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57098U - 防直吹室内机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防直吹室内机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57098U
CN217357098U CN202220366826.XU CN202220366826U CN217357098U CN 217357098 U CN217357098 U CN 217357098U CN 202220366826 U CN202220366826 U CN 202220366826U CN 217357098 U CN217357098 U CN 2173570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end plate
blow
indoor unit
transmission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6682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升华
孟相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Haier Air Conditioner Co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Haier Air Conditioner Co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Haier Air Conditioner Co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Haier Air Condition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6682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570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570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570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直吹室内机及空调器,提高防直吹操作便利性。所述防直吹室内机包括壳体、挡风机构和电动驱动机构,挡风机构包括两个转臂和位于两所述转臂之间的挡风板,两所述转臂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挡风板与转臂连接为一体,挡风板上布设有出风孔隙,电动驱动机构与第一端板对应的转臂传动连接以驱动挡风机构转动。本实用新型中挡风机构的转动由电动驱动机构驱动,可以实现一键开启操作,相比现有手动操作简单方便,同时可将电动驱动机构的开关控制集成在空调遥控器上,进一步方便使用。

Description

防直吹室内机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壁挂式空调器的结构改进。
背景技术
空调运行时,若人距离空调较近,室内机出风会直接吹到人身上,容易引起人的不适感,特别是当空调制冷运行时,冷风直吹身上,尤其是老人儿童,可能会引起感冒生病。
因此,现有技术中,有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会在机体上设置挡风机构,挡风机构通过其两端转臂可转动地连接在室内机端盖上,位于两转臂之间的挡风板上设置出风孔隙。以空调器制冷运行为例,室内机机体本身的导风板打开,同时将挡风机构转动至出风口处,位于出风口的出风路径上,冷风吹到挡风机构的挡风板上且从其出风孔隙穿过时会被打散,使得冷风变得柔和,从而起到防冷风直吹的效果。
然而,现有技术中挡风机构的转动通常为手动操作,而壁挂式空调室内机通常安装高度较高,用户手动操作挡风机构时不便操作,尤其是普通身高的用户需要借助凳子等使其能够够到挡风机构。而在需要远距离送风时,需要把挡风机构转动至避开出风口处,同样操作不便。
鉴于此,亟待改进现有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背景技术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申请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直吹室内机及空调器,提高防直吹操作便利性。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防直吹室内机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防直吹室内机,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出风口;
挡风机构,所述挡风机构包括两个转臂和位于两所述转臂之间的挡风板,两所述转臂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所述挡风板与所述转臂连接为一体,所述挡风板上布设有出风孔隙;
所述第一端板上设有电动驱动机构,所述电动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端板对应的所述转臂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挡风机构转动。
所述电动驱动机构包括步进电机、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安装在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啮合,所述转臂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连接。
所述转臂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一端面上形成有环形凸出部,所述环形凸出部具有沿周向布设的多个卡槽,所述转臂上对应形成有卡扣,所述卡扣卡设在所述卡槽内。
所述电动驱动机构还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固设在所述第一端板的内侧面上,所述步进电机、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及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均设在所述盒体内,所述盒体及所述第一端板上形成有供所述环形凸出部伸出的贯通部。
所述第一端板上设有限位结构,用于当所述挡风机构转动至避开所述出风口处时对所述转臂止挡限位,且当所述挡风机构转动至避开所述出风口处时,所述挡风板位于所述壳体的下方。
所述出风孔隙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横向侧面,两所述横向侧面均形成有导向斜面且两所述横向侧面上的导向斜面倾斜方向相同;所述挡风板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结构可拆卸地连接于其中一所述转臂,所述挡风板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结构可拆卸地连接于另一所述转臂,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相同。
所述挡风板的端部设有上搭接部,所述转臂上对应设有下搭接部,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设在所述上搭接部下表面上的第一卡接部和设在所述下搭接部上表面上的第二卡接部,所述上搭接部搭设在所述下搭接部上且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
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还包括设在所述上搭接部下表面上的第一定位部和设在所述下搭接部上表面上的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配合对所述挡风板进行定位。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防直吹室内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挡风机构的转动由电动驱动机构驱动,可以实现一键开启操作,相比现有手动操作简单方便,同时可将电动驱动机构的开关控制集成在空调遥控器上,进一步方便使用。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直吹室内机的前侧视角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直吹室内机的后侧视角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直吹室内机的电动驱动机构与转臂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直吹室内机的电动驱动机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防直吹室内机的电动驱动机构省略一侧板后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防直吹室内机的转臂立体图;
图7为图6的A部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防直吹室内机的挡风板立体图;
图9为图8的B部放大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防直吹室内机的第一端板上的限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壳体;110、第一端板;111、端板贯通部;112、限位凸块;120、第二端板;130、出风口;
200、挡风机构;210、转臂;211、卡扣;212、止挡凸块;213、下搭接部;214、第一卡接部;215、第一定位部;220、挡风板;221、出风孔隙;222、导向斜面;223、上搭接部;224、第二卡接部;225、第二定位部;
300、电动驱动机构;310、步进电机;320、第一传动齿轮;330、第二传动齿轮;331、环形凸出部;332、卡槽;340、盒体;341、盒体贯通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横”、“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10,本实施例一种防直吹室内机,包括壳体100、挡风机构200和电动驱动机构300。
其中,壳体100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端板110和第二端板120,壳体100的底部设有出风口130,经室内机换热后的热交换风由出风口130排向室内。
挡风机构200包括两个转臂210和位于两个转臂210之间的挡风板220,两个转臂分别与第一端板110和第二端板120对应,即其中一转臂210与第一端板110位于室内机的同一端处,另一转臂210和第二端板120位于室内机的另一端处,两转臂210分别以其顶端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端板110和第二端板120,挡风板220与转臂210连接为一体,挡风板220上布设有出风孔隙221,出风孔隙221具体为长条形,且其长度方向平行于室内机的出风口120长度方向。
第一端板110上设置所述电动驱动机构300,且所述电动驱动机构300与第一端板110对应的转臂210传动连接以驱动整个挡风机构200转动。本实施例中第一端板110仅是以室内机的右侧端板、第二端板120为室内机的左侧端板为例进行举例说明,当然,也可以为第一端板110为左侧端板、第二端板120为右侧端板,且两端板110上也可均设置电动驱动机构300,在此不做具体限制。另外,本实施例中第一端板110、第二端板120分别为室内机罩壳两端端板和对应端端盖的组合体,对于不同室内机机型,端板也可能仅指室内机端盖。
通过设置电动驱动机构300,可电动驱动挡风机构200转动至不同角度位置,比如图1所示的挡风位置,使得从出风口130吹出的风会吹到挡风机构200的挡风板220上,出风气流从挡风板220的出风孔隙221穿过时会被打散,使得出风变得柔和,从而起到防直吹的效果,尤其适用于空调器制冷模式使用,避免冷风直吹带来的不适感,在无需防直吹功能时比如需要远距离送风时,还可以将转动至其他避开出风口130的位置,比如转动至挡风板220处于壳体100的最下方或者最上方。挡风机构200的转动由电动驱动机构300驱动,可以实现一键开启操作,相比现有手动操作简单方便,同时可将电动驱动机构300的开关控制集成在空调遥控器上,无需登高手动操作,进一步方便使用。
如图5所示,电动驱动机构300包括步进电机310、第一传动齿轮320和第二传动齿轮330,第一传动齿轮320安装在步进电机310的输出轴上,第二传动齿轮330与第一传动齿轮320啮合,转臂210与第二传动齿轮330连接。步进电机310转动,通过第一传动齿轮320和第二传动齿轮330的配合传动,带动转臂210转动,从而使挡风机构200整体转动。采用步进电机310可以精确控制挡风机构200的转动角度,并使其定位在设定的转动角度。
为便于拆装,本实施例中转臂210优选与第二传动齿轮330可拆卸连接,比如卡接等。
进一步地,如图3至图6所示,第二传动齿轮330的一端面上形成有环形凸出部331,环形凸出部331具有沿其周向布设的多个卡槽332,转臂210上对应形成有多个卡扣211,卡扣211对应卡设在卡槽332内,从而实现转臂210与第二传动齿轮330的卡接连接。本实施例中卡槽332数量为4个,沿圆周均布,对应地,卡扣211数量为4个,整体构成十字形,卡装在卡槽332内。
为便于电动驱动机构300的整体安装,本实施例中其还包括盒体340,盒体340固设在第一端板110的内侧面上,步进电机310、第一传动齿轮320及第二传动齿轮330均设在盒体340内,以形成一个整体机构,进行整体安装,且隐藏式安装在壳体100内部,盒体340及第一端板110上对应形成有供环形凸出部331伸出的贯通部。为便于区分,盒体340上的贯通部为盒体贯通部341,如图4所示,第一端板110上的贯通部为端板贯通部111,如图10所示。
如图10所示,第一端板110上还设有限位结构,用于当挡风机构200转动至避开出风口130处时对转臂210止挡限位,进而使挡风机构200能够定位在此位置,且当挡风机构200转动至避开出风口130处时,挡风板220位于壳体100的下方,实现挡风机构200复位收起。此位置为挡风机构200转动的初始位置,从此位置开始,步进电机310转动一定的步数,挡风机构200就会处于相应的位置。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限位结构为形成在第一端板110外侧面上的限位凸块112,相应地可在转臂210上对应成型止挡凸块212,当转臂210转动至止挡凸块212抵靠在限位凸块112上时,步进电机310停止动作,挡风机构200定位在此位置。
为使挡风机构200在实现防直吹效果的基础上,能够根据空调器不同运行模式对出风口130的出风气流进行不同方向的导向,实现制冷时冷风上吹,制热时热风下吹,本实施例中出风孔隙221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导向斜面222,且两导向斜面222的倾斜方向相同,同时挡风板220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结构可拆卸地连接于其中一转臂210,挡风板220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结构可拆卸地连接于另一转臂210,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相同,即挡风板220可拆卸且可水平旋转180°两端调换安装。
如此一来,当空调器制冷运行且需要防直吹时,将挡风机构200转动至出风口130处,且保证挡风板220的安装方向使其出风孔隙221的导向斜面222如图8至图10所示,此时对冷风出风向上导向,实现冷风上吹;当空调器制热运行且需要防直吹时,挡风机构200仍处于出风口110处,而将挡风板220拆卸下来并水平旋转180°使其两端调换后再连接于对应转臂210,使出风孔隙221的导向斜面222对热风出风向下导向,实现热风下吹。即本实施例中挡风机构200不仅能够实现防直吹,还能根据空调器运行模式实现冷风上吹、热风下吹,提高室内温度的均衡性和舒适感。
进一步地,如图6至图9所示,挡风板220的端部设有上搭接部223,转臂210上对应设有下搭接部213,第一连接结构包括设在上搭接部223下表面上的第一卡接部224和设在下搭接部213上表面上的第二卡接部214,上搭接部223搭设在下搭接部213上且第一卡接部224与第二卡接部214卡接。上搭接部223和下搭接部213搭接配合,同时第一卡接部224与第二卡接部214卡接,使得转臂210不仅与挡风板220实现卡接连接,方便拆装,同时转臂210还能对挡风板220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增强二者的连接可靠性。具体地,第一卡接部224为圆滑的凸柱,第二卡接部214为相适配的卡槽。
另外,第一连接结构还包括设在上搭接部223下表面上的第一定位部225和设在下搭接部213上表面上的第二定位部215,第一定位部225与第二定位部215配合对挡风板220进行定位,进一步提高了转臂210与挡风板220的连接效率。具体地,第一定位部225为定位槽,第二定位部215为定位柱,如图7和图9所示。
本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包括防直吹室内机,防直吹室内机的具体结构参照本实用新型防直吹室内机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1至图10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直吹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出风口;
挡风机构,所述挡风机构包括两个转臂和位于两所述转臂之间的挡风板,两所述转臂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所述挡风板与所述转臂连接为一体,所述挡风板上布设有出风孔隙;
所述第一端板上设有电动驱动机构,所述电动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端板对应的所述转臂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挡风机构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直吹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驱动机构包括步进电机、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安装在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啮合,所述转臂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直吹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臂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直吹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一端面上形成有环形凸出部,所述环形凸出部具有沿周向布设的多个卡槽,所述转臂上对应形成有卡扣,所述卡扣卡设在所述卡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直吹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驱动机构还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固设在所述第一端板的内侧面上,所述步进电机、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及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均设在所述盒体内,所述盒体及所述第一端板上形成有供所述环形凸出部伸出的贯通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直吹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板上设有限位结构,用于当所述挡风机构转动至避开所述出风口处时对所述转臂止挡限位,且当所述挡风机构转动至避开所述出风口处时,所述挡风板位于所述壳体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直吹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风孔隙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横向侧面,两所述横向侧面均形成有导向斜面且两所述横向侧面上的导向斜面倾斜方向相同;所述挡风板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结构可拆卸地连接于其中一所述转臂,所述挡风板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结构可拆卸地连接于另一所述转臂,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直吹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风板的端部设有上搭接部,所述转臂上对应设有下搭接部,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设在所述上搭接部下表面上的第一卡接部和设在所述下搭接部上表面上的第二卡接部,所述上搭接部搭设在所述下搭接部上且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直吹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还包括设在所述上搭接部下表面上的第一定位部和设在所述下搭接部上表面上的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配合对所述挡风板进行定位。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直吹室内机。
CN202220366826.XU 2022-02-23 2022-02-23 防直吹室内机及空调器 Active CN2173570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66826.XU CN217357098U (zh) 2022-02-23 2022-02-23 防直吹室内机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66826.XU CN217357098U (zh) 2022-02-23 2022-02-23 防直吹室内机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57098U true CN217357098U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45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66826.XU Active CN217357098U (zh) 2022-02-23 2022-02-23 防直吹室内机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5709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30420A (zh) * 2023-01-13 2023-04-07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导风板及其导风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30420A (zh) * 2023-01-13 2023-04-07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导风板及其导风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357098U (zh) 防直吹室内机及空调器
WO2022247207A1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KR100596254B1 (ko) 분리형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212481480U (zh)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CN210267508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6814355U (zh) 风管机
CN216924548U (zh) 风管机
CN216080287U (zh) 出风装置和空调室内柜机
CN211781471U (zh) 一种室内机
CN212005940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10601926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0486798B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WO2022227530A1 (zh) 一种空调面板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7357099U (zh) 空调器
CN216114354U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21005245U (zh) 空调器
CN217357481U (zh) 挡风机构及空调室内机
CN217844186U (zh) 一种新风机构以及空调器
CN217685374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1781461U (zh) 一种导风门结构及空调器
CN212408847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7357097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9243724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2006165U (zh) 出风结构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2901745U (zh) 一种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