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86753U - 连接组件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连接组件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86753U
CN217386753U CN202220970385.4U CN202220970385U CN217386753U CN 217386753 U CN217386753 U CN 217386753U CN 202220970385 U CN202220970385 U CN 202220970385U CN 217386753 U CN217386753 U CN 2173867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tube
wire harness
insulating layer
butt joint
condu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7038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金星
胡慧忠
邢琪恒
金旭
鲜明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7038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867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867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867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bl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连接组件及车辆,连接组件包括:第一线束,包括具有对接结构的第一导电管;第二线束,包括具有对接配合结构的第二导电管;以及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在锁定状态下将所述第一线束和所述第二线束锁定,且所述对接结构和所述对接配合结构密闭地对接,以使得所述第一导电管和所述第二导电管能够电导通且共同形成用于供冷却介质流通的冷却通道。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冷却管路和高压线束单独布置占用空间大、高压线束自身以及相邻的高压线束对接导致的温升增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连接组件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高压线束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连接组件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混合动力汽车的普及率日益增加。传统高压线束要承载大电流,必须通过增大高压线束的截面积来实现,而相应地,高压线束的截面积增大导致线束的温升显著增大。相关技术中,通常通过额外布置的冷却管路对高压线束进行冷却,此种方式,冷却管路和高压线束的并行布置不易管控间隙,且需占用较大的布置空间,增加整车重量和成本,并且相邻的线束之间通过连接器的端子对接实现导通,而端子与线束的电缆之间存在压接电阻,会进一步导致温升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组件及车辆,该连接组件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冷却管路和高压线束单独布置占用空间大、高压线束自身以及相邻的高压线束对接导致的温升显著增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连接组件,包括:第一线束,包括具有对接结构的第一导电管;第二线束,包括具有对接配合结构的第二导电管;以及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在锁定状态下将所述第一线束和所述第二线束锁定,且所述对接结构和所述对接配合结构密闭地对接,以使得所述第一导电管和所述第二导电管能够电导通且共同形成用于供冷却介质流通的冷却通道。
可选地,所述对接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对接面,所述对接配合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用于与所述对接面一一对应贴合的对接配合面。
可选地,所述对接结构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导电管的相对两端中至少一端上的沉槽,所述沉槽包括底面以及连接所述底面和所述第一导电管的端面的过渡面,所述对接配合结构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二导电管的相对两端中至少一端上的用于贴合于所述底面的顶面和用于贴合于所述过渡面的侧壁面,所述底面和所述过渡面均为所述对接面,所述顶面和所述侧壁面均为所述对接配合面;或者,所述对接结构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导电管的相对两端中至少一端上的第一锥面,所述第一锥面自所述第一导电管的端面向内渐缩布置,所述对接配合结构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二导电管的相对两端中至少一端上的用于与所述第一锥面贴合的第二锥面,所述第一锥面为所述对接面,所述第二锥面为所述对接配合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电管的相对两端均设置有所述对接结构,或者,所述第一导电管的相对两端中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对接结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对接配合结构;和/或,所述第二导电管的相对两端均设置有所述对接配合结构,或者,所述第二导电管的相对两端中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对接配合结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对接结构。
可选地,所述锁止机构包括锁止件和锁止配合件,所述锁止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线束和所述第二线束中的一者上,所述锁止配合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线束和所述第二线束的另一者上,所述锁止件与所述第一导电管或所述第二导电管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层,所述锁止配合件与所述第一导电管或所述第二导电管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层,在所述锁定状态,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密闭地对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绝缘层同轴套接于所述第一导电管上,所述锁止件包括同轴固定套接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上的第一压接环以及可枢转地同轴套接于所述第一压接环上的锁止环,所述锁止环具有内螺纹,所述第二绝缘层同轴套接于所述第二导电管上,所述锁止配合件构造为同轴固定套接于所述第二绝缘层上的第二压接环,所述第二压接环具有用于螺纹连接于所述内螺纹的外螺纹。
可选地,所述第一线束还包括同轴套接于所述第一压接环和所述第一绝缘层之间的第一屏蔽层,所述第二线束还包括同轴套接于所述第二压接环和所述第二绝缘层之间的第二屏蔽层。
可选地,所述第一线束还包括同轴套接于所述第一压接环和所述第一绝缘层之间的第一屏蔽层,所述第二线束还包括同轴套接于所述第二压接环和所述第二绝缘层之间的第二屏蔽层。
可选地,所述第一线束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套接于所述第一导电管上的第一绝缘层、第一屏蔽层和第一防护层;和/或,
所述第二线束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套接于所述第二导电管上的第二绝缘层、第二屏蔽层和第二防护层。
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连接组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即本公开提供的连接组件,利用导电管代替传统高压线束的电缆,并且导电管的内部能够供冷却介质流通,以将高压线束与冷却管路集成为一体,节省了单独布置高压线束和冷却管路所占用的空间,进而解决了冷却管路与高压线束间隙管控的难点,并且不仅节省了高压线束和/或冷却管路的材料成本,同时降低了整车重量,便于整车的轻量化设计。同时通过冷却介质直接冷却导电管,能够提高散热效率,提升导电管的载流能力,且导电管的环境温度更加可控。另外,利用相邻的第一导电管和第二导电管的对接实现电导通,避免了相关技术中需要增设导体端子来间接导通,进而避免了与导体端子之间的压接电阻,进一步降低了温升,提升了导电管的载流能力。此外,通过锁止机构对第一线束和第二线束的锁定,能够实现导电管整体的分段式设计,简化装配过程,降低拆装成本,并保证两者的连接稳定性。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的连接组件的截面图;
图2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第一线束与锁止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第一线束与锁止件的配合结构爆炸图;
图4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第二线束与锁止配合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第二线束与锁止配合件的配合结构爆炸图;
图6是本公开一种实施例中提供的对接结构和对接配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另一种实施例中提供的对接结构和对接配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线束;110-第一导电管;111-对接结构;1111-底面;1112-过渡面;1113-第一锥面;120-第一绝缘层;130-第一屏蔽层;140-第一防护层;2-第二线束;210-第二导电管;211-对接配合结构;2111-顶面;2112-侧壁面;2113-第二锥面;220-第二绝缘层;230-第二屏蔽层;240-第二防护层;3-锁止机构;310-锁止件;311-第一压接环;3111-第一限位块;312-锁止环;3121-第二限位块;320-锁止配合件;4-冷却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内、外”是指相对于部件或结构本身轮廓的内、外。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所使用的术语如“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另外,在参考附图的描述中,不同附图中的同一标记表示相同的要素。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连接组件,参考图1至图7所示,连接组件包括第一线束1、第二线束2以及锁止机构3。第一线束1包括具有对接结构111的第一导电管110;第二线束2包括具有对接配合结构211的第二导电管210;锁止机构3在锁定状态下将第一线束1和第二线束2锁定,且对接结构111和对接配合结构211密闭地对接,以使得第一导电管110和第二导电管210能够电导通且共同形成用于供冷却介质流通的冷却通道4。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导电管代替传统高压线束的电缆,并且导电管的内部能够供冷却介质流通,以将高压线束与冷却管路集成为一体,节省了单独布置高压线束和冷却管路所占用的空间,进而解决了冷却管路与高压线束间隙管控的难点,并且不仅节省了高压线束和/或冷却管路的材料成本,同时降低了整车重量,便于整车的轻量化设计。同时通过冷却介质直接冷却导电管,能够提高散热效率,提升导电管的载流能力,且导电管的环境温度更加可控。另外,利用相邻的第一导电管110和第二导电管210的对接实现电导通,避免了相关技术中需要增设导体端子来间接导通,进而避免了与导体端子之间的压接电阻,进一步降低了温升,提升了导电管的载流能力。此外,通过锁止机构3对第一线束1和第二线束2的锁定,能够实现导电管整体的分段式设计,简化装配过程,降低拆装成本,并保证两者的连接稳定性。
其中,第一导电管110和第二导电管210的材质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采用任意合适的材质,例如可以采用铜、铝或其它导电材质等,本公开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冷却介质可以为例如冷却气体或冷却液体,其目的是在流通冷却通道4时对第一导电管110和第二导电管210进行冷却降温,以提高散热效率。冷却液体可以是例如具有绝缘性能的液体,例如电子氟化液,也可以采用例如冷却水等,在此种情况下,可以在相应的导电管内壁设置绝缘层,以隔绝导电管和流通其内部的冷却液。
为了实现第一导电管110和第二导电管210的密闭对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对接结构111包括至少一个对接面,对接配合结构211包括至少一个用于与对接面一一对应贴合的对接配合面。这样,通过对接面和对接配合面的贴合,能够实现对冷却通道4的密封作用,且能够实现第一导电管110和第二导电管210的良好接触,能够减小接触电阻,增大载流能力。
对接结构111和对接配合结构211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以任意合适的方式构造,例如,参考图6所示,对接结构111可以包括形成于第一导电管110的相对两端中至少一端上的沉槽,沉槽包括底面1111以及连接底面1111和第一导电管110的端面的过渡面1112,对接配合结构211包括形成于第二导电管210的相对两端中至少一端上的用于贴合于底面1111的顶面2111和用于贴合于过渡面1112的侧壁面2112,底面1111和过渡面1112均为对接面,顶面2111和侧壁面2112均为对接配合面。通过底面1111和顶面2111的贴合以及过渡面1112和侧壁面2112的贴合,能够实现第一导电管110和第二导电管210的密闭对接,以增强冷却通道4的密闭性。另外,参考图1所示,第一导电管110和第二导电管210的两个端面也可以进一步贴合连接,以进一步增强密封作用,同时增大第一导电管110和第二导电管210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导电管的载流能力。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7所示,对接结构111还可以包括形成于第一导电管110的相对两端中至少一端上的第一锥面1113,第一锥面1113自第一导电管110的端面向内渐缩布置,对接配合结构211包括形成于第二导电管210的相对两端中至少一端上的用于与第一锥面1113贴合的第二锥面2113,第一锥面1113为对接面,第二锥面2113为对接配合面。这样,通过第一锥面1113和第二锥面2113的锥面配合,也能够实现第一导电管110和第二导电管210的密闭对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管110的相对两端可以均设置有对接结构111,这样,第一导电管110的两端均能够用于和第二导电管210的对接配合结构211对接,或者也可以用于和另一连接组件的第二导电管的对接配合结构对接。或者,也可以的是,第一导电管110的相对两端中的一端设置有对接结构111,另一端设置有对接配合结构211,该对接配合结构211可以用于和另一连接组件的对接结构对接。
另外,第二导电管210的相对两端也可以均设置有对接配合结构211,这样,第二导电管210的两端均能够用于和第一导电管110的对接结构对接,或者用于和另一连接组件的第一导电管的对接结构对接。或者,也可以的是,第二导电管210的相对两端中的一端设置有对接配合结构211,另一端设置有对接结构111,该对接结构111可以用于和另一连接组件的对接配合结构对接。
锁止机构3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以任意合适的方式构造,其目的是实现对第一线束1和第二线束2的锁定。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至图5所示,锁止机构3可以包括锁止件310和锁止配合件320,锁止件310设置于第一线束1和第二线束2中的一者上,锁止配合件320设置于第一线束1和第二线束2的另一者上,以通过锁止件310和锁止配合件320的配合实现对第一线束1和第二线束2的锁定。图1至图5中示例性地示出了锁止件310设置在第一线束1上、锁止配合件320设置在第二线束2上的实施方式,本公开不限于此。
为了增强第一导电管110、第二导电管210与外界的绝缘效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锁止件310与第一导电管110或第二导电管210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层120,锁止配合件320与第一导电管110或第二导电管210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层220,在锁定状态,第一绝缘层120和第二绝缘层220密闭地对接。图1、图3和图5示例性地示出了将锁止件310设置在第一线束1上且在锁止件310与第一导电管110之间设置第一绝缘层120,并且将锁止配合件320设置在第二线束2上且锁止配合件320与第二导电管210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层220,本公开不限于此。通过此种方式,在第一导电管110和第二导电管210对接时,第一绝缘层120和第二绝缘层220同时对接,以增强绝缘效果。此外,在锁止机构3采用金属材质以加强连接强度的同时,能够避免锁止机构3与第一导电管110和/或第二导电管210之间短路。第一绝缘层120和第二绝缘层220均可以采用例如绝缘材料制成,例如可以采用塑料或橡胶等材质,本公开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所示,第一绝缘层120同轴套接于第一导电管110上,锁止件310包括同轴固定套接于第一绝缘层120上的第一压接环311以及可枢转地同轴套接于第一压接环311上的锁止环312,锁止环312具有内螺纹,第二绝缘层220同轴套接于第二导电管210上,锁止配合件320构造为同轴固定套接于第二绝缘层220上的第二压接环,第二压接环具有用于螺纹连接于内螺纹的外螺纹。这样,在第一导电管110和第二导电管210对接后,可以通过锁止环312与第二压接环的螺纹连接实现对第一线束1和第二线束2的锁定,连接方式简单便捷,便于提高装配效率。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所示,第一压接环311具有延伸至锁止环312内部的第一端,且该第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块3111,锁止环312的靠近第一压接环31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块3121,在锁定状态,锁止配合件320与锁止环312螺纹连接,并且锁止配合件320的伸入锁止环312内的一端抵接于第一限位块3111,且第二限位块3121抵接于第一限位块3111,以限制锁止环312的轴向移动,使锁止件310和锁止配合件320的连接更加可靠。其中,第一限位块3111可以构造为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一环形凸起,第二限位块3121可以构造为沿径向向内延伸的第二环形凸起。
另外,锁止环312的外周壁上和/或锁止配合件320的外周壁上可以设置例如供扳手等工具夹持的夹持面,以便于利用扳手等工具实现锁止环312和锁止配合件320的螺纹锁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所示,第一线束1还可以包括同轴套接于第一压接环311和第一绝缘层120之间的第一屏蔽层130,第二线束2还包括同轴套接于第二压接环和第二绝缘层220之间的第二屏蔽层230。在第一线束1和第二线束2的连接使用过程中,可以将第一屏蔽层130或第二屏蔽层230接地,以实现接地保护功能,同时还能够起到防电磁干扰的作用。其中,第一屏蔽层130和第二屏蔽层230均可以采用例如金属编织层,例如可以采用铝、锡、铜等材质制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所示,第一线束1还可以包括套接于第一屏蔽层130上的第一防护层140,第一压接环311的第一端延伸至锁止环312内,与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位于锁止环312之外且延伸至第一防护层140和第一屏蔽层130之间。第一防护层140用于保护第一线束1免受外界损伤。第一防护层140可以采用例如橡胶或橡胶合成套,不仅能够起到防护作用,还能够起到绝缘作用。此外,第一压接环311的第二端延伸至第一防护层140和第一屏蔽层130之间,还能够在压紧第一屏蔽层130、第一绝缘层120于第一导电管110上的同时,也能够与第一防护层140的端部紧密贴合,避免第一防护层140的端部滑脱。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所示,第二线束2还可以包括套接于第二屏蔽层230上的第二防护层240,第二压接环的与设置有外螺纹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防护层240和第二屏蔽层230之间。第二防护层240用于保护第二线束2免受外界损伤。第二防护层240可以采用例如橡胶或橡胶合成套,不仅能够起到防护作用,还能够起到绝缘作用。此外,第二压接环的与设置有外螺纹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防护层240和第二屏蔽层230之间,还能够在压紧第二屏蔽层230、第二绝缘层220于第二导电管210上的同时,也能够与第二防护层240的端部紧密贴合,避免第二防护层240的端部滑脱。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所示,第一线束1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套接于第一导电管110上的第一绝缘层120、第一屏蔽层130和第一防护层140。第一绝缘层120能够用于第一导电管110与外界的绝缘,第一屏蔽层130能够起到接地保护以及防外界电磁干扰的作用,第一防护层140能够保护第一线束1免受外界损伤,且进一步增强绝缘效果。
另外,第二线束2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套接于第二导电管210上的第二绝缘层220、第二屏蔽层230和第二防护层240。第二绝缘层220能够用于第二导电管210与外界的绝缘,第二屏蔽层230能够起到接地保护以及防外界电磁干扰的作用,第二防护层240能够保护第二线束2免受外界损伤,且进一步增强绝缘效果。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连接组件,以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冷却管路和高压线束单独布置占用空间大、高压线束自身以及相邻的高压线束对接导致的温升显著增大的问题,且具有上述连接组件的所有有益效果,本公开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线束,包括具有对接结构的第一导电管;
第二线束,包括具有对接配合结构的第二导电管;以及
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在锁定状态下将所述第一线束和所述第二线束锁定,且所述对接结构和所述对接配合结构密闭地对接,以使得所述第一导电管和所述第二导电管能够电导通且共同形成用于供冷却介质流通的冷却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对接面,所述对接配合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用于与所述对接面一一对应贴合的对接配合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结构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导电管的相对两端中至少一端上的沉槽,所述沉槽包括底面以及连接所述底面和所述第一导电管的端面的过渡面,所述对接配合结构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二导电管的相对两端中至少一端上的用于贴合于所述底面的顶面和用于贴合于所述过渡面的侧壁面,所述底面和所述过渡面均为所述对接面,所述顶面和所述侧壁面均为所述对接配合面;或者,
所述对接结构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导电管的相对两端中至少一端上的第一锥面,所述第一锥面自所述第一导电管的端面向内渐缩布置,所述对接配合结构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二导电管的相对两端中至少一端上的用于与所述第一锥面贴合的第二锥面,所述第一锥面为所述对接面,所述第二锥面为所述对接配合面。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管的相对两端均设置有所述对接结构,或者,所述第一导电管的相对两端中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对接结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对接配合结构;和/或,
所述第二导电管的相对两端均设置有所述对接配合结构,或者,所述第二导电管的相对两端中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对接配合结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对接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包括锁止件和锁止配合件,所述锁止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线束和所述第二线束中的一者上,所述锁止配合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线束和所述第二线束的另一者上,所述锁止件与所述第一导电管或所述第二导电管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层,所述锁止配合件与所述第一导电管或所述第二导电管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层,在所述锁定状态,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密闭地对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同轴套接于所述第一导电管上,所述锁止件包括同轴固定套接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上的第一压接环以及可枢转地同轴套接于所述第一压接环上的锁止环,所述锁止环具有内螺纹,所述第二绝缘层同轴套接于所述第二导电管上,所述锁止配合件构造为同轴固定套接于所述第二绝缘层上的第二压接环,所述第二压接环具有用于螺纹连接于所述内螺纹的外螺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束还包括同轴套接于所述第一压接环和所述第一绝缘层之间的第一屏蔽层,所述第二线束还包括同轴套接于所述第二压接环和所述第二绝缘层之间的第二屏蔽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束还包括套接于所述第一屏蔽层上的第一防护层,所述第一压接环的第一端延伸至所述锁止环内,与所述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位于所述锁止环之外且延伸至所述第一防护层和所述第一屏蔽层之间;和/或,
所述第二线束还包括套接于所述第二屏蔽层上的第二防护层,所述第二压接环的与设置有所述外螺纹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防护层和所述第二屏蔽层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束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套接于所述第一导电管上的第一绝缘层、第一屏蔽层和第一防护层;和/或,
所述第二线束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套接于所述第二导电管上的第二绝缘层、第二屏蔽层和第二防护层。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组件。
CN202220970385.4U 2022-04-24 2022-04-24 连接组件及车辆 Active CN2173867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70385.4U CN217386753U (zh) 2022-04-24 2022-04-24 连接组件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70385.4U CN217386753U (zh) 2022-04-24 2022-04-24 连接组件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86753U true CN217386753U (zh) 2022-09-06

Family

ID=83109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70385.4U Active CN217386753U (zh) 2022-04-24 2022-04-24 连接组件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867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00276B2 (en) Electrical charging arrangement with charging socket for vehicle
JP7075144B2 (ja) 一種の大電力充電スタンドの正負極液冷電気ケーブルの直列冷却構造
US9640919B2 (en) Electric vehicle shielded power cable connector
US20180158572A1 (en) Heavy-current cable and power supply system with a heavy-current cable
EP3813083B1 (en) Flange with insulator and insulating pillar
CN108461174A (zh) 电导体布置系统和机动车
CN206633834U (zh) 基于冷却电缆的电动汽车充电枪
US20230030269A1 (en) Power cable assembly for a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having an integrated cooling system
CN109727713B (zh) 一种紫铜波纹管结构的大功率充电桩串冷电缆
CN217386753U (zh) 连接组件及车辆
US20230034451A1 (en) Power cable assembly for a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having an integrated cooling system
CN109087745B (zh) 一种用于铁路的耐高温电缆
CN110854584B (zh) 一种高压电缆连接器
CN211294719U (zh) 一种欧洲标准直流充电枪液冷电缆
CN217983759U (zh) 一种液冷端子
CN106803619A (zh) 一种宇航用大功率tnc连接器及其装配方法
EP4159531A1 (en) A power cable assembly for a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having an integrated cooling system
EP4307320A1 (en) Cable assembl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CN213322709U (zh) 一种美国标准液冷直流充电枪
CN113844291A (zh) 一种大功率液冷充电枪用电缆的接头及制作方法
KR102619705B1 (ko) 커넥터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컨버터
CN218215759U (zh) 一种液冷端子组件
CN215451002U (zh) 空冷电缆接头结构
CN221262007U (zh) 一种液冷导线、电动汽车的冷却充电系统及电动汽车
CN213183718U (zh) 一种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插座用导热液散热电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