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39119A - 冷却液的进液方法及电池液冷模组及储能设备 - Google Patents

冷却液的进液方法及电池液冷模组及储能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39119A
CN113839119A CN202111031235.3A CN202111031235A CN113839119A CN 113839119 A CN113839119 A CN 113839119A CN 202111031235 A CN202111031235 A CN 202111031235A CN 113839119 A CN113839119 A CN 1138391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port
box body
liquid inlet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3123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强
黄伟鹏
蓝金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Haiche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aiche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aiche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Haiche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3123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39119A/zh
Publication of CN1138391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3911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1Gases
    • H01M10/6563Gases with forced flow, e.g. by blow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7Liqui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7Liquids
    • H01M10/6568Liquids characterised by flow circuits, e.g. loops, located externally to the cells or cell casin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却液的进液方法及电池液冷模组及储能设备。冷却液的进液方法,包括:提供一密闭的箱体,所述箱体内安装有电池模组,所述箱体具有抽气口和进液口;利用抽气设备通过所述抽气口抽出所述箱体内的气体以形成内部具有预定负压的箱体;使冷却液经所述进液口进入所述内部具有预定负压的箱体;完成进液,在所述进液口和所述抽气口安装防漏阀。上述进液方法中,在往箱体内进液时,让箱体内部形成负压,液体注入到箱体内部,实现了箱体的高效进液,节约成本。

Description

冷却液的进液方法及电池液冷模组及储能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冷却液的进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冷却液的进液方法及电池液冷模组及储能设备。
背景技术
电池模组一般包括组装在一起的多个电芯,多个电芯为串联、并联或串并联的方式进行电连接。为避免电池模组工作温度过高,可以将电池模组放入电池箱体内,电池箱体内填充有冷却液,电池模组浸于冷却液中。电池箱体一般为密闭腔体,以避免冷却液的泄漏。为此,如何向密封的电池箱体注入冷却液成为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冷却液的进液方法及电池液冷模组及储能设备。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种冷却液的进液方法,包括:
提供一密闭的箱体,所述箱体内安装有电池模组,所述箱体具有抽气口和进液口;
利用抽气设备通过所述抽气口抽出所述箱体内的气体以形成内部具有预定负压的箱体;
使冷却液经所述进液口进入所述内部具有预定负压的箱体;
完成进液,在所述进液口和所述抽气口安装防漏阀。
上述进液方法中,在往箱体内进液时,让箱体内部形成负压,液体注入到箱体内部,实现了箱体的高效进液,节约成本。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电芯模组,所述电芯模组设有防爆阀,所述预定负压小于所述防爆阀的开启压力。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提供一密闭的箱体,所述箱体内安装有电池模组,包括:
使所述电池模组放置入盒体内;
使盖体盖设放置有所述电池模组的盒体顶部,并使所述盖体与所述盒体的连接处密封。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液口和所述抽气口设在所述盖体。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箱体开设有公共口,所述进液口和所述抽气口共用所述公共口,所述公共口连接有气液转换控制阀,所述气液转换控制阀包括第一口、第二口和第三口,所述第一口连通所述公共口,所述抽气设备连接所述第二口,储液设备连接所述第三口,
利用抽气设备通过所述抽气口抽出所述箱体内的气体以形成内部具有预定负压的箱体,包括:
使所述第一口和所述第二口连通,及所述第一口和所述第三口断开;
开启所述抽气设备通过所述公共口抽出所述箱体内的气体以形成内部具有预定负压的箱体;
使冷却液经所述进液口进入所述内部具有预定负压的箱体,包括:
使所述第一口和所述第二口断开,及所述第一口和所述第三口连通;
打开所述储液设备以使所述储液设备内的冷却液经所述公共口进入所述内部具有预定负压的箱体。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漏阀为防水透气阀。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箱体内设有防冲结构,所述防冲结构与所述进液口相对,所述防冲结构用于减缓所述冷却液经所述进液口注入时的速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防冲结构包括侧壁和底壁,所述侧壁连接所述底壁的四周周缘以围成缓冲空间,所述底壁和/或所述侧壁开设有连通所述缓冲空间的通孔。
本发明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电池液冷模组,所述电池液冷模组由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进液方法所制得。
本发明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储能设备,所述储能设备包括上述实施方式的电池液冷模组。
上述电池液冷模组和储能设备中,在往箱体内进液时,让箱体内部形成负压,液体注入到箱体内部,实现了箱体的高效进液,节约成本。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冷却液的进液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冷却液的进液方法的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池液冷模组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防水透气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防水透气阀的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防水透气阀的另一分解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防水透气阀的截面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防冲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本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本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请参图1至图2,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种冷却液的进液方法,包括:
步骤S11,提供一密闭的箱体102,箱体102内安装有电池模组103,箱体102具有抽气口104和进液口106;
步骤S13,利用抽气设备108通过抽气口104抽出箱体102内的气体以形成内部具有预定负压的箱体102;
步骤S15,使冷却液经进液口106进入内部具有预定负压的箱体102;
步骤S17,完成进液,在进液口106和抽气口104安装防漏阀105。
上述冷却液的进液方法中,在往箱体102内进液时,让箱体102内部形成负压,液体注入到箱体102内部,实现了箱体102的高效进液,节约成本,同时可保证进液效率,避免过多或者过少的进液,影响产品。
具体地,箱体102可以是金属箱体或塑料箱体,在箱体102是金属箱体的情况下,需要注意金属箱体与电池模组103之间的绝缘性,避免漏电。在箱体102是塑料箱体的情况下,需要保证箱体102的结构强度。当然,箱体102也可以是金属和塑料制成。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箱体102的抽气口104和进液口106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箱体102包括盒体110和盖体112,盒体110的顶部开设有开口,盖体112盖设在盒体110的顶部,盖体112与盒体110的连接处是密封的,避免冷却液的泄漏。抽气口104和进液口106可以分别开设有盒体110和盖体112,也可以均开设有盒体110,也可以均开设有盖体112。较佳地,进液口106和抽气口104设在盖体112。如此,便于用户操作。
抽气设备108可以是抽真空设备。抽气设备108自带有气压计。抽气前,使箱体102处于密闭状态,然后开设抽气设备108,当气压计显示箱体102当前的气压为预定负压时,关闭抽气设备108,并密封抽气口104。
预定负压可以是一个数值,也可以是一个数值范围。在此不作具体限定。通过预设负压的设置,可以避免过多或者过少的进液。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冷却液包括氟化液,氟化液被应用于浸没式冷却液,氟化液具有绝缘性且不燃的惰性特点,可以满足更高的散热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冷却液包括但不仅限于氟化液、纯净水和矿物油。
较佳地,冷却液以完全浸没电池模组103为佳。在这个前提下,注入的冷却液的体积可为箱体102容积的三分之二。当然,注入的冷却液的体积还可以是其它体积,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个实施方式,防漏阀105可以以螺纹连接的方式安装在进液口106和抽气口104。当然,防漏阀105的安装方式不限于螺纹连接的方式,还可以其它安装方式,在此不作具体限定。防漏阀105可以防止冷却液的泄漏。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请结合图3,提供一密闭的箱体102,箱体102内安装有电池模组103,包括:
使电池模组103放置入盒体110内;
使盖体112盖设放置有电池模组103的盒体110顶部,并使盖体112与盒体110的连接处密封。如此,便于电池模组103的放置。
具体地,在盖体112尚未盖设在盒体110上时,先将电池模组103放入盒体110内,然后固定电池模组103。盒体110内可设有固定部,固定部可包括但不限于螺孔、卡扣等结构。较佳地,固定电池模组103时,可以使电池模组103的上下左右前后均与箱体102的内壁间隔开,使得进液后,冷却液能够填充于电池模组103外周壁与箱体102内壁之间,保证了电池模组103的冷却效果。
盖体112的下表面可凸设有安装圈,安装圈的外周设有第一密封圈,盖体112安装至盒体110时,安装圈卡入盒体110顶部开口,以使得第一密封圈密封盖体112与盒体110的连接处。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电池模组103包括电芯模组114,电芯模组114设有防爆阀116,预定负压小于防爆阀116的开启压力。如此,保证了电芯模组114的安全性。
具体地,电池模组103可包括多个电芯模组114,多个电芯模组114组装在一起。每个电芯模组114均安装有一个防爆阀116,防爆阀116的作用是使电池模组103的内部压力保持平衡,避免电芯模组114内部压力过大而导致电芯模组114变形,严重时会发生爆炸等安全事故。当多个电池模组103的防爆阀116的开启压力不一致时,预定负压小于防爆阀116的最小开启压力。
预定负压小于防爆阀116的开启压力,使得在进液过程中,防爆阀116能够正常工作,避免防爆阀116内部压力过大而无法泄压。可以理解的,进液后,当电池模组103完全浸没于冷却液时,冷却液的液体压力也小于防爆阀116的开启压力。进液后,当电池模组103的防爆阀116没有浸没于冷却液时,箱体102内的气体压力也小于防爆阀116的开启压力。
在某些实施方中,箱体102开设有公共口118,进液口106和抽气口104共用公共口118,公共口118连接有气液转换控制阀120,气液转换控制阀120包括第一口P1、第二口P2和第三口P3,第一口P1连通公共口118,抽气设备108连接第二口P2,储液设备122连接第三口P3,
利用抽气设备108通过抽气口104抽出箱体102内的气体以形成内部具有预定负压的箱体102,包括:
使第一口P1和第二口P2连通,及第一口P1和第三口P3断开;
开启抽气设备108通过公共口118抽出箱体102内的气体以形成内部具有预定负压的箱体102;
使冷却液经进液口106进入内部具有预定负压的箱体102,包括:
使第一口P1和第二口P2断开,及第一口P1和第三口P3连通;
打开储液设备122以使储液设备122内的冷却液经公共口118进入内部具有预定负压的箱体102。如此,可以实现管路的切换以完成抽气和进液。
具体地,箱体102的公共口118可以实现进液口106和抽气口104的功能,箱体102的公共口118可开设在盖体112。公共口118连接有气液转换控制阀120。气液转换控制阀120包括三个口:第一口P1、第二口P2和第三口P3,第二口P2和第三口P3是不连通。通过阀的切换,第一口P1可选择性与第二口P2连通或断开,第一口P1可选择性与第三口P3连通或断开。在本实施方式中,气液转换控制阀120有三种状态:
第一种状态:第一口P1均与第二口P2和第三口P3断开;
第二种状态:第一口P1与第二口P2连通,和第三口P3断开;
第三种状态:第一口P1与第三口P3连通,和第二口P2断开;
在本实施方式中,抽气设备108连接第二口P2,储液设备122连接第三口P3。在第二种状态下,气液转换控制阀120的气路连通,而液路断开,此时,公共口118可作为抽气口104。在第三种状态下,气液转换控制阀120的液路连通,而气路断开,此时,公共口118可作为进液口106。
在第二种状态下,开启抽气设备108,使得抽气设备108通过公共口118抽取箱体102内的气体。在第三种状态下,打开储液设备122,使得储液设备122内的冷却液经公共口118由负压吸入箱体102内。
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箱体102开设有两个开口,两个开口可开设在盖体112,其中一个开口用作进液口106,另一个开口用作抽气口104。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气液转换控制阀120也可具有第二种状态和第三种状态,而没有第一种状态。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防漏阀105为防水透气阀。如此,可以实现防漏的同时,也可以实现透气,通过实现箱体102内部压力过大,以保证电池液冷模组100的可靠性。
具体地,防水透气阀具有防水和透气功能。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4和图5和图7,防水透气阀包括阀体124和阀盖126,阀盖126安装在阀体124的顶面,阀体124开设有空腔128,空腔128在阀体124的顶面形成有第一开口130,及在阀体124的底面形成有第二开口132,第一开口130和第二开口132中的至少一者安装有防水透气薄膜134。
具体地,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阀体124呈圆柱形,阀体124内部中空设置,阀体124包括相背设置的顶面和底面,空腔128在阀体124的顶面形成有第一开口130,在阀体124的底面形成有第二开口132,如此呈圆柱形的阀体124可以形成一个类似于“空心圆筒”的结构。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口130和第二开口132均安装有防水透气薄膜134,防水效果好。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口130或第二开口132安装有防水透气薄膜134。
在一个例子中,防水透气薄膜134可以是膨体聚四氟乙烯(ExpandedPolytetrafluoroethylene,ePTFE)透气膜,膨体聚四氟乙烯透气膜具有高透气量,能平衡压力。膨体聚四氟乙烯透气膜微观下是微孔状结构,利用气体分子与液体及灰尘颗粒的体积大小数量级差,让气体分子通过,而液体、灰尘无法通过,从而实现防水透气的目的。防水透气薄膜134的材料不限于上面例子,可以选择其它适合的材料作为防水透气膜。
阀体124与阀盖126之间形成有间隔,间隔经第一开口130连通空腔128。当箱体102内的气体压力增大时,气体可以经第二开口132进入空腔128后,再通过第一开口130的透气膜,再通过间隔排出到箱体102外部。也即是说,空腔128连通间隔形成通道,通道用于实现箱体102内部压力平衡,以保证电池液冷模组100的可靠性。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阀盖126通过卡扣的方式连接阀体124。具体地,请参图5至图7,第一开口130的周缘设置有间隔的多个安装件136,安装件136的外侧部设有凹陷138,阀盖126开设有容置空间140,容置空间140的周壁设置有凸部142(见图6),凸部142与凹陷138配合连接以使阀盖126安装在阀体124上。
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方式中,阀盖126和阀体124也可以是通过焊接、粘合等方式固定的,此处不作限定。
请参阅图4和图5,电池液冷模组100还包括第二密封圈144,第二密封圈144套设阀体124,第二密封圈144密封连接阀体124与进液口106和抽气口104的连接处。如此,可以保证阀体124与进液口106和抽气口104的连接处的密封性。
另外,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阀体124的外周面设有外螺纹,进液口106和抽气口104的内壁设有内螺纹,通过外螺丝与内螺纹的连接,防水透气阀安装在进液口106和抽气口104。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请参图2及图3,箱体102内设有防冲结构146,防冲结构146与进液口106相对,防冲结构146用于减缓冷却液经进液口106注入时的速度。如此,通过在箱体102中设置与进液口106相对的防冲结构146,可以对冷却液流入时的速度进行减缓,避免或减少注入冷却液时,冷却液对电芯模组114及其它元件造成损伤,保证了电池模组103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当箱体102内形成负压,吸入的冷却液具有一定的速度,可能会对电芯模组114或箱体102内的其它元件造成操作,例如,电池模组103具有一些电连接的地方,这些地方对于冲击来说,是比较敏感。因此,对冷却液的减速来实现对冲击敏感的地方进行防冲,可以保证电池模组103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方式中,防冲结构146安装在盖体112内侧面,进液口106设在盖体11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防冲结构146在盖体112上的正投影覆盖进液口106在盖上的正投影。如此,可以提升防冲效果。
具体地,沿盖体112的竖直向上的方向能够获得防冲结构146在盖体112上的正投影和进液口106在盖体112上的正投影。经过进液口106的冷却液能够通过防冲结构146注入箱体102内的其它位置,能够有效避免冷却液直接喷溅在电芯模组114上或其它元件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盖体112包括相背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进液口106设置第一端和/或第二端,防冲结构146与进液口106的位置对应。
具体地,进液口106可以开设在第一端。进液口106也可以开设在第二端。进液口106可以开设在第一端和第二端。电芯模组114可以位于箱体102内的中间位置,进液口106设置在第一端和/或第二端,防冲结构146与进液口106的位置对应,如此可以避免防冲结构146与电芯模组114重叠设置,避免冷却液直接喷溅在电芯模组114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请参图8,防冲结构146包括侧壁148和底壁150,侧壁148连接底壁150的四周周缘以围成缓冲空间152,底壁150和/或侧壁148开设有连通缓冲空间152的通孔154。如此冷却液可以通过通孔154流入箱体102内的其它位置,能够有效减缓冷却液流入时的速度,同时通孔154还可以避免大于通孔154的杂质或物体流入箱体102内的其它位置,避免杂质或物体破坏电池模组103或其它元件。
具体地,底壁150呈方形板状,侧壁148包括四个子侧壁,四个子侧壁依次首尾连接,四个子侧壁分别连接在底壁150的四个周缘。缓冲空间152能够暂时收容冷却液,可以对冷却液流入时的速度进行减缓,避免或减少注入冷却液时,冷却液对电芯模组114及其它结构件造成损伤。
在一个实施例中,底壁150开设有连通缓冲空间152的通孔154,冷却液可以从缓冲空间152内通过底壁150上的通孔154流入箱体102内的其它位置。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侧壁148开设有连通缓冲空间152的通孔154,冷却液可以从缓冲空间152内通过侧壁148上的通孔154流入箱体102内的其它位置。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底壁150和侧壁148均开设有连通缓冲空间152的通孔154,冷却液可以从缓冲空间152内通过底壁150和侧壁148上的通孔154流入箱体102内的其它位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通孔154的数量是多个,多个通孔154呈阵列式分布于底壁150。如此,可以实现冷却液的均匀流出。
具体地,呈阵列式分布的多个通孔154,可以使得冷却液在缓冲空间152中通过多个通孔154流出防冲结构146,多个通孔154可以将冷却液从防冲结构146中均匀地流向箱体102内的其它位置。在一个例子中,通孔154的数量可以40个,呈4*10的方式分布于底壁150上。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个通孔154也可以呈其它形式分布,此处不作限定。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防冲结构146与电芯模组114在竖直方向A-A上错开设置。
具体地,防冲结构146与电芯模组114在竖直方向A-A上错开设置,也即是说,防冲结构146在盖体112上的正投影与电芯模组114在盖体112上的正投影没有重叠区域,如此可以进一步避免冷却液直接喷淋到电芯模组114而造成电芯模组114损坏。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池液冷模组100,电池液冷模组100由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进液方法所制得。
具体地,电池模组103可以是锂电池模组103,也可以是其它类型的电池模组103,在此不作具体限定。一个电池模组103可包括多个电芯模组114,多个电芯模组114可利用电池支架组装在一起,并以串联、并联或串并联的方式电连接以获得所需的电压或电流。另外,多个电芯模组114可以间隔地设置,一方面有利于散热,另一方面,当一个电芯有膨胀现象时,使得膨胀的电芯模组114不易影响相邻的另一电芯模组114,保证了其它正常电芯的安全。
箱体102的外侧设有电池液冷模组100的正极156和负极,分别电连接箱体102内的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另外,箱体102内的电池模组103的数量可以是单个,或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另外,箱体102的外侧还设有两个接口158,两个接口158可分别连接泵的两个接口,泵运行时,可以驱动冷却液在箱体102内循环流动。
本发明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储能设备,储能设备包括上述实施方式的电池液冷模组100。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池液冷模组100和储能设备中,在往箱体内进液时,让箱体内部形成负压,液体注入到箱体内部,实现了箱体的高效进液,节约成本,同时可保证进液效率,避免过多或者过少的进液,影响产品。
具体地,储能设备可以包括多个电池液冷模组100。也即是说,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储能设备中的电池液冷模组100的数量可以为2个、3个、4个或多于4个,此处不作具体限定。在一个实施例中,储能设备中的电池液冷模组100的数量可以为4个,4个电池液冷模组100沿竖直方向设置成一排,4个电池液冷模组100可以串联连接也可以是并联连接,还可以是串并联连接,此处不作限定。如此多个电池液冷模组100形成的储能设备的储能效果更强,能够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储能设备可以制作成家用储能柜或小型集装箱的形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举例的例子以及具体数值是为方便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者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冷却液的进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一密闭的箱体,所述箱体内安装有电池模组,所述箱体具有抽气口和进液口;
利用抽气设备通过所述抽气口抽出所述箱体内的气体以形成内部具有预定负压的箱体;
使冷却液经所述进液口进入所述内部具有预定负压的箱体;
完成进液,在所述进液口和所述抽气口安装防漏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电芯模组,所述电芯模组设有防爆阀,所述预定负压小于所述防爆阀的开启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液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一密闭的箱体,所述箱体内安装有电池模组,包括:
使所述电池模组放置入盒体内;
使盖体盖设放置有所述电池模组的盒体顶部,并使所述盖体与所述盒体的连接处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和所述抽气口设在所述盖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开设有公共口,所述进液口和所述抽气口共用所述公共口,所述公共口连接有气液转换控制阀,所述气液转换控制阀包括第一口、第二口和第三口,所述第一口连通所述公共口,所述抽气设备连接所述第二口,储液设备连接所述第三口,
利用抽气设备通过所述抽气口抽出所述箱体内的气体以形成内部具有预定负压的箱体,包括:
使所述第一口和所述第二口连通,及所述第一口和所述第三口断开;
开启所述抽气设备通过所述公共口抽出所述箱体内的气体以形成内部具有预定负压的箱体;
使冷却液经所述进液口进入所述内部具有预定负压的箱体,包括:
使所述第一口和所述第二口断开,及所述第一口和所述第三口连通;
打开所述储液设备以使所述储液设备内的冷却液经所述公共口进入所述内部具有预定负压的箱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阀为防水透气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有防冲结构,所述防冲结构与所述进液口相对,所述防冲结构用于减缓所述冷却液经所述进液口注入时的速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进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冲结构包括侧壁和底壁,所述侧壁连接所述底壁的四周周缘以围成缓冲空间,所述底壁和/或所述侧壁开设有连通所述缓冲空间的通孔。
9.一种电池液冷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液冷模组由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进液方法所制得。
10.一种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设备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液冷模组。
CN202111031235.3A 2021-09-03 2021-09-03 冷却液的进液方法及电池液冷模组及储能设备 Withdrawn CN1138391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31235.3A CN113839119A (zh) 2021-09-03 2021-09-03 冷却液的进液方法及电池液冷模组及储能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31235.3A CN113839119A (zh) 2021-09-03 2021-09-03 冷却液的进液方法及电池液冷模组及储能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39119A true CN113839119A (zh) 2021-12-24

Family

ID=78962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31235.3A Withdrawn CN113839119A (zh) 2021-09-03 2021-09-03 冷却液的进液方法及电池液冷模组及储能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3911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21054A (zh) * 2022-01-04 2022-04-29 广东合一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液冷储能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67693A (zh) * 2013-07-23 2013-10-23 恒正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锂电池干燥注液系统及干燥注液方法
CN104638314A (zh) * 2013-11-08 2015-05-20 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 相变电池组抽真空方法
CN104767005A (zh) * 2015-04-25 2015-07-08 惠州市亿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液冷散热装置的电池组
CN105206895A (zh) * 2015-10-20 2015-12-30 方乐同 电池组的冷却方法及带有冷却装置的电池组
CN107994283A (zh) * 2018-01-16 2018-05-04 刘洪涛 一种新型的电池温度智能控制系统
US20200335836A1 (en) * 2019-04-22 2020-10-22 Hyundai Motor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of managing battery for eco-friendly vehicle
US20210020875A1 (en) * 2019-07-15 2021-01-21 Audi Ag Device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ing a cavity-filling compound in a battery
CN213692181U (zh) * 2020-11-03 2021-07-13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67693A (zh) * 2013-07-23 2013-10-23 恒正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锂电池干燥注液系统及干燥注液方法
CN104638314A (zh) * 2013-11-08 2015-05-20 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 相变电池组抽真空方法
CN104767005A (zh) * 2015-04-25 2015-07-08 惠州市亿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液冷散热装置的电池组
CN105206895A (zh) * 2015-10-20 2015-12-30 方乐同 电池组的冷却方法及带有冷却装置的电池组
CN107994283A (zh) * 2018-01-16 2018-05-04 刘洪涛 一种新型的电池温度智能控制系统
US20200335836A1 (en) * 2019-04-22 2020-10-22 Hyundai Motor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of managing battery for eco-friendly vehicle
US20210020875A1 (en) * 2019-07-15 2021-01-21 Audi Ag Device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ing a cavity-filling compound in a battery
CN213692181U (zh) * 2020-11-03 2021-07-13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21054A (zh) * 2022-01-04 2022-04-29 广东合一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液冷储能装置
CN114421054B (zh) * 2022-01-04 2024-04-26 广东合一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液冷储能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35427B2 (en) Ion exchange filter
EP3270438B1 (en) Secondary battery cartridge and battery module comprising same
CN111164794B (zh) 电池用排气装置和包括其的电池
US10854907B2 (en) Fuel cell system
CN102714295B (zh) 流动电解液贮藏系统
EP3761388B1 (en) Battery pack
US20230207926A1 (en) Battery pack
CN113839119A (zh) 冷却液的进液方法及电池液冷模组及储能设备
KR102305265B1 (ko) 전지 모듈 하우징용 냉매 분배 인터페이스
KR102074321B1 (ko) 배터리 모듈용 냉각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력 저장 장치
CN218101604U (zh) 一种电池包箱体、电池包、用电装置和制造电池包的设备
CN217772054U (zh) 饮水机的水箱组件和具有其的饮水机
CN116345056A (zh) 电池装置和储能设备
CN211017238U (zh) 一种内氧式金属空气电池组
CN219917428U (zh) 电池单体和储能设备
CN219832768U (zh) 单体电池及电池模组
CN211320220U (zh) 囊式膨胀水箱
CN113871751A (zh) 电池液冷模组和储能设备
CN220138500U (zh) 电池箱体及电池模组
CN218731518U (zh) 电池包及车辆
CN217522106U (zh) 一种电池负压化成装置
CN219643091U (zh) 电池、电池模组及电动设备
CN220895678U (zh) 壳体组件和储能电源
CN215911561U (zh) 电池模组和储能设备
CN217270449U (zh) 一种高效密封节温器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61006 room 201-1, complex building 5, No. 11, Butang Middle Road, industrial base, Xiamen Torch High tech Zone (Tongxiang), Xiamen, Fujian

Applicant after: Xiam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61006 room 201-1, complex building 5, No. 11, Butang Middle Road, industrial base, Xiamen Torch High tech Zone (Tongxiang), Xiamen, Fujian

Applicant before: Xiamen Haiche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224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