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73737U - 一种防割防刺面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割防刺面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73737U
CN217373737U CN202221360907.5U CN202221360907U CN217373737U CN 217373737 U CN217373737 U CN 217373737U CN 202221360907 U CN202221360907 U CN 202221360907U CN 217373737 U CN217373737 U CN 2173737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cutting
outside
molecular weight
weight polyethyle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6090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华
洪峰
何荣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enlong Safet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enlong Safet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enlong Safet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enlong Safet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6090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737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737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737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割防刺面料,包括基布层,基布层的外侧设置有防割层,防割层的外侧设置有复合层,基布层的内侧设置有衬里层,防割层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包括包覆纱线,且由包覆纱线经纬编织而成,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的两侧设置有弹性拉伸层,弹性拉伸层的外侧设置有芳纶纤维层,衬里层由外向内包括柔性层和吸汗层,复合层由外向内包括耐磨层和防水层,本实用新型防割防刺效果好,且透气性能和吸汗性能强,舒适性能好,耐磨性好,且具有防水防火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防割防刺面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防割防刺面料。
背景技术
在警察、医生、保安等特殊行业中,可能遭至锐利器械伤害,目前医生、警察、保安等在工作中时虽然会穿戴制服,但是制服制作时大多采用普通的面料,不具有防割防刺的性能,在警察、保安遇到暴徒,以及医生遇到情绪不稳定的患者持匕首等攻击时,制服容易被割破刺透,导致医生、警察等受到身体上的伤害。
公开号为CN206968144U的中国专利文件中提供了一种防刺防割服装面料,包括由外到内依次设置的防护外层、防刺防割层、缓冲层、防护内层及起封装作用的保护套,防护外层采用透气耐磨的牛津布料制成,防刺防割层包括由外到内的聚碳酸酯塑料板和经剪切增稠液体浸渍过的凯芙拉纤维层,缓冲层由吸能泡沫材料制成,所述防护内层是由棉纤维和竹炭纤维混纺编制成。
上述方案中设置有缓冲层,且缓冲层由吸能泡沫材料制成,这样使得布料在制作成服装之后无法清洗,清洗之后会产生变形甚至破碎,且采用吸能泡沫以及聚碳酸酯塑料板为材质影响布料的折弯灵活性,使得使用者在穿戴时行动受限,舒适性和灵活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割防刺面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割防刺面料,包括基布层,所述基布层的外侧设置有防割层,所述防割层的外侧设置有复合层,所述基布层的内侧设置有衬里层,所述防割层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包括包覆纱线,且由包覆纱线经纬编织而成,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的两侧设置有弹性拉伸层,所述弹性拉伸层的外侧设置有芳纶纤维层,所述衬里层由外向内包括柔性层和吸汗层,所述复合层由外向内包括耐磨层和防水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包覆纱线包括芯丝,所述芯丝的外侧包裹覆盖有包覆丝,所述包覆丝的外侧缠绕设置有包缠丝,加强芯丝的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包缠丝包括第一缠丝和第二缠丝,所述第一缠丝和第二缠丝交叉缠绕在包覆丝的外侧,进一步加强芯丝的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性拉伸层呈波浪形,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的两侧与对应的芳纶纤维层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芳纶纤维层上设置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与弹性拉伸层之间的间隙对准,加强整体的透气散热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割层与基布层之间缝合有加强缝合线,所述加强缝合线均匀阵列缝合有多组,加强防割层与基布层之间的连接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复合层、防割层、基布层以及衬里层的边缘部位缝合有边缘缝合线,加强复合层、防割层、基布层以及衬里层之间的连接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水层的内侧设置有防火层,加强整体的防火性能。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包括基布层,基布层的内侧设置有衬里层,衬里层包括柔性层和吸汗层,提高布料接触皮肤一侧的舒适性和吸汗性能,基布的外侧设置有复合层,复合层包括耐磨层、防火层和防水层,增加布料整体外表面的防水、防火以及耐磨性能。
2、本实用新型包括防割层,防割层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其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由包覆纱线经纬编织而成,且包覆纱线包括芯丝、包覆丝以及包缠丝,包覆丝将芯丝完全包裹,包缠丝将包覆丝缠绕包裹,加强芯丝的强度,这样就使得包覆纱线的整体强度增强,进而提高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的整体强度,提高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的防割防刺效果。
3、同时,本实用新型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的两侧设置有弹性拉伸层以及芳纶纤维层,通过波浪形的弹性拉伸层,使得布料之间留有空隙,再通过散热孔的透气作用,使得布料整体在具有抗切割能力的同时保留透气性,提高布料整体的穿戴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割防刺面料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基布层、防割层、复合层以及衬里层之间的连接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防割层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包覆纱线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复合层的整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衬里层的整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基布层与防割层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布层;2、防割层;3、复合层;4、衬里层;5、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6、包覆纱线;7、弹性拉伸层;8、芳纶纤维层;9、柔性层;10、吸汗层;11、耐磨层;12、防水层;13、芯丝;14、包覆丝;15、包缠丝;16、第一缠丝;17、第二缠丝;18、散热孔;19、加强缝合线;20、边缘缝合线;21、防火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考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一种防割防刺面料,包括基布层1,基布层1的外侧设置有防割层2,防割层2的外侧设置有复合层3,基布层1的内侧设置有衬里层4,防割层2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5,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5包括包覆纱线6,且由包覆纱线6经纬编织而成,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5的两侧设置有弹性拉伸层7,弹性拉伸层7的外侧设置有芳纶纤维层8,衬里层4由外向内包括柔性层9和吸汗层10,复合层3由外向内包括耐磨层11和防水层12。
参考图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包覆纱线6包括芯丝13,芯丝13的外侧包裹覆盖有包覆丝14,包覆丝14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包覆丝14的外侧缠绕设置有包缠丝15,包覆丝14将芯丝13完全包裹,加强芯丝13的强度,同时通过包缠丝15将包覆丝14缠绕包裹,进一步加强芯丝13的强度,这样就使得包覆纱线6的整体强度增强,进而提高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5的整体强度,提高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5的防割防刺效果,包缠丝15包括第一缠丝16和第二缠丝17,第一缠丝16和第二缠丝17交叉缠绕在包覆丝14的外侧,通过第一缠丝16和第二缠丝17的设置进一步加强了包缠丝15的缠绕包裹效果,提高整体的强度。
参考图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性拉伸层7呈波浪形,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5的两侧与对应的芳纶纤维层8之间具有间隙,芳纶纤维层8上设置有散热孔18,散热孔18与弹性拉伸层7之间的间隙对准,通过波浪形的弹性拉伸层7,使得布料之间留有空隙,再通过散热孔18的透气作用,使得布料整体在具有抗切割能力的同时保留透气性。
参考图8,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割层2与基布层1之间缝合有加强缝合线19,加强缝合线19均匀阵列缝合有多组,通过加强缝合线19使得防割层2与基布层1之间缝合连接在一起,进一步提高布料的防护强度和紧致度,多组缝合线的设置使得布料的整体更加紧贴,易于塑形。
参考图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复合层3、防割层2、基布层1以及衬里层4的边缘部位缝合有边缘缝合线20,通过边缘缝合线20的设置使得复合层3、防割层2、基布层1以及衬里层4之间相互连接固定,防止布料整体出现分离,提高布料的完整性。
参考图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水层12的内侧设置有防火层21,提高布料整体的防火性能。
实施例2:
参考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割防刺面料,包括基布层1,基布层1的外侧设置有防割层2,加强基布层1的防割防刺效果,防割层2的外侧设置有复合层3,便于整体颜色、造型的设置,基布层1的内侧设置有衬里层4,提高面料的舒适性,其中,
衬里层4包括柔性层9和吸汗层10:
柔性层9由竹纤维和胶粘纤维混合编织而成;
吸汗层10由纯棉麻细纺布料制作而成;
复合层3包括耐磨层11、防水层12和吸汗层10:
耐磨层11由化纤面料制作;
防火层21由纤维丝网编织而成且表面喷涂阻燃剂;
防水层12为包裹有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的网布层。
实施例3:
参考图1至图8,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割防刺面料,包括基布层1,基布层1的外侧设置有防割层2,防割层2的外侧设置有复合层3,基布层1的内侧设置有衬里层4,其中防割层2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5、弹性拉伸层7以及芳纶纤维层8,其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5由包覆纱线6经纬编织而成,且包覆纱线6包括芯丝13、包覆丝14以及包缠丝15,包覆丝14将芯丝13完全包裹,加强芯丝13的强度,同时通过包缠丝15将包覆丝14缠绕包裹,进一步加强芯丝13的强度,这样就使得包覆纱线6的整体强度增强,进而提高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5的整体强度,提高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5的防割防刺效果,同时,通过波浪形的弹性拉伸层7,使得布料之间留有空隙,再通过散热孔18的透气作用,使得布料整体在具有抗切割能力的同时保留透气性,提高布料整体的穿戴舒适性。
上文中提到的全部方案中,涉及两个部件之间连接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焊接、螺栓和螺母的配合连接、螺栓或螺钉连接或者其他公知的连接方式,在此不一一赘述,上文凡是涉及有写固定连接的,优先考虑焊接,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防割防刺面料,包括基布层(1),所述基布层(1)的外侧设置有防割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割层(2)的外侧设置有复合层(3),所述基布层(1)的内侧设置有衬里层(4),所述防割层(2)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5),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5)包括包覆纱线(6),且由包覆纱线(6)经纬编织而成,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5)的两侧设置有弹性拉伸层(7),所述弹性拉伸层(7)的外侧设置有芳纶纤维层(8),所述衬里层(4)由外向内包括柔性层(9)和吸汗层(10),所述复合层(3)由外向内包括耐磨层(11)和防水层(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割防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纱线(6)包括芯丝(13),所述芯丝(13)的外侧包裹覆盖有包覆丝(14),所述包覆丝(14)的外侧缠绕设置有包缠丝(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割防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包缠丝(15)包括第一缠丝(16)和第二缠丝(17),所述第一缠丝(16)和第二缠丝(17)交叉缠绕在包覆丝(14)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割防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拉伸层(7)呈波浪形,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5)的两侧与对应的芳纶纤维层(8)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芳纶纤维层(8)上设置有散热孔(18),所述散热孔(18)与弹性拉伸层(7)之间的间隙对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割防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割层(2)与基布层(1)之间缝合有加强缝合线(19),所述加强缝合线(19)均匀阵列缝合有多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割防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层(3)、防割层(2)、基布层(1)以及衬里层(4)的边缘部位缝合有边缘缝合线(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割防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12)的内侧设置有防火层(21)。
CN202221360907.5U 2022-06-01 2022-06-01 一种防割防刺面料 Active CN2173737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60907.5U CN217373737U (zh) 2022-06-01 2022-06-01 一种防割防刺面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60907.5U CN217373737U (zh) 2022-06-01 2022-06-01 一种防割防刺面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73737U true CN217373737U (zh) 2022-09-06

Family

ID=83089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60907.5U Active CN217373737U (zh) 2022-06-01 2022-06-01 一种防割防刺面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737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14037B2 (en) Low porosity high strength UHMW PE fabrics
KR102350902B1 (ko) 3차원(3d) 편직물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JP5831991B2 (ja) 捺染可能なアラミド混紡織物
JP5389921B2 (ja) 防火性防水透湿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防火服
JP6388659B2 (ja) 布帛および繊維製品
US4869947A (en) Laminated fabric for protective clothing
CN209440962U (zh) 防切割面料、夹克、马夹及卫衣
CN217373737U (zh) 一种防割防刺面料
KR20150120490A (ko) 고강도 섬유 및 열가소성 섬유를 갖는 두겹 제직물 구조물
JP2017007244A (ja) 積層布帛および繊維製品
CN108790310A (zh) 一种防撕面料
CN211848277U (zh) 一种耐磨效果好的纺织纱线
AU2019293146B2 (en) Fire-resistant cabled yarn and textile
CN207697208U (zh) 一种防撕裂耐磨的纺织面料
WO2004041011A1 (ja) 繊維製手袋
CN219603815U (zh) 一种高强阻燃耐划尼龙面料
CN215040920U (zh) 一种防割复合型纺织布料
CN218478850U (zh) 一种舒适型涤纶弹力梭织面料
CN219381870U (zh) 一种防水阻燃复合面料
CN217917129U (zh) 阻燃复合面料、防护服面料及防护服
CN213618812U (zh) 一种染色均匀涤纶弹力布
CN216761071U (zh) 一种防水阻燃涤纶布
CN215283845U (zh) 一种隔热碳纤维面料
CN218466041U (zh) 一种高强度混纺化纤面料
CN213798459U (zh) 一种防紫外线功能面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