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71221U - 座椅托盘螺纹杆的自动组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座椅托盘螺纹杆的自动组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71221U
CN217371221U CN202123305549.6U CN202123305549U CN217371221U CN 217371221 U CN217371221 U CN 217371221U CN 202123305549 U CN202123305549 U CN 202123305549U CN 217371221 U CN217371221 U CN 2173712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eaded rod
assembling
assembly
tray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0554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江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zhou Hengxin Metal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zhou Hengxin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zhou Hengxin Meta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zhou Hengxin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0554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712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712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712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座椅托盘螺纹杆的自动组装装置,包括第一机架、送料部件、第三装配工位、第二组装机构和第四机械手,当第一装配板位于倾斜的第二停留位置时,待装配托盘中的活动座上的第四圆孔竖直;第二组装机构能够将送料部件上的螺纹杆送至第一装配板的下方,再以从下往上的方式穿过第四圆孔;第四机械手能够对螺纹杆中位于第四圆孔上方的部分进行夹持;本技术方案能够每次将单根螺纹杆组装至待装配托盘上,并同时能够将组装有螺纹杆的待装配托盘上输送至后续工位上,是实现座椅托盘自动化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Description

座椅托盘螺纹杆的自动组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自动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座椅托盘螺纹杆的自动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现有的办公椅和休闲椅来说,往往是通过座椅托盘来实现其倾仰功能以及对倾仰进行调节。
公开号为CN201542121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双锁定椅用托盘,包括安装在转椅上的底盘,底盘通过支轴连接有壳体,壳体内设有调节螺母,调节螺母下端连接有弹簧,壳体内设有活动座,活动座内插接有锥形管,锥形管与活动座之间这有锥形固定板,底盘、壳体的侧壁穿接有可旋转并轴向移动的调节杆,调节杆内端插接在活动座内部并连接有可接触气压棒的调节板,调节杆的杆身上连接有限位件,限位件一端连接有可扣在底盘侧壁边缘的锁片。
由于其结构的优良性,该专利文献中的座椅托盘占据了广阔的市场份额。
但目前该座椅托盘基本上都是由人工组装完成,这样不仅提高了座椅托盘的组装成本,而且也费时费力,效率低下。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若要完成对座椅托盘的自动化装配,需要将螺纹杆自动组装到待装配托盘上,但目前存在下列技术问题:
1)、待装配托盘上用于组装螺纹杆的组装孔是倾斜的,因此,如何将每次将单根螺纹杆自动组装到组装孔内,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螺纹杆并不是直接与待装配托盘上的组装孔螺纹配合,而是与后续工位上的带有调节螺母的塑料盖螺纹配合,即如何保证将组装有螺纹杆的待装配托盘上输送至后续工位上,也是一个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问题一,提供一种座椅托盘螺纹杆的自动组装装置,该机构能够每次将单根螺纹杆组装至待装配托盘上。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座椅托盘螺纹杆的自动组装装置,包括第一机架和送料部件,以及安装在第一机架上的第三装配工位、第二组装机构和第四机械手,所述第二组装机构位于第三装配工位的一侧,所述第四机械手位于第三装配工位的上方,所述送料部件用于提供螺纹杆;
所述第三装配工位包括第一装配板、第二转动驱动件和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装配板通过第一转动轴转动安装在第一机架上,所述第二转动驱动件驱动第一装配板转动并使得第一装配板具有水平的第一停留位置和倾斜的第二停留位置;
当第一装配板位于倾斜的第二停留位置时,待装配托盘中的活动座上的第四圆孔竖直;第二组装机构能够将送料部件上的螺纹杆送至第一装配板的下方,再以从下往上的方式穿过所述第四圆孔;所述第四机械手能够对螺纹杆中位于第四圆孔上方的部分进行夹持。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装配板上还设有一能够容纳螺纹杆通行的第一避让部,当待装配托盘位于处于第二停留位置的第一装配板上时,所述第一避让部位于第四圆孔的下方。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避让部为通孔或缺口。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装配工位还包括安装在第一机架上的第五支架,所述第一转动轴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第五支架上。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装配板上设有若干个用于与底盘上的若干个定位孔配合的第三定位柱。
作为优选,还设有安装在第一机架上的四个第一缓冲器,当第一装配板处于第一停留位置时,所述第一装配板与其中两个第一缓冲器相抵,当第一装配板处于第二停留位置时,所述第一装配板与另外两个第一缓冲器相抵。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组装机构包括第四夹持组件、第一直线移动驱动件和第二直线移动驱动件,所述第一直线移动驱动件竖直安装在第一机架上,所述第二直线移动驱动件水平安装在第一直线移动驱动件的活动端,所述第四夹持组件安装在第二直线移动驱动件的活动端;
所述第四夹持组件包括第四夹持驱动件和两个第四夹持件;所述第四夹持驱动件驱动两个第四夹持件相互靠近或远离进而将螺纹杆夹持或松开。
作为优选,所述送料部件为第二振动送料机构,所述第二振动送料机构位于第一机架的一侧,所述第二振动送料机构提供竖直的螺纹杆,所述第二组装机构位于第二振动送料机构和第三装配工位之间;
其中,所述第二组装机构还包括第八转动驱动件和第九转动驱动件,所述第八转动驱动件安装在第一直线移动驱动件的活动端,所述第二直线移动驱动件水平安装在第八转动驱动件上,所述第九转动驱动件安装在第二直线移动驱动件的活动端,所述第四夹持组件安装在第九转动驱动件上。
作为优选,还设有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上的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上设有第一滑轨,所述第四机械手安装在第一安装架上并能够沿所述第一滑轨滑动。
作为优选,所述第四机械手包括第二升降驱动件、第一安装座、第五夹持组件、第三升降驱动件和第六夹持组件,所述第一安装座安装在第二升降驱动件的活动端,所述第五夹持组件和第三升降驱动件安装在第一安装座上,所述第六夹持组件安装在第三升降驱动件的活动端;
其中,所述第五夹持组件用于夹持位于第三装配工位上的待装配托盘,所述第六夹持组件用于夹持待装配托盘上的螺纹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能够每次将单根螺纹杆组装至待装配托盘上,并同时能够将组装有螺纹杆的待装配托盘上输送至后续工位上,是实现座椅托盘自动化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座椅托盘螺纹杆的自动组装装置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座椅托盘螺纹杆的自动组装装置的示意图二(省略第二振动送料机构);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振动送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组装机构和第三装配工位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组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第四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座椅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20、第一机架;21、第一托盘输送机构;210、第一安装架;2101、第一滑轨; 2153、滑板;33、第四机械手;330、第二升降驱动件;331、第一安装座;332、第五夹持件;3321、第二避让部;333、第五夹持驱动件;334、第三升降驱动件;335、第二安装座;336、第六夹持驱动件;337、第六夹持件;
31、第三装配工位;310、第五支架;311、第一装配板;3110、第三定位柱;3111、第一避让部; 312、第二转动驱动件;313、第一转动轴;314、第一缓冲器;
34、第二振动送料机构;340、第一振动盘;3402、第一挂槽;
35、第二组装机构;351、第四夹持组件;3510、第四夹持件;3511、第四夹持驱动件;352、第一直线移动驱动件;353、第二直线移动驱动件;354、第八转动驱动件;355、第九转动驱动件;
8、座椅托盘;80、底盘;800、第一圆孔;801、第一长孔;802、第二圆孔;81、活动座;810、第三圆孔;82、锥形管;83、调节杆;84、把手件;85、拨片;86、连接杆;860、锥形孔;87、扭簧组件;88、调节机构;880、螺纹杆;881、压簧;882、塑料套;883、塑料盖;884、调节螺母;885、成型垫片;886、平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装配工位位于第二装配工位的“后”方,以及当人们朝向前方时,右手边为“右”,左手边为“左”;“上”、“下”为常规上下。
在本实用新型中,“组装”是指零部件可拆卸的安装在待装配托盘上,“装配”是指零部件固定安装在待装配托盘上。
实施例一:
如图7所示的一种座椅托盘8,包括底盘80、活动座81、锥形管82、调节杆83、把手件84、拨片85、用于控制座椅升降的锁定机构和用于调节座椅倾仰张力的调节机构88,所述锁定机构包括扭簧组件87和连接杆86,所述扭簧组件87包括固定连接的连接块和第一扭簧,所述活动座81通过连接杆86与底盘80铰接,所述连接块空套在所述连接杆86上,所述扭簧与连接块固定连接并能够对锥形管82产生作用力,所述调节机构88包括同轴分布的螺纹杆880、压簧881、塑料套882、塑料盖883、调节螺母884、成型垫片885和平垫片886;
这里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座椅托盘8与背景技术中的座椅托盘8各零部件之间的安装结构以及位置结构基本相同,因此,这里不再详述座椅托盘8中各零部件之间的安装关系以及位置关系。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座椅托盘8螺纹杆880的自动组装装置,包括第一机架20和第二振动送料机构34,以及安装在第一机架20上的第三装配工位31、第二组装机构35和第一托盘输送机构 21,所述第二振动送料机构34位于第一机架20的左侧或右侧,所述第二组装机构35位于第二振动送料机构34和第三装配工位31之间;所述第一托盘输送机构21用于将待装配托盘送至第三装配工位31上,以及将组装好螺纹杆880的待装配托盘从第三装配工位31送走,所述第二振动送料机构 34每次提供单根轴端竖直向下的螺纹杆880,所述第二组装机构35每次将第二振动送料机构34上的单根螺纹杆880以轴端竖直向上的状态组装至待装配托盘上。
这里值得说明的是,工作人员需在先将调节杆83上用于安装把手件84的一端以从内到外的方式穿过所述第一长孔801,并使得调节杆83处于第一长孔801的顶端,然后再推动调节杆83使得调节杆83轴向移动进而使得调节杆83上的另一端以从内到外的方式穿过所述第一圆孔800,最后再将活动座81放置在底盘80上的指定位置,进而完成待装配托盘的组装;然后再通过对连接杆的轴端进行压铆,即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待装配托盘即是指已完成对底盘80、活动座81、锥形管82、连接杆86 和扭簧组件87的装配,还需完成对调节机构以及把手件装配的座椅托盘8。
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振动送料机构34包括第一振动盘340;所述第一振动盘340内设有第一送料轨道和第一挂槽3402,所述第一送料轨道沿第一振动盘340的侧壁螺旋上升,所述第一挂槽3402 的进口端与第一送料轨道的出口端相连,当第一振动盘340进入工作状态时,能够使得第一振动盘 340内的连接杆86沿第一送料轨道输送至第一挂槽3402,并经第一挂槽3402后将连接杆86转换成轴端向下的竖直状态。
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挂槽3402包括两根轨道条,所述轨道条的一端与第一振动盘340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两根轨道条之间的间距大于连接杆86轴端的直径并小于连接杆86帽端的直径,所述轨道条的长度大于连接杆86的长度;更进一步优选,所述两根轨道条对称分布,所述轨道条的上端面为倾斜面,两根轨道条的上端面的横截面配合形成倒八字形。这样,能够保证连接杆86对中,以及保证连接杆86在重力的作用下能够处于轴端向下的竖直状态。
进一步优选,还设有第三传感器,所述第三传感器位于第一挂槽3402的出口端,当第三传感器检测有一根连接杆86从第一挂槽3402的出口端掉落时,第三传感器发出信号使得第一振动盘340 退出工作状态。
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组装机构35包括第四夹持组件351、第一直线移动驱动件352、第二直线移动驱动件353、第八转动驱动件354和第九转动驱动件355,所述第八转动驱动件354安装在第一直线移动驱动件352的活动端,所述第二直线移动驱动件353水平安装在第八转动驱动件354上,所述第九转动驱动件355安装在第二直线移动驱动件353的活动端,所述第四夹持组件351安装在第九转动驱动件355上;
所述第四夹持组件351包括第四夹持驱动件3511和两个第四夹持件3510;所述第四夹持驱动件 3511驱动两个第四夹持件3510相互靠近或远离进而将螺纹杆880夹持或松开。
进一步优选,所述第四夹持件3510上设有一半圆槽,两个第四夹持件3510上的半圆槽在相互靠近时能够形成一个圆孔从而将螺纹杆880夹持。
这里值得说明的是,能够伸缩并绕自身转动的驱动组件为常规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详述。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第三装配工位31包括前后两个第五支架310、第一装配板311和第二转动驱动件312,所述第五支架310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20上,所述第一装配板 311上设有四个用于与底盘80上的四个定位柱配合的第三定位柱3110,所述第一装配板311转动安装在前后两个第五支架310上,所述第二转动驱动件312驱动第一装配板311在第五支架310上转动并具有水平的第一停留位置和倾斜的第二停留位置。
其中,当第一装配板311位于第一停留位置时,所述第三机械手将待装配托盘从第二装配工位夹送到第三装配工位31;
当第一装配板311位于第二停留位置时,所述第二组装机构35能够将竖直的并且轴端向上的螺纹杆880组装到待装配托盘上;进一步优选,所述活动座81的上表面设有一第四圆孔811,当第一装配板311位于第二停留位置时,所述第四圆孔811的轴心线竖直。
进一步优选,还设有一第一转动轴313,所述第一转动轴313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前后两个第五支架310上,所述第一装配板311与所述第一转动轴313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装配板311上还设有一能够容纳螺纹杆880通行的第一避让部3111,当待装配托盘位于处于第二停留位置的第一装配板311上时,所述第一避让部3111位于第四圆孔的下方;更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避让部3111为通孔或缺口。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转动驱动件312可以是电机,通过驱动第一转动轴313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装配板311转动;
所述第二转动驱动件312还可以是气缸、液压油缸或电动缸;其中,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安装在第一机架20上,所述第二转动驱动件312的伸出杆与第一装配板311铰接,所述第二转动件的伸出杆伸缩进而带动第一装配板311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设有四个第一缓冲器314,当第一装配板311处于第一停留位置时,所述第一装配板311与其中两个第一缓冲器314相抵,当第一装配板311处于第二停留位置时,所述第一装配板与另外两个第一缓冲器314相抵;如此设置,保证了第一装配板311处于第一停留位置以及第二停留位置时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托盘输送机构21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20 上的第一安装架210,以及以能够前后移动的方式安装在第一安装架210上的第四机械手33和第三机械手,所述第三机械手用于将待装配托盘夹送至第三装配工位31上,所述第四机械手33用于将待装配托盘从第三装配工位31上夹送走,并同时夹住螺纹杆880;这样在第四机械手33夹送待装配托盘时,螺纹杆880不会从待装配托盘上掉落。
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安装架210上设有第一滑轨2101,所述第一托盘输送机构21还包括安装在第一滑轨2101内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丝杆、第一固定块和滑板2153,所述第一固定块套设安装在第一丝杆上并与滑板2153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机械手33 和第三机械手均安装在滑板2153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驱动第一丝杆转动进而使得第一固定块在第一丝杆上前后移动,从而带动滑板2153以及滑板2153上的第四机械手33和第三机械手前后移动。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四机械手33和第三机械手还可以通过各自的滑动驱动组件在第一安装架210上移动。
进一步优选,如图6所示,所述第四机械手33和第三机械手均包括第二升降驱动件330、第一安装座331和第五夹持组件,所述第二升降驱动件330固定安装在滑板2153上,所述第一安装座331 安装在第二升降驱动件330的底端,所述第五夹持组件安装在第一安装座331的下表面并能够将待装配托盘夹起;其中,所述第四机械手33还包括第三升降驱动件334和第六夹持组件,所述第三升降驱动件334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座331上并位于第二升降驱动件330的右方,所述第六夹持件337 安装在第三升降驱动件334的底端并能够将螺纹杆880夹起;如此设置是因为,螺纹杆880仅仅只是组装在待装配托盘上且具有向下移动的自由度,若仅仅只将待装配托盘夹起,螺纹杆880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脱落,因此,通过增设第六夹持组件夹住螺纹杆880,防止螺纹杆880在待装配托盘的夹送过程中脱落;
另外,第二组装机构35在将螺纹杆880组装到待装配托盘过程中,是从下往上使得螺纹杆880 的轴端穿过活动座81上的第四圆孔811,由于第二组装机构35自身结构的限制是无法将螺纹杆880 移动到最顶端的,因此,通过第三升降驱动件334和第六夹持组件的配合将螺纹杆880提升至最顶端,从而方便待装配托盘落在第四装配工位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五夹持组件包括第五夹持驱动件333和两个第五夹持件332,所述第五夹持件332的底端设有一第二避让部3331,所述第五夹持驱动件333驱动两个第五夹持件332 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将待装配托盘夹持或松开,并且,当两个第五夹持件332将待装配托盘夹持时,所述第五夹持件332通过第二避让部3331避开连接杆86;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二避让部3331为通孔或缺口。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设有第二安装座335,所述第二安装座335安装在第三升降驱动件334 的底端;
所述第六夹持组件包括第六夹持驱动件336和两个第六夹持件337,所述第六夹持驱动件336安装在第二安装座335的左侧,所述第六夹持驱动件336驱动两个第六夹持件337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将待装配托盘夹持或松开;如此设置是考虑到螺纹杆880的夹持点高于待装配托盘的夹持点,从而能够给予第六夹持件337更多的安装空间,进一步优选,所述第六夹持件337上设有一竖直的半圆槽,当两个第六夹持件337相互靠近时能够形成夹持螺纹杆880的圆孔,所述圆孔位于第六夹持驱动件 336和第五夹持组件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升降驱动件330和第三升降驱动件334为气缸、液压油缸或电动缸。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螺纹杆880组装到待装配托盘上以及将待装配托盘从第三装配工位 31夹送到第四装配工位的具体步骤如下:
S1:第三机械手将待装配托盘夹送到第三装配工位31;
S2:第二组装机构35将螺纹杆880以从下往上的方式穿过活动座81的第四圆孔811;
S3:第二升降驱动件330驱动第五夹持组件下移,然后第五夹持组件将待装配托盘夹持,第三升降驱动件334驱动第六夹持组件下移,然后第六夹持组件将螺纹杆880夹持;然后第三升降驱动件 334驱动第六夹持组件上升并使得螺纹杆880上升至最高点;然后第二升降驱动件330驱动第五夹持组件上升,然后第四机械手33前移以将待装配托盘放置到第四装配工位上;
S4:第二转动驱动件312驱动第一装配板311从第二停留位置转动至第一停留位置;
S5:重复上述步骤S1-S4。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座椅托盘螺纹杆的自动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机架(20)和送料部件,以及安装在第一机架(20)上的第三装配工位(31)、第二组装机构(35)和第四机械手(33),所述第二组装机构(35)位于第三装配工位(31)的一侧,所述第四机械手(33)位于第三装配工位(31)的上方,所述送料部件用于提供螺纹杆(880);
所述第三装配工位(31)包括第一装配板(311)、第二转动驱动件(312)和第一转动轴(313),所述第一装配板(311)通过第一转动轴(313)转动安装在第一机架(20)上,所述第二转动驱动件(312)驱动第一装配板(311)转动并使得第一装配板(311)具有水平的第一停留位置和倾斜的第二停留位置;
当第一装配板(311)位于倾斜的第二停留位置时,待装配托盘中的活动座(81)上的第四圆孔竖直;第二组装机构(35)能够将送料部件上的螺纹杆(880)送至第一装配板(311)的下方,再以从下往上的方式穿过所述第四圆孔;所述第四机械手(33)能够对螺纹杆(880)中位于第四圆孔上方的部分进行夹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托盘螺纹杆的自动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板(311)上还设有一能够容纳螺纹杆(880)通行的第一避让部(3111),当待装配托盘位于处于第二停留位置的第一装配板(311)上时,所述第一避让部(3111)位于第四圆孔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座椅托盘螺纹杆的自动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避让部(3111)为通孔或缺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托盘螺纹杆的自动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装配工位(31)还包括安装在第一机架(20)上的第五支架(310),所述第一转动轴(313)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第五支架(310)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托盘螺纹杆的自动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板(311)上设有若干个用于与底盘(80)上的若干个定位孔配合的第三定位柱(31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托盘螺纹杆的自动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安装在第一机架(20)上的四个第一缓冲器(314),当第一装配板(311)处于第一停留位置时,所述第一装配板(311)与其中两个第一缓冲器(314)相抵,当第一装配板(311)处于第二停留位置时,所述第一装配板(311)与另外两个第一缓冲器(314)相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托盘螺纹杆的自动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装机构(35)包括第四夹持组件(351)、第一直线移动驱动件(352)和第二直线移动驱动件(353),所述第一直线移动驱动件(352)竖直安装在第一机架(20)上,所述第二直线移动驱动件(353)水平安装在第一直线移动驱动件(352)的活动端,所述第四夹持组件(351)安装在第二直线移动驱动件(353)的活动端;
所述第四夹持组件(351)包括第四夹持驱动件和两个第四夹持件(3510);所述第四夹持驱动件驱动两个第四夹持件(3510)相互靠近或远离进而将螺纹杆(880)夹持或松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座椅托盘螺纹杆的自动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部件为第二振动送料机构(34),所述第二振动送料机构(34)位于第一机架(20)的一侧,所述第二振动送料机构(34)提供竖直的螺纹杆(880),所述第二组装机构(35)位于第二振动送料机构(34)和第三装配工位(31)之间;
其中,所述第二组装机构(35)还包括第八转动驱动件(354)和第九转动驱动件(355),所述第八转动驱动件(354)安装在第一直线移动驱动件(352)的活动端,所述第二直线移动驱动件(353)水平安装在第八转动驱动件(354)上,所述第九转动驱动件(355)安装在第二直线移动驱动件(353)的活动端,所述第四夹持组件(351)安装在第九转动驱动件(355)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托盘螺纹杆的自动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20)上的第一安装架(210),所述第一安装架(210)上设有第一滑轨(2101),所述第四机械手(33)安装在第一安装架(210)上并能够沿所述第一滑轨(2101)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托盘螺纹杆的自动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机械手(33)包括第二升降驱动件(330)、第一安装座(331)、第五夹持组件、第三升降驱动件(334)和第六夹持组件,所述第一安装座(331)安装在第二升降驱动件(330)的活动端,所述第五夹持组件和第三升降驱动件(334)安装在第一安装座(331)上,所述第六夹持组件安装在第三升降驱动件(334)的活动端;
其中,所述第五夹持组件用于夹持位于第三装配工位(31)上的待装配托盘,所述第六夹持组件用于夹持待装配托盘上的螺纹杆(880)。
CN202123305549.6U 2021-12-24 2021-12-24 座椅托盘螺纹杆的自动组装装置 Active CN2173712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05549.6U CN217371221U (zh) 2021-12-24 2021-12-24 座椅托盘螺纹杆的自动组装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05549.6U CN217371221U (zh) 2021-12-24 2021-12-24 座椅托盘螺纹杆的自动组装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71221U true CN217371221U (zh) 2022-09-06

Family

ID=83093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05549.6U Active CN217371221U (zh) 2021-12-24 2021-12-24 座椅托盘螺纹杆的自动组装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712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800047U (zh) 一种用于锚栓生产的自动组装装置
CN111299953A (zh) 一种大型压力容器罐体加工装置
CN217371221U (zh) 座椅托盘螺纹杆的自动组装装置
CN217371220U (zh) 座椅托盘螺纹杆的自动组装装置及其多功能机械手
CN110052823B (zh) 一种转轴卡簧自动装配设备
CN217147404U (zh) 一种塑料盖的上料机构和振动盘
CN111941072A (zh) 一种用于机油滤清器自动装配设备
CN116902592A (zh) 玻璃取片机
CN111706747A (zh) 一种升降式电子信息设备
CN217143030U (zh) 一种座椅托盘的自动生产线
CN218289408U (zh) 座椅托盘塑料套的自动上料机构
CN111367306B (zh) 一种无人机定位装置
CN114474762A (zh) 一种座椅托盘塑料盖的自动装配装置和自动上料方法
CN211392955U (zh) 一种管料自动上下料装置
CN112722834A (zh) 一种幕墙施工的短距离转运装置
CN114393846B (zh) 一种座椅托盘塑料盖的自动装配装置和方法
CN220051646U (zh) 可同时装配上下密封圈的装置
CN217142937U (zh) 压簧的自动上料机构和筛选机
CN114535998B (zh) 座椅托盘弹簧组件的自动组装装置
CN113152859A (zh) 一种grc构件用固定装置
CN218279095U (zh) 座椅托盘的自动装配装置及其扭簧组件的存储机构
CN114516516A (zh) 座椅托盘塑料套的自动上料方法
CN216802416U (zh) 一种用于座椅托盘自动生产线的自动对位机构
CN212890679U (zh) 一种座椅装配设备
CN220488078U (zh) 一种曲轴安装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