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05730U - 一种三排连料的板端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排连料的板端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05730U
CN217405730U CN202220370192.5U CN202220370192U CN217405730U CN 217405730 U CN217405730 U CN 217405730U CN 202220370192 U CN202220370192 U CN 202220370192U CN 217405730 U CN217405730 U CN 2174057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ding
terminals
shell
rubber cor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7019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宫搏
梁思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Fuh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Fuh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Fuh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Fuh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7019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057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057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057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排连料的板端连接器。三排连料的板端连接器包括端子组、塑胶主体和外壳;端子组包括上端子排和下端子排;上端子排包括并排设置的若干上端子以及第一注塑板;下端子排包括并排设置的若干下端子以及第二注塑板,下端子设有第一接触端和第一焊接端,下端子的第一焊接端由该端子的后端向下弯折形成,且若干下端子的第一焊接端分设为三个焊接组,三个焊接组位于不同的竖直面上;塑胶主体包括固定相连的上胶芯和下胶芯,上胶芯注塑成型于若干上端子上,下胶芯注塑成型于若干下端子上;外壳安装在所述塑胶主体外。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端子间距离过近,焊接时容易互相干扰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三排连料的板端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排连料的板端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可依安装差异而分为用以安装在电路板上的板端连接器以及用以连接于导线的线端连接器。板端连接器因具有厚度薄、体积小、连接简单等优点,被越来越频繁地使用到电子产品中。
现有的一种板端连接器中下端子排为单排连料结构,即各端子的焊接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端子间的间距小,导致与电路板间焊接时,各端子间容易相互干扰。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排连料的板端连接器,旨在解决现有的一种板端连接器中下端子排为单排连料结构,即各端子的焊接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端子间的间距小,导致与电路板间焊接时,各端子间容易相互干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排连料的板端连接器,包括端子组、塑胶主体和外壳,其中:
所述端子组包括上端子排和下端子排;所述上端子排包括并排设置的若干上端子以及一体成型于若干所述上端子前后两端的第一注塑板;所述下端子排包括并排设置的若干下端子以及一体成型于若干所述下端子前后两端的第二注塑板,所述下端子设有第一接触端和第一焊接端,所述下端子的第一焊接端由该端子的后端向下弯折形成,且若干所述下端子的第一焊接端分设为三个焊接组,三个所述焊接组位于不同的竖直面上;
所述塑胶主体包括固定相连的上胶芯和下胶芯,所述上胶芯注塑成型于若干所述上端子上,所述下胶芯注塑成型于若干所述下端子上;
所述外壳安装在所述塑胶主体外。
更为具体的,所述上胶芯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插接部和第一后座,所述上端子设有第二焊接端和第二接触端,所述第二接触端设于所述第一插接部上,所述第二焊接端由所述第一后座的后端伸出;所述下胶芯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二插接部和第二后座,所述第一接触端设于所述第二插接部上,所述第一焊接端由所述第二后座的后端伸出。
更为具体的,所述第一后座和所述第二后座上分别设有加强块,所述第二焊接端和所述第一焊接端分别由所述加强块的中部伸出。
更为具体的,所述上胶芯的底部向下延伸出若干定位块,所述下胶芯的顶部开设有若干定位槽,所述定位块置于所述定位槽内;所述第一后座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出卡块;所述外壳的后端设有卡接条,该外壳的内壁分别与所述第一后座的顶壁和两侧以及与所述第二后座的底壁和两侧相贴触,且所述卡块的前端与所述外壳的后端相贴靠,所述卡接条弯折至与所述第二后座的后端相贴靠。
更为具体的,所述外壳的两侧开设有与所述卡块相对应的卡槽,所述卡块设于所述卡槽内。
更为具体的,所述第二后座的后端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卡接条弯折至所述限位槽内。
更为具体的,所述外壳的顶壁和底壁上分别设有弹性压片。
更为具体的,所述外壳的两侧分别设有焊板脚。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三排连料的板端连接器的技术效果为:
本申请中下端子排上各第一焊接端分设为三个焊接组,进而使各第一焊接端的前后距离上形成交错,增加了各第一焊接端的距离,如此,在第一焊接端与电路板连接时,各下端子间不易互相干扰,提高了产品质量,且该下端子排为一体成型,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三排连料的板端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三排连料的板端连接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三排连料的板端连接器中塑胶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三排连料的板端连接器中塑胶主体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三排连料的板端连接器中塑胶主体的结构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三排连料的板端连接器中塑胶主体另一视角的结构分解图。
图中标记:
1—端子组;2—塑胶主体;3—外壳;
11—上端子排;111—上端子;1111—第二焊接端;1112—第二接触端;112—第一注塑板;12—下端子排;121—下端子;1211—第一接触端;1212—第一焊接端;122—第二注塑板;
21—上胶芯;211—第一插接部;212—第一后座;213—定位块;214—卡块;22—下胶芯;221—第二插接部;222—第二后座;223—定位槽;224—限位槽;23—加强块;
31—卡接条;32—卡槽;33—弹性压片;34—焊板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提供一优选实施例。具体参阅图1~图6。一种三排连料的板端连接器,包括端子组1、塑胶主体2和外壳3,其中:
所述端子组1包括上端子排11和下端子排12;所述上端子排11包括并排设置的若干上端子111以及一体成型于若干所述上端子111前后两端的第一注塑板112;所述下端子排12包括并排设置的若干下端子121以及一体成型于若干所述下端子121前后两端的第二注塑板122,所述下端子121设有第一接触端1211和第一焊接端1212,所述下端子121的第一焊接端1212由该端子的后端向下弯折形成,且若干所述下端子121的第一焊接端1212分设为三个焊接组,三个所述焊接组位于不同的竖直面上;
所述塑胶主体2包括固定相连的上胶芯21和下胶芯22,所述上胶芯21注塑成型于若干所述上端子111上,所述下胶芯22注塑成型于若干所述下端子121上;
所述外壳3安装在所述塑胶主体2外。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端子排12上各所述第一焊接端1212分设为三个焊接组13,进而使各所述第一焊接端1212的前后距离上形成交错,增加了各所述第一焊接端1212的距离,如此,在所述第一焊接端1212与电路板连接时,各所述下端子121间不易互相干扰,提高了产品质量,且该下端子排12为一体成型,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焊接端1212位于不同的所述焊接组上,进而增大相邻两所述第一焊接端1212的间距。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注塑板112与所述上端子111的连接处以及所述第二注塑板122与所述下端子121的连接处设有裁切口,当所述上胶芯21和所述下胶芯22分别注塑成型于所述上端子111和所述下端子121外后,可通过所述裁切刀对所述裁切口进行裁切,进而将所述第一注塑板112和所述第二注塑板122快速,且整齐的切离所述上端子111和所述下端子121外。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所述上胶芯21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插接部211和第一后座212,所述上端子111设有第二焊接端1111和第二接触端1112,所述第二接触端1112设于所述第一插接部211上,所述第二焊接端1111由所述第一后座212的后端伸出;所述下胶芯22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二插接部221和第二后座222,所述第一接触端1211设于所述第二插接部221上,所述第一焊接端1212由所述第二后座222的后端伸出。连接器公头插入时,公头内的胶芯夹设于所述第一插接部211的顶部和所述第二插接部221的底部,且公头端子与所述第一接触端1211与所述第二接触端1112进行信息交流。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后座212和所述第二后座222上分别设有加强块23,所述第二焊接端1111和所述第一焊接端1212分别由所述加强块23的中部伸出。所述加强块23的设计增强了所述第一焊接端1212和所述第二焊接端1111与所述第二后座222和所述第一后座212连接处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所述上胶芯21的底部向下延伸出若干定位块213,所述下胶芯22的顶部开设有若干定位槽223,所述定位块213置于所述定位槽223内;所述第一后座212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出卡块214;所述外壳3的后端设有卡接条31,该外壳3的内壁分别与所述第一后座212的顶壁和两侧以及与所述第二后座222的底壁和两侧相贴触,且所述卡块214的前端与所述外壳3的后端相贴靠,所述卡接条31弯折至与所述第二后座222的后端相贴靠。所述定位块213与所述定位槽223的配合对所述上胶芯21和所述下胶芯22前后左右的移动形成限制,所述卡块214与所述卡接条31的配合使所述外壳3固定连接在所述塑胶主体2上,进而所述外壳3对所述上胶芯21和所述下胶芯22的上下移动形成限制,使所述上胶芯21和所述下胶芯22位置相对固定的安装在所述外壳3内。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所述外壳3的两侧开设有与所述卡块214相对应的卡槽32,所述卡块214设于所述卡槽32内。所述卡槽32的设计避免所述卡块214的设计导致该板端连接器的整体长度的增加。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后座222的后端开设有限位槽224,所述卡接条31弯折至所述限位槽224内。所述限位槽224的设计避免所述卡接条31的设计导致该板端连接器的整体长度的增加。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所述外壳3的顶壁和底壁上分别设有弹性压片33。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所述外壳3的两侧分别设有焊板脚34。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三排连料的板端连接器,通过合理的结构设置,解决了现有的一种板端连接器中下端子排为单排连料结构,即各端子的焊接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端子间的间距小,导致与电路板间焊接时,各端子间容易相互干扰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而已,其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列举的形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三排连料的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端子组、塑胶主体和外壳,其中:
所述端子组包括上端子排和下端子排;所述上端子排包括并排设置的若干上端子以及一体成型于若干所述上端子前后两端的第一注塑板;所述下端子排包括并排设置的若干下端子以及一体成型于若干所述下端子前后两端的第二注塑板,所述下端子设有第一接触端和第一焊接端,所述下端子的第一焊接端由该端子的后端向下弯折形成,且若干所述下端子的第一焊接端分设为三个焊接组,三个所述焊接组位于不同的竖直面上;
所述塑胶主体包括固定相连的上胶芯和下胶芯,所述上胶芯注塑成型于若干所述上端子上,所述下胶芯注塑成型于若干所述下端子上;
所述外壳安装在所述塑胶主体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三排连料的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胶芯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插接部和第一后座,所述上端子设有第二焊接端和第二接触端,所述第二接触端设于所述第一插接部上,所述第二焊接端由所述第一后座的后端伸出;所述下胶芯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二插接部和第二后座,所述第一接触端设于所述第二插接部上,所述第一焊接端由所述第二后座的后端伸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三排连料的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后座和所述第二后座上分别设有加强块,所述第二焊接端和所述第一焊接端分别由所述加强块的中部伸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三排连料的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胶芯的底部向下延伸出若干定位块,所述下胶芯的顶部开设有若干定位槽,所述定位块置于所述定位槽内;所述第一后座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出卡块;所述外壳的后端设有卡接条,该外壳的内壁分别与所述第一后座的顶壁和两侧以及与所述第二后座的底壁和两侧相贴触,且所述卡块的前端与所述外壳的后端相贴靠,所述卡接条弯折至与所述第二后座的后端相贴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三排连料的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两侧开设有与所述卡块相对应的卡槽,所述卡块设于所述卡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三排连料的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后座的后端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卡接条弯折至所述限位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三排连料的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顶壁和底壁上分别设有弹性压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三排连料的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两侧分别设有焊板脚。
CN202220370192.5U 2022-02-23 2022-02-23 一种三排连料的板端连接器 Active CN2174057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70192.5U CN217405730U (zh) 2022-02-23 2022-02-23 一种三排连料的板端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70192.5U CN217405730U (zh) 2022-02-23 2022-02-23 一种三排连料的板端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05730U true CN217405730U (zh) 2022-09-09

Family

ID=83136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70192.5U Active CN217405730U (zh) 2022-02-23 2022-02-23 一种三排连料的板端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057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87129A (zh) 一种新型电连接器
CN201887180U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111129807B (zh) 电连接器
CN217405730U (zh) 一种三排连料的板端连接器
CN101807753B (zh) 卡连接器
CN201868608U (zh) 一种电子卡连接器
CN108832342A (zh) 一种usb type c连接器及其工艺
CN214313635U (zh) 一种端子双排连料的板端连接器
CN214204174U (zh) 一种USB type-c连接器
CN201478561U (zh) 电连接器
CN214313631U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112736538B (zh) 一种双排smt沉板型态usb type-c连接器
CN212285658U (zh) 一种适用于弯脚连接器的灯脚折弯机构
CN202513312U (zh) 电连接器
CN103531943B (zh) 卡槽连接器及其成型方法
CN216598365U (zh) Usb连接器的连接端子结构
CN201829653U (zh) 卡缘连接器
CN213184664U (zh) 一种胶芯结构及母座连接器模组
CN212968191U (zh) 一种连接器结构及usb插座电连接器
CN216698820U (zh) 一种smt板上型态usb type-c连接器
CN218513724U (zh) 电连接器
CN219419768U (zh) 一种双联usb type-c母头连接器
CN114142323B (zh) 卧式连接器成形方法
CN218182526U (zh) 一种Type-C母座连接器
CN220401079U (zh) 一种Type-C连接器的端子连料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