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01629U - 一种同心调角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同心调角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01629U
CN217401629U CN202220499081.4U CN202220499081U CN217401629U CN 217401629 U CN217401629 U CN 217401629U CN 202220499081 U CN202220499081 U CN 202220499081U CN 217401629 U CN217401629 U CN 2174016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hole
pin shaft
pin
crank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9908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寅�
黄礼雅
顾天旸
戴张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feng International Seating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feng International Seating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feng International Seating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feng International Seating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9908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016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016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016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同心调角器,包括输入轴和输出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曲轴、至少两个齿轮和一个齿圈,所述输入轴与所述曲轴传动连接,至少两个齿轮与所述曲轴偏心传动连接并错位一个角度,传动时,所述输入轴带动所述曲轴转动,所述曲轴带动至少两个齿轮转动,至少两个齿轮转动过程中,一方面每一齿轮的部分外齿与所述齿圈的内齿啮合,另一方面至少两个齿轮带动输出轴转动,所述输入轴与所述输出轴同心转动。本实用新型使用两个少齿差齿轮使调角器输入轴和输出轴做同心运动并通过一对楔块消除内部间隙,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同心调角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调角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同心调角器。
背景技术
市面上大多数调角器都是偏心旋转且直径较大,而座椅旋转功能件(如扶手、脚蹬)要求运转平稳,偏心运动存在跳动,不适合座椅旋转功能件使用。
现有的一些同心调角器间隙较大,需要扭簧辅助消除间隙,结构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偏心调角器和同心调角器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使用两个少齿差齿轮使调角器输入轴和输出轴做同心运动并通过一对楔块消除内部间隙的同心调角器。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同心调角器,包括输入轴和输出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曲轴、至少两个齿轮和一个齿圈,所述输入轴与所述曲轴传动连接,至少两个齿轮与所述曲轴偏心传动连接并错位一个角度,传动时,所述输入轴带动所述曲轴转动,所述曲轴带动至少两个齿轮转动,至少两个齿轮转动过程中,一方面每一齿轮的部分外齿与所述齿圈的内齿啮合,另一方面至少两个齿轮带动输出轴转动,所述输入轴与所述输出轴同心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曲轴内设置一内孔,所述输出轴穿过所述曲轴的内孔并与所述曲轴的内孔啮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曲轴的外周至少具有第一偏心圆柱面和第二偏心圆柱面,至少两个齿轮至少分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内孔与所述第一偏心圆柱面紧固配合,所述第二齿轮的内孔与所述第二偏心圆柱面紧固配合,从而使得所述曲轴同时驱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同步回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偏心圆周面和第二偏心圆柱面呈180°错位布置,从而使得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错位180°布置,保证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转动时,与所示齿圈的内齿啮合部分呈180°错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同心调角器还包括若干销轴,在所述第一齿轮的周向均布有若干第一销轴孔,每一第一销轴孔的内径大于所述销轴的外径;在所述第二齿轮的周向均布有若干第二销轴孔,每一第二销轴孔的内径大于所述销轴的外径;在所述输出轴的周向均布有若干第三销轴孔,所述第一销轴孔的数量、第二销轴孔的数量、所述第三销轴孔的数量、所述销轴的数量相等;在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所述输出轴以轴向依次叠加方式组装后,若干第一销轴孔、若干第二销轴孔、若干第三销轴孔一一对齐,每一根销轴插入到每一第一销轴孔、第二销轴孔和第三销轴孔中,其中,所述销轴与所述第三销轴孔紧配合,每一销轴与对应的第一销轴孔和第二销轴孔共切且每一销轴与对应的第一销轴孔和第二销轴孔的相切点呈180 °错位;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转动时,带动这些销轴绕齿圈的圆心转动,同时通过这些销轴带动所述输出轴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同心调角器还包括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固定安装在所述齿圈轴线方向的第一端上;在所述第一端盖的中心分别设置有第一端盖中心孔,在所述曲轴上还设置有一圆柱面,所述圆柱面的中心与所述曲轴的内孔的圆心同心,所述圆柱面通过一消除间隙部件以可回转方式嵌合在所述第一端盖中心孔中,以消除所述圆柱面与所述第一端盖中心孔之间的间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消除间隙部件包括第一衬套、一对楔块和一个弹簧,在所述曲轴的圆柱面周向设置有楔块安装槽;所述第一衬套嵌入到所述第一端盖中心孔中,所述曲轴的圆柱面嵌入到所述第一衬套的内孔中,一对楔块置入所述楔块安装槽中并位于所述第一衬套的内孔中;所述弹簧的两个作用端分别与一对楔块连接,驱动一对楔块分开,使得一对楔块一方面消除所述圆柱面与所述第一端盖中心孔之间的间隙,另一方面迫使所述曲轴将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压紧,同时压紧第一齿轮的第一销轴孔、第二齿轮的第二销轴孔与销轴紧密相切,以消除内部间隙。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弹簧为O型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第一端盖的外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同心调角器还包括一支架板,在所述支架板的周向均布有若干第四销轴孔,所述第四销轴孔的数量与所述第一销轴孔的数量、第二销轴孔的数量、所述第三销轴孔的数量、所述销轴的数量相等;所述支架板的外径以可回转方式嵌入到齿圈轴线方向的第一端中,每一根销轴插入到每一第四销轴孔中并与第四销轴孔紧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支架板的中心开设有一支架板中心孔,所述支架板中心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偏心圆柱面的外径,使得所述第一偏心圆柱面以间隙方式插入到所述支架板中心孔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同心调角器还包括第二衬套,所述支架板的外径通过所述第二衬套以可回转方式嵌入到齿圈轴线方向的第一端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同心调角器还包括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固定安装在所述齿圈轴线方向的第二端上;所述齿圈轴线方向的第一端和所述齿圈轴线方向的第二端为所述齿圈轴线方向相对的两端;在所述第二端盖的中心设置有第二端盖中心孔,所述输出轴以可回转方式安装在所述第二端盖中心孔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同心调角器还包括第三衬套,所述输出轴通过所述第三衬套以可回转方式安装在所述第二端盖中心孔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盖、齿圈和第二端盖通过若干螺栓固定在一起。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使用两个少齿差齿轮使调角器输入轴和输出轴做同心运动并通过一对楔块消除内部间隙,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同心调角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同心调角器装配正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同心调角器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曲轴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B-B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曲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装配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曲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装配正视图。
图9为图8的B-B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销轴与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运动到第一位置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销轴与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运动到第二位置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销轴与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运动到第三位置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齿圈、第一齿轮、第二齿轮、销轴、曲轴在无间隙消除部件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D处放大示意图。
图15为图13的E处放大示意图。
图16为图13的F处放大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齿圈、第一齿轮、第二齿轮、销轴、曲轴、间隙消除部件组装在一起的状态示意图。
图18为图17的G处放大示意图。
图19为图17的I处放大示意图。
图20为图17的H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至图6和和图7至图9,图中所示的一种同心调角器,包括输入轴10和输出轴20,其还包括一曲轴30、第一齿轮40、第二齿轮50、齿圈60、第一端盖70、第二端盖80、若干例如六根销轴90(当然也不局限于六个,可以为其他数量)、支架板100、第二衬套110、第三衬套150以及间隙消除部件;间隙消除部件包括第一衬套120、一对楔块130和一个弹簧140。
特别参见图5和图6,在曲轴30的中心开设有一内孔36,在曲轴30的外周设置有圆柱面31、第一偏心圆柱面32和第二偏心圆柱面33,第一偏心圆柱面32位于圆柱面31与第二偏心圆柱面33之间,第二偏心圆柱面33与第一偏心圆柱面32之间通过一凸环34隔开。第一偏心圆周面32和第二偏心圆柱面33呈180°错位布置。另外圆柱面31的中心与曲轴30的内孔35的圆心同心并在圆柱面31周向设置有楔块安装槽35,该楔块安装槽35呈扇形圆台形状。
第一齿轮40的外周设置有外齿41并在第一齿轮40的辐上圆周均布有若干例如六个第一销轴孔42(当然也不局限于六个,可以为其他数量),在第一齿轮40的中心设置有内孔43,每一第一销轴孔42的内径大于销轴90的外径。
第二齿轮50的外周设置有外齿51并在第二齿轮50的辐上圆周均布有若干例如六个第二销轴孔52(当然也不局限于六个,可以为其他数量),在第二齿轮50的中心设置有内孔53,每一第二销轴孔52的内径大于销轴90的外径。
齿圈60具有一内腔,在内腔的腔面上设置有内齿61和两个安装内径62、 63,内齿圈61位于两个安装内径62、63之间。在齿圈60上还周向均布有若干例如四个螺栓穿孔64(当然也不局限于四个,可以为其他数量)。
输出轴20的中心具有一内孔21并在输出轴20的周向均布有若干例如六个第三销轴孔22(当然也不局限于六个,可以为其他数量),输出轴20的内孔21的内径大于输入轴10的外径,以便于输入轴20同心穿过输出轴20的内孔21。
第一端盖70具有一第一端盖中心孔71并在第一端盖70的周向均布有若干例如四个通孔72(当然也不局限于四个,可以为其他数量)。
第二端盖80具有一第二端盖中心孔81并且第二端盖80的外周由第一台阶轴82和第二台阶轴83构成,第一台阶轴82的外径小于第二台阶轴83的外径并与齿圈60的安装内径63相适配,在第二台阶轴83上均布有若干例如四个内螺孔84(当然也不局限于四个,可以为其他数量)。四个内螺孔84所在圆周的直径大于第一台阶轴82的外径但小于第二台阶轴83的外径。
第三衬套150的外径与第二端盖80的第二端盖中心孔81内径相适配,第三衬套150的内径与输出轴20的一个外径23相适配。
第一衬套120的外径与第一端盖70的第一端盖中心孔71内径相适配,第一衬套120的内径与曲轴30的圆柱面31外径间隙配合。
第二衬套110的外径与齿圈60的安装内径62相适配,第二衬套110的内径与支架板100的外径相适配。在支架板100的中心开设有一支架板中心孔101并在支架板100的周向均布有若干例如六个第四销轴孔102(当然也不局限于六个,可以为其他数量)。支架板中心孔101的内径大于曲轴30的第一偏心圆柱面32的外径。
一对楔块130均呈扇形圆台结构,在每一楔块130上开设有一弹簧插入孔131。弹簧140为O型弹簧并具有两个作用端141、142。
本实用新型的同心调角器装配时,将第一齿轮40的内孔43套在曲轴30 的第一偏心圆柱面32并与曲轴30的第一偏心圆柱面32紧固配合,第二齿轮 50的内孔53套在曲轴30的第二偏心圆柱面33并与曲轴30的第二偏心圆柱面33紧固配合,同时使得第一齿轮40的六个第一销轴孔42与第二齿轮50 的六个第二销轴孔52大致一一对齐,同时使得第一齿轮40的每一第一销轴孔42与第二齿轮50对应的第二销轴孔52呈180°错位。
接着将第一齿轮40、第二齿轮50以及曲轴30置入到齿圈60的内腔中并使得第一齿轮40的部分外齿41和第二齿轮50的部分外齿51与齿圈60中的内齿61啮合,其中第一齿轮40的部分外齿41和齿圈60的内齿61啮合部分与第二齿轮50的部分外齿51和齿圈60的内齿61啮合部分呈180°错位。
接着将第二衬套110的外径置入齿圈60的安装内径62中,然后将支架板100的外径以可回转方式置入第二衬套110的内径中,并使得支架板100 的支架板中心孔101套在曲轴30的第一偏心圆柱面32上使得第一偏心圆柱面32以间隙方式插入到支架板中心孔101中,同时使得支架板100上的六个第四销轴孔102与第一齿轮40的六个第一销轴孔42一一对齐。
接着将第三衬套150置入到第二端盖80的第二端盖中心孔81中,然后将输出轴20的一个外径23以可回转方式套入第三衬套150的内径中。
接着将装配有输出轴20和第三衬套150的第二端盖80上的第一台阶轴 82插入到齿圈60的安装内径63中,同时使得输出轴20上的六个第三销轴孔 22与第二齿轮50的六个第二销轴孔52一一对齐,并同时使第二端盖80上的四个内螺孔84与齿圈60上的四个螺栓穿孔64一一对齐。
接着将六根销轴90一一依次穿过支架板100上的第四销轴孔102、第一齿轮40的第一销轴孔42、第二齿轮50的第二销轴孔52和输出轴20上的第三销轴孔22,同时保证每一销轴90与第一齿轮40对应的第一销轴孔42和第二齿轮50的第二销轴孔52共切且每一销轴90与对应的第一销轴孔42和第二销轴孔52的相切点呈180°错位。另外也使得每一销轴90与输出轴20上的第三销轴孔22和支架板100上的第四销轴孔102紧配合。这样保证第一齿轮40和第二齿轮50同时与输出轴20连接。
接着将第一端盖70的第一端盖中心孔71套在第一衬套120的外径上,再将第一衬套120的内径套在曲轴30的圆柱面31上,同时使得第一端盖70 上的四个通孔72与齿圈60上的四个螺栓穿孔64一一对齐。
接着将四根螺栓160一一依次穿过第一端盖70上的通孔72与齿圈60上的螺栓穿孔64后旋入到第二端盖80的内螺孔84中,使得第一端盖70和第二端盖80分别固定在齿圈60轴线方向的两端面上。
参见图13至图15,由于零件间为满足装配以及加工过程产生的误差,销轴90与第一齿轮40的每一第一销轴孔42和第二齿轮50对应的第二销轴孔 52之间会存在间隙(参见图13),第一齿轮40的部分外齿41和齿圈60的内齿61啮合部分、第二齿轮50的部分外齿51和齿圈60的内齿61啮合部分也均会存在间隙(参见图14),第一齿轮40的内孔43与曲轴30的第一偏心圆柱面32之间、第二齿轮50的内孔53与曲轴30的第二偏心圆柱面33之间也会存在间隙(参见图15).
为此参见图17至图20本实用新型将一对楔块130插入第一衬套120的内径中并卡入到曲轴30的楔块安装槽35内,然后将弹簧140的两个作用端 141、142插入到一对楔块130的弹簧插入孔131内,同时使得弹簧140位于第一端盖70外侧,弹簧140驱动一对楔块130分开,这样曲轴30的圆柱面 31就可以通过一对楔块130以可回转方式嵌合在第一端盖70的内孔71中,以消除曲轴30的圆柱面与第一端盖70的内孔71之间的间隙。同时一对楔块 130迫使曲轴30将第一齿轮40和第二齿轮50压紧,消除第一齿轮40的内孔 43与曲轴30的第一偏心圆柱面32之间、第二齿轮50的内孔53与曲轴30 的第二偏心圆柱面33之间的间隙(参见图19),同时压紧第一齿轮40的第一销轴孔42、第二齿轮50的第二销轴孔52与销轴90,以消除销轴90与第一齿轮40的每一第一销轴孔42和第二齿轮50对应的第二销轴孔52之间的间隙(参见图18),另外消除第一齿轮40的部分外齿41和齿圈60的内齿61 啮合部分、第二齿轮50的部分外齿51和齿圈60的内齿61啮合部分之间的间隙(参见图20)。
最后,将输入轴10穿过输出轴20的内孔21和曲轴30的内孔36以及弹簧140,同时使得曲轴30的内孔36与输入轴10啮合连接,输出轴20的内孔 21与输入轴10间隙配合。装配后,输入轴10的回转中心与输出轴20的回转中心同心。
参见图4和图10至图12,输入轴10转动时,带动曲轴30转动,曲轴 30通过第一偏心圆柱面32和第二偏心圆柱面33同时带动第一齿轮70和第二齿轮80转动,第一齿轮70和第二齿轮80转动时,以少齿差方式与齿圈60 的内齿圈61啮合,同时通过六个销轴90共同驱动这些销轴90绕齿圈60的圆心转动,同时这些销轴90带动输出轴20转动。
本实用新型使用两个少齿差齿轮使调角器输入轴和输出轴做同心运动并通过一对楔块消除内部间隙,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Claims (14)

1.一种同心调角器,包括输入轴和输出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曲轴、至少两个齿轮和一个齿圈,所述输入轴与所述曲轴传动连接,至少两个齿轮与所述曲轴偏心传动连接并错位一个角度,传动时,所述输入轴带动所述曲轴转动,所述曲轴带动至少两个齿轮转动,至少两个齿轮转动过程中,一方面每一齿轮的部分外齿与所述齿圈的内齿啮合,另一方面至少两个齿轮带动输出轴转动,所述输入轴与所述输出轴同心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心调角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曲轴内设置一内孔,所述输出轴穿过所述曲轴的内孔并与所述曲轴的内孔啮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同心调角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曲轴的外周至少具有第一偏心圆柱面和第二偏心圆柱面,至少两个齿轮至少分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内孔与所述第一偏心圆柱面紧固配合,所述第二齿轮的内孔与所述第二偏心圆柱面紧固配合,从而使得所述曲轴同时驱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同步回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同心调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心圆周面和第二偏心圆柱面呈180°错位布置,从而使得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错位180°布置,保证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转动时,与所示齿圈的内齿啮合部分呈180°错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同心调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同心调角器还包括若干销轴,在所述第一齿轮的周向均布有若干第一销轴孔,每一第一销轴孔的内径大于所述销轴的外径;在所述第二齿轮的周向均布有若干第二销轴孔,每一第二销轴孔的内径大于所述销轴的外径;在所述输出轴的周向均布有若干第三销轴孔,所述第一销轴孔的数量、第二销轴孔的数量、所述第三销轴孔的数量、所述销轴的数量相等;在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所述输出轴以轴向依次叠加方式组装后,若干第一销轴孔、若干第二销轴孔、若干第三销轴孔一一对齐,每一根销轴插入到每一第一销轴孔、第二销轴孔和第三销轴孔中,其中,所述销轴与所述第三销轴孔紧配合,每一销轴与对应的第一销轴孔和第二销轴孔共切且每一销轴与对应的第一销轴孔和第二销轴孔的相切点呈180°错位;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转动时,带动这些销轴绕齿圈的圆心转动,同时通过这些销轴带动所述输出轴转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同心调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同心调角器还包括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固定安装在所述齿圈轴线方向的第一端上;在所述第一端盖的中心分别设置有第一端盖中心孔,在所述曲轴上还设置有一圆柱面,所述圆柱面的中心与所述曲轴的内孔的圆心同心,所述圆柱面通过一消除间隙部件以可回转方式嵌合在所述第一端盖中心孔中,以消除所述圆柱面与所述第一端盖中心孔之间的间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同心调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除间隙部件包括第一衬套、一对楔块和一个弹簧,在所述曲轴的圆柱面周向设置有楔块安装槽;所述第一衬套嵌入到所述第一端盖中心孔中,所述曲轴的圆柱面嵌入到所述第一衬套的内孔中,一对楔块置入所述楔块安装槽中并位于所述第一衬套的内孔中;所述弹簧的两个作用端分别与一对楔块连接,驱动一对楔块分开,使得一对楔块一方面消除所述圆柱面与所述第一端盖中心孔之间的间隙,另一方面迫使所述曲轴将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压紧,同时压紧第一齿轮的第一销轴孔、第二齿轮的第二销轴孔与销轴紧密相切,以消除内部间隙。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同心调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为O型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第一端盖的外侧。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同心调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同心调角器还包括一支架板,在所述支架板的周向均布有若干第四销轴孔,所述第四销轴孔的数量与所述第一销轴孔的数量、第二销轴孔的数量、所述第三销轴孔的数量、所述销轴的数量相等;所述支架板的外径以可回转方式嵌入到齿圈轴线方向的第一端中,每一根销轴插入到每一第四销轴孔中并与第四销轴孔紧配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同心调角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板的中心开设有一支架板中心孔,所述支架板中心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偏心圆柱面的外径,使得所述第一偏心圆柱面以间隙方式插入到所述支架板中心孔中。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同心调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同心调角器还包括第二衬套,所述支架板的外径通过所述第二衬套以可回转方式嵌入到齿圈轴线方向的第一端中。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同心调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同心调角器还包括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固定安装在所述齿圈轴线方向的第二端上;所述齿圈轴线方向的第一端和所述齿圈轴线方向的第二端为所述齿圈轴线方向相对的两端;在所述第二端盖的中心设置有第二端盖中心孔,所述输出轴以可回转方式安装在所述第二端盖中心孔中。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同心调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同心调角器还包括第三衬套,所述输出轴通过所述第三衬套以可回转方式安装在所述第二端盖中心孔中。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同心调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齿圈和第二端盖通过若干螺栓固定在一起。
CN202220499081.4U 2022-03-09 2022-03-09 一种同心调角器 Active CN2174016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99081.4U CN217401629U (zh) 2022-03-09 2022-03-09 一种同心调角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99081.4U CN217401629U (zh) 2022-03-09 2022-03-09 一种同心调角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01629U true CN217401629U (zh) 2022-09-09

Family

ID=83138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99081.4U Active CN217401629U (zh) 2022-03-09 2022-03-09 一种同心调角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016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551918B1 (en) Internally meshing planetary gear structure, reduction or step-up gear having said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machining said reduction or step-up gear
EP2450596B1 (en) Planetary gear mechanism
EP2372188B1 (en) Speed change gea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US5322485A (en) Internally meshing planetary gear structure
EP2381130B1 (en) Speed change gear
EP0527491B1 (en) Epicyclic drive
EP2450595B1 (en) Planetary gear mechanism
CN101772657A (zh) 齿轮装置及使用齿轮装置的工业机器人的转动部结构
JP2018059556A (ja) バックラッシュを低減したサイクロイド減速装置
US4484496A (en) Servo drive, particularly for driving output shafts of slide valves
US3424036A (en) Speed changing device
CN217401629U (zh) 一种同心调角器
US4195884A (en) Hinge for a reclinable back of a motor vehicle seat
US11365786B2 (en) Transmission
US11892059B2 (en) Eccentric gearing
KR101761987B1 (ko) 모터의 구동 샤프트와 피동 장치의 피동 샤프트 사이의 연결부
JP2001132803A (ja) 変速機
CN212928677U (zh) 传动机构
CN112026601B (zh) 靠背倾角调节装置
JP2015102064A (ja) 弁開閉時期制御装置
CN111162631B (zh) 具有动力源的减速装置
JP7194051B2 (ja) 内接式遊星歯車装置
CN112601904B (zh) 减速器
CN108488329B (zh) 一种rv减速器回差的调节装置
CN111148919B (zh) 用于调节单元的齿轮传动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