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03050B - 空调柜机、空调器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调柜机、空调器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03050B
CN106403050B CN201611114554.XA CN201611114554A CN106403050B CN 106403050 B CN106403050 B CN 106403050B CN 201611114554 A CN201611114554 A CN 201611114554A CN 106403050 B CN106403050 B CN 1064030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er
air
cabinet
cabinet ai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1455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03050A (zh
Inventor
陈良锐
刘国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11455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030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4030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030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030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030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 F24F1/0022Centrifugal or radial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 F24F1/003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having two or more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5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the floor; standing on the flo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24F13/06Outlets for directing or distributing air into rooms or spaces, e.g. ceiling air diffus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调柜机、空调器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该空调柜机包括壳体,该壳体内形成有风道;两个出风口,两所述出风口于横向呈间隔开设于壳体,每一出风口均与所述风道连通;至少两离心风机,每一所述离心风机均固定于所述壳体,并与所述风道连通;换热器,固定于所述壳体,并设置于两出风口与至少两离心风机之间;及至少一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离心风机运转,每一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一固定架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固定架包括安装支座及至少一与安装支座配合连接的安装臂,所述驱动电机的端部卡合于所述安装支座与一安装臂配合形成的卡持空间内。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有效调节空调柜机的出风量和出风模式,且使空调柜机的性能更加稳定。

Description

空调柜机、空调器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柜机、空调器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空调柜机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空调柜机,一般只设置一个出风口,出风模式较为单一,出风量较少,无法满足出风面积和出风量的需求,使室内空气的温度无法有效快速达到设置的温度。此外,驱动风机转动的电机固定结构复杂,安装拆卸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柜机,旨在能够有效调节空调柜机的出风量和出风模式,且电机固定更加方便快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空调柜机,包括:
壳体,该壳体内形成有风道;两个出风口,两所述出风口于横向呈间隔开设于壳体,每一出风口均与所述风道连通;至少两离心风机,每一所述离心风机均固定于所述壳体,并与所述风道连通;换热器,该换热器固定于所述壳体,并设置于两所述出风口与所述至少两离心风机之间;及至少一驱动电机,该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离心风机运转,每一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一固定架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固定架包括安装支座及至少一与安装支座配合连接的安装臂,所述驱动电机的端部卡合于所述安装支座与一安装臂配合形成的卡持空间内。
优选地,所述离心风机设有两个,两所述离心风机于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并且两所述离心风机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驱动电机设有一个,所述驱动电机的两端分别连接两所述离心风机。
优选地,所述安装支座包括第一本体及至少一对接板,每一所述对接板沿所述第一本体一端垂直延伸形成,每一所述对接板形成有第一对接孔,所述安装臂包括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形成有第二对接孔,所述安装支座与所述安装臂固接,所述第一对接孔与所述第二对接孔配合形成所述卡持空间。
优选地,每一所述对接板包括一固接部和一卡钩,所述固接部与所述卡钩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对接孔相对的两侧,所述安装臂于第二本体的两端设有与所述固接部相配合的对接部、及与所述卡钩相配合的卡孔,所述对接部与所述固接部固定连接,所述卡钩卡合于卡孔内。
优选地,所述对接板设有两个,两所述对接板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一本体相对的两端,所述安装臂设有两个,两所述第二本体与两所述对接板配合形成两所述卡持空间,所述驱动电机的两端分别卡合于两所述卡持空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本体的表面形成有第一凸筋,每一所述对接板的表面形成有第二凸筋,所述第一凸筋沿所述第一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至两对接板,并与两所述第二凸筋相连。
优选地,还包括两蜗壳,两所述蜗壳通过一固定板固接于所述壳体,每一所述蜗壳形成有一安装空间,每一安装空间装设一离心风机。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安装支座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相配合,使所述安装支座螺接于所述固定板。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设有定位柱,所述安装支座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穿设于所述定位孔。
优选地,所述安装支座与所述安装臂均为钣金件。
优选地,所述壳体开设有进风口,所述空调柜机的风的走向为:风由所述进风口进入风道,沿每一离心风机的轴向方向进入,并沿每一离心风机的一径向方向吹向所述换热器,经换热器换热后分别平行吹向两出风口。
优选地,两所述离心风机、所述换热器、及两出风口于壳体内设置的高度相当。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柜机以及与该空调柜机连接的空调室外机,该空调柜机为上述的空调柜机。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该出风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第一次检测环境温度;当环境的温度高于预设阈值时,使两个出风口中的一个开启,进行出风控制;
第二次检测环境温度,当环境温度高于预设阈值时,开启另一出风口。
优选地,在第二次检测环境的温度,当环境的温度高于预设阈值时,开启另一出风口的步骤后,还包括:
第三次检测环境的温度,当环境温度低于预设阈值时,关闭任一出风口。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采用两个出风口,当空调柜机运行时,外部空气进入风道内并从两出风口流出。两出风口实行单独关闭,单独开启,可实现分区域送风及快速控温的效果。
设置至少两离心风机,可以不通过增加风机转速的方法增加空调柜机的进出风量,从而可使用功率较小的驱动电机,不仅可以提高空调柜机调节室内空气温度的能力,而且可以减小噪音和能耗,进而提高了空调柜机的使用舒适度。同时,换热器设置于离心风机与出风口之间,可以利用离心风机较大的吹力使进入风道的空气以最大量经过换热器吹向出风口,不仅使得出风量增大,且提高了换热效率,从而使控温效果更好。
此外,用于驱动离心风机进行转动的驱动电机,单独使用一固定架将其固定于壳体,该固定结构较为稳固,且只需将安装支座与安装臂配合连接形成卡持空间,驱动电机的端部卡合于卡持空间即可,该固定结构简单方便,不需将整个电机进行包裹,从而方便装配与拆卸,同时不影响稳定性的情况下还可以节约材料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空调柜机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2为图1所示空调柜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空调柜机的风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空调柜机的驱动电机、离心风机、蜗壳及固定架的爆炸图;
图5为图1所示空调柜机的固定架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空调柜机 73 后蜗壳
10 壳体 80 固定架
10a 出风口 80a 卡持空间
10b 进风口 81 安装支座
11 前壳 811 第一本体
12 底座 8111 第二连接孔
13 后壳 8113 定位孔
15 安装支架 8115 第一凸筋
17 导风结构 813 对接板
171 横向导风板 8131 第一对接孔
173 纵向导风板 8133 固接部
30 离心风机 8135 卡钩
40 固定板 8137 第二凸筋
41 第一连接孔 83 安装臂
43 定位柱 831 第二本体
50 换热器 8311 第二对接孔
60 电辅热 833 对接部
70 蜗壳 835 卡孔
70a 安装空间 90 驱动电机
71 前蜗壳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照图1至图4,本发明提出的空调柜机100,包括:
壳体10,该壳体10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前壳11、后壳13和底座12,前壳11和后壳13通过螺纹进行可拆卸连接,然后共同螺接于底座12上,该结构使得该空调柜机100的安装和拆卸都较为方便。该壳体10大体呈圆筒体设置。
该壳体10内形成有风道,也即前壳11和后壳13之间形成风道,该风道内安装有至少两离心风机30、换热器50及至少一驱动电机90,壳体10开设有与风道连通的一进风口10b和两出风口10a,为了使风道的设置更加合理,进风口10b与两出风口10a分别设于壳体10相对的两侧,具体地,两出风口10a于横向间隔设置于壳体10,具体为前壳11,进风口10b设于后壳13。
该风道主要形成于壳体10的内部,外部空气经由风道的进风口10b进入到风道内,外部空气通过进风口10b进入到风道内的离心风机30之前,本申请中还设置了防尘过滤网(未图示)进行过滤,该防尘过滤网位于壳体10内且罩盖风道的进风口10b,以保证进入到风道内的空气的洁净度。同时还设置了灰尘传感器(未图示)对防尘过滤网进行灰尘度检测,防止灰尘过滤网中的灰尘过多而堵塞风道。
每一离心风机30均固定于壳体10,与风道连通,通过驱动电机90驱动运转,进入到风道内的空气由离心风机30的轴向进入,由离心风机30的径向吹出,换热器50固定于壳体10,并设置于两出风口10a与离心风机30之间,由离心风机30吹出的风经换热器50进行换热,最终由两出风口10a吹出。
离心风机30的排风口正对换热器50,可以使得由离心风机30吹出的风最大程度全部吹向换热器50进行换热,以增大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风道的两出风口10a正对该换热器50设置,保证经过换热器50换热后的空气均从出风口10a吹出,提高出风量。该换热器50可以为板式换热器,通过板式换热器50可增大换热面积,同时板式换热器50方便加工和维护。换热器50还可以为翅片式换热器,翅片式换热器可以用蒸汽或液体进行传热,传热性能良好稳定。该换热器50安装固定在壳体10内,具体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前壳13上设置紧固装置如螺栓连接件进行固定安装。
该驱动电机90通过一固定架80连接于壳体10,该固定架40包括安装支座81及至少一与安装支座81配合连接的安装臂83,驱动电机90的端部卡合于安装支座81与一安装臂83配合形成的卡持空间内80a。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采用两个出风口10a,当空调柜机100运行时,外部空气进入风道内并从两出风口10a流出。两出风口10a实行单独关闭,单独开启,可实现分区域送风及快速控温的效果。
设置至少两离心风机30,可以不通过增加离心风机30转速的方法增加空调柜机100的进出风量,从而可使用功率较小的驱动电机90,不仅可以提高空调柜机100调节室内空气温度的能力,而且可以减小噪音和能耗,进而提高了空调柜机100的使用舒适度。同时,通过至少两个离心风机30也可以避免一离心风机30损坏时,空调柜机100无法工作的现象。
同时,换热器50设置于离心风机30与出风口10a之间,可以利用离心风机30较大的吹力使进入风道的空气以最大量经过换热器50吹向出风口10a,不仅使得出风量增大,且提高换热器50的换热效率,从而控温效果好。
此外,用于驱动离心风机30进行转动的驱动电机90,单独使用一固定架40将其固定于壳体10,该固定结构较为稳固,从而使驱动电机90运转性能稳定。且只需将安装支座81与安装臂83配合连接形成卡持空间80a,驱动电机90的端部卡合于卡持空间80a即可,该固定结构简单方便,不需将整个电机进行包裹,从而方便装配与拆卸,同时不影响稳定性的情况下还可以节约材料成本。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离心风机30设有两个,两离心风机30于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并且两离心风机30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驱动电机90设有一个,驱动电机90的两端分别连接两离心风机30。
在本实施例中,离心风机30设有两个,在不增大离心风机30转速的基础上,既可以满足出风量的需求,也可以使得空调柜机100的内部结构较为简单。离心风机30的工作原理为轴向进风,径向出风,两离心风机30于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并且两离心风机30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使通过进风口10b进入的空气可以有更多的轴向位置进入离心风机30,增大进风量,也使得空调柜机100的进风更加均匀。同时,两离心风机30的排列可以节约空调柜机100的内部空间,使得该空调柜机100精巧美观。
该空调柜机100设置一个驱动电机90驱动两离心风机30转动,驱动电机90具有两向驱动轴(未标示),分别位于驱动电机90的上下两端,每一驱动轴安装一离心风机30并驱动该离心风机30旋转,以此可以实现对两离心风机30较为均匀地驱动。两离心风机30共用一驱动电机90还可以进一步节能耗并减少噪音,更进一步地提高空调柜机100的使用舒适度。
根据上述结构的设置,该空调柜机100的风的走向为:风由进风口10b进入风道,沿每一离心风机30的轴向方向进入,并沿每一离心风机30的一径向方向吹向换热器50,经换热器50换热后分别平行吹向两出风口10a。
具体地,两离心风机30、换热器50、及两出风口10a于壳体10内设置的高度相当,可使得由离心风机30吹出的风最大限度地均由换热器50接收,提高换热效率,且换热器50所对的出风口10a的高度也相当,可使得换热后的风尽可能多且快的从出风口10a吹出,进一步提高出风量。
请参照图2和图4,安装支座81包括第一本体811及至少一对接板813,每一对接板813沿第一本体811一端垂直延伸形成,每一对接板813形成有第一对接孔8131,安装臂83包括第二本体831,第二本体831形成有第二对接孔8311,安装支座81与安装臂83固接,第一对接孔8131与第二对接孔8311配合形成卡持空间80a。
本实施例中,对接板813沿第一本体811一端垂直延伸形成,是因为一方面卡固竖向设置的驱动电机90的对接板813需水平设置,另一方面为便于固定该固定架80第一本体需竖向平行于壳体10设置。安装支座81固定于壳体10,安装臂83与安装支座81固接,该固接方式可以是卡扣连接、也可以是螺纹连接,也可以是焊接。驱动电机90外观大致为圆柱状,第一对接孔8131与第二对接孔8311配合形成的卡持空间80a卡合驱动电机90,故该卡持空间80a需与驱动电机90的外围相匹配,第一对接孔8131为一半圆弧,第二对接孔8311为相配合的另一半圆弧。该固定方式简单易操作,便于安装。
请参照图4和图5,每一对接板813包括一固接部8133和一卡钩8135,固接部8133与卡钩8135分别设于第一对接孔8131相对的两侧,安装臂83于第二本体831的两端设有与固接部8133相配合的对接部833、及与卡钩8135相配合的卡孔835,对接部833与固接部8133固定连接,卡钩8135卡合于卡孔835内。
本实施例中,沿第一本体811垂直延伸形成的对接板813包括固接部8133和卡钩8135,第二本体831的两自由端分别设置对接部833和卡孔835。为方便安装与拆卸,固接部8133开设有第一通孔(未标示),对接部833开设有第二通孔(未标示),固接部8133与对接部833为螺纹连接。先使用一卡钩8135卡合于卡孔835内,进行初步的预装,方便安装臂83与安装支座81的定位,再使用螺栓穿入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进行固定连接。该连接方式一方面可以只需一安装人员实施安装,方便快捷,当需要拆卸更换时也便于拆卸;另一方面该固定结构也较为稳固,可延长该空调柜机100的使用寿命。
为了更加稳固地固定驱动电机90,对接板813设有两个,两对接板813分别形成于第一本体811相对的两端,安装臂83设有两个,两第二本体831与两对接板813配合形成两卡持空间80a,驱动电机90的两端分别卡合于两卡持空间80a。
本实施例中,设置两个对接板813,两对接板813分别形成于第一本体811相对的两端,可使两对接板813分别与两对接臂83形成两个相对距离较大的卡持空间80a,从而对驱动电机90的上下两端分别卡固,能够使驱动电机90于竖直方向上较为稳固,不发生偏倚,进一步加强固定结构的稳定性,使得驱动电机90运转更加顺畅。
此外,第一本体811的表面形成有第一凸筋8115,每一对接板813的表面形成有第二凸筋8137,第一凸筋8115沿第一本体811的长度方向延伸至两对接板813,并与两第二凸筋8137相连。
本实施例中,第一凸筋8115、第二凸筋8137与第一本体811及对接板813均为一体成型,第一凸筋8115为第一本体811的一表面内凹,从另一表面看为凸起的部位,第二凸筋8137为对接板813的一表面内凹,从另一表面看为凸起的部位,该结构的设置可增强固定架80的对接板813与第一本体811之间的连接力,从而提高对驱动电机90的上下支撑力,使驱动电机90固定得更加牢固。
请继续参照图1,空调柜机100还包括两蜗壳70,两蜗壳70通过一固定板40固接于壳体10,每一蜗壳70形成有一安装空间70a,每一安装空间装70a设一离心风机30。
本实施例中,固定板40固定于壳体10,蜗壳70固定于固定板40,一离心风机30通过一蜗壳70固接于壳体10,故两个离心风机30设置两个蜗壳70。每一蜗壳70形成有一安装空间70a,一安装空间70a装设一离心风机30。由于离心风机30大致呈圆柱状,故该安装空间70a也呈圆筒形。每一蜗壳70均具有沿离心风机30的轴向开口的两入风口(未标示)和沿离心风机30的径向开口的排风口(未标示),两入风口及排风口分别与安装空间70a相通,位于安装空间70a的两离心风机30均由一驱动电机90驱动旋转。该结构的设置可以使得两离心风机30以最大的径向面出风,保证足够的出风量,使室内的温度快速达到所设定的温度。同时,风道内的空气在圆筒形的安装空间70a进行回旋,并由开设于侧壁的排风口吹出,如此可以提高离心风机30的出风效率。
具体地,每一蜗壳70包括相互固接的前蜗壳71与后蜗壳73,两前蜗壳71与固定板40为一体结构。
本实施例中,前蜗壳71与后蜗壳73螺纹连接,以便于拆卸和安装,方便离心风机30的更换与维修。两前蜗壳71凸设于固定板40,三者可通过注塑一体成型,该一整体结构使得两蜗壳70的结构强度较高,提高离心风机30的转动稳定性,从而可以节能减噪,进一步提高空调柜机100的性能和舒适度。
请结合参照图4和图5,驱动电机90通过固定架80固定于固定板40上,并位于两间隔设置的离心风机30之间。具体地,固定板40开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孔41,安装支座81设有若干第二连接孔817,每一第一连接孔41与一第二连接孔817相配合,使安装支座81螺接于固定板40。
本实施例中,安装支座81的第一本体811用于与固定板40连接,其形状为长方体板状,可与固定板40相贴合,以使得该安装支座81自身的结构强度较高,并能与固定板40有更多的接触面积,增强固定驱动电机90结构的稳定性。固定架80与固定板40通过螺纹连接,该连接方式较为牢固,不易发生松动,从而保证驱动电机90的稳定性,进而进一步提高空调柜机100的性能。
为了方便安装支座81与固定板40的连接,固定板40设有定位柱43,安装支座81开设有与定位柱43相配合的定位孔819,定位柱43穿设于定位孔819。通过定位柱43插入定位孔819中,实现安装支座81与固定板40的准确对接,方便实施螺纹固接,提高装配效率。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该固定架80自身的结构强度,安装支座81与安装臂83可均为钣金件。由于钣金件具有重量轻、强度高、便于加工等优点,可以使得该由安装支座81与安装臂83固接的固定架80只需较少的材料就可以具有较高的强度,节约成本且结构稳定。
请参照图1,为了使离心风机30装配更加稳固,固定板40部分与壳体10直接连接,部分与换热器50连接。具体地,固定板40的侧壁设有与换热器50进行连接的第三连接孔(未标示),对应的,换热器50设有与第三连接孔相匹配的第一对接孔(未标示),固定板40与换热器50通过螺纹连接。同时,换热器50还设有与壳体10直接配合的第二对接孔(未标示),换热器50直接螺接于壳体10。固定板40的表面还设有与壳体10进行连接的第四连接孔(未标示),壳体10设有安装支架15,安装支架15开设有与第四连接孔相匹配的第五连接孔(未标示),固定板40也螺接于安装支架15上。该结构的设置也可使得空调柜机100的内部结构更加稳固紧凑,进一步提高空调柜机100的稳定性。
换热器50的形状可以根据壳体10的形状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中,壳体10大致呈筒状设置,换热器50为了与两出风口10a均对应,其形状可以为弧形板状,与壳体10的形状相匹配,可有最大的换热面积和出风量。当然,换热器50还可以由两个分换热器进行呈角度对接形成,或者换热器50为波浪状曲面板状。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照图1,空调柜机100还包括电辅热60,电辅热60固定于壳体10,并设置于换热器50与壳体10之间。
本实施例中,该空调柜机100处于制热状态时,由于外界温度较低,只靠换热器50的换热难以达到所需要的温度,故设置电辅热60以辅助制热,提高制热量。电辅热60主要是将电能转换为热能,制热效果好,一般电辅热60是使用电阻丝进行制作,现也有以半导体发热陶瓷为材料制作电辅热,后者使用寿命长,性能更加安全可靠。该电辅热60的设置可以使空调柜机100具有更好的室内温度调节能力。
请再次参照图1,该空调柜机100还包括两导风结构17,每一导风结构17固接于一出风口10a的周壁,每一导风结构17包括若干横向导风板171,每一横向导风板171连接一出风口10a的两侧壁,且于上下方向摆动。
本实施例中,前壳11的侧壁设置两出风口10a,每一出风口10a处设置有一导风结构17,具体地,导风结构17包括若干横向导风板171,多个横向导风板171水平间隔设置,且每一横向导风板171均转动连接于一出风口10a的两侧壁。同时,多个横向导风板171的同一侧转动连接有一连杆(未标示),该连杆可通过驱动装置驱动进而拉动多个横向导风板171上下摆动,实现出风口10a的上下扫风,以调整该出风口10a的出风角度。该横向导风板171既可以起到引导风向的作用,又可以通过该横向导风板171的关闭封堵该出风口10a。
优选的,导风结构17还包括若干纵向导风板173,每一纵向导风板173连接一出风口10a的上下壁,并于左右方向摆动。
本实施例中,若干纵向导风板173与若干横向导风板171交错形成出风格栅,每一纵向导风板173转动连接于一出风口10a的上下壁,多个纵向导风板173之间也可以通过一横杆(未标示)进行连通,通过驱动一纵向导风板173而带动其他纵向导风板173左右摆动,调整出风口10a的出风角度。通过纵向导风板173的设置,可增大出风口10a的左右方向扫风的范围,本实施例通过横向导风板171和纵向导风板173的配合,使得空调柜机100具有多种出风模式,适应室内空气调节的多种需求。
空调柜机100在安装时,为了使风道的设置更加合理,将进风口10b设置在空调柜机100的后壳侧壁,两出风口10a设置在前壳侧壁,如此设置,也使得空调柜机100的壳体10更加美观。该进风口10b一般设置呈长方形,进风口10b处设置有进风格栅,该进风格栅一般有横向设置的导风条(未标示)和竖向设置的加强筋(未标示)组成。如此设置的进风口10b,可调整进风的方向,加强筋的设置也可以加强进风格栅的结构强度。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器(未图示),该空调器包括空调柜机100以及与该空调柜机100连接的空调室外机(未图示),该空调柜机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上述空调柜机100的出风控制方法,该出风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次检测环境温度;
当环境的温度高于预设阈值时,使两个出风口10a中的一个开启,进行出风控制;
第二次检测环境温度,当环境温度高于预设阈值时,开启另一出风口10a。
本空调柜机100可在进风口10b处设置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环境的温度,通过温度传感器进行第一次温度检测,当室内环境的温度高于预设阈值时,可使得两个出风口10a中的一个打开,并且启动离心风机30,在此过程中,摆动导风结构17,可以实现不同的出风角度,实现对室内环境快速稳定的调节。在空调柜机100工作一段时间后,温度传感器进行第二次温度检测,当环境的温度高预设阈值时,控制使另一个出风口10a开启,
进一步地,在第二次检测环境的温度,当环境的温度高于预设阈值时,打开另一出风口10a的步骤后,还包括:第三次检测环境的温度,当环境温度低于预设阈值时,关闭其中任一出风口10a。使出风口10a处于封堵状态。如此,可节省空调柜机100的耗电量,避免空气温度出现过冷的现象。
也即,仅通过一个出风口10a进行温控的调节控制,延长空调柜机100的使用寿命。
开启出风口10a和关闭出风口10a的方式可以采用出风口10a处的横向导风板171进行。
同时,还可以通过控制摆动纵向导风板173来控制扫风的面积,增大空调柜机100的扫风控制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该壳体内形成有风道;
两个出风口,两所述出风口于横向呈间隔开设于壳体,每一出风口均与所述风道连通;
两离心风机,每一所述离心风机均固定于所述壳体,并与所述风道连通;
换热器,该换热器固定于所述壳体,并设置于两所述出风口与所述两离心风机之间;
两蜗壳,两所述蜗壳通过一固定板固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固定板部分与所述壳体直接连接,部分与所述换热器连接,每一所述离心风机设于一所述蜗壳内;及
至少一驱动电机,该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离心风机运转,每一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一固定架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固定架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上;
所述固定架包括安装支座及至少一与安装支座配合连接的安装臂,所述驱动电机的端部卡合于所述安装支座与一安装臂配合形成的卡持空间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离心风机于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并且两所述离心风机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驱动电机设有一个,所述驱动电机的两端分别连接两所述离心风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座包括第一本体及至少一对接板,每一所述对接板沿所述第一本体一端垂直延伸形成,每一所述对接板形成有第一对接孔,所述安装臂包括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形成有第二对接孔,所述安装支座与所述安装臂固接,所述第一对接孔与所述第二对接孔配合形成所述卡持空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对接板包括一固接部和一卡钩,所述固接部与所述卡钩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对接孔相对的两侧,所述安装臂于第二本体的两端设有与所述固接部相配合的对接部、及与所述卡钩相配合的卡孔,所述对接部与所述固接部固定连接,所述卡钩卡合于卡孔内。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板设有两个,两所述对接板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一本体相对的两端,所述安装臂设有两个,两所述第二本体与两所述对接板配合形成两所述卡持空间,所述驱动电机的两端分别卡合于两所述卡持空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的表面形成有第一凸筋,每一所述对接板的表面形成有第二凸筋,所述第一凸筋沿所述第一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至两对接板,并与两所述第二凸筋相连。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开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本体设有若干第二连接孔,每一所述第一连接孔与一所述第二连接孔相配合,使所述安装支座螺接于所述固定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设有定位柱,所述第一本体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穿设于所述定位孔。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座与所述安装臂均为钣金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开设有进风口,所述空调柜机的风的走向为:风由所述进风口进入风道,沿每一离心风机的轴向方向进入,并沿每一离心风机的一径向方向吹向所述换热器,经换热器换热后分别平行吹向两出风口。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离心风机、所述换热器、及两出风口于壳体内设置的高度相当。
12.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所述的空调柜机以及与该空调柜机连接的空调室外机。
13.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所述的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出风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第一次检测环境温度;
当环境的温度高于预设阈值时,使两个出风口中的一个开启,进行出风控制;
第二次检测环境温度,当环境温度高于预设阈值时,开启另一出风口。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次检测环境的温度,当环境的温度高于预设阈值时,开启另一出风口的步骤后,还包括:
第三次检测环境的温度,当环境温度低于预设阈值时,关闭任一出风口。
CN201611114554.XA 2016-12-06 2016-12-06 空调柜机、空调器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Active CN1064030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14554.XA CN106403050B (zh) 2016-12-06 2016-12-06 空调柜机、空调器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14554.XA CN106403050B (zh) 2016-12-06 2016-12-06 空调柜机、空调器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03050A CN106403050A (zh) 2017-02-15
CN106403050B true CN106403050B (zh) 2019-12-06

Family

ID=58083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14554.XA Active CN106403050B (zh) 2016-12-06 2016-12-06 空调柜机、空调器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030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08211A (zh) * 2017-10-20 2019-05-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净化功能的空调器
CN108105853A (zh) * 2017-11-27 2018-06-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柜机和空调器
CN107906721B (zh) * 2017-12-18 2023-08-25 安徽扬子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外壳的安装结构
CN108224564B (zh) * 2018-02-06 2023-04-25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送风组件及具有该送风组件的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08224566B (zh) * 2018-02-06 2023-04-28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送风组件及具有该送风组件的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08426308A (zh) * 2018-04-02 2018-08-2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11207448A (zh) * 2020-03-03 2020-05-29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柜机及其出风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280403B (zh) * 2021-05-31 2023-03-1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风机及空调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82533A (ja) * 1996-09-09 1998-03-31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CN103062877A (zh) * 2011-10-18 2013-04-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出风组件及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CN106152459A (zh) * 2016-08-31 2016-11-23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柜机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82533A (ja) * 1996-09-09 1998-03-31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CN103062877A (zh) * 2011-10-18 2013-04-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出风组件及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CN106152459A (zh) * 2016-08-31 2016-11-23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柜机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03050A (zh) 2017-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03050B (zh) 空调柜机、空调器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106403051B (zh) 空调柜机、空调器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205807764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电控盒
CN103574776A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109556271A (zh) 接水盘组件和空调器
WO2022205896A1 (zh) 暖风机内部加热组件、暖风机及暖风机加热控制方法
CN106969430A (zh) 室外机及空调器
CN106594872A (zh) 空调柜机、空调器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214250055U (zh) 空调辅助风道及空调器
CN201302235Y (zh) 军用方舱空调室内机
CN210345677U (zh) 移动空调
CN109099509B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器
CN210197484U (zh) 一种整体式机柜空调
CN105953403A (zh) 安装架及贯流风轮组件
CN220506916U (zh) 支撑部件、内机外壳及风管式空调的室内机
CN206929874U (zh) 一种空调室内柜机
CN215412098U (zh) 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组装式暖风机
CN220024370U (zh) 一种空气能热泵浴室吹风机
CN215412095U (zh) 一种浴霸
CN218599833U (zh) 一种模块化加热结构
CN210512150U (zh) 暖风机侧出风结构
CN219713508U (zh) 一种设有离心式风机的空调器
CN216281724U (zh) 新风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20205920U (zh) 一种侧出风室外机及空调
CN211909421U (zh) 一种控制柜用散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