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57394U - 空气净化装置和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气净化装置和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57394U
CN217357394U CN202220429132.6U CN202220429132U CN217357394U CN 217357394 U CN217357394 U CN 217357394U CN 202220429132 U CN202220429132 U CN 202220429132U CN 217357394 U CN217357394 U CN 2173573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duct
assembly
purification
duct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2913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展
田雪梅
李伟伟
刘德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2913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573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573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573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和空调室内机,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限定出一端开口的容纳空间,所述壳体的侧壁设有通气口;风道组件,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能够通过所述开口移出;所述风道组件设有进气口,在所述风道组件安装于所述容纳空间时,所述进气口与所述通气口相连通。这样可将风道组件从壳体的容纳空间内移出,便于对风道组件进行清洗,保持风道组件的整洁,从而保障空气净化装置的空气净化能力。壳体的侧壁设有通气口,风道组件的进气口与通气口相连通,这样可避免风道组件设于容纳空间内时,壳体阻碍风道组件的进气,从而保障了空气能够正常在风道组件内流通。

Description

空气净化装置和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和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用户对空气质量要求的逐渐提高,空气净化装置也逐渐普及,空气在净化风道内进行净化,空气中的灰尘与杂质会落入净化风道内,需要定期对净化风道进行清洗以保持净化风道的整洁,以提高空气净化装置的净化能力。
相关技术中公开了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壳体、制冷组件和净化组件,壳体具有空腔,壳体开设有第一出风口和与第一出风口间隔设置的第二出风口;制冷组件容纳于空腔,该制冷组件包括第一风道组件,第一风道组件对应于第一出风口设置;净化组件容纳于空腔,且与制冷组件间隔设置,净化组件包括第二风道组件、加湿组件和静电除尘组件,第二风道组件对应于第二出风口设置,加湿组件与第二风道组件可拆卸连接,静电除尘组件与加湿组件可拆卸连接,加湿组件设于第二风道组件和静电除尘组件之间。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相关技术中,针对净化设备,大多关注于净化功能组件的可拆卸,例如,加湿组件、静电除尘组件等,而风道组件(例如,上述的第二风道组件)则固定设置于净化设备内,不便于拆卸,进而导致不便于风道组件的清洗。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和空调室内机,以解决如何便于清洗风道组件,提高空气净化装置净化能力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第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限定出一端开口的容纳空间,所述壳体的侧壁设有通气口;风道组件,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能够通过所述开口移出;所述风道组件设有进气口,在所述风道组件安装于所述容纳空间时,所述进气口与所述通气口相连通。
可选地,所述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净化组件,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与所述风道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净化组件设有净化出口;所述风道组件构造有风道,所述风道的起始端与所述进气口相连通,所述净化出口与所述风道相连通。
可选地,所述风道组件还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位于所述进气口上方,所述净化组件包括:水箱,所述水箱设于所述风道组件上方,所述水箱的部分箱体向下延伸至所述第一缺口内;净化构件,与所述水箱相连通,且设于所述水箱向下延伸的部分箱体处,所述净化构件通过所述第一缺口位于所述风道内,所述净化构件设有所述净化出口。
可选地,所述第一缺口设于所述风道组件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时,所述风道组件远离所述开口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风道组件包括:风道壳体,所述风道壳体内构造有所述风道;限位板,设于所述风道壳体的上表面的边沿,且向上延伸至所述水箱的外壁面。
可选地,所述壳体的侧壁还设有出风口,所述风道组件包括:风道壁,设有第二缺口,所述风道的末端通过所述第二缺口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沿所述风道组件的上下方向,所述第二缺口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风道壁的长度。
可选地,所述风道组件还包括:导流板,设于所述风道内且呈螺旋状,用于将所述风道构造为螺旋风道。
可选地,所述壳体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开口相对设置,所述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连接配合件,设于所述风道组件背离所述开口的一侧,所述连接配合件与所述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以使所述风道组件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抽拉件,设于所述风道组件,且位于所述风道组件朝向所述开口的一侧。
根据本申请第二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装置和空调室内机,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能够便于风道组件的安装于拆卸,壳体限定出一端开口的容纳空间,风道组件能够通过开口移出,这样可将风道组件从壳体的容纳空间内移出,便于对风道组件进行清洗,保持风道组件的整洁,从而保障空气净化装置的空气净化能力。壳体的侧壁设有通气口,在风道组件安装于容纳空间时,风道组件的进气口与通气口相连通,这样可避免风道组件设于容纳空间内时,壳体阻碍风道组件的进气,从而保障了空气能够正常在风道组件内流通。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空气净化装置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空气净化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风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空气净化装置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空气净化装置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壳体;110、容纳空间;120、开口;130、通气口;140、注水口;150、出风口;101、第一侧壁;102、环形凸圈;103、限位件;104、连接件;20、净化组件;210、水箱;211、限位配合件;212、加水口;220、净化构件;221、净化出口;30、风道组件;310、风道;320、进气口;330、第一缺口;340、第二缺口;301、限位板;302、风道壁;303、导流板;304、连接配合件;40、固定端子;50、移动端子;60、电流保护装置;70、注水管;80、抽拉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8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空调室内机包括空气净化装置。
采用该可选实施例,空气净化装置能够对室内的空气进行净化,以提高室内的空气质量,满足用户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净化装置,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10和风道组件30。壳体10限定出一端开口120的容纳空间110,且壳体10设有通气口130。风道组件30可拆卸地设于容纳空间110内,且能够通过开口120移出。风道组件30设有进气口320,在风道组件30安装于容纳空间110时,进气口320与通气口130相连通。
采用该可选实施例,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10,能够便于风道组件30的安装于拆卸,壳体10限定出一端开口120的容纳空间110,风道组件30能够通过开口120移出,这样可将风道组件30从壳体10的容纳空间110内移出,便于对风道组件30进行清洗,保持风道组件30的整洁,从而保障空气净化装置的空气净化能力。壳体10设有通气口130,在风道组件30安装于容纳空间110内时,风道组件30的进气口320与通气口130相连通,这样可避免风道组件30设于容纳空间110内时,壳体10阻碍风道组件30的进气,从而保障了空气能够正常在风道组件30内流通。
如图1、图2、图4和图6所示,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净化组件20,净化组件20可拆卸地设于容纳空间110内,且净化组件20与风道组件30可拆卸连接,净化组件20设有净化出口221。风道组件30构造有风道310,风道310的起始端与进气口320相连通,净化出口221与风道310相连通。
采用该可选实施例,风道组件30构造有风道310,风道310的起始端与进气口320相连通,空气能够通过进气口320在风道310内流动。净化组件20的净化出口221与风道310相连通,从而净化风道310内的空气。净化组件20可拆卸地设于容纳空间110内,且净化组件20与风道组件30可拆卸连接。这样方便对净化组件20和风道组件30进行清洗,确保了空气净化装置的整洁性,保证了空气净化装置净化空气的能力。
如图1至图3和图6所示,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风道组件30还设有第一缺口330,第一缺口330位于进气口320上方。净化组件20包括水箱210和净化构件220,水箱210设于风道组件30上方,水箱210的部分箱体向下延伸至第一缺口330内。净化构件220与水箱210相连通,且净化构件220设于水箱210向下延伸的部分箱体处,净化构件220通过第一缺口330位于风道310内,净化构件220设有净化出口221。
采用该可选实施例,净化组件20包括水箱210和净化构件220,净化构件220与水箱210相连通,且净化构件220位于风道310内。净化构件220能够将水箱210内的水荷电形成荷电水雾。净化构件220设有净化出口221,荷电水雾通过净化出口221进入风道310内,荷电水雾能够吸附风道310内的空气中的灰尘、杂质等污染物,实现对空气的净化。
风道组件30设有第一缺口330,水箱210设于风道组件30的上方,水箱210的部分箱体向下延伸至第一缺口330内,净化构件220设于水箱210向下延伸的部分箱体处,这样可使净化构件220通过第一缺口330位于风道310内,以向风道310内提供荷电水雾。第一缺口330位于进气口320的上方,进气口320与风道310的起始端相连通,这样可使净化构件220位于风道310的起始端,从而延长净化构件220所提供的荷电水雾与空气的接触路程,提高对空气的净化效果。
水箱210设于风道组件30的上方,水箱210的部分箱体向下延伸至第一缺口330内。这样,当需要清洁风道组件30和水箱210时,只需拿取风道组件30,就可将风道组件30和水箱210同时通过开口120从容纳空间110内移出,方便对风道组件30和水箱210进行拆卸和清洗。在从容纳空间110移出风道组件30和水箱210后,可沿第一缺口330的开设方向分离风道组件30与水箱210,以便于分别对风道组件30和水箱210清洗。同时这样设置水箱210内的水流可在重力的作用下向净化构件220流动,减少了水泵的使用,从而降低空气净化装置的生产成本。
如图2所示,可选地,净化构件220设有净化出口221,净化出口221与风道310相连通。
采用该可选实施例,净化构件220将水箱210内的水荷电形成荷电水雾,荷电水雾进净化出口221流出后流入风道310内,从而吸附风道310内的空气中的灰尘、杂质等污染物,实现对空气的净化。
可选地,荷电水雾将风道310内的空气中的灰尘、杂质吸附完成后,风道310内还剩余部分荷电水雾,剩余部分荷电水雾可由风道310内流动至室内,实现对空气的加湿作用。这样,可使得空气净化装置不仅具有净化空气的功能,同时还具有加湿空气的功能。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缺口330设于风道组件30位于容纳空间110内时,风道组件30远离开口120的一端。
采用该可选实施例,水箱210设于风道组件30的上方,水箱210的部分箱体向下延伸至第一缺口330内,风道组件30与水箱210沿第一缺口330的开设方向分离。第一缺口330设于风道组件30远离开口120的一端,也就是第一缺口330朝向容纳空间110的侧壁。当水箱210和风道组件30位于容纳空间110内时,容纳空间110的侧壁会阻碍水箱210沿第一缺口330的开设方向移动,从而保证了水箱210和风道组件30之间的稳定连接,提高了空气净化装置的可靠性。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风道组件30包括风道壳体和限位板301,风道壳体内构造有风道310,限位板301设于风道壳体的上表面的边沿,且向上延伸至水箱210的外壁面。
采用该可选实施例,风道组件30包括风道壳体和限位板301,水箱210设于风道组件30的上方,也就是位于风道壳体的上方。限位板301设于风道壳体的上表面的边沿,且向上延伸至水箱210的外壁面。这样可对水箱210进行固定,防止在移动风道组件30和水箱210时,水箱210与风道组件30发生相对移动,增加了水箱210和风道组件3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如图2、图3和图6所示,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壳体10的侧壁还设有出风口150,风道组件30包括风道壁302,风道壁302设有第二缺口340,风道310的末端通过第二缺口340与出风口150连通,沿风道组件30的上下方向,第二缺口340的长度大于或等于风道壁302的长度。
风道壁302设有第二缺口340,风道310的末端通过第二缺口340与出风口150连通,空气在风道310内完成净化后依次经过第二缺口340与出风口150流出。沿风道组件30的上下方向,第二缺口340的长度大于或等于风道壁302的长度。第二缺口340与风道310相连通,可在拆卸风道310后,通过第二缺口340对风道组件30进行清洗。第二缺口340的长度大于或等于风道壁302的长度,这样可便于对风道组件30进行清洗。采用该可选实施例,第二缺口340不仅能够使空气流出风道310,还便于对风道组件30进行清洗,使得风道组件30的结构简单,易于生产与制造。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风道组件30还包括导流板303,导流板303设于风道310内且呈螺旋状,导流板303将风道310构造为螺旋风道。
采用该可选实施例,导流板303将风道310构造为螺旋风道,空气在风道310的起始端与荷电水雾混合后向风道310的末端流动,螺旋风道可增加空气与荷电水雾在风道组件30内的流动路径。在流动过程中,空气与水雾充分混合,对空气的净化效果增强,净化效率得到提升。
如图5和图7所示,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壳体10设有连接件104,连接件104与开口120相对设置,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连接配合件304,连接配合件304设于风道组件30背离开口120的一侧,连接配合件304与连接件104可拆卸连接,以使风道组件30与壳体10可拆卸连接。
采用该可选实施例,壳体10设有连接件104,连接件104与开口120相对设置,连接配合件304设于风道组件30背离开口120的一侧,这样可使连接件104与连接配合件304不阻碍风道组件30在容纳空间110内的移入与移出。
连接配合件304与连接件104相配合时,可将风道组件30稳定连接于容纳空间110内,防止因空气净化装置的晃动或倾斜等因素,风道组件30通过开口120从容纳空间110内脱落,从而保证了空气净化装置的可靠性。连接配合件304与连接件104可拆卸连接,连接件104与连接配合件304相拆卸后,可将风道组件30通过开口120从容纳空间110内移出,便于对风道组件30进行清洗。
可选地,连接件104与连接配合件304可为卡槽卡扣连接、磁吸连接、螺栓连接等可拆卸连接方式的构件,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地,连接件104包括卡槽和卡扣中的一个,连接配合件304包括卡槽和卡扣中的另一个。
可选地,连接件104包括卡槽,卡槽贯穿壳体10的侧壁,连接配合件304包括卡扣。
采用该可选实施例,壳体10设有卡槽,卡槽贯穿壳体10的侧壁,这样卡槽与卡扣相连接时,卡扣可贯穿壳体10的侧壁,卡扣的部分扣体凸出于壳体10的外壁面,可方便对卡扣进行操作,使得卡扣与卡槽相分离,从而便于风道组件30与壳体10的拆卸。
如图1至图7所示,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抽拉件80,抽拉件80设于风道组件30,且位于风道组件30朝向开口120的一侧。
采用该可选实施例,抽拉件80设于风道组件30,且位于风道组件30朝向开口120的一侧,可通过抽拉件80将风道组件30从容纳空间110内移出,方便对风道组件30的拆卸。
如图4和图5所示,可选地,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固定端子40和移动端子50。固定端子40设于壳体10,移动端子50设于水箱210,且移动端子50与净化构件220电连接,移动端子50与固定端子40可拆卸连接;在净化组件20安装于容纳空间110的情况下,移动端子50与固定端子40连接并电导通;在净化组件20拆卸分离的情况下,移动端子50与固定端子40分离。
采用该可选实施例,水箱210和净化构件220相连通,净化构件220能够将水箱210内的水荷电形成荷电水雾,荷电水雾能够吸附空气中的灰尘、杂质等污染物,实现对空气的净化。水箱210用于向净化构件220提供净化构件220工作时所需要的水。
净化构件220荷电水雾时需要电能,移动端子50与净化构件220电连接,壳体10设有固定端子40,水箱210设有移动端子50,固定端子40能够与移动端子50电连接,以向净化构件220供电。移动端子50设于水箱210,移动端子50与固定端子40可拆卸连接。
当将净化组件20从壳体10内拆卸时,移动端子50与固定端子40分离,以便于净化组件20与壳体10的分离;当将净化组件20安装于容纳空间110内时,移动端子50也与固定端子40连接并电导通,从而实现净化构件220的供电。通过移动端子50与固定端子40的可拆卸连接,可使得净化组件20的拆装以及对净化组件20的供电操作较为简单,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固定端子40设于壳体10的第一侧壁101,第一侧壁101与开口120相对设置,移动端子50设于水箱210朝向第一侧壁101的一侧。
采用该可选实施例,壳体10设有开口120,第一侧壁101与开口120相对设置,净化组件20通过开口120移入或移出容纳空间110,也就是说,第一侧壁101与净化组件20移入或移出容纳空间110内的方向相垂直。固定端子40设于第一侧壁101,移动端子50设于水箱210朝向第一侧壁101的一侧,固定端子40与移动端子50相对设置。这样,在从容纳空间110内移入或移出净化组件20时,可直接使固定端子40与移动端子50相连接或相分离,从而使得拆卸与安装净化组件20的操作更加简单,提高净化组件20地拆卸与安装效率。
可选地,固定端子40可通过卡槽卡扣连接、螺栓连接、焊接、胶接等形式设于第一侧壁101,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侧壁101上形成有向开口120侧凸出的环形凸圈102,固定端子40设于环形凸圈102内。
采用该可选实施例,固定端子40设于环形凸圈102内,环形凸圈102可对固定端子40起保护作用,防止其他部件与固定端子40碰撞、损坏固定端子40,且保证了固定端子40与第一侧壁10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第一侧壁101形成有向开口120侧凸出的环形凸圈102,移动端子50沿开口120朝向第一侧壁101的方向移动以与固定端子40相连接,这样可避免环形凸圈102阻碍移动端子50与固定端子40之间的连接。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沿第一侧壁101朝向开口120的方向,环形凸圈102的长度大于固定端子40的长度。
采用该可选实施例,固定端子40与移动端子50相连接时,环形凸圈102的长度大于固定端子40的长度,这样环形凸圈102也可遮挡固定端子40与移动端子50的连接处,保证固定端子40与移动端子50之间的连接。同时环形凸圈102还可保持固定端子40与移动端子50的连接处的干燥与洁净,提高了空气净化装置的运行稳定性。
如图5和图7所示,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侧壁101设有限位件103,水箱210设有限位配合件211。在净化组件20安装于容纳空间110的情况下,限位件103与限位配合件211相配合,以限制水箱210沿与水箱210移入或移出容纳腔的方向相交的方向移动。
采用该可选实施例,限位件103与限位配合件211相配合,以限制水箱210沿与水箱210移入或移出容纳腔的方向相交的方向移动,这样可防止固定端子40与移动端子50相连接后,水箱210在容纳空间110内晃动,使得固定端子40和/或移动端子50受到较大的应力发生损坏。从而减少了固定端子40与移动端子50的故障率,延长了固定端子40与移动端子50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电流保护装置60和控制器。电流保护装置60与固定端子40电连接,用于检测流经固定端子40的电流的电流值;控制器与电流保护装置60电连接,用于获取电流值,并且控制器根据电流值与预设电流值的大小关系,控制电流的通断。
采用该可选实施例,电流保护装置60检测到流经固定端子40的电流的电流值后,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电流值与预设电流值的大小关系,控制电流的通断,从而保证空气净化装置的运行安全性。
可选地,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电流开关,电流开关与固定端子40串联,且电流开关与控制器相连接,控制器控制电流开关的通断。
可选地,控制器被配置为:在电流值小于预设电流值的情况下,控制器控制电流开关导通;在电流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电流值的情况下,控制器控制电流开关断开。
采用该可选实施例,在电流值小于预设电流值的情况下,也就是电流为安全的电流大小,净化组件20运行正常。在电流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电流值的情况下,也就是在电流值过大时,控制器控制电流开关断开,从而保证空气净化装置的运行安全性。
可选地,预设电流值为净化组件20运行时,最大的安全电流值。
如图2和图4所示,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注水管70,注水管70的一端口与壳体10上开设的注水口140连通,注水管70的另一端口用于接入水源。水箱210设有加水口212,加水口212与注水口140相连通。
采用该可选实施例,注水管70的出水口与注水口140相连通,水箱210的加水口212与注水口140相连通,在水箱210内缺水后,可通过注水管70向水箱210内加水,避免了将水箱210从容纳空间110内移出后加水,简化了对空气净化装置的操作。减少了水箱210从容纳空间110的移出,同时也就减少了固定端子40与移动端子50之间的拆卸次数,从而延长了固定端子40与移动端子50的使用寿命,也就是延长了空气净化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因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因而具有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8所示,可选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外壳,外壳限定出储存空间,空气净化装置设于储存空间内。外壳设有取放口,取放口与开口120相连通,风道组件30与净化组件20能够通过取放口取出。
采用该可选实施例,外壳设有取放口,取放口与开口120相连通,风道组件30与净化组件20能够通过取放口取出。这样可在不拆卸空调室内机的情况下通过取放口取出风道组件30与净化组件20,便于对风道组件30与净化组件20进行清洗。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限定出一端开口(120)的容纳空间(110),所述壳体(10)的侧壁设有通气口(130);
风道组件(30),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容纳空间(110)内,且能够通过所述开口(120)移出;所述风道组件(30)设有进气口(320),在所述风道组件(30)安装于所述容纳空间(110)时,所述进气口(320)与所述通气口(130)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净化组件(20),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容纳空间(110)内,且与所述风道组件(30)可拆卸连接,所述净化组件(20)设有净化出口(221);
所述风道组件(30)构造有风道(310),所述风道(310)的起始端与所述进气口(320)相连通,所述净化出口(221)与所述风道(310)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组件(30)还设有第一缺口(330),所述第一缺口(330)位于所述进气口(320)上方,所述净化组件(20)包括:
水箱(210),所述水箱(210)设于所述风道组件(30)上方,所述水箱(210)的部分箱体向下延伸至所述第一缺口(330)内;
净化构件(220),与所述水箱(210)相连通,且设于所述水箱(210)向下延伸的部分箱体处,所述净化构件(220)通过所述第一缺口(330)位于所述风道(310)内,所述净化构件(220)设有所述净化出口(2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缺口(330)设于所述风道组件(30)位于所述容纳空间(110)内时,所述风道组件(30)远离所述开口(120)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组件(30)包括:
风道壳体,所述风道壳体内构造有所述风道(310);
限位板(301),设于所述风道壳体的上表面的边沿,且向上延伸至所述水箱(210)的外壁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的侧壁还设有出风口(150),所述风道组件(30)包括:
风道壁(302),设有第二缺口(340),所述风道(310)的末端通过所述第二缺口(340)与所述出风口(150)连通,沿所述风道组件(30)的上下方向,所述第二缺口(340)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风道壁(302)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组件(30)还包括:
导流板(303),设于所述风道(310)内且呈螺旋状,用于将所述风道(310)构造为螺旋风道。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设有连接件(104),所述连接件(104)与所述开口(120)相对设置,所述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
连接配合件(304),设于所述风道组件(30)背离所述开口(120)的一侧,所述连接配合件(304)与所述连接件(104)可拆卸连接,以使所述风道组件(30)与所述壳体(10)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抽拉件(80),设于所述风道组件(30),且位于所述风道组件(30)朝向所述开口(120)的一侧。
10.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
CN202220429132.6U 2022-02-28 2022-02-28 空气净化装置和空调室内机 Active CN2173573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29132.6U CN217357394U (zh) 2022-02-28 2022-02-28 空气净化装置和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29132.6U CN217357394U (zh) 2022-02-28 2022-02-28 空气净化装置和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57394U true CN217357394U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45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29132.6U Active CN217357394U (zh) 2022-02-28 2022-02-28 空气净化装置和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573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65839B1 (en) Humidification device and air treatment system
CN107744366B (zh) 一种吸尘器手持机组件
EP3165840B1 (en) Humidification device and air treatment system
WO2016000412A1 (zh) 空气处理系统
CN104613562A (zh) 集尘组件、空气净化装置以及空调器
CN217357394U (zh) 空气净化装置和空调室内机
CN212390494U (zh)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CN217357398U (zh) 空气净化装置和空调室内机
CN109028531A (zh) 后框体和空气处理装置
CN217303004U (zh) 加湿组件、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WO2017177744A1 (zh) 一种空气离子化集尘净化设备
CN212390493U (zh)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CN215260334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212431109U (zh) 应用于挂式空调的水洗模块、挂式空调
JP6323404B2 (ja) 空気清浄機
CN204739690U (zh) 充电式空气净化器
CN111006324B (zh) 空调内机
KR101567568B1 (ko) 워터가이드를 이용한 워터필름 습식 공기정화장치에서 워터가이드에 구비된 와이어의 배치방법
CN216203818U (zh) 空气处理装置及空调器
CN113623745B (zh) 水净化模块及空调
CN216845099U (zh) 用于空气净化器的壳体及空气净化器
CN217357392U (zh) 净化加湿装置和空调室内机
CN216845100U (zh) 用于空气净化器的壳体组件及空气净化器
CN113623742B (zh) 水净化模块及空调
CN213040665U (zh) 水净化模块和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