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30132U - 一种固定夹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固定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30132U
CN217430132U CN202123052142.7U CN202123052142U CN217430132U CN 217430132 U CN217430132 U CN 217430132U CN 202123052142 U CN202123052142 U CN 202123052142U CN 217430132 U CN217430132 U CN 2174301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block
clamping
block
guide post
ax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5214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Minimally Invasive Spinal Traum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Minimally Invasive Spinal Traum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Minimally Invasive Spinal Traum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Minimally Invasive Spinal Traum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5214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301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301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301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定夹,包括导向柱;夹持机构,设置在导向柱上,并包括第一夹块、第二夹块、旋转块和加压弹性件;第二夹块位于第一夹块远端侧,旋转块设置在第二夹块的远端侧,并与第二夹块相配合,以使旋转块能够相对于第二夹块单向旋转,并还相对于第二夹块沿近端向远端的方向移动;加压弹性件设置在第一夹块的近端侧或旋转块的远端侧;轴向限位件,能够在所述导向柱上的预定位置处与所述导向柱连接以将所述夹持机构限制在导向柱的轴向上的预定区间内,所述轴向限位件的至少部分结构还能在所述预定位置处于所述导向柱解除连接以允许所述夹持机构至少部分地脱离所述预定区间。该固定夹可以夹持骨针或连接杆,具有夹持可靠使用方便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固定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定夹。
背景技术
在骨折治疗手术,特别是开放性骨折治疗手术的实施过程中,常需要使用外固定支架的固定夹来夹持骨针或连接杆,以实现固定骨折块的目的。目前常用的固定夹多是以螺丝拧紧加压的方式固定骨针或连接杆,拆卸时再松开螺丝,拆装操作繁琐,不便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夹,该固定夹的使用可以简化骨针或连接杆的拆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定夹,包括:
导向柱;
夹持机构,设置在所述导向柱上,并至少包括第一夹块组、旋转块和加压弹性件;所述第一夹块组包括第一夹块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夹块远端侧的第二夹块,所述旋转块设置在所述第二夹块的远端侧,并与所述第二夹块相配合,以使得所述旋转块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夹块进行单向旋转,并还相对于所述第二夹块沿近端向远端的方向移动;所述加压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夹块的近端侧或所述旋转块的远端侧;以及,
轴向限位件,能够在所述导向柱上的预定位置处与所述导向柱连接以将所述夹持机构限制在导向柱的轴向上的预定区间内,所述轴向限位件的至少部分结构还能够在所述预定位置处与所述导向柱解除连接以允许所述夹持机构至少部分地脱离所述预定区间;
当所述轴向限位件将所述夹持机构限制在所述预定区间,且所述旋转块相对于所述第二夹块旋转时,所述加压弹性件被压缩;当所述轴向限位件的至少部分结构在所述预定位置处与所述导向柱解除连接时,允许所述加压弹性件伸长。
可选地,所述第二夹块的远端上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上设有第一齿;所述旋转块的近端上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上设有第二齿,所述第二齿与所述第一齿啮合,以允许所述旋转块相对于所述第二夹块进行单向旋转。
可选地,所述第二夹块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一夹块保持周向相对静止,且所述第一夹块的远端端面上设有第一夹持槽,所述第二夹块的近端端面上设有第二夹持槽,所述第一夹持槽与所述第二夹持槽对应设置,并共同形成第一夹持空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夹块被配置为与所述导向柱保持轴向相对静止,所述加压弹性件设置在所述旋转块的远端侧,所述轴向限位件设置在所述加压弹性件的远端侧。
可选地,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第二夹块组,所述第二夹块组设置在所述旋转块的远端侧,并包括沿所述导向柱的轴向依次设置的第三夹块和第四夹块。
可选地,所述第二夹块组设置在所述加压弹性件的远端侧或近端侧。
可选地,所述第三夹块与所述第四夹块被配置为保持周向相对静止,所述第四夹块位于所述第三夹块的远端侧,且所述第三夹块的远端端面上设有第三夹持槽,所述第四夹块的近端端面上设有第四夹持槽,所述第四夹持槽与所述第三夹持槽对应设置,并共同形成第二夹持空间;和/或,所述第二夹块组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导向柱产生周向运动。
可选地,所述轴向限位件套装在所述导向柱上;所述固定夹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使所述轴向限位件在所述预定位置处于所述导向柱连接或解除连接。
可选地,所述导向柱的远端上设有环形的卡槽以作为所述预定位置,所述轴向限位件上还设有沿所述导向柱的径向延伸的通孔;所述连接件为Z型结构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销杆、第二销杆和第三销杆;所述第二销杆及所述第三销杆均位于所述限位环的所述通孔中,所述第一销杆的自由端穿过所述通孔并延伸至所述限位环的外部;所述固定夹还包括复位弹性件,所述复位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销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导向柱连接;
当所述第三销杆的自由端插入所述卡槽时,所述轴向限位件与所述导向柱连接,当所述第三销杆的自由端脱离所述卡槽时,所述轴向限位件与所述导向柱解除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夹块能够沿所述导向柱的轴向移动;所述预定位置包括位于所述夹持机构的近端侧的第一预定位置,以及位于所述夹持机构的远端侧的第二预定位置;所述轴向限位件包括近端限位件和远端限位件,所述近端限位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预定位置,所述远端限位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预定位置,且所述近端限位件与所述远端限位件中的至少一者在相应的预定位置处与所述导向柱选择性地连接或解除连接。
可选地,所述加压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夹块的近端侧,或所述加压弹性件设置在所述旋转块的远端侧。
可选地,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第二夹块组,所述第二夹块组设置在所述第一夹块组的近端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夹具有如下优点:
前述的固定夹包括导向柱、夹持机构和轴向限位件;所述夹持机构至少包括第一夹块组、旋转块和加压弹性件;所述第一夹块组包括第一夹块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夹块远端侧的第二夹块所述第二夹块的远端上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上设有第一齿;所述旋转块的近端上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上设有第二齿,所述第二齿与所述第一齿啮合以允许所述旋转块相对于所述第二夹块进行单向旋转;所述轴向限位件能够在所述导向柱上的预定位置处与所述导向柱连接以将所述夹持机构限制在所述导向柱的轴向上的预定区间内,所述轴向限位件的至少部分结构还能够在所述预定位置处与所述导向柱解除连接以允许所述夹持机构至少部分地脱离所述预定区间;当所述轴向限位件将所述夹持机构限制在所述预定区间,且所述旋转块响度与所述第二夹块旋转时,所述旋转块还相对于所述第二夹块沿近端向远端的方向移动,以使得所述加压弹性件被压缩,当所述轴向限位件的至少部分结构在所述预定位置处与所述导向柱解除连接时,允许所述加压弹性件伸长。由此,使用者可以在所述轴向限位件将夹持机构限制在所述预定区间的情况下,控制旋转块相对于第二夹块旋转,从而使得加压弹性件压缩变形,并存储弹性势能,以利用所述弹性势能来使得所述第一夹块与所述第二夹块之间产生足够的夹持,并夹紧位于所述第一夹块与所述第二夹块之间的目标物,并且,由于所述旋转块仅能相对于所述第二夹块进行单向旋转,故而可以避免因旋转块的反向旋转导致夹持失效;当需要释放所述目标物时,使用者可以控制所述轴向限位件的至少部分结构在所述预定位置处于所述导向柱解除连接,就可以使得所述加压弹性件伸长并释放弹性势能。从而该固定夹具有夹持操作简单方便,且夹持稳定可靠的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根据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固定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根据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固定夹的第一夹块与导向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根据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固定夹的第二夹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根据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固定夹的第二夹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与图3的观察方位不同;
图5是本实用新型根据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固定夹的第二夹块的第一斜面及第一齿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根据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固定夹的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根据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固定夹的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的配合关系示意图,图中第一周向限位件的设置位置与图6 所示不同;
图8是本实用新型根据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固定夹的旋转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根据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固定夹的旋转块的结构示意图,图9与图8的观察方位不同;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根据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固定夹的轴向限位件与导向柱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根据实施例二所提供的固定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根据实施例二所提供的固定夹的结构示意图,且图12与图11的观察方位不同;
图13是本实用新型根据实施例三所提供的固定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根据实施例四所提供的固定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根据实施例五所提供的固定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根据实施例六所提供的固定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根据实施例七所提供的固定夹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固定夹;100-导向柱,101-卡槽,102-限位槽,200-夹持机构,201-第一凸起部,202-第一凹陷部,210-第一夹块,211-第一夹持槽,220-第二夹块,221-第一斜面,222-第一齿,223-第二中心通孔,224-夹块本体,225-第一凸壁,226-第二夹持槽,230-旋转块, 231-第二斜面,232-第二齿,233-第三中心通孔,234-旋转块本体,235-第二凸壁,240-加压弹性件,250-第三夹块,251-第三夹持槽, 260-第四夹块,261-第四夹持槽,300-轴向限位件,301-内孔,310- 近端限位件,320-远端限位件,400-连接件,410-第一销杆,420- 第二销杆,430-第三销杆,500-复位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另外,以下说明内容的各个实施例分别具有一或多个技术特征,然此并不意味着使用本实用新型者必需同时实施任一实施例中的所有技术特征,或仅能分开实施不同实施例中的一部或全部技术特征。换句话说,在实施为可能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并视设计规范或实作需求,选择性地实施任一实施例中部分或全部的技术特征,或者选择性地实施多个实施例中部分或全部的技术特征的组合,借此增加本实用新型实施时的弹性。
如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包括复数对象,复数形式“多个”包括两个以上的对象,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如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或”通常是以包括“和/或”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以及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征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如图1、图11至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固定夹10,所述固定夹10包括导向柱100、夹持机构200、及轴向限位件300,所述夹持机构200和所述轴向限位件300均设置在所述导向柱100上。所述夹持机构200至少包括第一夹块210、第二夹块220、旋转块230和加压弹性件240。其中,所述第二夹块220设置在所述第一夹块210的远端侧,并与所述第一夹块210共同构成第一夹块组。所述第二夹块220的远端上设有第一斜面221,所述第一斜面221上设有第一齿222(如图4及图5所示)。所述旋转块230的近端上设有第二斜面231,所述第二斜面231上设有第二齿232(如图9所示),所述第二齿232与所述第一齿222啮合以允许所述旋转块230相对于所述第二夹块220进行单向旋转。所述轴向限位件300能够在所述导向柱100上的预定位置处与所述导向柱100连接以将所述夹持机构 200限制在导向柱100的轴向上的预定区间内,所述轴向限位件300 的至少部分结构还能够在所述预定位置处与所述导向柱100解除连接以允许所述夹持机构200至少部分地脱离所述预定区间。当所述轴向限位件300将所述夹持机构200限制在所述预定区间,且所述旋转块230相对于所述第二夹块220旋转时,在所述第一斜面221及所述第二斜面231的导向下,所述旋转块230还相对于所述第二夹块 220沿近端向远端的方向移动,由于所述夹持机构200被限制在所述预定区间内,这导致所述加压弹性件240随着所述旋转块230与所述第二夹块220的相对运动而被压缩。当所述轴向限位件300的至少部分结构在所述预定位置处与所述导向柱100解除连接时,因所述夹持机构200的至少部分结构可以脱离所述预定区间,从而允许所述加压弹性件240伸长。
这里,“单向旋转”的含义是指允许所述旋转块230相对于所述第二夹块220沿第一方向旋转,而不允许所述旋转块230相对于所述第二夹块220沿第二方向旋转,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根据实际情况,所述第一方向可以是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中的一者,以图1所示为例,所述第一方向是逆时针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所述旋转块230相对于所述第二夹块220沿近端向远端的方向移动”包括所述第二夹块220保持不动,所述旋转块230沿近端向远端的方向移动的情形,也包括所述旋转块230保持不动,所述第二夹块220沿远端向近端的方向移动的情形,还包括所述旋转块230 和所述第二夹块220均运动,且两者沿着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的情形, (也即所述旋转块230沿近端向远端移动,同时所述第二夹块220 沿远端向近端移动的情形)。
以及,“压缩”与“伸长”是相对的概念。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固定夹10实际具有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及第三状态,所述第一状态是指所述轴向限位件300将所述夹持机构200限制在所述预定区间,且所述旋转块230未相对于所述第二夹块220旋转时的状态。所述第二状态是指,所述轴向限位件300将所述夹持机构200限制在所述预定区间,且所述旋转块230相对于所述第二夹块220旋转后的状态。所述第三状态是指所述轴向限位件300的至少部分结构在所述预定位置处与所述导向柱100解除连接,从而不再将所述夹持机构200限制在所述预定区间的状态。因此,所述压缩,是指所述加压弹性件240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的长度小于其在所述第一状态下的长度,所述伸长是指所述加压弹性件240在所述第三状态下的长度大于其在所述第二状态下的长度。另外,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固定夹10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加压弹性件240的长度可以是所述加压弹性件240 的自然长度(也即原长),也可以小于所述自然长度。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述及的“近端”、“远端”仅是表示各个元件或部件相对于彼此的方位和位置。尽管“近端”和“远端”是非限制性的,但本实施例中以所述第一夹块210、所述第二夹块220 及所述旋转块230在所述导向柱100上按照近端向远端的方向布置为例进行说明。也就是说,从所述导向柱100的轴向上看,从所述第一夹块210到所述旋转块230的方向即为近端到远端的方向,且所述第一夹块210的远端即所述第一夹块210靠近所述第二夹块220的一端,所述第二夹块220的远端是指所述第二夹块220远离所述第一夹块210的一端,所述旋转块230的近端是指所述旋转块230靠近所述第二夹块220的一端。
所述固定夹10可以应用在骨科手术中,并用于夹持骨针或连接杆一类的目标物。具体是当所述夹持机构200被限制在所述预定区间内时,将所述目标物放置在所述第一夹块210与所述第二夹块220之间,然后施加外力以控制所述旋转块230相对于所述第二夹块220沿所述第一方向旋转,从而所述加压弹性件240被压缩并存储弹性势能,所述弹性势能可以作用于所述第一夹块组上,以使得所述第一夹块块组夹紧所述目标物。并且,由于所述旋转块230不能相对于所述第二夹块220沿所述第二方向旋转,从而在所述外力被取消之后,所述旋转块230不能反向旋转,以使得所述弹性势能被保持,并使得所述第一夹块组持续地夹持所述目标物。当需要释放所述目标物时,只需要使所述轴向限位件300的至少一部分结构在所述预定位置处于所述导向柱100解除连接,就可以允许所述加压弹性件240伸长并释放所述弹性势能,以实现所述目标物的释放。该固定夹10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夹持稳定的优点。
接下去通过具体实施例说明所述固定夹10的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以下仅是以列举的方式对所述固定夹10的可选结构进行说明,其并不是必须的结构,不应当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不当限定。
<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固定夹1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 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夹持机构200包括第一夹块210、第二夹块220、旋转块230和加压弹性件240,且所述第一夹块210、所述第二夹块 220、所述旋转块230及所述加压弹性件240在所述导向柱100上沿近端向远端的方向依次布置,也即,所述第一夹块210的近端为所述夹持机构200的近端,所述加压弹性件240的远端为所述夹持机构 200的远端。优选地,所述夹持机构200与所述导向柱100同轴布置。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块210与所述导向柱100保持轴向相对静止,因此,所述轴向限位件300可整体设置在所述加压弹性件 240的远端。所述预定位置在所述加压弹性件240的远端侧,所述轴向限位件300整体在所述预定位置处于所述导向柱100选择性地连接或解除连接。由此,所述预定区间即从所述第一夹块210的近端到所述预定位置之间的区域。
详细地,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夹块210可以与所述导向柱100 一体成型,也即所述导向柱100固定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夹块210的远端上。或者,所述第一夹块210与所述导向柱100分体成型后再通过任意合适的方式连接于一体,例如所述导向柱100的近端外周面上设置外螺纹(图中未示出),且所述第一夹块210上设有第一中心孔(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中心孔的孔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导向柱100 的近端插入所述第一中心孔,并与所述第一中心孔螺纹连接。从而,所述第一夹块210与所述导向柱100保持轴向相对静止。
请继续参考图1,并结合图3至图5,所述第二夹块220具有第二中心通孔223,所述第二夹块220通过所述第二中心通孔223套设在所述导向柱100上。所述第二夹块220可包括夹块本体224和第一凸壁225,所述第一凸壁225设置在所述夹块本体224的远端端面上。所述第二中心通孔223贯穿所述夹块本体224和所述第一凸壁225。所述第一凸壁225的远端形成有多个所述第一斜面221,多个所述第一斜面221沿所述第二中心通孔223的周向间隔布置,且所有所述第一斜面221的倾斜方向相同,沿近端向远端的方向看,所述第一斜面 221的高度沿逆时针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第一斜面221的高度是指所述第一斜面221上的任意一点到所述第二夹块220的远端端面的距离。
请参考图5及图6,优选所述第一夹块210与所述第二夹块220 保持周向相对静止。可选地,所述第一夹块210的远端和所述第二夹块220的近端中的一者上设有第一凸起部201,另一者上设有所述第一凹陷部202,所述第一凸起部201插入所述第一凹陷部202,以使得所述第二夹块220与所述第一夹块210保持周向相对静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夹块210的远端端面的中间部位设有所述第一凸起部201,所述第二夹块220的近端端面的中间部位设有所述第一凹陷部202。或者,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夹块210的远端端面的边缘处设有所述第一凹陷部202,所述第二夹块220的近端端面的边缘处设有所述第一凸起部201。
在一些替代性的实现方式中,由于所述第一夹块已经与所述导向柱保持相对静止,因而还可以在所述导向柱与所述第二夹块之间设置相互配合的第一凸起部和第一凹陷部来使得所述第二夹块与所述导向柱保持周向相对静止,进而使得所述第二夹块与所述第一夹块保持周向相对静止。例如,所述第一凸起部设置在所述导向柱的外周面上,所述第一凹陷部设置在所述第二中心通孔的孔壁上(图中未示出)。或者,所述第一凸起部设置在所述第二中心通孔的孔壁上,所述第一凸起部设置在所述导向柱的外面上(图中未示出)。
在进一步的改进中,所述第一夹块210的远端端面上可设置第一夹持槽211,所述第二夹块220的近端端面上设置第二夹持槽226,所述第二夹持槽226与所述第一夹持槽211对应设置,并共同形成第一夹持空间,所述第一夹持空间用于容纳所述目标物,如此,每次对所述目标物进行夹持时,可以保证所述目标物在所述第一夹块组上的位置不变,且夹持更为稳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确保所述第一夹块组可以有效地夹持所述目标物,所述第一夹持槽211的横截面及所述第二夹持槽226的横截面应当小于1/4个圆。
请继续参考图1,并结合图8及图9,所述旋转块230具有第三中心通孔233,所述旋转块230通过所述第三中心通孔233套设在所述导向柱100上。所述旋转块230可包括旋转块本体234和第二凸壁 235,所述第二凸壁235设置在所述旋转块本体234的近端端面上。所述第三中心通孔233贯穿所述旋转块本体234和所述第二凸壁235。所述第二凸壁235的近端形成有多个第二斜面231,多个所述第二斜面231沿所述第三中心通孔233的周向间隔布置,且所有所述第二斜面231的倾斜方向相同并与所述第一斜面222的倾斜方向相对应。于本实施例中,沿近端向远端的方向看,所述第二斜面231的高度沿逆时针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二斜面231的高度是指所述第二斜面 231上任意一点到所述旋转块本体234的近端端面的距离。此外,优选所述旋转块本体234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便于通过六角扳手向所述旋转块230施加外力,以使所述旋转块230沿所述第一方向旋转。在替代性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旋转块本体234的横截面也可以是矩形或其他形状。
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压弹性件240可以是弹簧。请返回参考图1,所述弹簧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一个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导向柱100上。
请继续参考图1,并结合图10,所述轴向限位件300具有一内孔 301,所述轴向限位件300通过内孔301套设在所述导向柱100上。所述轴向限位件300上还设有通孔(图中未示出),所述通孔沿所述导向柱100的径向延伸,并在所述导向柱100的径向上贯穿所述轴向限位件300。所述固定夹10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400,所述连接件400用于使所述轴向限位件300在所述预定位置处与所述导向柱 100选择性地连接或解除连接。可选地,所述导向柱100上设有卡槽 101以作为所述预定位置,也即,所述预定区间是从所述第一夹块210 的近端到所述卡槽101的区域。所述连接件400是销,所述销用于穿过所述通孔并插入所述卡槽101,以使得所述轴向限位件300与所述导向柱100连接,并阻止所述轴向限位件300沿所述导向柱100的轴向移动。这里,所述轴向限位件300与所述导向柱100连接,是指两者固定连接,并使得所述轴向限位件300与所述导向柱100保持相对静止。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考图10,所述固定夹10还包括复位弹性件 500,所述卡槽101可沿所述导向柱100的周向连续地延伸一圈(也即所述卡槽101是延伸360°的环形槽)。所述销包括第一销杆410、第二销杆420和第三销杆430,所述第一销杆410、所述第二销杆420 及所述第三销杆430依次连接,并形成Z型结构,其中所述第二销杆 420和所述第三销杆430位于所述轴向限位件300的内孔中,所述第一销杆410的自由端穿过所述通孔,并延伸至所述轴向限位件300的外侧。所述复位弹性件50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销杆42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导向柱100连接。当所述第三销杆430的自由端插入所述卡槽 101时,所述轴向限位件300与所述导向柱100连接,当所述第三销杆430的自由端脱离所述卡槽101时,由于所述复位弹性件500是柔性连接件,其不能使所述轴向限位件300继续与所述导向柱100固定连接并保持相对静止,也就不能阻止所述轴向限位件300沿所述导向柱100的轴向移动,从而使得所述轴向限位件300与所述导向柱100 解除连接。这里,所述第一销杆410的自由端是指所述第一销杆410 远离所述第二销杆420的一端,所述第三销杆430的自由端是指所述第三销杆430远离所述第二销杆420的一端。
此外,所述导向柱100上还可以设置环形的限位槽102,当所述第三销杆430的自由端脱离所述卡槽101时,所述轴向限位件300可移动至所述限位槽102,以避免所述轴向限位件102脱离所述导向柱 100。
替代性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向柱100上可以设置螺纹孔,所述连接件400可以是螺杆或螺钉一类的螺纹连接件。
装配所述固定夹10时,按照顺序依次将所述第二夹块220、所述旋转块230、所述加压弹性件240及所述轴向限位件300套装在所述导向柱100上,并使第二齿232与所述第一齿222啮合。将所述销的所述第二销杆420通过所述复位弹性件500与所述导向柱100连接,并使所述第一销杆410的自由端穿过所述通孔,且将所述第三销杆 430的自由端插入所述卡槽101,以使得所述轴向限位件300与所述导向柱100连接,且所述轴向限位件300的近端与所述加压弹性件 240的远端抵接。
夹持所述目标物时,首先将所述目标物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空间内。可以理解,使用者可以通过向所述第二夹块220施加沿近端向远端的外力,使得所述第二夹块220沿远离所述第一夹块210的方向移动,来增大所述第二夹块220与所述第一夹块210之间的距离,以便于将所述目标物放入所述第一夹持空间,之后取消所述外力即可。然后使所述旋转块230相对于所述第二夹块220沿所述第一方向旋转,此时所述第二夹块220保持不动,所述旋转块230沿近端向远端的方向移动,且压缩所述加压弹性件240,直至所述第一夹块210及所述第二夹块220夹紧所述目标物。
拆卸所述目标物时,通过向所述第一销杆410的自由端施加第三外力,以使所述第一销杆410相对于所述导向柱100的径向倾斜,以图10所示方位为例,所述第一销杆410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并相对于所述导向柱100的径向倾斜,这样一来,所述第三销杆430的自由端翘起,并脱离所述卡槽101,以使得所述轴向限位件300与所导向柱 100解除连接。从而所述加压弹性件240释放弹性势能,并释放所述目标物。
<实施例二>
如图11及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所述夹持机构200还包括沿所述导向柱100的轴向依次布置的第三夹块 250和第四夹块260,所述第三夹块250与所述第四夹块260相互配合,以构成第二夹块组,并用于夹持另一个所述目标物。为便于区分,本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一夹块组所夹持的目标物称之为第一目标物,将所述第二夹块组所夹持的目标物称之为第二目标物。
详细地,请继续参考图11及图1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夹块 250设置在所述加压弹性件240的远端侧,所述第四夹块260设置在所述第三夹块260的远端侧,也即,所述夹持机构200的远端为所述第四夹块260的远端。如此,当所述轴向限位件300与所述导向柱 100连接时,所述轴向限位件300对所述第四夹块260的远端进行限位,进而间接地对所述加压弹性件240的远端进行限位。
优选地,所述第三夹块250与所述第四夹块260被配置为保持周向相对静止。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是所述第三夹块250的远端和所述第四夹块260的近端中的一者上设置第二凸起部(图中未示出),另一者上设置第二凹陷部(图中未示出),且所述第二凸起部插入所述第二凹陷部。可以理解,当所述固定夹10装配完成(此时所述轴向限位件300与所述导向柱100连接),且所述第三夹块250与所述第四夹块260之间未设置所述第二目标物时,所述第二凸起部的远端与所述第二凹陷部的底部接触。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考图11及图12,所述第三夹块250上还可以设置第三夹持槽251,所述第四夹块260上设置第四夹持槽261,所述第四夹持槽261与所述第三夹持槽251对应设置,以使得第四夹持槽261与所述第三夹持槽251之间形成第二夹持空间,所述第二夹持空间用于容纳所述第二目标物,以保证所述每次夹持所述第二目标物时,所述第二目标物在所述第三夹块250及第四夹块260上的位置固定,并提高夹持稳定性。同样地,所述第三夹持槽251的横截面及所述第四夹持槽261的横截面应当小于1/4个圆。
此外,所述第二夹块组还可以相对于所述导向柱100产生周向运动,以调整所述第一夹持空间和所述第二夹持空间的角度,从而调整所述第一目标物和所述第二目标物之间的相对位置。
<实施例三>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之处在于,所述第二夹块组位于所述加压弹性件240的近端侧,也即所述加压弹性件240 的远端为所述夹持机构200的远端。
<实施例四>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所述第一夹块210可以沿所述导向柱100的轴向移动。如此,所述预定位置包括位于所述夹持机构200的近端侧的第一预定位置,和位于所述夹持机构200的远端侧的第二预定位置。所述轴向限位件300包括近端限位件310和远端限位件320,所述近端限位件310设置在所述第一预定位置,所述远端限位件320设置在所述第二预定位置。并且,所述近端限位件310与所述远端限位件320中的至少一者在相应的预定位置处于所述导向柱100选择性的连接或解除连接,例如所述近端限位件310在所述第一预定位置处与所述导向柱100固定连接,所述远端限位件320在所述第二预定位置处于所述导向柱100选择性地连接或解除连接,如此一来,所述预定区间即为所述第一预定位置与所述第二预定位置之间的区域。当所述远端限位件320在所述第二预定位置处与所述导向柱100连接时,所述轴向限位件300将所述保持机构 200限制在所述预定区间。当所述远端限位件320在所述第二预定位置处于所述导向柱100解除连接时,所述轴向限位件300不再将所述夹持机构限定在所述预定区间内。
请继续参考图1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还在于,所述加压弹性件240位于所述第一夹块210的近端侧。也即,所述加压弹性件240的近端为所述夹持机构200的近端,并与所述近端限位件 310抵接,所述旋转块230的远端为所夹持机构200的远端,并与所述远端限位件320抵接。如此,当所述旋转块230相对于所述第二夹块220沿所述第一方向旋转时,所述旋转块230保持不动,所述第二夹块220沿远端向近端的方向移动。
<实施例五>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的区别之处在于,所述加压弹性件240位于所述旋转块230的远端侧,也即所述加压弹性件240 的远端与所述远端限位件320抵接,所述第一夹块210的近端与所述近端限位件310抵接。
<实施例六>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的区别之处在于,所述夹持机构200还包括第二夹块组,也即包括第三夹块250和第四夹块260, 所述第四夹块260设置在所述第三夹块250的近端侧。所述第二夹块组设置在所述第一夹块210的近端侧,并位于所述加压弹性件240的远端侧。
<实施例七>
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六的区别之处在于,所述第二夹块组位于所述加压弹性件240的近端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固定夹中,通过所述第二夹块上的第一斜面及所述旋转块上的第二斜面的配合,以及所述轴向限位件直接或间接地对加压弹性件的限位,使得所述旋转块在相对于所述第二夹块沿第一方向旋转时,还能够相对于所述夹块沿近端向远端的方向移动,并压缩所述加压弹性件,利用所述加压弹性件的弹性势能,使得所述第二夹块能够与所述第一夹块一起夹持目标物。并且还通过第一齿与第二齿的配合,阻止所述旋转块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以使得所述加压弹性件保持在压缩状态,从而保持弹性势能,并维持所述第二夹块和所述第一夹块对所述目标物的夹持。只有在解除所述轴向限位件对所述加压弹性件的限位后,才能够使得所述加压弹性件释放弹性势能,并解除对所述目标物的夹持。该固定夹具有拆装简单方便,且夹持稳定的优点。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2)

1.一种固定夹,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向柱;
夹持机构,设置在所述导向柱上,并至少包括第一夹块组、旋转块和加压弹性件;所述第一夹块组包括第一夹块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夹块远端侧的第二夹块,所述旋转块设置在所述第二夹块的远端侧,并与所述第二夹块相配合,以使得所述旋转块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夹块进行单向旋转,并还相对于所述第二夹块沿近端向远端的方向移动;所述加压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夹块的近端侧或所述旋转块的远端侧;以及,
轴向限位件,能够在所述导向柱上的预定位置处与所述导向柱连接以将所述夹持机构限制在导向柱的轴向上的预定区间内,所述轴向限位件的至少部分结构还能够在所述预定位置处与所述导向柱解除连接以允许所述夹持机构至少部分地脱离所述预定区间;
当所述轴向限位件将所述夹持机构限制在所述预定区间,且所述旋转块相对于所述第二夹块旋转时,所述加压弹性件被压缩;当所述轴向限位件的至少部分结构在所述预定位置处与所述导向柱解除连接时,允许所述加压弹性件伸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块的远端上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上设有第一齿;所述旋转块的近端上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上设有第二齿,所述第二齿与所述第一齿啮合,以允许所述旋转块相对于所述第二夹块进行单向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块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一夹块保持周向相对静止,且所述第一夹块的远端端面上设有第一夹持槽,所述第二夹块的近端端面上设有第二夹持槽,所述第一夹持槽与所述第二夹持槽对应设置,并共同形成第一夹持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块被配置为与所述导向柱保持轴向相对静止,所述加压弹性件设置在所述旋转块的远端侧,所述轴向限位件设置在所述加压弹性件的远端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第二夹块组,所述第二夹块组设置在所述旋转块的远端侧,所述第二夹块组包括沿所述导向柱的轴向依次设置的第三夹块和第四夹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块组设置在所述加压弹性件的远端侧或近端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夹块与所述第四夹块被配置为保持周向相对静止,所述第四夹块位于所述第三夹块的远端侧,且所述第三夹块的远端端面上设有第三夹持槽,所述第四夹块的近端端面上设有第四夹持槽,所述第四夹持槽与所述第三夹持槽对应设置,并共同形成第二夹持空间;和/或,
所述第二夹块组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导向柱产生周向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限位件套装在所述导向柱上;所述固定夹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使所述轴向限位件在所述预定位置处与所述导向柱连接或解除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的远端上设有环形的卡槽以作为所述预定位置,所述轴向限位件上还设有沿所述导向柱的径向延伸的通孔;所述连接件为Z型结构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销杆、第二销杆和第三销杆;所述第二销杆及所述第三销杆均位于所述轴向限位件的所述通孔中,所述第一销杆的自由端穿过所述通孔并延伸至所述轴向限位件的外部;所述固定夹还包括复位弹性件,所述复位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销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导向柱连接;
当所述第三销杆的自由端插入所述卡槽时,所述轴向限位件与所述导向柱连接,当所述第三销杆的自由端脱离所述卡槽时,所述轴向限位件与所述导向柱解除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块能够沿所述导向柱的轴向移动;所述预定位置包括位于所述夹持机构的近端侧的第一预定位置,以及位于所述夹持机构的远端侧的第二预定位置;所述轴向限位件包括近端限位件和远端限位件,所述近端限位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预定位置,所述远端限位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预定位置,且所述近端限位件与所述远端限位件中的至少一者在相应的预定位置处与所述导向柱选择性地连接或解除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夹块的近端侧,或所述加压弹性件设置在所述旋转块的远端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固定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第二夹块组,所述第二夹块组设置在所述第一夹块组的近端侧。
CN202123052142.7U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固定夹 Active CN2174301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52142.7U CN217430132U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固定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52142.7U CN217430132U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固定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30132U true CN217430132U (zh) 2022-09-16

Family

ID=83209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52142.7U Active CN217430132U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固定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301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64799B2 (en) Rod connector
US7866617B2 (en) Slide and lock clamps
CA2843052A1 (en) Multi-functional clamp
US20100234845A1 (en) Articulation Apparatus for External Fixation Device
US8974507B2 (en) Bone screw system with connecting portion
EP2574301A1 (en) Head fixation device and apparatus for securing components thereto
TW201023815A (en) Receiving part for receiving a rod for coupling the rod to a bone anchoring element and a bone anchoring device with such a receiving part
WO2009131596A1 (en) Apparatuses and systems for supporting and positioning cameras and other equipment
JP2019510521A (ja) 注射器結合型安全組立体及びこれを含む安全注射器
US11193734B2 (en) Fast overturning bracket for a gun sight
KR102553731B1 (ko) 의료 기기 지지용 지지 암 장치
CN217430132U (zh) 一种固定夹
JP2014508562A (ja) 注射デバイス用のカートリッジホルダ
US11865028B2 (en) Surgical arm positioner with sterile disposable support
CN114555003A (zh) 用于手术器械保持器的坞站
US10330133B2 (en) Adapter for receiving a medical technical device and a position detecting system
US20120035415A1 (en) Clamping system
CN210843394U (zh) 一种多维度可旋转夹块装置
CN107530504A (zh) 用于使针装置脱离护套和重入护套的设备
JP6949861B2 (ja) トルク制限ロッキングキャップ
WO2022063225A1 (zh) 支撑解锁结构、关节锁紧机构及手术辅助机器人系统
CN111830700B (zh) 具有自动锁定接合的双筒望远镜三脚架适配器系统和方法
CN112716605A (zh) 球窝式定位器双向自锁杆
TWI695703B (zh) 內視鏡夾持總成及其夾持器
CN113413204A (zh) 挂钩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