且相对设置的挂杆,两个所述挂杆上等间距可拆卸安装有多个挂件,每个所述挂件上均安装有一用于盛放车门护板且内部带有海绵夹层的挂袋。通过带有海绵夹层的挂袋盛放车门护板,进而大幅度降低车门护板相互碰撞或车门护板与盛放架之间的磕碰,防止车门护板变形以及损伤。
优选地,所述挂件包括固定部、活动部、手持部以及复位部,所述固定部为中空结构,所述活动部的两端分别滑动配合在固定部的内侧、另一端与对应的挂杆插接,所述手持部固定安装在活动部的外侧且用于限制活动部与固定部的插接深度,所述复位部安装在固定部的内部且与活动部的端部抵接,所述盛放架上固定安装有与对应活动部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的固定件,每个所述固定件上均安装有拉簧一,所述拉簧一远离固定件的一端连接在挂袋上。通过活动部在复位部的作用插接在挂杆上,并通过手持部有效地控制插接深度,也利于安装和更换,并在拉簧一的作用下对挂袋进行张紧,防止运输过程出现摆动或磕碰。
优选地,所述手持部上设置有与挂件相适配的限位座。通过限位座可以将加强挂件与挂杆之间的连接强度以及稳定性。
优选地,两个所述挂杆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与挂件端部滑动配合且为弧形结构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中部设置有与挂件端部相适配的限位槽。通过导向槽便于挂件的安装,同时限位槽对挂件进行位置限定。
优选地,所述盛放架上固定安装有与对应限位槽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的固定件,每个所述固定件上均安装有拉簧一,所述拉簧一远离固定件的一端连接在挂袋上。通过拉簧一将挂袋的底部进行张紧,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左右摆动,同时配合限位槽可以将挂件进行有效且安全的固定。
优选地,所述盛放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个设置在挂袋之间的加强梁,所述加强梁上安装有一端与挂袋连接的拉簧二。通过拉簧二将挂袋的顶部开口进行张开,便于车门护板的安放以及取出。
优选地,每个所述加强梁上均安装有将车门护板倒至挂袋内且位于拉簧二上方的引流板。通过引流板可以将车门护板顺利进入挂袋内部也便与车门护板的取出。
优选地,所述加强梁与挂杆之间固定安装有连接柱,所述盛放架的四周均设置有防护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挂件安装在挂杆上,利用挂件上带有海绵夹层的挂袋将车门护板进行盛放,同时还能对内部的车门护板进行保护处理,防止出现磕碰,避免车门护板变形损伤。
2.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拉簧一,通过拉簧一将挂袋进行张紧,防止在运输过程中盛放车门护板的挂袋发生摆动与盛放架相互磕碰,进而保证运输过程中挂袋以及内部车门护板的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加强梁、拉簧二以及引流板,通过引流板便于车门护板进入到挂袋内部,通过拉簧二将挂袋的开口进行张开合适大小便于车门护板的倒入以及取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盛放架内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挂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引流板与挂袋的连接关系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中挂件与挂杆的连接关系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中挂杆上设置导向槽处区域的内侧局部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中引流板与挂袋的连接关系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盛放架;11、固定件;12、拉簧一;13、加强梁;14、拉簧二;15、引流板;16、连接柱;2、挂杆;21、导向槽;22、限位槽;3、防护板;4、挂件;41、固定部;42、活动部;43、手持部; 44、复位部;45、限位座;5、挂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图7所示,一种车门护板运输工装,包括盛放架 1,所述盛放架1上固定设置有两个平行且相对设置的挂杆2,两个所述挂杆2上等间距可拆卸安装有多个挂件4,每个所述挂件4上均安装有一用于盛放车门护板且内部带有海绵夹层的挂袋5。通过内部设置有海绵夹层的挂袋5将车门护板进行防护性盛放,防止车门护板与盛放架1或相邻的车门护板发生磕碰。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地方案,所述挂件4包括固定部41、活动部42、手持部43以及复位部44,所述固定部41为中空结构,所述活动部42的两端分别滑动配合在固定部41的内侧、另一端与对应的挂杆2插接,所述手持部43固定安装在活动部42的外侧且用于限制活动部42与固定部41的插接深度,所述复位部44安装在固定部 41的内部且与活动部42的端部抵接,所述盛放架1上固定安装有与对应活动部42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的固定件11,每个所述固定件11 上均安装有拉簧一12,所述拉簧一12远离固定件11的一端连接在挂袋5上。通过活动部42在复位部44(弹簧)的作用插接在挂杆2 上,并通过手持部43有效地控制插接活动部深度,也利于安装和更换,并在拉簧一12的作用下对挂袋进行张紧,防止运输过程出现摆动或磕碰。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地方案,所述手持部43上设置有与挂件 4相适配的限位座45。通过限位座45可以将加强挂件4与挂杆3之间的连接强度以及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地方案,所述盛放架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个设置在挂袋5之间的加强梁13,所述加强梁13上安装有一端与挂袋5连接的拉簧二14。通过拉簧二14将挂袋5的顶部开口进行张开,便于车门护板的安放以及取出。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地方案,每个所述加强梁13上均安装有将车门护板倒至挂袋5内且位于拉簧二14上方的引流板15。通过引流板15可以将车门护板顺利进入挂袋5内部也便与车门护板的取出。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地方案,所述加强梁13与挂杆2之间固定安装有连接柱16,所述盛放架1的四周均设置有防护板3。
本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时可以这样实现,首先挂袋5安装在固定部 41和活动部43上,通过手持部43并在复位部44的作用下将活动部 45插接在挂杆5上,并保证限位座45与挂杆适配,挂袋的底部通过拉簧一12进行张紧处理,顶部的开口通过拉簧二14进行张紧安装,通过顶部的加强梁13之间区域的引流板15,将车门护板装进带有海绵夹层的挂袋5内部。
实施例2:
如图1、图4至图7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两个所述挂杆 2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与挂件4端部滑动配合且为弧形结构的导向槽 21,所述导向槽21的中部设置有与挂件4端部相适配的限位槽22。通过导向槽21便于挂件4的安装,同时限位槽22对挂件4进行位置限定。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地方案,所述盛放架1上固定安装有与对应限位槽22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的固定件11,每个所述固定件11 上均安装有拉簧一12,所述拉簧一12远离固定件11的一端连接在挂袋5上。通过拉簧一12将挂袋5的底部进行张紧,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左右摆动,同时配合限位槽22可以将挂件4进行有效且安全的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述替代可以是部分结构、器件、方法步骤的替代,也可以是完整的技术方案。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车门护板运输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盛放架(1),所述盛放架(1)上固定设置有两个平行且相对设置的挂杆(2),两个所述挂杆(2)上等间距可拆卸安装有多个挂件(4),每个所述挂件(4)上均安装有一用于盛放车门护板且内部带有海绵夹层的挂袋(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门护板运输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挂件(4)包括固定部(41)、活动部(42)、手持部(43)以及复位部(44),所述固定部(41)为中空结构,所述活动部(42)的两端分别滑动配合在固定部(41)的内侧、另一端与对应的挂杆(2)插接,所述手持部(43)固定安装在活动部(42)的外侧且用于限制活动部(42)与固定部(41)的插接深度,所述复位部(44)安装在固定部(41)的内部且与活动部(42)的端部抵接,所述盛放架(1)上固定安装有与对应活动部(42)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的固定件(11),每个所述固定件(11)上均安装有拉簧一(12),所述拉簧一(12)远离固定件(11)的一端连接在挂袋(5)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门护板运输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43)上设置有与挂件(4)相适配的限位座(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门护板运输工装,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挂杆(2)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与挂件(4)端部滑动配合且为弧形结构的导向槽(21),所述导向槽(21)的中部设置有与挂件(4)端部相适配的限位槽(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门护板运输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放架(1)上固定安装有与对应限位槽(22)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的固定件(11),每个所述固定件(11)上均安装有拉簧一(12),所述拉簧一(12)远离固定件(11)的一端连接在挂袋(5)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门护板运输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放架(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个设置在挂袋(5)之间的加强梁(13),所述加强梁(13)上安装有一端与挂袋(5)连接的拉簧二(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车门护板运输工装,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加强梁(13)上均安装有将车门护板倒至挂袋(5)内且位于拉簧二(14)上方的引流板(1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车门护板运输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梁(13)与挂杆(2)之间固定安装有连接柱(16),所述盛放架(1)的四周均设置有防护板(3)。
CN202220414317.XU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车门护板运输工装 Active CN2174571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14317.XU CN217457128U (zh)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车门护板运输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14317.XU CN217457128U (zh)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车门护板运输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57128U true CN217457128U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65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14317.XU Active CN217457128U (zh)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车门护板运输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571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76542B1 (en) Vehicle door
US3658201A (en) Article carrier apparatus for vehicles
GB2075437A (en) Equipment for assembling and conveying vehicle body shells
EP1719843A3 (en) Operator protective structure for construction machine
US2018001597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unting front end module
CN217457128U (zh) 一种车门护板运输工装
GB2185942A (en) Installation for assembling items of vehicle bodywork
WO2003029112B1 (en) Storage and transport system for collapsible tradeshow displays
KR101543211B1 (ko) 차량의 외장재 도장용 멀티작업대
CN210259969U (zh) 料框推进装置
US20060219716A1 (en) Overhead baggage rack unit of railway car
KR101543212B1 (ko) 차량의 외장재 도장용 멀티작업대
US8181347B2 (en) Geometrical conformation unit
CN216650308U (zh) 一种快速安装的机柜框体结构
JPH04339760A (ja) 物品搬送具
JP4812062B2 (ja) 組立棚
CN212075002U (zh) 适于汽车制动系统零部件的料架
CN211617403U (zh) 后货箱顶棚装置及汽车
CN207104133U (zh) 用于皮卡车后箱门的自动翻转补焊平台
KR101614729B1 (ko) 승용이앙기용 햇빛 가리개
US6089382A (en) Precision holding system for a vehicle hood
JPS6353074B2 (zh)
CN217989735U (zh) 一种雪佛兰汽车门拉手上装饰板的喷涂挂具
JPH07115267B2 (ja) 車両用テールゲートの組付方法及び装置
CN204957418U (zh) 交换箱的端墙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