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71906U - 两用挂载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两用挂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71906U
CN217371906U CN202123040078.0U CN202123040078U CN217371906U CN 217371906 U CN217371906 U CN 217371906U CN 202123040078 U CN202123040078 U CN 202123040078U CN 217371906 U CN217371906 U CN 2173719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ssis
limiting
dual
mounting devic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4007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凤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huan Leading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Zhonghuan Leading Xuzhou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Xinjing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Xinjing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zhou Xinjing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4007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719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719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719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lishing Bodies And Polishing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两用挂载装置,包括:底盘;主板,所述主板设于所述底盘上,所述主板垂直于所述底盘;第一承载组件,所述第一承载组件设于所述主板的厚度方向上的一侧,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用于挂载修整盘;第二承载组件,所述第二承载组件设于所述主板的厚度方向上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承载组件用于挂载圆盘刷。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两用挂载装置,同时具有挂载修整盘和挂载圆盘刷的功能,结构紧凑,空间占用小,并且有利于防止修整盘和圆盘刷之间发生碰撞,有利于减少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两用挂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光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两用挂载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在不使用时,修整盘和圆盘刷分别挂载在抛光机旁,在整体上空间占用大,人员走动,工具移动,均容易造成碰撞,安全隐患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出一种两用挂载装置,同时具有挂载修整盘和挂载圆盘刷的功能,结构紧凑,空间占用小,并且有利于防止修整盘和圆盘刷之间发生碰撞,有利于减少安全隐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两用挂载装置,包括:底盘;主板,所述主板设于所述底盘上,所述主板垂直于所述底盘;第一承载组件,所述第一承载组件设于所述主板的厚度方向上的一侧,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用于挂载修整盘;第二承载组件,所述第二承载组件设于所述主板的厚度方向上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承载组件用于挂载圆盘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两用挂载装置,通过设置第一承载组件和第二承载组件,第一承载组件可以用于挂载修整盘,第二承载组件可以用于挂载圆盘刷,使得挂载装置同时具备挂载修整盘和挂载圆盘刷的功能,结构紧凑,空间占用小,并且有利于防止修整盘和圆盘刷之间发生碰撞,有利于减少安全隐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修整盘具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承载组件包括:第一挂杆,所述第一挂杆与所述底盘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所述第一挂杆与所述主板的一侧相连且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挂杆的外周壁设有多个环形凹槽,多个所述环形凹槽在所述第一挂杆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开排布,所述环形凹槽适于与所述修整盘的所述第一通孔的外边沿卡接配合;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设于所述底盘且位于所述第一挂杆的下方,所述限位组件具有多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槽适于与所述修整盘的底部卡接,多个所述限位槽与多个所述环形凹槽在上下方向上一一对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两个限位座,两个所述限位座在所述主板的宽度方向上间隔开,每个所述限位座均设有所述限位槽,在朝向彼此的方向上,两个所述限位座上相对应的两个所述限位槽向下倾斜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限位槽的敞开口处的相对侧壁设有导向面,在远离所述限位槽的底壁的方向上,所述导向面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盘设有两个支撑座,两个所述支撑座与两个所述限位座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支撑座包括:第一板,所述第一板与所述底盘间隔开且位于所述底盘的上方,所述第一板的一端与所述主板的侧壁相连,所述限位座设于所述第一板;第二板,所述第二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板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二板的另一端向下延伸与所述底盘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凹槽包括:直槽段,所述直槽段与所述修整盘的所述第一通孔的外边沿卡接配合;倒角段,所述倒角段与所述直槽段相连且位于所述直槽段的径向外侧,所述倒角段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倒角面,在朝向彼此的方向上,两个倒角面朝向靠近所述第一挂杆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直槽段的宽度为10-18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承载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二挂杆,所述第二挂杆与所述主板的另一侧相连且沿水平方向延伸,其中两个所述第二挂杆在所述主板的宽度方向上排布,所述圆盘刷具有第二通孔,每个所述第二挂杆具有配合槽,所述配合槽适于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外边沿卡接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挂载装置还包括:第一集液盒,所述底盘具有第一导流孔,所述第一导流孔在所述底盘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底盘且位于所述主板的所述一侧,所述第一集液盒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底盘的底部,所述第一集液盒与所述第一导流孔在上下方向上对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挂载装置还包括:第二集液盒,所述底盘具有第二导流孔,所述第二导流孔在所述底盘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底盘且位于所述主板的所述另一侧,所述第二集液盒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底盘的底部,所述第二集液盒与所述第二导流孔在上下方向上对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两用挂载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两用挂载装置的主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两用挂载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6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两用挂载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7是图6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两用挂载装置和修整盘的装配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修整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圆盘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两用挂载装置100;
底盘10;支撑座11;第一板111;第二板112;第一导流孔113;第二导流孔114;
主板20;
第一承载组件30;第一挂杆31;环形凹槽311;直槽段3111;倒角段3112;倒角面3113;
限位组件32;限位座321;限位槽322;导向面3221;
第二承载组件40;第二挂杆41;配合槽42;
手推部50;第一集液盒60;
修整盘200;第一通孔201;圆盘刷300;第二通孔301;刷洗部3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下面参考图1-图10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两用挂载装置100。
参照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两用挂载装置100,可以包括:底盘10、主板20、第一承载组件30和第二承载组件40。
参照图1所示,主板20设于底盘10上,主板20垂直于底盘10,例如,主板20可以形成为平板状,主板20通过螺纹紧固件与底盘10相连。
参照图1所示,第一承载组件30设于主板20的厚度方向上的一侧(参照图1中的前侧),第一承载组件30用于挂载修整盘200(参照图8),第二承载组件40设于主板20的厚度方向上的另一侧(参照图3中的后侧),第二承载组件40用于挂载圆盘刷300(参照图10)。
其中,修整盘200和圆盘刷300均用于双面抛光机,修整盘200用于修整双面抛光机的抛光垫,可对抛光垫起到打磨作用,例如,修整盘200为抛光垫钻石修整盘,抛光垫钻石修整盘表面镶嵌一圈工业钻石颗粒,尤其贵重,参照图10所示,圆盘刷300具有多个刷洗部302,圆盘刷300用于清除抛光垫上的杂质。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第一承载组件30和第二承载组件40,第一承载组件30可挂载修整盘200,第二承载组件40可挂载圆盘刷300,使得两用挂载装置100同时具备挂载修整盘200和挂载圆盘刷300的功能,且结构紧凑,空间占用小,并且有利于防止修整盘200和圆盘刷300之间发生碰撞,有利于减少安全隐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修整盘200具有多个第一通孔201,例如,参照图8,修整盘200具有六个在周向上间隔开的第一通孔201;
参照图1、图6和图7所示,第一承载组件30包括:第一挂杆31和限位组件32,第一挂杆31与底盘10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第一挂杆31与主板20的一侧相连且沿水平方向延伸,第一挂杆31的外周壁设有多个环形凹槽311,多个环形凹槽311在第一挂杆31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开排布,环形凹槽311适于与修整盘200的第一通孔201的外边沿卡接配合(参照图6),限位组件32设于底盘10且位于第一挂杆31的下方,限位组件32具有多个限位槽322,限位槽322适于与修整盘200的底部卡接,多个限位槽322与多个环形凹槽311在上下方向上一一对应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在修整盘200不使用时,可先将修整盘200的第一通孔201的外边沿卡入第一挂杆31的位于内侧的的环形凹槽311,然后将修整盘200的底部卡入对应的限位槽322,接着可依次安放下一个修整盘200,由此,每个修整盘200可以利用自身重力垂放,且在上下方向上至少具有两个固定点,有利于防止相邻的两个修整盘200之间发生碰撞,有利于减少安全隐患。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参照图1所示,第一挂杆31为两个且在左右方向上排布,修整盘200具有两个第一通孔201,两个第一挂杆31和两个第一通孔201一一对应,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修整盘200在两用挂载装置100上放置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所示,第一挂杆31的外周壁设有四个环形凹槽311(参照图5),四个环形凹槽311在第一挂杆31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开排布,每个环形凹槽311适于与相应的修整盘200的第一通孔201的外边沿卡接配合,限位组件32具有四个限位槽322,四个限位槽322与四个环形凹槽311在上下方向上一一对应设置。由此,第一承载组件30上可以挂四个修整盘200,可承载的修整盘200的数量多,且便于工人取放。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和图4所示,限位组件32包括:两个限位座321,两个限位座321在主板20的宽度方向上间隔开,每个限位座321均设有限位槽322,在朝向彼此的方向上,两个限位槽322向下倾斜延伸。
例如,如图1、图2和图4所示,两个限位座321在左右方向上排布且间隔开,每个限位座321设有四个限位槽322,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两个限位座321,每个限位座321均设有限位槽322,有利于提高对修整盘200的限位效果,同时,通过使得在朝向彼此的方向上,两个限位槽322向下倾斜延伸,从而可使得限位槽322更加适用于修整盘200的环形形状,便于修整盘200的取放,并且,自修整盘200流下的抛光液可通过限位槽322流入底盘10,有利于保证修整盘200的底部的清洁,延长修整盘200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所示,每个限位槽322的敞开口处的相对侧壁设有导向面3221,在远离限位槽322的底壁的方向上,导向面3221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延伸。可以理解的是,在安装修整盘200时,在每个限位槽322的敞开口处的导向面3221的导向作用下,修整盘200的底部可顺利卡入限位槽322,安装方便,有利于减少修整盘200的损伤。
可选地,在一些示例中,参照图2所示,限位座321为柔性件,例如,限位座321可以为橡胶件或硅胶件。由此,在将修整盘200安装到限位座321时,限位座321与修整盘200柔性接触,有利于进一步避免损伤,延长修整盘200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底盘10设有两个支撑座11,两个支撑座11与两个限位座321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支撑座11包括:第一板111和第二板112,第一板111与底盘10间隔开且位于底盘10的上方,第一板111的一端与主板20的侧壁相连,限位座321设于第一板111,例如,限位座321可通过螺纹紧固件与第一板111相连,第二板112的一端与第一板111的另一端相连,第二板112的另一端向下延伸与底盘10相连。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支撑座11,可以使得限位座321与底盘10间隔开,便于修整盘200上的抛光液等杂质滴落到底盘10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7所示,环形凹槽311包括:直槽段3111和倒角段3112,直槽段3111与修整盘200的第一通孔201的外边沿卡接配合,倒角段3112与直槽段3111相连且位于直槽段3111的径向外侧,倒角段3112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倒角面3113,在朝向彼此的方向上,两个倒角面3113朝向靠近第一挂杆31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
可以理解的是,在安装时,修整盘200的第一通孔201的外周沿先与对应的第一挂杆31的倒角段3112接触,倒角段3112的导向作用可便于修整盘200的放入和取出,直槽段3111与修整盘200的盘体配合以实现对修整盘200的可靠固定,由此,既方便修整盘200的放入和取出,又可以实现对修整盘200的可靠定位,便于修整盘200利用自身重力垂放,操作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7所示,直槽段3111的宽度为10-18mm。换言之,直槽段3111的宽度W可以取10mm-18mm中的任一值。例如,直槽段3111的宽度W可以为10mm、11mm、12mm、13mm、14mm、15mm、16mm、17mm或18mm等。可以理解的是,修整盘200的盘体的厚度一般为10mm,通过使得直槽段3111的宽度为10-18mm,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对修整盘200的限位效果,且便于取放。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所示,第二承载组件40包括:至少两个第二挂杆41,第二挂杆41与主板20的另一侧相连且沿水平方向延伸,圆盘刷300具有第二通孔301,每个第二挂杆41具有配合槽42(参照图5),配合槽42适于与第二通孔301的外边沿卡接配合。由此,可以实现对圆盘刷300的可靠定位,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例如,如图3所示。第二承载组件40可以包括三个第二挂杆41,其中两个第二挂杆41在左右方向排布,剩下一个第二挂杆41位于上述两个第二挂杆41的正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示,挂载装置100还包括:第一集液盒60,底盘10具有第一导流孔113,第一导流孔113在底盘10的厚度方向上贯穿底盘10且位于主板20的一侧(参照图1中的前侧),第一集液盒60可拆卸地设于底盘10的底部,第一集液盒60与第一导流孔113在上下方向上对应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相关技术中,在修整盘修整完成后,修整盘上带有液体,当修整盘竖向放置时,修整盘上的液体会向下滴落,污染无尘车间的地面,影响无尘车间的清洁度,存在安全隐患。而在本申请中,通过在底盘10上设置第一导流孔113,第一集液盒60可拆卸地设在底盘10的底部以与第一导流孔113连通,从而第一集液盒60可以收集自修整盘200上滴落的液体,有利于保证无尘车间的洁净度,且有利于减少安全隐患。
例如,参照图7所示,第一集液盒60与底盘10通过螺纹连接,进一步地,第一集液盒60的开口处设有外螺纹,底盘10上设有内螺纹,第一集液盒60和底盘10之间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相连,由此,可提高第一集液盒60与底盘10之间连接的可靠性,且拆卸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挂载装置还包括:第二集液盒(图未示出),底盘10具有第二导流孔114,第二导流孔114在底盘10的厚度方向上贯穿底盘10且位于主板20的另一侧(参照图3中的后侧),第二集液盒可拆卸地设于底盘10的底部,第二集液盒与第二导流孔114在上下方向上对应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相关技术中,在圆盘刷刷洗完成后,圆盘刷上带有液体,当圆盘刷竖向放置时,圆盘刷上的液体会向下滴落,污染无尘车间的地面,影响无尘车间的清洁度,存在安全隐患。而在本申请中,通过在底盘10上设置第二导流孔114,第二集液盒可拆卸地设在底盘10的底部以与第二导流孔114连通,从而第二集液盒可以收集自圆盘刷300上滴落的液体,有利于保证无尘车间的洁净度,且有利于减少安全隐患。
例如,参照图7所示,第二集液盒与底盘10通过螺纹连接,进一步地,第二集液盒的开口处设有外螺纹,底盘10上设有内螺纹,第二集液盒和底盘10之间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相连,由此,可提高第二集液盒与底盘10之间连接的可靠性,且拆卸方便。
可选地,在一些示例中,参照图1所示,底盘10的下方还设有滚轮,可选地,滚轮可以为四个,由此,工人在将修整盘200和圆盘刷300摆放结束后,通过滚轮的转动,可将两用挂载装置100推动到指定位置。
在一个示例中,每个滚轮还对应设有刹车件,工人可通过刹车件控制滚轮锁定或者解锁,从而当用户将两用挂载装置100推动到指定位置时,可通过刹车片控制滚轮锁定,有利于防止两用挂载装置100自由移动,从而可减少安全隐患。进一步地,主板20上还设有手推部50,工人可通过手推部50将两用挂载装置100推动到指定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两用挂载装置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两用挂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盘;
主板,所述主板设于所述底盘上,所述主板垂直于所述底盘;
第一承载组件,所述第一承载组件设于所述主板的厚度方向上的一侧,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用于挂载修整盘;
第二承载组件,所述第二承载组件设于所述主板的厚度方向上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承载组件用于挂载圆盘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挂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整盘具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承载组件包括:
第一挂杆,所述第一挂杆与所述底盘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所述第一挂杆与所述主板的一侧相连且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挂杆的外周壁设有多个环形凹槽,多个所述环形凹槽在所述第一挂杆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开排布,所述环形凹槽适于与所述修整盘的所述第一通孔的外边沿卡接配合;
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设于所述底盘且位于所述第一挂杆的下方,所述限位组件具有多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槽适于与所述修整盘的底部卡接,多个所述限位槽与多个所述环形凹槽在上下方向上一一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用挂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
两个限位座,两个所述限位座在所述主板的宽度方向上间隔开,每个所述限位座均设有所述限位槽,在朝向彼此的方向上,两个所述限位座上相对应的两个所述限位槽向下倾斜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用挂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限位槽的敞开口处的相对侧壁设有导向面,在远离所述限位槽的底壁的方向上,所述导向面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用挂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设有两个支撑座,两个所述支撑座与两个所述限位座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支撑座包括:
第一板,所述第一板与所述底盘间隔开且位于所述底盘的上方,所述第一板的一端与所述主板的侧壁相连,所述限位座设于所述第一板;
第二板,所述第二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板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二板的另一端向下延伸与所述底盘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用挂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包括:
直槽段,所述直槽段与所述修整盘的所述第一通孔的外边沿卡接配合;
倒角段,所述倒角段与所述直槽段相连且位于所述直槽段的径向外侧,所述倒角段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倒角面,在朝向彼此的方向上,两个倒角面朝向靠近所述第一挂杆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两用挂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槽段的宽度为10-18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挂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载组件包括:
至少两个第二挂杆,所述第二挂杆与所述主板的另一侧相连且沿水平方向延伸,其中两个所述第二挂杆在所述主板的宽度方向上排布,所述圆盘刷具有第二通孔,每个所述第二挂杆具有配合槽,所述配合槽适于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外边沿卡接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两用挂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集液盒,所述底盘具有第一导流孔,所述第一导流孔在所述底盘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底盘且位于所述主板的所述一侧,所述第一集液盒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底盘的底部,所述第一集液盒与所述第一导流孔在上下方向上对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两用挂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集液盒,所述底盘具有第二导流孔,所述第二导流孔在所述底盘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底盘且位于所述主板的所述另一侧,所述第二集液盒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底盘的底部,所述第二集液盒与所述第二导流孔在上下方向上对应设置。
CN202123040078.0U 2021-12-02 2021-12-02 两用挂载装置 Active CN2173719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40078.0U CN217371906U (zh) 2021-12-02 2021-12-02 两用挂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40078.0U CN217371906U (zh) 2021-12-02 2021-12-02 两用挂载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71906U true CN217371906U (zh) 2022-09-06

Family

ID=83083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40078.0U Active CN217371906U (zh) 2021-12-02 2021-12-02 两用挂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719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52506B2 (en) Vacuum cleaning systems for polishing pads, and related methods
US9308623B2 (en) Multi-disk 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 pad conditioners and methods
CN217371906U (zh) 两用挂载装置
CN209222698U (zh) 一种方便固定的机械轴承表面除油垢装置
CN101716585B (zh) 化学机械抛光设备硅片清洗装置
CN116512071B (zh) 一种多工位金属材料自动化磨削设备
CN216179485U (zh) 用于抛光机的行星轮的装载装置
CN113927458A (zh) 用于抛光机的行星轮的装载装置
CN202527734U (zh) 装卸刀架的夹持机构
CN109049107B (zh) 一种切纸设备中的切割刀具安装架
CN210849499U (zh) 研磨机多功用磨盘结构
CN209986559U (zh) 一种新型数控机床的工作台
CN220637304U (zh) 橡胶止水带成型处理设备
KR100613299B1 (ko) 연마 패드 장착장치
CN215036627U (zh) 一种抛光用便于拆卸的千叶轮
CN215240206U (zh) 一种阀块外壁打磨用夹持台
CN214237698U (zh) 一种研磨机安装座件
CN212399292U (zh) 一种定位装置
CN213916860U (zh) 随车吊吊机上回转组对工装
CN210476000U (zh) 定位治具及打标装置
CN210998191U (zh) 一种金刚石研磨机磨盘清理装置
CN219704620U (zh) 一种研磨刷组件
CN215997712U (zh) 芯片清洁装置
CN215424388U (zh) 一种窗户玻璃清理装置
CN214642485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打磨减排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1, Xinxin Road, Jinshanqiao Development Zone, Xuzhou, Jiangsu 221000

Patentee after: Zhonghuan Leading (Xuzhou)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 Xinxin Road, Jinshanqiao Development Zone, Xuzhou, Jiangsu 221000

Patentee before: XUZHOU XINJING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07

Address after: 221000 No.1 Xinxin Road, Xu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onghuan Leading (Xuzhou)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Co.,Ltd.

Patentee after: Zhonghuan leading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 Xinxin Road, Jinshanqiao Development Zone, Xuzhou, Jiangsu 221000

Patentee before: Zhonghuan Leading (Xuzhou)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21000 No.1 Xinxin Road, Xu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onghuan Leading (Xuzhou)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Zhonghuan Leading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21000 No.1 Xinxin Road, Xu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onghuan Leading (Xuzhou)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Zhonghuan leading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