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25487U - 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束测试组装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束测试组装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25487U
CN217425487U CN202221204857.1U CN202221204857U CN217425487U CN 217425487 U CN217425487 U CN 217425487U CN 202221204857 U CN202221204857 U CN 202221204857U CN 217425487 U CN217425487 U CN 2174254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test instrument
fixed
clamp plate
new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0485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志珊
古劲强
卢凤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Antong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Antong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Antong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Antong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0485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254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254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254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trument Pa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束测试组装板,包括组装板主体、固定槽以及测试仪器,测试仪器上设置有压紧部件,压紧部件包括压板、气囊以及压紧弹簧,压紧弹簧的两端均可拆卸连接有固定件,压板的顶面上对称固定有两个把手。本实用新型通过气囊的设置,可削弱压板对测试仪器的冲击效果,实施一定的缓冲,以免压板直接与测试仪器硬性接触,容易造成测试仪器外壳的损化。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束测试组装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加工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束测试组装板。
背景技术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线束是指由铜材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外面再塑压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等,以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
现有技术中专利公告号为CN214703728U的一种汽车线束测试组装板,该专利通过把汽车线束的插接头夹持在滑块上表面的夹座内部,横向推动滑块,滑块受到光杆的导向作用,汽车线束与测试仪器的测试端口水平插接并精准配合,插接过程更加顺畅,减少磨损,提高使用效果,但是该专利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
①上述专利虽通过提手纵向提拉压板,使弹簧座受拉力发生形变,把测试仪器底端插接在定位槽内部,撤去对提手的拉力,压板便可在弹簧座的弹力作用下复位,压紧测试仪器,虽测试仪器的方便安装,但在使用过程中,缺乏对测试仪器的缓冲设计,压板在弹簧作的弹力下直接硬性的与测试仪器碰撞,严重地会造成对测试仪器外壳的破损,降低测试仪器的使用寿命,且严重影响外观。
②并且上述专利中为设计有对弹簧拆换的设计,弹簧座容易在长期使用下出现松弛或断裂,从而导致压板对测试仪器的固定效果不足,影响测试仪器在侧视板上的稳固性。
因此,需要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束测试组装板,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线束测试组装板在使用时,压板在弹簧座的弹力下直接硬性的与测试仪器碰撞,严重地会造成对测试仪器外壳的破损,并且弹簧座容易在长期使用下出现松弛或断裂,导致压板对测试仪器的固定效果不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束测试组装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束测试组装板,包括组装板主体、固定槽以及测试仪器,所述固定槽开设于所述组装板主体的顶面上,所述测试仪器的一端插设于所述固定槽的内部,所述测试仪器上设置有压紧部件,所述压紧部件包括水平设置于所述测试仪器上方的压板、可拆卸设置于所述测试仪器底面上的气囊以及竖直设置于所述测试仪器两侧的压紧弹簧,所述气囊与所述测试仪器的顶面相贴合,所述压紧弹簧的两端均可拆卸连接有固定件,其中一个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压板相固定,其中另一个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组装板主体顶面相固定,所述压板的顶面上对称固定有两个把手。
优选的,所述气囊远离所述测试仪器的一面上固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对称开设有两个的滑槽,所述滑槽内侧滑动连接有与所述压板底面相固定的滑条,所述压板的上方设置有提拉板,所述压板的内壁中竖直开设有收缩槽,所述收缩槽位于所述滑条的上方,所述收缩槽内活动设置有与所述提拉板相配合的固定组件。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收缩槽内的固定杆和垂直固定于所述固定杆上的承接杆,所述承接杆的末端延伸至所述压板的上方并与所述提拉板的底面相固接,所述滑槽最内侧的内壁上开设有于所述收缩槽相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固定杆贯穿所述滑条并延伸至所述定位孔内。
优选的,所述承接杆位于所述收缩槽内侧的杆身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杆相固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收缩槽顶端的内壁相固接。
优选的,所述滑条呈等腰梯形状,所述滑槽与所述滑条形状互补。
优选的,所述压板底面的四个边角均与所述组装板主体之间固定有伸缩杆,所述压紧弹簧位于两个其中两个相邻所述伸缩杆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束测试组装板,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气囊的设置,可在压板受压紧弹簧弹力作用下,自行复位向测试仪器靠近时,气囊可预先与测试仪器相接触,削弱压板对测试仪器的冲击效果,实施一定的缓冲,以免压板直接与测试仪器硬性接触,容易造成测试仪器外壳的损化。
(2)通过固定件、固定圈以及螺纹柱的设置,仅需简易扭转固定圈,即可将螺纹柱与固定件分离,方便对压紧弹簧单独进行更换,便于二次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压板与气囊分离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压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A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件与固定圈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组装板主体;2、固定槽;3、测试仪器;4、压板;5、压紧弹簧;6、固定件;7、固定圈;8、螺纹柱;9、气囊;10、安装板;11、滑条;12、滑槽;13、提拉板;14、承接杆;15、收缩槽;16、固定杆;17、复位弹簧;18、把手;19、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包括组装板主体1、固定槽2以及测试仪器3,固定槽2开设于组装板主体1的顶面上,测试仪器3的一端插设于固定槽2的内部,测试仪器3上设置有压紧部件;
压紧部件包括水平设置于测试仪器3上方的压板4、可拆卸设置于测试仪器3底面上的气囊9以及竖直设置于测试仪器3两侧的压紧弹簧5,气囊9与测试仪器3的顶面相贴合,压紧弹簧5的两端均可拆卸连接有固定件6,其中一个固定件6与压板4相固定,其中另一个固定件6与组装板主体1顶面相固定,压板4的顶面上对称固定有两个把手18。
通过气囊9的设置,可在压板4受压紧弹簧5弹力作用下,自行复位向测试仪器3靠近时,气囊9可预先与测试仪器3相接触,削弱压板4对测试仪器3的冲击效果,实施一定的缓冲,以免压板4直接与测试仪器3硬性接触,容易造成测试仪器3外壳的损化,通过压紧弹簧5的两端可拆卸连接固定件6的设置,可方便在压紧弹簧5出现严重松弛或断裂时,对压紧弹簧5实施拆卸更换。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气囊9远离测试仪器3的一面上固接有安装板10,安装板10上对称开设有两个的滑槽12,滑槽12内侧滑动连接有与压板4底面相固定的滑条11,压板4的上方设置有提拉板13,压板4的内壁中竖直开设有收缩槽15,收缩槽15位于滑条11的上方,收缩槽15内活动设置有与提拉板13相配合的固定组件。
通过滑槽12、滑条11以及固定组件的设置,由固定组件解除滑条11与安装板10之间的连接效果,即简单拉动安装板10,使安装板10完全从滑条11上滑出,滑槽12与滑条11相分离,便于气囊9的更换。
如图3和图4所示,固定组件包括滑动设置于收缩槽15内的固定杆16和垂直固定于固定杆16上的承接杆14,承接杆14的末端延伸至压板4的上方并与提拉板13的底面相固接,滑槽12最内侧的内壁上开设有于收缩槽15相对应的定位孔,固定杆16贯穿滑条11并延伸至定位孔内。
通过固定杆16、提拉板13以及承接杆14的设置,简易提拉提拉板13,将固定杆16从滑槽12上的定位孔内移除,即解除对安装板10的固定效果。
如图1和图5所示,压紧弹簧5的端部固接有固定圈7,固定圈7上垂直固定有螺纹柱8,固定件6上开设有与固定圈7相配合的螺纹孔。
通过螺纹柱8和固定圈7的设置,简易地扭转固定圈7,使得固定圈7带动螺纹柱8在固定件6上的螺纹孔内旋出,方便压紧弹簧5的拆卸更换。
本方案具备以下工作过程:在使用时,可双手紧握把手18向上拉动压板4,扩大压板4与组装板主体1之间的间距,并使得压紧弹簧5拉伸发生形变,紧接将测试仪器3插入固定槽2内侧,随即撤去对压板4的拉动效果,则压板4可在压紧弹簧5弹力作用下,自行复位向测试仪器3靠近,并使得气囊9预先与测试仪器3相接触,使得气囊9被动受挤压发生形变,以此可削弱压板4对测试仪器3的冲击效果;
倘若长期使用气囊9的外壁出现严重磨损和破裂时,可首先向上提拉提拉板13,使得承接杆14被提拉板13作用向收缩槽15内侧深处位移,直接固定杆16完全从滑槽12上的定位孔内移除,即解除对安装板10的固定效果,便可直接拉拽气囊9,使得安装板10完全从滑条11上滑出,滑槽12与滑条11相分离,即便于人工对气囊9进行更换,以方便二次使用;
倘若长期使用压紧弹簧5出现严重松弛或断裂时,即人工可通过分别在压紧弹簧5两端扭转固定圈7,使得固定圈7带动螺纹柱8在固定件6上的螺纹孔内转动,由此螺纹柱8便可在螺纹结构作用下,从螺纹孔内旋钮出,方便对压紧弹簧5实施拆卸更换。
根据上述工作过程可知:通过气囊9的设置,可削弱压板4对测试仪器3的冲击效果,实施一定的缓冲,通过滑槽12、滑条11的设置,可便于气囊9的更换,通过固定杆16、提拉板13以及承接杆14的设置,可便于解除对安装板10的固定效果,通过螺纹柱8和固定圈7的设置,可方便压紧弹簧5的拆卸更换。
如图4所示,承接杆14位于收缩槽15内侧的杆身上套设有复位弹簧17,复位弹簧17的一端与固定杆16相固接,复位弹簧17的另一端与收缩槽15顶端的内壁相固接。
通过复位弹簧17的设置,提拉提拉板13时,即使固定杆16向收缩槽15内侧深处收缩的同时,固定杆16可同步压缩复位弹簧17,使得复位弹簧17形变,利用复位弹簧17的回弹力,可在松开对提拉板13的拉动后,便于固定杆16的自动复位。
如图2和图3所示,滑条11呈等腰梯形状,滑槽12与滑条11形状互补。
通过滑条11呈等腰梯形状的设置,可将滑槽12对准滑条11,使得安装板10完全滑设在滑条11上时,即滑条11与滑槽12相互配合,在等腰梯形的形状下,对安装板10和气囊9实施一定的定位效果,以免安装板10从压板4上向下坠落。
如图1所示,压板4底面的四个边角均与组装板主体1之间固定有伸缩杆19,压紧弹簧5位于两个其中两个相邻伸缩杆19之间。
通过伸缩杆19的设置,在拉动压板4的过程中,压板4可同步拉伸伸缩杆19,使得伸缩杆19整体使用长度延伸,以此可对压板4的运动过程进行限定,保证压板4活动的平稳性。
综上:通过气囊9的设置,可削弱压板4对测试仪器3的冲击效果,实施一定的缓冲,通过滑槽12、滑条11的设置,可便于气囊9的更换,通过固定杆16、提拉板13以及承接杆14的设置,可便于解除对安装板10的固定效果,通过螺纹柱8和固定圈7的设置,可方便压紧弹簧5的拆卸更换,通过复位弹簧17的设置,利用复位弹簧17的回弹力,可在松开对提拉板13的拉动后,便于固定杆16的自动复位,通过滑条11呈等腰梯形状的设置,可将滑槽12对准滑条11,使得安装板10完全滑设在滑条11上时,对安装板10和气囊9实施一定的定位效果,以免安装板10从压板4上向下坠落,通过伸缩杆19的设置,可对压板4的运动过程进行限定,保证压板4活动的平稳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束测试组装板,其特征是:包括组装板主体、固定槽以及测试仪器,所述固定槽开设于所述组装板主体的顶面上,所述测试仪器的一端插设于所述固定槽的内部,所述测试仪器上设置有压紧部件,所述压紧部件包括水平设置于所述测试仪器上方的压板、可拆卸设置于所述测试仪器底面上的气囊以及竖直设置于所述测试仪器两侧的压紧弹簧,所述气囊与所述测试仪器的顶面相贴合,所述压紧弹簧的两端均可拆卸连接有固定件,其中一个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压板相固定,其中另一个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组装板主体顶面相固定,所述压板的顶面上对称固定有两个把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束测试组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远离所述测试仪器的一面上固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对称开设有两个的滑槽,所述滑槽内侧滑动连接有与所述压板底面相固定的滑条,所述压板的上方设置有提拉板,所述压板的内壁中竖直开设有收缩槽,所述收缩槽位于所述滑条的上方,所述收缩槽内活动设置有与所述提拉板相配合的固定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束测试组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收缩槽内的固定杆和垂直固定于所述固定杆上的承接杆,所述承接杆的末端延伸至所述压板的上方并与所述提拉板的底面相固接,所述滑槽最内侧的内壁上开设有于所述收缩槽相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固定杆贯穿所述滑条并延伸至所述定位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束测试组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杆位于所述收缩槽内侧的杆身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杆相固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收缩槽顶端的内壁相固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束测试组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条呈等腰梯形状,所述滑槽与所述滑条形状互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束测试组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底面的四个边角均与所述组装板主体之间固定有伸缩杆,所述压紧弹簧位于两个其中两个相邻所述伸缩杆之间。
CN202221204857.1U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束测试组装板 Active CN2174254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04857.1U CN217425487U (zh)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束测试组装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04857.1U CN217425487U (zh)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束测试组装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25487U true CN217425487U (zh) 2022-09-13

Family

ID=831874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04857.1U Active CN217425487U (zh)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束测试组装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254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425487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束测试组装板
CN208131724U (zh) 一种电缆抱箍挤压弯曲装置
CN210878252U (zh) 一种用于超级电容器模组焊接的固定模具
CN115193935A (zh) 一种铜杆拉丝生产加工用拼装铜杆接头
CN205703937U (zh) 一种电批装置
CN212833890U (zh) 挤压强化工装以及挤压强化装置
CN210588022U (zh) 耐张线夹的装配装置
CN209825031U (zh) 一种机械夹紧装置
CN210282482U (zh) 一种英语字母卡片制作机
CN113134222B (zh) 一种武术训练用的便携式武术棍
CN220157811U (zh) 一种字体设计绘图辅助装置
CN210611123U (zh) 一种服装设计用描线器
CN214976876U (zh) 一种钣金底座折弯成型模具
CN112548938B (zh) 一种螺丝拔枪
CN213798827U (zh) 一种用于标记信息的打标机
CN217121868U (zh) 一种管状五金件铣削装置
CN215397063U (zh) 一种新型压力机身结构
CN219590558U (zh) 一种光纤接头压紧装置
CN215940040U (zh) 一种基于呼吸病鉴定的试管架
CN212652542U (zh) 一种具有顶针机构的冲压模具
CN214560519U (zh) 一种单人操作便携拔销器
CN113618670B (zh) 一种批头的转换装置
CN211829493U (zh) 一种便于更换压制头的超静音端子机
CN216441431U (zh) 一种钣金折弯机用折弯模具
CN220651633U (zh) 一种合唱用伸缩指挥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