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57142U - 室内机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室内机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57142U
CN217357142U CN202220342301.2U CN202220342301U CN217357142U CN 217357142 U CN217357142 U CN 217357142U CN 202220342301 U CN202220342301 U CN 202220342301U CN 217357142 U CN217357142 U CN 2173571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ght baffle
positioning
indoor unit
end cover
air 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4230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吉存
王佳林
孙婷
赫明亮
张昊
成汝振
郝本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4230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571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571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571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室内机及空调器。其中,室内机包括:换热器、风道壳体、右挡板、右立柱以及定位机构;风道壳体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上端盖和下端盖;右立柱的两端分别与上端盖和下端盖紧固连接,并且右立柱位于右挡板的前方;右挡板与风道壳体紧固连接,并用于遮挡换热器的右端部处裸露的换热管;定位机构的一部分设置在右挡板上,定位机构的另一部分设置在风道壳体上,定位机构用于在装配右挡板和风道壳体时,定位右挡板和风道壳体的相对位置。空调器包括:室内机以及与室内机连接的室外机。通过分别装配右挡板和右立柱,可以提高室内机的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室内机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室内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室内机包括立式空调室内机和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中,立式空调室内机相较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立式空调室内机吹出的风所覆盖的区域与人体较为符合,人体的受风面积大,从而提高了人体的体表温度的改变速度。
相关技术中,立式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风道壳体、换热器、左立柱和右立柱。机壳上设置有出风口和进风口。风道壳体设置在机壳内,风道壳体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上端盖和下端盖。换热器设置在机壳内并位于上端盖和下端盖之间,换热器用于与从进风口导入的空气换热。左立柱和右立柱均设置在机壳内并分别紧靠换热器的左端部和右端部。其中,右立柱包括一体设置的柱体部和挡板部;柱体部分别与上端盖和下端盖紧固连接;挡板部的自由端与换热器的右端部紧固连接并用于遮挡换热器的右端部裸露的换热管。
然而,上述的右立柱的结构复杂并且机壳内的空间小,导致右立柱的装配效率低,从而室内机的装配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右立柱的结构复杂并且机壳内的空间小,导致右立柱的装配效率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室内机,所述室内机包括换热器、风道壳体、右挡板、右立柱以及定位机构;
所述风道壳体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上端盖和下端盖;
所述右立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端盖和所述下端盖紧固连接,并且所述右立柱位于所述右挡板的前方;
所述右挡板与所述风道壳体紧固连接,并用于遮挡所述换热器的右端部处裸露的换热管;
所述换热器设置在上端盖和所述下端盖之间;
所述定位机构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右挡板上,所述定位机构的另一部分设置在所述风道壳体上,所述定位机构用于在装配所述右挡板和所述风道壳体时,定位所述右挡板和所述风道壳体的相对位置。
在上述室内机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右挡板与所述上端盖和所述下端盖中的至少一个紧固连接。
在上述室内机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右挡板包括板状的主体部和折边部;
所述主体部的连接端与所述折边部的连接紧固连接,所述主体部的自由端用于与所述下端盖紧固连接;
所述折边部用于与所述上端盖紧固连接。
在上述室内机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右挡板上的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设置在所述上端盖上的第一配合部以及设置在所述下端盖上的第二配合部;
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一配合部配合,以定位所述右挡板和所述上端盖的相对位置;
所述第二定位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配合,以定位所述右挡板和所述下端盖的相对位置。
在上述室内机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定位部为贯穿所述右挡板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配合部插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或者,
所述第一配合部为贯穿所述上端盖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定位部插设于所述第二通孔内;或者,
所述第一配合部为供所述第一定位部插入的第一凹槽。
在上述室内机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配合部设置在所述上端盖的顶面上;和/或,
所述第一配合部为杆状结构或板状结构。
在上述室内机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定位部为板状结构,所述第二定位部的连接端与所述右挡板紧固连接;
所述第二定位部与所述右挡板限定出供所述第二配合部插入的第一空腔,或者,所述第二定位部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二配合部插入的第三通孔。
在上述室内机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第一水平段和第一竖直段;所述第一水平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竖直段的连接端和所述右挡板的内侧壁紧固连接;所述第一水平段、所述第一竖直段和所述右挡板的内侧壁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一空腔;和/或,
所述第二配合部设置在所述下端盖的顶面上;和/或,
所述第二配合部包括板状的第二竖直段和两个第三竖直段;两个所述第三竖直段的连接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竖直段的两端紧固连接,并且所述第二竖直段垂直于所述第三竖直段;所述第二竖直段和所述第三竖直段均设置在所述下端盖的顶面上并与所述下端盖紧固连接;所述第二竖直段插设于所述第一空腔内,并且所述第二定位部位于两个所述第三竖直段之间。
在上述室内机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定位部为杆状结构;
所述第二配合部为供所述第二定位部插入的第四通孔或第二凹槽。
第二发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外机以及上述的室内机;
所述室内机通过管线与所述室外机连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室内机及空调器包括换热器、风道壳体、右挡板、右立柱以及定位机构;风道壳体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上端盖和下端盖;右立柱的两端分别与上端盖和下端盖紧固连接,并且右立柱位于右挡板的前方;右挡板与风道壳体紧固连接,并用于遮挡换热器的右端部处裸露的换热管;换热器设置在上端盖和下端盖之间;定位机构的一部分设置在右挡板上,定位机构的另一部分设置在风道壳体上,定位机构用于在装配右挡板和风道壳体时,定位右挡板和风道壳体的相对位置。通过上述设置,将一体结构的右立柱拆分为相互独立的右立柱和右挡板,从而在室内机的装配过程中,右立柱和右挡板可分别装配,以此降低右立柱的装配难度,能够提高室内机的装配效率。另外,右挡板通过定位机构与风道壳体装配,可以提高右挡板与风道壳体的装配效率,从而可以提高室内机的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室内机及空调器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为: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右立柱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室内机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室内机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室内机的局部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右挡板的正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右挡板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道壳体与右挡板配合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定位部处的第一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定位部处的第二立体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定位部处的第一立体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定位部处的第二立体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定位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配合部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中:
100、换热器;110、换热管;200、风道壳体;210、上端盖;220、下端盖;300、右挡板;310、主体部;320、折边部;400、右立柱;410、柱体部;420、挡板部;510、第一定位部;520、第二定位部;521、第一水平段;522、第一竖直段;530、第一配合部;540、第二配合部;541、第二竖直段;542、第三竖直段;610、机壳;620、左立柱;630、贯流风扇;640、前涡舌;650、后涡舌。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
其次,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构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右立柱的示意图。
室内机包括立式空调室内机和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中,立式空调室内机相较于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立式空调室内机吹出的风所覆盖的区域与人体较为符合,人体的受风面积大,从而提高了人体的体表温度的改变速度。
相关技术中,立式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风道壳体、换热器、左立柱和右立柱。机壳上设置有出风口和进风口。风道壳体设置在机壳内,风道壳体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上端盖和下端盖。换热器设置在机壳内并位于上端盖和下端盖之间,换热器用于与从进风口导入的空气换热。左立柱和右立柱均设置在机壳内并分别紧靠换热器的左端部和右端部。其中,参考图1,右立柱400包括一体设置的柱体部 410和挡板部420;柱体部410分别与上端盖和下端盖紧固连接;挡板部420的自由端与换热器的右端部紧固连接并用于遮挡换热器的右端部裸露的换热管。
然而,上述的右立柱的结构复杂并且机壳内的空间小,导致右立柱的装配效率低,从而室内机的装配效率低。
经过仔细分析,本公开的发明人认为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现有右立柱的形状呈不规则状,在右立柱的装配过程中,机壳内的装配空间狭小,导致右立柱的装配时间过长,以确保右立柱装配到位,从而降低了室内机的装配效率。另外,换热器的右端部处裸露的换热管的区域面积不大,而挡板部的面积远远大于换热管的裸露面积,导致了右立柱的成本较高。
有鉴于此,本公开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室内机,该室内机包括右立柱、右挡板和定位机构。右立柱设置在右挡板的前方并分别与风道壳体的上端盖和下端盖紧固连接,从而右立柱能够支撑风道壳体。定位机构设置右挡板和风道壳体之间,从而在右挡板与风道壳体装配时,定位右挡板和风道壳体的相对位置,以确保右挡板安装在预定顶位置,从而提高右挡板的装配效率。由于右立柱和右挡板为两个单独设置的零件,从而右立柱和右挡板可以单独装配,以提高室内机的装配效率。另外,与原来的挡板部相比,右挡板可以根据裸露的换热管确定尺寸,以此减少右挡板的成本,从而减小室内机的制造成本。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室内机及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
图2是本实施例的室内机的剖视图;图3是本实施例的室内机的立体图;图4是本实施例的室内机的局部立体图。
参考图2和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室内机,包括换热器 100、风道壳体200、右挡板300、右立柱400以及定位机构。
参考图3和图4,风道壳体200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上端盖210和下端盖220。其中,上端盖210和下端盖220限定出的空腔用于容纳换热器100,从而换热器100能够与室内机的进风口相对。
参考图3,右立柱400的两端分别与上端盖210和下端盖 220紧固连接,并且右立柱400位于右挡板300的前方,从而右立柱 400可以支撑整个风道壳体200,进而支撑换热器100。
参考图4,右挡板300与风道壳体200紧固连接,并用于遮挡换热器100的右端部处裸露的换热管110,从而用户在清洗过滤灰尘的过滤网时,右挡板300能够遮挡裸露的换热管110,以提升室内机内部的美观,进而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参考图4,换热器100设置在上端盖210和下端盖220之间,从而可以对从进风口导入的空气进行换热,以实现制冷或制热。
定位机构的一部分设置在右挡板300上,定位机构的另一部分设置在风道壳体200上,定位机构用于在装配右挡板300和风道壳体200时,定位右挡板300和风道壳体200的相对位置,从而可以将右挡板300快速的安装在风道壳体200上,以提升右挡板300的装配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沿室内机的高度方向,右挡板300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换热器100的高度,从而右挡板300能够遮挡裸露的换热管110。示例性地,右挡板300的高度大于换热器100的高度,可以将降低右挡板300与风道壳体200的装配难度。
由于换热器100的右端部处裸露的换热管110的面积不大,因此,右挡板300与右立柱400之间可以限定出间隙,在清洗过滤网时,用户无法正视于该间隙,从而用户不会看到裸露的换热管110,以确保室内机内部的美观。另外,该间隙的设置,可以减小右挡板300 的宽度,从而可以减小右挡板300的制造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右立柱400位于右挡板300的前方,是以室内机使用时与用户的位置进行描述。当室内机使用时,室内机朝向用户的一面为前面,该前面上设置有出风口,与前面相对的面为背面或后面。而右立柱400位于室内机的出风口和右挡板300之间,从而以用户为参考而言,右立柱400位于右挡板300的前方。
还需要说明的是,参考图2,风道壳体200还包括前涡舌 640和后涡舌650,前涡舌640和后涡舌650均设置在上端盖210和下端盖220之间,并且前涡舌640分别与上端盖210和下端盖220紧固连接,后涡舌650分别与上端盖210和下端盖220紧固连接,前涡舌 640、后涡舌650、上端盖210和下端盖220共同限定出与室内机的出风口连通的开口。另外,室内机还包括机壳610、左立柱620以及贯流风扇630。室内机的出风口和进风口设置在机壳610上。左立柱620设置机壳610内并靠近换热器100的左端部设置。
综上所述,通过分别装配右挡板300和右立柱400,可以提高室内机的装配效率,另外,还可以降低室内机的制造成本。其中,右挡板300可以事先与风道壳体200装配成一个组件,以此提高风道壳体200与右立柱400的装配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右挡板300与上端盖210和下端盖220中的至少一个紧固连接,从而将右挡板300固定在风道壳体 200上。例如,右挡板300的上端与上端盖210紧固连接,或者,右挡板300的下端与下端盖220紧固连接,或者,右挡板300的两端分别与上端盖210和下端盖220紧固连接。
右挡板300可以通过螺纹连接或卡接等方式与上端盖210 和下端盖220中的至少一个紧固连接。例如,右挡板300的上端设置有供紧固螺钉穿过的通孔,紧固螺钉与上端盖210螺纹连接。
图5是本实施例的右挡板的正视图;图6是本实施例的右挡板的立体图。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参考图5和图6,右挡板300 包括板状的主体部310和折边部320。
其中,主体部310的连接端与折边部320的连接紧固连接,主体部310的自由端用于与下端盖220紧固连接,主体部310用于遮挡换热器100的右端部处裸露的换热管110。折边部320用于与上端盖 210紧固连接,从而可以降低右挡板300与上端盖210的装配难度。
主体部310的形状可以为多边形。例如,主体部310的形状为四边形、五边形等多边形的板状结构。
主体部310的自由端可以通过螺纹连接或卡接的方式与下端盖220紧固连接。例如,主体部310的自由端设置供部分下端盖220 插入的卡接槽,从而主体部310的自由端与下端盖220卡接。
主体部310和折边部320可以为一体结构,从而可以提高主体部310和折边部320的连接强度,以提升右挡板300的使用寿命。另外,还可以提高右挡板300的制造效率。例如,采用注塑或折弯的方式制作右挡板300。
折边部320的形状可以为多边形的板状结构。例如,折边部320为四边形、五边形等多边形。
折边部320可以垂直于主体部310设置,从而主体部310 与上端盖210的侧壁面接触时,折边部320的自由端与上端盖210的顶面面接触。如此设置,折边部320上可以设置供紧固螺钉穿过的通孔,紧固螺钉与上端盖210的顶面上的螺纹孔配合,以将折边部320 固定在上端盖210上。由于紧固螺钉位于上端盖210的上方,避免了室内机的径向尺寸变大。
可选地,参考图6,沿室内机的高度方向,主体部310的相对两端均延伸设置有板状的翻边部,从而可以提高主体部310的结构强度。其中,翻边部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室内机的高度方向,并且翻边部位于折边部320的下方。
两个翻边部位于主体部310的同一侧,并且两个翻边部的自由端相对。另外,翻边部与主体部310为一体结构,从而可以提高翻边部与主体部310的连接强度。
可选地,参考图5和图6,主体部310上设置加强筋,从而可以提高主体部310的强度。示例性地,加强筋为沿室内机的高度方向延伸的加强槽。加强槽的宽度小于主体部310的宽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右立柱400为板状结构或管状结构。例如,右立柱40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平板段、第二平板段以及第三平板段。第一平板段和第二平板段之间具有第一夹角,第二平板段与第三平板段之间具有第二夹角。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右立柱400和风道壳体200均设置有定位结构,在右立柱400与风道壳体200装配时,该定位结构右立柱400和风道壳体200的相对位置。
示例性地,右立柱400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杆状部和第二杆状部,上端盖210设置有供第一杆状部插入的第一定位孔或第一定位槽,下端盖220设置有供第二杆状部插入的第二定位孔或第二定位槽。或者,上端盖210上设置第三杆状部,下端盖220上设置第四杆状部,右立柱400的上端设置有供第三杆状部插入的第三定位孔或第三定位槽,右立柱400的下端设置有供第四杆状部插入的第四定位孔或第四定位槽。
可选地,右立柱400可以通过螺纹连接或卡接等方式分别与上端盖210和下端盖220紧固连接。
图7是本实施例的风道壳体与右挡板配合的立体图。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参考图7,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右挡板300上的第一定位部510和第二定位部520、设置在上端盖 210上的第一配合部530以及设置在下端盖220上的第二配合部540。
其中,第一定位部510与第一配合部530配合,以定位右挡板300和上端盖210的相对位置。第二定位部520与第二配合部540 配合,以定位右挡板300和下端盖220的相对位置。通过上述设置,在右挡板300装配时,能够保证右挡板300的安装位置,从而可以提高右挡板300的装配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定位部510和第二定位部52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设置在右挡板300内侧。例如,第二定位部520设置在主体部310的内侧。
第一定位部510和第二定位部520均可以与右挡板300为一体结构,以提高第一定位部510和第二定位部520分别与右挡板300 的连接强度。
第一配合部530可以与上端盖210为一体结构,以提升第一配合部530和上端盖210的连接强度。
第二配合部540可以与下端盖220为一体结构,以提升第二配合部540和下端盖220的连接强度。
图8是本实施例的第一定位部处的第一立体图;图9是本实施例的第一定位部处的第二立体图。
可选地,参考图8和图9,第一定位部510为贯穿右挡板 300的第一通孔,第一配合部530插设于第一通孔内,从而定位右挡板 300与上端盖210的相对位置。
示例性地,第一通孔为圆孔或多边形孔。例如,第一通孔为三边形、四边形或五边形等多边形孔。
第一配合部530为杆状结构、板状结构或块状结构等结构,并且第一配合部530的形状与第一通孔的形状匹配。例如,第一通孔为圆孔时,相对应地,第一配合部530为圆柱形。
参考图9,第一配合部530可以设置在上端盖210的侧壁上或上端盖210的顶面上。当第一配合部530设置在上端盖210的顶面上时,第一通孔位于上端盖210的上方,从而可以提高室内机的紧凑度。例如,第一通孔设置在上述的折边部320上。
可选地,第一配合部530为贯穿上端盖210的第二通孔,第一定位部510插设于第二通孔内,从而可以定位右挡板300和上端盖210的相对位置。
第二通孔为圆孔或多边形孔。例如,第二通孔为三边形、四边形或五边形等多边形孔。
第一定位部510为杆状结构、板状结构、块状结构等结构,并且第一定位部510的形状与第二通孔的形状匹配。例如,第二通孔为圆孔时,相对应地,第一定位部510为圆柱形。
第一配合部530可以设置在上端盖210的侧壁上或上端盖 210的顶面上。当第一配合部530设置在上端盖210的顶面上时,第一定位部510位于上端盖210的上方,从而可以提高室内机的紧凑度。例如,第一定位部510设置在上述的折边部320上。
可选地,第一配合部530为供第一定位部510插入的第一凹槽,从而可以定位右挡板300和上端盖210的位置。
第一凹槽可以是圆形槽或多边形槽。例如,第一凹槽为圆形槽。
第一定位部510的形状与第一凹槽的形状适配。例如,第一凹槽为圆形槽,相对应地,第一定位部510为圆柱形。
图10是本实施例的第二定位部处的第一立体图;图11是本实施例的第二定位部处的第二立体图;图12是本实施例的第二定位部的局部放大图。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0和图11,第二定位部520为板状结构,第二定位部520的连接端与右挡板300紧固连接。
其中,第二定位部520与右挡板300限定出供第二配合部 540插入的第一空腔,或者,第二定位部520上设置有供第二配合部 540插入的第三通孔。通过上述设置,第二定位部520能够与第二配合部540定位,以定位右挡板300和下端盖220的位置。
当第一空腔存在时,第一空腔的形状可以根据第二定位部 520的形状而定,在此不作具体限制。例如,参考图13,第二定位部 520包括第一水平段521和第一竖直段522。第一水平段52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竖直段522的连接端和右挡板300的内侧壁紧固连接;第一水平段521、第一竖直段522和右挡板300的内侧壁共同限定出第一空腔。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竖直段522可以为多边形的平板结构,或者,第一竖直段522可以为弧形板结构。
当第三通孔存在时,第三通孔可以为圆孔或多边形孔。例如,第三通孔为三边形、四边形或五边形等多边形孔。
需要指出的是,第二配合部540的形状与第三通孔的形状匹配。例如,第三通孔为圆形孔,相对应地,第二配合部540为圆柱形。另外,第二配合部540为杆状结构、板状结构或块状结构等结构。
可选地,参考图11,第二配合部540设置在下端盖220 的顶面上,从而右挡板300可以与下端盖220的侧壁面接触,以减小室内机的径向尺寸。
可以理解的是,第三通孔位于下端盖220的顶面的上方,或者,第一空腔位于下端盖220的顶面的上方。
图13是本实施例的第二配合部的局部放大图。
可选地,插设于第一空腔内的第二配合部540可以是板状结构、杆状结构或块状结构。例如,参考图13,第二配合部540包括板状的第二竖直段541和两个第三竖直段542。其中,两个第三竖直段 542的连接端分别与第二竖直段541的两端紧固连接,并且第二竖直段541垂直于第三竖直段542;第二竖直段541和第三竖直段542均设置在下端盖220的顶面上并与下端盖220紧固连接;第二竖直段541插设于第一空腔内,并且第二定位部520位于两个第三竖直段542之间。
以上述的第一水平段521和第一竖直段522所限定出第二定位部520为例,第一竖直段522位于两个第三竖直段542之间,第二竖直段541位于第一竖直段522和主板部之间。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定位部520为杆状结构、板状结构或块状结构等结构。
第二配合部540为供第二定位部520插入的第四通孔或第二凹槽。
第二凹槽可以是圆形槽或多边形槽。例如,第二凹槽为圆形槽。
第二定位部520的形状与第二凹槽的形状适配。例如,第二凹槽为圆形槽,相对应地,第二定位部520为圆柱形。
第四通孔为圆孔或多边形孔。例如,第四通孔为三边形、四边形或五边形等多边形孔。
第二定位部520为杆状结构、板状结构、块状结构等结构,并且第二定位部520的形状与第四通孔的形状匹配。例如,第四通孔为圆孔时,相对应地,第二定位部520为圆柱形。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外机以及上述的室内机。其中,室内机通过管线与室外机连接。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器、风道壳体、右挡板、右立柱以及定位机构;
所述风道壳体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上端盖和下端盖;
所述右立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端盖和所述下端盖紧固连接,并且所述右立柱位于所述右挡板的前方;
所述右挡板与所述风道壳体紧固连接,并用于遮挡所述换热器的右端部处裸露的换热管;
所述换热器设置在上端盖和所述下端盖之间;
所述定位机构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右挡板上,所述定位机构的另一部分设置在所述风道壳体上,所述定位机构用于在装配所述右挡板和所述风道壳体时,定位所述右挡板和所述风道壳体的相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挡板与所述上端盖和所述下端盖中的至少一个紧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挡板包括板状的主体部和折边部;
所述主体部的连接端与所述折边部的连接紧固连接,所述主体部的自由端用于与所述下端盖紧固连接;
所述折边部用于与所述上端盖紧固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右挡板上的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设置在所述上端盖上的第一配合部以及设置在所述下端盖上的第二配合部;
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一配合部配合,以定位所述右挡板和所述上端盖的相对位置;
所述第二定位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配合,以定位所述右挡板和所述下端盖的相对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为贯穿所述右挡板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配合部插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或者,
所述第一配合部为贯穿所述上端盖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定位部插设于所述第二通孔内;或者,
所述第一配合部为供所述第一定位部插入的第一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设置在所述上端盖的顶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部为板状结构,所述第二定位部的连接端与所述右挡板紧固连接;
所述第二定位部与所述右挡板限定出供所述第二配合部插入的第一空腔,或者,所述第二定位部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二配合部插入的第三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第一水平段和第一竖直段;所述第一水平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竖直段的连接端和所述右挡板的内侧壁紧固连接;所述第一水平段、所述第一竖直段和所述右挡板的内侧壁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一空腔;和/或,
所述第二配合部设置在所述下端盖的顶面上;和/或,
所述第二配合部包括板状的第二竖直段和两个第三竖直段;两个所述第三竖直段的连接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竖直段的两端紧固连接,并且所述第二竖直段垂直于所述第三竖直段;所述第二竖直段和所述第三竖直段均设置在所述下端盖的顶面上并与所述下端盖紧固连接;所述第二竖直段插设于所述第一空腔内,并且所述第二定位部位于两个所述第三竖直段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部为杆状结构;
所述第二配合部为供所述第二定位部插入的第四通孔或第二凹槽。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外机以及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室内机;
所述室内机通过管线与所述室外机连接。
CN202220342301.2U 2022-02-18 2022-02-18 室内机及空调器 Active CN2173571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42301.2U CN217357142U (zh) 2022-02-18 2022-02-18 室内机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42301.2U CN217357142U (zh) 2022-02-18 2022-02-18 室内机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57142U true CN217357142U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46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42301.2U Active CN217357142U (zh) 2022-02-18 2022-02-18 室内机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571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03050B (zh) 空调柜机、空调器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AU2020440046B2 (en) Fresh air module and air conditioner
CN217357142U (zh) 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1854223U (zh) 进风结构、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2511594U (zh) 一种冷风扇的进风板和冷风扇
CN211977026U (zh) 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11650510U (zh) 窗式空调器
KR100732039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210602185U (zh) 面板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WO2020157824A1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JP4857794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KR101911954B1 (ko) 공기 조화기의 실내기 및 그의 조립방법
CN106765680B (zh) 室外机出风罩以及空调室外机
CN212719977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6744621U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和柜式空调
CN218781354U (zh) 空调器
CN216620016U (zh) 壁挂式空调器
CN217685479U (zh) 一种窗式空调器室内机及窗式空调器
CN217685483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窗式空调器
CN215260077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1854233U (zh) 窗式空调器
CN216080074U (zh) 新风模块、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8163135U (zh) 一种热泵外机及热泵设备
CN215723691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CN220707681U (zh) 一种空调器外壳及新风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