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76069U - 一种环形高精度自动送料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环形高精度自动送料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76069U
CN217376069U CN202220012837.8U CN202220012837U CN217376069U CN 217376069 U CN217376069 U CN 217376069U CN 202220012837 U CN202220012837 U CN 202220012837U CN 217376069 U CN217376069 U CN 2173760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h
limiting plate
main support
guide rail
si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1283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宏�
肖勇
姜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Fuchengd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Fucheng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Fuchengd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Fucheng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1283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760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760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760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形高精度自动送料机构,涉及自动送料技术领域,包括主支架、导轨、载盘、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和设置在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上用于对载盘进行定位的限位组件。该种送料机构通过减速机、同步带、转运导轨与转运台的配合对载盘进行承载,并不断往复使载盘能够在主支架上呈环形轨迹不断移动,通过单个机构整体协调完成载盘的循环以提高整体的稳定性,避免送料过程中载盘与载盘上的工件偏移导致难以使用的情况发生,同时通过定位块与载盘贴合,将限位块插入限位槽的方式对载盘进行定位能够防止载盘与工件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前进造成偏移的情况发生,以此提高装置定位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环形高精度自动送料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送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环形高精度自动送料机构。
背景技术
送料机构是指能够依照固定路线将物料或工件从一处搬运至另一处的一种装置,现在工厂内常用的流水线就是常用的一种送料机构,通过自动送料减少生产过程中搬运工件的时间,以提高加工效率,通过电机等驱动组件驱动同步带进行转动,再将工件放置在同步带上形成一组送料机构,再将多组送料机构配合组装在一起形成流水线,仅需工作人员坐立在流水线的一侧或将自动化加工设备放置在流水线上的不同工位上,便能够对流水线上输送来的工件进行分段加工。
而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传统的流水线大多是由多个组件拼接而成,不是一体化设计,多个组件之间通过控制开关或控制面板共同控制,而由于不是一个整体结构,导致流水线上的各组件协调性较差导致工件在送料过程中可能会具有一定的误差,在过去人工进行加工时,工作人员在加工前会对工件的位置进行调整,因此这些微小的误差自然对工件加工造成的影响较小,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加工需求量变大后,常常会通过自动化设备代替人工对工件进行加工,且同时制造业中工件的加工精度要求更高,自动化设备相较于人工加工虽然加工的效率更高,但却难以应对工件偏移或变位产生的误差,此时传统送料机构不协调的缺点便会导致加工精确度变差成品率较差的情况发生。
同时传统的送料机构在对物料进行固定时,是通过对传动带进行制动,停止整体传输的方式来停下工件的移动,但在运输过程中工件是具一定的惯性的,在同步带制动后工件还会在同步带上滑动,进行一定距离的位移,导致工件容易偏移而造成工件加工精度变差甚至难以被自动化设备进行加工的情况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环形高精度自动送料机构,通过减速机、同步带、转运导轨与转运台的配合对载盘进行承载,并通过第一气缸将载盘从一条导轨的末端转移至另一条导轨首部上,不断往复使载盘能够在主支架上呈环形轨迹不断移动,通过单个机构整体协调完成载盘的循环以提高整体的稳定性,避免送料过程中载盘与载盘上的工件偏移导致难以使用的情况发生,同时通过定位块与载盘贴合,将限位块插入限位槽的方式对载盘进行定位能够防止载盘与工件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前进造成偏移的情况发生,以此提高装置定位的准确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形高精度自动送料机构,包括主支架,及
固定安装于所述主支架顶部两侧的导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载盘,所述载盘顶部设置有橡胶材料制成的软垫层;
设置于所述载盘顶部的滑块,且所述载盘通过滑块与导轨滑动连接;
固定安装于所述主支架顶部的若干个隔板;
设置于所述主支架顶部两侧的第一限位板;
固定安装于所述主支架一侧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顶部设置有第二限位板;
设置于所述主支架顶部一侧的控制开关;以及
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板与所述第二限位板上、用于对所述载盘进行定位的限位组件;
设置在所述主支架内部、用于带动所述载盘在所述导轨上进行移动的驱动组件;
设置于所述主支架两侧、用于驱动所述载盘在所述导轨上移动的转运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载盘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组件包括:
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板一侧与第二限位板一侧的多个定位块;
固定安装于所述定位块一侧的限位块,且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卡合连接;
设置于所述定位块一侧的红外传感器,且所述红外传感器的信号发送端与控制开关的信号接收端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分别设置于所述主支架两侧内壁上的两个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与控制开关电性连接;
设置于所述减速电机驱动轴一侧的两个主动轮,且两个所述主动轮分别位于主支架的两侧;
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主支架两侧的若干个同步轮,且位于主支架同一侧的所述主动轮与所述同步轮之间套设有同步带;
设置于所述载盘底部两侧的驱动块,所述驱动块底部与同步带顶部相接触,且所述驱动块与同步带的连接处开设有多条防滑纹路。
进一步的,所述转运组件包括:
设置于所述主支架两侧的转运仓,所述转运仓内部设置有两根滑杆;
设置于所述滑杆顶部的转运台,且所述转运台与滑杆滑动连接;
固定安装于所述转运台顶部的转运导轨,且所述转运导轨一端与导轨相连接;
设置于所述转运仓一侧内壁上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与控制开关电性连接;
设置于所述第一气缸一侧的第一伸缩杆,且所述第一气缸通过第一伸缩杆与转运台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运仓顶部两侧均设置有隔板,且所述转运台位于两个所述隔板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板一侧设置有电缸,且所述电缸一侧设置有驱动杆,且所述电缸通过驱动杆与第一限位板相连接,所述电缸与控制开关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顶部设置有横向的副导轨,所述第一限位板底部开设有滑动槽,且所述隔板通过副导轨和滑动槽与第一限位板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板顶部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一侧设置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一端设置有螺帽,所述第二限位板一侧开设有调节槽,且所述螺帽套设于调节槽内部,所述第二气缸与控制开关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载盘顶部开设有若干个螺纹孔,且多个螺纹孔呈对称分布于载盘顶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形高精度自动送料机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通过减速机与同步带的配合,使载盘能够稳定的顺着导轨进行移动,通过导轨对载盘的移动路径进行限定,能够避免载盘偏移,提高整体的稳定性。
2、其次,通过转运导轨与转运台对载盘进行承载,并通过第一气缸将载盘从一条导轨的末端转移至另一条导轨首部上,不断往复使载盘能够在主支架上呈环形轨迹不断移动,通过单个机构整体协调完成载盘的循环以提高整体的稳定性,避免送料过程中载盘与载盘上的工件偏移导致难以使用的情况发生。
3、进一步的,通过红外线传感器与第一限位板的配合,当载盘携带工件移动一定距离从一个工位转移至另一个工位上时,第一限位板便会在电缸的推动下对两侧的多个载盘同时进行限位,以此能够对多个载盘上的工件进行不同步骤的加工,以此适用于对加工工序较多的工件进行分布加工。
4、进一步的,通过定位块与载盘贴合,将限位块插入限位槽的方式对载盘进行定位能够防止载盘与工件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前进造成偏移的情况发生,以此提高装置定位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载盘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限位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主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板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载盘结构侧视图。
图1-7中:1、主支架;101、控制开关;102、导轨;103、红外传感器;104、隔板;2、载盘;201、软垫层;202、驱动块;203、滑块;204、限位槽;3、减速电机;301、主动轮;302、同步轮;303、同步带;4、转运仓;401、转运台;402、转运导轨;403、第一气缸;5、第一限位板;501、电缸;6、定位板;601、第二气缸;602、第二限位板;7、定位块;701、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实施例:
请参阅图1-7中,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环形高精度自动送料机构,包括主支架1,及
固定安装于主支架1顶部两侧的导轨102,导轨102上设置有载盘2,载盘2顶部设置有橡胶材料制成的软垫层201;
设置于载盘2顶部的滑块203,且载盘2通过滑块203与导轨102滑动连接;
固定安装于主支架1顶部的若干个隔板104;
设置于主支架1顶部两侧的第一限位板5;
固定安装于主支架1一侧的定位板6,定位板6顶部设置有第二限位板602;
设置于主支架1顶部一侧的控制开关101;以及
设置在第一限位板5与第二限位板602上、用于对载盘2进行定位的限位组件;
设置在主支架1内部、用于带动载盘2在导轨102上进行移动的驱动组件;
设置于主支架1两侧、用于驱动载盘2在导轨102上移动的转运组件。
其中主支架1为铸造碳钢材料制成,铸造碳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使得主支架1能够抵御加工产生的冲击力,而强度高的特点能够避免在加工时,主支架1被原料挤压而变形,提高主支架1的使用寿命;
同时主支架1还可以采用铸铁材料进行制作,铸铁材料的抗压强度和硬度接近碳素钢,能够满足主支架1的所需要的机械强度,且铸铁材料具有良好的减震性,使得在加工时能够减少冲击力对主支架1的影响,对于主支架1来说,因选择机械强度高的材料进行制作,避免主支架1强度不够导致原料加工时,对主支架1进行按压造成主支架1变形留有印痕,而且主支架1长时间处于加工工作中,而铸铁材料虽然满足主支架1的强度要求,但是铸铁材料的韧性比铸造碳钢材料低,使得铸铁材料制成的主支架1容易被加工变形,因此选择铸造碳钢材料作为主支架1的制作材料。
进一步的,载盘2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204,限位组件包括:
分别设置于第一限位板5一侧与第二限位板602一侧的多个定位块7;
固定安装于定位块7一侧的限位块701,且限位块701与限位槽204卡合连接;
设置于定位块7一侧的红外传感器103,且红外传感器103的信号发送端与控制开关101的信号接收端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驱动组件包括:
分别设置于主支架1两侧内壁上的两个减速电机3,减速电机3与控制开关101电性连接;
设置于减速电机3驱动轴一侧的两个主动轮301,且两个主动轮301分别位于主支架1的两侧;
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主支架1两侧的若干个同步轮302,且位于主支架1同一侧的主动轮301与同步轮302之间套设有同步带303;
设置于载盘2底部两侧的驱动块202,驱动块202底部与同步带303顶部相接触,且驱动块202与同步带303的连接处开设有多条防滑纹路;
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控制开关101启动减速电机3,通过减速电机3驱动主动轮301进行转动,当主动轮301转动时便会带动同步带303与同步轮302一起转动,此时通过同步带303在转动的同时与驱动块202相接触,驱动块202在与同步带303之间的摩擦力的作用下将会带动载盘2顺着导轨102进行移动,以此驱动载盘2带动载盘2顶部的工件进行移动以完成送料。
进一步的,转运组件包括:
设置于主支架1两侧的转运仓4,转运仓4内部设置有两根滑杆;
设置于滑杆顶部的转运台401,且转运台401与滑杆滑动连接;
固定安装于转运台401顶部的转运导轨402,且转运导轨402一端与导轨102相连接;
设置于转运仓4一侧内壁上的第一气缸403,第一气缸403与控制开关101电性连接;
设置于第一气缸403一侧的第一伸缩杆,且第一气缸403通过第一伸缩杆与转运台401相连接;
在使用过程中,当载盘2顺着导轨102到达主支架1的两端时,将顺着导轨102到达转运导轨402处,此时通过第一气缸403驱动第一伸缩杆进行移动,而通过第一伸缩杆带动转运台401进行移动,此时载盘2卡在转运台401顶部的转运导轨402上,因此也将顺着载盘2进行移动,当转运台401从转运仓4内的一端移动到转运仓4内的另一端时,转运台401上的转运导轨402将与主支架1上的另一条导轨102相连接,此时载盘2又能够通过驱动块202与同步带303相接触,随着转动的同步带303移动至主支架1的另一端,以此往复形成环形自动送料。
进一步的,转运仓4顶部两侧均设置有隔板,且转运台401位于两个隔板之间,在转运的过程中,通过两个隔板对转运台401上的载盘2进行限位,能够防止载盘2在转运过程中从转运台401上脱落的情况发生,以此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进一步的,第一限位板5一侧设置有电缸501,且电缸501一侧设置有驱动杆,且电缸501通过驱动杆与第一限位板5相连接,电缸501与控制开关101电性连接,当载盘2在导轨102上移动到一定的位置时将会被红外传感器103所检测到,此时红外传感器103将通过控制开关101启动电缸501,通过两个电缸501分别推动两个第一限位板5向着主支架1的两侧移动,当第一限位板5移动到载盘2的一侧时,第一限位板5上的定位块7将位于载盘2的一侧,而定位块7一侧的限位块701将卡在载盘2一侧的限位槽204内部,以此对载盘2进行限位,使其不能够随着同步带303进行移动,便于使用者对载盘2上的工件进行加工,在加工完成后通过控制开关101便能够控制电缸501通过驱动杆将第一限位板5收回,解除对载盘2的限位以方便其继续在主支架1上移动。
进一步的,隔板104顶部设置有横向的副导轨,第一限位板5底部开设有滑动槽,且隔板104通过副导轨和滑动槽与第一限位板5滑动连接,在对载盘2进行限位的过程中,通过副导轨与滑动槽对第一限位板5进行限位,使其能够平稳的在隔板104上移动,避免第一限位板5偏移造成限位块701难以卡进限位槽204内部对载盘2进行限位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的,定位板6顶部设置有第二气缸601,第二气缸601一侧设置有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一端设置有螺帽,第二限位板602一侧开设有调节槽,且螺帽套设于调节槽内部,第二气缸601与控制开关101电性连接,在使用过程中,当载盘2移动至定位板6一侧时,将通过控制开关101启动第二气缸601通过第二伸缩杆推动第二限位板602向载盘2方向移动,进而使第二限位板602上的定位块7能够贴在载盘2一侧,通过定位块7上的限位块701与限位槽204的卡合将载盘2限制在定位板6的一侧,以便于对载盘2上的工件进行加工。
进一步的,载盘2顶部开设有若干个螺纹孔,且多个螺纹孔呈对称分布于载盘2顶部,在放置工件时,能够通过将螺栓穿过工件后打进螺纹孔内,或将工件夹在螺栓与载盘2之间,以此对工件进行固定,而通过多个螺纹孔使得载盘2能够对多种不同规格的工件进行固定,提高装置的适用性,同时当工件在加工时,工件会受到一定的冲击或碰撞,而通过橡胶材料的软垫层201与工件相接触,能够减少工件的晃动以提高加工精度的同时,避免工件受到冲击时,工件底部也与载盘2进行碰撞,进而造成工件损坏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环形高精度自动送料机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环形高精度自动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架,及
固定安装于所述主支架顶部两侧的导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载盘,所述载盘顶部设置有橡胶材料制成的软垫层;
设置于所述载盘顶部的滑块,且所述载盘通过滑块与导轨滑动连接;
固定安装于所述主支架顶部的若干个隔板;
设置于所述主支架顶部两侧的第一限位板;
固定安装于所述主支架一侧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顶部设置有第二限位板;
设置于所述主支架顶部一侧的控制开关;以及
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板与所述第二限位板上、用于对所述载盘进行定位的限位组件;
设置在所述主支架内部、用于带动所述载盘在所述导轨上进行移动的驱动组件;
设置于所述主支架两侧、用于驱动所述载盘在所述导轨上移动的转运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高精度自动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盘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组件包括:
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板一侧与第二限位板一侧的多个定位块;
固定安装于所述定位块一侧的限位块,且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卡合连接;
设置于所述定位块一侧的红外传感器,且所述红外传感器的信号发送端与控制开关的信号接收端信号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高精度自动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分别设置于所述主支架两侧内壁上的两个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与控制开关电性连接;
设置于所述减速电机驱动轴一侧的两个主动轮,且两个所述主动轮分别位于主支架的两侧;
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主支架两侧的若干个同步轮,且位于主支架同一侧的所述主动轮与所述同步轮之间套设有同步带;
设置于所述载盘底部两侧的驱动块,所述驱动块底部与同步带顶部相接触,且所述驱动块与同步带的连接处开设有多条防滑纹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高精度自动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组件包括:
设置于所述主支架两侧的转运仓,所述转运仓内部设置有两根滑杆;
设置于所述滑杆顶部的转运台,且所述转运台与滑杆滑动连接;
固定安装于所述转运台顶部的转运导轨,且所述转运导轨一端与导轨相连接;
设置于所述转运仓一侧内壁上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与控制开关电性连接;
设置于所述第一气缸一侧的第一伸缩杆,且所述第一气缸通过第一伸缩杆与转运台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形高精度自动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仓顶部两侧均设置有隔板,且所述转运台位于两个所述隔板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高精度自动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板一侧设置有电缸,且所述电缸一侧设置有驱动杆,且所述电缸通过驱动杆与第一限位板相连接,所述电缸与控制开关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高精度自动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顶部设置有横向的副导轨,所述第一限位板底部开设有滑动槽,且所述隔板通过副导轨和滑动槽与第一限位板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高精度自动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顶部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一侧设置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一端设置有螺帽,所述第二限位板一侧开设有调节槽,且所述螺帽套设于调节槽内部,所述第二气缸与控制开关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高精度自动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盘顶部开设有若干个螺纹孔,且多个螺纹孔呈对称分布于载盘顶部。
CN202220012837.8U 2022-01-05 2022-01-05 一种环形高精度自动送料机构 Active CN2173760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12837.8U CN217376069U (zh) 2022-01-05 2022-01-05 一种环形高精度自动送料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12837.8U CN217376069U (zh) 2022-01-05 2022-01-05 一种环形高精度自动送料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76069U true CN217376069U (zh) 2022-09-06

Family

ID=83095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12837.8U Active CN217376069U (zh) 2022-01-05 2022-01-05 一种环形高精度自动送料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760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18951B (zh) 一种自动生产线上的托盘输送和切换系统
CN109516197B (zh) 一种板材自动拆分上下料装置
CN110549025B (zh) 激光切割机全自动上下料工作站及其方法
CN109533973B (zh) 玻璃自动下料机
CN109692992B (zh) 汽车钢板精剪自动化生产装置
CN109516050B (zh) 一种玻璃原片仓储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10937722U (zh) 一种激光切割设备用送料机
CN111515573A (zh) 一种用于汽车平衡杆的端部连接件焊接工装
CN110653289A (zh) 一种用于钢板自动上料、冲压及下料的一体成型装置
CN105438751A (zh) 汽车部件运送装置
CN217376069U (zh) 一种环形高精度自动送料机构
CN212543603U (zh) 一种转子精加工全自动生产线
CN110654690B (zh) 一种石墨舟的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
CN114007961B (zh) 具有高产率的生产单元
CN114408485A (zh) 一种环形高精度自动送料机构
CN110759047A (zh) 一种高速通用方片上料排列机
JP2006021235A (ja) プレス機械のワーク搬送装置
CN109226438A (zh) 一种拉轨机出料送料机械手
CN211768216U (zh) 传送定位机构
CN211679541U (zh) 一种用于对汽车纵梁平板进行冲孔的数控生产线
CN111136159A (zh) 一种用于对汽车纵梁平板进行冲孔的数控生产线
CN215796936U (zh) 一种托盘双工位自动上下料装置
CN220805064U (zh) 一种扳手加工用四柱液压机用上料装置
CN216938559U (zh) 一种减速机配件生产加工用快速顶件工装
CN217802590U (zh) 发泡砖切割输送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