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14355U - 风管机 - Google Patents

风管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14355U
CN216814355U CN202122855361.2U CN202122855361U CN216814355U CN 216814355 U CN216814355 U CN 216814355U CN 202122855361 U CN202122855361 U CN 202122855361U CN 216814355 U CN216814355 U CN 2168143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volute
air inlet
partition plate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5536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志强
李婧
徐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5536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143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143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143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风管机。本申请提供的风管机包括壳体、离心风机、密封隔板、挡板和接水盘。壳体包括对立设置的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壳体开设有侧风口和下风口,下风口位于第一底板上;离心风机包括蜗壳和风轮;密封隔板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内,密封隔板上固定设置蜗壳;挡板与密封隔板枢转连接;接水盘固定在第一底板上;其中,风管机侧风口出风时,挡板抵接在接水盘上,密封隔板贴合第二底板,以将蜗壳的进风气流和出风气流分隔开。本申请中的挡板通过转动能够将蜗壳的进风气流和出风气流分隔开,避免气流紊流和湍流现象的发生,以提升送风风量和送风舒适性。

Description

风管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风管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空调器已成为提升生活品质不可或缺的家用电器,应用广泛。安装在房间上方墙面或房间吊顶上的风管机多为侧向出风,制热时热空气密度低,侧出风使热气流上浮,无法吹到位于房间下部区域的用户,房间内温度分布不均匀,造成上热下冷的问题,特别是对于易手脚冰凉的用户,体验感较差。
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制热时向下出风,公开了一种室内风管机,包括风管机主体,风管机主体的前侧设有第一风口,风管机主体的下侧设有第二风口,风管机主体内设有蜗壳,蜗壳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蜗壳内设有风机,蜗壳的出风口处设有与蜗壳固定的基板,基板上设有与出风口贯通的通孔;蜗壳左右两端的至少一端上设有用于驱动基板转动的驱动机构,当风管机主体在制热模式下基板带动蜗壳转动使得出风口与第二风口连通,进风口与第一风口连通;当风管机主体在制冷模式下基板带动蜗壳转动使得进风口与第二风口连通,出风口与第一风口连通。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风管机主体内侧壁上的安装盒、设在安装盒与风管机主体内侧壁之间的电机以及与安装盒转动配合的转动块,电机的传动轴伸入安装盒内与转动块的一端转动连接,转动块的另一端与基板固定连接,其中,转动块的转动轴线与电机的传动轴的轴线相互平行。驱动机构还包括与电机的传动轴连接的主动齿轮,转动块上设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安装盒内设有与转动块相抵触停电机的第一微动开关和与转动块相抵触停电机的第二微动开关,当风管机主体在制热模式下基板带动蜗壳转动使得出风口与第二风口连通,进风口与第一风口连通;当风管机主体在制冷模式下基板带动蜗壳转动使得进风口与第二风口连通,出风口与第一风口连通。从而能够在风管机处于制热模式下,采用下出风,满足制热的舒适性;能够在风管机主体处于制冷模式下,采用侧出风,该送风方式在制冷时,冷空气从上往下降,满足制冷舒适性。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基板带动蜗壳转动,以切换到制热模式或制冷模式。该可转动的基板使风管机的风道发生紊流和湍流,影响送风风量和送风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风道组件及风管机,风管机侧风口出风时,挡板抵接在接水盘上,密封隔板贴合第二底板,以将蜗壳的进风气流和出风气流分隔开。挡板通过转动能够将蜗壳的进风气流和出风气流分隔开,避免气流紊流和湍流现象的发生,以提升送风风量和送风舒适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风管机包括壳体、离心风机、密封隔板、挡板和接水盘。壳体包括对立设置的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壳体开设有侧风口和下风口,下风口位于第一底板上;离心风机包括蜗壳和风轮;密封隔板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内,蜗壳固定在密封隔板上;挡板与密封隔板枢转连接;接水盘固定在第一底板上;其中,风管机侧风口出风时,挡板抵接在接水盘上,密封隔板贴合第二底板,以将蜗壳的进风气流和出风气流分隔开。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挡板为弧形板,蜗壳转动过程中,弧形板的内弧面贴合在蜗壳的外表面上。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风管机还包括连接板和动力组件。连接板固定在壳体内,连接板侧向开设有容纳槽;动力组件位于容纳槽内,动力组件用于驱动密封隔板转动,以带动蜗壳转动;其中,动力组件和密封隔板位于连接板的两侧。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动力组件包括第一驱动装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第一驱动装置主体固定在容纳槽内,第一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输出端;主动齿轮设置于驱动输出端上;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相啮合,从动齿轮穿设容纳槽与密封隔板固定连接;其中,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输出端驱动主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以使从动齿轮带动密封隔板相对连接板转动。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从动齿轮转动可带动密封隔板和蜗壳转动,以使风管机在第一出风模式和第二出风模式间切换,第一出风模式下,风由侧风口进风,下风口出风;第二出风模式下,风由下风口进风,侧风口出风;其中,侧风口和下风口垂直设置,从动齿轮的转动角度α范围为:55°≤α≤75°。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风管机还包括转轴,转动设置于壳体内;其中,离心风机的数量为多个,转轴固定穿设多个离心风机的风轮,转轴轴向转动可带动多个风轮旋转。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密封隔板设置有多个避让缺口,多个蜗壳的出风口一一卡接在多个避让缺口上。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密封隔板的旋转轴心位于转轴上,以使风轮和蜗壳沿同一轴线轴向旋转。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风管机还包括换热器,位于接水盘上方,且位于离心风机和侧风口之间,其中,换热器包括多个翅片,多个翅片垂直于侧风口。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换热器倾斜设置在壳体内,换热器的倾斜角度θ范围为:75°≤θ≤85°。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风道组件及风管机,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风管机包括壳体、离心风机、密封隔板、挡板和接水盘。壳体包括对立设置的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壳体开设有侧风口和下风口,下风口位于第一底板上;离心风机包括蜗壳和风轮;密封隔板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内,蜗壳的出风口固定在密封隔板上;挡板与密封隔板枢转连接;接水盘固定在第一底板上;其中,风管机侧风口出风时,挡板抵接在接水盘上,密封隔板贴合第二底板,以将蜗壳的进风气流和出风气流分隔开。本申请中的挡板通过转动能够将蜗壳的进风气流和出风气流分隔开,避免气流紊流和湍流现象的发生,以提升送风风量和送风舒适性。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空调室内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板和密封隔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空调室内机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壳体;101:侧风口;102:下风口;103:第一底板;104:第二底板;2:密封隔板;21:避让缺口;22:第一隔板;23:第二隔板;3:蜗壳;31:蜗壳出风口;41:第一驱动装置;42:主动齿轮;43:从动齿轮;5:转轴;6:风轮;7:挡板;71:枢转轴;8:第二驱动装置;9:换热器;10:固定座;11:固定架;12:第三驱动装置;13:连接板;131:避让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结合图1-6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风管机。
传统单出风的风管式风管机包括侧风口和下风口,通常为下风口进风,侧风口出风,风管式风管机壳体内的风道是由风机和风道组件构成,其中,风道组件固定在壳体内,形成固定的风道,使气流由下风口进风经过风机和换热器后由侧风口出风。传统单出风的风管式风管机无法满足用户对制热过程的需求。现有的部分风管式风管机虽然能够通过侧风口进风,下风口出风,但是由于风道组件是可移动的,在制冷工况或制热工况下,进风风道和出风风道无法形成完整的风道曲线,进风风道和出风风道相互影响,使风道内气流紊流,进而影响风管式风管机的出风性能,如出风风量和出风音质。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风管机包括壳体1、离心风机、密封隔板2、挡板7和接水盘。壳体1包括对立设置的第一底板103和第二底板104,壳体1开设有侧风口101和下风口102,下风口102位于第一底板103上;离心风机包括蜗壳3和风轮6;密封隔板2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1内,蜗壳3的出风口固定在密封隔板2上;挡板7与密封隔板2枢转连接;接水盘固定在第一底板103上;其中,风管机侧风口101出风时,挡板7抵接在接水盘上,密封隔板2贴合第二底板104,以将蜗壳3的进风气流和出风气流分隔开。这样,避免了气流紊流和湍流现象的发生,提升了送风风量和送风舒适性。
可选地,挡板7为弧形板,蜗壳3转动过程中,弧形板的内弧面贴合在蜗壳3的外表面上。当风管机由侧出风切换到下风口102出风时,通过转动挡板7以贴合蜗壳3的外表面后,再进行蜗壳3的旋转。这样,能够更好的利用壳体1内的风道空间,无需再为挡板7提供额外的避让空间。
可选地,密封隔板2设置有多个避让缺口21,多个蜗壳3的出风口一一卡接在多个避让缺口21上。密封隔板2包括第一隔板22和第二隔板23。第一隔板22开设有避让缺口21,蜗壳出风口31固定在避让缺口21上;第二隔板23与第一隔板22垂直固定连接;其中,第二隔板23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蜗壳3进风口的两侧,第一隔板22位于两个第二隔板23之间。这样,能够使第一隔板22与第二隔板23间连接更可靠,定位更准确。密封隔板2不仅对多个蜗壳3起到了一定承载和支撑作用,防止壳体1变形。而且能够带动蜗壳3转动,使空调室内机无需额外的风道切换元件便能实现风口的切换出风。
可选地,蜗壳3包括上蜗壳部和下蜗壳部,上蜗壳部包括蜗壳出风口31,上蜗壳部一体成型。多个上蜗壳部固定卡接在密封隔板2的多个避让缺口21上,下蜗壳部与上蜗壳部一一对应连接。下蜗壳部和上蜗壳部可采用卡扣的形式相连接,也可采用其他可拆卸的连接形式,在此不做限定。为了加强上蜗壳部的强度,可增设L形固定板,L形固定板的两侧边分别固定在上蜗壳部的出风口位置和密封隔板2上。
可选地,风管机还包括连接板13和动力组件。连接板13固定在壳体1内,连接板13侧向开设有容纳槽;动力组件位于容纳槽内,动力组件用于驱动密封隔板2转动,以带动蜗壳3转动;动力组件和密封隔板2位于连接板13的两侧。其中,连接板13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板13分别与两个第二隔板23转动连接,且两个第二隔板23位于两个连接板13之间。在连接板13上开设容纳槽,为动力组件提供了容纳空间,使空调室内机能够获得更小的宽度,避免占用天花板过大的安装空间。
可选地,动力组件包括第一驱动装置41、主动齿轮42和从动齿轮43。第一驱动装置41主体固定在容纳槽内,第一驱动装置41包括驱动输出端;主动齿轮42设置于驱动输出端上;从动齿轮43与主动齿轮42相啮合,从动齿轮43穿设容纳槽与密封隔板2固定连接;其中,第一驱动装置41的驱动输出端驱动主动齿轮42转动,进而带动从动齿轮43转动,以使从动齿轮43带动密封隔板2相对连接板13转动。密封隔板2转动带动蜗壳3转动,使空调室内机在侧风口101和下风口102切换出风。风管式空调室内机向下出风时,蜗壳出风口31对应下风口102,侧向出风时,蜗壳出风口31对应侧风口101。
具体的,连接板13固定嵌设有轴承,从动齿轮43穿设轴承与密封隔板2固定连接。第一驱动装置41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驱动主动齿轮42旋转,从而带动与主动齿轮42啮合传动的从动齿轮43旋转。其中,从动齿轮43为扇形齿轮,根据空调室内机的规格和功能,可选用不同弧度的扇形齿轮,从而控制蜗壳3进行出风切换时的旋转角度。
可选地,从动齿轮43转动可带动密封隔板2和蜗壳3转动,以使风管机在第一出风模式和第二出风模式间切换,第一出风模式下,风由侧风口101进风,下风口102出风;第二出风模式下,风由下风口102进风,侧风口101出风;其中,侧风口101和下风口102垂直设置,从动齿轮43的转动角度α范围为:55°≤α≤75°。
可以理解的,从动齿轮43可采用扇形齿轮。扇形齿轮包括齿轮本体、轮齿、凸轮和连接柱。齿轮本体呈扇形,轮齿位于齿轮本体的头部,轮齿与主动齿轮42相啮合;凸轮位于齿轮本体的尾部;连接柱与密封隔板2固定连接;其中,连接柱为轮齿的分度圆同心。
具体的,轮齿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主动齿轮42啮合于所述第一端部,空调室内机运行第一出风模式;主动齿轮42啮合于第二端部,空调室内机运行第二出风模式。相比于传统可换向送风的空调室内机,本申请无需额外设置元件,如微控开关,便可以进行不同出风模式的切换,节省了元件的成本和空调室内机的内部空间。凸轮的设置能够使连接板13获得更大的空间,以便安装或避让其他元件。连接柱设置在轮齿的分度圆圆心上,能够使密封隔板2和蜗壳3绕着圆心所在直线进行轴向旋转。
可选地,风管机还包括转轴5,转动设置于壳体1内;其中,离心风机的数量为多个,转轴5固定穿设多个离心风机的风轮6,转轴5轴向转动可带动多个风轮6旋转。其中,蜗壳3的进风间距d≥30mm。其中,蜗壳3数量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其个数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设置任意数量。蜗壳3高度h的范围为160mm≤h≤190mm,这样,能够在整机厚度200mm空间内可以实现蜗壳3旋转,同时保证送风性能。优选地,风轮6间间距为60mm,风轮6与密封隔板2的间距为30mm,以提升风管式风管机的送风风量以及进风均匀性。
可选地,密封隔板2的旋转轴5心位于转轴5上,以使风轮6和蜗壳3沿同一轴线轴向旋转。这样,能够避免风管机运行过程中出现蜗壳3和风轮6碰撞的问题,运行更加稳定。
可选地,风管机还包括固定座10和第二驱动装置8。固定座10位于相邻两个风轮6之间;第二驱动装置8位于固定座10上,第二驱动装置8用于驱动转轴5轴向转动。具体的,固定座10固定在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壳体1,固定座10用于固定第二驱动装置8,第二驱动装置8驱动转轴5轴向旋转,从而使风轮6旋转出风。
可选地,风管机还包括固定架11和轴承。固定架11固定在壳体1上;轴承嵌设在固定架11上,转轴5穿设轴承。轴承包括滚动轴承,滚动轴承外圈与固定架11固定连接,内圈与转轴5固定连接。固定架11固定在空调室内机的壳体1上,固定架11嵌设有轴承,轴承外圈与固定架11固定连接,轴承内圈与转轴5固定连接。固定架11和固定座10共同承担转轴5的载荷,从而使转轴5更加稳定的运行。
可选地,风管机还包括第三驱动装置12,主体固定在密封隔板2上,密封隔板2与挡板7通过枢转轴71枢转连接。枢转轴71穿设密封隔板2与第三驱动装置12的驱动输出端连接,其中,第三驱动装置12驱动枢转轴71轴向转动,以使挡板7相对密封隔板2转动。
可选地,连接板13的容纳槽设置有避让导轨131,密封隔板2带动第三驱动装置12转动时,避让导轨131为第三驱动装置12提供运动轨道。避让导轨131为连接板13上开设的弧形轨道,弧形轨道的弧形角的范围为55°-75°,避让导轨131的弧形导轨对应的圆心与轴承的圆心重合。通过弧形轨道的设置,能够使风管式空调室内机整机厚度200mm空间内,获得更大的风道空间。
可选地,风管机还包括换热器9,位于接水盘上方,且位于离心风机和侧风口101之间,其中,换热器9包括多个翅片,多个翅片垂直于侧风口101。其中,多个翅片与侧风口101相垂直。在第一出风模式下,蜗壳3由下风口102斜向下出风;在第二出风模式下,由于蜗壳3旋转角度为锐角,进而导致蜗壳出风口31处的出风方向为侧向下出风,易使冷风直吹用户,体验感较差。通过将换热器9的多个翅片倾斜设置在换热器9的基板表面,使多个翅片与第一侧面相垂直,能够使冷风在第一风口处水平出风,增大了的第一风口处的气流到人体的距离,避免风管机出风直接对着用户。
可选地,换热器9倾斜设置在壳体1内,换热器9相对于第二底板104的倾斜角度θ范围为:75°≤θ≤85°。这样,风管机由侧风口101出风时,能够提高气流与换热器9的接触面积,提高送风效能。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风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包括对立设置的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壳体开设有侧风口和下风口,所述下风口位于所述第一底板上;
离心风机,包括蜗壳和风轮;
密封隔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密封隔板上固定设置有所述蜗壳;
挡板,与所述密封隔板枢转连接;
接水盘,固定在所述第一底板上;
其中,所述风管机侧风口出风时,所述挡板抵接在所述接水盘上,所述密封隔板贴合所述第二底板,以将所述蜗壳的进风气流和出风气流分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板为弧形板,所述蜗壳转动过程中,所述弧形板的内弧面贴合在所述蜗壳的外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连接板,固定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连接板侧向开设有容纳槽;和,
动力组件,位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动力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密封隔板转动,以带动所述蜗壳转动;
其中,所述动力组件和所述密封隔板位于所述连接板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
第一驱动装置,主体固定在容纳槽内,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输出端;
主动齿轮,设置于所述驱动输出端上;和,
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相啮合,所述从动齿轮穿设所述容纳槽与所述密封隔板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主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所述从动齿轮转动,以使所述从动齿轮带动所述密封隔板相对所述连接板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从动齿轮转动可带动所述密封隔板和蜗壳转动,以使所述风管机在第一出风模式和第二出风模式间切换,所述第一出风模式下,风由侧风口进风,下风口出风;所述第二出风模式下,风由下风口进风,侧风口出风;
其中,所述侧风口和下风口垂直设置,所述从动齿轮的转动角度α范围为:55°≤α≤7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转轴,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其中,所述离心风机的数量为多个,所述转轴固定穿设多个离心风机的风轮,所述转轴轴向转动可带动多个风轮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隔板设置有多个避让缺口,多个所述蜗壳的出风口一一卡接在所述多个避让缺口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隔板的旋转轴心位于所述转轴上,以使所述风轮和蜗壳沿同一轴线轴向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换热器,位于所述接水盘上方,且位于所述离心风机和所述侧风口之间;
其中,所述换热器包括多个翅片,所述多个翅片垂直于所述侧风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器倾斜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换热器相对于第二底板的倾斜角度θ范围为:75°≤θ≤85°。
CN202122855361.2U 2021-11-19 2021-11-19 风管机 Active CN2168143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55361.2U CN216814355U (zh) 2021-11-19 2021-11-19 风管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55361.2U CN216814355U (zh) 2021-11-19 2021-11-19 风管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14355U true CN216814355U (zh) 2022-06-24

Family

ID=82051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55361.2U Active CN216814355U (zh) 2021-11-19 2021-11-19 风管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1435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59950A1 (zh) * 2022-02-25 2023-08-31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装置、空调和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59950A1 (zh) * 2022-02-25 2023-08-31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装置、空调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292183A1 (en)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CN206222482U (zh) 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6814355U (zh) 风管机
CN216814374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6814356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6924548U (zh) 风管机
CN216814372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6814376U (zh) 风管式空调室内机
CN216814373U (zh) 出风口切换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CN216814375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6924547U (zh) 出风口切换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CN114811729B (zh) 风管机
CN206001600U (zh)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5949941U (zh) 风机和家用电器
CN111306757B (zh) 风道组件及空气调节设备
CN209944529U (zh) 空调器
CN210141632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7685345U (zh) 风管机
CN218442530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7635904U (zh) 室内空调机
CN216114339U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0141645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117419382A (zh) 驱动盒以及空调室内机
CN214249830U (zh) 柜式空调内机及空调器
CN218936620U (zh) 风管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