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49495U - 一种气液分离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液分离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49495U
CN217449495U CN202220532724.0U CN202220532724U CN217449495U CN 217449495 U CN217449495 U CN 217449495U CN 202220532724 U CN202220532724 U CN 202220532724U CN 217449495 U CN217449495 U CN 2174494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cavity
liquid
assembly
s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3272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Lyric Robot Auto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Lyric Robot Intelligent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Lyric Robot Intelligent Auto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Lyric Robot Intelligent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3272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494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494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494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ng Particles In Gases By Inertia (AREA)

Abstract

本申请电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一端开设有空腔的主体、以及分别于所述空腔内相对设置的第一分离组件和第二分离组件;所述第一分离组件和第二分离组件通过连接组件相互连接;所述主体的外侧壁开设有连通于所述空腔的入风口,所述入风口内朝向所述第一分离组件,以令气体依次经过第一分离组件和第二分离组件并沿空腔的端口排出,通过主体一侧开设入风口内,使第一分离组件对入风口进入的混合有液体的气体进行阻挡,以令液体在其他中被分离流出,再通过第二分离组件对气体中残留的液体进行吸附,最后使气液分离后的气体沿空腔的一端排出,解决了锂电池注液抽空过程中液体造成真空设备损坏导致锂电池漏气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气液分离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液分离器。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生产锂电池过程中,对锂电池注液方式主要分为等压或者差压注液,这两种方式均需要抽真空;这两种方式需要先用到注液机,注液机再连接抽真空的装置,在注液机对锂离子电池进行注液之前,需要对锂离子电池进行抽真空,在抽真空的过程中,由于真空管道中的气流速度很快,会将一部分的电解液抽到管道中,至抽真空装置的真空罐中,这样会造成真空管道的堵塞,以及现有技术中抽真空的设备基本上都不具有耐腐蚀的作用,会使真空管道被腐蚀,从而不能形成真空的环境,导致锂电池漏气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一端开设有空腔的主体、以及分别于所述空腔内相对设置的第一分离组件和第二分离组件;所述第一分离组件和第二分离组件通过连接组件相互连接;所述主体的外侧壁开设有连通于所述空腔的入风口,所述入风口内朝向所述第一分离组件,以令气体依次经过第一分离组件和第二分离组件并沿空腔的端口排出;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令气液分离器与真空设备连接,采用第一分离组件和第二分离组件分别安装于主体的空腔内,通过主体一侧开设入风口内,使第一分离组件对入风口进入的混合有液体的气体进行阻挡,以令液体在其他中被分离流出,再通过第二分离组件对气体中残留的液体进行吸附,最后使气液分离后的气体沿空腔的端口排出,解决了锂电池注液抽空过程中液体造成真空设备损坏导致锂电池漏气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架设于所述空腔内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支撑于所述第二分离组件,所述支撑板相对于所述第二分离组件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分离组件固定连接;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支撑板的顶面支撑于第二分离组件的底面,支撑板的底面与挡板的一端固定连接,达到有效隔离第一分离组件和第二分离组件的同时,实现第一分离组件和第二分离组件的快速拆装和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分离组件包括若干块一端朝向所述空腔的底部延伸的挡板;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挡板挡住入风口,当高速气体携带液体喷入空腔时,气体对挡板产生冲击的同时,挡板的端面对液体产生减速的阻挡作用,令液体减速降低并附在挡板上,在重力的作用下液体沿挡板的一端流至空腔的底部,气体在真空装置的抽空作用下朝向第二分离组件流动,达到分离液体的作用
优选的,若干块所述挡板之间相互交叉;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令至少有一块挡板的端面对着入风口,避免挡板的阻挡面积变小,使挡板顺利实现其阻挡功能,达到挡板可以呈任意角度放入空腔内的作用,实现了挡板快速安装的作用,同时通过多块挡板达到提高阻挡面积的作用,进一步提高的挡板对液体的阻挡效果。
优选的,所述第二分离组件包括若干个置于所述空腔(11)内且放置于所述连接组件上的过滤结构,所述过滤结构的外表面形成有若干个用于吸附液体的吸附孔;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令气体顺利经过第一分离组件的阻挡流向第二分离组件,经过过滤结构对残留在气体中的液体进行吸附过滤,若干个吸附结构达到提高吸附面积的作用,实现提高了气液分离的效率;为了进一步的提高过滤结构的吸附作用,在过滤结构的外表面形成有若干个吸附孔,当气体流经第二分离组件时,其他与过滤结构产生撞击,气体内的液体在过滤结构的吸附作用下被吸附孔吸收,达到气液分离的目的。
优选的,于所述主体相对于所述空腔的另一端开设有连通于所述空腔的底部的出液口。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挡板延伸至空腔的底部,令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挡板从出液口排出,达到液体脱气液分离器的作用。
优选的,还包括于所述主体一端盖合于所述空腔的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上设置有延伸于所述空腔内的出风口;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密封组件对盖合于空腔使气体在空腔能平稳流动,保证了气液分离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在密封组件上设置有延伸于空腔内的出风口,使气体沿指定路径排出,使气体与第一分离组件和第二分离组件充分接触,达到提高分离效果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出风口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连通于所述空腔的出风孔;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出风孔使气体呈水平方向进入出风口排出,延长了气体的流动路径,避免气体直接从第二分离组件中间排出,使气体均匀经过第二分离组件,实现了气体与第二分离组件充分接触,避免了第二分离组件吸收不完全而造成浪费的问题,达到提高分离效率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主体上沿所述空腔的内侧壁形成有用于供所述支撑板安装的凸台;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支撑板架设于凸台上,即可实现支撑板的安装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若干个供气体流通的通槽;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通槽实现了气体沿第一分离组件向第二分离组件流动,达到气体顺利分离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方案令气液分离器与真空设备连接,采用第一分离组件和第二分离组件分别安装于主体的空腔内,通过主体一侧开设入风口内,使第一分离组件对入风口进入的混合有液体的气体进行阻挡,以令液体在其他中被分离流出,再通过第二分离组件对气体中残留的液体进行吸附,最后使气液分离后的气体沿空腔的端口排出,解决了锂电池注液抽空过程中液体造成真空设备损坏导致锂电池漏气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气液分离器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气液分离器剖示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分离组件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主体;2、第一分离组件;3、第二分离组件;4、连接组件;11、空腔; 12、入风口;121、进气阀;21、挡板;31、过滤结构;41、支撑板;13、出液口;131、出液阀;5、密封组件;51、出风口;511、出气阀;52、出风孔; 14、凸台;42、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申请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申请。也就是说,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需要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申请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申请的实用新型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在电池生产过程中,需要对锂电池进行抽空注液,由于真空管道中的气流速度很快,会将一部分的电解液抽到管道中,至抽真空装置的真空罐中,这样会造成真空管道的堵塞,以及现有技术中抽真空的设备基本上都不具有耐腐蚀的作用,会使真空管道被腐蚀,从而不能形成真空的环境,导致锂电池漏气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气液分离器,如图1-2所示,包括一端开设有空腔11的主体1、以及分别于空腔11内相对设置的第一分离组件2和第二分离组件3;第一分离组件2和第二分离组件3通过连接组件4 相互连接;主体1的外侧壁开设有连通于空腔11的入风口12,入风口12内朝向第一分离组件2,以令气体依次经过第一分离组件2和第二分离组件3沿空腔11的端口排出,通过主体1与真空设备连接,在主体1的一端开设用于安装第一分离组件2和第二分离组件3,通过主体1一侧开设入风口12内,使第一分离组件2对入风口12进入的混合有液体的气体进行阻挡,以令液体在其他中被分离流出,再通过第二分离组件3对气体中残留的液体进行吸附,最后使气液分离后的气体沿空腔11的端口排出,解决了锂电池注液抽空过程中液体造成真空设备损坏导致锂电池漏气的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保证气体顺利进入主体1进行气液分离,如图1-2 所示,在入风口12出设置有与锂电池的连通的进气阀121,通过进气阀121 实现对主体1进行闭合,以对气体进入主体1进行控制,进而保证气液分离器工作的通断。
具体的,为了实现第一分离组件2对气体中的液体进行阻挡,如图2-3 所示,第一分离组件2包括若干块一端朝向空腔11的底部延伸的挡板21,通过挡板21挡住入风口12,当高速气体携带液体喷入空腔11时,气体对挡板 21产生冲击的同时,挡板21的端面对液体产生减速的阻挡作用,令液体减速降低并附在挡板21上,在重力的作用下液体沿挡板21的一端流至空腔11的底部,气体在真空装置的抽空作用下朝向第二分离组件3流动,达到分离液体的作用。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挡板21的安装,如图2-3所示,令若干块挡板21 之间相互交叉,通过交叉设置的挡板21,令至少有一块挡板21的端面对着入风口12,避免挡板21的阻挡面积变小,使挡板21顺利实现其阻挡功能,达到挡板21可以呈任意角度放入空腔11内的作用,实现了挡板21快速安装的作用,同时通过多块挡板21达到提高阻挡面积的作用,进一步提高的挡板21 对液体的阻挡效果;在其他实施例中,挡板21可以为“十”字形、“丫”字形、“米”字形等多种相互交叉的方式设置,同样可以满足挡板21快速安装以及提高挡板21的阻挡面积的作用。
为了对残留在其他的中的液体进行顺利分离,如图1所示,第二分离组件3包括若干个置于空腔11内且放置于连接组件4上的过滤结构31,第二分离组件3放置在连接组件4上,令气体顺利经过第一分离组件2的阻挡流向第二分离组件3,经过过滤结构31对残留在气体中的液体进行吸附过滤,若干个吸附结构达到提高吸附面积的作用,实现提高了气液分离的效率;为了进一步的提高过滤结构31的吸附作用,在过滤结构31的外表面形成有若干个吸附孔,当气体流经第二分离组件3时,其他与过滤结构31产生撞击,气体内的液体在过滤结构31的吸附作用下被吸附孔吸收,达到气液分离的目的,在其他实施例中,过滤结构31可以为活性炭、硅铝分子筛、海绵等具有吸附功能的材料,同样可以进一步达到气液分离的作用。
进一步的,为了排泄挡板21所阻挡下来的液体,如图1-2所示,在主体 1上相对于空腔11的另一端开设有连通于空腔11的底部的出液口13,通过挡板21延伸至空腔11的底部,令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挡板21从出液口13 排出,达到液体脱气液分离器的作用,为了进一步防止液体造成污染,设置有出液阀131与出液口13连通,通过出液阀131对出液口13进行通断,当空腔11的底部液体过多时,出液阀131打开即可以实现排液的功能,同时通过出液阀131的闭合,达到防止气体倒灌,可以保证气体沿第一分离组件2 和第二分离组件3向空腔11的端口流动,达到确保第一分离组件2和第二分离组件3实现过滤功能的作用;为了加工和操作方便,出液阀131可以采用电磁伺服阀实现定时或者定量的自动排液的功能;
在其他实施例中,出液阀131还可以采用与出液口13连接的密闭容器,通过密闭容器保证液体沿出液口13流出并储存的同时,也可以达到防止气体倒灌,保证气体沿第一分离组件2和第二分离组件3向空腔11的端口流动,实现第一分离组件2和第二分离组件3顺利进行气液分离的作用。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第二分离组件3放置在连接组件4的方式,可以方便快捷的实现第二分离组件3更换,进一步实现提高了气液分离器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为了对空腔11进行密闭,如图1-2所示,还包括于主体1一端盖合于空腔11的密封组件5,通过密封组件5对盖合于空腔11使气体在空腔11能平稳流动,保证了气液分离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在密封组件5上设置有延伸于空腔11内的出风口51,使气体沿指定路径排出,使气体与第一分离组件2和第二分离组件3充分接触,达到提高分离效果的作用;为了加工方便,在其他实施例中密封组件5可以采用密封盖实现,通过密封盖与空腔11 的内侧壁进行螺纹连接,便于第二分离组件3的更换和气液分离器的内部检查,达到快速拆装的作用。
同时,为了对空腔11进行密闭控制,如图1-2所示,在密封组件5还设置有连通于出风口51的出气阀511,通过出气阀511实现对空腔11内的闭合和连通进行控制。
为了进一步使气体与第二分离组件3充分接触,如图2所示,出风口51 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连通于空腔11的出风孔52,通过出风孔52使气体呈水平方向进入出风口51排出,延长了气体的流动路径,避免气体直接从第二分离组件3中间排出,使气体均匀经过第二分离组件3,实现了气体与第二分离组件3充分接触,避免了第二分离组件3吸收不完全而造成浪费的问题,达到提高分离效率的目的。
进一步的,为了对第一分离组件2和第二分离组件3,如图2-3所示,连接组件4包括架设于空腔11内的支撑板41,通过支撑板41的顶面支撑于第二分离组件3的底面,支撑板41相对于第二分离组件3的另一面与挡板21 的一端固定连接,达到有效隔离第一分离组件2和第二分离组件3的同时,实现第一分离组件2和第二分离组件3的快速拆装和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使气体顺利沿第一分离组件2向第二分离组件3流动,如图3所示,在支撑板41上开设有若干个供气体流通的通槽42,通过通槽42实现了气体沿第一分离组件2向第二分离组件3流动,达到气体顺利分离的作用;可以理解的是,为了防止过滤结构31对通槽42进行卡阻,或者过滤结构31穿过通槽42掉落至空腔11的底部,令通槽42直径小于过滤结构31的直径,以实现气体流通的同时实现支撑板41的支撑作用;在其他实施例中,通槽42还可以采用直径更小的通孔,也可以实现气体流通的同时实现支撑板41的支撑作用。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支撑板41安装,如图2所示,在主体1上沿空腔11 的内侧壁形成有凸台14,通过支撑板41架设于凸台14上,即可实现支撑板 41的安装的作用,同时使挡板21可以随支撑板41实现快速拆装。
综上所述,在本申请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一种气液分离器,用第一分离组件2和第二分离组件3分别安装于主体1的空腔11内,通过主体1一侧开设入风口12内,使第一分离组件2对入风口12进入的混合有液体的气体进行阻挡,以令液体在其他中被分离流出,再通过第二分离组件3 对气体中残留的液体进行吸附,最后使气液分离后的气体沿空腔11的端口排出,解决了锂电池注液抽空过程中液体造成真空设备损坏导致锂电池漏气的问题。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开设有空腔(11)的主体(1)、以及分别于所述空腔(11)内相对设置的第一分离组件(2)和第二分离组件(3);所述第一分离组件(2)和第二分离组件(3)通过连接组件(4)相互连接;所述主体(1)的外侧壁开设有连通于所述空腔(11)的入风口(12),所述入风口(12)内朝向所述第一分离组件(2),以令气体依次经过第一分离组件(2)和第二分离组件(3)并沿空腔(11)的端口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4)包括架设于所述空腔(11)内的支撑板(41),所述支撑板(41)支撑于所述第二分离组件(3),所述支撑板(41)相对于所述第二分离组件(3)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分离组件(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离组件(2)包括若干块一端朝向所述空腔(11)的底部延伸的挡板(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若干块所述挡板(21)之间相互交叉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离组件(3)包括若干个置于所述空腔(11)内且放置于所述连接组件(4)上的过滤结构(31),所述过滤结构(31)的外表面形成有若干个用于吸附液体的吸附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于所述主体(1)上相对于所述空腔(11)的另一端开设有连通于所述空腔(11)的出液口(1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于所述主体(1)一端盖合于所述空腔(11)的密封组件(5);所述密封组件上设置有延伸于所述空腔(11)内的出风口(5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51)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连通于所述空腔(11)的出风孔(52)。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上沿所述空腔(11)的内侧壁形成有用于供所述支撑板(41)安装的凸台(14)。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1)上开设有若干个供气体流通的通槽(42)。
CN202220532724.0U 2022-03-11 2022-03-11 一种气液分离器 Active CN2174494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32724.0U CN217449495U (zh) 2022-03-11 2022-03-11 一种气液分离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32724.0U CN217449495U (zh) 2022-03-11 2022-03-11 一种气液分离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49495U true CN217449495U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66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32724.0U Active CN217449495U (zh) 2022-03-11 2022-03-11 一种气液分离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494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85314A (zh) * 2023-07-11 2023-10-13 东莞市冠逸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等压化成注液一体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85314A (zh) * 2023-07-11 2023-10-13 东莞市冠逸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等压化成注液一体机
CN116885314B (zh) * 2023-07-11 2023-12-12 东莞市冠逸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等压化成注液一体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449495U (zh) 一种气液分离器
CN109962264B (zh) 燃料电池的水箱内置去离子系统
CN208177177U (zh) 一种组合式吸附罐
CN110098372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装置
CN211320241U (zh) 电池化成用的抽气装置以及化成系统
CN115207398A (zh) 去离子器
CN205641229U (zh) 多功能加湿净化器
CN212309061U (zh) 一种低浓度金属离子的纯化装置
CN111463400B (zh) 防溢流铅酸蓄电池盖及蓄电池
CN113839119A (zh) 冷却液的进液方法及电池液冷模组及储能设备
CN220656611U (zh) 浆料回收装置及浆料回收系统
CN111228969A (zh) 一种立式压滤机锂电行业专用尾气处理系统
CN217068272U (zh) 一种气体吸附流道结构及活性炭吸附箱
CN219128645U (zh) 一种多室体干式过滤器
CN216922654U (zh) 一种液压油箱
CN220264489U (zh) 一种环保型粉罐除尘器用防尘排料装置
CN212701018U (zh) 一种冷冻式干燥机汽水分离装置
CN219424028U (zh) 锂电池负极石墨材料粉尘收集装置
CN216084995U (zh) 一种抽气装置及电池化成装置
CN216529225U (zh) 一种电池化成用抽气装置
CN217067787U (zh) 一种气液分离罐及车辆
CN210171138U (zh) 活性炭吸附过滤器
CN215266381U (zh) 一种燃料电池用膨胀水箱及燃料电池车
CN214599102U (zh) 一种实验室存放试剂用耐腐蚀型pvc实验柜
CN219778956U (zh) 一种气液自动分离装置及化成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