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11255U - 涂布机 - Google Patents
涂布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411255U CN217411255U CN202220541134.4U CN202220541134U CN217411255U CN 217411255 U CN217411255 U CN 217411255U CN 202220541134 U CN202220541134 U CN 202220541134U CN 217411255 U CN217411255 U CN 21741125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ating
- assembly
- roller
- detector
- material bel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涂布机,包括纠偏组件、至少一个过辊、第一涂布组件、检测器以及控制器。纠偏组件用于调整料带在宽度方向的位置;各过辊设置于纠偏组件的下游,经过纠偏组件的料带依次绕设于各过辊;第一涂布组件设置于各过辊的下游,用于在料带的第一表面涂布第一涂层/图案;检测器用于检测第一涂布组件和沿输送路径邻近第一涂布组件的过辊之间的料带,获取检测信息;控制器分别与纠偏组件、第一涂布组件以及检测器控制连接,用于依据检测器的检测信息控制纠偏组件调整料带的位置和/或控制第一涂布组件调整涂布位置。本申请能够避免过辊的影响,保证纠偏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涂布机。
背景技术
涂布机包括纠偏装置和设置于纠偏装置下游的涂布组件,料带经过纠偏装置纠偏后被传送至涂布组件处。
通常,纠偏装置下游以及涂布组件上游还设置有过辊,经过纠偏的料带经过过辊后可能再次偏移。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涂布机,能够避免过辊的影响,保证纠偏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涂布机,包括纠偏组件、至少一个过辊、第一涂布组件、检测器以及控制器。纠偏组件用于调整料带在宽度方向的位置;各过辊设置于纠偏组件的下游,经过纠偏组件的料带依次绕设于各过辊;第一涂布组件设置于各过辊的下游,用于在料带的第一表面涂布第一涂层/图案;检测器用于检测第一涂布组件和沿输送路径邻近第一涂布组件的过辊之间的料带或其附着物,获取检测信息;控制器分别与纠偏组件、第一涂布组件以及检测器控制连接,用于依据检测器的检测信息控制纠偏组件调整料带的位置和/或控制第一涂布组件调整涂布位置。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涂布机包括第二涂布组件,第二涂布组件设置于纠偏组件的上游,用于向料带的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涂布第二涂层/图案,其中,检测器用于检测检测第一涂布组件和沿输送路径邻近第一涂布组件的过辊之间的料带上的第二涂层/图案。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依据第二涂层/图案与第一涂布组件的预定涂布区域在料带宽度方向的偏差值控制纠偏组件调整料带的位置和/或控制第一涂布组件调整涂布位置。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偏差值为第二涂层/图案的中线与第一涂布组件的预定涂布区域的中线的偏移量。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检测器包括第一子检测器和第二子检测器,第一子检测器和第二子检测器分别与控制器控制连接,在料带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分别用于检测第二涂层/图案在料带宽度方向的两个边缘。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涂布组件包括涂布头以及驱动件,涂布头用于涂布形成第一涂层/图案;驱动件用于带动涂布头运动;其中,控制器与驱动件控制连接,用于依据检测信息控制驱动件动作。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料带在沿输送路径邻近纠偏组件的过辊处形成70°至110°的转折角。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检测器为图像检测器。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涂布机包括第一涂布辊,第一涂布辊设置于各过辊的下游,经过过辊的料带绕设于第一涂布辊,其中,第一涂布组件对应第一涂布辊设置,用于在绕设于第一涂布辊上的料带的第一表面上涂布第一涂层/图案。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涂布机包括背辊,背辊用于将料带抵压于第一涂布辊,以形成预定的包角。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涂布机,检测器用于检测第一涂布组件和沿输送路径邻近第一涂布组件的过辊之间的料带,获取检测信息,控制器依据检测器的检测信息控制纠偏组件调整料带的位置和/或控制第一涂布组件调整涂布位置,由此,能够避免过辊的影响,保证纠偏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使用本申请涂布机的料带的一示例的俯视图;
图2是使用本申请涂布机的料带的一示例的剖视图;
图3是本申请涂布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涂布机一实施例中检测器检测第二涂层/图案的一种方式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涂布机一实施例中检测器检测第二涂层/图案的另一种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同时存在A和B这三种情况。
请参阅图1和图2,图2和图3分别是涂布后的料带1的一示例的俯视图和剖视图。
料带1呈连续带状,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A和第二表面B,第一表面A上需涂布第一涂层/图案2,第二表面B上需涂布第二涂层/图案3。
在不同应用场景中,涂料在第一表面A或第二表面B上的形态不同。若涂料能够累积在料带1的第一表面A或第二表面B,则形成涂层。例如,在锂电池制造领域中,需要在极片基材上涂布正极活性物质层或者负极活性物质层。正极活性物质层可以为钴酸锂、磷酸铁锂、三元锂或锰酸锂等,负极活性物质层可以为碳或硅等。若涂料能够渗透到料带1内,则形成图案。例如,在印染领域中,需要在布匹上喷印油墨,油墨渗透到布匹中形成预定的图案。
本申请的涂布机能够在料带1的至少一个表面上涂布涂层/图案。
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涂布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涂布机包括纠偏组件10、至少一个过辊20、第一涂布组件30、检测器40以及控制器(图未示)。
纠偏组件10用于调整料带1在宽度方向的位置。示例性的,纠偏组件10包括基架13、第一纠偏辊11和第二纠偏辊12,第一纠偏辊11和第二纠偏辊12沿料带1传送路径间隔布置在基架13上。料带1依次绕过第一纠偏辊11和第二纠偏辊12。当需要对料带1进行纠偏时,可调节第一纠偏辊11与第二纠偏辊12之间的角度,使得第一纠偏辊11与第二纠偏辊12呈“八”字形分布,从而使料带1沿料带1宽度方向移动,从而实现对料带1纠偏。
各过辊20设置于纠偏组件10的下游,经过纠偏组件10的料带1依次绕设于各过辊20。图示中,过辊2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过辊20沿物料传送路径依次设置。在其它实施例中,过辊20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三个或三个以上。纠偏组件10纠偏后的料带1依次绕设于两个过辊20后被传送至第一涂布组件30处。
第一涂布组件30设置于各过辊20的下游,用于在料带1的第一表面A涂布第一涂层/图案2。
检测器40用于检测第一涂布组件30和沿输送路径邻近第一涂布组件30的过辊20之间的料带1或其附着物,获取检测信息。具体地,检测器40用于检测经过过辊20的料带1。示例性的,检测器40设置于第一涂布组件30和沿输送路径邻近第一涂布组件30的过辊20之间。
控制器分别与纠偏组件10、第一涂布组件30以及检测器40控制连接,用于依据检测器40的检测信息控制纠偏组件10调整料带1的位置和/或控制第一涂布组件30调整涂布位置。示例性的,控制器可以是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或单片机等。第一涂布组件30调整涂布位置能够调整第一涂层/图案2在料带1宽度方向的位置。
由于检测器40设置于过辊20的下游,由此,能够避免过辊20的影响,保证纠偏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器40可以检测料带1本身,以获取料带1在其宽度方向的偏移量。在获取料带1在其宽度方向的偏移量后,控制器控制纠偏组件10单独动作,使得料带1在宽度方向的位置被纠正,从而使得第一涂层/图案2能够位于料带1的预定位置处。在获取料带1在其宽度方向的偏移量后,控制器也控制第一涂布组件30单独动作,在料带1宽度方向改变涂布位置以与料带1的位置相匹配,从而使得第一涂层/图案2能够位于料带1的预定位置处。在获取料带1在其宽度方向的偏移量后,控制器也可以同时控制纠偏组件10和第一涂布组件30动作,使得第一涂层/图案2能够位于料带1的预定位置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涂布机包括第二涂布组件60,第二涂布组件60设置于纠偏组件10的上游,用于向料带1的与第一表面A相对的第二表面B上涂布第二涂层/图案3,其中,检测器40用于检测第一涂布组件和沿输送路径邻近第一涂布组件30的过辊20之间的料带1上的第二涂层/图案3,获取第二涂层/图案3在料带1宽度方向上相对第一涂布组件30的偏移量。第二涂层/图案3即为上述料带1的附着物。如此设置,以保证第一涂层/图案2和第二涂层/图案3能够对齐。
为保证第一涂层/图案2和第二涂层/图案3能够对齐包括如下两种方法。
一种方法为:再设置一个检测装置,检测第一涂层/图案2。通过第一涂层/图案2和第二涂层/图案3的相对位置,控制纠偏组件10调整料带1的位置和/或控制第一涂布组件30调整涂布位置。该实施例中,由于检测装置设置于第一涂布组件30的下游侧,当控制器获知第一涂层/图案2和第二涂层/图案3偏移时,料带1上已经涂布了一定长度的第一涂层/图案2,造成浪费。
另一种方法为:控制器依据第二涂层/图案3与第一涂布组件30的预定涂布区域在料带1宽度方向的偏差值控制纠偏组件10调整料带1的位置和/或控制第一涂布组件30调整涂布位置。控制器将第二涂层/图案3的位置信息和第一涂布组件30的位置信息相比对,获取第二涂层/图案3相对第一涂布组件30的偏移量,并依此控制纠偏组件10调整料带1的位置和/或控制第一涂布组件30调整涂布位置。第一涂布组件30的预定涂布区域的位置信息可以预先存储于控制器中。本方法相比于上一个方法,一方面,不需单独设置一个检测装置,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能够及时获得相关偏移信息,减少了浪费。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偏差值为第二涂层/图案3的中线与第一涂布组件30的预定涂布区域的中线的偏移量。本申请中的中线具体指:物体在料带1宽度方向的中心线,为一虚拟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器40可以检测第二涂层/图案3在料带1宽度方向的两个边缘,以获取第二涂层/图案3的位置。检测器40可以为光电检测器或者图像检测器。图像检测器例如为CCD(Charge-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相机。
请参阅图4,图4是检测器40检测第二涂层/图案3的一种方式的示意图。
安装时,使得检测器40的中线L1与第一涂布组件30的预定涂布区域的中线L2对齐。检测器40检测第二涂层/图案3,将检测信息发送给控制器。检测器40为CCD相机时,拍摄第二涂层/图案3的图像,并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依据该检测信息计算出第二涂层/图案3的中线L3和第一涂布组件30的预定涂布区域的中线L2的位置,并判断二者偏差距离h1,控制器根据该偏差距离h1调整料带1与第一涂布组件30在料带1宽度方向的相对位置,例如,控制第一涂布组件30调整涂布位置,和/或通过纠偏组件10调整料带1位置,使得第二涂层/图案3的中线L3与第一涂布组件30的预定涂布区域的中线L2重合。在第一涂布组件30涂布第一涂层/图案2后,第一涂层/图案2和第二涂层/图案3能够对齐。
在一些情况下,第二涂层/图案3宽度较大,为便于检测器40检测第二涂层/图案3在料带1宽度方向的两个边缘,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器40包括第一子检测器41和第二子检测器42。第一子检测器41和第二子检测器42分别与控制器控制连接,在料带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分别用于检测第二涂层/图案3在料带1宽度方向的两个边缘。第一子检测器41和第二子检测器42均可以为光电检测器或者图像检测器。
请参阅图5,图5是检测器40检测第二涂层/图案3的另一种方式的示意图。
安装时,使得第一子检测器40的中线L4和第二子检测器40的中线L5分别对称地设置于第一涂布组件30的预定涂布区域的中线L2的两侧。
第一子检测器40设置于第二涂层/图案3的第一个侧边缘上方,用于检测第二涂层/图案3的第一个侧边缘,将检测信息发送给控制器。第一子检测器40为CCD相机时,拍摄第一个侧边缘的图像,并发送给控制器。第二子检测器40设置于第二涂层/图案3的第二个侧边缘上方,用于检测第二涂层/图案3的第二个侧边缘,将检测信息发送给控制器。第二子检测器40为CCD相机时,拍摄第二个侧边缘的图像,并发送给控制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涂层/图案3的宽度W可采用如下公式计算:
W=|(s1+Δs1)-(s2+Δs2)|,其中,△s1为第一个侧边缘相对于第一子检测器41的中线L4的偏移量,△s2为第二个侧边缘相对于第二子检测器42的中线L5的偏移量,s1为第一子检测器41的中线L4与第一涂布组件30的预定涂布区域的中线L2的距离,s2为第二子检测器40的中线L5与第一涂布组件30的预定涂布区域的中线L2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涂布组件30包括涂布头以及驱动件。涂布头用于涂布形成第一涂层/图案2。驱动件用于带动涂布头运动。其中,控制器与驱动件控制连接,用于依据检测信息控制驱动件动作。驱动器可以为直线电机。上述的第一涂布组件30的预定涂布区域的中线L2即为初始状态下涂布头的中线L2。
在一些实施例中,料带1在沿输送路径邻近纠偏组件10的过辊20处形成70°至110°的转折角H。
在一些实施例中,涂布机还包括第一涂布辊50。第一涂布辊50设置于各过辊20的下游,经过过辊20的料带1绕设于第一涂布辊50。其中,第一涂布组件30对应第一涂布辊50设置,用于在绕设于第一涂布辊50上的料带1的第一表面A上涂布第一涂层/图案2。通过设置第一涂布辊50,提高涂布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涂布机还包括背辊80,背辊80用于将料带1抵压于第一涂布辊50,以形成预定的包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涂布机还包括第二涂布辊70。第二涂布辊70设置于纠偏组件10的上游,料带1绕设于第二涂布辊70。其中,第二涂布组件60对应第二涂布辊70设置,用于在绕设于第二涂布辊70上的料带1的第二表面B上涂布第二涂层/图案3。通过设置第二涂布辊70,提高涂布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涂布机还包括烘干组件90。烘干组件90设置于第二涂布组件60的下游,以及纠偏组件10的上游,用于加速第二涂层/图案3干燥。
在一些实施例中,涂布机还包括放卷机构100和收卷机构(图未示)。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涂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纠偏组件,所述纠偏组件用于调整料带在宽度方向的位置;
至少一个过辊,各所述过辊设置于所述纠偏组件的下游,经过所述纠偏组件的所述料带依次绕设于各所述过辊;
第一涂布组件,所述第一涂布组件设置于各所述过辊的下游,用于在所述料带的第一表面涂布第一涂层/图案;
检测器,所述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涂布组件和沿输送路径邻近所述第一涂布组件的所述过辊之间的所述料带或其附着物,获取检测信息;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纠偏组件、所述第一涂布组件以及所述检测器控制连接,用于依据所述检测器的所述检测信息控制所述纠偏组件调整所述料带的位置和/或控制所述第一涂布组件调整涂布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涂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涂布组件,所述第二涂布组件设置于所述纠偏组件的上游,用于向所述料带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涂布第二涂层/图案,
其中,所述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涂布组件和沿输送路径邻近所述第一涂布组件的所述过辊之间的所述料带上的所述第二涂层/图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涂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依据所述第二涂层/图案与所述第一涂布组件的预定涂布区域在所述料带宽度方向的偏差值控制所述纠偏组件调整所述料带的位置和/或控制所述第一涂布组件调整涂布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涂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差值为所述第二涂层/图案的中线与所述第一涂布组件的预定涂布区域的中线的偏移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涂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器包括:
第一子检测器和第二子检测器,所述第一子检测器和所述第二子检测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控制连接,在所述料带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分别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涂层/图案在所述料带宽度方向的两个边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涂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涂布组件包括:
涂布头,所述涂布头用于涂布形成所述第一涂层/图案;
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涂布头运动;
其中,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件控制连接,用于依据所述检测信息控制所述驱动件动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涂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料带在沿输送路径邻近所述纠偏组件的所述过辊处形成70°至110°的转折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涂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器为图像检测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涂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涂布辊,所述第一涂布辊设置于各所述过辊的下游,经过所述过辊的所述料带绕设于所述第一涂布辊,
其中,所述第一涂布组件对应所述第一涂布辊设置,用于在绕设于所述第一涂布辊上的所述料带的所述第一表面上涂布所述第一涂层/图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涂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背辊,所述背辊用于将所述料带抵压于所述第一涂布辊,以形成预定的包角。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541134.4U CN217411255U (zh) | 2022-03-11 | 2022-03-11 | 涂布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541134.4U CN217411255U (zh) | 2022-03-11 | 2022-03-11 | 涂布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411255U true CN217411255U (zh) | 2022-09-13 |
Family
ID=83179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541134.4U Active CN217411255U (zh) | 2022-03-11 | 2022-03-11 | 涂布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41125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784827A (zh) * | 2024-02-23 | 2024-03-29 | 钛玛科(北京)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涂布机纠偏控制方法及系统 |
-
2022
- 2022-03-11 CN CN202220541134.4U patent/CN21741125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784827A (zh) * | 2024-02-23 | 2024-03-29 | 钛玛科(北京)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涂布机纠偏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17784827B (zh) * | 2024-02-23 | 2024-04-30 | 钛玛科(北京)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涂布机纠偏控制方法及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7411255U (zh) | 涂布机 | |
WO2022227963A1 (zh) | 补锂设备 | |
CN207810821U (zh) | 一种隔膜纠偏装置 | |
CN116899837B (zh) | 涂布系统和方法 | |
JP2007029789A (ja) | 両面塗工基材の搬送装置 | |
US11777071B2 (en) | Coating device, and coating method for non-uniform thickness current collector | |
CN110237987A (zh) | 涂布装置及涂布方法 | |
CN213368228U (zh) | 薄膜处理系统 | |
CN205264795U (zh) | 极片补锂系统 | |
CN217426844U (zh) | 纠偏装置 | |
CN202912323U (zh) | 一种环形钢带纠偏系统 | |
CN206416702U (zh) | 一种数字印刷机双纠偏装置 | |
JPH11322147A (ja) | 巻取り装置及び巻取り方法 | |
CN218827247U (zh) | Ccm转印设备 | |
CN214390908U (zh) | 一种可做间隙涂布的锂电池极片底涂机 | |
CN113766735A (zh) | 薄膜处理系统和方法 | |
JPH07285717A (ja) | 帯状材巻取装置 | |
CN211455837U (zh) | 一种涂布装置 | |
JP3411037B2 (ja) | 間欠塗工方法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装置 | |
KR102485873B1 (ko) | 동박 필름 제조 방법 및 장치 | |
US10227198B1 (en) | Device for producing both linerless labels and lined labels | |
CN106585131A (zh) | 一种数码喷涂设备控制系统 | |
CN206856044U (zh) | 编织袋双面干式复膜联合机 | |
CN220277477U (zh) | 一种双面涂布对齐度系统 | |
KR102025076B1 (ko) | 양면의 코팅위치를 일치시킬 수 있는 롤투롤 양면 코팅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