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55685U - 比例阀和燃气灶 - Google Patents

比例阀和燃气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55685U
CN217355685U CN202221017211.2U CN202221017211U CN217355685U CN 217355685 U CN217355685 U CN 217355685U CN 202221017211 U CN202221017211 U CN 202221017211U CN 217355685 U CN217355685 U CN 2173556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chamber
cavity
outer ring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1721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慧玲
赵雨
俞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1721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556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556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556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Feeding And Controlling Fue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比例阀和燃气灶,其包括有阀体、主截止阀、外环截止阀和比例调节阀,阀体具有燃气输入通道、内环输出通道、外环输出通道和比例调节腔,燃气输入通道连接于比例调节腔的输入口,内环输出通道和外环输出通道分别连接于比例调节腔的两个输出口;主截止阀均连接于阀体并伸入燃气输入通道,主截止阀之间设有连接腔;外环截止阀连接于阀体并伸入外环输出通道;比例调节阀,比例调节阀连接于阀体并伸入比例调节腔;主截止阀和外环截止阀均水平设置。从而利用三个截止阀实现了内环输出通道具有两层密封,外环输出通道具有三层密封,气密性效果更好,提高了比例阀的使用安全性。

Description

比例阀和燃气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比例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比例阀和燃气灶。
背景技术
比例阀一般具有比例调节阀部、主截止阀部、内环截止阀部和外环截止阀部,主截止阀部连通比例调节阀部,比例调节阀部分别与内环截止阀部、外环截止阀部连通,将燃气自主截止阀部通入,通过调整比例调节阀部可以控制燃气流量。这类燃气比例阀可以实现对内环和外环流量的分别控制。但是,其缺点是截止燃气流量时密封效果欠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截止燃气流量时密封效果欠佳的缺陷,提供一种比例阀和燃气灶。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比例阀,其包括有:
阀体,所述阀体具有燃气输入通道、内环输出通道、外环输出通道和比例调节腔,所述燃气输入通道连接于所述比例调节腔的输入口,所述内环输出通道和外环输出通道分别连接于所述比例调节腔的两个输出口;
至少两个主截止阀,所述主截止阀均连接于所述阀体并伸入所述燃气输入通道,相邻两个所述主截止阀之间设有连接腔;
外环截止阀,所述外环截止阀连接于所述阀体并伸入所述外环输出通道;
比例调节阀,所述比例调节阀连接于所述阀体并伸入所述比例调节腔;
所述主截止阀和所述外环截止阀均水平设置。
在本方案中,在燃气输入通道内设置两个主截止阀来控制燃气通入比例调节腔的流量,在外环输出通道内设置外环截止阀来控制燃气通入燃气灶的外环的流量,在比例调节腔内设置比例调节阀控制分别通入内外环输出通道的燃气流量,内环输出通道内不设有截止阀件,从而利用三个截止阀实现了内环输出通道具有两层密封,外环输出通道具有三层密封,气密性效果更好,提高了比例阀的使用安全性。
较佳地,所述燃气输入通道包括朝向所述主截止阀开口的主腔体,所述主截止阀自所述主腔体的开口伸入所述主腔体,所述连接腔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所述主截止阀的主腔体。
较佳地,所述主腔体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沿所述主截止阀的轴线方向依次布置,部分所述主截止阀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一腔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腔体的直径。
较佳地,所述主截止阀包括第一主截止阀和第二主截止阀,所述主腔体包括容纳有所述第一主截止阀的第一主腔体和容纳有所述第二主截止阀的第二主腔体;
所述第一主腔体的第二腔体连接于所述连接腔,所述第一主腔体的第一腔体连接有燃气输入口,所述第二主腔体的第一腔体连接于所述连接腔,所述第二主腔体的第二腔体连接于所述输入口。
较佳地,所述外环输出通道具有朝向所述外环截止阀的开口,所述外环截止阀自所述外环输出通道的开口伸入所述外环输出通道。
较佳地,所述外环输出通道包括第一外环腔体和第二外环腔体,所述第一外环腔体和所述第二外环腔体沿所述外环截止阀的轴线方向依次布置,部分所述外环截止阀位于所述第一外环腔体,所述第一外环腔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外环腔体的直径。
较佳地,所述连接腔和所述比例调节腔均具有贯穿所述阀体一侧面的开口,且所述连接腔和所述比例调节腔的开口的顶端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比例阀还包括背板,所述背板盖设于所述阀体具有开口的一侧面,并同时封堵所述连接腔和所述比例调节腔的开口,所述阀体被所述背板盖设的侧面具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密封件。
较佳地,所述凹槽沿着所述连接腔的开口的形状延伸;
和/或,所述凹槽沿着所述比例调节腔的开口的形状延伸;
和/或,所述阀体上还设有若干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沿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背板上对应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适配的若干个第二安装孔,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以固连所述背板和所述阀体。
较佳地,所述连接腔具有第一延伸段、弯折段和第二延伸段,所述第一延伸段和所述第二延伸段分别连接两端的所述燃气输入通道,所述弯折段连接于所述第一延伸段和所述第二延伸段之间以使所述连接腔贴合于所述比例调节腔对应的所述阀体外壁。
较佳地,所述阀体设有若干第三安装孔,紧固件穿过所述比例调节阀和所述第三安装孔以将所述比例调节阀安装于所述阀体,且至少一个所述第三安装孔的正投影位于所述连接腔的范围内。
较佳地,所述连接腔的底面设有凸包,所述凸包自所述底面向远离所述底面的方向延伸,至少一个所述第三安装孔的正投影与所述凸包的位置重合,且所述连接腔的高度大于所述凸包的高度。
较佳地,所述主截止阀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外环截止阀沿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和/或,所述燃气输入通道的内壁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设置过滤件。
一种燃气灶,所述燃气灶包括如上述所述的比例阀。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燃气进入比例调节腔之前,在燃气输入通道内设置两个主截止阀来控制燃气通入比例调节腔的流量,两个主截止阀处的燃气输入通道通过连接腔连接,在外环输出通道内设置外环截止阀来控制燃气通入燃气灶的外环的流量,在比例调节腔内设置比例调节阀控制分别通入内外环输出通道的燃气流量,内环输出通道内不设有截止阀件,当截止阀完全闭合即代表燃气无法流通,即密封。从而利用三个截止阀实现了内环输出通道具有两层密封,外环输出通道具有三层密封,气密性效果更好,提高了比例阀的使用安全性;同时使得比例阀在高度方向上占用较少的空间,从而更便于实现燃气灶内部结构紧凑,有利于减小燃气灶的整体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1的比例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1的具有背板的比例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2的比例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2的比例阀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比例阀100
阀体1
燃气输入通道11
主腔体111
第一腔体1111
第二腔体1112
内环输出通道12
外环输出通道13
第一外环腔体131
第二外环腔体132
比例调节腔14
第一安装孔16
第三安装孔17
主截止阀2
第一主截止阀21
第二主截止阀22
外环截止阀3
比例调节阀4
比例调节阀口41
稳压腔42
稳压室421
溢气室422
流通腔43
磁性阀芯组件44
环形密封件441
阀芯主体442
磁铁443
卡接件444
皮膜445
线圈45
铁芯46
连接腔5
固定件6
连接板61
延伸板62
背板7
第二安装孔71
凹槽8
第一延伸段31
弯折段32
第二延伸段33
凸包3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4进行理解,其中图3中隐去了外环截止阀3和外环截止阀3处的阀体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比例阀100,其包括有阀体1、两个主截止阀2、外环截止阀3和比例调节阀4,阀体1具有燃气输入通道11、内环输出通道12、外环输出通道13和比例调节腔14,燃气输入通道11连接于比例调节腔14的输入口,内环输出通道12和外环输出通道13分别连接于比例调节腔14的两个输出口;主截止阀2均连接于阀体1并伸入燃气输入通道11,两个主截止阀2之间设有连接腔5;外环截止阀3连接于阀体1并伸入外环输出通道13;比例调节阀4,比例调节阀4连接于阀体1并伸入比例调节腔14;主截止阀2和外环截止阀3均水平设置,比例调节阀4竖向设置。
通过在燃气进入比例调节腔14之前,在燃气输入通道11内设置两个主截止阀2来控制燃气通入比例调节腔14的流量,两个主截止阀2处的燃气输入通道11通过连接腔5连接,在外环输出通道13内设置外环截止阀3来控制燃气通入燃气灶的外环的流量,在比例调节腔14内设置比例调节阀4控制分别通入内外环输出通道13的燃气流量,内环输出通道12内不设有截止阀件,当截止阀完全闭合即代表燃气无法流通,即密封。从而利用三个截止阀实现了内环输出通道12具有两层密封,外环输出通道13具有三层密封,气密性效果更好,提高了比例阀100的使用安全性。
其中,主截止阀2和外环截止阀3均水平设置,使得部分比例阀100在高度方向上占用较少的空间,从而更便于实现燃气灶内部结构紧凑,有利于减小燃气灶的整体占地面积;另一方面,当比例阀100的上方设置有显示板或电控板或其他设备时,部分比例阀100水平设置有利于避免产生碰撞,提高了安全稳定性。
燃气输入通道11包括朝向主截止阀2开口的主腔体111,主截止阀2自主腔体111的开口伸入主腔体111,连接腔5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主截止阀2的主腔体111。具体的,主截止阀2伸入主腔体111后密封连接于主腔体111的开口以避免燃气泄漏,提高了安全性。用连接腔5连接两个主截止阀2的主腔体111,使得两个主腔体111形成一个连续的燃气通道,保证了燃气能够顺利地通入。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腔5与相邻主腔体111之间连接有转向段,从而更便于对阀体1内的各个通道进行合理的布置,有利于使得结构紧凑。
具体的,主腔体111包括第一腔体1111和第二腔体1112,第一腔体1111和第二腔体1112沿主截止阀2的轴线方向依次布置,部分主截止阀2位于第一腔体1111内,第一腔体1111的直径大于第二腔体1112的直径。
在本实施例中,主截止阀2为电磁阀,燃气的流动方向为自第一腔体1111流入第二腔体1112,即大腔流入小腔,在未通电的状态下,主截止阀2被气压压紧于小腔的端部,且第二腔体1112的直径小于主截止阀2靠近第二腔体1112的一端面的直径,从而实现主截止阀2闭合第二腔体1112。通电后,主截止阀2便向后缩回打开第二腔体1112使得气体流通,如此便只有打开气流通道时需要通电,节省了操作步骤和用电量。主截止阀2位于第一腔体1111内的部分呈阶梯状。
具体的,主截止阀2包括第一主截止阀21和第二主截止阀22,主腔体111包括容纳有第一主截止阀21的第一主腔体和容纳有第二主截止阀22的第二主腔体;第一主腔体的第二腔体1112连接于连接腔5,第一主腔体的第一腔体1111连接有燃气输入口,第二主腔体的第一腔体1111连接于连接腔5,第二主腔体的第二腔体1112连接于比例调节腔14的输入口。
外环输出通道13具有朝向外环截止阀3的开口,外环截止阀3自外环输出通道13的开口伸入外环输出通道13。具体的,外环截止阀3伸入外环输出通道13后密封连接于外环输出通道13的开口以避免燃气泄漏,提高了安全性。
具体的,外环输出通道13包括第一外环腔体131和第二外环腔体132,第一外环腔体131和第二外环腔体132沿外环截止阀3的轴线方向依次布置,部分外环截止阀3位于第一外环腔体131,第一外环腔体131的直径大于第二外环腔体132的直径。
在本实施例中,外环截止阀3为电磁阀,燃气的流动方向为自第一外环腔体131流入第二外环腔体132,即大腔流入小腔,在未通电的状态下,外环截止阀3被气压压紧于小腔的端部,且第二外环腔体132的直径小于外环截止阀3靠近第二外环腔体132的一端面的直径,从而实现外环截止阀3闭合第二外环腔体132。通电后,外环截止阀3便向后缩回打开第二外环腔体132使得气体流通,如此便只有打开气流通道时需要通电,节省了操作步骤和用电量。外环截止阀3位于第一外环腔体131内的部分呈阶梯状。
如图2所示,燃气输入口沿Y方向延伸,第一主腔体沿X方向延伸,连接腔5沿Y方向延伸,第二主腔体沿X方向延伸,外环输出通道13具有沿X方向延伸的一段和沿Y方向延伸的第一外环腔体131和第二外环腔体132,内环输出通道12沿Y方向延伸,也就是说,在阀体1内燃气会经过多次转向,从而能够避免燃气的流动速度过快而导致不便于控制燃气流量的情况;另一方面,还便于对阀体1内的通道进行布局,使得结构更紧凑,进一步地减小比例阀100的占地面积。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主截止阀2均沿X方向设置,外环截止阀3沿Y方向设置。如此布局有利于使得比例阀100的体积最优。
在燃气进气口、第一主腔体的第一腔体1111、第二主腔体的第一腔体1111的一处或多处可以开设凹槽放置过滤网,从而防止燃气中的杂质残留在电磁阀橡胶面上导致电磁阀无法闭合。
比例阀100还包括两个固定件6,阀体1通过两个固定件6固连于燃气灶的壳体,确保了比例阀100安装于壳体的稳固性。其中,固定件6包括连接板61和延伸板62,延伸板62自连接板61的端部向上延伸,连接板61贴合于壳体底面,连接板61上开设有供紧固件穿过的通孔,延伸板62与阀体1连接,从而在实现了固定比例阀100的同时,结构简单、成本低、效果好。
本实施例中,一方面,主截止阀2和外环截止阀3共用一个阀体1,且阀体1一体成型,减少了装配关系,相应地降低了装配产生的误差,有利于保证比例阀100的精度。另一方面,便于排布比例阀100中各零部件的位置关系,有利于提高结构的紧凑性。
本实施例中,比例调节阀4和比例调节阀4处的阀体1包括通过一比例调节阀口41相连通的稳压腔42和流通腔43、磁性阀芯组件44以及套设有线圈45的铁芯46。如上,稳压腔42由阀体1形成。稳压腔42与主截止阀2连通,以便容置燃气。流通腔43的两侧分别与内环输出通道12和外环输出通道13相连通;比例调节阀口41打开时,燃气进入流通腔43,进而流向内环输出通道12和外环输出通道13。铁芯46外置于稳压腔42,并设置在远离比例调节阀口41的一侧。磁性阀芯组件44安装于稳压腔42中,磁性阀芯组件44的一端穿过比例调节阀口41;磁性阀芯组件44用于密封比例调节阀口41和控制比例调节阀口41的气流量。本实施例的比例调节阀4被设置为:磁性阀芯组件44在线圈45断电时向铁芯46侧运动并与铁芯46相吸,从而将比例调节阀口41密封,在线圈45断电时与铁芯46相斥而使比例调节阀口41打开,磁性阀芯组件44与比例调节阀口41的距离不同,则比例调节阀口41的开度不同。
初始状态下,线圈45不带电,磁性阀芯组件44复位至最靠近铁芯46的位置,并将阀口封堵。工作状态下,线圈45带电,铁芯46产生与磁性阀芯组件44相斥的磁力,磁性阀芯组件44在该磁力的作用下向远离铁芯46的方向运动,从而打开比例调节阀口41,线圈45的电流不同,比例调节阀口41的开度不同,当稳压腔42和流通腔43内的气压产生压差时,磁性阀芯组件44在该压差的作用以及铁芯46的作用下产生浮动,从而自动调节开度,实现自动稳压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磁性阀芯组件44包括环形密封件441、阀芯主体442、磁铁443、卡接件444以及皮膜445,环形密封件441设于阀芯主体442的一端,并用于与比例调节阀口41形成密封,诚然,环形密封件441与比例调节阀口41的位置关系不同,则比例调节阀口41的开度不同,阀芯主体442的另一端通过卡接件444固定有磁铁443,皮膜445套接于阀芯主体442上,并与之密封连接,皮膜445将稳压腔42隔离成两个相对密封的稳压室421和溢气室422,其中,在皮膜445和比例调节阀口41之间形成连接主截止阀2的稳压室421;溢气室422内具有溢气孔,用于自动调节溢气室422内的气压来适应皮膜445的变形。当流通腔43和稳压室421产生压差时,阀芯主体442和密封件在该压差以及铁芯46的作用下自动调整密封件具阀口的开度。
为了方便连接腔5的加工,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将连接腔5加工为敞口形式,即连接腔5的顶部为开口状,本实施例利用一整块背板7同时盖设于连接腔5和比例调节腔14的开口,从而实现了便于加工、加工成本低的同时还实现了避免燃气从两个开口处泄漏,提高了气密安全性。并且,相比利用多个背板7分别封堵,利用一整块背板7同时盖设于两个开口,使得安装时更方便,也避免了多块背板7相互干涉的情况。通过在阀体1和背板7之间设置密封件,使得阀体1和背板7的连接通过密封件连接地更贴合,进一步地提高了气密安全性。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通过一整块背板7同时实现了连接腔5和比例调节腔14的隔断以及密封,有利于简化整体比例阀100的结构,提高结构的紧凑性。
其中,将密封件设置在凹槽8内有利于对密封件的位置进行定位以及限位,提高密封结构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具体的,凹槽8沿着连接腔5和比例调节腔14的开口的形状延伸,也就是说,密封件沿着连接腔5和比例调节腔14的开口的形状布置,当背板7盖设于阀体1上,密封件沿着连接腔5和比例调节腔14的开口的形状布置使得密封件能够针对开口进行密封,提高了密封的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气密安全性。其中,密封件可以是密度条、密封圈等能够实现密封效果的材料。
背板7和阀体1的连接方式具体为:阀体1上还设有若干个第一安装孔16,第一安装孔16沿凹槽8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背板7上对应设有与第一安装孔16相适配的若干个第二安装孔71,紧固件穿过第一安装孔16和第二安装孔71以固连背板7和阀体1。
其中,第一安装孔16沿凹槽8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使得密封件处的阀体1与背板7连接更稳固,避免了背板7和阀体1安装完之后,密封件处存在间隙而导致燃气从间隙溢出,从而提高了气密安全性。在本实施例中,紧固件可以是螺栓、螺柱、销等。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燃气灶,燃气灶包括如上述中的比例阀100。从而利用三个截止阀实现了内环输出通道12具有两层密封,外环输出通道13具有三层密封,气密性效果更好,提高了比例阀100的安全性,同时提高了燃气灶的使用安全性。
燃气灶包括壳体,壳体的底部设有通孔,比例阀100的比例调节阀4穿过通孔并下沉至壳体的下方,从而增大了比例阀100距离壳体顶部的距离,在比例阀100的上方可以用来设置燃气灶的其他部件,有利于对壳体内的部件进行合理的布局,避免了加深壳体深度的情况;另一方面,当面临不同高度的比例阀100时壳体的通用性更好。
燃气灶还包括面板,面板盖设于壳体的顶部,面板与比例阀100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使用者通常在面板上进行操作,将比例阀100下沉至壳体的下方使得比例阀100的顶部远离高温面板,容置空间内设置其他部件进一步阻隔了高温面板和比例阀100,底部位于壳体外温度更低,从而避免高温损坏比例阀100的情况,增加了比例阀100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在容置空间内设置显示板,从而可以满足显示板位于使用者站立侧的中间,同时比例阀100也位于远离两侧燃烧器的中间位置;另一方面利用显示板的塑壳能够进一步遮挡来自面板的热量辐射,避免比例阀100中的磁铁、弹簧、电磁阀等部件因高温而失效,保证了比例阀100的可靠性。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容置空间内也可以放置燃气灶的其他设备,例如电控板等。
为了防止比例阀100磕碰撞坏,燃气灶还包括防护盒,防护盒连接于壳体的底部,防护盒具有朝向壳体底部开口的容纳腔,下沉至壳体的下方的比例调节阀4位于容纳腔内。为了避免比例阀100升温,防护盒上开设有通风口。
实施例2
实施例2公开了另一种比例阀100,实施例2的比例阀100与实施例1的比例阀100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图6所示,连接腔5具有第一延伸段31、弯折段32和第二延伸段33,第一延伸段31和第二延伸段33分别连接两端的燃气输入通道,弯折段32连接于第一延伸段31和第二延伸段33之间以使连接腔贴合于比例调节腔对应的阀体外壁。通过将连接腔5设置为弯折状,克服了连接腔5与阀体1在位置上的相互干涉,使得连接腔5的设置位置可以更向比例阀100的中间靠近,从而使得第一主截止阀21的设置位置可以向比例阀100的中间靠近,从而减小了比例阀100在X方向上的尺寸,当比例阀100安装于燃气灶内,将会更节省燃气灶X方向上的空间,便于对燃气灶内的空间进行合理的布局,提高空间利用率,进而减化燃气灶的尺寸。
在本实施例中,阀体设有若干第三安装孔17,紧固件穿过比例调节阀和第三安装孔17以将比例调节阀安装于阀体。紧固件可以是螺栓、螺柱、销等。具体的,第三安装孔17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第三安装孔17沿阀体1朝向比例调节阀4的端面的周向均匀布置。
由于第一主截止阀21和连接腔5的设置位置向靠近比例调节腔14的方向移动了一定距离,因此一个第三安装孔17的正投影位于连接腔5的范围内,当安装比例调节阀4时,紧固件穿过第三安装孔17后抵接于连接腔5的底部,为了保证比例调节阀4安装的稳固性,连接腔5的底面设有凸包34,凸包34自底面向远离底面的方向延伸,第三安装孔17的正投影与凸包34的位置重合,且凸包34内设有盲孔以和紧固件配合。
具体的,凸包34设置于第一延伸段31与弯折段32的交界处,且凸包34的侧面抵接于连接腔5靠近比例调节腔14的一侧面。利用第一延伸段31和弯折段32的端部分别对凸包34施加支撑力,提高了凸包34的稳固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延伸段31、弯折段32和第二延伸段33的宽度依次递增。从而有利于促使燃气流动,提高了连接腔5处的流动性能。
为了保证连接腔5的流通性,连接腔5的高度大于凸包34的高度,且凸包34的形状呈半圆柱状。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比例阀,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
阀体,所述阀体具有燃气输入通道、内环输出通道、外环输出通道和比例调节腔,所述燃气输入通道连接于所述比例调节腔的输入口,所述内环输出通道和外环输出通道分别连接于所述比例调节腔的两个输出口;
至少两个主截止阀,所述主截止阀均连接于所述阀体并伸入所述燃气输入通道,相邻两个所述主截止阀之间设有连接腔;
外环截止阀,所述外环截止阀连接于所述阀体并伸入所述外环输出通道;
比例调节阀,所述比例调节阀连接于所述阀体并伸入所述比例调节腔;
所述主截止阀和所述外环截止阀均水平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比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输入通道包括朝向所述主截止阀开口的主腔体,所述主截止阀自所述主腔体的开口伸入所述主腔体,所述连接腔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所述主截止阀的主腔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比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腔体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沿所述主截止阀的轴线方向依次布置,部分所述主截止阀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一腔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腔体的直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比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截止阀包括第一主截止阀和第二主截止阀,所述主腔体包括容纳有所述第一主截止阀的第一主腔体和容纳有所述第二主截止阀的第二主腔体;
所述第一主腔体的第二腔体连接于所述连接腔,所述第一主腔体的第一腔体连接有燃气输入口,所述第二主腔体的第一腔体连接于所述连接腔,所述第二主腔体的第二腔体连接于所述输入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比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输出通道具有朝向所述外环截止阀的开口,所述外环截止阀自所述外环输出通道的开口伸入所述外环输出通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比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输出通道包括第一外环腔体和第二外环腔体,所述第一外环腔体和所述第二外环腔体沿所述外环截止阀的轴线方向依次布置,部分所述外环截止阀位于所述第一外环腔体,所述第一外环腔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外环腔体的直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比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腔和所述比例调节腔均具有贯穿所述阀体一侧面的开口,且所述连接腔和所述比例调节腔的开口的顶端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比例阀还包括背板,所述背板盖设于所述阀体具有开口的一侧面,并同时封堵所述连接腔和所述比例调节腔的开口,所述阀体被所述背板盖设的侧面具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密封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比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沿着所述连接腔的开口的形状延伸;
和/或,所述凹槽沿着所述比例调节腔的开口的形状延伸;
和/或,所述阀体上还设有若干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沿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背板上对应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适配的若干个第二安装孔,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以固连所述背板和所述阀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比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腔具有第一延伸段、弯折段和第二延伸段,所述第一延伸段和所述第二延伸段分别连接两端的所述燃气输入通道,所述弯折段连接于所述第一延伸段和所述第二延伸段之间以使所述连接腔贴合于所述比例调节腔对应的所述阀体外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比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设有若干第三安装孔,紧固件穿过所述比例调节阀和所述第三安装孔以将所述比例调节阀安装于所述阀体,且至少一个所述第三安装孔的正投影位于所述连接腔的范围内。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比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腔的底面设有凸包,所述凸包自所述底面向远离所述底面的方向延伸,至少一个所述第三安装孔的正投影与所述凸包的位置重合,且所述连接腔的高度大于所述凸包的高度。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比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截止阀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外环截止阀沿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和/或,所述燃气输入通道的内壁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设置过滤件。
13.一种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灶包括如权利要求1-12任意一项所述的比例阀。
CN202221017211.2U 2022-04-27 2022-04-27 比例阀和燃气灶 Active CN2173556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17211.2U CN217355685U (zh) 2022-04-27 2022-04-27 比例阀和燃气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17211.2U CN217355685U (zh) 2022-04-27 2022-04-27 比例阀和燃气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55685U true CN217355685U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57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17211.2U Active CN217355685U (zh) 2022-04-27 2022-04-27 比例阀和燃气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556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355685U (zh) 比例阀和燃气灶
CN101652891B (zh) 燃料电池系统用电磁阀收纳箱
CN211599628U (zh) 一种复合式电磁阀、复合式电磁阀控制器模组及汽车座椅
CN106195398B (zh) 电磁阀及具有该电磁阀的电磁阀组和电磁阀阵列
CN217328672U (zh) 燃气比例阀和燃气灶
CN215110699U (zh) 燃气调节阀与燃烧装置
CN212480238U (zh) 一种集成式燃气比例阀及灶具
CN217272204U (zh) 分体式比例阀
CN216054826U (zh) 一种燃料电池组合式节气门装置
CN209781820U (zh) 一种新型燃气调节阀
CN113839119A (zh) 冷却液的进液方法及电池液冷模组及储能设备
WO2020042554A1 (zh) 一种燃料电池
CN110296478A (zh) 一种加湿器进风组件以及空调器
CN218207975U (zh) 一种用于壁挂炉的进水阀及壁挂炉
CN105841205A (zh) 一种家用燃气灶具智能控制装置
CN215979818U (zh) 一种排气和吸气一体的电磁气泵
CN219177962U (zh) 一种提升舒适度的大流量燃气热水器
CN218862770U (zh) 一种内置燃油泵的滤清器总成
CN216558003U (zh) 一种干燥机
CN213332568U (zh) 一种可以快速安装的新型自动补水阀
CN220065791U (zh) 一种风冷电池箱及风冷电池
CN215634019U (zh) 复合消声真空发生器
CN220552078U (zh) 水箱组件、加湿模块及空调器
CN211203064U (zh) 一种模块式截止结构电磁阀
CN217280949U (zh) 一种汽车电子安全防护用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