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69743U - 一种低能耗有机污染土壤浓缩热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能耗有机污染土壤浓缩热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69743U
CN217369743U CN202122611752.XU CN202122611752U CN217369743U CN 217369743 U CN217369743 U CN 217369743U CN 202122611752 U CN202122611752 U CN 202122611752U CN 217369743 U CN217369743 U CN 2173697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extraction
soil
way valve
adsor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1175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洋
李静
刘洪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hanshui Beaut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Shandong Xianq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Leq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Leq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Leq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1175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697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697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697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能耗有机污染土壤浓缩热处理装置,所述土壤浓缩热处理装置包括污染土壤堆体、PLC控制柜、间隔设置在所述污染土壤堆体内的注射加热管和抽提管、并联设置在所述污染土壤堆体两端的抽提吸附浓缩通道与催化燃烧热脱附通道以及用于脱附冷却和补氧的冷却补氧通道。本实用新型有机地结合了气相抽提、催化燃烧以及沸石吸附的优点,有效地去降低了污染土壤中污染物含量,并通过工艺优化,余热回收利用降低了有机污染土壤修复处置过程的能源消耗,同时使用沸石作为吸附材料减少了修复处置过程中危险废物的产生量。

Description

一种低能耗有机污染土壤浓缩热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染场地修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低能耗有机污染土壤浓缩热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热强化气相抽提土壤处理技术(T-SVE)是一种结合了传统土壤气相抽提技术与土壤热脱附处理技术的新型土壤修复治理技术,该技术一般多应用于土壤原位修复,主要用于处理土壤中石油类、挥发性有机物和半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物质,一般不应用于重金属的处理(金属汞除外)。热强化气相抽提土壤处理技术的主要原理是通过热交换,将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加热到一定温度,从而使有机污染物从污染介质上得以挥发,进入气体处理系统的过程,即使污染物发生物理形态上的改变,从而达到污染物与土壤颗粒分离的目的。
催化燃烧是借助催化剂在低温下(200~400℃),实现对有机物的完全氧化,因此,能耗少,操作简便,安全,净化效率高。
传统土壤热处理技术多使用活性炭对脱附后的气态污染物直接进行吸附处理,活性炭在高温或散热条件不良情况下易发生阴燃风险,且吸附饱和后的活性炭为危险废物,增加了处理成本和环境人体健康风险;或在高温条件(800~1200℃)下对气态污染物进行燃烧分解,对于高温尾气降温后直接排放,能耗高且未对余热进行有效利用,不利于节能减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当前热强化气相抽提土壤处理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低能耗有机污染土壤浓缩热处理装置,以有效地降低污染土壤中污染物含量,减少能源消耗,减少修复处置过程中危险废物的产生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能耗有机污染土壤浓缩热处理装置,所述土壤浓缩热处理装置包括污染土壤堆体、PLC控制柜、间隔设置在所述污染土壤堆体内的注射加热管和抽提管、并联设置在所述污染土壤堆体两端的抽提吸附浓缩通道与催化燃烧热脱附通道以及用于脱附冷却和补氧的冷却补氧通道;
所述抽提吸附浓缩通道包括通过管道依次与抽提管相连接的混风箱、抽提风机、第一电动三通阀门、吸附风道、前置过滤器、沸石转轮吸附区、第三电动三通阀门、板式换热器、新风风机,所述新风风机末端与所述注射加热管相连,所述混风箱上依次连接设置有第一电动阀、进气口,所述吸附风道与前置过滤器之间设有第二电动阀;
所述催化燃烧热脱附通道包括通过管道依次与第一电动三通阀门相连接的抽提风道、第一阻火器、加热器、滤网、催化剂床、防爆片、第二阻火器、注射风机、第二电动三通阀门,所述第二电动三通阀门与所述注射加热管通过注射风道相连,所述第三电动三通阀门还与排气筒相连通,所述第二电动三通阀门与沸石转轮脱附区之间设有依次连接板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前置过滤器的第一旁通风道,所述混风箱与沸石转轮脱附区之间设有第二旁通风道,所述第二旁通风道上设有第三电动阀;
所述冷却补氧通道包括与所述板式换热器相连的沸石转轮冷却区以及经前置过滤器与所述沸石转轮冷却区相连的新风电动阀门。
优选地,所述注射加热管和抽提管按照间距1~2m分不同高度埋入所述污染土壤堆体内。
优选地,所述污染土壤堆体上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抽提吸附浓缩通道的入口处设有气体浓度探测器,所述混风箱上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器与滤网之间设有处置前温度传感器,所述催化剂床与防爆片之间设有处置后温度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抽提风道上设有一端与所述抽提风道相连通的第四电动阀。
优选地,所述排气筒上设有尾气浓度探测仪。
优选地,当所述气体浓度探测器检测到抽提可燃性气体浓度达到50%爆炸极限时,所述PLC控制柜将调整所述第一电动三通阀门使所述抽提风机仅与吸附管道连通,调整第二电动三通阀门使所述注射风机仅与第一旁通风道连通,调整所述第三电动三通阀门使所述沸石转轮吸附区仅与排气筒连通,同时开启第一电动阀和第四电动阀,关闭第二电动阀。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的低能耗有机污染土壤浓缩热处理装置有机地结合了气相抽提,催化燃烧,沸石吸附的优点,有效地降低了污染土壤中污染物含量,并通过工艺优化,余热回收利用降低了有机污染土壤修复处置过程的能源消耗,同时使用沸石作为吸附材料减少了修复处置过程中危险废物的产生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低能耗有机污染土壤浓缩热处理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能耗有机污染土壤浓缩热处理装置,如图1所示,其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
具体地,所述土壤浓缩热处理装置包括污染土壤堆体1、PLC控制柜40、间隔设置在所述污染土壤堆体1内的注射加热管2和抽提管3、并联设置在所述污染土壤堆体1两端的抽提吸附浓缩通道与催化燃烧热脱附通道以及用于脱附冷却和补氧的冷却补氧通道。
如图1所示,所述抽提吸附浓缩通道包括通过管道依次与抽提管3相连接的混风箱8、抽提风机11、第一电动三通阀门12、吸附风道13、前置过滤器28、沸石转轮吸附区30、第三电动三通阀门31、板式换热器27、新风风机37,所述新风风机37末端与所述注射加热管2相连,所述混风箱8上依次连接设置有第一电动阀9、进气口10,所述吸附风道13与前置过滤器28之间设有第二电动阀26。
所述催化燃烧热脱附通道包括通过管道依次与第一电动三通阀门12相连接的抽提风道14、第一阻火器16、加热器17、滤网19、催化剂床20、防爆片22、第二阻火器23、注射风机24、第二电动三通阀门25,所述第二电动三通阀门25与所述注射加热管2通过注射风道38相连,所述第三电动三通阀门31还与排气筒32相连通,所述第二电动三通阀门25与沸石转轮脱附区34之间设有依次连接板式换热器27、管壳式换热器29、前置过滤器28的第一旁通风道39,所述混风箱8与沸石转轮脱附区34之间设有第二旁通风道,所述第二旁通风道上设有第三电动阀5。
进一步,所述冷却补氧通道包括与所述板式换热器27相连的沸石转轮冷却区35以及经前置过滤器28与所述沸石转轮冷却区35相连的新风电动阀门36。优选地,所述抽提风道14上设有一端与所述抽提风道14相连通的第四电动阀15。
污染土壤按照设计结构堆砌为污染土壤堆体1,其中注射加热管2,抽提管3按照间距1~2m分不同高度埋入污染土壤堆体1中。污染土壤修复开始时,首先PLC控制柜40关闭第三电动阀5,第一电动阀9,第四电动阀15,新风电动阀门36,控制第一电动三通阀门12使抽提风机11与吸附风道13连通,关闭第二电动三通阀门25所有通道,控制第三电动三通阀门31使沸石转轮吸附区30与新风风机37连通。
新风风机37通过注射加热管2向污染土壤堆体1中注入空气,空气流经污染土壤时,解吸并夹带土壤孔隙中的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由气流将其带走,经抽提风机11和抽提管3将污染气体抽提至管道中,由前置过滤器28去除气体中的微小颗粒物,过滤后的污染气体通过沸石转轮吸附区30通过沸石分子筛吸附有机污染物,吸附效率为90%~98%。吸附净化后的气体由新风风机37再次注入污染土壤堆体1中,如此反复循环,使污染物不断被沸石转轮吸附区30浓缩吸附。
优选地,所述污染土壤堆体1上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4,所述抽提吸附浓缩通道的入口处设有气体浓度探测器6,所述混风箱8上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7,所述加热器17与滤网19之间设有处置前温度传感器18,所述催化剂床20与防爆片22之间设有处置后温度传感器21。
抽提吸附浓缩阶段时PLC控制柜40根据风量和气体浓度探测器6数据计算出沸石转轮吸附区30达到80%吸附容量时,污染土壤修复进入催化燃烧热脱附阶段。
在抽提吸附浓缩阶段基础上,PLC控制柜40控制抽提风机11、注射风机24和新风风机37停止运行;加热器17预热,开启第三电动阀5,第二电动阀26,新风电动阀门36;调整电动三通阀门25开合度使通过注射风机24的气体约10%进入第一旁通风道39,约90%进入注射风道38;控制第三电动三通阀门31使沸石转轮吸附区30仅与排气筒32连通;最后启动抽提风机11、注射风机24和新风风机37。
此时,土壤中污染气体经抽提管3和抽提风机11输送至加热器17处被加热至200~400℃(根据污染物和催化剂特性不同,温度要求不同),加热后的污染气体经过滤网19过滤杂质与颗粒物后与催化剂20接触。在催化剂作用下,污染物在较低温度条件下氧化分解,同时释放热能使气体温度进一步升高。通过处置前温度传感器18和处置后温度传感器21对催化燃烧前后气体温度进行监控,同时结合温度传感器4和温度传感器7温度数据由PLC控制柜40调整加热器17功率大小,避免出现过热或过冷现象。加热器17可使用液化石油气或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作为热源,也可以采用电热作为热源。
催化燃烧后的气体约90%直接注入污染土壤堆体1中,约5%通过第一旁通风道39经前置过滤器28过滤后进入沸石转轮脱附区34,抽提吸附浓缩阶段和催化燃烧热脱附阶段吸附的污染物在高温作用下从沸石分子筛上脱离,脱附后的浓缩污染气体通过第三电动阀5再次进入催化燃烧室进行氧化分解。
为排除氧化分解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同时为保证沸石吸附效果,约5%通过第一旁通风道39进入管壳式换热器29后降温至50℃以下,冷却后的气体经第三电动三通阀门31从排气筒32排出,排气筒32上设有尾气浓度探测仪33用于实时监控记录排放尾气浓度数据,保证尾气排放达标。
为补充催化燃烧消耗的氧气同时对高温脱附后的沸石转轮冷却区35进行降温处理,新风风机37从新风电动阀门36处抽取空气,低温空气吸收沸石转轮冷却区35和板式换热器27的热量后注入污染土壤堆体1,实现余热的回收利用。如此反复循环,污染土壤堆体1和沸石转轮脱附区34中的污染物不断被脱附后进行催化燃烧,催化燃烧释放的热量再次用于污染物加热脱附,从而使污染土壤堆体1中污染物含量不断下降。
当气体浓度探测器6测得抽提气体污染物浓度不足运行过程中污染物最高浓度的10%或处置前温度传感器18和处置后温度传感器21温差小于5℃,此时土壤污染物含量已降低至较低水平,若仍保持高温脱附状态,需加大加热器17的功率以补充系统热量损失,耗能较高。此时污染土壤堆体1仍处于高温状态,使用气相抽提和沸石吸附可对剩余污染物进行浓缩吸附,因此收尾阶段运行方式与抽提吸附浓缩阶段基本相同,但需保持管壳式换热器29正常运行。吸附浓缩后的污染气体再经过脱附和催化燃烧处理,最终使土壤污染物含量降至合格水平。
土壤热处理过程中存在可燃气体爆炸,设备故障导致系统过热等安全问题,为保障运行过程的安全有效,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安全保障系统,安全保障系统主要包含以下单元:气体浓度探测器6,混风箱8,第一电动阀9,进气口10,抽提风机11,第一电动三通阀门12,吸附风道13,抽提管道14,第四电动阀15,阻火器16,处置前温度传感器18,处置后温度传感器21,防爆片22,阻火器23,注射风机24,板式换热器27,前置过滤器28,沸石转轮吸附区30,第三电动三通阀门31,排气筒32,第一旁通风道39,PLC控制柜40。
优选地,当所述气体浓度探测器6检测到抽提可燃性气体浓度达到50%爆炸极限时,所述PLC控制柜40将调整所述第一电动三通阀门12使所述抽提风机11仅与吸附管道13连通,调整第二电动三通阀门25使所述注射风机24仅与第一旁通风道39连通,调整所述第三电动三通阀门31使所述沸石转轮吸附区30仅与排气筒32连通,同时开启第一电动阀9和第四电动阀15,关闭第二电动阀26。
此时抽提风机11从进气口10处抽取空气进入混风箱8中与可燃气体进行稀释混匀,同时混风箱8增加气体停留时间,保证PLC控制柜40充足的反应控制时间,稀释后的气体通过第一电动三通阀门12进入吸附风道13,经过板式换热器27,沸石转轮吸附区30降温吸附处理后从排气筒32排走,从而避免高浓度可燃气体进入催化燃烧室。
同时注射风机24从第四电动阀15处抽取空气稀释抽提管道14中的可燃气体浓度。当系统故障,处置前温度传感器18和处置后温度传感器21检测显示催化燃烧室温度过高时,也可通过第四电动阀15抽提空气对系统进行紧急降温。在催化燃烧室前后设置第一阻火器16与第二阻火器23,以阻止火焰在设备、管道间蔓延。防爆片22可防止催化燃烧室发生超压破坏。
本实用新型的低能耗有机污染土壤浓缩热处理装置有机地结合了气相抽提,催化燃烧,沸石吸附的优点,有效地去降低了污染土壤中污染物含量,并通过工艺优化,余热回收利用降低了有机污染土壤修复处置过程的能源消耗,同时使用沸石作为吸附材料减少了修复处置过程中危险废物的产生量。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6)

1.一种低能耗有机污染土壤浓缩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浓缩热处理装置包括污染土壤堆体(1)、PLC控制柜(40)、间隔设置在所述污染土壤堆体(1)内的注射加热管(2)和抽提管(3)、并联设置在所述污染土壤堆体(1)两端的抽提吸附浓缩通道与催化燃烧热脱附通道以及用于脱附冷却和补氧的冷却补氧通道;
所述抽提吸附浓缩通道包括通过管道依次与抽提管(3)相连接的混风箱(8)、抽提风机(11)、第一电动三通阀门(12)、吸附风道(13)、前置过滤器(28)、沸石转轮吸附区(30)、第三电动三通阀门(31)、板式换热器(27)、新风风机(37),所述新风风机(37)末端与所述注射加热管(2)相连,所述混风箱(8)上依次连接设置有第一电动阀(9)、进气口(10),所述吸附风道(13)与前置过滤器(28)之间设有第二电动阀(26);
所述催化燃烧热脱附通道包括通过管道依次与第一电动三通阀门(12)相连接的抽提风道(14)、第一阻火器(16)、加热器(17)、滤网(19)、催化剂床(20)、防爆片(22)、第二阻火器(23)、注射风机(24)、第二电动三通阀门(25),所述第二电动三通阀门(25)与所述注射加热管(2)通过注射风道(38)相连,所述第三电动三通阀门(31)还与排气筒(32)相连通,所述第二电动三通阀门(25)与沸石转轮脱附区(34)之间设有依次连接板式换热器(27)、管壳式换热器(29)、前置过滤器(28)的第一旁通风道(39),所述混风箱(8)与沸石转轮脱附区(34)之间设有第二旁通风道,所述第二旁通风道上设有第三电动阀(5);
所述冷却补氧通道包括与所述板式换热器(27)相连的沸石转轮冷却区(35)以及经前置过滤器(28)与所述沸石转轮冷却区(35)相连的新风电动阀门(3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浓缩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加热管(2)和抽提管(3)按照间距1~2m分不同高度埋入所述污染土壤堆体(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土壤浓缩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染土壤堆体(1)上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4),所述抽提吸附浓缩通道的入口处设有气体浓度探测器(6),所述混风箱(8)上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7),所述加热器(17)与滤网(19)之间设有处置前温度传感器(18),所述催化剂床(20)与防爆片(22)之间设有处置后温度传感器(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土壤浓缩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提风道(14)上设有一端与所述抽提风道(14)相连通的第四电动阀(1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土壤浓缩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筒(32)上设有尾气浓度探测仪(3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土壤浓缩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气体浓度探测器(6)检测到抽提可燃性气体浓度达到50%爆炸极限时,所述PLC控制柜(40)将调整所述第一电动三通阀门(12)使所述抽提风机(11)仅与吸附风道(13)连通,调整第二电动三通阀门(25)使所述注射风机(24)仅与第一旁通风道(39)连通,调整所述第三电动三通阀门(31)使所述沸石转轮吸附区(30)仅与排气筒(32)连通,同时开启第一电动阀(9)和第四电动阀(15),关闭第二电动阀(26)。
CN202122611752.XU 2021-10-28 2021-10-28 一种低能耗有机污染土壤浓缩热处理装置 Active CN2173697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11752.XU CN217369743U (zh) 2021-10-28 2021-10-28 一种低能耗有机污染土壤浓缩热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11752.XU CN217369743U (zh) 2021-10-28 2021-10-28 一种低能耗有机污染土壤浓缩热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69743U true CN217369743U (zh) 2022-09-06

Family

ID=83084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11752.XU Active CN217369743U (zh) 2021-10-28 2021-10-28 一种低能耗有机污染土壤浓缩热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6974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94152A (zh) * 2021-10-28 2022-01-07 北京冽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能耗有机污染土壤浓缩热处理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94152A (zh) * 2021-10-28 2022-01-07 北京冽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能耗有机污染土壤浓缩热处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824192U (zh) 一种VOCs废气高效吸附脱附催化燃烧处理系统
CN203437014U (zh) 可移动一体式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CN202478779U (zh) 吸附-催化燃烧处理有机废气系统设备
CN204247047U (zh) 有机废气吸附浓缩催化燃烧与低温等离子耦合净化系统
CN105371286A (zh) 一种净化挥发性有机废气的预热式催化燃烧系统
CN103331086A (zh) 可移动一体式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CN201295583Y (zh) 吸附催化一体化装置
CN205760438U (zh) 一种用于处理VOCs的活性炭吸附浓缩及蓄热式热氧化器的集成装置
CN107537280A (zh) 分子筛转轮在voc处理中的应用方法
CN217369743U (zh) 一种低能耗有机污染土壤浓缩热处理装置
CN107569968A (zh) 一种有机废气蓄热氧化装置及方法
CN110975515A (zh) 一种通电加热再生的活性炭吸附净化系统和方法
CN110975514A (zh) 一种采用真空电热再生的活性炭吸附净化系统和方法
CN113894152A (zh) 一种低能耗有机污染土壤浓缩热处理装置
CN101811035A (zh) 去除挥发性有机物脱附的气体供给装置及方法
CN207153400U (zh) 一种有机废气蓄热氧化装置
CN207394892U (zh) 一种吸附与RTO联合VOCs脱除装置
CN212369870U (zh) VOCs废气处理的自动控制系统
CN212119479U (zh) 一种沸石转轮吸附脱附催化燃烧一体机
CN210186776U (zh) 一种用于半导体行业的废气处理系统
CN113262604A (zh) VOCs废气处理的自动控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3605241U (zh) 一种蓄热式热力焚烧炉结构
CN217662415U (zh) 一种活性炭吸附浓缩催化燃烧系统
CN205424950U (zh) 一种净化挥发性有机废气的预热式催化燃烧系统
CN211987828U (zh) 一种氮气保护活性炭吸附脱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023, Zone A, 3rd Floor, No. 101 West Fourth Ring South Road,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100161

Patentee after: Beijing Shanshui Beaut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100055 515-518, floor 5, building 1, 248 Guang'anmenwa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Leq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23

Address after: Room 307, Block B, Building 1, Jinan Yaogu, North Section of Gangxing Third Road, High tech Zone,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50100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Xianq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Room 023, Zone A, 3rd Floor, No. 101 West Fourth Ring South Road,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100161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Shanshui Beaut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