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44303U - 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及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及断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44303U
CN217444303U CN202123042204.6U CN202123042204U CN217444303U CN 217444303 U CN217444303 U CN 217444303U CN 202123042204 U CN202123042204 U CN 202123042204U CN 217444303 U CN217444303 U CN 2174443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 rod
cavity
auxiliary
microswitch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4220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文贵
陈士军
王以盾
郭德鑫
李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4220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443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443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443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气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其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分别与基座两侧配合以分别封闭基座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推杆一端插置在第一腔体内与设置在其内的辅助微动开关驱动配合,另一端凸出在壳体外部;第二推杆一端插置在第二腔体内与设置在其内报警微动开关驱动配合,另一端凸出在壳体外部;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的一端均凸出在基座的基座首端外部,基座还包括设置在其基座尾端且分别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连通的第一进线口和第二进线口;所述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结构设计合理、紧凑,体积小,便于安装且安全性好。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所述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的断路器,有利于节约断路器的内部安装空间。

Description

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及断路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气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以及一种包括所述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的断路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低压断路器的辅助和报警附件,其体积大,结构为非封闭或半封闭状态,安装使用不可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和断路器,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结构设计合理、紧凑,体积小,便于安装且安全性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其包括壳体、辅助微动开关、报警微动开关、第一推杆、与第一推杆配合的第一弹性复位件、第二推杆以及与第二推杆配合的第二弹性复位件;所述壳体包括基座、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基座包括分别设置在其两侧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分别与基座两侧配合以分别封闭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辅助微动开关设置在第一腔体内,第一推杆一端插置在第一腔体内与辅助微动开关驱动配合,另一端凸出在壳体外部;所述报警微动开关设置在第二腔体内,第二推杆一端插置在第二腔体内与报警微动开关驱动配合,另一端凸出在壳体外部;所述基座包括分别设置在其两端的基座首端和基座尾端,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的一端均凸出在基座首端外部,基座还包括设置在基座尾端且分别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连通的第一进线口和第二进线口。
优选的,所述辅助微动开关包括用于接线的第一引脚,报警微动开关包括用于接线的第二引脚,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导线插入第一进线口和第二进线口的方向。
优选的,所述基座包括设置在第一腔体内的第一固定结构,第一固定结构包括并排间隔设置的第一导柱、第二导柱,以及并排间隔设置且分别与辅助微动开关限位配合的第一分隔结构和第二分隔结构;所述辅助微动开关包括设置在其主体上的两个分别与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配合的第一导孔和第二导孔,以及三个并排间隔设置的第一引脚,每个第一引脚一端均设置在辅助微动开关的主体上;所述辅助微动开关的三个第一引脚分别为第一下引脚、第一中引脚和第一上引脚,第一下引脚、第一分隔结构、第一中引脚之间、第二分隔结构、第一上引脚依次设置。
优选的,所述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第一推杆两侧的两个辅助微动开关,两组第一固定结构对称设置在第一推杆两侧且分别与两个微动开关配合。
优选的,所述基座还包括第一推杆滑孔和第一导引筋结构,第一推杆滑孔设置在第一腔体的侧壁上且与第一腔体连通,第一盖板包括与第一导引结构相对且配合使用的第二导引筋结构,第一推杆滑动设置在第一推杆滑孔内,第一推杆位于在第一导引筋结构和第二导引筋结构之间且分别与第一导引筋结构和第二导引筋结构滑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引筋结构和第二导引筋结构均为工字型结构且均包括第一横筋、第二横筋以及第一竖筋,第一横筋和第二横筋相对间隔设置且分别第一竖筋的两端相连,两个第一横筋还分别与第一推杆限位配合阻止第一推杆脱出第一腔体。
优选的,所述第一推杆包括第一推杆限位段和第一推杆滑动段,第一推杆限位段与第一推杆滑动段连接的侧面与第一横筋限位配合以阻止第一推杆脱出第一腔体,第一推杆滑动段分别与第一导引筋结构和第二导引筋结构滑动配合且设有第一推杆驱动斜面,第一推杆驱动斜面与辅助微动开关的辅助微动开关按钮相对配合。
优选的,所述基座还包括设置在第二腔体内的第二固定结构,第二固定结构包括并排间隔设置的第三导柱和第四导柱,以及分别与报警微动开关限位配合且并排间隔设置第三分隔结构和第四分隔结构;所述报警微动开关包括设置在其主体上且分别与第三导柱和第四导柱配合的第三导孔和第四导孔,以及并排间隔设置的三个第二引脚,每个第二引脚的一端均设置在报警微动开关的主体上;所述报警微动开关的三个第二引脚分别为第二下引脚、第二中引脚和第二上引脚,第二下引脚、第三分隔结构、第二中引脚、第四分隔结构和第二上引脚依次并排设置。
优选的,所述基座还包括第二推杆滑孔和第三导引筋结构,第二推杆滑孔设置在第二腔体的侧壁上且与第二腔体连通,第二盖板包括与第三导引筋结构相对且配合使用的第四导引筋结构,第二推杆滑动设置在第二推杆滑孔内,第二推杆设置在第三导引筋结构和第四导引筋结构之间且分别与第三导引筋结构和第四导引筋结构滑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第三导引筋结构和第四导引筋结构均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三横筋和第四横筋,两个第三横筋分别与第二推杆限位配合以阻止第二推杆脱出第二腔体。
优选的,所述第二推杆包括第二推杆限位段和第二推杆滑动段,第二推杆限位段与第二推杆滑动段相连的侧面与第三横筋限位配合以阻止第二推杆脱出第二腔体,第二推杆滑动段设有第二推杆驱动斜面,第二推杆驱动斜面与报警微动开关的报警微动开关按钮驱动配合,第二推杆滑动段包括滑动段主体和滑动段凸台,两个滑动段凸台分别设置在滑动段主体的面向基座和第二盖板的两侧,每个滑动段凸台一端与第二推杆限位段相连,另一端与第四横筋限位配合以阻止第二推杆脱出第二腔体。
一种断路器,包括所述的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在断路器合闸或分闸时,断路器的操作机构或动触头机构驱动第一推杆,使辅助微动开关切换导通状态;在断路器因故障脱扣分闸时,断路器的操作机构或动触头机构驱动第二推杆,使报警微动开关切换导通状态。
本实用新型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为一体式独立结构,便于安装和更换,而且整体结构紧凑,节约安装空间;其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的一端凸出在基座的基座首端外部,第一进线口和第二进线口设置在基座尾端,使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的布局更加合理和美观,便于接线和装配。
此外,所述第一分隔结构和第二分隔结构将相邻的第一引脚分隔开,有利于增大相邻第一引脚之间的绝缘间隙和爬电距离,有利于提高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的内部绝缘性能。
此外,所述第一导引筋结构和第二导引筋接头有利于减小第一推杆与基座、第一盖板的滑动摩擦力,一则保证第一推杆可靠流畅的动作,二来有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
此外,所述第三分隔结构和第四分隔结构有利于提高报警微动开关的相邻第二引脚之间的爬电距离和绝缘间隙,有利于提高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的内部绝缘性能。
此外,所述第三导引筋结构和第四导引筋结构有利于减小第二推杆与基座、第二盖板的摩擦力,保证了第二推杆流畅可靠的滑动,二者有利于延长第二推杆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断路器,其包括所述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有利于节约断路器的内部安装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去除了第一盖板的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的投影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去除了第一盖板的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基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示出了第一腔体内结构;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去除了第二盖板的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的投影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去除了第二盖板的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基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示出了第二腔体内结构;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9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如图1-3、6-7所示,本实用新型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其包括壳体、辅助微动开关4a、报警微动开关4c、第一推杆5、与第一推杆5配合的第一弹性复位件6、第二推杆7以及与第二推杆7配合的第二弹性复位件8;所述壳体包括基座1、第一盖板2和第二盖板3,基座1包括分别设置在其两侧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盖板2和第二盖板3分别与基座1的两侧配合以分别封闭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辅助微动开关4a设置在第一腔体内,第一推杆5一端插置在第一腔体内与辅助微动开关4a驱动配合,另一端凸出在壳体外部;所述报警微动开关4c设置在第二腔体内,第二推杆7一端插置在第二腔体内与报警微动开关4c驱动配合,另一端凸出在壳体外部;所述基座1包括分别设置在其两端的基座首端和基座尾端,第一推杆5和第二推杆7的一端均凸出在基座首端外部,基座1还包括设置在基座尾端且分别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连通的第一进线口1-5a和第二进线口1-5c。
本实用新型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为一体式独立结构,便于安装和更换,而且整体结构紧凑,节约安装空间;其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的一端凸出在基座的基座首端外部,第一进线口和第二进线口设置在基座尾端,使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的布局更加合理和美观,便于接线和装配。
具体的,如图1-3、6-7所示,所述基座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为基座尾端和基座首端,第一推杆5和第二推杆7的下端凸出在基座首端的下方,导线从基座尾端的上方插入基座1内。
需要指出的,本实用新型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优选应用于断路器中,第一推杆5和第二推杆7的凸出在壳体外部的一端,受断路器的结构(例如断路器的操作机构或动触头机构)驱动使第一推杆5和第二推杆7滑动,第一推杆5和第二推杆7分别触发辅助微动开关4a和报警微动开关4c切换导通状态。一种方式为,在断路器合闸或分闸时,断路器的操作机构或动触头机构驱动第一推杆5,使辅助微动开关4a切换导通状态,反馈断路器的合闸或分闸状态;在断路器因故障脱扣分闸时,断路器的操作机构或动触头机构驱动第二推杆7,使报警微动开关4c切换导通状态,反馈断路器的脱扣状态。所述的切换导通状态,可以为切换为闭合状态,或切换为断开状态,均可以提供状态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推杆5设有与辅助微动开关4a的辅助微动开关按钮4-2a驱动配合的第一推杆驱动斜面5-10a,第一推杆5向第一腔体内滑动,第一推杆驱动斜面5-10a抵压辅助微动开关按钮4-2a以触发辅助微动开关4a,使辅助微动开关4a切换导通状态;所述第二推杆7设有与报警微动开关4c的报警微动开关按钮4-2c驱动配合的第二推杆驱动斜面7-10a,第二推杆7向第二腔体内滑动,第二推杆驱动斜面7-10a抵压报警微动开关按钮4-2c以触发报警微动开关4c,使报警微动开关4c切换导通状态。
如图2-3、6-7所示,所述辅助微动开关4a包括用于接线的第一引脚 4-0a,报警微动开关4c包括用于接线的第二引脚4-0c,第一引脚4-0a和第二引脚4-0c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导线插入第一进线口和第二进线口的方向。
具体的,如图2-3、6-7所示方向,所述第一引脚4-0a和第二引脚4-0c 均沿水平方向延伸,导线沿竖直方向插入第一进线口和第二进线口。
如图2-4所示,所述基座1包括设置在第一腔体内的第一固定结构,第一固定结构包括并排间隔设置的第一导柱1-2a和第二导柱1-3a,以及并排间隔设置且分别与辅助微动开关4a限位配合的第一分隔结构1-0a和第二分隔结构1-1a;所述辅助微动开关4a包括设置在其主体上的两个分别与第一导柱1-2a和第二导柱1-3a配合的第一导孔和第二导孔,以及三个并排间隔设置的第一引脚4-0a,每个第一引脚4-0a一端均设置在辅助微动开关4a的主体上;所述辅助微动开关4a的三个第一引脚4-0a分别为第一下引脚、第一中引脚和第一上引脚,第一下引脚、第一分隔结构1-0a、第一中引脚、第二分隔结构1-1a和第一上引脚依次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分隔结构1-0a和第二分隔结构1-1a分别与辅助微动开关4a的主体抵接。所述第一分隔结构1-0a和第二分隔结构1-1a将相邻的第一引脚4-0a分隔开,有利于增大相邻第一引脚4-0a之间的绝缘间隙和爬电距离,有利于提高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的内部绝缘性能。
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第一推杆5两侧两个辅助微动开关4a,两组第一固定结构对称设置在第一推杆 5两侧且分别与两个辅助微动开关4a配合。
需要指出的,所述辅助微动开关4a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一个或两个。
如图4所示,所述基座1还包括第一推杆滑孔1-5-10和第一导引筋结构,第一推杆滑孔1-5-10设置在第一腔体的侧壁上且与第一腔体连通,第一盖板2包括与第一导引筋结构相对且配合使用的第二导引筋结构(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推杆5滑动设置在第一推杆滑孔1-5-10内,第一推杆5 位于第一导引筋结构和第二导引筋结构之间且分别与二者滑动配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引筋结构和第二导引筋结构均为工字型结构且均包括第一横筋1-5-2、第二横筋1-5-12以及第一竖筋1-5-11,第一横筋1-5-2和第二横筋1-5-12相对间隔设置且分别与第一竖筋1-5-11的两端相连,两根第一横筋1-5-2还分别与第一推杆5限位配合阻止第一推杆5脱出第一腔体。所述第一导引筋结构和第二导引筋接头有利于减小第一推杆与基座、第一盖板的滑动摩擦力,一则保证第一推杆可靠流畅的动作,二来有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导引筋结构的一端位于第一腔体内,另一端延伸至第一推杆滑孔1-5-10内。
如图2-3、5所示,所述第一推杆5包括第一推杆限位段5-2和第一推杆滑动段5-1,第一推杆限位段5-2与第一推杆滑动段5-1连接的侧面与第一横筋1-5-2限位配合以阻止第一推杆5脱出第一腔体,第一推杆滑动段 5-1分别与第一导引筋结构和第二导引筋结构滑动配合且设有第一推杆驱动斜面5-10a,第一推杆驱动斜面5-10a与辅助微动开关4a的辅助微动开关按钮4-2a相对配合,第一推杆5受外力驱动向第一腔体内移动时,第一推杆驱动斜面5-10a相对于辅助微动开关按钮4-2移动以抵压辅助微动开关按钮4-2a,以触发辅助微动开关4a切换导通状态。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推杆滑动段5-1设有两个第一推杆驱动面5-10a,两第一推杆驱动面5-10a 分别设置在第一推杆滑动段5-1两侧且对称设置,分别与两个辅助微动开关4a的辅助微动开关按钮4-2驱动配合。
具体的,如图2-3、5所示,所述第一推杆限位段5-2和第一推杆滑动段5-1均为四棱柱结构,第一推杆限位段5-2和第一推杆滑动段5-1的连接处形成与第一横筋1-5-2限位配合的台面;所述第一推杆滑动段5-1包括依次相连的滑动段避让部、滑动段驱动部和滑动段传动部,滑动段避让部还与第一推杆限位段5-2相连,滑动段避让部面向两个辅助微动开关的侧面为避让部侧面,滑动段传动部面向两个辅助微动开关的侧面为传动部侧面,两个避让部侧面相对于两个传动部侧面向第一推杆滑动段的中部偏移以避让两个辅助微动开关4a的辅助微动开关按钮4-2a,滑动段驱动部两侧各设置一个第一推杆驱动斜面5-10a,每个第一推杆驱动斜面5-10a两端分别与一个避让部侧面和一个传动部侧面相连。
如图2-3所示,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6为设置在第一腔体内的第一压簧,第一压簧两端分别用于第一推杆5和基座1限位配合。
如图2-3、5所示,所述第一推杆5还包括第一推杆限位台5-3,第一推杆限位台5-3、第一推杆限位段5-2、第一推杆滑动段5-1依次相连;如图2-4所示,所述基座1还包括第一弹簧支撑座,第一弹簧支撑座设有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一压簧一端套设在第一推杆限位台5-3上,另一端设置在第一弧形槽内与基座1限位配合。
如图2-3、5所示,所述第一推杆5还包括第一推杆折弯段5-0,第一推杆滑动段5-1一端与第一推杆折弯段5-0折弯相连,另一端与第一推杆限位段5-2相连,第一推杆折弯段5-0向一个辅助微动开关4a所在侧折弯。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推杆折弯段5-0与第一推杆滑动段5-1直角相连。
如图6-8所示,所述基座1还包括设置在第二腔体内的第二固定结构,第二固定结构包括并排间隔设置的第三导柱1-2c和第四导柱1-3c,以及分别与报警微动开关4c限位配合且并排间隔设置的第三分隔结构1-0c和第四分隔结构1-1c;所述报警微动开关4c包括设置在其主体上且分别与第三导柱1-2c和第四导柱1-3c配合的第三导孔和第四导孔以及并排间隔设置的三个第二引脚4-0c,每个第二引脚4-0c的一端均设置在报警微动开关 4c的主体上;所述报警微动开关4c的三个第二引脚分别为第二下引脚、第二中引脚和第二上引脚,第二下引脚、第三分隔结构1-0c、第二中引脚、第四分隔结构1-1c和第二上引脚依次并排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分隔结构1-0c和第四分隔结构1-1c分别与报警微动开关4c抵接配合。所述第三分隔结构1-0c和第四分隔结构1-1c有利于提高报警微动开关4c的相邻第二引脚4-0c之间的爬电距离和绝缘间隙,有利于提高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的内部绝缘性能。
如图8所示,所述基座1还包括第二推杆滑孔1-7-1和第三导引筋结构,第二推杆滑孔1-7-1设置在第二腔体的侧壁上且与第二腔体连通,第二盖板3包括与第三导引筋结构相对且配合使用的第四引导筋结构(图中未示出),第二推杆7滑动设置在第二推杆滑孔1-7-1内,第二推杆7设置在第三导引筋结构和第四导引筋结构之间且分别与二者滑动配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推杆7被限位在报警微动开关4c和第二腔体的侧壁之间且分别与二者滑动配合。
如图8所示,所述第三导引筋结构和第四导引筋结构均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三横筋和第四横筋,两个第三横筋分别与第二推杆7限位配合以阻止第二推杆7脱出第二腔体。所述第三导引筋结构和第四导引筋结构有利于减小第二推杆7与基座1、第二盖板3的摩擦力,保证了第二推杆7流畅可靠的滑动,二者有利于延长第二推杆7的使用寿命。
如图8所示,所述第三导引筋结构的第三横筋为L形结构,其包括折弯相连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与第四导引筋结构的第三横筋相对,第二段与报警微动开关4c相对。
如图6-7、9所示,所述第二推杆7包括第二推杆限位段7-2和第二推杆滑动段7-1,第二推杆限位段7-2与第二推杆滑动段7-1相连的侧面与第三横筋限位配合以阻止第二推杆7脱出第二腔体,第二推杆滑动段7-1设有第二贵干驱动斜面7-10a,第二推杆驱动斜面7-10a与报警微动开关4c 的报警微动开关按钮4-2c驱动配合,第二推杆7受外力驱动向第二腔体内移动使第二推杆驱动斜面7-10a抵压报警微动开关按钮4-2c,以触发报警微动开关4c切换导通状态,第二推杆滑动段7-1包括滑动段主体7-10和滑动段凸台7-11,两个滑动段凸台7-11分别设置在滑动段主体7-10的面向基座1和第二盖板3的两侧,每个滑动段凸台7-11一端与第二推杆限位段7-2相连,另一端与第四横筋限位配合以阻止第二推杆7脱出第二腔体。
具体的,如图6-7、9所示,所述第二推杆限位段7-2和滑动段主体7-10 均为四棱柱结构,滑动段凸台7-11和滑动段主体7-10的面向报警微动开关4c的一侧平齐,滑动段主体7-10包括依次相连的滑动段避让部、滑动段驱动部和滑动段传动部,滑动段避让部还与第二推杆限位段7-2相连,两个滑动段凸台7-11由第二推杆限位段7-2延伸至滑动段传动部,滑动段避让部和两个滑动段凸台7-11的面向报警微动开关4c的一侧相对于滑动段传动部面向报警微动开关4c的一侧向远离报警微动开关4c的方向偏移以避让报警微动开关4c的报警微动开关按钮4-2c,滑动段驱动部和两个滑动段凸台7-11面向报警微动开关4c的一侧为第二推杆驱动斜面7-10c。
如图6-7所示,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8为设置在第二腔体内的第二压簧,第二压簧一端与第二推杆7配合,另一端与第二腔体的侧壁配合。
如图6-7、9所示,所述第二推杆7还包括第二推杆限位台7-3,第二推杆限位台7-3、第二推杆限位段7-2、第二推杆滑动段7-1依次相连;如图6-8所示,所述基座1还包括第二弹簧支撑座,第二弹簧支撑座设有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二压簧一端套设在第二推杆限位台7-3上,另一端设置在第二弧形槽内与基座1限位配合。
如图6-7、9所示,所述第二推杆7还包括第二推杆凸起7-0,第二推杆凸起7-0设置在第二推杆滑动段7-1远离第二推杆限位段7-2的一端上,第二推杆凸起7-0向报警微动开关4c所在侧凸起。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其包括壳体、辅助微动开关(4a)、报警微动开关(4c)、第一推杆(5)、与第一推杆(5)配合的第一弹性复位件(6)、第二推杆(7)以及与第二推杆(7)配合的第二弹性复位件(8);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基座(1)、第一盖板(2)和第二盖板(3),基座(1)包括分别设置在其两侧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盖板(2)和第二盖板(3)分别与基座(1)两侧配合以分别封闭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辅助微动开关(4a)设置在第一腔体内,第一推杆(5)一端插置在第一腔体内与辅助微动开关(4a)驱动配合,另一端凸出在壳体外部;所述报警微动开关(4c)设置在第二腔体内,第二推杆(7)一端插置在第二腔体内与报警微动开关(4c)驱动配合,另一端凸出在壳体外部;所述基座(1)包括分别设置在其两端的基座首端和基座尾端,第一推杆(5)和第二推杆(7)的一端均凸出在基座首端外部,基座(1)还包括设置在基座尾端且分别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连通的第一进线口(1-5a)和第二进线口(1-5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微动开关(4a)包括用于接线的第一引脚(4-0a),报警微动开关(4c)包括用于接线的第二引脚(4-0c),第一引脚(4-0a)和第二引脚(4-0c)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导线插入第一进线口和第二进线口的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包括设置在第一腔体内的第一固定结构,第一固定结构包括并排间隔设置的第一导柱(1-2a)、第二导柱(1-3a),以及并排间隔设置且分别与辅助微动开关(4a)限位配合的第一分隔结构(1-0a)和第二分隔结构(1-1a);所述辅助微动开关(4a)包括设置在其主体上的两个分别与第一导柱(1-2a)和第二导柱(1-3a)配合的第一导孔和第二导孔,以及三个并排间隔设置的第一引脚(4-0a),每个第一引脚(4-0a)一端均设置在辅助微动开关(4a)的主体上;所述辅助微动开关(4a)的三个第一引脚(4-0a)分别为第一下引脚、第一中引脚和第一上引脚,第一下引脚、第一分隔结构(1-0a)、第一中引脚之间、第二分隔结构(1-1a)、第一上引脚依次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第一推杆(5)两侧的两个辅助微动开关(4a),两组第一固定结构对称设置在第一推杆(5)两侧且分别与两个微动开关(4a)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还包括第一推杆滑孔(1-5-10)和第一导引筋结构,第一推杆滑孔(1-5-10)设置在第一腔体的侧壁上且与第一腔体连通,第一盖板(2)包括与第一导引结构相对且配合使用的第二导引筋结构,第一推杆(5)滑动设置在第一推杆滑孔(1-5-10)内,第一推杆(5)位于在第一导引筋结构和第二导引筋结构之间且分别与第一导引筋结构和第二导引筋结构滑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引筋结构和第二导引筋结构均为工字型结构且均包括第一横筋(1-5-2)、第二横筋(1-5-12)以及第一竖筋(1-5-11),第一横筋(1-5-2)和第二横筋(1-5-12)相对间隔设置且分别第一竖筋(1-5-11)的两端相连,两个第一横筋(1-5-2)还分别与第一推杆(5)限位配合阻止第一推杆(5)脱出第一腔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杆(5)包括第一推杆限位段(5-2)和第一推杆滑动段(5-1),第一推杆限位段(5-2)与第一推杆滑动段(5-1)连接的侧面与第一横筋(1-5-2)限位配合以阻止第一推杆(5)脱出第一腔体,第一推杆滑动段(5-1)分别与第一导引筋结构和第二导引筋结构滑动配合且设有第一推杆驱动斜面(5-10a),第一推杆驱动斜面(5-10a)与辅助微动开关(4a)的辅助微动开关按钮(4-2a)相对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还包括设置在第二腔体内的第二固定结构,第二固定结构包括并排间隔设置的第三导柱(1-2c)和第四导柱(1-3c),以及分别与报警微动开关(4c)限位配合且并排间隔设置第三分隔结构(1-0c)和第四分隔结构(1-1c);所述报警微动开关(4c)包括设置在其主体上且分别与第三导柱(1-2c)和第四导柱(1-3c)配合的第三导孔和第四导孔,以及并排间隔设置的三个第二引脚(4-0c),每个第二引脚(4-0c)的一端均设置在报警微动开关(4c)的主体上;所述报警微动开关(4c)的三个第二引脚(4-0c)分别为第二下引脚、第二中引脚和第二上引脚,第二下引脚、第三分隔结构(1-0c)、第二中引脚、第四分隔结构(1-1c)和第二上引脚依次并排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还包括第二推杆滑孔(1-7-1)和第三导引筋结构,第二推杆滑孔(1-7-1)设置在第二腔体的侧壁上且与第二腔体连通,第二盖板(3)包括与第三导引筋结构相对且配合使用的第四导引筋结构,第二推杆(7)滑动设置在第二推杆滑孔(1-7-1)内,第二推杆(7)设置在第三导引筋结构和第四导引筋结构之间且分别与第三导引筋结构和第四导引筋结构滑动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引筋结构和第四导引筋结构均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三横筋和第四横筋,两个第三横筋分别与第二推杆(7)限位配合以阻止第二推杆(7)脱出第二腔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杆(7)包括第二推杆限位段(7-2)和第二推杆滑动段(7-1),第二推杆限位段(7-2)与第二推杆滑动段(7-1)相连的侧面与第三横筋限位配合以阻止第二推杆(7)脱出第二腔体,第二推杆滑动段(7-1)设有第二推杆驱动斜面(7-10a),第二推杆驱动斜面(7-10a)与报警微动开关(4c)的报警微动开关按钮(4-2c)驱动配合,第二推杆滑动段(7-1)包括滑动段主体(7-10)和滑动段凸台(7-11),两个滑动段凸台(7-11)分别设置在滑动段主体(7-10)的面向基座(1)和第二盖板(3)的两侧,每个滑动段凸台(7-11)一端与第二推杆限位段(7-2)相连,另一端与第四横筋限位配合以阻止第二推杆(7)脱出第二腔体。
12.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1任一所述的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在断路器合闸或分闸时,断路器的操作机构或动触头机构驱动第一推杆(5),使辅助微动开关(4a)切换导通状态;在断路器因故障脱扣分闸时,断路器的操作机构或动触头机构驱动第二推杆(7),使报警微动开关(4c)切换导通状态。
CN202123042204.6U 2021-12-06 2021-12-06 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及断路器 Active CN2174443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42204.6U CN217444303U (zh) 2021-12-06 2021-12-06 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及断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42204.6U CN217444303U (zh) 2021-12-06 2021-12-06 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及断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44303U true CN217444303U (zh) 2022-09-16

Family

ID=83209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42204.6U Active CN217444303U (zh) 2021-12-06 2021-12-06 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及断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443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3020287A1 (zh) 一种按键开关的侧向导通组件
CN100527305C (zh) 真空负荷开关
CN217444303U (zh) 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及断路器
CN212434520U (zh) 一种可强制断电的漏电保护器
CN112448204A (zh) 一种防触电插座板和插头前置组件
WO2020135410A1 (zh) 小型断路器
CN108336681B (zh) 电气开关柜
CN213519791U (zh) 断路器
CN214043553U (zh) 断路器
CN111769413B (zh) 适配器、轨道和轨道插座
CN212848144U (zh) 一种门控开关
CN216054534U (zh) 断路器
CN220774268U (zh) 断路器的防合闸装置
CN213519790U (zh) 断路器
CN217427191U (zh) 带安全门插座
CN218939476U (zh) 一种微动开关
CN216597457U (zh) 一种插入式断路器的分合闸显示机构
CN111696804A (zh) 一种新型微动开关
CN214099519U (zh) 断路器
CN218215023U (zh) 按键开关
CN215869062U (zh) 一种微动模块
CN212162190U (zh) 一种带防护盖的墙壁插座
CN204424185U (zh) 一种塑壳断路器
CN220065539U (zh) 触头模块和直流开关
CN220526833U (zh) 一种常闭辅助触头结构及直流接触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