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80988U - 密封结构、风罩结构和风机 - Google Patents

密封结构、风罩结构和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80988U
CN217380988U CN202220793398.9U CN202220793398U CN217380988U CN 217380988 U CN217380988 U CN 217380988U CN 202220793398 U CN202220793398 U CN 202220793398U CN 217380988 U CN217380988 U CN 2173809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rface body
protective layer
working surface
sealing element
impe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9339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reame Innov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reame Innov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reame Innov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Dreame Innov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9339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809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809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809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密封结构、风罩结构和风机,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密封件,呈环状,所述密封件具有用于与转动件接触的工作面体;防护层,设于所述密封件的外周;其中,所述密封件的至少一非工作面体上设有所述防护层,所述工作面体至少部分未设有所述防护层,并且所述工作面体未设有所述防护层的区域在所述密封件的周向能够形成一环形区。

Description

密封结构、风罩结构和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风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密封结构、风罩结构和风机。
背景技术
风机是吸尘器的核心部件,用于在吸尘器内部形成能够将外部污物吸入的抽吸力。风机的叶轮和风罩之间通常设有密封件,用于实现叶轮和风罩之间的密封连接。现有叶轮和风罩之间的密封件采用背胶泡棉材质,背胶泡棉材质的耐热性能较差,当风机内部的温度过高时,密封件存在萎缩抱死叶轮导致电机失效或是直接融化导致漏气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予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密封件的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密封结构、风罩结构和风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封结构,包括:密封件,呈环状,所述密封件具有用于与转动件接触的工作面体;防护层,设于所述密封件的外周;其中,所述密封件的至少一非工作面体上设有所述防护层,所述工作面体至少部分未设有所述防护层,并且所述工作面体未设有所述防护层的区域在所述密封件的周向能够形成一环形区。
优选的,所述的密封结构,所述防护层的耐热性能优于所述密封件的耐热性能;其中,所述防护层为包覆于所述非工作面体外周且具有散热隔热作用的胶液层;或者,所述防护层为设于所述非工作面体外周且具有散热隔热作用的隔层。
优选的,所述的密封结构,所述防护层为液体硅胶形成的胶液层;其中,所述防护层具有胶粘特性,以使所述密封件固设于待安装件上。
优选的,所述的密封结构,所述非工作面体包括与所述工作面体相对的第一端面、位于所述密封件内侧用于连接所述工作面体和所述第一端面的内圈面体、位于所述密封件外侧用于连接所述工作面体和所述第一端面的外圈面体;
其中,所述防护层设于所述内圈面体和所述外圈面体上;或者,所述防护层设于所述第一端面、所述内圈面体和所述外圈面体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风罩结构,用于与叶轮配合,包括:风罩,设有进风口,所述风罩具有用于收容所述叶轮的中空腔,所述进风口与所述中空腔连通,所述叶轮转动设于所述风罩内;密封件,设于所述风罩的内壁上,且环设于所述进风口的外周,所述密封件具有与所述叶轮接触的工作面体;防护层,设于所述密封件的外周;其中,所述密封件的至少一非工作面体上设有所述防护层,所述工作面体至少部分未设有所述防护层,所述工作面体未设有所述防护层的区域用于与所述叶轮接触。
优选的,所述的风罩结构,所述防护层的耐热性能优于所述密封件的耐热性能;所述防护层为包覆于所述非工作面体外周且具有散热隔热作用的胶液层;或者,所述防护层为设于所述非工作面体外周且具有散热隔热作用的隔层。
优选的,所述的风罩结构,所述防护层具有胶粘特性,以使所述密封件固设于所述风罩内。
优选的,所述的风罩结构,所述风罩的内壁上凹设形成有一围设于所述进风口外周的安装槽,所述密封件通过所述防护层设于所述安装槽内。
优选的,所述的风罩结构,所述工作面体为在所述密封件的轴向方向上靠近所述叶轮侧的端面,所述工作面体大致与所述安装槽的槽口齐平设置;所述非工作面体包括第一端面、内圈面体、外圈面体,其中,所述第一端面为在所述密封件的轴向方向上远离所述叶轮侧的端面,所述内圈面体和所述外圈面体分别用于连接所述工作面体和所述第一端面;
其中,所述防护层为液体硅胶,所述防护层设于所述内圈面体和所述外圈面体上;或者,所述防护层设于所述第一端面、所述内圈面体和所述外圈面体上。
本实用新型又提供了一种风机,包括如前所述的风罩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中,防护层设于密封件的外周,能够对密封件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密封件受温度的影响而萎缩或融化,有效提高了密封件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密封件的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风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风罩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层设于密封件的非工作面体时防护层与密封件之间的剖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层同时设于密封件的非工作面体和工作面体时防护层与密封件之间的剖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层设于密封件的非工作面体时的剖面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层同时设于密封件的非工作面体和工作面体时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现有技术中风罩的进风口处设有用于与叶轮配合的密封圈。密封圈通常采用背胶泡棉材质制成,用于减小或是消除风罩进风口与叶轮进风端之间的间隙,以提高进风效率。当密封圈采用普通泡棉材质时,在风机全堵时,风罩温度高导致密封圈萎缩抱死叶轮,从而使得风机失效;或是,风罩温度高导致密封圈直接融化,造成漏气问题。当密封圈采用耐高温泡棉材质时,因风机启动转矩小,无法启动运转;或是,叶轮与密封圈的磨合时间长而影响工作效率。另外,因密封件背胶,导致黏贴密封件相对困难,易贴歪导致漏气等问题。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罩结构,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所述风罩结构设于电机600上,用于与设于电机600输出轴上的叶轮400配合。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叶轮400”是指动叶轮,能够在电机600的驱动下旋转。
请参阅图3和图4所示,所述风罩结构包括:风罩300、设于风罩300内的密封件100和设于密封件100上的防护层200。其中,请参阅图6和图7所示,风罩300呈内部中空、两端开口设置,以形成用于收容叶轮400的中空腔,叶轮400转动设于风罩300内。风罩300的其中一端开口为进风口310、其中另一端开口为连接口330,进风口310和连接口330分别与风罩300的中空腔连通,进风口310用于进风,连接口330用于与电机600连接。
密封件100设于风罩300的内壁上,且环设于进风口310的外周。防护层200设于密封件100的外周,用于保护密封件100,防止密封件100受温度影响而萎缩或融化,从而避免密封件100抱死叶轮或是融化而降低密封性能。其中,上述密封件100与防护层200构成了风罩300与叶轮400之间的密封结构。
防护层200的耐热性能优于密封件100的耐热性能,由此,能够有效保护密封件100,避免电机600产生的热量影响到密封件100,从而避免密封件100发生萎缩或融化的问题。防护层200还具有较好的散热性能,避免热量积聚在密封件100处。由此,通过设置防护层200能够有效提高密封件的性能和使用寿命,进而有效提高了密封件的密封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图5和图10所示,密封件100呈环状,密封件100优选为圆环状,以与叶轮400的进风端410配合。上述“进风端410”是指叶轮400靠近风罩300侧的端口。在风罩300安装完成后,叶轮400的进风端410与密封件100相抵靠或接触,电机600驱使叶轮400旋转,当叶轮400旋转后,进风端410会在密封件100上磨合形成凹槽(图中未示意),也就是说,上述凹槽形成于密封件100与叶轮400接触的面体上。在本实施例中,将密封件100上形成有上述凹槽的面体定义为密封件100的工作面体110。
请继续参阅图10所示,密封件100包括第一端面120、第二端面、内圈面体130和外圈面体140。其中,在密封件100的轴向方向上,第一端面120较第二端面远离叶轮400侧设置。内圈面体130和外圈面体140分别用于连接第一端面120和第二端面。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端面为密封件100的工作面体110,工作面体110为在密封件100的轴向方向上靠近叶轮400侧的端面。第一端面120、内圈面体130、外圈面体140为密封件100的非工作面体。
关于防护层200的设置位置,在一种方案中,请参阅图8和图11所示,防护层200设于密封件100的非工作面体上;在另一种方案中,请参阅图9和图12所示,防护层200同时设于密封件100的非工作面体和工作面体110上。
在防护层200设于密封件100的非工作面体上的方案中,有如下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防护层200设于第一端面120上;第二种情况,将内圈面体130和外圈面体140看作为密封件100的侧壁,防护层200设于密封件100的侧壁上;第三种情况,防护层200同时设于第一端面120和密封件100的侧壁上。
值得注意的是,防护层200设于密封件100的侧壁上,可以理解为防护层200只设于内圈面体130,也可以是只设于外圈面体140上,还可以是同时设于内圈面体130和外圈面体140上。
由上述可知,密封件100的至少一非工作面体上设有防护层200。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防护层200同时设于第一端面120、内圈面体130和外圈面体140上,由此,能够有效隔绝电机600的热量,尽量减小电机600热量对密封件100的影响,防止密封件100过热而萎缩或融化。
在本实施例中,当防护层200设于第一端面120、内圈面体130和外圈面体140上时,请参阅图11所示,防护层200包括设于第一端面120外周的第一面体210、设于内圈面体130外周的第二面体220、设于外圈面体140外周的第三面体230。其中,第二面体220和第三面体230分别位于第一面体210的相对两侧。
进一步地,以内圈面体130为例,防护层200可以设于内圈面体130的整个面体上,也可以是内圈面体130的部分面体上设有防护层200。优选的,防护层200设于内圈面体130的整个面体上。其中,上述内圈面体130,也可以是外圈面体140或是第一端面120,在此不做一一赘述。
在防护层200同时设于密封件100的非工作面体和工作面体110上的方案中,工作面体110至少部分未设有防护层200,其中,工作面体110未设有防护层200的区域用于与叶轮400的进风端410接触。
具体地,叶轮400的进风端410大致呈圆环状。应予说明,在本说明书中,“大致”或“基本”可以理解为接近、近似,或者是与目标值相差在预定范围内。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所示,工作面体110未设有防护层200的区域在密封件100的周向能够形成一环形区,用以与进风端410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当防护层200设于密封件100的非工作面体和工作面体110上时,请参阅图12所示,防护层200包括设于第一端面120外周的第一面体210、设于内圈面体130外周的第二面体220、设于外圈面体140外周的第三面体230、设于工作面体110的外周且与第二面体220连接的第四面体221、设于工作面体110的外周且与第三面体230连接的第五面体231。
其中,第四面体221与第五面体231均呈环形。第二面体220靠近叶轮侧的端部与第四面体221连接,第二面体220远离叶轮侧的端部与第一面体210连接。第三面体230靠近叶轮侧的端部与第五面体231连接,第三面体230远离叶轮侧的端部与第一面体210连接。第二面体220和第三面体230分别位于第一面体210的相对两侧。
关于防护层200的设置形式,在本实施例中,防护层200可以为具有散热隔热作用的胶液层,也可以为具有散热隔热作用的隔层。
当防护层200为胶液层时,上述胶液层优选为液体硅胶形成的液体硅胶层。当然,胶液层包括但不限于液体硅胶形成的液体硅胶层,还可以为其他具有散热隔热作用并且带有胶粘特性的胶液层。
当防护层200为隔层时,上述隔层优选为固体硅胶隔层。当然,隔层包括但不限于固体硅胶形式的隔层,还可以为其他具有散热隔热作用的隔层。
下文主要以防护层200为胶液层的情况进行阐述,但基于上文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因此而受到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当防护层200采用液体硅胶时,防护层200具有胶粘特性,从而使得密封件100固设于风罩300内。具体而言,在安装密封件100时,先在密封件100或是风罩300内涂覆液体硅胶,将密封件100贴设于风罩300的进风口310的外周。在液体硅胶固化后,液体硅胶在密封件100的外周形成胶液层,胶液层不仅能够将密封件100固设于风罩300上,还具有支撑密封件100,对密封件100进行散热、隔热的作用。当电机600全堵温度上来时,密封件100不再剧烈萎缩或融化,叶轮400与密封件100能完美磨合。
为了便于将密封件100精准地安装于进风口310处,请参阅图6和图7所示,风罩300的内壁上凹设形成有一围设于进风口310外周的安装槽320,密封件100通过防护层200设于安装槽320内。
安装时,先在安装槽320内涂刷液体硅胶,然后将密封件100置于安装槽320内。此时,液体硅胶黏附于密封件100的第一端面120、内圈面体130和外圈面体140上,待液体硅胶固化后,第一端面120、内圈面体130和外圈面体140上形成上述胶液层。胶液层能够对密封件100起到隔热、散热的功用,防止密封件100过热而萎缩或融化,造成密封失效的问题,具有密封效果好、密封性能稳定可靠的优点。
在本实施例中,工作面体110大致与安装槽320的槽口齐平设置。其中,“大致”可以理解为接近、近似,或者是与目标值相差在预定范围内。上述“工作面体110大致与安装槽320的槽口齐平设置”可以理解为工作面体110与安装槽320的槽口齐平,也可以理解为工作面体110略高于或是略低于安装槽320的槽口。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密封结构,请参阅图8和图9所示,所述密封结构包括:环状密封件100和设于密封件100外周的防护层200。密封件100具有工作面体110和非工作面体,其中,工作面体110为与转动件接触的面体,密封件100的非工作面体为不与转动件接触的面体。
其中,密封件100的至少一非工作面体上设有防护层200,工作面体110至少部分未设有防护层200,并且工作面体110未设有防护层200的区域在密封件100的周向能够形成一环形区,以与转动件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0所示,密封件100包括工作面体110、与工作面体110相对的第一端面120、位于密封件100内侧用于连接工作面体110和第一端面120的内圈面体130、位于密封件100外侧用于连接工作面体110和第一端面120的外圈面体140。其中,第一端面120、内圈面体130和外圈面体140为密封件100的非工作面体。
关于防护层200,在一方案中,防护层200为包覆于非工作面体外周且具有散热隔热作用的胶液层;在另一方案中,防护层200为设于所述非工作面体外周且具有散热隔热作用的隔层。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防护层200为液体硅胶固化后形成的胶液层。其中,防护层200具有胶粘特性,以使密封件100固设于待安装件上。
在本实施例中,防护层200的耐热性能优于密封件100的耐热性能,由此,能够有效保护密封件100,减少温度对密封件100的影响。同时,防护层200还具有较好的散热性能,避免热量积聚在密封件100处。
关于防护层200的设置位置,在本实施例中,一种情况下,防护层200设于内圈面体130和外圈面体140上;另一种情况下,防护层200设于第一端面120、内圈面体130和外圈面体140上。
在一种示意性的场景中,所述密封结构为实施例1中所述的风罩300与叶轮400之间的密封结构,“上述转动件”为叶轮400,上述“待安装件”为风罩300,密封件100设于风罩300的进风口310处。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举例中所述密封结构为风罩与叶轮400之间的密封结构,仅是一种可行的适用场景。在其他可行且不可被明确排除的场景中,所述密封结构也可以为其他构件之间的密封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因此而受到限定。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风机,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所述风机包括电机600、设于电机600的输出轴610上的叶轮400、罩设于叶轮400的外周且与电机600的壳体连接的风罩300、设于风罩300内的密封件100和设于密封件100上的防护层200,其中,上述风罩300、密封件100和防护层200构成了所述风机的风罩结构。上述风罩结构为实施例1中所述的风罩结构。
进一步地,电机600靠近风罩300侧的端部上固设有定叶轮500,定叶轮500上设有用于供输出轴610穿设的通孔,定叶轮500相较叶轮400更远离风罩300侧分布。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密封件,呈环状,所述密封件具有用于与转动件接触的工作面体;
防护层,设于所述密封件的外周;
其中,所述密封件的至少一非工作面体上设有所述防护层,所述工作面体至少部分未设有所述防护层,并且所述工作面体未设有所述防护层的区域在所述密封件的周向能够形成一环形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层的耐热性能优于所述密封件的耐热性能;
其中,所述防护层为包覆于所述非工作面体外周且具有散热隔热作用的胶液层;或者,
所述防护层为设于所述非工作面体外周且具有散热隔热作用的隔层。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层为液体硅胶形成的胶液层;
其中,所述防护层具有胶粘特性,以使所述密封件固设于待安装件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工作面体包括与所述工作面体相对的第一端面、位于所述密封件内侧用于连接所述工作面体和所述第一端面的内圈面体、位于所述密封件外侧用于连接所述工作面体和所述第一端面的外圈面体;
其中,所述防护层设于所述内圈面体和所述外圈面体上;或者,
所述防护层设于所述第一端面、所述内圈面体和所述外圈面体上。
5.一种风罩结构,用于与叶轮配合,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罩,设有进风口,所述风罩具有用于收容所述叶轮的中空腔,所述进风口与所述中空腔连通,所述叶轮转动设于所述风罩内;
密封件,设于所述风罩的内壁上,且环设于所述进风口的外周,所述密封件具有与所述叶轮接触的工作面体;
防护层,设于所述密封件的外周;
其中,所述密封件的至少一非工作面体上设有所述防护层,所述工作面体至少部分未设有所述防护层,所述工作面体未设有所述防护层的区域用于与所述叶轮接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罩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层的耐热性能优于所述密封件的耐热性能;
所述防护层为包覆于所述非工作面体外周且具有散热隔热作用的胶液层;或者,
所述防护层为设于所述非工作面体外周且具有散热隔热作用的隔层。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罩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层具有胶粘特性,以使所述密封件固设于所述风罩内。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罩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罩的内壁上凹设形成有一围设于所述进风口外周的安装槽,所述密封件通过所述防护层设于所述安装槽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罩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面体为在所述密封件的轴向方向上靠近所述叶轮侧的端面,所述工作面体大致与所述安装槽的槽口齐平设置;
所述非工作面体包括第一端面、内圈面体、外圈面体,其中,所述第一端面为在所述密封件的轴向方向上远离所述叶轮侧的端面,所述内圈面体和所述外圈面体分别用于连接所述工作面体和所述第一端面;
其中,所述防护层为液体硅胶,所述防护层设于所述内圈面体和所述外圈面体上;或者,
所述防护层设于所述第一端面、所述内圈面体和所述外圈面体上。
10.一种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5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风罩结构。
CN202220793398.9U 2022-04-07 2022-04-07 密封结构、风罩结构和风机 Active CN2173809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93398.9U CN217380988U (zh) 2022-04-07 2022-04-07 密封结构、风罩结构和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93398.9U CN217380988U (zh) 2022-04-07 2022-04-07 密封结构、风罩结构和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80988U true CN217380988U (zh) 2022-09-06

Family

ID=83105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93398.9U Active CN217380988U (zh) 2022-04-07 2022-04-07 密封结构、风罩结构和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809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04566B2 (ja) 電動式ウォーターポンプ
RO118598B1 (ro) Carcasa elicoidala pentru compresor centrifugal
CN111561480A (zh) 一种静子结构
CN217380988U (zh) 密封结构、风罩结构和风机
CN100374721C (zh) 热启动开关
CN210536380U (zh) 一种可靠性高的电机的端面静密封结构
WO2022048597A1 (zh) 壳体及具有该壳体的平衡车
CN114665649A (zh) 一种防水防尘外转子电机
TWI538359B (zh) 馬達及其阻隔件
CN210693583U (zh) 一种电机定子限位结构和电机
CN104343701B (zh) 风扇
CN218301028U (zh) 密封的无刷外转子电机
CN215010012U (zh) 一种防水结构的步进电机
CN212660030U (zh) 一种密合的外转子轮毂电机
CN212867988U (zh) 一种隔热隔湿高温风机
CN211116654U (zh) 液冷泵
CN214014010U (zh) 防水电机结构
CN212063715U (zh) 动密封装置、电机及风力发电机组
CN220754491U (zh) 一种电机轴端密封结构及电机
CN209913911U (zh) 一种监控摄像机护罩
CN218862935U (zh) 一种高寿命水泵壳体
CN208919330U (zh) 一种小轴径双端面密封件
CN215109487U (zh) 一种新全方位的罗茨风机密封装置
CN217176963U (zh) 一种用于风机的防泄漏装置
CN210715936U (zh) 一种u型密封圈及其密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