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99578U - 一种船载式可变翼展海洋溢油收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船载式可变翼展海洋溢油收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99578U
CN217399578U CN202221417148.1U CN202221417148U CN217399578U CN 217399578 U CN217399578 U CN 217399578U CN 202221417148 U CN202221417148 U CN 202221417148U CN 217399578 U CN217399578 U CN 2173995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lifting
fixed support
support
oil absor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1714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佳和
蔡佳欣
郭梓鑫
韩沛聪
李建科
李俊霖
楼锦鸿
罗泽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141714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995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995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995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20Controlling water pollution; Waste water treatment
    • Y02A20/204Keeping clear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from oil spills

Landscapes

  • Removal Of Floating Material (AREA)

Abstract

一种船载式可变翼展海洋溢油收集装置,涉及除油设备技术领域。升降滚珠丝杆设置于升降支架上,滚珠升降滑块设置于升降滚珠丝杆上,升降电机设置于升降支架顶部其输出轴与升降滚珠丝杆相连接,主动辊设置于固定支架顶部,从动辊设置于固定支架底部前侧,主动螺位于从动辊后方形成倾斜面,吸油带缠绕于主动辊、从动辊上,挤压辊设置于固定支架顶部,并位于主动辊后侧与吸油带紧密接触,固定支架与滚珠升降滑块相连接。通过可变翼展对油污进行收拢,滚筒传动吸油带吸附水面油污,挤压辊同步挤压吸油带回收油污,并通过液位感应器检测水面位置,中控系统根据反馈数据控制升降机构调节收集装置位置,确保收集装置保持最佳收集状态,提高收集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船载式可变翼展海洋溢油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载式可变翼展海洋溢油收集装置,涉及除油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海洋石油污染是一个较为重要的环境问题,当发生石油泄漏时,如未及时处理,石油随着洋流会快速扩散,造成大面积的污染,严重影响海洋生态环境。
现有技术对于石油污染的处理方式主要为使用收油船进行收集,收油船上设置有收油口,石油随流水一同回收至船内,后续再进行分离回收,虽然回收速度快,但是效率不高,石油往往会在流水作用下从船体两排开,回收效果不理想,需要在区域内进行重复操作;还有采用浮筒或导向装置在一定范围内对石油进行收拢,然后通过带倾角的叶轮,利用水车原理,将石油进行打捞收集,收集后在回收船内进行油水分离,该方式极大的提高了回收清理效率,可以防止油污在收集过程中快速扩散,但是由于油污与水是同时回收,且要经过油水分离的过程,导致其回收速度过慢,无法兼顾速度与效率,且现有的回收设备其与船体位置相对固定,当船体重量发生变化时回收设备与水面相对高度也会发生变化,在开始收集时船身较轻,回收设备与水面接触面积较少,回收量小,一段时间后船身下沉,回收设备与水面接触面积变大,回收量增大,导致了回收效率会随回收时常变化而产生变化,无法使其保持一个最佳回收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或者不足,提供一种船载式可变翼展海洋溢油收集装置,通过可变翼展对油污进行收拢,滚筒传动吸油带吸附水面油污,挤压辊同步挤压吸油带回收油污,并通过液位感应器检测水面位置,中控系统根据反馈数据控制升降机构调节收集装置位置,确保收集装置保持最佳收集状态,提高收集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升降机构、驱动机构、吸油组件、收拢机构,吸油组件与升降机构相连接,驱动机构与吸油组件传动连接,收拢机构与吸油组件相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包含升降滚珠丝杆1、滚珠升降滑块2、升降电机3、升降支架4,升降滚珠丝杆1设置于升降支架4上,滚珠升降滑块2设置于升降滚珠丝杆1上,升降电机3设置于升降支架4顶部其输出轴与升降滚珠丝杆1相连接,所述吸油组件包含主动辊6、从动辊7、吸油带9、挤压辊10、固定支架16,主动辊6设置于固定支架16顶部,从动辊7设置于固定支架16底部前侧,主动螺6位于从动辊7后方形成倾斜面,吸油带9缠绕于主动辊6、从动辊7上,挤压辊10设置于固定支架16顶部,并位于主动辊6后侧与吸油带9紧密接触,固定支架16与滚珠升降滑块2相连接。
所述的固定支架16顶部设置有储油箱17,储油箱17位于吸油带9、挤压辊10接触面下方,固定支架16外侧下方设置有液位传感器15。
所述的固定支架16背部设置有连接支架16-1,连接支架16-1与滚珠升降滑块2相连接,固定支架16背部还设置有导向块16-2,导向块16-2共设置四块,两块导向块16-2设置于固定支架16两侧上方与升降支架4滑动连接,两块导向块16-2设置于固定支架16下方与升降支架4滑动连接。
所述的升降支架4两侧设置有导向槽4-1,导向槽4-1与导向块16-2滑动连接。
所述的驱动机构包含驱动电机5、传动皮带8,驱动电机5设置于固定支架16顶部侧面与主动辊6相连接,传动皮带8设置于主动辊6、从动辊7两侧。
所述的收拢机构包含活动展翼11、围油浮子12、电控液压油缸13、推动杆14,活动展翼11、围油浮子12、电控液压油缸13、推动杆14均设置有两组,并对称设置于固定支架16两侧,活动展翼11设置于固定支架16前侧,围油浮子12一端与活动展翼11相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支架16活动连接,电控液压油缸13设置于固定支架16侧面后方,电控液压油缸13活塞杆与推动杆14一端活动连接,推动杆14另一端与活动展翼11活动连接。
所述的液位传感器15与围油浮子12设置于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的吸油带9底部与围油浮子12底部位置相匹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通过可变翼展对油污进行收拢,滚筒传动吸油带吸附水面油污,挤压辊同步挤压吸油带回收油污,并通过液位感应器检测水面位置,中控系统根据反馈数据控制升降机构调节收集装置位置,确保收集装置保持最佳收集状态,提高收集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升降滚珠丝杆1、滚珠升降滑块2、升降电机3、升降支架4、驱动电机5、主动辊6、从动辊7、传动皮带8、吸油带9、挤压辊10、活动展翼11、围油浮子12、电控液压油缸13、推动杆14、液位传感器15、固定支架16、储油箱17、导向槽4-1、连接支架16-1、导向块16-2。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升降机构、驱动机构、吸油组件、收拢机构,吸油组件与升降机构相连接,驱动机构与吸油组件传动连接,收拢机构与吸油组件相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包含升降滚珠丝杆1、滚珠升降滑块2、升降电机3、升降支架4,升降滚珠丝杆1设置于升降支架4上,滚珠升降滑块2设置于升降滚珠丝杆1上,升降电机3设置于升降支架4顶部其输出轴与升降滚珠丝杆1相连接,所述吸油组件包含主动辊6、从动辊7、吸油带9、挤压辊10、固定支架16,主动辊6设置于固定支架16顶部,从动辊7设置于固定支架16底部前侧,主动螺6位于从动辊7后方形成倾斜面,吸油带9缠绕于主动辊6、从动辊7上,挤压辊10设置于固定支架16顶部,并位于主动辊6后侧与吸油带9紧密接触,固定支架16与滚珠升降滑块2相连接。本实施方式中,升降机构采用滚珠丝杆的升降结构,由于是在潮湿环境下作业,采用传统齿轮的升降结构易对零件造成腐蚀,影响升降机构的正常工作,采用滚珠丝杆的升降结构不仅升降效果好,精度高,且滚珠升降滑块2部分不易受到腐蚀,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作为更具体的,在收集作业过程中,根据所需作业范围调整收拢机构作业区域,驱动机构带动主动辊6旋转,主动辊6通过两条传动皮带8带动从动辊7旋转,水面油污被吸油带9吸附并向上传送,挤压辊10与吸油带9紧密接触,当油污传输到主动辊6与挤压辊10接触面时,油污被挤压而出进行回收,由于吸油带9仅吸附油污,不会吸附水分,在传送过程中带起的水分会向外流散,仅有较少的水分会随油污一同回收,不会影响回收效果,可在所有作业完成后统一再进行油水分离操作,通过吸附与挤压的同步进行极大的提升了回收速度与回收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支架16顶部设置有储油箱17,储油箱17位于吸油带9、挤压辊10接触面下方,固定支架16外侧下方设置有液位传感器15。吸油带9所吸附油污在挤压辊10与主动辊6的作用下将油污挤压出,并落入储油箱17内,储油箱17的尺寸根据设备整体规模进行设置,本实施方式及附图中仅示意了一种储油箱的结构形式,储油箱17前端为倾斜式结构,作为入油口,便于收集,还可起到防泄漏作用,储油箱17为可拆卸式结构,当油满时拆下进行更换,或将所回收油污倒入船内统一回收后再装回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支架16背部设置有连接支架16-1,连接支架16-1与滚珠升降滑块2相连接,固定支架16背部还设置有导向块16-2,导向块16-2共设置四块,两块导向块16-2设置于固定支架16两侧上方与升降支架4滑动连接,两块导向块16-2设置于固定支架16下方与升降支架4滑动连接,所述的升降支架4两侧设置有导向槽4-1,导向槽4-1与导向块16-2滑动连接。固定支架16通过设置连接支架16-1与升降支架4上的滚珠升降滑块2相连接,固定支架16在滚珠升降滑块2的作用下实现升降调节,同时,通过导向槽4-1与导向块16-2的滑动连接确保固定支架16升降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的驱动机构包含驱动电机5、传动皮带8,驱动电机5设置于固定支架16顶部侧面与主动辊6相连接,传动皮带8设置于主动辊6、从动辊7两侧。作为更具体的,驱动电机5为步进电机,传动皮带8共设置有两条,设置于主动辊6、从动辊7两侧,通过驱动电机5驱动主动辊6旋转,从而通过传动皮带8带动从动辊7旋转,实现吸油带9的滚动吸油作业,结构简单,实际效果好,便于后期的维护。
进一步的,所述的收拢机构包含活动展翼11、围油浮子12、电控液压油缸13、推动杆14,活动展翼11、围油浮子12、电控液压油缸13、推动杆14均设置有两组,并对称设置于固定支架16两侧,活动展翼11设置于固定支架16前侧,围油浮子12一端与活动展翼11相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支架16活动连接,电控液压油缸13设置于固定支架16侧面后方,电控液压油缸13活塞杆与推动杆14一端活动连接,推动杆14另一端与活动展翼11活动连接。作为更具体的,通过设置活动式的展翼结构来控制油污的收集作业范围,传统的活动结构多为手动控制,通过拉索对展翼进行控制,操作较为麻烦,活动范围小,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电控液压油缸13的控制方式,不仅控制简单,活动范围更大。
进一步的,所述的液位传感器15与围油浮子12设置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的吸油带9底部与围油浮子12底部位置相匹配。通过将液位传感器15与围油浮子12设置于同一水平面上可以精确检测工作状态,确保回收设备处于最佳工作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收集设备固定于收集船上,通过升降机构控制吸油组件的位置,确保围油浮子12半没于水面,同时液位传感器15纪录水平面位置,此时吸油带9底部一部分也没入水中与油污相接触,启动驱动电机5,驱动电机5带动主动辊6旋转,主动辊6通过两条传动皮带8带动从动辊7旋转,水面油污被吸油带9吸附并向上传送,挤压辊10与吸油带9紧密接触,当油污传输到主动辊6与挤压辊10接触面时,油污被挤压而出落入储油箱17内;当油污回收一段时间后船身下沉,此时液位传感器15将液面变化数据反馈至船内中控系统,操作中控系统发出指令至升降机构,升降电机3驱动升降滚珠丝杆1旋转,升降滚珠丝杆1带动滚珠升降滑块2上升,同时带动固定支架16上升,当上升到液位传感器15最初纪录位置时,液位传感器15再次反馈信号至中控系统,升降机构停止工作,吸油组件回复到最佳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船载式可变翼展海洋溢油收集装置,它包含升降机构、驱动机构、吸油组件、收拢机构,吸油组件与升降机构相连接,驱动机构与吸油组件传动连接,收拢机构与吸油组件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含升降滚珠丝杆(1)、滚珠升降滑块(2)、升降电机(3)、升降支架(4),升降滚珠丝杆(1)设置于升降支架(4)上,滚珠升降滑块(2)设置于升降滚珠丝杆(1)上,升降电机(3)设置于升降支架(4)顶部其输出轴与升降滚珠丝杆(1)相连接,所述吸油组件包含主动辊(6)、从动辊(7)、吸油带(9)、挤压辊(10)、固定支架(16),主动辊(6)设置于固定支架(16)顶部,从动辊(7)设置于固定支架(16)底部前侧,主动辊(6)位于从动辊(7)后方形成倾斜面,吸油带(9)缠绕于主动辊(6)、从动辊(7)上,挤压辊(10)设置于固定支架(16)顶部,并位于主动辊(6)后侧与吸油带(9)紧密接触,固定支架(16)与滚珠升降滑块(2)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载式可变翼展海洋溢油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支架(16)顶部设置有储油箱(17),储油箱(17)位于吸油带(9)、挤压辊(10)接触面下方,固定支架(16)外侧下方设置有液位传感器(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载式可变翼展海洋溢油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支架(16)背部设置有连接支架(16-1),连接支架(16-1)与滚珠升降滑块(2)相连接,固定支架(16)背部还设置有导向块(16-2),导向块(16-2)共设置四块,两块导向块(16-2)设置于固定支架(16)两侧上方与升降支架(4)滑动连接,两块导向块(16-2)设置于固定支架(16)下方与升降支架(4)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载式可变翼展海洋溢油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支架(4)两侧设置有导向槽(4-1),导向槽(4-1)与导向块(16-2)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载式可变翼展海洋溢油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包含驱动电机(5)、传动皮带(8),驱动电机(5)设置于固定支架(16)顶部侧面与主动辊(6)相连接,传动皮带(8)设置于主动辊(6)、从动辊(7)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载式可变翼展海洋溢油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拢机构包含活动展翼(11)、围油浮子(12)、电控液压油缸(13)、推动杆(14),活动展翼(11)、围油浮子(12)、电控液压油缸(13)、推动杆(14)均设置有两组,并对称设置于固定支架(16)两侧,活动展翼(11)设置于固定支架(16)前侧,围油浮子(12)一端与活动展翼(11)相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支架(16)活动连接,电控液压油缸(13)设置于固定支架(16)侧面后方,电控液压油缸(13)活塞杆与推动杆(14)一端活动连接,推动杆(14)另一端与活动展翼(11)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载式可变翼展海洋溢油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位传感器(15)与围油浮子(12)设置于同一水平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载式可变翼展海洋溢油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油带(9)底部与围油浮子(12)底部位置相匹配。
CN202221417148.1U 2022-06-08 2022-06-08 一种船载式可变翼展海洋溢油收集装置 Active CN2173995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17148.1U CN217399578U (zh) 2022-06-08 2022-06-08 一种船载式可变翼展海洋溢油收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17148.1U CN217399578U (zh) 2022-06-08 2022-06-08 一种船载式可变翼展海洋溢油收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99578U true CN217399578U (zh) 2022-09-09

Family

ID=83147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17148.1U Active CN217399578U (zh) 2022-06-08 2022-06-08 一种船载式可变翼展海洋溢油收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995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42276B (zh) 一种油炸食品设备搅拌升降装置
CN112482335A (zh) 一种水利用水藻清理装置
CN114875870A (zh) 一种自移式蓝藻打捞设备
CN210505684U (zh) 一种隔油器
CN216580916U (zh) 一种船舶溢油回收装置
CN115030118A (zh) 一种水上垃圾油污清理船
CN217399578U (zh) 一种船载式可变翼展海洋溢油收集装置
CN114804243A (zh) 一种藻类水华暴发的应急处置方法
CN110409392A (zh) 一种自动式河道漂浮污物清理装置
CN211393947U (zh) 便于刮油的隔油池
CN110961310B (zh) 一种钢丝绳涂油保养装置
CN110758657A (zh) 一种新型自动回收水面垃圾双体船
CN113636621B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漂浮物收集装置
CN206793140U (zh) 一种用于压滤机的收集机构
CN211357833U (zh) 一种热轧乳化液的撇油装置
CN114319278A (zh) 用于海洋油类漂浮物回收的可移动式溢油回收船
CN110117041B (zh) 一种节能污水过滤装置
CN112591019A (zh) 一种水面浮油回收船
CN215975079U (zh) 一种应用于油田污水的围栏式撇油器
CN112301984A (zh) 一种水面垃圾收集机器人
CN219099987U (zh) 一种水污染治理用漂浮物收集装置
CN211336369U (zh) 一种新型自动回收水面垃圾双体船
CN220334877U (zh) 一种水污染治理浮油回收分离装置
CN220521277U (zh) 一种海面废油收集装置
CN217709008U (zh) 一种蜗轮蜗杆移动式滗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