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34363U - 一种空调的装配组件、装配系统及空调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的装配组件、装配系统及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34363U
CN217434363U CN202220630781.2U CN202220630781U CN217434363U CN 217434363 U CN217434363 U CN 217434363U CN 202220630781 U CN202220630781 U CN 202220630781U CN 217434363 U CN217434363 U CN 2174343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er
assembly
main body
conditioner main
assemb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3078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伟奇
温奇林
孙超
蔡莹
陈章勇
龚鹏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22063078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343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343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343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家电装配技术领域,本申请公开一种空调的装配组件、装配系统及空调。所述空调的装配组件包括操作台、第一限位机构、顶升机构及第二限位机构,所述操作台包括装配区;所述第一限位机构,用于限定空调主体相对所述装配区的相对位移,所述顶升机构面向所述装配区,用于抵推所述空调主体上升或下降,以调节所述空调主体与所述待装配件之间的间隔距离,第二限位机构,用于限定待装配件相对所述空调主体的相对位移。与现有技术相比,可有效提高所述空调主体的安装位与所述待装配件之间的安装位的对齐的精度及安装装配效率,节省人力。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的装配组件、装配系统及空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家电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的装配组件、装配系统及空调。
背景技术
传统的空调生产中,因装配后部分零件超出底壳平面,空调面板体扣合在空调主体底壳后整机平放在工艺板(操作台)上不平整,导致紧固螺钉孔存在错位、虚位,现有技术中,需要员工需要用手按压空调面板体才能紧固螺钉,造成人为定位不精准、消耗人力,难以实现自动化,效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空调装配过程中人为定位不精准、消耗时间长,效率低技术问题,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定位、节省人力、效率高的一种空调的装配组件、装配系统及空调。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的装配组件,包括:
操作台,所述操作台包括装配区;
第一限位机构,用于限定空调主体相对所述装配区的相对位移;
顶升机构,面向所述装配区,用于抵推所述空调主体上升或下降,以调节所述空调主体与所述待装配件之间的间隔距离;
第二限位机构,用于限定待装配件相对所述空调主体的相对位移。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顶升机构包括:
支撑板,设置于所述操作台;
卡托,面向所述装配区,用于与所述空调主体的底壳限位卡接;
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板,所述升降机构带动所述卡托上升或下降。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
第一安装架,设置于所述操作台的第一侧;
抵推板,面向所述装配区;
第一动力机构,装配于所述第一安装架,所述抵推板装配于所述第一动力机构的一端,以通过所述第一动力机构带动所述抵推板沿第一方向往复移动。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
第二安装架,设置于所述操作台的第二侧;
夹爪,装配于所述第二安装架,且一侧面向所述空调主体,另一侧面向所述待装配件;
第二动力机构,带动所述夹爪夹持或释放,以用于限定所述待装配件及所述空调主体的相对位移。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夹爪包括:
第一夹臂,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架,且面向所述空调主体;
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与所述第二夹臂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夹臂包括装配端及压接端,所述装配端可转动地装配于所述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动力机构与所述压接端转动连接,以带动所述压接端靠近或远离所述待装配件。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夹爪包括柔性压块,所述柔性压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夹臂和/或所述第二夹臂,所述夹爪通过所述柔性压块抵接于所述空调主体或所述待装配件。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包括第三限位机构,所述第三限位机构包括:
第三安装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面向所述第一限位机构,所述第二限位机构设置于所述安装板;
第三动力机构,设置于所述操作台的第二侧,所述第三动力机构带动所述第三安装架沿第一方向靠近或远离所述装配区,以使所述安装板抵接于所述空调主体。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送料机构,所述操作台包括第一操作端及第二操作端,所述装配区设置于所述第一操作端与所述第二操作端之间,所述送料机构用于将所述空调主体在所述第一操作端与所述第二操作端之间往复移动。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包括自动装配机构,所述自动装配机构包括:
视觉定位装置,用于定位所述待装配件与所述空调主体之间安装位的位置;
锁紧装配装置,用于向所述安装位安装锁紧件,所述视觉定位装置与所述锁紧装配装置信号连接;
机器人,所述视觉定位装置与所述锁紧装配装置设置于所述机器人。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视觉定位装置包括:
相机组件,包括相机、镜头及第一装配板,所述镜头装配于所述相机一端,用于采集所述安装位的位置,所述相机通过所述第一装配板装配于所述机器人;
光源组件,包括光源及第二装配板,所述光源通过所述第二装配板设置于所述机器人,所述光源面向所述操作台。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第一限位机构、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及所述顶升机构信号连接,以控制所述第一限位机构、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及所述顶升机构的运行状态。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的装配系统,包括所述的空调的装配组件。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包括应用所述空调的装配系统装配的空调。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的一种空调的装配组件、装配系统及空调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通过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将所述空调主体设置限位固定于所述装配区,并通过所述顶升机构抵推所述空调主体上升或下降,以调节所述待装配件与所述空调主体之间的间隔距离,进而有效避免装配过程中,待装配件上的安装位与所述空调主体上的安装位之间出现虚位,之后通过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对所述待装配件与所述空调主体进行限位,进一步避免待装配件上的安装位与所述空调主体上的安装位之间出现错位,以有效提高所述空调主体的安装位与所述待装配件之间的安装位的对齐的精度及安装装配效率,节省人力。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的装配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的装配组件另一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的装配组件装配中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的装配组件装配中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的装配组件中操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的装配组件中顶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的装配组件中第一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的装配组件中第三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的装配组件中第二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的装配组件中自动装配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其中:
10、操作台;101、装配区;102、第一侧;103、第二侧;
20、第一限位机构;21、第一安装架;22、抵推板;23、第一动力机构;
30、顶升机构;31、支撑板;32、卡托;33、升降机构;34、导轨;
40、第二限位机构;41、第二安装架;
42、夹爪;421、第一夹臂;4211、装配端;4212、压接端;
422、第二夹臂;43、第二动力机构;
100、待装配件;200、空调主体;300、第一方向;
50、第三限位机构;51、第三安装架;511、安装板;52、第三动力机构;
60、送料机构;61、第一操作端;62、第二操作端;63、阻挡气缸;
70、自动装配机构;71、视觉定位装置;711、相机组件;7111、相机、7112、镜头;7113、第一装配板;7114、第二装配板;712、光源组件;
72、锁紧装配装置;73、机器人;
80、控制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传统的空调生产中,部分零件的延伸长度在装配后会超过空调主体的底壳所在的平面,也就是因装配后部分零件超出底壳平面,如在空调面板的安装过程中,空调面板体扣合在空调主体底壳后,由于空调主体平放在工艺板上,为方便安装空调面板会将空调向下压,在安装过程,空调后壳在与面板安装的一端被抬起,导致空调主体下底面不能完全抵接于工艺板上,造成受力不均,容易损坏空调面板,且在安装时,需要人为将面板向下压,使面板上的装配孔与空调主体上的装配孔的位置对齐,再紧固螺钉,在紧固螺钉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螺钉孔存在错位、虚位的问题,增加了人为定位的难度,消耗较大的人力,装配效率低。
为解决空调装配过程中人为定位不精准、消耗时间长,效率低技术问题,本申请通过所述第一限位机构20将所述空调主体200设置限位固定于所述装配区101,并通过所述顶升机构30抵推所述空调主体200上升或下降,以调节所述待装配件100与所述空调主体200之间的间隔距离,进而有效避免装配过程中,待装配件100上的安装位与所述空调主体200上的安装位之间出现虚位,之后通过所述第二限位机构40对所述待装配件100与所述空调主体200进行限位,进一步避免待装配件100上的安装位与所述空调主体200上的安装位之间出现错位,以有效提高所述空调主体200的安装位与所述待装配件100之间的安装位的对齐的精度及安装装配效率,节省人力。
所述顶升机构30包括导轨34,所述支撑板31通过所述导轨34装配于所述操作台10,以减小整体装配重量。
参考图1-图2所示,作为示例,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的装配组件,包括:
操作台10,所述操作台10包括装配区101;
第一限位机构20,用于限定空调主体200相对所述装配区101的相对位移;
顶升机构30,面向所述装配区101,用于抵推所述空调主体200上升或下降,以调节所述空调主体200与所述待装配件100之间的间隔距离;
第二限位机构40,用于限定待装配件100相对所述空调主体200的相对位移。
参考图3及图4所示,在一示例中,所述第一限位机构20可设置于所述装配区101的一个相对侧,限定所述空调主体200与所述装配区101在第一方向300的相对位移,所述第一方向300设置为与装配方向相互垂直的方向,进而,可在装配过程中,可有效避免空调主体200与所述装配区101位置之间的相对位移,将所述第二限位机构40设置于所述装配区101的另一相对侧,使所述第二限位机构40能够沿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装配方向,限定所述空调主体200与所述待装配件100之间的间隔位移,进而,可避免在装配过程中,空调主体200与所述待装配件100之间出现虚伪,错位的问题。
参考图6所示,所述顶升机构30面向所述装配区101,用于抵接所述空调主体200在第一方向300上升或下降,也是就是,所述第一方向300为锁紧件的装配方向,以调节所述空调主体200与所述待装配件100之间的间隔距离,以使,所述空调主体200上的安装位与所述待装配件100上的安装位对齐抵接,进一步减小装配过程中虚位错位的问题,提高装配效率及固定效果。
作为示例,所述空调主体200上的安装位可设置为装配孔,所述待装配件100上的安装位为装配孔,所述第一限位机构20将所述空调主体200限位固定于装配区101,使所述空调主体200的装配孔与所述待装配件100的装配孔对齐,所述顶升装置带动所述空调主体200升高,使所述空调主体200的装配孔与所述待装配件100的装配孔受力抵接,如,使所述空调壳体的装配孔与空调面板的装配孔受力抵接,通过所述顶升机构30减小装配过程中,沿锁紧件也就是螺钉装配方向出现虚位的问题,同时,由于顶升装置将所述空调主体200由装配区101顶起,有效避免由于部分零件的延伸长度在装配后会超过空调主体200的底壳所在的平面,也就是因装配后部分零件超出底壳平面,导致空调主体200下底面不能完全抵接于工艺板上,造成受力不均的问题。还可避免损坏空调面板,有效防止螺钉孔存在错位、虚位的问题,降低人为定位的难度,节省人力,提高装配效率。
参考图5所示,作为示例,所述第一限位机构20可设置于所述操作台10的第一侧102,所述第二限位机构40设置于所述操作台10的第二侧103,所述第一限位机构20可沿面向所述装配区101的位置,推动所述空调主体200移动中所述装配区101,并通过止挡装置将所述空调主体200限位固定于所述装配区101内。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顶升机构30包括:
支撑板31,设置于所述操作台10;
卡托32,面向所述装配区101,用于与所述空调主体200的底壳限位卡接;
升降机构33,设置于所述支撑板31,所述升降机构33带动所述卡托32上升或下降。
参考图6所示,作为示例,所述支撑板31包括有与所述操作台10装配的安装位,用于与所述操作台10固定装配,所述升降机构33装配于所述支撑板31,另一端抵推所述卡托32上升或下降,使所述卡托32能够与所述空调主体200的底壳受力抵接,带动所述空调主体200移动至目标高度后,将所述待装配件100与所述空调主体200进行装配,一方面,通过所述卡托32与所述空调主体200的适配位置卡接固定,避免空调主体200在装配过程中与所述待装配件100之间发生位移。
作为示例,所述升降机构33可采用气缸,所述卡托32包括有卡槽,所述卡槽用于与空调主体200卡接,所述卡托32设置于所述气缸的一端,以通过所述气缸带动所述卡托32升降,以调节所述空调主体200与所述待装配件100的装配位置,避免因装配后部分零件超出底壳平面,导致空调主体200下底面不能完全抵接于工艺板上,造成受力不均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限位机构20包括:
第一安装架21,设置于所述操作台10的第一侧102;
抵推板22,面向所述装配区101;
第一动力机构23,装配于所述第一安装架21,所述抵推板22装配于所述第一动力机构23的一端,以通过所述第一动力机构23带动所述抵推板22沿第一方向300往复移动。
参考图7所示,作为示例,所述第一安装架21可设置为具有设定高度的T型安装架,将动力机构装配于所述T型安装架顶部的平台上,所述抵推板22装配于所述第一动力机构23的一端,并面向所述装配区101,所述第一动力机构23包括气缸,所述抵推板22可沿所述空调主体200的长度方向延伸,以提高所述抵推板22与所述空调主体200的抵接面积,提供稳定性,优选的,可设置多个气缸,多个气缸沿所述抵推板22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进而可提高所述抵推板22抵推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而实现所述第一限位机构20将所述空调主体200移动至装配区101内的位置,对所述空调主体200的安装位置进行初步定位。
作为示例,所述抵推板22可沿锁紧件的装配方向延伸,也就是与所述顶升机构30的上升方向延伸,以使,所述顶升机构30在带动所述空调主体200上升的过程中,避免空调主体200与所述装配区101之间发生位置偏移,进一步提高装配过程中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卡托32与所述抵推板22与所述空调主体200接触面包括柔性材料,如橡胶,可设置为有防滑垫,以避免划伤所述空调壳体,并提高稳定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二限位机构40包括:
第二安装架41,设置于所述操作台10的第二侧103;
夹爪42,装配于所述第二安装架41,且一侧面向所述空调主体200,另一侧面向所述待装配件100;
第二动力机构43,带动所述夹爪42夹持或释放,以用于限定所述待装配件100及所述空调主体200的相对位移。
参考图9所示,作为示例,所述第二安装架41设置于所述操作台10的第二侧103,所述第一安装架21设置于所述操作台10的第一侧102,所述第一安装架21与所述第二安装架41相对设置,当启动所述第一动力机构23的带动下,由所述抵推板22抵推所述空调主体200由所述操作台10的第一侧102移动至所述装配区101后,所述顶升机构30调整所述空调主体200与所述操作台10之间的间隔距离,使所述空调主体200与所述操作台10之间的间隔距离略大于待装配件100安装至所述空调主体200底壳后超出所述空调主体200底壳的所在平面的长度,通过所述第一限位机构20对所述空调主体200进行初步定位后,由所述顶升机构30对所述空调主体200与所述待装配件100的安装高度进行调整,之后所述第二动力机构43启动,带动所述夹爪42夹持所述待装配件100与所述空调主体200,避免所述空调主体200与所述待装配件100之间出现相对位移,进而方便使所述空调主体200上的安装位与所述待装配件100上的安装位对齐,方便人为或机器人73进行装配,进而有效提高装配效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夹爪42包括:
第一夹臂421,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架41,且面向所述空调主体200;
第二夹臂422,所述第一夹臂421与所述第二夹臂422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夹臂421包括装配端4211及压接端4212,所述装配端4211可转动地装配于所述第二安装架41,所述第二动力机构43与所述压接端4212转动连接,以带动所述压接端4212靠近或远离所述待装配件100。
作为示例,所述待装配件100与所述空调主体200配合好后,所述待装配件100与所述空调主体200之间具有相对的两个装配面,所述第一夹臂421一端可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架41上,另一端向所述空调主体200延伸,直至抵接于所述空调主体200的非装配面上,所述第二夹臂422的装配端4211可装懂第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架41,所述压接端4212可转动地装配于所述第二动力机构43,当所述第二动力机构43启动后,可带动所述压接端4212绕所述装配端4211旋转,直至所述压接端4212抵接于所述待装配件100的非装配面上,所述第二动力机构43带动所述压接端4212继续转动,使所述待装配件100与所述空调主体200之间相对的两个装配面受力抵接,控制所述待装配件100的装配面与所述空调主体200的装配面之间的间隔距离至目标距离,进而可减小所述待装配件100与所述空调主体200在装配过程中出现虚位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夹爪42包括柔性压块,所述柔性压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夹臂421和/或所述第二夹臂422,所述夹爪42通过所述柔性压块抵接于所述空调主体200或所述待装配件100。
作为示例,所述柔性压块可设置为橡胶材料,将所述柔性压垮设置于所述第一夹臂421面向所述空调主体200的一端,以避免所述第二夹臂422的磨损所述空调主体200,和/或将所述第二夹臂422的面向所述待装配件100的一端,以避免所述第二夹臂422的磨损所述待装配件100。
作为示例,所述第二动力机构43可设置为电缸,所述第二夹臂422的压接端4212与所述电缸转动连接,带动所述第二夹臂422向所述第一夹臂421靠近,使所述空调主体200与所述待装配件100之间的间隔距离减小,也就是使所述待装配件100压紧在所述空调主体200上,以减小装配过程中的虚位。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包括第三限位机构50,所述第三限位机构50包括:
第三安装架51,包括安装板511,所述安装板511面向所述第一限位机构20,所述第二限位机构40设置于所述安装板511;
第三动力机构52,设置于所述操作台10的第二侧103,所述第三动力机构52带动所述第三安装架51沿第一方向300靠近或远离所述装配区101,以使所述安装板511抵接于所述空调主体200。
参考图8及图9所示,作为示例,所述第三安装架51的安装板511用于为所述第二限位机构40提供安装位,所述安装板511可设置为T型,顶部设置安装平台,将所述第三动力机构52设置于所述操作台10的第二侧103,所述安装板511在所述第三动力机构52的带动下,向所述装配区101移动,也就是使所述第二限位机构40向所述装配区101移动,所述第一限位机构20与所述第二限位机构40相对设置,分别面向所述装配区101的两侧,对所述空调主体200及所述待装配件100的安装位置进行限定,可便于适应不同的尺寸的空调进行装配,提高使用过程中的实用性。
参考图1-图4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送料机构60,所述操作台10包括第一操作端61及第二操作端62,所述装配区101设置于所述第一操作端61与所述第二操作端62之间,所述送料机构60用于将所述空调主体200在所述第一操作端61与所述第二操作端62之间往复移动。
作为示例,所述送料机构60包括倍速链线体,可移动所述空调主体200,还可移动整个操作台10,方便人工或机器人73方便安装。
控制所述送料机构60在达到预设位置后,停止移动,启动所述第一限位机构20,通过所述第一动力机构23带动所述抵推板22将所述空调主体200由所述操作台10的第一侧102移动至所述装配区101,再启动所述顶升机构30,对所述空调主体200的装配高度进行调整,启动所述第二限位机构40对所述空调主体200与所述待装配件100之间的间隔距离进行调整,使所述空调主体200的装配面与所述待装配件100的装配面抵接,避免所述空调主体200与所述待装配件100之间出现虚位的问题,在人为或机器人73装配完成后,通过所述送料机构60,将空调主体200由所述装配区101移动至所述第二操作端62,进行下一流程操作。
作为示例,所述操作台10包括操作板,所述空调主体200通过所述操作板进行装配,所述送料机构60还可移动整个操作板,以便于方便各个加工装配流程在送料过程中的稳定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包括自动装配机构70,所述自动装配机构70包括:
视觉定位装置71,用于定位所述待装配件100与所述空调主体200之间安装位的位置;
锁紧装配装置72,用于向所述安装位安装锁紧件,所述视觉定位装置71与所述锁紧装配装置72信号连接;
机器人73,所述视觉定位装置71与所述锁紧装配装置72设置于所述机器人73。
参考图10所示,作为示例,所述自动装配机构70设置于所述操作台10的第二侧103,且与所述装配区101相对,首先通过机器人73带动所述视觉定位装置71及锁紧装配装置72进行移动,之后,通过视觉定位装置71对所述待装配件100与所述空调主体200之间的安装位进行定位,在所述视觉定位装置71完成定位后,控制机器人73带动所述锁紧装配装置72移动至经过所述视觉定位装置71定位后的安装位上,通过所述视觉定位装置71提高定位的准确信及定位的效率,之后启动所述锁紧装配装置72对安装位装配锁紧件,进一步地提高所述空调主体200与所述待装配件100之间的装配效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视觉定位装置71包括:
相机7111组件711,包括相机7111、镜头7112及第一装配板7113,所述镜头7112装配于所述相机7111一端,用于采集所述安装位的位置,所述相机7111通过所述第一装配板7113装配于所述机器人73;
光源组件712,包括光源及第二装配板7114,所述光源通过所述第二装配板7114设置于所述机器人73,所述光源面向所述操作台10。
作为示例,所述相机7111组件711相机7111用于对镜头7112采集到的图像信息进行收集,所述光源组件712用于向所述待装配区101内的空调主体200及所述待装配件100之间进行补光,以提高相机7111组件711对图像的采集效果,进而提高整体视觉定位装置71的定位准确性及定位效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包括控制组件80,所述控制组件80与所述第一限位机构20、所述第二限位机构40及所述顶升机构30信号连接,以控制所述第一限位机构20、所述第二限位机构40及所述顶升机构30的运行状态。
所述控制组件80包括电控柜,通过电控柜对所述第一限位机构20、第二限位机构40、顶升机构30信号连接,对所述第一限位机构20中第一动力机构23的启停、第二限位机构40中第二动力机构43的启停以及顶升机构30中升降机构33的启停进行调整,提高装配过程中的智能化及稳定性。
在一示例中: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图10所示,设备动作流程:线体阻挡气缸63动作——工艺板到位——给信号到PLC——侧压机构电缸动作、侧推机构气缸动作将整机初定位——侧推机构推出——顶升定位机构将整机托举定位——侧压机构气缸动作压紧面板体——机器人73动作——机器人73夹具视觉拍照——自动打螺钉——完成打螺钉工序——机器人73回原位——侧压机构回位——顶升定位机构下降——阻挡气缸63下降——工艺板流动——循环。
其中,所述阻挡气缸63设置于所述送料机构60的一端,当所述操作台10(工艺板)移动至预设位置后,对所述操作台10进行拦截,并通过光电信号反馈至PLC控制系统内,停止送料,对空调主体200进行初步定位,待操作台10稳定后,给信号到PLC,控制测压机构电缸动作(相当于第二动力机构43)、侧推机构气缸(相当于第一动力机构23)及第三限位机构50中的第三动力机构52动作,对所述空调主体200(整机)进行初步的定位,首选,启动所述第一限位机构20将所述空调主体200沿所述操作台10的第一侧102向所述操作台10的第二侧103抵推至所述装配区101,通过光电传感器,将到到位信息给信号到PLC,之后,启动顶升机构30的升降机构33启动,带动所述卡托32升起,将所述空调主体200升起至预设高度后,可有提供所述待装配件100超出所述空调主体200底壳所在平面后的足够的延长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限位机构50带动所述第二限位机构40由所述操作台10的第二侧103向所述操作台10的第一侧102移动,直至所述第二限位机构40中的夹爪42到达所述空调主体200与所述待装配件100的安装位的位置,由于,所述第一限位机构20与所述第二限位机构40分别面向所述空调主体200的两侧,进而,有效避免所述空调主体200与所述装配区101之间相对位移,并提高所述待装配件100在装配过程中的稳定性。
作为示例,如侧压机构气缸(相当于第二动力机构43)动作控制所述第二夹臂422压紧面板体(相当于待装配件100)。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限位机构20及所述第三限位机构50共同控制所述空调主体200与所述装配区101之间的位置,所述第二限位机构40固定所述空调主体200与所述待装配件100之间的位置,控制启动所述自动装配机构70,所述自动装配机构70包括机器人73、锁紧装配装置72及视觉定位装置71,控制所述机器人73动作,驱动所述相机7111组件711及锁紧装配装置72移动至所述装配区101,其中机器人73夹具视觉拍照(相当于相机7111组件711),对所述空调主体200与所述待装配件100的安装位进行定位,通过所述自动打螺钉(锁紧装配装置72),完成打螺钉工序,实现所述空调主体200与所述待装配件100的固定装配。
当所述夹爪42中第一夹臂421抵接于所述空调主体200的非装配面,控制所述第二动力机构43启动,并带动所述第二夹臂422旋转,使所述第二夹臂422向所述待装配件100一侧移动,直至所述第二夹臂422压接于所述待装配件100的非装配面上,也就能够控制所述第一夹臂421与所述第二夹臂422的间隔距离,进而控制所述空调主体200与所述待装配件100之间的间隔距离,避免装配过程中出现虚位的问题。
侧推机构(相当于第一限位机构20)、顶升定位机构(相当于顶升机构30)、侧压机构及紧固机构动作流程:
线体阻挡气缸63动作,工艺板到位,感应开关给出信号,由PLC控制侧压机构电缸、侧推机构气缸分别动作,推动产品进行定位。
侧推机构收回,侧推机构气缸的磁性开关给出信号到PLC,PLC控制顶升定位机构气缸动作,将产品顶起,顶升定位机构的气缸到位后给出信号到PLC,PLC控制侧压机构的气缸1动作通过连杆机构动作压紧面板体,侧压机构的气缸到位后给出信号到机器人73,机器人73视觉动作进行拍照,识别螺钉孔位置完成打螺钉工序。
PLC通过程序进行螺钉计数,完成打螺钉工序后PLC给出信号到机器人73和侧压机构、顶升定位机构,所有机器会到原位,阻挡气缸63动作,工艺板流向下一个岗位,完成一个循环。
其中,侧压机构可使用从上方压紧面板体顶部,保证面板体和底壳之间无间隙即可。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的装配系统,包括所述的空调的装配组件。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包括应用所述空调的装配系统装配的空调。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空调的装配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操作台(10),所述操作台(10)包括装配区(101);
第一限位机构(20),用于限定空调主体(200)相对所述装配区(101)的相对位移;
顶升机构(30),面向所述装配区(101),用于抵推所述空调主体(200)上升或下降,以调节所述空调主体(200)与待装配件(100)之间的间隔距离;
第二限位机构(40),用于限定待装配件(100)相对所述空调主体(200)的相对位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的装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30)包括:
支撑板(31),设置于所述操作台(10);
卡托(32),面向所述装配区(101),用于与所述空调主体(200)的底壳限位卡接;
升降机构(33),设置于所述支撑板(31),所述升降机构(33)带动所述卡托(32)上升或下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的装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机构(20)包括:
第一安装架(21),设置于所述操作台(10)的第一侧(102);
抵推板(22),面向所述装配区(101);
第一动力机构(23),装配于所述第一安装架(21),所述抵推板(22)装配于所述第一动力机构(23)的一端,以通过所述第一动力机构(23)带动所述抵推板(22)沿第一方向(300)往复移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的装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机构(40)包括:
第二安装架(41),设置于所述操作台(10)的第二侧(103);
夹爪(42),装配于所述第二安装架(41),且一侧面向所述空调主体(200),另一侧面向所述待装配件(100);
第二动力机构(43),带动所述夹爪(42)夹持或释放,以用于限定所述待装配件(100)及所述空调主体(200)的相对位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的装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42)包括:
第一夹臂(421),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架(41),且面向所述空调主体(200);
第二夹臂(422),所述第一夹臂(421)与所述第二夹臂(422)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夹臂(421)包括装配端(4211)及压接端(4212),所述装配端(4211)可转动地装配于所述第二安装架(41),所述第二动力机构(43)与所述压接端(4212)转动连接,以带动所述压接端(4212)靠近或远离所述待装配件(10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的装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42)包括柔性压块,所述柔性压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夹臂(421)和/或所述第二夹臂(422),所述夹爪(42)通过所述柔性压块抵接于所述空调主体(200)或所述待装配件(10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的装配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三限位机构(50),所述第三限位机构(50)包括:
第三安装架(51),包括安装板(511),所述安装板(511)面向所述第一限位机构(20),所述第二限位机构(40)设置于所述安装板(511);
第三动力机构(52),设置于所述操作台(10)的第二侧(103),所述第三动力机构(52)带动所述第三安装架(51)沿第一方向(300)靠近或远离所述装配区(101),以使所述安装板(511)抵接于所述空调主体(200)。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的装配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送料机构(60),所述操作台(10)包括第一操作端(61)及第二操作端(62),所述装配区(101)设置于所述第一操作端(61)与所述第二操作端(62)之间,所述送料机构(60)用于将所述空调主体(200)在所述第一操作端(61)与所述第二操作端(62)之间往复移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的装配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装配机构(70),所述自动装配机构(70)包括:
视觉定位装置(71),用于定位所述待装配件(100)与所述空调主体(200)之间安装位的位置;
锁紧装配装置(72),用于向所述安装位安装锁紧件,所述视觉定位装置(71)与所述锁紧装配装置(72)信号连接;
机器人(73),所述视觉定位装置(71)与所述锁紧装配装置(72)设置于所述机器人(73)。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的装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觉定位装置(71)包括:
相机(7111)组件(711),包括相机(7111)、镜头(7112)及第一装配板(7113),所述镜头(7112)装配于所述相机(7111)一端,用于采集所述安装位的位置,所述相机(7111)通过所述第一装配板(7113)装配于所述机器人(73);
光源组件(712),包括光源及第二装配板(7114),所述光源通过所述第二装配板(7114)设置于所述机器人(73),所述光源面向所述操作台(10)。
11.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的装配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组件(80),所述控制组件(80)与所述第一限位机构(20)、所述第二限位机构(40)及所述顶升机构(30)信号连接,以控制所述第一限位机构(20)、所述第二限位机构(40)及所述顶升机构(30)的运行状态。
12.一种空调的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的装配组件。
13.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应用权利要求12所述空调的装配系统装配的空调。
CN202220630781.2U 2022-03-21 2022-03-21 一种空调的装配组件、装配系统及空调 Active CN2174343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30781.2U CN217434363U (zh) 2022-03-21 2022-03-21 一种空调的装配组件、装配系统及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30781.2U CN217434363U (zh) 2022-03-21 2022-03-21 一种空调的装配组件、装配系统及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34363U true CN217434363U (zh) 2022-09-16

Family

ID=83215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30781.2U Active CN217434363U (zh) 2022-03-21 2022-03-21 一种空调的装配组件、装配系统及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343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71331A (zh) 背板自动定位装置
CN217434363U (zh) 一种空调的装配组件、装配系统及空调
CN215280725U (zh) 一种铜螺母装配工装
CN219902308U (zh) 自适应可调型裁切设备
CN212419210U (zh) 一种加工路灯杆的折弯设备
CN219093215U (zh) 一种人防门门框自动矫直装置
CN211136200U (zh) 一种伺服压装机加工平台
CN216852409U (zh) 一种消磁加热器轴承安装辅助装置
CN215998553U (zh) 一种片针用铆接装置
CN110509246A (zh) 一种金属板折弯线的划定工装设备
CN211072527U (zh) 一种底壳蜗舌自动装配的装置
CN215544381U (zh) 一种钣金件加工用折弯辅助装置
CN107470402B (zh) 一种用于板件梯形折弯的折弯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09334019B (zh) 灯条安装装置
CN113877995A (zh) 高速凸轮折弯机
CN107425396B (zh) 一种视觉引导插端机构
CN107263074B (zh) 弹簧机自动扣弹簧卡扣机构
CN219484934U (zh) 自动装夹装置
CN215006371U (zh) 测试治具、治具调节固定装置及测试设备
CN220041710U (zh) 一种继电器轭铁铆压装置
CN219245587U (zh) 一种用于显示面板检测的压接治具及检测设备
CN211428542U (zh) 一种用于插头加工的夹片机构
CN218253777U (zh) 弹簧组装机
CN213613474U (zh) 一种发动机悬置支座安装板折弯装置
CN213889656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自动化设备配件加工用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