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74646U - 挂车 - Google Patents

挂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74646U
CN217374646U CN202122968363.2U CN202122968363U CN217374646U CN 217374646 U CN217374646 U CN 217374646U CN 202122968363 U CN202122968363 U CN 202122968363U CN 217374646 U CN217374646 U CN 2173746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ngitudinal
beams
cross
shaped structure
longitudinal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6836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松军
蒋玉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Jintianma Primate Ca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oning Jintianma Primate Ca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ning Jintianma Primate Ca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oning Jintianma Primate Ca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6836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746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746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746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挂车,包括四个首尾依次连接围成矩形框状结构的边梁,所述边梁内设有呈左右平行分布的两个纵梁、多个沿前后方向呈直线阵列分布的横梁。其有益效果是:所述纵梁、横梁上设有多个通孔,两个所述纵梁之间设有多组加强件,所述纵梁的底部设有角梁,所述角梁、纵梁通过悬挂组件与车轴连接,所述角梁与纵梁之间、两个所述纵梁之间、所述纵梁与加强件之间均设有角钢、加强件。

Description

挂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货车配件领域,特别是一种挂车。
背景技术
货车的挂车用于连接货车与货箱,即将货箱搭载在挂车的上方,再将挂车与货车连接。挂车的性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挂车的强度,二是挂车的重量,挂车的强度越大,就越结实,而重量越轻,在采用相同材质的情况下,相对就更节省成本且降低运输过程中的油耗,在货车限重相同的情况下拉更多的货物,提高运货率。但现有技术中,强度和重量理论上是成正比的,不能达到轻质与高强度坚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挂车。设计思路为:货车并不是所有的补位均需要增加强度,在形式过程中,只是有部分位置的强度需求比较大,在设计时,可以整体采用轻质的框架,如在型材上打孔或采用C型钢、工型钢、矩型钢袋体矩形实心钢柱,然后在整体框架中,在需要增加强度的部位,以角钢、加强件的形式增加强度。
具体设计方案为:
一种挂车,包括四个首尾依次连接围成矩形框状结构的边梁,矩形框状结构内设有呈左右平行分布的两个纵梁、多个沿前后方向呈直线阵列分布的横梁,所述纵梁的前后两端与所述边梁固定连接,呈前后直线阵列分布的多个所述横梁贯穿两个所述纵梁且两端分别与左右两侧的边梁固定连接,所述纵梁、横梁上设有多个通孔,两个所述纵梁之间设有多组加强件,所述纵梁的底部设有角梁,所述角梁、纵梁通过悬挂组件与车轴连接,所述横梁与纵梁之间、两个所述纵梁之间、所述纵梁与边梁之间、所述纵梁与悬挂组件之间均设有用于增加挂车强度的角钢、加强件,所述纵梁呈“Z”形结构。
所述边梁的下部径向截面呈“C”形结构,所述边梁的上沿设有L 形结构的凸起,边梁用于连接挂车车厢的其他购件,比如栏板车和仓栅车的立柱,栏板以及底板等,还比如厢式车,所述凸起上设有多个螺栓孔,所述凸起的弯折呈与上方载具贴合的形状,所述凸起与所述边梁可以为一次冷轧成型的整体结构,起到防水、增加强度的作用,所述边梁上设有多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用于安装车箱的立柱,多个所述安装槽沿所述边梁的轴向方向呈直线阵列分布,所述安装槽的径向截面呈“C”形结构,所述安装槽从上向下嵌入到边梁中,每个安装槽均设有一个与其对应的第四加强件,所述第四加强件与边梁焊接连接,所述第四加强件和安装槽分别位于所述边梁侧壁的两侧。
所述边梁相邻的两个所述边梁之间连接有第五加强件、第二角钢,相邻的两个所述边梁呈“L”形结构,所述第五加强件位于所述“L”形结构的内侧,所述第二角钢位于所述“L”形结构的外侧,所述第二角钢为金属板弯折呈“L”形结构的包角钢,所述第五加强件、第二角钢均通过螺栓与边梁连接,所述第五加强件与纵梁之间连接有第十角钢,所述第十角钢位于纵梁、两个相邻的边梁、位于最首端或最末端的横梁围成的矩形空间内,所述第十角钢为L型钢,所述第十角钢的两端分与第五加强件、纵梁螺栓连接,所述边梁与纵梁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加强件、第二加强件,所述第一加强件为两个条状钢材,两个所述条状钢材之间焊接连接,其中一个条状钢材嵌入所述边梁的“C”形结构中并与所述边梁固定连接,另一个条状钢材的侧壁与纵梁的侧壁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加强件、第二加强件分别位于所述纵梁的两侧,螺栓依次贯穿所述第一加强件、纵梁、第二加强件并通过螺母固定,所述第二角钢与纵梁的螺栓连接中,螺栓依次贯穿第五加强件、第一加强件并通过螺母固定,所述第一加强件通过安装槽与所述边梁焊接连接。
所述横梁与边梁的连接处连接有第三加强件,所述第三加强件呈“L”形结构,所述第三加强件嵌入所述边梁,所述第三加强件的边缘与所述边梁的侧面、底面螺栓连接,所述第三加强件与所述横梁螺栓连接,
所述横梁包括贯穿横梁、断横梁,所述贯穿横梁与断横梁交错分布,
所述纵梁的顶部、底部弯折呈水平方向,所述纵梁的侧壁上安装有第九角钢,所述第九角钢与所述纵梁螺栓连接,
所述贯穿横梁的两端通过第三加强件与边梁连接,所述贯穿横梁的中部贯穿所述纵梁,所述纵梁上冲孔用于贯穿横梁贯穿,同时所述第九角钢的下部也会影响所述贯穿横梁,所述断横梁的下部需要切削与所述贯穿横梁顶面相契合的凹槽,所述贯穿横梁的前后两侧均通过第四角钢与所述纵梁连接,所述第四角钢的水平截面呈倒置的“L”形结构,所述第四角钢“L”形结构的两边外侧分别与所述纵梁、贯穿横梁螺栓连接,所述贯穿横梁的径向截面呈“工”或“C”形结构,所述贯穿横梁还通过第六加强件与所述纵梁连接,所述第六加强件的水平截面呈“T”形结构,所述贯穿横梁依次贯穿所述第六加强件、纵梁,所述第六加强件“T”形结构的两边分别与纵梁、贯穿横梁的一侧螺栓连接,所述贯穿横梁的另一侧与所述第四角钢螺栓连接,
每个所述横梁包括三个所述断横梁,三个所述断横梁分别位于左右两边梁与两个纵梁之间的空隙中,位于边梁与纵梁之间的断横梁,其一端与所述纵梁通过第五角钢连接,所述断横梁的径向截面呈“C”形结构,所述第五角钢的内角侧与所述断横梁的侧端焊接连接,所述第五角钢的外角侧与所述纵梁螺栓连接,所述断横梁的顶面搭载于所述第五角钢的顶面上。
所述贯穿横梁“工”或“C”形结构的顶面用于搭载上方的箱体,为了保证上述结构设计,所述贯穿横梁贯穿所述纵梁的位置向下凹陷。
所述悬挂组件包括缓冲件、导向臂、悬挂支架,所述导向臂的两端分别与悬挂支架、缓冲件连接,所述导向臂的中部搭载于车轴上,所述导向臂与所述车轴通过U形螺栓连接,所述悬挂支架的顶部与纵梁、所述角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纵梁与所述悬挂组件的缓冲件之间连接有第六角钢,第六角钢两端的弯折分别与所述纵梁的侧壁、缓冲件的顶部螺栓连接,第一衬梁的两端与两个纵梁上的第六角钢连接,所述第一衬梁的两端均与第六角钢的本体螺栓连接,其中,所述第六角钢与所述缓冲件之间还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呈“L”形结构,所述安装板的底面与所述缓冲件连接,所述安装板的顶面与所述第六角钢连接,所述安装板的侧面与所述纵梁连接。
所述纵梁的下部弯折呈水平方向,所述角梁的外角侧与所述纵梁底部契合,所述角梁与纵梁之间连接有第七角钢,所述第七角钢与所述角梁、纵梁之间螺栓连接,螺栓贯穿所述第七角钢、角梁、纵梁或者螺栓贯穿第七角钢、纵梁,所述第七角钢为车轴限位提供支撑。
两个所述纵梁之间设有第一衬梁、第二衬梁、第三衬梁,所述第一衬梁、第二衬梁的径向截面呈“C”形结构,所述第二衬梁的两端与悬挂支架连接,所述纵梁上安装有两个沿左右垂直截面对称的第八角钢,所述第八角钢的一边外侧与所述纵梁螺栓连接,所述第二衬梁的中部与第八角钢的另一边内侧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四衬梁,两个所述纵梁通过两个所述第十一角钢连接,两个第十一角钢相互交错呈“X”形结构,所述第一衬梁的两端与两个所述纵梁螺栓连接,所述第一衬梁的径向截面呈倒置的盆形结构,所述缓冲件与第一衬梁之间通过第三槽钢连接,所述第三槽钢呈“U”形结构,所述第三槽钢的两端嵌入所述第一衬梁的底部并与所述第一衬梁螺栓连接,所述第三槽钢的底部与所述缓冲件之间通过安装板连接,所述安装板呈“L”形结构,所述安装板的底面与所述缓冲件连接,所述安装板的顶面与所述第三槽钢连接,所述安装板的侧面与所述纵梁连接。
所述纵梁包括第一纵梁,所述第一纵梁的一端与延长筋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纵梁的另一端、所述延长筋的另一端分别与前后两端的边梁连接,所述延长筋呈“工”形结构,所述延长筋的顶面与所述第一纵梁的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延长筋的顶面首端嵌入所述第一纵梁的顶部下方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延长筋的侧壁与第一纵梁侧壁插嵌后螺栓连接。
所述纵梁包括第二纵梁,所述第二纵梁的变截面过度区域底部设有加强腹板、加强底板,所述加强腹板与加强底板焊接整体呈倒置的“T”形结构,所述加强腹板的侧端与所述第二纵梁的侧端、所述加强底板与所述第二纵梁的底部螺栓连接。
所述第五加强件包括第一槽钢、第二槽钢,所述第一槽钢安装于所述边梁后端,所述第二槽钢安装于边梁的前端,所述第二槽钢呈“U”形结构,所述“U”形结构的末端弯折后与所述边梁螺栓连接,所述第二槽钢“U”形结构的两边均设有通孔,用于减轻重量,螺栓依次贯穿所述第二角钢、边梁、第二槽钢并通过螺母固定,所述第一槽钢的后端与边梁螺栓连接,所述第一槽钢的侧端与安装槽焊接连接。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得到的挂车,其有益效果是:
轻质车身,降低挂车重量,在相同在中的情况下可以拉更多的货物,或者节省油耗。在车身上多处安装加强件、角钢,保证车身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挂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挂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纵梁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悬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悬挂组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边梁与纵梁、断横梁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贯穿横梁与纵梁、边梁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衬梁、第四衬梁与纵梁、悬挂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相邻的两个边梁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边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第六加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贯穿横梁通过第六加强件与纵梁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纵梁通过第一衬梁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纵梁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纵梁另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缓冲件通过第三槽钢、安装板与第一衬梁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边梁;2、纵梁;3、横梁;4、延长筋;5、角梁;6、车轴; 7、凸起;8、安装槽;9、第四加强件;10、第五加强件;11、第二角钢;12、第十角钢;13、第一加强件;14、第二加强件;15、第三加强件;16、贯穿横梁;17、断横梁;18、通孔;19、第九角钢;20、第四角钢;21、第五角钢;22、缓冲件;23、导向臂;24、悬挂支架; 25、第四衬梁;26、第六角钢;27、第七角钢;28、第一衬梁;29、第二衬梁;30、第三衬梁;31、第八角钢;32、第一槽钢;33、第二槽钢;34、第一纵梁;35、第二纵梁;36、加强腹板;37、加强底板; 38、第六加强件;39、第三槽钢;40、安装板;41、第十一角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
一种挂车,包括四个首尾依次连接围成矩形框状结构的边梁1,矩形框状结构内设有呈左右平行分布的两个纵梁2、多个沿前后方向呈直线阵列分布的横梁3,所述纵梁2的前后两端与所述边梁1固定连接,呈前后直线阵列分布的多个所述横梁3贯穿两个所述纵梁2且两端分别与左右两侧的边梁1固定连接,所述纵梁2、横梁3上设有多个通孔 18,两个所述纵梁2之间设有多组加强件,所述纵梁2的底部设有角梁5,所述角梁5、纵梁2通过悬挂组件与车轴6连接,所述横梁3与纵梁2之间、两个所述纵梁2之间、所述纵梁2与边梁1之间、所述纵梁2与悬挂组件之间均设有用于增加挂车强度的角钢、加强件,所述纵梁2呈“Z”形结构。
所述边梁1的下部径向截面呈“C”形结构,所述边梁1的上沿设有L形结构的凸起7,边梁用于连接挂车车厢的其他购件,比如栏板车和仓栅车的立柱,栏板以及底板等,还比如厢式车,所述凸起7上设有多个螺栓孔,所述凸起7的弯折呈与上方载具贴合的形状,所述凸起7与所述边梁1可以为一次冷轧成型的整体结构,起到防水、增加强度的作用,所述边梁1上设有多个安装槽8,所述安装槽8用于安装车箱的立柱,多个所述安装槽8沿所述边梁1的轴向方向呈直线阵列分布,所述安装槽8的径向截面呈“C”形结构,所述安装槽从上向下嵌入到边梁1中,每个安装槽8均设有一个与其对应的第四加强件9,所述第四加强件9与边梁1焊接连接,所述第四加强件和安装槽8分别位于所述边梁1侧壁的两侧。
所述边梁1相邻的两个所述边梁1之间连接有第五加强件10、第二角钢11,相邻的两个所述边梁1呈“L”形结构,所述第五加强件 10位于所述“L”形结构的内侧,所述第二角钢11位于所述“L”形结构的外侧,所述第二角钢11为金属板弯折呈“L”形结构的包角钢,所述第五加强件10、第二角钢11均通过螺栓与边梁1连接,所述第五加强件10与纵梁2之间连接有第十角钢12,所述第十角钢12位于纵梁2、两个相邻的边梁1、位于最首端或最末端的横梁3围成的矩形空间内,所述第十角钢12为L型钢,所述第十角钢12的两端分与第五加强件10、纵梁2螺栓连接,所述边梁1与纵梁2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加强件13、第二加强件14,所述第一加强件13为两个条状钢材,两个所述条状钢材之间焊接连接,其中一个条状钢材嵌入所述边梁1的“C”形结构中并与所述边梁1固定连接,另一个条状钢材的侧壁与纵梁2的侧壁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加强件13、第二加强件14分别位于所述纵梁2的两侧,螺栓依次贯穿所述第一加强件13、纵梁2、第二加强件14并通过螺母固定,所述第二角钢11与纵梁2的螺栓连接中,螺栓依次贯穿第五加强件10、第一加强件13并通过螺母固定,所述第一加强件13通过安装槽8与所述边梁1焊接连接。
所述边梁1的“C”形结构设计,可以有效的减轻重量,降低生产成本和挂车的运输负荷。在边梁1之间与横梁3、纵梁2围成的矩形结构的各连接点分别通过第五加强件10、第二角钢11、第一加强件13 进行固定,通过建立支撑提高该部分连接的强度,同时通过第十角钢 12在矩形结构中建立中衬,并且通过第二加强件14与第一加强件13 建立的支撑结构连接起来,进一步提高强度。
所述横梁3与边梁1的连接处连接有第三加强件15,所述第三加强件15呈“L”形结构,所述第三加强件15嵌入所述边梁1,所述第三加强件15的边缘与所述边梁1的侧面、底面螺栓连接,所述第三加强件15与所述横梁3螺栓连接,
所述横梁3包括贯穿横梁16、断横梁17,所述贯穿横梁16与断横梁17交错分布,
所述纵梁2的顶部、底部弯折呈水平方向,所述纵梁2的侧壁上安装有第九角钢19,所述第九角钢19与所述纵梁2螺栓连接,
所述贯穿横梁16的两端通过第三加强件15与边梁1连接,所述贯穿横梁16的中部贯穿所述纵梁2,所述纵梁2上冲孔用于贯穿横梁 16贯穿,同时所述第九角钢19的下部也会影响所述贯穿横梁16,所述断横梁19的下部需要切削与所述贯穿横梁16顶面相契合的凹槽,所述贯穿横梁16的前后两侧均通过第四角钢20与所述纵梁2连接,所述第四角钢20的水平截面呈倒置的“L”形结构,所述第四角钢20 “L”形结构的两边外侧分别与所述纵梁2、贯穿横梁16螺栓连接,所述贯穿横梁16的径向截面呈“工”或“C”形结构,所述贯穿横梁16 还通过第六加强件38与所述纵梁2连接,所述第六加强件38的水平截面呈“T”形结构,所述贯穿横梁16依次贯穿所述第六加强件38、纵梁2,所述第六加强件38“T”形结构的两边分别与纵梁2、贯穿横梁16的一侧螺栓连接,所述贯穿横梁16的另一侧与所述第四角钢20 螺栓连接,
每个所述横梁3包括三个所述断横梁17,三个所述断横梁17分别位于左右两边梁与两个纵梁2之间的空隙中,位于边梁1与纵梁2之间的断横梁17,其一端与所述纵梁2通过第五角钢21连接,所述断横梁17的径向截面呈“C”形结构,所述第五角钢21的内角侧与所述断横梁17的侧端焊接连接,所述第五角钢21的外角侧与所述纵梁2螺栓连接,所述断横梁17的顶面搭载于所述第五角钢21的顶面上。
所述贯穿横梁16“工”或“C”形结构的顶面用于搭载上方的箱体,为了保证上述结构设计,所述贯穿横梁16贯穿所述纵梁2的位置向下凹陷。
所述断横梁17相对于贯穿横梁16截面惯性矩较小、较轻,二者各有利弊,若全部采用贯穿横梁16,则需要过多的在纵梁2的侧壁偏上部冲孔,该位置为纵梁2与横梁3的连接处,冲孔后贯穿会影响纵梁2强度,此时可以通过第六加强件补强,但整体结构的贯穿横梁16 本身具有较高的强度。所述断横梁17分为多节,可以保证纵梁2的完整性从而保证纵梁该重要补位的强度,且断横梁17整体较轻,所述断横梁17与第五角钢21的搭载结构可以增加横梁3的缓冲能力,但是分节的断横梁17本身强度不如贯穿横梁16,采用贯穿横梁16、断横梁17,可以综合协调横梁3与纵梁2的强度。
安装挂车上方的箱体时,保证所述贯穿横梁16、断横梁17、凸起 7、副梁19、纵梁2的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可以使承重均匀。
所述悬挂组件包括缓冲件22、导向臂23、悬挂支架24,所述导向臂23的两端分别与悬挂支架24、缓冲件22连接,所述导向臂23的中部搭载于车轴6上,所述导向臂23与所述车轴6通过U形螺栓连接,所述悬挂支架24的顶部与纵梁2、所述角梁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纵梁2与所述悬挂组件的缓冲件22之间连接有第六角钢26,第六角钢26两端的弯折分别与所述纵梁2的侧壁、缓冲件22的顶部螺栓连
接,第一衬梁28的两端与两个纵梁2上的第六角钢26连接,所述第一衬梁28的两端均与第六角钢26的本体螺栓连接,其中,所述第六角钢26与所述缓冲件22之间还连接有安装板40,所述安装板40 呈“L”形结构,所述安装板40的底面与所述缓冲件22连接,所述安装板40的顶面与所述第六角钢26连接,所述安装板40的侧面与所述纵梁2连接。
所述缓冲件22、悬挂支架24分别为悬挂组件的两端,二者分别与所述角梁5、纵梁2固定连接,且纵梁与角梁5之间固定连接,在不影响所述缓冲组件工作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减少对车架冲击。
所述纵梁2的下部弯折呈水平方向,所述角梁5的外角侧与所述纵梁2底部契合,所述角梁5与纵梁2之间连接有第七角钢27,所述第七角钢27与所述角梁5、纵梁2之间螺栓连接,螺栓贯穿所述第七角钢27、角梁5、纵梁2或者螺栓贯穿第七角钢27、纵梁2,所述第七角钢27为车轴限位提供支撑。
两个所述纵梁2之间设有第一衬梁28、第二衬梁29、第三衬梁30,所述第一衬梁28、第二衬梁29的径向截面呈“C”形结构,所述第二衬梁29的两端与悬挂支架24连接,所述纵梁2上安装有两个沿左右垂直截面对称的第八角钢31,所述第八角钢31的一边外侧与所述纵梁 2螺栓连接,所述第二衬梁29的中部与第八角钢31的另一边内侧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四衬梁25,两个所述纵梁2通过两个所述第十一角钢41连接,两个第十一角钢41相互交错呈“X”形结构,所述第一衬梁28的两端与两个所述纵梁2螺栓连接,所述第一衬梁28的径向截面呈倒置的盆形结构,所述缓冲件22与第一衬梁28之间通过第三槽钢39连接,所述第三槽钢39呈“U”形结构,所述第三槽钢39 的两端嵌入所述第一衬梁28的底部并与所述第一衬梁28螺栓连接,所述第三槽钢39的底部与所述缓冲件22之间通过安装板40连接,所述安装板40呈“L”形结构,所述安装板40的底面与所述缓冲件22 连接,所述安装板40的顶面与所述第三槽钢39连接,所述安装板40 的侧面与所述纵梁2连接。
所述第一衬梁28、第二衬梁29、第三衬梁30、第十一角钢41的作用在于连接两个纵梁,保证强度,同时保证两个纵梁2之间的同步性,尤其是在缓冲组件其作用时,而所述第四衬梁25则倾斜放置并连接第二衬梁29、纵梁2,整体形成三角形结构,所述第十一角钢41呈“X”形结构,增加强度。
所述纵梁2包括第一纵梁34,所述第一纵梁34的一端与延长筋4 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纵梁34的另一端、所述延长筋4的另一端分别与前后两端的边梁1连接,所述延长筋4呈“工”形结构,所述延长筋4的顶面与所述第一纵梁34的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延长筋4的顶面首端嵌入所述第一纵梁34的顶部下方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延长筋4的侧壁与第一纵梁34侧壁插嵌后螺栓连接。
所述纵梁2包括第二纵梁35,所述第二纵梁35的变截面过度区域底部设有加强腹板36、加强底板37,所述加强腹板36与加强底板37 焊接整体呈倒置的“T”形结构,所述加强腹板36的侧端与所述第二纵梁35的侧端、所述加强底板37与所述第二纵梁35的底部螺栓连接。
所述第一纵梁、第二纵梁在功能上没有区别,其选择取决于生产能力,所述第一副班的生产成本高,但是生产工艺比较传统,所以生产难度低,而所述第二纵梁生产难度大,但若可以生产,其生产成本较低。
所述第五加强件10包括第一槽钢32、第二槽钢33,所述第一槽钢32安装于所述边梁后端,所述第二槽钢33安装于边梁33的前端,所述第二槽钢33呈“U”形结构,所述“U”形结构的末端弯折后与所述边梁1螺栓连接,所述第二槽钢33“U”形结构的两边均设有通孔,用于减轻重量,螺栓依次贯穿所述第二角钢11、边梁1、第二槽钢33 并通过螺母固定,所述第一槽钢32的后端与边梁1螺栓连接,所述第一槽钢32的侧端与安装槽8焊接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挂车,包括四个首尾依次连接围成矩形框状结构的边梁(1),矩形框状结构内设有呈左右平行分布的两个纵梁(2)、多个沿前后方向呈直线阵列分布的横梁(3),所述纵梁(2)的前后两端与所述边梁(1)固定连接,所述横梁(3)贯穿两个所述纵梁(2)且两端分别与左右两侧的边梁(1)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2)、横梁(3)上设有多个通孔(18),两个所述纵梁(2)之间设有多组加强件,所述纵梁(2)的底部设有角梁(5),所述角梁(5)、纵梁(2)通过悬挂组件与车轴(6)连接,所述横梁(3)与纵梁(2)之间、两个所述纵梁(2)之间、所述纵梁(2)与边梁(1)之间、所述纵梁(2)与悬挂组件之间均设有角钢、加强件,所述纵梁(2)呈“Z”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梁(1)的下部径向截面呈“C”形结构,所述边梁(1)的上沿设有L形结构的凸起(7),所述边梁(1)上设有多个安装槽(8)。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挂车,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边梁(1)之间连接有第五加强件(10)、第二角钢(11),所述第五加强件(10)与纵梁(2)之间连接有第十角钢(12),所述边梁(1)与纵梁(2)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加强件(13),第一加强件(13)、第二加强件(14)分别位于所述纵梁(2)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3)与边梁(1)的连接处连接有第三加强件(15),
所述横梁(3)包括贯穿横梁(16)、断横梁(17),所述贯穿横梁(16)与断横梁(17)交错分布,
所述纵梁(2)的顶部、底部弯折呈水平方向,所述纵梁(2)的侧壁上安装有第九角钢(19),
所述贯穿横梁(16)的两端通过第三加强件(15)与边梁(1)连接,所述贯穿横梁(16)的中部贯穿所述纵梁(2),所述贯穿横梁(16)的前后两侧均通过第四角钢(20)与所述纵梁(2)连接,所述贯穿横梁(16)的径向截面呈“工”或“C”形结构,所述贯穿横梁(16)还通过第六加强件(38)与所述纵梁(2)连接,所述第六加强件(38)的水平截面呈“T”形结构,所述贯穿横梁(16)依次贯穿所述第六加强件(38)、纵梁(2),所述第六加强件(38)“T”形结构的两边分别与纵梁(2)、贯穿横梁(16)的一侧螺栓连接,所述贯穿横梁(16)的另一侧与所述第四角钢(20)螺栓连接,
每个所述横梁(3)包括三个所述断横梁(17),所述断横梁(17)与所述纵梁(2)通过第五角钢(21)连接,所述断横梁(17)的径向截面呈“C”形结构,所述断横梁(17)的顶面搭载于所述第五角钢(21)的顶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2)与悬挂组件的缓冲件(22)之间连接有第六角钢(26)。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2)的下部弯折呈水平方向,所述角梁(5)与纵梁(2)之间连接有第七角钢(27)。
7.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挂车,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纵梁(2)之间设有第一衬梁(28)、第二衬梁(29)、第三衬梁(30),所述第二衬梁(29)的两端与悬挂支架(24)连接,所述纵梁(2)上安装有两个沿左右垂直截面对称的第八角钢(31),所述第二衬梁(29)的中部与第八角钢(31)的另一边内侧之间通过连接有第四衬梁(25),两个所述纵梁(2)通过两个第十一角钢(4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2)包括第一纵梁(34),所述第一纵梁(34)的一端与延长筋(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纵梁(34)的另一端、所述延长筋(4)的另一端分别与前后两端的边梁(1)连接,所述延长筋(4)呈“工”形结构,所述延长筋(4)的顶面与所述第一纵梁(34)的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延长筋(4)的侧壁与第一纵梁(34)侧壁插嵌后螺栓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2) 包括第二纵梁(35),所述第二纵梁(35)的变截面过度区域底部设有加强腹板(36)、加强底板(37),所述加强腹板(36)与加强底板(37)焊接整体呈倒置的“T”形结构,所述加强腹板(36)的侧端与所述第二纵梁(35)的侧端、所述加强底板(37)与所述第二纵梁(35)的底部螺栓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加强件(10)包括第一槽钢(32)、第二槽钢(33),所述第一槽钢(32)安装于所述边梁后端,所述第二槽钢(33)安装于边梁(1)的前端,所述第二槽钢(33)呈“U”形结构,所述“U”形结构的末端弯折后与所述边梁(1)螺栓连接。
CN202122968363.2U 2021-11-27 2021-11-27 挂车 Active CN2173746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68363.2U CN217374646U (zh) 2021-11-27 2021-11-27 挂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68363.2U CN217374646U (zh) 2021-11-27 2021-11-27 挂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74646U true CN217374646U (zh) 2022-09-06

Family

ID=830830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68363.2U Active CN217374646U (zh) 2021-11-27 2021-11-27 挂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746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847812U (zh) 一种卡车车架总成
CN203486000U (zh) 一种重型载货车车架总成
CN105083306B (zh) 一种大容积托盘运输棚车
CN204956488U (zh) 一种大容积托盘运输棚车
CN203402250U (zh) 一种重型自卸车车架总成
CN204150113U (zh) 一种兼有副车架功能的异形纵梁自卸汽车车架
CN105501296A (zh) 一种兼有副车架功能的异形纵梁自卸汽车车架
CN217374646U (zh) 挂车
CN111152846B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舱连接结构
CN202156456U (zh) 自卸车车架总成
CN205098319U (zh) 铝合金全承载结构厢车
CN114013511A (zh) 挂车
CN215205063U (zh) 货车车架和具有其的载货车辆
CN207510505U (zh) 一种全铝车架梁
CN114228842B (zh) 新能源物流车、车厢和底架总成
CN106275109B (zh) 一种备胎坑及加强结构
CN213862433U (zh) 地板纵梁加强结构和车辆
CN212290036U (zh) 一种半挂车车架加强结构
CN107738692B (zh) 一种铝合金侧帘半挂车的型材边梁及其车架
CN202686491U (zh) 重型汽车高强度单层车架总成
CN209051496U (zh) 一种半挂车大梁
CN113581225A (zh) 一种大载重轻量化集装箱平车车体及包括该车体的平车
CN111746652A (zh) 一种半挂车车架加强结构
CN110775161A (zh) 一种装配式货车车架总成
CN213109519U (zh) 前机舱侧加强板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