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22918U - 储罐 - Google Patents

储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22918U
CN217422918U CN202221086489.5U CN202221086489U CN217422918U CN 217422918 U CN217422918 U CN 217422918U CN 202221086489 U CN202221086489 U CN 202221086489U CN 217422918 U CN217422918 U CN 2174229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outer cylinder
storage tank
inner cylinder
cylind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8648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国洪
刘东进
顾刘海
徐小艳
顾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Zhangjiagang CIMC Sanctum Cryogenic Equipment Co Ltd
CIMC Enric Investment Holdings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Zhangjiagang CIMC Sanctum Cryogenic Equipment Co Ltd
CIMC Enric Investment Holding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Zhangjiagang CIMC Sanctum Cryogenic Equipment Co Ltd, CIMC Enric Investment Holdings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8648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229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229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229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储罐,包括内筒体、外筒体及多个支撑结构。内筒体内用于容置低温介质。外筒体套设于内筒体上;外筒体的周侧壁上间隔地开设有多个固定孔。多个支撑结构分别对应限位于多个固定孔内,支撑结构包括固定件及支撑件。固定件包括卡合部及从卡合部的外周突伸出的连接部,卡合部具有朝向内筒体的卡合槽;连接部与外筒体焊接,并封闭固定孔。支撑件的一端伸入并限位于卡合槽内,支撑件的另一端抵接内筒体。该储罐中,支撑结构的固定件与外筒体的焊接处距支撑件之间具有距离,使得支撑件受到的热量较少,能够有效的防止支撑件的局部碳化,保障了支撑结构的结构强度,提高了储罐的产品可靠性。

Description

储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用储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储罐。
背景技术
目前,受生态环境、开发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全球都逐渐开始采用清洁能源来替代传统燃料,以降低硫氧化物的排放,控制环境污染。其中,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其已开始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采用LNG(Liquefied Natural Gas、液化天然气)作为动力源,能够在保障动力时,有效的降低污染的排放。现有的LNG储罐包括内筒体、外筒体和连接内筒体和外筒体的支撑件。外筒体于支撑件处设置有固定件,固定件能与支撑件卡合。内筒体与外筒体套装后,先将支撑件定位再使固定件与支撑件卡合,固定件卡合后与外筒体焊接。但该固定件与外筒体焊接时的焊点离支撑件较近,使得焊接时热量输入支撑件容易导致支撑件局部碳化,影响支撑件的支撑强度,进而影响储罐的产品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罐,以提高储罐的产品可靠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储罐,包括内筒体、外筒体及多个支撑结构;内筒体内用于容置低温介质;外筒体套设于所述内筒体上;所述外筒体的周侧壁上间隔地开设有多个固定孔;多个支撑结构,分别对应连接多个所述固定孔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固定件及支撑件;所述固定件包括卡合部及从卡合部的外周突伸出的连接部,所述卡合部具有朝向所述内筒体的卡合槽;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外筒体焊接,并封闭所述固定孔;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伸入并限位于所述卡合槽内,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抵接所述内筒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的外周缘与所述固定孔的内壁相对并焊接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衬环,所述衬环沿所述固定孔的周侧延伸;所述衬环贴合连接所述外筒体和所述固定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的外周壁与所述卡合槽的内周壁相抵接,所述支撑件靠近所述外筒体的一端抵接所述卡合槽的底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合槽的内周壁凹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朝向所述支撑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合部及所述连接部一体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的外表面与所述卡合部的外周壁之间圆滑过渡。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固定孔沿所述外筒体的轴向布置为两组,每组的多个所述固定孔沿所述外筒体的周向间隔分布;连接于其中一组固定孔处的所述支撑结构为移动支撑结构,连接于另一组固定孔处的所述支撑结构为固定支撑结构;所述移动支撑结构与所述内筒体之间能够相对移动,所述固定支撑结构与所述内筒体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撑结构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固设于所述内筒体的外周壁上,所述支撑件卡合于所述固定环内,所述固定环限位所述支撑件沿所述内筒体轴向方向的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筒体的内表面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所述外筒体的周向延伸,其中所述固定孔的两侧均设有所述加强筋。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申请的储罐中,支撑结构将内筒体支撑于外筒体内部,支撑结构的固定件包括卡合部和从卡合部的外周突伸出的连接部,卡合部的卡合槽供支撑件连接,而连接部与外筒体的固定孔处焊接,该焊接处距支撑件之间具有距离,使得连接部与外筒体的焊接处远离支撑件,因此支撑件受到的焊接热量较少,能够有效地防止支撑件局部碳化,保障了支撑结构的结构强度,提高了储罐的产品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储罐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3是图2中所示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1中B处的结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外筒体;110、固定孔;120、加强筋;200、内筒体;300、支撑结构;310、固定件;311、卡合部;312、卡合槽;313、凹槽;314、连接部;320、支撑件;330、固定环;340、加强板;350、衬环;361、固定支撑结构;362、移动支撑结构;400、真空夹层。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申请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申请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申请。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环保意识的增加,新能源船舶逐渐兴起,新能源船舶能够有效的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排放。现有的新能源船舶其一般采用LNG作为动力源,通过在真空卧式容器内灌注LNG(Liquefied Natural Gas、液化天然气),以便于船舶在航行过程中使用。
储罐一般由内容器、外容器、支撑结构及冷箱组成。内容器包括内筒体、设置于内筒体两端的内封头及设置于内筒体上的内管路等。外容器包括外筒体及设置于外筒体两端的外封头。内容器容置于外容器内。内容器与外容器之间形成有真空夹层。冷箱连通内管路以为内容器提供冷量。
图1是本实用新型储罐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参阅图1,本申请提供一种储罐,以用于存储及运输低温介质,其包括内容器(图中未示出)、围设在内容器外部的外容器(图中未示出)及用于将内容器支撑在外容器内的支撑结构300。内容器内容置低温介质。外容器与内容器之间形成有真空夹层400,以降低热传导率,真空夹层400能够有效的隔绝内容器内的低温介质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热量交换,以提高储罐的保温能力,防止LNG气化以膨胀并损坏储罐,提高储罐的可靠性,保障储罐的安全能力。支撑结构300连接于外容器上以支撑内容器,加强储罐的结构强度,使得储罐在船舶行驶过程中,动力源能够稳定可靠的运行。本申请的储罐不仅能够在船舶环境中使用,还能够运用于陆地运输、工厂储存及使用等环境。
内容器内容置低温介质,低温介质例如LNG。内容器具有呈筒状的内筒体200。
外容器具有呈筒状的外筒体100,外筒体100套设于内筒体200上,外筒体100与内筒体200之间具有间隔。外筒体100与内筒体200可以同轴设置,也可以是略为偏心设置。
外筒体100的周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110以供支撑结构300连接,多个固定孔110沿外筒体100的周侧壁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中,多个固定孔110沿外筒体100的轴向布置为两组,分别靠近外筒体100的两端。每组的多个固定孔110沿外筒体100的周向间隔分布,每组的多个固定孔110的数量可以为三个或四个。
较佳地,外筒体100的内周面设置有加强筋120,以增加外筒体100的结构强度。加强筋120可为多个,多个加强筋120沿外筒体100的轴向间隔分布,每一加强筋沿外筒体100的周向延伸。本实施例中,沿外筒体100的轴向上,固定孔110两侧均设有加强筋120,加强筋120靠近固定孔110,可以加强固定孔110处的结构强度,以使支撑结构的连接更可靠。加强筋120的截面可以呈T型、L型、圆弧形等。
图2是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图3是图2中所示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参阅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支撑结构300分别对应连接于多个固定孔110处,以连接外筒体100并支撑和限位内筒体200。支撑结构300包括固定件310及支撑件320,固定件310与外筒体100焊接,并封闭固定孔110,以保障真空夹层400的可靠性。支撑件320与固定件310相连接,以使外筒体100能够承载支撑结构300,支撑件320朝向内筒体200的一端抵接内筒体200,以支撑并限位内筒体200。
固定件310包括与支撑件320相连接的卡合部311及从卡合部311的外周凸伸出的连接部314。卡合部311朝向内筒体200的一侧壁凹设有卡合槽312,卡合槽312内容置并限位支撑件320。连接部314与固定孔110焊接,以使连接部314及卡合部311封闭固定孔110。
卡合部311位于连接部314的中心处,其结构强度较高,以使得卡合部311受到支撑件320的力时,能够稳定的承载并限位支撑件320。卡合部311的外形呈圆柱型结构,卡合部311沿外筒体100的径向方向延伸。
卡合槽312的内周壁抵接支撑件320,卡合槽312的内周壁上凹置有凹槽313,凹槽313能够减少卡合槽312的内周壁与支撑件320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固定件310与固定孔110焊接时,传递至支撑件320的热量,以防止支撑件320局部过热碳化,保护支撑件320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凹槽313沿卡合槽312的内周壁延伸,从而减少固定件310与固定孔110焊接时的热量传递。在一些实施例中,凹槽313沿外筒体100的径向方向延伸,以减少卡合槽312与支撑件320的接触面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凹槽313为多个,多个凹槽设置于卡合槽312的内壁上。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卡合部311朝向内筒体200的一端与外筒体100的内端面齐平。
参阅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314位于卡合部311靠近内筒体200的一端,其沿卡合部311的外周延伸。连接部314的外周与固定孔110的内周壁对齐并焊接连接,使得连接部314与固定孔110的焊缝为对接焊缝,减少了焊接量、焊接时间,从而减少了焊接热量的输入,降低了焊接处的局部应力,以保障固定件310的结构强度,使卡合部311承载的力传递至外筒体10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314朝向内筒体200的内表面、卡合部311朝向内筒体100的一端及外筒体100的内周壁相平齐,从而使得支撑件320沿外筒体100轴向上的力能够更好的通过固定件310传递至外筒体100上,以提高卡合部311与连接部314在支撑件320周向上的承载力,保障固定件310的结构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在外筒体100的径向方向上,卡合槽312底壁至内筒体200的距离超出外筒体100外周壁至内筒体200的距离,以提高外筒体100相对于支撑件320在外筒体100轴向上的力的受力面积,从而提高固定件310的承载能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卡合槽312底壁至外筒体200的距离与外筒体100外周壁至内筒体200的距离相同。
连接部314的外周壁与卡合部311的外表面之间圆滑过渡,以降低连接部314与卡合部311连接处的局部应力,加强固定件310的结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314的外周为圆形结构,以便于连接部314周向上的力较为均匀的传输至外筒体100上。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卡合部311位于连接部314的中心处。在一些实施例中,卡合部311及连接部314一体成型。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314周侧距卡合部311的距离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参阅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320为筒状结构,支撑件320的轴线与外筒体100的径向重合。支撑件320朝向内筒体200的一端抵接内筒体200,支撑件320的另一端伸入并限位于卡合槽312内。支撑件320能够承载内筒体200的重力。在储罐晃动时,支撑件320能够承载内筒体200沿内筒体200轴向上的力。
支撑件320靠近外筒体100的一端抵接卡合槽312的底壁,支撑件320的外周壁与卡合槽312的内周壁相抵接,以便于支撑件320所承载的力传导至固定件31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320朝向内筒体200的一端贴合于内筒体200的外周壁。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320为圆筒结构。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320为圆柱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320的材质为环氧树脂材料。由环氧树脂材质制成的支撑件320,其导热率小,可大大减少内容器中低温液体的冷量逸散,有效保障了设备的低温性能。并且,该支撑件320还具有良好韧性和刚性,以能够承载储罐在使用过程中各向的力。当固定件310与外筒体100焊接时,焊点与支撑件320之间具有连接部314及卡合部311的部分,使得焊点距支撑件320之间具有距离,固定件310与外筒体100的焊点远离支撑件320,焊点的热量需要通过连接部314、卡合部311传输至支撑件320处,在传递过程中热量逐渐减小,以使传递至支撑件320处的热量不足以使支撑件320碳化,从而提高支撑件320的可靠性。
参阅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结构300还包括多个衬环350。衬环350设置于外筒体100的固定孔110处,且衬环350沿固定孔110的周向延伸。衬环350抵接固定件310与外筒体100,以使固定件310与外筒体100焊接时,衬环350与固定件310及外筒体100共同焊接,以加强固定件310与外筒体100的焊接强度。在一些实施例中,衬环350位于外筒体100的内侧。
图4为图1中B处的结构放大图。
参阅图1、图2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相应于外筒体100上的两组固定孔110的设置,多个支撑结构300对应地分为多个固定支撑结构361和多个移动支撑结构362。固定支撑结构361连接于其中一组固定孔110处,移动支撑结构362连接于另一组固定孔110处。
固定支撑结构361包括多个固定环330,固定环330固设于内筒体200的外周壁上,且固定环330与固定孔110相对设置。支撑件320卡合于固定环330内,固定环330限位支撑件320沿内筒体200轴向方向的移动。
固定环330为圆筒结构,固定环330的内周壁抵接支撑件320的外周壁。固定环330的下端贴合于内筒体200的外周壁延伸。固定环330的轴线与沿外筒体100的径向方向重和,固定环330沿其轴线方向延伸,以增加固定环330与支撑件320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固定环330与支撑件320的结构强度。
移动支撑结构362朝向内筒体200的一端抵接于内筒体200的外周壁;在内筒体200的轴向方向上,移动支撑结构362与内筒体200之间能够相互移动。当内筒体200由于热应力引起热胀冷缩时,移动支撑结构362能够实时调整,以在移动支撑结构362支撑内筒体200时,防止支撑结构300与内筒体200的结构受损,以保护储罐。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结构300还包括多个加强板340。加强板340固设于内筒体200的外周壁上,加强板340沿内筒体200的外侧壁延伸,以使支撑件320能够抵接加强板340,以保护内筒体200。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环330固定于加强板340上,以加强固定环330的承载能力。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移动支撑结构362的支撑件320抵接于加强板340。
参阅图1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中,储罐在生产过程中,内筒体200放入外筒体100内,衬环350放入外筒体100与内筒体200之间,固定支承结构361的支撑件320穿过衬环350并伸入固定环330内,支撑件320支撑并限位内筒体200。移动支撑结构362的支撑件320抵接加强板340,并支撑内筒体200。再将固定件310与固定孔110相连接,支撑件320靠近外筒体100的一端伸入并卡合于卡合槽312内,支撑件320限位于固定件310上。
固定件310与支撑件320卡合后,固定件310的连接部314与固定孔110对齐,使得连接部314与外筒体100于固定孔110处对位焊接,衬环350与固定件310及外筒体100焊接,以加强固定件310及外筒体100的结构强度。
在连接部314与外筒体100焊接时,连接部314与外筒体100的焊点远离支撑件320,焊点焊接时的热量依次通过连接部314、卡合部311传递至支撑件320上,使得焊接时的热量在传递过程中散去,其对支撑件320影响较小。且卡合部311上存在凹槽313以减少了卡合部311与支撑件320的接触面积,降低了卡合部311传递至支撑件320的热量,能够有效防止支撑件320的局部碳化,保障了支撑件320的结构强度,提高了储罐的产品可靠性。
本申请的储罐中,支撑结构300将内筒体200支撑于外筒体100内部,支撑结构300的固定件310包括卡合部311和从卡合部311的外周突伸出的连接部314。卡合部311的卡合槽312供支撑件320连接,而连接部314与外筒体100的固定孔110处焊接。该焊接处距支撑件320之间具有距离,使得连接部314与外筒体100的焊接处远离支撑件320。支撑件320受到的热量较少,能够有效的防止支撑件320的局部碳化,保障了支撑结构300的结构强度,提高了储罐的产品可靠性。
虽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申请,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申请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储罐,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筒体,其内用于容置低温介质;
外筒体,其套设于所述内筒体上;所述外筒体的周侧壁上间隔地开设有多个固定孔;
多个支撑结构,分别对应连接于多个所述固定孔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固定件及支撑件;所述固定件包括卡合部及从卡合部的外周突伸出的连接部,所述卡合部具有朝向所述内筒体的卡合槽;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外筒体焊接,并封闭所述固定孔;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伸入并限位于所述卡合槽内,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抵接所述内筒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外周缘与所述固定孔的内壁相对并焊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衬环,所述衬环沿所述固定孔的周侧延伸;所述衬环贴合连接所述外筒体和所述固定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外周壁与所述卡合槽的内周壁相抵接,所述支撑件靠近所述外筒体的一端抵接所述卡合槽的底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槽的内周壁凹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朝向所述支撑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及所述连接部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外表面与所述卡合部的外周壁之间圆滑过渡。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储罐,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固定孔沿所述外筒体的轴向布置为两组,每组的多个所述固定孔沿所述外筒体的周向间隔分布;连接于其中一组固定孔处的所述支撑结构为移动支撑结构,连接于另一组固定孔处的所述支撑结构为固定支撑结构;所述移动支撑结构与所述内筒体之间能够相对移动,所述固定支撑结构与所述内筒体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撑结构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固设于所述内筒体的外周壁上,所述支撑件卡合于所述固定环内,所述固定环限位所述支撑件沿所述内筒体轴向方向的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的内表面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所述外筒体的周向延伸,其中所述固定孔的两侧均设有所述加强筋。
CN202221086489.5U 2022-05-07 2022-05-07 储罐 Active CN2174229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86489.5U CN217422918U (zh) 2022-05-07 2022-05-07 储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86489.5U CN217422918U (zh) 2022-05-07 2022-05-07 储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22918U true CN217422918U (zh) 2022-09-13

Family

ID=83184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86489.5U Active CN217422918U (zh) 2022-05-07 2022-05-07 储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229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83765C1 (ru) Контейнер высокого давления и способ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контейнера высокого давления
EP3204683B1 (en) Pressure vessel fluid manifold assembly
CN102997034B (zh) 一种低温贮运容器
EP2990324B1 (en) Support structure of ship tank, and liquefied gas carrier
KR20110046627A (ko) 독립형 액화가스 탱크의 단열 패널 결합구조 및 결합방법
WO2015188572A1 (zh) 低温容器、低温罐箱和低温罐车
EP3090963B1 (en) Fluid storage tank
CN217422918U (zh) 储罐
KR20200007445A (ko) 선박용 액화수소 저장탱크의 로딩 시스템
JP2005265138A (ja) 圧力容器
KR100981416B1 (ko) 앵커 구조체 및 이를 갖는 액화천연가스 저장탱크
KR20100003689U (ko) Lng 용기
KR20160061096A (ko) 액체저장탱크
CN214369261U (zh) 船用燃料罐
CN113154245A (zh) 低温储罐
KR102304651B1 (ko) 선박용 액화가스 저장탱크
CN218845741U (zh) 储存罐及具有其的lng罐式集装箱
CN217584042U (zh) 船用液氨储罐
CN214369301U (zh) 船用燃料罐
CN220906024U (zh) 一种船用lng双层罐径向支撑鞍座结构
KR20120132952A (ko) 저온액체화물용 저장탱크의 단열박스
CN210532072U (zh) 一种移动式深冷容器
CN221076127U (zh) 一种立式低温储罐
KR20170097916A (ko) 선박
CN212408249U (zh) 低温储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