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02776U - 一种多蒸发直膨式新风机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蒸发直膨式新风机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402776U CN217402776U CN202221561059.4U CN202221561059U CN217402776U CN 217402776 U CN217402776 U CN 217402776U CN 202221561059 U CN202221561059 U CN 202221561059U CN 217402776 U CN217402776 U CN 21740277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r
- fresh air
- pipeline
- air handling
- handling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蒸发直膨式新风机组,涉及新风机组技术领域,能够在进行制热的过程中进行除霜。包括压缩机、室内机换热器和多个室外机换热器,室内机换热器设置在新风风道的进风路径上;各换热器分别连通有第一连接管线和第二连接管线;其中第一连接管线中均具有并联设置的膨胀阀和阻断件,所有第一连接管线的端口相互连通,阻断件用于使换热器输出的介质在其所在的并联管线单向流出;第二连接管线的端口途经切换件并分别与压缩机的进出口连通,切换件用于实现第二连接管线与压缩机进口或出口连通的切换。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操作切换件,将室外机换热器逐个切换为放热状态进行除霜,此时室内机换热器可以时刻处于放热状态,确保了整个新风机组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风机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蒸发直膨式新风机组。
背景技术
直膨式新风机组,因其具有一机两用,节约冷热源机房,使用灵活,控制简单等特点,在商场、办公、工业厂房等场所广泛应用。并作为一种经济清洁的供暖方式,相较于电直接加热,获取热量的效率大幅度提高。
然而,现有直膨式新风机组制热最大的问题之一是蒸发器结霜。结霜工况下运行,将造成蒸发器空气流动阻力增大,风量减小,换热器换热温差增大,压缩机吸排气温(压)差增大,制冷剂质量流量降低,从而导致机组耗工增加,供热能力显著降低,甚至机组出现停机保护。为了满足室内用热需求,传统直膨式新风机组需增加电辅热,在进行除霜时,通过开启电加热,以保证送风温度不至于太低,这造成设备配电容量增加,配电系统冗余,同时能耗较高。
因此,如何对直膨式新风机组蒸发器进行高效除霜,提升空调机组供热能力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风机组,能够在进行制热的过程中进行除霜。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多蒸发直膨式新风机组,包括循环组件和新风风道,所述循环组件包括压缩机、室内机换热器和多个室外机换热器,所述室内机换热器设置在所述新风风道的进风路径上;
所述室内机换热器和室外机换热器分别连通有第一连接管线和第二连接管线,所述压缩机连通有进口管线和出口管线;
其中各第一连接管线中均具有并联设置的膨胀阀和阻断件,所有第一连接管线的端口通过第三连接管线相互连通,所述阻断件用于阻止介质从第三连接管线途经其所在的并联管线流入对应的室内机换热器或室外机换热器中,并允许介质从对应的室内机换热器或室外机换热器途经其所在的并联管线流入第三连接管线中;
各第二连接管线的端口设有两个支路管线,所述两个支路管线分别与所述进口管线和出口管线连通,所述两个支路管线上设有切换件,所述切换件用于实现第二连接管线与进口管线或出口管线连通的切换。
可选的,所述新风风道中沿进风路径依次设有过滤件、室内机换热器以及风机。
可选的,所述阻断件为单向阀。
可选的,所述切换件包括分别设置在不同支路管线上的两个电磁阀。
可选的,所述切换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管线与两个支路管线连接节点处的三通阀。
可选的,所述室外机换热器的数量至少比所述室内机换热器的数量多两个。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室外机换热器的数量为三个,所述室内机换热器的数量为一个。
可选的,所述室内机换热器为翅片式换热器。
可选的,所述室外机换热器为壳管式换热器。
可选的,所述室外机换热器上设有结霜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多蒸发直膨式新风机组,具有包括室内机换热器和室外机换热器在内的多个换热器,其中所有换热器均参与了整个新风机组中制冷剂的热量循环。在保证室内机换热器始终处于放热状态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操作切换件使对应的室外机换热器在放热状态和吸热状态中进行切换,由此可以逐个使结霜的室外机换热器切换为放热状态,通过放热状态下放出的热量进行除霜后再切换回吸热状态,以此通过新风机组自身的热量循环达到除霜的目的,避免了额外进行电加热时的电量损耗,同时室内机换热器不必在除霜的过程中停止供热,确保了整个新风机组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当切换件为三通阀时的一个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当切换件为电磁阀时的一个整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在正常制热的工况下的一个制冷剂流向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在除霜工况下的一个制冷剂流向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在除霜工况下的另一个制冷剂流向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在除霜工况下的又一个制冷剂流向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在制冷的工况下的一个制冷剂流向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应用于平疫霾场景下的一个整体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压缩机、11-进口管线、12-出口管线、2-室内机换热器、3-室外机换热器、4-第一连接管线、41-膨胀阀、42-单向阀、5-第二连接管线、51-支路管线、52-电磁阀、53-三通阀、6-第三连接管线、7-新风风道、71-过滤件、72-风机、73-高效过滤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透彻理解阐述了大量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实用新型。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结构、电路、材料或方法。
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的提及意味着: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含在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不一定都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可以以任何适当的组合和、或子组合将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组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示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示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这里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出的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高”、“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多蒸发直膨式新风机组,如图1或图2所示,包括循环组件和新风风道7,所述循环组件包括压缩机1、室内机换热器2和多个室外机换热器3,所述室内机换热器2设置在所述新风风道7的进风路径上;
所述室内机换热器2和室外机换热器3分别连通有第一连接管线4和第二连接管线5,所述压缩机1连通有进口管线11和出口管线12;
其中各第一连接管线4中均具有并联设置的膨胀阀41和阻断件,所有第一连接管线4的端口通过第三连接管线6连通,所述阻断件用于阻止介质从第三连接管线6途经其所在的并联管线流入对应的室内机换热器2或室外机换热器3中,并允许介质从对应的室内机换热器2或室外机换热器3途经其所在的并联管线流入第三连接管线6中;
各第二连接管线5的端口设有两个支路管线51,所述两个支路管线51分别与所述进口管线11和出口管线12连通,所述两个支路管线51上设有切换件,所述切换件用于实现第二连接管线5与进口管线11或出口管线12连通的切换。
其中各换热器均能通过切换件的调节实现放热状态和吸热状态的切换,且所有换热器中时刻同时存在有处于不同状态下的换热器,以此实现热量的循环。
具体而言,对于处于放热状态下的换热器,其切换件开启与出口管线12连通的支路管线51,并封闭与进口管线11连通的支路管线51,使第二连接管线5仅与出口管线12连通。此时该换热器能够接收由所述压缩机1输送来的呈高温高压气体状态的制冷剂,此时换热器作为冷凝器使用,使制冷剂在换热器中冷却放热,以此使换热器向外放热,之后经过冷却放热后的制冷剂能够从第一连接管线4途经阻断件流入第三连接管道。
处于吸热状态下的换热器,其切换件开启与进口管线11连通的支路管线51,并封闭与出口管线12连通的支路管线51,使第二连接管线5仅与进口管线11连通。此时该换热器能够接收由所述膨胀阀41输送来的呈低温低压液体状态的制冷剂,此时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使用,使制冷剂在换热器中蒸发吸热,以此使换热器向外吸热,之后经过蒸发吸热后的制冷剂能够从第二连接管道输入至压缩机1中。
综上所述,吸热状态下的换热器使制冷剂进行蒸发吸热,之后依次通过该吸热状态下的换热器的第二连接管线5和进口管线11输入至压缩机1内,压缩机1对该制冷剂进行绝热压缩后使制冷剂呈高温高压气体状态,之后依次通过出口管线12和放热状态下的换热器的第二连接管线5输入至放热状态下的换热器内,放热状态下的换热器使制冷剂进行冷却放热,之后依次通过该放热状态下的换热器的第一连接管线4、阻断器和第三连接管线6输入至吸热状态下的换热器的第一连接管线4中,此时由于该第一连接管线4上的阻断器阻止了介质从第三连接管线6途经其所在的并联管线流入对应的室内机换热器2或室外机换热器3中,因此,制冷剂只能输入至该第一连接管线4上的膨胀阀41中,该膨胀阀41对该制冷剂进行节流降压后使制冷剂呈低温低压液体状态,之后流入对应的吸热状态下的换热器,对换热器进行蒸发吸热,如此实现整个新风机组中制冷剂的热量循环。
其中,在进行正常制热的工况下,如图3所示,室内机换热器2始终处于放热状态,新风风道7中的新风途经室内机换热器2,进而将室内机换热器2释放的热量带入室内,实现供热,此时室外机换热器3处于吸热状态,处于吸热状态的室外机换热器3由于其温度较低,易产生结霜,此时可将整个机组切换为除霜工况。在除霜工况下,如图4到图6所示,室内机换热器2仍始终处于放热状态,将其一结霜的室外机换热器3通过其切换件的切换将其管线路径更改为放热状态,此时处于吸热状态的室外机换热器3温度由于高温高压气体的输入而升高,进而实现除霜的效果,在该室外机换热器3除霜后,将其切换为吸热状态,并将另一结霜的室外机换热器3切换为放热状态,以此逐个切换实现所有室外机换热器3的除霜,此时通过其余仍是吸热状态的室外机换热器3确保循环的进行(在图4到图6中按照从右往左逐次对室外机换热器3进行除霜)。由此,能够在制热的过程中通过新风机组自身的热量循环达到除霜的目的,避免了额外进行电加热时的电量损耗。
此外,在进行制冷的工况下,如图7所示,仅需将室内机换热器2切换为吸热状态,并使室外机换热器3处于放热状态,即可对新风风道7中的新风进行冷却,达到制冷的效果。
其中,可以在各个室外机换热器3上设置结霜传感器,通过所述结霜传感器检测室外机换热器3上是否结霜,当存在结霜时,自动使该室外机换热器3进入放热状态,以此实现新风机组的自动化除霜;也可以在整个新风机组中设置与各切换件信号连接的定时器,当在进行制热的工况下,每隔一段时间就使各室外机换热器3逐个切换为发热状态进行除霜后在切换回吸热状态,定时进行除霜。
其中,上述阻断件可以是电磁阀,此时,当换热器处于放热状态时,该电磁阀开启,以使制冷剂能够从对应的换热器中途经阻断件流入第三连接管道中;当所述换热器处于吸热状态时,该电磁阀关闭,以使制冷剂仅能从第三连接管道途经膨胀阀41流入对应的换热器中。此外,所述阻断件还可以为单向阀42。以此使得从换热器中输出的介质能够途经单向阀42流入第三连接管线6中,并使得第三连接管线6中的介质无法通过单向阀42流入换热器中,仅能够在输送压力的作用下进入与之并联设置的膨胀阀41中。相对而言,单向阀42比电磁阀52价格更加低廉且在管路中所起到的效果更加稳定,阻断件优选为单向阀42。
其中,对于切换件的选择,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切换件可以是分别设置在不同支路管线51上的两个电磁阀52。此时每个支路管线51上至少设有一个电磁阀52,当第二连接管线5仅需要与进口管线11连通时,开启与进口管线11连接的支路管线51上的电磁阀52,关闭与出口管线12连接的支路管线51上的电磁阀52;当第二连接管线5仅需要与出口管线12连通时,开启与出口管线12连接的支路管线51上的电磁阀52,关闭与进口管线11连接的支路管线51上的电磁阀52,以此完成第二连接管线5与进口管线11或出口管线12的连通方式的切换。
而在另外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切换件可以是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管线5与两个支路管线51连接节点处的三通阀53。其中所述三通阀53的三个连接口分别与第二连接管线5与两个支路管线51连通,通过三通阀53的切换功能实现第二连接管线5与两个支路管线51中任一一个支路管线51的连通。
其中,为确保室内机换热器2的制热效果,所述室外机换热器3的数量至少比所述室内机换热器2的数量多两个。
由此即使在单个室外机换热器3切换为放热状态时中,处于吸热状态下的室外机换热器3数量也能够大于或等于处于放热状态下的室内机换热器2和室外机换热器3数量,由此确保热量的循环较为均衡,使得室内机换热器2的制热效果不会在除霜过程中过多的受到削减。
其中,考虑到实际安装中所需空间的大小,可选的是使所述室外机换热器3的数量为三个,所述室内机换热器2的数量为一个。
其中,所述室内机换热器2可以选用翅片式换热器,在对空气的加热和冷却方面具有优良的效果。但也可以为其余具有与空气进行热量交换的换热器类型。
其中,所述室外机换热器3可以选用包括壳管式换热器在内的各种换热器类型。
其中,所述新风风道7中沿进风路径依次设有过滤件71、室内机换热器2以及风机72。所述风机72用于在新风风道7中形成由室外吹向室内的新风,所述过滤件71用于对该新风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新风接触室内机换热器2并通过室内机换热器2的放热或吸热形成热风或冷风。
其中,图1~图7中所示的直膨式新风机组可用于平疫霾场景下,以营造高品质室内空气环境。此时直膨式平疫霾新风机组如图8所示。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蒸发直膨式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组件和新风风道(7),所述循环组件包括压缩机(1)、室内机换热器(2)和多个室外机换热器(3),所述室内机换热器(2)设置在所述新风风道(7)的进风路径上;
所述室内机换热器(2)和室外机换热器(3)分别连通有第一连接管线(4)和第二连接管线(5),所述压缩机(1)连通有进口管线(11)和出口管线(12);
其中各第一连接管线(4)中均具有并联设置的膨胀阀(41)和阻断件,所有第一连接管线(4)的端口通过第三连接管线(6)相互连通,所述阻断件用于阻止介质从第三连接管线(6)途经其所在的并联管线流入对应的室内机换热器(2)或室外机换热器(3)中,并允许介质从对应的室内机换热器(2)或室外机换热器(3)途经其所在的并联管线流入第三连接管线(6)中;
各第二连接管线(5)的端口设有两个支路管线(51),所述两个支路管线(51)分别与所述进口管线(11)和出口管线(12)连通,所述两个支路管线(51)上设有切换件,所述切换件用于实现第二连接管线(5)与进口管线(11)或出口管线(12)连通的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蒸发直膨式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风道(7)中沿进风路径依次设有过滤件(71)、室内机换热器(2)以及风机(7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蒸发直膨式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断件为单向阀(4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蒸发直膨式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件包括分别设置在不同支路管线(51)上的两个电磁阀(5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蒸发直膨式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管线(5)与两个支路管线(51)连接节点处的三通阀(5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蒸发直膨式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换热器(3)的数量至少比所述室内机换热器(2)的数量多两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蒸发直膨式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换热器(3)的数量为三个,所述室内机换热器(2)的数量为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蒸发直膨式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换热器(2)为翅片式换热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蒸发直膨式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换热器(3)为壳管式换热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蒸发直膨式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换热器(3)上设有结霜传感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561059.4U CN217402776U (zh) | 2022-06-21 | 2022-06-21 | 一种多蒸发直膨式新风机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561059.4U CN217402776U (zh) | 2022-06-21 | 2022-06-21 | 一种多蒸发直膨式新风机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402776U true CN217402776U (zh) | 2022-09-09 |
Family
ID=83147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561059.4U Active CN217402776U (zh) | 2022-06-21 | 2022-06-21 | 一种多蒸发直膨式新风机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402776U (zh) |
-
2022
- 2022-06-21 CN CN202221561059.4U patent/CN21740277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739588U (zh) | 一种可提高换热性能的空调 | |
CN108224840A (zh) | 一种热泵空调系统和控制方法 | |
WO2020088425A1 (zh) | 空调机及其控制方法 | |
CN211526570U (zh) | 一种室外机以及复合热泵系统 | |
CN210832213U (zh) | 空调器 | |
CN207963223U (zh) | 一种热泵空调系统 | |
CN212511480U (zh) | 一种空调换热器、冷媒循环系统及空调器 | |
CN103528136A (zh) | 新风机组及其控制系统 | |
WO2023173847A1 (zh) |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系统 | |
CN217402776U (zh) | 一种多蒸发直膨式新风机组 | |
CN216048111U (zh) | 带全热回收的双源一体式空气源热泵机组 | |
CN113446755B (zh) | 带全热回收的双源一体式空气源热泵机组 | |
CN215638112U (zh) | 一种制冷系统 | |
CN215675896U (zh) | 一种空调器 | |
CN212362478U (zh) | 制冷系统 | |
CN109869942B (zh) | 一种扁管套管式热回收型热泵空调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
CN108709336B (zh) | 热泵系统及空调器 | |
CN210004512U (zh) | 恒温除湿空调器 | |
CN201964611U (zh) | 商用超低温热泵热水机组 | |
CN110953654A (zh) | 一种室外机以及复合热泵系统 | |
CN217031455U (zh) | 一种热泵空调系统 | |
CN215336712U (zh) | 复叠式空调机组 | |
CN113465219B (zh) | 一种制冷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218846489U (zh) | 空调系统 | |
CN212457216U (zh) | 热泵空调换热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