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77472U - 一种进水软化处理装置的活性炭罐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进水软化处理装置的活性炭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77472U
CN217377472U CN202221165030.4U CN202221165030U CN217377472U CN 217377472 U CN217377472 U CN 217377472U CN 202221165030 U CN202221165030 U CN 202221165030U CN 217377472 U CN217377472 U CN 2173774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cover
activated carbon
water inlet
pipe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6503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喜哪
巴雪侠
梁晓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Making Charm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Making Charm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Making Charm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Making Charm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6503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774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774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774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30Wastewater or sewage treatment systems using renewable energies
    • Y02W10/37Wastewater or sewage treatment systems using renewable energies using solar energy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进水软化处理装置的活性炭罐,包括罐体,罐体底端和顶端分别设有第一封盖和第二封盖,第一封盖设有支板。罐体一侧设有进水管,另一侧设有进料管。第一封盖设有第一出水管。第一封盖设有第二出水管,第二出水管内设有滤网。第二封盖上设有支撑架,支撑架内设有电机,第一封盖与第二封盖之间转动设有螺纹杆及位于螺纹杆两侧的滑杆,螺纹杆与电机连接,螺纹杆上连接有圆盘,圆盘上转动设有承接环,承接环设有内齿圈,承接环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清理圈。滑杆下侧设有传动组件。本实用新型在腔体内设置的清理圈,将罐体内壁产生的杂质快速刮除,节省人工拆卸活性炭罐对其清理的时间,以防止腔体内降低原水经活性炭处理后的净化程度。

Description

一种进水软化处理装置的活性炭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过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进水软化处理装置的活性炭罐。
背景技术
将原水进行软化的流程一般是通过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和软化器进行。其中,活性炭过滤器是将水体中异味、有机物、胶体、铁及余氯等杂质进行吸附,对降低水体的浊度、色度、净化水质、减少对后续软化器的污染有很大的作用。
在活性炭罐中加入原水(包括地下水、山泉水、水库水等自然界中的天然水源),然后加入活性炭对原水中的杂质进行吸附,经活性炭过滤后的原水从活性炭罐中排出即可进行软化处理。但活性炭罐中经长时间的注入带有杂质的原水,在罐体的内壁上将会产生部分杂质,从而降低原水经活性炭处理后的净化程度。且对活性炭罐的清理还需将外壳进行拆卸,浪费时间且操作复杂,降低原水过滤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水软化处理装置的活性炭罐,以解决罐体内壁上会产生的杂质无法快速清理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进水软化处理装置的活性炭罐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进水软化处理装置的活性炭罐,包括罐体,罐体底端和顶端分别设有第一封盖和第二封盖,于第一封盖外壁上间隔设有支板,于罐体一侧设有进水管,罐体另一侧设有进料管,进料管上设有第二阀体,第一封盖顶端设有连通管,连通管与第一封盖内相通,连通管下侧设有第一出水管,第一出水管上设有第一阀体,第一封盖一侧设有第二出水管,第二出水管上设有第三阀体,第二出水管内设有滤网,第二封盖上设有支撑架,支撑架内设有电机,第一封盖与第二封盖之间转动设有螺纹杆及位于螺纹杆两侧的滑杆,螺纹杆的顶端穿过第二封盖与电机输出端连接,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圆盘,圆盘与滑杆滑动连接,圆盘上转动设有承接环,承接环底端设有内齿圈,承接环外壁上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清理圈,清理圈可将罐体内壁上堆积的杂质刮除,减少罐体内壁的杂质留存,于滑杆上相对圆盘的一侧上设有传动组件,传动组件与内齿圈配合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进水软化处理装置的活性炭罐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腔体内设置的清理圈,将罐体内壁产生的杂质快速刮除,节省人工拆卸活性炭罐对其清理的时间,以防止腔体内降低原水经活性炭处理后的净化度。
2、本实用新型在进水管上可拆卸的安装隔网,方便后期人工对隔网进行拆卸,并对隔网进行清洗或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进水软化处理装置的活性炭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活性炭罐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圆盘、承接环、内齿圈、连接板和清理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进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封盖和刮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
1、罐体;101、第一封盖;1011、刮刀;102、第二封盖;103、进水管;104、第二出水管;1041、第三阀体;1031、凹槽;2、支板;3、连通管;4、第一出水管;401、第一阀体;5、支撑架;6、电机;7、螺纹杆;8、滑杆;9、圆盘;10、承接环;1001、内齿圈;1002、连接板;11、清理圈;12、传动组件;1201、固定架;1202、转轴;1203、旋转扇;1204、斜齿轮;13、隔网;1301、凸起;14、进料管;1401、第二阀体;15、透视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1至图6描述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一种进水软化处理装置的活性炭罐。
如图1和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进水软化处理装置的活性炭罐,包括罐体1,在罐体1底端和顶端分别设有第一封盖101和第二封盖102,三者之间的连接形成了对原水中杂质进行吸附的腔体。在第一封盖101外壁上均匀间隔设有三个支板2,利用支板2可对第一封盖101、罐体1和第二封盖102起支撑作用。于罐体1的左侧上端设有进水管103,进水管103的自由端上固定连接有法兰盘,法兰盘的设置便于进水管103与外接管进行连接及固定。第一封盖101底设有连通管3,连通管3与第一封盖101内相通,连通管3为U型,在连通管3的连接段上设有开口向下的第一出水管4,且在第一出水管4上设置了第一阀体401,在第一封盖101上还设有第二出水管104,第二出水管104的自由端上设有法兰盘,第二出水管104上设有第三阀体1041,第二出水管104内设有滤网;罐体1右端上侧设有进料管14,进料管14上设有第二阀体1401。
具体的,将外接管与进水管103上的法兰盘进行连接,打开第二阀体1401通过进料管14加注活性炭,再将第二阀体1401关闭,将储存处理后原水的储存箱与第二出水管104上的法兰盘进行连接,打开第三阀体1041。向加注原水,活性炭可对原水中的杂质进行吸附,处理完毕后的原水通过第二出水管104流进储存箱内。为防止活性炭进入第二出水管104内,在第二出水管104内设置的滤网可将活性炭进行隔离。在罐体1上设有透视窗15,可通过透视窗15观察腔体内原水的净化程度来决定是否需更换活性炭。若需更换活性炭时,可停止向腔体内加注原水,将第一阀体401打开并关闭第三阀体1041,腔体内的活性炭会跟随原水一起从第一出水管4排出,将第二阀体1401打开,可使腔体内进入空气,使得加快第一出水管4的出水速度,节省原水和活性炭排放时间。
为便于向腔体内加注活性炭,进料管14在腔体上为倾斜向上设置,且进料管14的自由端上还设置了漏斗。其中,在第一出水管4的自由端上设置法兰盘,第一出水管4的法兰盘上可连接软管,软管的另一端可放置在指定位置,排放的原水及活性炭可进行统一收集,操作方便且实用性强。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位于第二封盖102的上侧设置了倒U型支撑架5,并于支撑架5内连接有电机6。第一封盖101与第二封盖102之间转动设有螺纹杆7及位于螺纹杆7两侧的滑杆8,螺纹杆7的顶端穿过第二封盖102并与电机6输出端连接。螺纹杆7上螺纹连接有圆盘9,滑杆8穿过圆盘9并于圆盘9滑动连接。圆盘9外侧转动设有承接环10,在承接环10底端设有内齿圈1001,承接环10外壁上设有三块连接板1002,连接板1002上设有清理圈11,清理圈11位于罐体1的顶端处。启动电机6,电机6带动螺纹杆7进行转动,滑杆8对圆盘9进行限位,防止圆盘9转动,螺纹杆7带动圆盘9上承接环10及通过连接板1002设置在承接环10上的清理圈11在罐体1中向下移动。而清理圈11的下表面便可将罐体1内壁上堆积的杂质刮除,再通过原水的排放将清理圈11上的杂质一同排出,减少罐体1内壁的杂质留存,节省人工清理频率,同时也防止罐体1内壁的杂质降低活性炭对原水的净化度。电机6反转,便可将圆盘9上连接的各部件向上移动至初始位置。
如图3所示,清理圈11与承接环10之间设置的三块连接板1002为均匀间隔设置,承接环10与清理圈11在罐体1中进行移动时,腔体中的活性炭可通过各连接板1002之间的空隙穿过。同时,连接板1002在承接环10上为倾斜设置,第一出水管4排放饱和的活性炭和原水时,若连接板1002上有部分饱和活性炭留置,连接板1002在腔体中移动时,也可使留置在连接板1002上的饱和活性炭滚落。以防止饱和活性炭在连接板1002上有残留。
值得说明的是,上述内齿圈1001为内斜齿圈。在滑杆8的下侧设有传动组件12,且传动组件12与内齿圈1001配合工作。
作为优选地,如图2和图4所示,传动组件12包括设于滑杆8上的固定架1201,滑杆8穿过固定架1201,在固定架1201两侧对称转动设有转轴1202,为防止转轴1202长时间使用后出现弯曲,在各转轴1202上下两侧均设置了固定架1201。在各转轴1202底端上设有旋转扇1203,各旋转扇1203位于连通管3的内部,各转轴1202的顶端设有斜齿轮1204,且各斜齿轮1204与内齿圈1001配合工作,内齿圈1001通过螺纹杆7向下移动至斜齿轮1204顶端后,继续向下移动,可直接滑入斜齿轮1204内,实现内齿圈1001与各斜齿轮1204的外侧啮合。
其中,在排放饱和活性炭和原水时,打开第一阀体401,原水及活性炭从连通管3流入第一出水管4向外排放。此时,旋转扇1203在原水流速作用下,促使其进行旋转,旋转扇1203便通过转轴1202带动斜齿轮1204进行旋转,而内齿圈1001在两斜齿轮1204的带动下可带动连接板1002设置在承接环10上的清理圈11进行转动。作为优选地,如图6所示,第一封盖101内侧顶端设有刮刀1011,刮刀1011顶面与清理圈11底面接触,清理圈11在刮刀1011顶面进行转动,刮刀1011可将清理圈11底面刮除罐体1内壁上的杂质刮除,防止杂质附着在清理圈11底面,刮刀1011刮除的杂质随原水及饱和活性炭一同排出即可。
作为进一步改进,如图5所示,在进水管103内设有隔网13,隔网13可防止腔体内活性炭进入进水管103中。具体的,隔网13外侧上对称设有凸起1301,进水管103内对应凸起1301的位置上开有凹槽1031,凸起1301在滑槽内滑动。隔网13在进水管103中可进行快速拆装,便于对隔网13的清理及更换,节省对隔网13在进水管103上的拆装时间,提高原水过滤效率。拆卸隔网13时,隔网13的外沿可将进水管103内壁产生的杂质刮除,以对进水管103内壁起到清理的效果。
使用方法:进水管103上连接外接管,第二出水管104与储存箱连接打开第三阀体1041,打开第二阀体1401通过进料管14加注适当活性炭后将第二阀体1401关闭,开始向腔体内注入原水,原水中的杂质被活性炭吸附后,通过第二出水管104流进储存箱中。通过透视窗15观察腔体内部件之间的运行情况及活性炭对原水过滤的净化程度。当净化程度不达标时,需将活性炭进行更换,关闭第三阀体1041,启动电机6,电机6带动螺纹杆7转动,滑杆8与圆盘9限位,螺纹杆7驱动圆盘9移动,圆盘9带动通过连接板1002与承接环10连接的清理圈11向下移动至与刮刀1011接触即可。此时,内齿圈1001和斜齿轮1204啮合。而清理圈11将罐体1内壁产生的杂质清除,打开第一阀体401,原水及活性炭经过连通管3从第一出水管4流出。连通管3内的水流可促使旋转扇1203进行转动,旋转扇1203通过转轴1202带动斜齿轮1204旋转,斜齿轮1204带动内齿圈1001旋转,内齿圈1001带动承接环10上设置的连接板1002,而连接板1002带动清理圈11转动,使得清理圈11底面上的杂质被刮刀1011刮下,随原水及活性炭一同排出腔体外。排放完毕,电机6反转,将圆盘9上连接的各部件向上滑移至初始位置,活性炭罐便可在继续进行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进水软化处理装置的活性炭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罐体(1)底端和顶端分别设有第一封盖(101)和第二封盖(102),于第一封盖(101)外壁上间隔设有支板(2),于罐体(1)一侧设有进水管(103),罐体(1)另一侧设有进料管(14),进料管(14)上设有第二阀体(1401),第一封盖(101)底端设有连通管(3),连通管(3)与第一封盖(101)内相通,连通管(3)下侧设有第一出水管(4),第一出水管(4)上设有第一阀体(401),第一封盖(101)一侧设有第二出水管(104),第二出水管(104)上设有第三阀体(1041),第二出水管(104)内设有滤网,第二封盖(102)上设有支撑架(5),支撑架(5)内设有电机(6),第一封盖(101)与第二封盖(102)之间转动设有螺纹杆(7)及位于螺纹杆(7)两侧的滑杆(8),螺纹杆(7)的顶端穿过第二封盖(102)与电机(6)输出端连接,螺纹杆(7)上螺纹连接有圆盘(9),圆盘(9)与滑杆(8)滑动连接,圆盘(9)上转动设有承接环(10),承接环(10)底端设有内齿圈(1001),承接环(10)外壁上设有连接板(1002),连接板(1002)上设有清理圈(11),清理圈(11)可将罐体(1)内壁上堆积的杂质刮除,减少罐体(1)内壁的杂质留存,于滑杆(8)上相对圆盘(9)的一侧上设有传动组件(12),传动组件(12)与内齿圈(1001)配合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水软化处理装置的活性炭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12)包括设于滑杆(8)上的固定架(1201),固定架(1201)两侧对称转动设有转轴(1202),转轴(1202)底端上设有旋转扇(1203),转轴(1202)的顶端设有斜齿轮(1204),且斜齿轮(1204)与内齿圈(1001)配合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进水软化处理装置的活性炭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盖(101)内侧顶端设有刮刀(1011),刮刀(1011)与清理圈(11)配合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进水软化处理装置的活性炭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03)内设有隔网(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进水软化处理装置的活性炭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网(13)外侧上对称设有凸起(1301),进水管(103)内对应凸起(1301)的位置上开有凹槽(1031),凸起(1301)在滑槽内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进水软化处理装置的活性炭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一侧设有透视窗(15)。
CN202221165030.4U 2022-05-16 2022-05-16 一种进水软化处理装置的活性炭罐 Active CN2173774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65030.4U CN217377472U (zh) 2022-05-16 2022-05-16 一种进水软化处理装置的活性炭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65030.4U CN217377472U (zh) 2022-05-16 2022-05-16 一种进水软化处理装置的活性炭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77472U true CN217377472U (zh) 2022-09-06

Family

ID=830872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65030.4U Active CN217377472U (zh) 2022-05-16 2022-05-16 一种进水软化处理装置的活性炭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774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731280U (zh) 一种环保型污水净化设备
CN213348033U (zh) 一种高活性汽油催化剂过滤设备
CN217377472U (zh) 一种进水软化处理装置的活性炭罐
CN219526332U (zh) 一种阴阳离子树脂过滤装置
CN114751543B (zh) 用于电镀废水的净零排放回收设备及其回收方法
CN219091476U (zh) 一种烟尘油雾净化装置
CN215138279U (zh) 一种环境工程用废气处理装置
CN209974490U (zh) 一种煤化工废水除油装置
CN110714913B (zh) 一种具有自净功能的转子泵
CN112012930A (zh) 一种水润滑单螺杆式空气压缩机
CN220664972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的污水处理箱
CN219559019U (zh) 氢气净化设备
CN220309875U (zh) 一种立式内循环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20012170U (zh) 一种污水处理分离回收装置
CN217015641U (zh) 一种河湖水过滤装置
CN221084890U (zh) 一种固液分离设备
CN220642671U (zh) 一种化肥废水回收过滤装置
CN220618489U (zh) 一种污水处理过滤装置
CN220990807U (zh) 一种废油裂解再生反应釜
CN219580058U (zh) 一种板框压滤机
CN220703437U (zh) 一种便于油水分离的污水处理器
CN221107227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219186114U (zh) 石油炼化装置
CN219399239U (zh) 一种过滤净化处理机构
CN216273383U (zh) 一种化工用多重过滤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