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64697U - 盲孔导液的雾化芯 - Google Patents

盲孔导液的雾化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64697U
CN217364697U CN202220630174.6U CN202220630174U CN217364697U CN 217364697 U CN217364697 U CN 217364697U CN 202220630174 U CN202220630174 U CN 202220630174U CN 217364697 U CN217364697 U CN 2173646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atomizing
blind hole
porous body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3017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光榕
郑贤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Happy Vaping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Happy Vaping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Happy Vaping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Happy Vaping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3017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646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646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646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盲孔导液的雾化芯,可渗透雾化液的多孔体,所述多孔体在相对的两个侧面分别设有导液盲孔,所述多孔体在非导液盲孔所在表面的至少一面设为雾化面,所述雾化面上敷设有发热电阻,所述发热电阻的两端连接设有电极引线。其有益之处在于具有很好的结构强度,不易碎裂损坏,可靠性好;导液性能良好、导液迅速充分,导液性和锁液性达到一种平衡,使得雾化芯的烟液雾化量增大,又避免造成漏液,且结构简单,方便组装到雾化器内,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盲孔导液的雾化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雾化设备的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盲孔导液的雾化芯。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雾化设备具体包括电子烟具、医疗用的药液雾化设备等,其基本任务是提供加热过程,将电子雾化设备内储存的烟液、药液等溶液转化为气雾、烟雾、气溶胶、蒸气等。
电子雾化设备,一般包括电池组件和雾化器,电池组件内安装有电池,电池给雾化器供应电源,雾化器包括安装于雾化座上的雾化芯,雾化芯在通电时可将待雾化的溶液即雾化液加热雾化成气雾或气溶胶。
市场上现有的雾化芯,出现多孔体导液材料,一般由多孔陶瓷制成,其上设有导液凹槽,其结构不均匀造成强度不好,容易发生碎裂,可靠性不良;同时,雾化液一般从储液腔流动至多孔体的上表面,上表面再渗透至下表面进行雾化,需渗透穿过整个多孔体,导液效果差,容易导致雾化量不足。另外,一般雾化器,包括雾化器壳体、雾化罩、雾化芯、雾化座、底座、连接电极等,配件多、结构复杂,且雾化芯需要焊接电极引线,雾化芯安装到雾化器内时,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盲孔导液的雾化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盲孔导液的雾化芯,包括可渗透雾化液的多孔体,所述多孔体在相对的两个侧面分别设有导液盲孔,所述多孔体在非导液盲孔所在表面的至少一面设为雾化面,所述雾化面上敷设有发热电阻,所述发热电阻的两端连接设有电极引线。
优选地,所述导液盲孔对称设于所述多孔体的相对的两个侧面上,所述多孔体的横截面构成工字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导液盲孔的开口所在的多孔体表面设为圆弧面以便将其贴合套装于雾化管的内壁。
优选地,所述雾化面设于所述多孔体的相对的两个侧面。
优选地,所述多孔体由多孔陶瓷体、或微孔玻璃体、或微孔金属体构成。
优选地,所述发热电阻为发热层,所述发热层的两个远端分别连接设有电极盘,所述发热层设有雾化通孔,雾化液可通过所述导液盲孔进入所述多孔体内并渗透至所述雾化面,所述发热层通电发热时使雾化面上的雾化液蒸发成气雾并从雾化通孔散发出来。
优选地,所述发热层由多孔金属片、或金属镀膜构成。
优选地,所述金属镀膜包括过渡膜与发热膜,所述雾化通孔为微通孔,所述过渡膜与发热膜均设有微通孔。
优选地,所述金属镀膜的外侧还设有保护膜,所述保护膜设有微通孔。
优选地,所述电极引线连接设于所述电极盘上,所述电极盘由金属片、或金属镀膜、或金属印刷层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盲孔导液的雾化芯用于雾化设备,其中两个导液盲孔的中间构成的横隔壁,使该雾化芯的多孔体构成工字型结构,具有很好的结构强度,不易碎裂损坏,可靠性好。雾化芯中两个导液盲孔构成的工字型结构,也使得导液盲孔至多孔体1的表面距离均匀,导液性能良好,而中间的横隔壁又具有一定的隔液、锁液性能、降低烟液的流动性,使雾化芯在工作中,导液性和锁液性达到一种平衡,使得雾化芯的烟液雾化量增大,又避免造成漏液。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雾化芯,结构简单,可以非常方便地组装到雾化器内,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雾化芯的立体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雾化芯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金属镀膜层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雾化芯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雾化芯的正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雾化芯的侧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雾化芯的截面A-A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雾化芯的截面B-B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雾化芯的截面C-C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雾化芯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如图1~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盲孔导液的雾化芯,用于安装在电子雾化设备的雾化器内,其主体是可渗透雾化液的多孔体1,多孔体1在相对的两个侧面分别向内设有对称的导液盲孔10,导液盲孔10的中心线处于同一轴线上,导液盲孔10的中间设有横隔壁101,使两个导液盲孔10隔开而不连通。多孔体在非导液盲孔所在表面的其中一面设为雾化面11,雾化面11上敷设有发热电阻,本实施例中发热电阻为发热层2,发热层2的两个远端分别连接设有电极盘3,发热层2设有雾化通孔20,雾化液可通过导液盲孔10的开口进入多孔体1内并渗透至雾化面11,发热层2通电发热时使雾化面11上的雾化液蒸发成气雾并从雾化通孔20散发出来。另外,导液盲孔10的开口所在的侧面设为圆弧面以便将该侧面贴合套装于雾化管(图中未示)的内壁。
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多孔体1为多孔陶瓷体,发热层2为金属镀膜2,金属镀膜由金属纳米镀膜构成,金属镀膜上的雾化通孔是许多均匀分布且微米级的微通孔20,微通孔20可使多孔体1内的雾化液从金属镀膜渗出并雾化。由于金属镀膜发热面积大又具有微通孔20,故使用金属镀膜对雾化液进行加热时,雾化液的蒸发雾化迅速且雾化量大,雾化效果好。另金属镀膜整个面发热,受热均匀,不容易产生积碳与漏液的现象;在高温工作下没有不均衡的热应力,金属镀膜没有断路风险,使得产品的使用一致性得到提升,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
电极盘3由金属银印刷层构成,金属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良好的接触效果,且不易分解、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金属镀膜2包括过渡膜21与发热膜22,金属镀膜2外侧还设有保护膜23。过渡膜21与发热膜22、保护膜23相互贴合连接,过渡膜21与发热膜22、保护膜23均设有微通孔便于雾化液渗出并雾化。过渡膜21由金属钛构成、主要不用于发热,发热膜22由金属铂构成、主要用于发热。发热膜22选用铂金属,系因考虑到铂Pt不仅具有较低的电阻率,更重要是因它的化学惰性,可以有效地阻止薄膜与陶瓷基底间在工作高温下的相互扩散导致阻值升高影响雾化芯工作的一致性。过渡膜21钛层不仅可以增强金属铂Pt与基底的粘附性,而且可以在雾化器工作的高温下阻止金属铂与陶瓷基体中的硅材料发生反应生成硅化物。
本实施例中保护膜23由氮化硅材料构成,保护膜23用以保护发热膜22,具有防止发热膜被氧化、腐蚀,同时具有绝缘作用。
如图7、图9所示,雾化芯的多孔体1中间设有横隔壁101,使两个导液盲孔10隔开而不连通,导液盲孔10对称设于多孔体1的相对两个侧面上。两个导液盲孔10的中间构成的横隔壁101,使该雾化芯的多孔体1构成工字型结构,具有很好的结构强度,不易碎裂损坏,可靠性好。雾化芯中两个导液盲孔10构成的工字型结构,也使得导液盲孔10至多孔体1的表面距离均匀,导液性能良好,而中间的横隔壁101又具有一定的隔液、锁液性能、降低烟液的流动性,使雾化芯在工作中,导液性和锁液性达到一种平衡,使得雾化芯的烟液雾化量增大,又避免造成漏液。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雾化芯,结构简单,可以非常方便地组装到雾化器内,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
实施例二
如图10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在其余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本实施例增加了一个雾化面11,将两个雾化面11设于多孔体1的相对的两个侧面,即多孔体1的两个侧面都可发热雾化,这样可以增加雾化面积、加大雾化量。
在其它实施例中,多孔体1也可由微孔玻璃体、或微孔金属体等材料构成。
在其它实施例中,发热电阻也可以是具有一定路径的发热丝。
在其它实施例中,发热层2也可由多孔金属片等材料构成。
在其它实施例中,电极盘3也可由金属片、或金属镀膜构成。
在其它实施例中,过渡膜21的构成材料还可以是钽、铌、氮化钛、氮化钽、氮化铌等,发热膜22的构成材料还可以是铂、银、钯、镍、铬、银钯合金、镍铬合金等。保护膜23的构成材料还可以是氧化铝氮化硼、氮化钛、氮化钽等,保护膜的厚度为50nm-1um。
在其它实施例中,雾化面与发热膜之间还可设有多孔绝缘层,避免发热膜漏电,使其电能集中,发热和雾化效果更好。
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在导液盲孔内设有储液介质,如有机棉、玻璃纤维材料、海绵、硅藻土等,设有储液介质可使雾化液在导液盲孔内进行缓存,防止过度供液或供液不足,也可避免在导液盲孔内积聚气泡导致供液不畅。
以上所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上述具体实施例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范畴内,可以出现各种变形及修改,凡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以上描述所做的润饰、修改或等同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盲孔导液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渗透雾化液的多孔体,所述多孔体在相对的两个侧面分别设有导液盲孔,所述多孔体在非导液盲孔所在表面的至少一面设为雾化面,所述雾化面上敷设有发热电阻,所述发热电阻的两端连接设有电极引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盲孔导液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盲孔对称设于所述多孔体的相对的两个侧面上,所述多孔体的横截面构成工字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盲孔导液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盲孔的开口所在的多孔体表面设为圆弧面以便将其贴合套装于雾化管的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盲孔导液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面设于所述多孔体的相对的两个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盲孔导液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体由多孔陶瓷体、或微孔玻璃体、或微孔金属体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盲孔导液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电阻为发热层,所述发热层的两个远端分别连接设有电极盘,所述发热层设有雾化通孔,雾化液可通过所述导液盲孔进入所述多孔体内并渗透至所述雾化面,所述发热层通电发热时使雾化面上的雾化液蒸发成气雾并从雾化通孔散发出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盲孔导液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层由多孔金属片、或金属镀膜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盲孔导液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镀膜包括过渡膜与发热膜,所述雾化通孔为微通孔,所述过渡膜与发热膜均设有微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盲孔导液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镀膜的外侧还设有保护膜,所述保护膜设有微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盲孔导液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引线连接设于所述电极盘上,所述电极盘由金属片、或金属镀膜、或金属印刷层构成。
CN202220630174.6U 2022-03-21 2022-03-21 盲孔导液的雾化芯 Active CN2173646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30174.6U CN217364697U (zh) 2022-03-21 2022-03-21 盲孔导液的雾化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30174.6U CN217364697U (zh) 2022-03-21 2022-03-21 盲孔导液的雾化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64697U true CN217364697U (zh) 2022-09-06

Family

ID=83102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30174.6U Active CN217364697U (zh) 2022-03-21 2022-03-21 盲孔导液的雾化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646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509370U (zh) 雾化芯、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JP2023539321A (ja) 電子霧化装置及びその霧化器、霧化コア
CN113141678A (zh) 发热体的制造方法
EP4260716A1 (en) Atomizing core, atomizer, aerosol genera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chining atomizing core
CN211129733U (zh) 雾化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WO2023179257A1 (zh) 横向导液的雾化器
CN218185267U (zh) 发热体、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7364699U (zh) 横向导液的电子烟雾化器
CN114794566A (zh) 一种导液玻璃基体以及发热体的制备方法
CN217364691U (zh) 中心通孔导液的雾化芯
CN217364697U (zh) 盲孔导液的雾化芯
CN110101119A (zh) 发热体和电子烟
WO2020142996A1 (zh) 用于电子烟的雾化片及雾化器
CN114711470A (zh) 盲孔导液的雾化芯
WO2023193644A1 (zh) 雾化芯、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5075504U (zh) 发热组件
CN217364700U (zh) 横向导液的雾化芯
WO2022170726A1 (zh) 发热体、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2937913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芯
CN114794568A (zh) 发热体、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4794569A (zh) 一种雾化芯、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CN114794567A (zh) 发热体、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4794565A (zh) 发热体、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9537474U (zh) 玻璃纤维发热体及雾化器
CN217089633U (zh) 雾化芯及电子雾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