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14640U - 一种人造石英石板材的固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人造石英石板材的固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14640U
CN217414640U CN202123397946.0U CN202123397946U CN217414640U CN 217414640 U CN217414640 U CN 217414640U CN 202123397946 U CN202123397946 U CN 202123397946U CN 217414640 U CN217414640 U CN 2174146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pipe
box
curing
ru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9794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Yan Sha Building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Yan Sha Building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Yan Sha Building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Yan Sha Building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9794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146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146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146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造石英石板材的固化装置,包括废气处理箱、加热箱和固化箱,所述废气处理箱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贯穿通孔,所述顶部贯穿通孔同轴设置有回流管,所述底部贯穿通孔同轴固定连接有出液管。本实用新型采用废气处理箱对排出的废气进行处理,采用喷淋头的设置可以将处理液与废气结合的更加充分,同时水泵进行工作,将装置主体中的处理液抽出,利用回流管和喷头重新将处理液喷洒到装置主体内,使处理液循环从装置主体内导入和导出,将处理液反复的在废气处理罐中喷洒,使处理液与废气充分发生反应,避免了煤炭未充分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直接排出导致一氧化碳浓度高时引起现场工人煤气中毒,产生重大大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一种人造石英石板材的固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化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造石英石板材的固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玻璃模具固化石英石毛板,需要使用烤箱,将放置了毛板的固化模具放置在烤箱中,烤箱加热石英石毛板使之固化成型,烤箱在固化过程中必须满足以下要求:炉温基本稳定;炉内各区域无温差或较小;固化废气能及时排出,目前行业普遍使用的箱式烤箱的加热方式为,燃烧室中煤炭燃烧产生的燃煤热气直接进入烤箱加热毛板,燃煤热气加热毛板后直接从烤箱排放至大气中,这种技术煤炭未充分燃烧时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随燃煤热气直接进入烤箱,严重影响烤箱内外及车间环境,一氧化碳浓度高时甚至引起现场工人煤气中毒,安全隐患大。
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人造石英石板材的固化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煤炭未充分燃烧时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浓度高时甚至引起现场工人煤气中毒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人造石英石板材的固化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人造石英石板材的固化装置,包括废气处理箱、加热箱和固化箱,所述废气处理箱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贯穿通孔,所述顶部贯穿通孔同轴设置有回流管,所述底部贯穿通孔同轴固定连接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设置有出液阀门,所述回流管一端与顶部贯穿通孔固定连接,所述回流管另一端与出液管侧壁贯穿连接,所述回流管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输出端向上,所述水泵输入端向下,所述回流管侧壁贯穿连接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端部同轴固定连接有进液孔,所述进液管设置有进液阀门,所述废气处理箱侧壁设置有多个贯穿通孔,多个所述贯穿通孔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贯穿通孔和第二贯穿通孔,所述第一贯穿通孔设置有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一端与第一贯穿通孔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贯穿通孔设置有第一出气管,所述第一出气管一端与第二贯穿通孔同轴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回流管与出液管交界处位于出液阀门上方,所述回流管端部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位于废气处理箱内部,所述喷头位于第一进气管上方。
优选地,所述第一进气管设置有第一气泵,所述第一气泵输出端,所述第一气泵右侧为输入端,所述加热箱侧壁均设置有多个贯穿通孔,所述第一进气管与第一出气管另一端分别与加热箱左侧侧壁设置的多个贯穿通孔固定连接且第一进气管位于第一出气管上方,所述加热箱右侧侧壁设置有循环管道,所述循环管道通过加热箱右侧侧壁贯穿通孔与加热箱内部贯穿连接,所述加热箱内部设置有防火板和分隔板,所述防火板位于分隔板上方。
优选地,所述第一出气管位于防火板上方,所述循环管道位于防火板上方,所述分隔板为网状设置。
优选地,所述循环管道设置有第二气泵,所述第二气泵的右侧为输入端,所述第二气泵的左侧为输出端,所述循环管道两端分别于固化箱的左侧侧壁顶部与底部同轴贯穿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化箱设置有门,所述固化箱和门通过铰链连接,所述固化箱内壁相对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位于循环管道两端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采用废气处理箱对排出的废气进行处理,采用喷淋头的设置可以将处理液与废气结合的更加充分,同时水泵进行工作,将装置主体中的处理液抽出,利用回流管和喷头重新将处理液喷洒到装置主体内,使处理液循环从装置主体内导入和导出,将处理液反复的在废气处理罐中喷洒,使处理液与废气充分发生反应,避免了煤炭未充分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直接排出导致一氧化碳浓度高时引起现场工人煤气中毒,产生重大大安全隐患。
2、本实用新型采用整体设置的循环管道对固化箱内部空间的气体进行加热,避免了加热箱中煤炭未充分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与固化石英石毛板接触,保证了石英石毛板固化环境的统一,避免了环境因素影响石英石毛板固化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人造石英石板材的固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人造石英石板材的固化装置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人造石英石板材的固化装置的左右二等角轴测图。
图中:1废气处理箱、2加热箱、3固化箱、4进液孔、5进液管、6回流管、7出液管、8出液阀门、9喷头、10第一进气管、11第一气泵、12第一出气管、13防火板、14分隔板、15第二气泵、16循环管道、17门、18凹槽、19进液阀门、20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3,一种人造石英石板材的固化装置,包括废气处理箱1、加热箱2和固化箱3,废气处理箱1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贯穿通孔,顶部贯穿通孔同轴设置有回流管6,底部贯穿通孔同轴固定连接有出液管7,出液管7设置有出液阀门8,回流管6一端与顶部贯穿通孔固定连接,回流管6另一端与出液管7侧壁贯穿连接,回流管6设置有水泵20,水泵20输出端向上,水泵20输入端向下,回流管6侧壁贯穿连接有进液管5,进液管5端部同轴固定连接有进液孔4,进液管5设置有进液阀门19,回流管6与出液管7交界处位于出液阀门8上方,这样设置喷洒出来的处理液会通过水泵20、回流管6和喷头9继续在装置内循环喷洒,回流管6端部设置有喷头9,喷头9位于废气处理箱1内部,喷头9位于第一进气管10上方,这样设置可以通过喷头9对处理液进行雾化处理,同时排出的废气位于喷头9下方,可以让废气更好的与处理液结合。
废气处理箱1侧壁设置有多个贯穿通孔,多个贯穿通孔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贯穿通孔和第二贯穿通孔,第一贯穿通孔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气管10一端,第二贯穿通孔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气管12一端,第一进气管10设置有第一气泵11,第一气泵11左侧为输出端,第一气泵11右侧为输入端,这样设置可以将加热箱2内的废气排入到废气处理1箱中,加热箱2侧壁均设置有多个贯穿通孔,第一进气管10与第一出气管12另一端分别与加热箱2左侧侧壁设置的多个贯穿通孔固定连接且第一进气管10位于第一出气管12上方,加热箱2右侧侧壁设置有循环管道16,循环管道16通过加热箱2右侧侧壁贯穿通孔与加热箱2内部贯穿连接,加热箱2内部设置有防火板13和分隔板14,分隔板14的设置可以在分隔板14上进行煤炭的燃烧,防火板13位于分隔板14上方,防火板13可以避免燃烧产生的火焰对装置造成损害,第一出气管12位于防火板13上方,循环管道16位于防火板13上方,这样设置是为了将煤炭燃烧产生的热量通过循环管道16进行传递,分隔板14为网状设置,这样设置便于煤炭燃烧后产生的灰烬落入到分隔板14底部与加热箱2的空间内,循环管道16设置有第二气泵15,第二气泵15的右侧为输入端,第二气泵15的左侧为输出端,这样设置可以将固化箱3中的空气吸入到加热箱2内的循环管道16中进行加热,循环管道16两端分别于固化箱3的左侧侧壁顶部与底部同轴贯穿连接,这样设置可以形成顶部和底部的热循环气流可以对石英石毛板更好的固化。
固化箱3设置有门17,固化箱3和门17通过铰链连接,这样可以通过闭合门17使得固化箱3的内部空间与循环管道16形成密闭空间,便于形成一个稳定的热气流对放置在固化箱3内的石英石毛板进行加热,固化箱3内壁相对设置有多个凹槽18,凹槽18位于循环管道16两端之间,凹槽18可以对需要固化的石英石毛板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当需要进行石英石毛板固化时,先将石英石毛板通过固化箱3内的凹槽18进行固定关上门17,然后将煤炭放置到分隔板14上点燃,打开第二气泵15,将循环管道16内的热空气输入到固化箱3,对石英石毛板进行固化,然后将处理液通过进液孔4加入,打开进液阀门19和水泵20,此时出液阀门8处于闭合状态,处理液会通过回流管6和喷头9,在装置内进行喷洒,由于回流管6与出液管7交界处位于出液阀门8上方,所以喷洒出来的处理液会通过水泵20、回流管6和喷头9继续在装置内循环喷洒,此时打开第一气泵11,会将加热箱内的废气2通过第一进气管10吸到废气处理箱1中与处理液结合,最后打开出液阀门8,将废液排出,实现废气处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人造石英石板材的固化装置,包括废气处理箱(1)、加热箱(2)和固化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处理箱(1)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贯穿通孔,所述顶部贯穿通孔同轴设置有回流管(6),所述底部贯穿通孔同轴固定连接有出液管(7),所述出液管(7)设置有出液阀门(8),所述回流管(6)一端与顶部贯穿通孔固定连接,所述回流管(6)另一端与出液管(7)侧壁贯穿连接,所述回流管(6)设置有水泵(20),所述水泵(20)输出端向上,所述水泵(20)输入端向下,所述回流管(6)侧壁贯穿连接有进液管(5),所述进液管(5)端部同轴固定连接有进液孔(4),所述进液管(5)设置有进液阀门(19),所述废气处理箱(1)侧壁设置有多个贯穿通孔,多个所述贯穿通孔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贯穿通孔和第二贯穿通孔,所述第一贯穿通孔设置有第一进气管(10),所述第一进气管(10)一端与第一贯穿通孔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贯穿通孔设置有第一出气管(12),所述第一出气管(12)一端与第二贯穿通孔同轴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造石英石板材的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6)与出液管(7)交界处位于出液阀门(8)上方,所述回流管(6)端部设置有喷头(9),所述喷头(9)位于废气处理箱(1)内部,所述喷头(9)位于第一进气管(10)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造石英石板材的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管(10)设置有第一气泵(11),所述第一气泵(11)左侧为输出端,所述第一气泵(11)右侧为输入端,所述加热箱(2)侧壁均设置有多个贯穿通孔,所述第一进气管(10)与第一出气管(12)另一端分别与加热箱(2)左侧侧壁设置的多个贯穿通孔固定连接且第一进气管(10)位于第一出气管(12)上方,所述加热箱(2)右侧侧壁设置有循环管道(16),所述循环管道(16)通过加热箱(2)右侧侧壁贯穿通孔与加热箱(2)内部贯穿连接,所述加热箱(2)内部设置有防火板(13)和分隔板(14),所述防火板(13)位于分隔板(14)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人造石英石板材的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气管(12)位于防火板(13)上方,所述循环管道(16)位于防火板(13)上方,所述分隔板(14)为网状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人造石英石板材的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道(16)设置有第二气泵(15),所述第二气泵(15)的右侧为输入端,所述第二气泵(15)的左侧为输出端,所述循环管道(16)两端分别于固化箱(3)的左侧侧壁顶部与底部同轴贯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人造石英石板材的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箱(3)设置有门(17),所述固化箱(3)和门(17)通过铰链连接,所述固化箱(3)内壁相对设置有多个凹槽(18),所述凹槽(18)位于循环管道(16)两端之间。
CN202123397946.0U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人造石英石板材的固化装置 Active CN2174146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97946.0U CN217414640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人造石英石板材的固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97946.0U CN217414640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人造石英石板材的固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14640U true CN217414640U (zh) 2022-09-13

Family

ID=83174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97946.0U Active CN217414640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人造石英石板材的固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146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414640U (zh) 一种人造石英石板材的固化装置
CN203758007U (zh) 一种链排式热风炉
CN213273819U (zh) 窑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04388134U (zh) 颠倒式二次燃烧钢炉
CN210334049U (zh) 一种具有预热功能的冲压模具
CN109332571B (zh) 一种节能加热炉
CN207674981U (zh) 一种网带炉烟雾处理装置
CN201313151Y (zh) 一种锻造加热油炉
CN201382423Y (zh) 精密铸造烧壳炉黑烟处理装置
CN104132452A (zh) 一种燃煤供热采暖炉
CN207635859U (zh) 一种立式燃油燃气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CN205279148U (zh) 一种生物质锅炉燃烧结构的观察装置
CN209849880U (zh) 一种铸造用燃气设备尾气余热再利用装置
CN211084056U (zh) 一种适用于梭式窑的液态燃料烧嘴
CN109682063A (zh) 一种表面具有保温机构的锅炉
CN209141247U (zh) 燃气混合加热装置
CN204574763U (zh) 一种利用工业炉烟囱余热供热的烘干炉
CN204240322U (zh) 一体式木片气化节能锅炉
CN211146473U (zh) 一种工业炉窑用燃烧设备
CN104061774A (zh) 一种燃煤式安全节能型热风机
CN208124319U (zh) 一种废气燃烧设备
CN210425535U (zh) 一种新型民用锅炉
CN212029608U (zh) 一种具有水箱的壁炉
CN219797976U (zh) 一种换热器及使用该换热器的炉体
CN209470508U (zh) 一种用于纳米微晶板生产的熔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