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57098U - 一种可堆垛支座及货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堆垛支座及货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57098U
CN217457098U CN202221142054.8U CN202221142054U CN217457098U CN 217457098 U CN217457098 U CN 217457098U CN 202221142054 U CN202221142054 U CN 202221142054U CN 217457098 U CN217457098 U CN 2174570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ckable
beams
plate
stackable support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4205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志伟
何伟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e Guangda Convey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e Guangda Convey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e Guangda Convey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e Guangda Convey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4205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570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570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570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堆垛支座,包括两根水平设置的横梁、两根水平设置的纵梁、四根竖直设置的立梁及两块竖直设置的护板;两根横梁平行布置于前后两侧;两根纵梁的两端固定连接在两根横梁的内侧面上;四根立梁分别设置于两根横梁的上端部;两块护板沿前后方向布置,且护板的两端固定连接于同侧的两根立梁之间;横梁的底面为平面;立梁的顶端具有顶平面,且四根立梁上的四个顶平面等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增加或移除可堆垛支座的数量来灵活调整多层货架的层数,即调整了货架的高度,以适应于不同存储环境的限高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可堆垛支座及货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货物储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堆垛支座及货架。
背景技术
在各种工业生产和工程建设中,各种长条状货物(例如槽钢、角钢、钢筋等型材以及木材等)是常用的基础材料,需要保持足够的备用量,因此各种材料仓库中,这些材料的储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这些长条状货物由于长度尺寸较大且较重,因此通常采用叉车或天车进行搬运或吊运,并存储至专用货架上。为了节省空间,经常采用多层的货架将货物逐层放置。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在不同的仓储环境下,货架的高度可能会受到限制,因此不能调整高度的货架难以满足多种场所的不同需求。因此,如何实现一种能够灵活调整高度的货架,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堆垛支座及货架,以解决现有的多层货架不能灵活调整高度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堆垛支座,包括两根水平设置的横梁、两根水平设置的纵梁、四根竖直设置的立梁及两块竖直设置的护板;两根横梁平行布置于前后两侧;两根纵梁的两端固定连接在两根横梁的内侧面上;四根立梁分别设置于两根横梁的上端部;两块护板沿前后方向布置,且护板的两端固定连接于同侧的两根立梁之间;横梁的底面为平面;立梁的顶端具有顶平面,且四根立梁上的四个顶平面等高。
进一步的,横梁、立梁均为矩形管;纵梁包括底部横板和连接在底部横板侧边上的纵梁上斜板,底部横板水平布置,纵梁上斜板与底部横板的夹角成钝角;左侧的纵梁上斜板向可堆垛支座的左侧延伸,右侧的纵梁上斜板向可堆垛支座的右侧延伸。
进一步的,可堆垛支座还包括连接于护板顶部的顶端斜面,位于左侧的顶端斜面向可堆垛支座的左侧延伸,位于右侧的顶端斜面向可堆垛支座的右侧延伸。
进一步的,在左右方向上,左右两侧的纵梁上斜板的外沿均位于左右两侧的护板的内侧。
进一步的,护板的两端具有凸出于顶平面的竖直的侧边直段。
进一步的,在每个立梁与横梁的交接处,还设置有三角形的筋板。
进一步的,在每个护板的外侧面上,均设置有竖直放置的支承座;支承座为底部具有水平面的矩形管结构;各个支承座等高设置。
进一步的,在支承座的下方还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包括直板段和连接于直板段上方的斜板;直板段的外沿凸出于支承座的外沿;斜板的上部向可堆垛支座的内部斜向伸入。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货架,货架包括一个或多个堆垛;每个堆垛为由多个如前述的可堆垛支座上下码放而成的层叠式结构;多个堆垛沿前后方向分隔布置。
进一步的,货架包括两个堆垛。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多层货架是由上下层叠放置的多个可堆垛支座拼装而成,上下相邻的两个可堆垛支座互相卡紧、牢固可靠,因此可以通过增加或移除可堆垛支座的数量来灵活调整多层货架的层数,也就相当于调整了货架的高度,以适应于不同存储环境的限高要求。
同时,本技术方案还具有以下特点:
现有技术的多层固定货架,由于上层对底层的遮挡,货物只能从侧面放入,而无法从顶部置入,对吊装等操作带来了不便。而本申请的可堆垛支座的顶部是敞开的,可以自上而下放置货物。在工作开始后,支座内部的货物并不会妨碍货架的拼装,因此可以摒弃现有技术中码一层货、搭一层货架的工作方式,而是将码放货物与搭建货架的工作一并完成,即直接将装好货物的可堆垛支座吊运至预定货架位置的当前最顶层,之后逐层搭建,直到达到预定层数,实现了搭建货架与吊装货物的同步进行,使得工作效率得以极大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可堆垛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可堆垛支座承载货物时的示意图
图3是一种货架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一种货架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101、横梁;102、立梁;103、护板;104、纵梁;1041、底部横板;1042、纵梁上斜板;105、支承座;106、限位板;1061、直板段;1062、斜板;107、支承座底面;108、侧边直段;109、顶平面;110、顶端斜面;20、货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堆垛支座,包括两根水平设置的横梁101、两根水平设置的纵梁104、四根竖直设置的立梁102及两块竖直设置的护板103;两根所述横梁101平行布置于前后两侧;两根所述纵梁104的两端固定连接在两根所述横梁101 的内侧面上;四根所述立梁102分别设置于两根所述横梁101的上端部;两块所述护板103 沿前后方向布置,且所述护板103的两端固定连接于同侧的两根立梁102之间;所述横梁 101的底面为平面;所述立梁102的顶端具有顶平面109,且所述四根所述立梁102上的四个顶平面109等高。
为了实现灵活调整货架的高度,本申请将货架设计成由多个单元层叠组合在一起的结构,每一个单元即一个可堆垛支座。通过增加和移除可堆垛支座,可以控制货架的层数。可堆垛支座由立梁102和横梁101组合成一个方框式结构,其左右两侧是具有护板103的,而前后方向和顶面是敞开的,因此长条形货物20可按前后方向放置进可堆垛支座中部的空腔内(参见图2)。当搭建货架时,先将货物20放入可堆垛支架中,然后将满载的可堆垛支架移动到预定存储位置,放稳在地面上,即形成货架的第一层;然后重复上述步骤,将堆满货物20的下一个可堆垛支架搬运来,垂直放置在货架第一层的正上方,使位于上部的可堆垛支座的横梁101的底部平面与位于下部的可堆垛支座的顶平面109相接触,即以底部可堆垛支座的四根立梁102承托上一层的重量,上方的可堆垛支座即形成了货架的第二层;继续重复上述步骤,即可使货架形成多层层叠结构(参见图3),直至货架高度满足预设要求。
相应的,若需要降低货架高度(或需要卸货)时,将最顶层的可堆垛支座用吊装工具等提起,使之与下方临近的可堆垛支座分离,然后将其从货架上方移开即可,继续重复上述操作,直至货架高度满足预设要求。在吊装工具具有足够的吊装能力的前提下,还可以一次性移除多层货物,例如需要从现有的码放好的货架上移除3层货物时,使用叉车等吊装工具直接挑起从上往下数的第三层可堆垛支座,以竖直方式进行搬运,即可使顶部三层可堆垛支座连通各自内部的货物一起,从现有货架上移除。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横梁101、所述立梁102均为矩形管;所述纵梁104包括底部横板和连接在所述底部横板1041侧边上的纵梁上斜板1042,所述底部横板1041水平布置,所述纵梁上斜板1042与所述底部横板1041的夹角成钝角;左侧的纵梁上斜板1042 向所述可堆垛支座的左侧延伸,右侧的纵梁上斜板1042向所述可堆垛支座的右侧延伸。
为减轻重量,横梁101、立梁102等均采用空心管制作,同时为了保证上下层之间可靠固定,横梁101的底部为平面,因此最佳的方案是采用矩形管。而纵梁104上设置纵梁上斜板1042,是为了形成一个斜面,这个斜面可以为上下相邻的可堆垛支座在堆放时提供一定的导向作用,使堆放时更容易对正位置。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可堆垛支座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护板103顶部的顶端斜面 110,位于左侧的顶端斜面110向所述可堆垛支座的左侧延伸,位于右侧的顶端斜面110向所述可堆垛支座的右侧延伸。
当纵梁104上设置了纵梁上斜板1042之后,与之相对的,在可堆垛支座上还设置有顶端斜面110,顶端斜面110连接到护板103顶部,并与护板103呈一钝角,其顶部指向可堆垛支座的外侧。这样一来,在上下堆叠时,下方的可堆垛支座的顶端斜面110,即可与上方的可堆垛支座的纵梁上斜板1042相配合,为堆叠起导向作用,以便对正位置。
进一步的,在左右方向上,左右两侧的所述纵梁上斜板的外沿均位于左右两侧的所述护板103的内侧。
为了进一步使货架稳固,防止上下层之间发生错位或移动,本申请还在可堆垛支座上设置了限位结构。如图3所示,上层的可堆垛支座上的纵梁104的外侧边,可以紧紧抵住位于下层的可堆垛支座上的护板103的内侧面,使下层可堆垛支座无法在左右方向上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护板103的两端具有凸出于所述顶平面109的竖直的侧边直段108。
如图3所示,位于下层的可堆垛支座上的四个侧边直段108,可以紧紧抵住位于上层的可堆垛支座上的横梁101的内侧面,使上层支座100无法在前后方向上移动。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在每个所述立梁102与所述横梁101的交接处,还设置有三角形的筋板。
筋板的设置,可以使立梁102的承重得以大幅度提高,可有效提高可堆垛支座的强度。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在每个所述护板103的外侧面上,均设置有竖直放置的支承座105;所述支承座105为底部具有水平面的矩形管结构;各个所述支承座105等高设置。
为了便于吊装搬运,可在护板103外侧面设置支承座105,其上下方为开通的,可采用矩形管制作。其底部具有水平的支承座底面107,在搬运时,可以将天车吊具的卡爪或叉车的插齿卡在支承座底面107的下方,即可承托整个可堆垛支座。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在支承座105的下方还设置有限位板106;所述限位板106包括直板段和连接于所述直板段上方的斜板;所述直板段的外沿凸出于所述支承座105的外沿;所述斜板的上部向所述可堆垛支座的内部斜向伸入。
本申请的可堆垛支座可以由人工控制方式采用叉车等工具来堆垛码放,也可采用自动方式用天车吊具等进行码放。当采用自动方式时,通常需要采用限位开关等自动化监测装置来确认可堆垛支座是否码放到位,为此,可在护板103下方设置限位板106。在采用吊具等进行自动堆垛时,当上层的可堆垛支座码放到位后,在下方的可堆垛支座支撑下,上层的可堆垛支座不会继续下行,而自动运行的吊具会继续下行,当吊具继续下行至限位板106处时,其先触碰限位板106的斜板,之后随着斜板的斜面移动到斜板下方的直板处,在该过程中,通过吊具上设置的行程开关等探测装置,可以感知到从斜板到直板移动所引起的位置变化,从而使自动控制系统能够确认当前的可堆垛支座码放到位,可以完成当前货架层的码放工作了。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货架,所述货架包括一个或多个堆垛;每个所述堆垛为由多个如前述的可堆垛支座上下码放而成的层叠式结构;所述多个堆垛沿前后方向分隔布置。
本申请中,最简单的货架实施方式就是一个堆垛组成的货架,其由多个可堆垛支座上下层叠而成。然而为了可靠地码放图2所示的长条形的货物20,长条形的货物20可以为长条形的型材,例如为铝型材,塑料型材,木质型材,钢型材,其中,钢型材例如为钢管,螺纹钢,钢板,角钢,通常需要采用多个堆垛,多个堆垛层数相同、并排设置,并保持每个可堆垛支座的开口方向一致。
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货架包括两个堆垛。即每层货架包括两个可堆垛支座,两个可堆垛支座位于一条直线上,长条形的货物20放置在两个可堆垛支座上,两个可堆垛支座位于长条形的货物20的长度方向上。
由于通常工业生产和工程建设中所用的货物具有较好的刚性,沿其长度方向通常设置两个承托点即可,因此,本申请中,优选采用如图4所示的具有两个堆垛的货架。
在上述的详细描述中,各种特征一起组合在单个的实施方案中,以简化本公开。不应该将这种公开方法解释为反映了这样的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实施方案需要比清楚地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陈述的特征更多的特征。相反,如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本实用新型处于比所公开的单个实施方案的全部特征少的状态。因此,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特此清楚地被并入详细描述中,其中每项权利要求独自作为本实用新型单独的优选实施方案。
为使本领域内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者使用本实用新型,上面对所公开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这些实施例的各种修改方式都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本文定义的一般原理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保护范围的基础上适用于其它实施例。因此,本公开并不限于本文给出的实施例,而是与本申请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堆垛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水平设置的横梁(101)、两根水平设置的纵梁(104)、四根竖直设置的立梁(102)及两块竖直设置的护板(103);两根所述横梁(101)平行布置于前后两侧;两根所述纵梁(104)的两端固定连接在两根所述横梁(101)的内侧面上;四根所述立梁(102)分别设置于两根所述横梁(101)的上端部;两块所述护板(103)沿前后方向布置,且所述护板(103)的两端固定连接于同侧的两根立梁(102)之间;所述横梁(101)的底面为平面;所述立梁(102)的顶端具有顶平面(109),且所述四根所述立梁(102)上的四个顶平面(109)等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堆垛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01)、所述立梁(102)均为矩形管;所述纵梁(104)包括底部横板(1041)和连接在所述底部横板(1041)侧边上的纵梁上斜板(1042),所述底部横板(1041)水平布置,所述纵梁上斜板(1042)与所述底部横板(1041)的夹角成钝角;左侧的纵梁上斜板(1042)向所述可堆垛支座的左侧延伸,右侧的纵梁上斜板(1042)向所述可堆垛支座的右侧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堆垛支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护板(103)顶部的顶端斜面(110),位于左侧的顶端斜面(110)向所述可堆垛支座的左侧延伸,位于右侧的顶端斜面(110)向所述可堆垛支座的右侧延伸。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堆垛支座,其特征在于,在左右方向上,左右两侧的所述纵梁上斜板(1042)的外沿均位于左右两侧的所述护板(103)的内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堆垛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103)的两端具有凸出于所述顶平面(109)的竖直的侧边直段(108)。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堆垛支座,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立梁(102)与所述横梁(101)的交接处,还设置有三角形的筋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堆垛支座,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护板(103)的外侧面上,均设置有竖直放置的支承座(105);所述支承座(105)为底部具有水平面的矩形管结构;各个所述支承座(105)等高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堆垛支座,其特征在于,在支承座(105)的下方还设置有限位板(106);所述限位板(106)包括直板段(1061)和连接于所述直板段(1061)上方的斜板(1062);所述直板段(1061)的外沿凸出于所述支承座(105)的外沿;所述斜板(1062)的上部向所述可堆垛支座的内部斜向伸入。
9.一种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货架包括一个或多个堆垛;每个所述堆垛为由多个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堆垛支座上下码放而成的层叠式结构;所述多个堆垛沿前后方向分隔布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货架包括两个堆垛。
CN202221142054.8U 2022-05-12 2022-05-12 一种可堆垛支座及货架 Active CN2174570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42054.8U CN217457098U (zh) 2022-05-12 2022-05-12 一种可堆垛支座及货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42054.8U CN217457098U (zh) 2022-05-12 2022-05-12 一种可堆垛支座及货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57098U true CN217457098U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75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42054.8U Active CN217457098U (zh) 2022-05-12 2022-05-12 一种可堆垛支座及货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570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43308B1 (ko) 화물 자동화창고
US9249001B2 (en) Universal load-lifting means for the palletless handling of goods to be loaded onto pallets
CN111629972B (zh) 装运货盘和/或用于装运货盘的托板
US3608749A (en) Plural depth storage system with a plurality of article handling means
US4952114A (en) Device for transporting adjusting frames for scaffolding
US6042322A (en) Machine for handling objects and a pallet that is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use in the said machine
MX2009000351A (es) Sistema de estanteria y metodo para almacenar articulos entarimados.
CN210793986U (zh) 一种预制构件运输装置
CN217457098U (zh) 一种可堆垛支座及货架
CN114620400B (zh) 一种智能码垛系统
EP4257517A1 (en) Automated container warehouse
CN217264610U (zh) 一种拣板堆垛机
CN216637373U (zh) 一种可叉可吊可堆叠可辊筒线流转的料箱结构
CN218808204U (zh) 载物台、可升降门架及搬运机器人
CN217893997U (zh) 立体仓储系统
JP3752415B2 (ja) ダブルストレージ型自動倉庫
CN210012018U (zh) 四向钢板单墩圆角托盘
CN210391918U (zh) 一种板材储运托盘
CN218369810U (zh) 一种可单独叉取货物的巧固架
CN212797740U (zh) 一种组合式可拼接托盘
CN218750519U (zh) 一种框架运输车挡货装置
CN216399620U (zh) 盘类零件放置转运架
CN213736200U (zh) 一种装运卷板的集装箱卷板托架
CN213921957U (zh) 一种货运用可叠加的托盘装置
CN219008418U (zh) 一种防倾翻托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