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83759U - 一种液冷端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冷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83759U
CN217983759U CN202222207824.9U CN202222207824U CN217983759U CN 217983759 U CN217983759 U CN 217983759U CN 202222207824 U CN202222207824 U CN 202222207824U CN 217983759 U CN217983759 U CN 2179837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liquid cooling
liquid
thread
adap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0782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尚芳
费平
吴佳鑫
李凯
余行磊
喻通
向晓东
付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onggu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onggu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onggu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onggu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0782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837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837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837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直流充电枪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液冷端子,包括:端子主体、液冷管、压接管、液冷转接头以及搭接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液冷端子,压接管设置在液冷端子的末端,与导体线缆压接设置,搭接部设置在端子主体的侧面,确保冷却液能够送达搭接部,实现了液冷端子内部冷却液流通顺畅,中端连接部分有足够的冷却液循环,保证了液冷端子的冷却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液冷端子末端热量大,导致液冷端子性能衰减、寿命减少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液冷端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流充电枪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液冷端子。
背景技术
在大功率充电枪的产品实践和实际运用中,需要通过液冷方式进行强制降温。
目前,在液冷端子的设计中,一般将压接部分设计在端子中端,端子与桩端铜排搭接部分设计在端子末端,冷却液是通过将线缆浸泡的方式来实现强制散热,中段需要压接线缆,导致冷却液无法通过中段输送到端子末端,末端无冷却液,造成端子末端热量极大,长此以往会造成端子寿命减少或者性能衰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冷端子,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液冷端子末端热量大,导致液冷端子性能衰减、寿命减少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冷端子,固定在直流充电枪的桩端铜排上,用于固定所述直流充电枪的导体线缆并对所述导体线缆进行冷却,包括:
端子主体、液冷管、压接管、液冷转接头以及搭接部;
所述端子主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液冷管和所述压接管连接设置,所述端子主体、所述液冷管以及所述压接管分别具有在一条直线上贯通连接的第一中空部、第二中空部以及第三中空部,所述导体线缆通过压接工艺固定安装在所述压接管中,以将所述导体线缆设置在所述第一中空部、所述第二中空部以及所述第三中空部中,所述液冷管用于向所述端子主体传输冷却液,以对所述导体线缆进行冷却;
所述液冷转接头设置在所述端子主体的侧面,所述液冷转接头具有与所述第一中空部贯通连接的第四中空部,所述液冷转接头用于回收所述端子主体内部的所述冷却液,将回收的所述冷却液传输至冷却系统中,以实现所述冷却液的循环;
所述搭接部设置在所述端子主体的侧面,所述搭接部上设置有一个螺丝通孔,所述螺丝通孔与所述桩端铜排上的孔洞形状一致,通过螺丝将所述螺丝通孔和所述孔洞固定连接,以将所述搭接部固定安装在所述桩端铜排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防漏结构,所述防漏结构包括内衬套、外衬套以及拧紧螺母;
所述内衬套的底端外侧设置有第一螺纹,所述端子主体的一端内侧设置有第二螺纹,通过所述第一螺纹与所述第二螺纹的互相嵌合,所述内衬套环绕所述液冷管固定安装在所述端子主体上;
所述拧紧螺母的底端内侧设置有第三螺纹,所述端子主体中间外侧设置有第四螺纹,通过所述第三螺纹与所述第四螺纹的互相嵌合,所述拧紧螺母覆盖所述内衬套固定安装在所述端子主体上;
所述外衬套的顶端外侧设置有第五螺纹,所述拧紧螺母顶端内侧设置有第六螺纹,所述外衬套通过所述第五螺纹和所述第六螺纹互相嵌合固定安装在所述拧紧螺母上,所述外衬套的底端与所述内衬套的顶端互相抵接;
所述内衬套、所述外衬套以及所述拧紧螺母的中心位置均呈空心状态,用于供所述液冷管进行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内衬套密封圈,所述内衬套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内衬套和所述端子主体之间,用于对所述端子主体进行密封保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冷转接头包括连接设置的第一转接部和第二转接部;
所述第一转接部外侧具有第一转接螺纹,所述端子主体的侧面具有一个供所述第一转接部固定安装的开口,所述开口内侧具有第二转接螺纹,所述第一转接部通过所述第一转接螺纹和所述第二转接螺纹互相嵌合固定安装在所述开口中;
所述第二转接部外侧设置有第三转接螺纹,所述第三转接螺纹用于与水管固定连接,通过所述水管回收所述冷却液,实现所述冷却液的循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转接部密封结构;
所述转接部密封结构包括转接头密封圈和固定环;
所述转接头密封圈贴合所述端子主体固定安装在所述液冷转接头上,用于对所述液冷转接头进行密封保护;
所述固定环设置在所述液冷转接头上,用于对所述转接头密封圈进行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搭接部具有与所述第一中空部贯通连接的第五中空部;
所述搭接部具有设置了所述螺丝通孔的搭接面,当所述搭接部与所述桩端铜排固定连接时,所述搭接面贴合所述桩端铜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中空部、所述第二中空部、所述第三中空部以及所述第四中空部的截面均为圆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冷端子,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液冷端子,压接管设置在液冷端子的末端,与导体线缆压接设置,搭接部设置在端子主体的侧面,确保冷却液能够送达搭接部,实现了液冷端子内部冷却液流通顺畅,中端连接部分有足够的冷却液循环,保证了液冷端子的冷却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液冷端子末端热量大,导致液冷端子性能衰减、寿命减少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液冷端子中,搭接部通过螺丝固定在桩端铜排,搭接部内部为中空状态,因此冷却液能够送达搭接部与桩端铜排贴合的搭接面,从而对桩端铜排进行冷却,同时满足了液冷端子的固定和散热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冷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冷端子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冷端子的另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冷端子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冷端子的另一种角度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端子主体、2-液冷管、3-压接管、4-液冷转接头、5-搭接部、10-第一中空部、20-第二中空部、30-第三中空部、40-第四中空部、6-防漏结构、61-内衬套、62-外衬套、63-拧紧螺母、611-第一螺纹、11-第二螺纹、631-第三螺纹、12-第四螺纹、621-第五螺纹、632-第六螺纹、7-内衬套密封圈、41-第一转接部、42-第二转接部、411-第一转接螺纹、13-开口、14-第二转接螺纹、421-第三转接螺纹、8-转接部密封结构、81-转接头密封圈、82-固定环、50-第五中空部、51-螺丝通孔、52-搭接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较佳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冷端子,固定在直流充电枪的桩端铜排上,用于固定所述直流充电枪的导体线缆并对所述导体线缆进行冷却,包括:
端子主体1、液冷管2、压接管3、液冷转接头4以及搭接部5。
具体地,端子主体1的两端分别与液冷管2和压接管3连接设置,端子主体1具有第一中空部10,液冷管2具有第二中空部20,压接管3具有第三中空部30,第一中空部10、第二中空部20以及第三中空部30在一条直线上贯通连接,形成一个笔直的通道,导体线缆通过压接工艺固定安装在压接管3中,以将导体线缆设置在第一中空部10、第二中空部20以及第三中空部30中。
更具体地,液冷管2未与端子主体1连接设置的一端呈开放状态,液冷管2用于向端子主体1传输冷却液,以对导体线缆进行冷却。
更具体地,端子主体1的侧面具有一个开口13,液冷转接头4通过这个开口13与端子主体1连接设置,液冷转接头4内部具有第四中空部40,因此第四中空部40通过该开口13与第一中空部10连通为一个整体,可以理解的是,输入至端子主体1的冷却液可以通过开口13进入第四中空部40中。
更具体地,液冷转接头4可以通过水管与冷却系统连接,冷却液可以通过液冷转接头4回收至冷却系统中,从而实现冷却液的循环。
更具体地,液冷端子还包括搭接部5,搭接部5设置在端子主体1的侧面,搭接部5上设置有一个螺丝通孔51,螺丝通孔51与桩端铜排的孔洞的外形一致,可以通过螺丝将螺丝通孔51和孔洞固定连接,从而将搭接部5固定安装在桩端铜排上,实现了对液冷端子的固定。
更具体地,搭接部5的内部呈中空状态,即搭接部5的内部与第一中空部10贯通连接为一个整体,可以理解的是,冷却液通过第一中空部10进入至搭接部55的内部。
更具体地,搭接部5的其中一面贴合在桩端铜排上,当冷却液进入搭接部5内部时,冷却液将对搭接部5与桩端铜排贴合的面进行冷却,可以有效地带走桩端铜排产生的部分热量,从而避免了传统设计中冷却液无法对端子末端进行冷却导致端子末端寿命短的隐患。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冷端子,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液冷端子,压接管3设置在液冷端子的末端,与导体线缆压接设置,搭接部5设置在端子主体1的侧面,确保冷却液能够送达搭接部5,实现了液冷端子内部冷却液流通顺畅,中端连接部分有足够的冷却液循环,保证了液冷端子的冷却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液冷端子末端热量大,导致液冷端子性能衰减、寿命减少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液冷端子中,搭接部5通过螺丝固定在桩端铜排,搭接部5内部为中空状态,因此冷却液能够送达搭接部5与桩端铜排贴合的搭接面52,从而对桩端铜排进行冷却,同时满足了液冷端子的固定和散热的功能。
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防漏结构6。
具体地,液冷管2包括外衬套62、内衬套61以及拧紧螺母63。
更具体地,内衬套61的底端外侧设置有第一螺纹611,端子主体1的一端内侧设置有第二螺纹11,第一螺纹611与第二螺纹11互相嵌合能紧密连接,从而实现将内衬套61固定安装在端子主体1上。
更具体地,拧紧螺母63的底端内部设置有第三螺纹631,端子主体1中间外侧设置有第四螺纹12,第三螺纹631和第四螺纹12互相嵌合能够紧密连接,从而实现将拧紧螺母63固定在端子主体1上。
更具体地,当拧紧螺母63固定在端子主体1上时,内衬套61位于拧紧螺母63的内部,并且内衬套61的顶端与拧紧螺母63的顶端具有一定的空间,该段空间用于设置外衬套62,更具体地,外衬套62的底端外侧设置有第五螺纹621,拧紧螺母63顶端内侧设置有第六螺纹632,外衬套62通过第五螺纹621和第六螺纹632互相嵌合固定安装在拧紧螺母63上,此时外衬套62的底端抵接在内衬套61的顶端上,两者紧密连接,形成用于容纳导体的封闭腔室,以防冷却液外溢。
更具体地,内衬套61、外衬套62以及拧紧螺母63的中心位置均呈空心状态,用于供液冷管2进行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内衬套密封圈7。
具体地,内衬套密封圈7设置在内衬套61和端子主体1之间,对内衬套61和端子主体1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保护,防止冷却液从缝隙中溢出。
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液冷转接头4包括连接设置的第一转接部41和第二转接部42。
具体地,液冷转接头4设置在端子主体1的侧面,端子主体1的侧面具有一个供转接部固定安装的开口13,开口13的内侧具有第二转接螺纹14,第一转接部41的外形与开口13的外形一致,且第一转接部41外侧具有第一转接螺纹411,第一转接螺纹411和第二转接螺纹14互相嵌合能够令第一转接部41固定安装在端子主体1上。
更具体地,第二转接部42和第一转接部41连接设置,第一转接部41和第二转接部42内部均呈现中空状态,两者的中空状态组合形成液冷转接头4的第四中空部40。
更具体地,第二转接部42外侧具有第三转接螺纹421,通过第三转接螺纹421第二转接部42可以和水管实现连接,从而将冷却液通过液冷转接头4和水管回收至冷却系统中,以实现冷却液的循环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转接部密封结构8。
具体地,转接部密封结构8包括转接头密封圈81和固定环82;转接头密封圈81贴合端子主体1固定安装在液冷转接头4上,用于对液冷转接头4进行密封保护,固定环82设置在液冷转接头4上,用于对转接头密封圈81进行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搭接部5具有与第一中空部10贯通连接的第五中空部50。
具体地,搭接部5具有第五中空部50,第五中空部50与端子主体1的第一中空部10贯通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冷却液可以通过第一中空部10进入第五中空部50。
更具体地,搭接部5具有一个搭接面52,螺丝通孔51设置在搭接面52上,因此当搭接部5通过螺丝通孔51固定安装在桩端铜排上时,搭接面52与桩端铜排贴合在一起,可以理解的是,冷却液在第五中空部50中对搭接部5进行冷却,因此搭接面52也会得到冷却,由于搭接面52与桩端铜排贴合在一起,因此能够对桩端铜排进行冷却;搭接部5同时满足了产品导通、散热以及连接稳定性的功能。
参阅图3、图4、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中空部10、第二中空部20、第三中空部30以及第四中空部40的截面均为圆形。
具体地,第一中空部10、第二中空部20、第三中空部30以及第四中空部40均为竖直状,又因为第一中空部10、第二中空部20、第三中空部30以及第四中空部40的截面均为圆形,所以,第一中空部10、第二中空部20、第三中空部30以及第四中空部40均呈圆柱体。
更具体地,导体的截面也成圆形,又因为第一中空部10、第二中空部20以及第三中空部30的截面圆形大于导体的截面圆形,在传输冷却液时冷却液能够均匀地对导体进行全面地冷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液冷端子,固定在直流充电枪的桩端铜排上,用于固定所述直流充电枪的导体线缆并对所述导体线缆进行冷却,其特征在于,包括:
端子主体、液冷管、压接管、液冷转接头以及搭接部;
所述端子主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液冷管和所述压接管连接设置,所述端子主体、所述液冷管以及所述压接管分别具有在一条直线上贯通连接的第一中空部、第二中空部以及第三中空部,所述导体线缆通过压接工艺固定安装在所述压接管中,以将所述导体线缆设置在所述第一中空部、所述第二中空部以及所述第三中空部中,所述液冷管用于向所述端子主体传输冷却液,以对所述导体线缆进行冷却;
所述液冷转接头设置在所述端子主体的侧面,所述液冷转接头具有与所述第一中空部贯通连接的第四中空部,所述液冷转接头用于回收所述端子主体内部的所述冷却液,将回收的所述冷却液传输至冷却系统中,以实现所述冷却液的循环;
所述搭接部设置在所述端子主体的侧面,所述搭接部上设置有一个螺丝通孔,所述螺丝通孔与所述桩端铜排上的孔洞形状一致,通过螺丝将所述螺丝通孔和所述孔洞固定连接,以将所述搭接部固定安装在所述桩端铜排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端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漏结构,所述防漏结构包括内衬套、外衬套以及拧紧螺母;
所述内衬套的底端外侧设置有第一螺纹,所述端子主体的一端内侧设置有第二螺纹,通过所述第一螺纹与所述第二螺纹的互相嵌合,所述内衬套环绕所述液冷管固定安装在所述端子主体上;
所述拧紧螺母的底端内侧设置有第三螺纹,所述端子主体中间外侧设置有第四螺纹,通过所述第三螺纹与所述第四螺纹的互相嵌合,所述拧紧螺母覆盖所述内衬套固定安装在所述端子主体上;
所述外衬套的顶端外侧设置有第五螺纹,所述拧紧螺母顶端内侧设置有第六螺纹,所述外衬套通过所述第五螺纹和所述第六螺纹互相嵌合固定安装在所述拧紧螺母上,所述外衬套的底端与所述内衬套的顶端互相抵接;
所述内衬套、所述外衬套以及所述拧紧螺母的中心位置均呈空心状态,用于供所述液冷管进行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冷端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衬套密封圈,所述内衬套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内衬套和所述端子主体之间,用于对所述端子主体进行密封保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转接头包括连接设置的第一转接部和第二转接部;
所述第一转接部外侧具有第一转接螺纹,所述端子主体的侧面具有一个供所述第一转接部固定安装的开口,所述开口内侧具有第二转接螺纹,所述第一转接部通过所述第一转接螺纹和所述第二转接螺纹互相嵌合固定安装在所述开口中;
所述第二转接部外侧设置有第三转接螺纹,所述第三转接螺纹用于与水管固定连接,通过所述水管回收所述冷却液,实现所述冷却液的循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液冷端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接部密封结构;
所述转接部密封结构包括转接头密封圈和固定环;
所述转接头密封圈贴合所述端子主体固定安装在所述液冷转接头上,用于对所述液冷转接头进行密封保护;
所述固定环设置在所述液冷转接头上,用于对所述转接头密封圈进行固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部具有与所述第一中空部贯通连接的第五中空部;
所述搭接部具有设置了所述螺丝通孔的搭接面,当所述搭接部与所述桩端铜排固定连接时,所述搭接面贴合所述桩端铜排。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空部、所述第二中空部、所述第三中空部以及所述第四中空部的截面均为圆形。
CN202222207824.9U 2022-08-22 2022-08-22 一种液冷端子 Active CN2179837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07824.9U CN217983759U (zh) 2022-08-22 2022-08-22 一种液冷端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07824.9U CN217983759U (zh) 2022-08-22 2022-08-22 一种液冷端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83759U true CN217983759U (zh) 2022-12-06

Family

ID=84259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07824.9U Active CN217983759U (zh) 2022-08-22 2022-08-22 一种液冷端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837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17522A (zh) * 2023-09-06 2023-11-24 四川速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冷充电线束用液电分离连接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17522A (zh) * 2023-09-06 2023-11-24 四川速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冷充电线束用液电分离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983759U (zh) 一种液冷端子
CN108199162B (zh) 液冷充电插座
CN107681314A (zh) 液冷式线缆插接结构和充电连接器
CN206633834U (zh) 基于冷却电缆的电动汽车充电枪
CN114520078A (zh) 一种新能源光伏智慧型电缆
CN109168293A (zh) 一种新型液冷机箱
CN216054900U (zh) 一种新能源电池包液冷系统接头
KR20240047411A (ko) 튜브 커넥터, 열 관리 시스템, 전지의 하우징 및 전지
CN211641866U (zh) 一种具有液冷结构的大功率充电桩用充电枪
CN212183270U (zh) 一种永磁电机
CN218215759U (zh) 一种液冷端子组件
CN211406608U (zh) 防水开关电源
CN114590145A (zh) 电连接器、充电桩及充电系统
CN220870333U (zh) 电池包及交通工具
CN116390463B (zh) 具有管路防漏功能的液冷散热器及电力变换装置
CN212203471U (zh) 一种螺纹型铜管
CN216980776U (zh) 电池包和用电设备
CN220382345U (zh) 一种液冷充电枪液冷线缆的液冷电极
CN218616283U (zh) 一种充电枪冷却结构
CN217386753U (zh) 连接组件及车辆
CN218276054U (zh) 一种多孔型电缆接头
CN215451002U (zh) 空冷电缆接头结构
CN215452486U (zh) 一种空冷电缆接头
CN220396026U (zh) 一种真空腔体内壁防腐加强结构
CN217637699U (zh) 一种用于检测水冷板温度的快速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