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86118U - 一种投影机密封光机的高效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投影机密封光机的高效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86118U
CN217386118U CN202221293151.7U CN202221293151U CN217386118U CN 217386118 U CN217386118 U CN 217386118U CN 202221293151 U CN202221293151 U CN 202221293151U CN 217386118 U CN217386118 U CN 2173861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
heat
fins
channel
wa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9315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Pujiade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Pujiade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Pujiade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Pujiade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9315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861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861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861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投影机密封光机的高效散热装置,包括内循环风道、内循环风机、换热器、外部风道和外部风机。所述内循环风机和所述光阀设置于所述内循环风道的流道中。所述换热器上交错设置有吸热通道和放热通道且相互之间空气不连通;所述吸热通道置于所述内循环风道的流道中。所述光机壳体的壁上设有与所述放热通道相对应的通风孔,所述光机壳体的通风孔处通过所述外部风道与所述外部风机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高效散热装置制作简单,性价比高,传热系数极高,换热器单位体积换热面积高达千级m2/m3,同时风阻较低,结构紧凑,有利于显著改善投影机密封光机的换热能力,降低投影机的外形体积,提升产品的性价比,获得更好的市场竞争力。

Description

一种投影机密封光机的高效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投影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投影机密封光机的高效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对LCD投影机的光学系统进行全密封(简称全密封光机),是近年比较流行的产品结构。因为对LCD光阀的散热一般都是风冷的方式,所以将光机密封以后,光学器件的寿命可获得显著改善,不再为灰尘等运行环境所困扰,提高了产品的用户使用价值。
全密封光机的关键结构为在光机的内部设置闭环流通风道(也称内循环风道),风道和外部大气具有气密性,还包括内循环风机、换热器等。将LCD光阀、内循环风机和换热器的吸热通道(或吸热部)都置于风道内,通过内循环风机运转,带走LCD光阀表面的热量,且通过换热器,将光机内部空气的热量,传递并扩散到大气中。光机内部的发热源主要是LCD光阀,而对内部循环空气的冷却,主要是依赖于换热器。
当前业内技术条件下换热器的换热系数远远达不到实用的密封光机的市场需求。因为新时代的消费者对国产投影机的产品体积有非常高的期待,往往体积小巧,造型精美就容易受到用户欢迎。这类快消数码电子产品,如果制作得过于笨重,或者噪音较大,则必然为市场适应性带来局限。
在长期的研发实践过程中,发现如图14所示的换热器,能极好地满足国产投影机的结构堆叠和散热功能诉求。为简约描述,图14中只画了4路流体通道分别为i11'、i12'、i21'和i22',将i11'和i12'设置为吸热通道、i21'和i22'设置为放热通道,吸热和放热通道互相气密,1'为隔板。在i11'通道上设有一片波浪形的翅片2',在i21'通道上设有一片波浪形的翅片3',翅片2'和翅片3'顺着空气流动方向且和所述隔板1'平行的截面为直条形,吸热和放热通道的波浪形翅片正交放置;图14中隔板1'共有五片且尺寸相同,翅片2'和翅片3'之间通过隔板1'隔离;翅片2'、翅片3'和隔板1'可优选铝质材料(轻、廉价、导热优良),均优选通过钎焊的方式连接固定。可以这样理解,在每两片隔板1'之间设置一片翅片构成一个流体通道,吸热和放热通道中翅片不同的角度排列、面型和不同的数量组合,可设计制作出任意的对换热时冷/热端传热需求的换热器,且体积和成本符合国产投影机的基本要求。图14中,吸热通道置于投影机光机的内循环风道上,放热通道和大气相通。
图14换热器可满足气/气、气/液、液/液等传热介质高效换热,可满足顺流、错流、逆流等布局。在较适宜于投影机光机的气/气和错流布局的设计情况下,传热系数极高,单位体积换热面积高达千级m2/m3,同时风阻较低,结构紧凑。这些指标远高于现有世面上任何实际投影产品的换热器参数,也远优于业内所披露的非相变和冷泵等方式换热的专利技术,有利于显著改善投影机密封光机的换热能力,降低投影机的外形体积,提升产品的性价比,获得更好的市场竞争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投影机密封光机的高效散热装置,本实用新型高效散热装置制作简单,性价比高,传热系数极高,换热器单位体积换热面积高达千级m2/m3,同时风阻较低,结构紧凑,有利于显著改善投影机密封光机的换热能力,降低投影机的外形体积,提升产品的性价比,获得更好的市场竞争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投影机密封光机的高效散热装置,所述投影机密封光机具有光机壳体和位于所述光机壳体内的光阀。所述高效散热装置包括内循环风道、内循环风机、换热器、外部风道和外部风机。
所述内循环风道为空气闭合循环通道,设置于所述光机壳体的内部,所述内循环风机位于所述光机壳体的内部,且所述内循环风机和所述光阀设置于所述内循环风道的流道中。
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光机壳体的内部,所述换热器上设置有多条吸热通道和多条放热通道,其中吸热通道和放热通道呈交错设置;所述吸热通道和放热通道之间空气不连通;所述吸热通道置于所述内循环风道的流道中。
所述外部风道和外部风机设置于所述光机壳体的外部;所述光机壳体的壁上设有与所述放热通道相对应的通风孔;所述光机壳体的通风孔处通过所述外部风道与所述外部风机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部风道呈管状结构;所述外部风道与所述光机壳体相连的一端的端部设有与所述通风孔相对应的多个通风道,相邻两通风道之间设有导流翼,所述导流翼与所述通风孔的位置相错开;所述导流翼迎风的一侧呈刀锋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翅片、第二翅片和隔板;所述第一翅片、第二翅片和隔板为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第一翅片、所述第二翅片和所述隔板的数量均为多片;所述第一翅片、所述第二翅片的过流横截面呈波浪形结构。
当所述隔板的片数比所述第一翅片和所述第二翅片的片数之和少一片时,所述第一翅片和第二翅片呈交替设置,相邻的所述第一翅片和第二翅片之间通过所述隔板隔开,且任一片所述隔板的两个板面分别连接一片所述第一翅片和第二翅片波浪形结构的波峰或者波谷。
当所述隔板的片数比所述第一翅片和所述第二翅片的片数之和多一片时,相邻两隔板之间形成流体通道,所述第一翅片和第二翅片呈交替地置于多个所述流体通道内;其中任相邻的两片隔板之间连接一片所述第一翅片或者第二翅片波浪形结构的波峰或者波谷。
所述第一翅片的波浪形结构的波峰和波谷组成的沟槽与所述第二翅片的波浪形结构的波峰和波谷组成的沟槽方向正交;空气流过第一翅片的通道为吸热通道;空气流过第二翅片的通道为放热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还包括对所述第一翅片分流和密封的第一隔离板、对所述第二翅片分流和密封的第二隔离板;所述第一隔离板和所述第二隔离板的数量均为两片;两片所述第一隔离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翅片风流方向的两端;两片所述第二隔离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翅片风流方向的两端。
所述第一隔离板在与所述吸热通道相对的部位开孔;所述第二隔离板在与所述放热通道相对的部位开孔;所述第一隔离板上设有多处支撑部和多处定位针;所述第二隔离板上设有与所述多处定位针相对应配合的多处定位孔;所述隔板上设有与所述多处支撑部相对应配合的多处缺口;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缺口相卡合;所述定位针插入至所述定位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隔离板的外壁和所述光机壳体的内壁面相贴合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离板和所述第二翅片的边缘之间填充有密封胶;所述第二隔离板和所述第一翅片的边缘之间填充有密封胶。
可选地,所述光阀为透射式的LCD光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翅片、所述第二翅片的过流横截面呈波浪形结构,顺着空气流动方向且和所述隔板平行的截面为直条形、锯齿形或者波浪形结构中的任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内循环风机和光阀位于内循环风道的流道中,内循环风机对内循环风道进行鼓风,带走光阀的热量,风流对光阀进行散热后继续沿内循环风道的流道前进,流过换热器的吸热通道,吸热通道吸收风流热量并传递至放热通道内,同时外部风机经外部风道对放热通道进行鼓风,以快速带走热量,并扩散至大气当中,实现了光阀的有效快速散热。本实用新型换热器上交错设置的多条吸热通道和多个放热通道,有效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系数,换热器单位体积换热面积高达千级m2/m3,传热系数极高,同时风阻较低,结构紧凑,而且本实用新型高效散热装置制作简单,性价比高,有利于显著改善投影机密封光机的换热能力,降低投影机的外形体积,提升产品的性价比,获得更好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个角度展示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切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个角度的剖切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换热器的外形展示图;
图6为图5换热器的分解展示图;
图7为图5换热器局部的进一步展示图;
图8为图5换热器局部分解展示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换热器的局部放大展示图;
图10为图5换热器的局部剖切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换热器翅片直条形流道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换热器翅片波浪形流道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换热器翅片锯齿形流道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换热器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现有换热器创新技术的示意图;
图16为现有换热器技术的示意图;
图17为现有换热器披露技术的示意图;
图18为图17的进一步说明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参见图1-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投影机密封光机的高效散热装置,所述投影机密封光机具有光机壳体6和安装于所述光机壳体6内部的光阀,本实施例中,所述光阀优选但不限于为透射式的LCD光阀96。
本实用新型高效散热装置包括内循环风道61、内循环风机62、换热器100、外部风道81和外部风机82。
所述内循环风道61为空气闭合循环通道,设置于所述光机壳体6的内部,所述内循环风机62位于所述光机壳体6的内部,且所述内循环风机62和所述LCD光阀96设置于所述内循环风道61的流道中。
所述换热器100位于所述光机壳体6的内部,所述换热器100上设置有多条吸热通道101和多条放热通道102,其中吸热通道101和放热通道102呈交错设置;所述吸热通道101和放热通道102之间空气不连通;所述吸热通道101置于所述内循环风道61的流道中。
参见图1-4所示,在所述光机壳体6上开设有光源安装口和镜头安装口,并通过LED光源91和投影镜头9安装后,实现内外密封。投影机光学系统包括但不限于按光线行进方向依次设置的LED光源91、第一聚光镜92、第二聚光镜93、照明反射镜94、前菲镜(菲涅尔透镜简称,后同)95、LCD光阀96、后菲镜97、成像反射镜98和投影镜头9。所述投影机光学系统原理为行业内当下一些产品的典型结构,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4047664A,不再赘述。
所述内循环风机62为两个但不限于两个并列设置的涡轮风扇,安装于LCD光阀96的下方。由前菲镜95和LCD光阀96的入射面之间、LCD光阀96的出射面和后菲镜97之间,构成对LCD光阀96高效散热的散热通道,所述内循环风机62的出风口对所述散热通道鼓风,带走LCD光阀96的热量。参见图3中闭环虚线代表的内循环风道61的流道示意。内循环风机62做功提供的风流对LCD光阀96散热后,继续沿所述光机壳体6的内循环风道61的流道前进,并流过换热器100的吸热通道101,在吸热通道101内进行热量交换后,空气流出吸热通道101,此时空气被换热器100进行了高效的冷却,进而再流回到所述内循环风机62的进风口。
继续参见图1-4所示,所述外部风道81和外部风机82设置于所述光机壳体6的外部;所述光机壳体6的壁上设有与所述放热通道102相对应的通风孔;所述光机壳体6的通风孔处通过所述外部风道81与所述外部风机82相连接。吸热通道101吸收风流热量并传递至放热通道102内,同时外部风机82经外部风道81对放热通道102进行鼓风,以快速带走热量,并扩散至大气当中,实现了光阀的有效快速散热。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部风道81呈管状结构,所述外部风道81与所述光机壳体6相连的一端的端部设有与所述通风孔相对应的多个通风道,相邻两通风道之间设有导流翼83,所述导流翼83与所述通风孔的位置相错开,所述导流翼83迎风的一侧呈刀锋状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外部风机82优选但不限于为一只轴流风机。很显然地,包括换热器100、内循环风机62、外部风道81和外部风机82的数量,都不做局限,往往以实际产品散热需求为准。参见图4所示,外部的冷空气Iin被外部风机82加压送入外部风道82内,经过为减少风阻设置的导流翼83分流为I11、I12、I13、I14后,流入换热器100的各放热通道102内,继续从换热器100的另一端、光机壳体6的另一面流出到大气中,完成对换热器100的冷却。
参见图5-图10所示,所述换热器100包括第一翅片2、第二翅片3和隔板1;所述第一翅片2、第二翅片3和隔板1优选但不限于为铝材制作;所述第一翅片2、所述第二翅片3和所述隔板1的数量均为多片;参见图6和图9等所示,所述第一翅片2、所述第二翅片3的过流横截面(和隔板1正交且和风流方向正交)呈波浪形结构。
当所述隔板1的片数比所述第一翅片2和所述第二翅片3的片数之和少一片时,所述第一翅片2和第二翅片3呈交替设置,相邻的所述第一翅片2和第二翅片3之间通过所述隔板1隔开,且任一片所述隔板1的两个板面分别连接一片所述第一翅片2和第二翅片3波浪形结构的波峰或者波谷。
当所述隔板1的片数比所述第一翅片2和所述第二翅片3的片数之和多一片时,相邻两隔板1之间形成流体通道,所述第一翅片2和第二翅片3呈交替地置于多个所述流体通道内;其中任相邻的两片隔板1之间连接一片所述第一翅片2或者第二翅片3波浪形结构的波峰或者波谷。
本实施例中,隔板1的数量优选但不限于为十片,第一翅片2的数量优选但不限于为五片,第二翅片3的数量优选但不限于为四片。进而第一翅片2和第二翅片3的数量之和为九片。相邻两隔板1之间形成流体通道,所述第一翅片2和第二翅片3呈交替地置于多个所述流体通道内;其中任相邻的两片隔板1之间连接一片所述第一翅片2或者第二翅片3波浪形结构的波峰或者波谷。
所述第一翅片2的波浪形结构的波峰和波谷组成的沟槽与所述第二翅片3的波浪形结构的波峰和波谷组成的沟槽方向正交,实际上代表了所述吸热通道101和放热通道102方向正交。本实施例中,设空气流过所述多片第一翅片2的通道为吸热通道101,空气流过所述多片第二翅片3的通道为放热通道102。
参见图8所示,所述换热器100还包括对所述第一翅片2进行分流和密封的第一隔离板4、对所述第二翅片3进行分流和密封的第二隔离板5;所述第一隔离板4和所述第二隔离板5的数量均为两片;两片所述第一隔离板4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翅片2风流方向的两端,两片所述第二隔离板5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翅片3风流方向的两端。
所述第一隔离板4在与所述吸热通道101相对的部位开孔;所述第二隔离板5在与所述放热通道102相对的部位开孔;所述第一隔离板4上设有多处支撑部42和多处定位针41;所述第二隔离板5上设有与所述多处定位针41相对应配合的多处定位孔51;所述隔板1上设有与所述多处支撑部42相对应配合的多处缺口11;所述支撑部42与所述缺口11相卡合;所述定位针41插入至所述定位孔51内。图14所示仅仅是换热器的基本结构,作为实际产品使用时候,吸热通道101和放热通道102之间的气密性,以及将换热器安装于投影机产品上时,还需要制作第一隔离板4和第二隔离板5以起到所述换热器的外壳或者是骨架的作用。
所述第二隔离板5的外壁和所述光机壳体6的内壁面相贴合设置,防止吸热通道101和放热通道102之间串气,防止全密封光机失去应有防尘效果。
所述第一隔离板4和所述第二翅片3的边缘之间填充有密封胶;所述第二隔离板5和所述第一翅片2的边缘之间填充有密封胶。参见图10中的阴影块所示,所述第一隔离板4和所述第二翅片3的边缘之间填充密封胶,起到气密即防止吸热通道101和放热通道102之间串气的作用。而所述第二隔离板5和第一翅片2的边缘之间填充密封胶,参考上述方式,图中未画出。由于密封胶不便于在图中进行清晰地展示,所以除图10外,其余各图中都一律未画出。
在二维方向,所述第一翅片2、所述第二翅片3的过流横截面呈波浪形结构(参见图9);而在三维方向,所述第一翅片2、所述第二翅片3在顺着空气流动方向且和隔板1平行的截面为直线条(参见图11的第一翅片2)、锯齿形(参见图13的翅片22)或者波浪形(参见12的翅片21)结构中的任一种。很显然地,图11-图13所示的结构,均是为了增加流道中的气流湍动,破坏层流和传热边界层。实际上并不局限于这些结构,如在翅片上打孔、做钉等结构,也能一定程度起到上述效果。
继续参见图5所示,下面以具体数据为例,设本实施例隔板1的长度为114.8mm(可方便与4.5寸-5寸的LCD光阀匹配),宽度为53mm(利于外部风机82匹配50mm-60mm的尺寸,进而体积、风量等取值适中);隔板1的数量为十片,厚度约0.5-0.7mm;第一翅片2的数量为五片,第二翅片3的数量为四片,材料厚度约0.04mm-0.07mm,翅片表面波浪形结构的波峰-波谷差为5mm,所述波浪形结构曲线的波长(波浪的间距)约2mm-2.14mm。进而可知换热器100的体积约0.00031m3,吸热通道101的总换热面积约0.3m2,放热通道102的总换热面积约0.233m2,总体积的换热面积高达1720m2/m3。这些指标都和现有技术的实际产品(极限值约为500m2/m3)以及披露的专利技术(非相变、非冷泵等),体积换热面积存在显著的优越性;同时,应用于气/气换热,本实用新型技术的风阻至少低3-5倍(典型约0.2/0.05=4),同样具有显著的优越性;而吸热通道101和放热通道101之间的传热距离,或者翅片波峰-波谷之差(图14的L'),也都和现有技术存在巨大的差距,参见图15、图16中的a'、c',图17中的虚线圈39'等,所述L'、a'、c'和虚线圈39'可理解为传热距离(决定热阻的一个关键参数)。进而这些综合因素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总换热系数,至少具有一个量级以上的优越性(换热器100在同样体积和金属材质的情况下)。
以上换热器100的焊接(如钎焊)和制作(如波浪形翅片、隔板等)工艺技术均特别简单,在传统的内燃机散热领域如针对于汽车引擎的冷却扩热系统,都是经过百年沉积的工艺,应用于对品质要求比汽车产品低得多的投影机密封光机上,相对而言,可靠性和制作成本都有保障,相比现有投影产品密封光机的换热器和业内所披露的专利技术,具有显著的性能甚至绝对的性价比优越性。
图15所示为现有业内最新的创新换热器设计,包括扣Fin(鳍片组)32'、扣Fin33'和隔板31'。扣Fin32'和扣Fin33'其中一个置于密封光机的内循环风道上吸热,一个置于密封光机的外部风道上放热,热量经一个鳍片组吸热,传导至隔板31'再传导至另一个鳍片组,经由外部风道扩散入大气中。一般所述扣Fin32'、扣Fin33'和隔板31'采用回流焊进行固定,具有换热效率高,批量制作较容易等优点,在较合理的设计情况下,其体积换热面积接近480m2/m3。美中不足的是扣Fin32'的肋高a'具有一定的限度,导致总换热面积也较为有限。同时这种技术在Fin的间隙内风流主要为层流方式行进,传热边界层难以受到破坏,空气分子和Fin表面的碰撞效率低,一个办法是在Fin的表面上制作蜂窝状小凸台(或者凸点、凸针等)提高粗糙度、将平面制作为波浪面等以破坏层流,不过这些办法对层流和传热边界层的破坏效果都很有限,因为还有一个关键参数即过流微元截面始终为矩形(其它形状扣Fin32'和扣Fin33'很难冲压出来)。
图16所示为现有业内应用最广泛的换热器设计,一般有多种制作方式,如采用两个挤压的直肋型材34'和35'相贴合,直肋型材34'和35'其中一个置于密封光机的内循环风道上吸热,一个置于密封光机的外部风道上放热。或者将两个挤压直肋型材34'和35'的形状,用压铸成整体的方式代换。或者将两个挤压直肋型材34'和35'合二为一挤压为一个整体等等。这种换热器结构具有传热速度快、品质稳定等优点,但体积大、笨重、成本高和风阻过大也是其显著缺点。其体积换热面积受图中肋高c'和肋距b'的工艺限制,通常在极限状态下,体积换热面积可达380m2/m3左右。实际中往往根本达不到这样的优异指标,特别是考虑性价比的情况下,体积换热面积通常小于200m2/m3(如压铸)或者小于300m2/m3(挤压)左右,总换热面积也非常有限(受肋高c'和肋距b'的局限)。
图17所示为现有业内所披露的专利技术,原理和图15差不多,鳍片组37'和鳍片组38'其中一个置于密封光机的内循环风道上吸热,一个置于密封光机的外部风道上放热。和图15所示技术的区别是鳍片组37'和鳍片组38'之间的传热,依靠热管36'进行。在采用多根热管并列设置的条件下,具有传热速度快等显著优点。图18为图17的侧视图,虚线圈39'内的面积为鳍片组37'在自身面内传导热量时平均温差(如3℃)较理想的范围,一般针对Φ6mm的热管,虚线圈39'的直径约Φ30mm左右(鳍片的厚度0.3mm情况下),此时风道被热管36'遮挡的比例约23%(即6.8/30)。热管36'不仅仅只是单纯地挡风(降低单位体积换热面积),还会产生极大的风阻(参见图18中风流i'在热管36'迎风面和出风面所产生的涡旋示意),而且鳍片之间的层流效应依然存在,进而换热效率不高。这种设计方式性价比较差,热管的冷热端固有温差(通常约3℃-5℃)、以及鳍片组37'和鳍片组38'都有一个较合理的温差分布(虚线圈39')取舍范围,所以最终换热器冷、热端之间的累计固有温差较大(约7℃-10℃),会显著制约投影机用途的气/气换热性能。而图15技术在设计合理时,同等使用环境其冷热端之间的平均温差仅约3℃,故图17所示技术在业内迄今为止并没有产品投入使用。
以上图15-图18代表的现有技术方式和本实用新型技术相比,在性能、性价比、体积等实用化层面,本实用新型均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数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投影机密封光机的高效散热装置,所述投影机密封光机具有光机壳体(6)和位于所述光机壳体(6)内的光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散热装置包括内循环风道(61)、内循环风机(62)、换热器(100)、外部风道(81)和外部风机(82);
所述内循环风道(61)为空气闭合循环通道,设置于所述光机壳体(6)的内部,所述内循环风机(62)位于所述光机壳体(6)的内部,且所述内循环风机(62)和所述光阀设置于所述内循环风道(61)的流道中;
所述换热器(100)位于所述光机壳体(6)的内部,所述换热器(100)上设置有多条吸热通道(101)和多条放热通道(102),其中吸热通道(101)和放热通道(102)呈交错设置;所述吸热通道(101)和放热通道(102)之间空气不连通;所述吸热通道(101)置于所述内循环风道(61)的流道中;
所述外部风道(81)和外部风机(82)设置于所述光机壳体(6)的外部;所述光机壳体(6)的壁上设有与所述放热通道(102)相对应的通风孔;所述光机壳体(6)的通风孔处通过所述外部风道(81)与所述外部风机(82)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投影机密封光机的高效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风道(81)呈管状结构;所述外部风道(81)与所述光机壳体(6)相连的一端的端部设有与所述通风孔相对应的多个通风道,相邻两通风道之间设有导流翼(83),所述导流翼(83)与所述通风孔的位置相错开;所述导流翼(83)迎风的一侧呈刀锋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投影机密封光机的高效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100)包括第一翅片(2)、第二翅片(3)和隔板(1);所述第一翅片(2)、第二翅片(3)和隔板(1)为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第一翅片(2)、所述第二翅片(3)和所述隔板(1)的数量均为多片;所述第一翅片(2)、所述第二翅片(3)的过流横截面呈波浪形结构;
当所述隔板(1)的片数比所述第一翅片(2)和所述第二翅片(3)的片数之和少一片时,所述第一翅片(2)和第二翅片(3)呈交替设置,相邻的所述第一翅片(2)和第二翅片(3)之间通过所述隔板(1)隔开,且任一片所述隔板(1)的两个板面分别连接一片所述第一翅片(2)和第二翅片(3)波浪形结构的波峰或者波谷;
当所述隔板(1)的片数比所述第一翅片(2)和所述第二翅片(3)的片数之和多一片时,相邻两片隔板(1)之间形成流体通道,所述第一翅片(2)和第二翅片(3)呈交替地置于多个所述流体通道内;其中任相邻的两片隔板(1)之间连接一片所述第一翅片(2)或者第二翅片(3)波浪形结构的波峰或者波谷;
所述第一翅片(2)的波浪形结构的波峰和波谷组成的沟槽与所述第二翅片(3)的波浪形结构的波峰和波谷组成的沟槽方向正交;空气流过第一翅片(2)的通道为吸热通道(101);空气流过第二翅片(3)的通道为放热通道(1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投影机密封光机的高效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100)还包括对所述第一翅片(2)分流和密封的第一隔离板(4)、对所述第二翅片(3)分流和密封的第二隔离板(5);所述第一隔离板(4)和所述第二隔离板(5)的数量均为两片;两片所述第一隔离板(4)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翅片(2)风流方向的两端;两片所述第二隔离板(5)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翅片(3)风流方向的两端;
所述第一隔离板(4)在与所述吸热通道(101)相对的部位开孔;所述第二隔离板(5)在与所述放热通道(102)相对的部位开孔;所述第一隔离板(4)上设有多处支撑部(42)和多处定位针(41);所述第二隔离板(5)上设有与所述多处定位针(41)相对应配合的多处定位孔(51);所述隔板(1)上设有与所述多处支撑部(42)相对应配合的多处缺口(11);所述支撑部(42)与所述缺口(11)相卡合;所述定位针(41)插入至所述定位孔(5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投影机密封光机的高效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离板(5)的外壁和所述光机壳体(6)的内壁面相贴合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投影机密封光机的高效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板(4)和所述第二翅片(3)的边缘之间填充有密封胶;所述第二隔离板(5)和所述第一翅片(2)的边缘之间填充有密封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投影机密封光机的高效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阀为透射式的LCD光阀(96)。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投影机密封光机的高效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翅片(2)、所述第二翅片(3)顺着空气流动方向且和所述隔板(1)平行的截面为直条形、锯齿形或者波浪形结构中的任一种。
CN202221293151.7U 2022-05-26 2022-05-26 一种投影机密封光机的高效散热装置 Active CN2173861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93151.7U CN217386118U (zh) 2022-05-26 2022-05-26 一种投影机密封光机的高效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93151.7U CN217386118U (zh) 2022-05-26 2022-05-26 一种投影机密封光机的高效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86118U true CN217386118U (zh) 2022-09-06

Family

ID=83090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93151.7U Active CN217386118U (zh) 2022-05-26 2022-05-26 一种投影机密封光机的高效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861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158225B2 (ja) 熱交換器および筐体冷却装置
US9593647B2 (en) Gas-to-liquid heat exchanger
KR20190111773A (ko) 액체 냉각식 프리쿨러와 공기 냉각식 메인 쿨러로 이루어진 인터쿨러
US11346612B2 (en) Plate heat exchanger
CN115663338B (zh) 一种储能装置和储能设备
CN217386118U (zh) 一种投影机密封光机的高效散热装置
CN114779562A (zh) 一种投影机密封光机的高效散热装置
CN211177506U (zh) 一种采用帕尔贴效应的导风器
CN216850782U (zh) 一种dcs控制柜
CN113448156B (zh) 一种回风换热系统和投影机密封光机
CN218122452U (zh) 一种具备热超导材料散热的投影机
CN203286733U (zh) 机柜空气调节装置及其机柜空气调节装置壳体
CN221074453U (zh) 一种分流结构的egr冷却器
CN220602256U (zh) 一种翅距非均布式飞翼翅片管及换热器
CN213811890U (zh) 一种新结构平行流热交换器
CN217740638U (zh) 液冷板及电池包
CN220933332U (zh) 一种密封光机新型回风管和投影机回风换热系统
CN211739303U (zh)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8601668U (zh) 一种间接液冷的lcd投影机密封光机
CN214202265U (zh) 一种服务器组件及基站设备
CN221283675U (zh) 一种超微型热电组件
CN218122453U (zh) 一种高效换热器和投影机密封光机
CN216558398U (zh) 一种层叠换热器
CN115576161A (zh) 一种具备热超导材料散热的投影机
CN220476182U (zh) 散热器、功率组件和功率变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