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53781U - 一种消防水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消防水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53781U
CN217353781U CN202221062048.1U CN202221062048U CN217353781U CN 217353781 U CN217353781 U CN 217353781U CN 202221062048 U CN202221062048 U CN 202221062048U CN 217353781 U CN217353781 U CN 2173537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p plate
time forming
fire
plate
forming t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6204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荣晒
张法荣
方自强
史琦
张劭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6204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537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537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537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20Controlling water pollution; Waste water treatment
    • Y02A20/208Off-grid powered water treatment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消防水池,包括:顶梁、第一次成型顶板、第二次成型顶板和多个立柱。顶梁支撑于所述立柱上。所述第一次成型顶板支撑于所述顶梁上,所述第一次成型顶板上设置出料口。所述第二次成型顶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次成型顶板,所述第二次成型顶板封堵所述出料口。其中,所述第一次成型顶板具有第一钢筋组,所述第二次成型顶板具有第二钢筋组,所述第一钢筋组和所述第二钢筋组固定连接。本申请的消防水池的第一次成型顶板预留有出料口,方便材料的外运作业,且增加了消防水池内部空间和外界空气流通,提升了作业区的空气质量,有利于工作人员身体健康。

Description

一种消防水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消防水池。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消防水池等有限空间结构频繁出现在建筑工程领域施工中,因其仅留设较小尺寸检修口和管口,相当于密闭空间,作业环境恶劣。近年来尽管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技术管控有所提升,但因有限空间作业导致的伤亡事故仍时有发生。消防水池一般设置在地下结构中,在消防水池剪力墙结构设计的检修口尺寸一般为800mm×1000mm,不利于材料的转运,使得工期较长,且消防水池内部空间小,与外界空气连通少,工人在有限空间作业存在中毒风险。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消防水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消防水池,包括:
多个立柱;
顶梁,所述顶梁支撑于所述立柱上;
第一次成型顶板,所述第一次成型顶板支撑于所述顶梁上,所述第一次成型顶板上设置出料口;
第二次成型顶板,所述第二次成型顶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次成型顶板,所述第二次成型顶板封堵所述出料口。
其中,所述第一次成型顶板具有第一钢筋组,所述第二次成型顶板具有第二钢筋组,所述第一钢筋组和所述第二钢筋组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钢筋组中部分钢筋延伸至所述出料口内,所述第二钢筋组中的部分钢筋和所述第一钢筋组中延伸至所述出料口内的钢筋搭接固定。
可选的,消防水池包括防水装置,所述第一次成型顶板和所述第二次成型顶板之间形成施工缝,所述防水装置沿所述施工缝一周设置,阻断所述施工缝。
可选的,所述防水装置呈环形,所述防水装置的内圈位于所述第二次成型顶板内,所述防水装置的外圈位于所述第一次成型顶板内。
可选的,所述环形防水钢板具有环形主板和两个环形斜板,一所述环形斜板连接于所述环形主板的内圈边沿,另一所述环形斜板连接于所述环形主板的外圈边沿,两个所述环形斜板反向倾斜设置。
可选的,消防水池还包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位于所述第二次成型顶板的底部,所述第二成型顶板支撑于所述支撑结构上。
可选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骨架和钢板,所述骨架固定连接于所述顶梁,所述钢板设置于所述骨架上,所述第二次成型顶板贴合于所述钢板。
可选的,所述骨架包括多个主梁,各所述主梁的两端分别垂直连接于两个所述顶梁上。
可选的,所述钢板周侧伸出所述施工缝400mm-600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消防水池的第一次成型顶板预留有出料口,方便材料的外运作业,且增加了消防水池内部空间和外界空气流通,提升了作业区的空气质量,有利于工作人员身体健康。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表实施例提供的消防水池中顶板出料口预留平面图;
图2为本申请表实施例提供的消防水池中顶板出料口免拆支撑结构的平面图;
图3为图1和图2中A-A向剖视图。
图中:1、顶梁;2、第一次成型顶板;3、预埋件;4、防水装置;5、出料口;6、主梁;7、辅助梁;8、钢板;9、施工缝;10、第二钢筋组;11、第二次成型顶板。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 “上”、“下”、 “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 “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一种消防水池,包括:第一次成型顶板2、免拆支撑结构、第二次成型顶板11和多个顶梁1。各顶梁1交错设置,各顶梁1均支撑于立柱(未图示)上。第一次成型顶板2连接于所述顶梁1,所述第一次成型顶板2上设置出料口5。免拆支撑结构固定设置,所述免拆支撑结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出料口5朝向水池内部的一侧。所述第二次成型顶板11支撑于所述免拆支撑结构上,且所述第二次成型顶板11封堵所述出料口5。消防水池还包括墙体,墙体环绕各立柱设置。本申请施工结构中,免拆支撑结构固定设置,不需要拆除,有效缩减有限空间内作业时间,加快现场施工进度,节约了成本。
所述第一次成型顶板2具有第一钢筋组,所述第二次成型顶板11具有第二钢筋组10,第一钢筋组和第二钢筋组10均包括纵横交错的多个钢筋。 所述第一钢筋组和所述第二钢筋组10固定连接。本申请的消防水池的第一次成型顶板2预留有出料口5,方便材料的外运作业,且增加了消防水池内部空间和外界空气流通,提升了作业区的空气质量,有利于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第二次成型顶板11填充了出料口5,且第一成型顶板2和第二成型顶板11的钢筋连接固定,提高了结构强度和结构稳定性。
所述第一钢筋组中部分钢筋延伸至所述出料口5内,所述第二钢筋组10中的部分钢筋和所述第一钢筋组中延伸至所述出料口5内的钢筋搭接固定。
该实施方案中,第一钢筋组和第二钢筋组10的钢筋搭接,提高了第一次成型顶板2和第二次成型顶板11的结构强度和结构稳定性,使得第一次成型顶板2和第二次成型顶板11成型为一体结构。
消防水池包括防水装置4,所述第一次成型顶板2和所述第二次成型顶板11之间形成施工缝9,所述防水装置4沿所述施工缝9一周设置,阻断所述施工缝9。
该实施方案中,通过防水装置4的设置,阻断了第一次成型顶板2和所述第二次成型顶板11之间的施工缝9,起到阻水断水的作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参见图3所示,所述防水装置4呈环形,所述防水装置4的内圈位于所述第二次成型顶板11内,所述防水装置4的外圈位于所述第一次成型顶板2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环形防水钢板具有环形主板和两个环形斜板,一所述环形斜板连接于所述环形主板的内圈边沿,另一所述环形斜板连接于所述环形主板的外圈边沿,两个所述环形斜板反向倾斜设置,通过环形主板和环形斜板的配合设计,有效的起到了阻水的作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免拆支撑结构包括骨架和钢板8。所述骨架固定连接于所述顶梁1,所述钢板8平铺于所述骨架。所述第二次成型顶板11支撑于所述钢板8。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消防水池还包括多个预埋件3,各所述预埋件3均连接于所述顶梁1,所述骨架连接于所述预埋件3。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预埋件3包括平板和垂直连接所述平板的多个预埋筋,所述预埋筋位于所述顶梁1内部,所述平板外露于所述顶梁1,方便骨架与所述平板焊接固定。
所述预埋件3表面覆盖有防锈漆,即通过后续涂刷防锈漆进行保护。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骨架包括多个主梁6和多个辅助梁7,所述主梁6的两端分别焊接于相应的平板,各所述辅助梁7垂直连接于各所述主梁6。主梁6和辅助梁7交错设置。主梁6和辅助梁7均为不锈钢梁,两者焊接固定,防止其在施工阶段生锈影响承载力。
所述第一次成型顶板2和所述第二次成型顶板11之间形成施工缝9。所述钢板8覆盖所述施工缝9。钢板8面积大,防止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漏出。优选的,所述钢板8周侧伸出所述施工缝400mm-600mm。防止新浇抗渗混凝土产生落浆现象。
实施例二
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上述消防水池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施工顶梁1和第一次成型顶板2,在第一次成型顶板2上预留出料口5;
步骤S2、施工免拆支撑结构;
步骤S3、在出料口5上进行钢筋绑扎作业并进行混凝土浇注形成第二次成型顶板11。
可选的,在步骤S1之前包括制作预埋件3的步骤,预埋件3可以由20mm厚、200mm宽的矩形镀锌钢板及4根直径12mm的HRB400钢筋焊接而成,焊脚尺寸不小于6mm。
步骤S1包括:进行顶梁1钢筋和第一次成型顶板2的钢筋绑扎作业,在消防水池顶梁1钢筋绑扎完成后,在顶梁1的钢筋上进行预埋件3的埋设,预埋件3按中心距1000mm定位埋设,预埋件3的预埋筋伸入顶梁1钢筋内部,然后进行浇筑混凝土作业形成顶梁1和第一次成型顶板2,即顶梁1和第一次成型顶板2是同时浇筑混凝土形成的一体结构。
其中,在消防水池顶板铺设时,按需预留的出料口5尺寸6000mm×2500mm进行弹线定位,出料口5边线距梁边距离不小于500mm,出料甩出钢筋按规范留设,施工缝9采用防水装置4进行留设,例如采用300mm*3mm规格止水钢板留设。
步骤S2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1、在预埋件3上焊接骨架的主梁6,如将主梁6焊接于预埋件3的平板上;
步骤S22、在主梁6上垂直焊接骨架的辅助梁7;
步骤S23、在骨架上铺设钢板8,使得钢板覆盖出料口。使得钢板8覆盖最终第一次成型顶板2和所述第二次成型顶板11之间形成的施工缝9。
该步骤S2中,在消防水池顶板出料口5达到封闭条件时,可以采用50mm×80mm×2mm规格的主梁6与预埋件3焊接连接,焊脚尺寸不小于6mm。待主梁6焊接完成后,采用50mm×50mm×2mm规格的辅助梁7间隔500mm与主梁6焊接形成受力的骨架。在骨架焊接完成后,在骨架上部铺设3mm厚钢板8,钢板8应沿施工缝9往已浇筑板内方向延伸50mm左右,且采用点焊方式与钢骨架连接形成整体。需要注意的是钢板8铺设前需进行施工缝9的剔凿清理,并涂刷界面剂。
可选的,在步骤S3中,在出料口5上浇注的混凝土等级高于第一次成型顶板2的混凝土等级,从而削弱新旧混凝土不连续浇筑产生的附加应力对界面的影响,避免裂缝的产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消防水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立柱;
顶梁,所述顶梁支撑于所述立柱上;
第一次成型顶板,所述第一次成型顶板支撑于所述顶梁上,所述第一次成型顶板上设置出料口;
第二次成型顶板,所述第二次成型顶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次成型顶板,所述第二次成型顶板封堵所述出料口;
其中,所述第一次成型顶板具有第一钢筋组,所述第二次成型顶板具有第二钢筋组,所述第一钢筋组和所述第二钢筋组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筋组中部分钢筋延伸至所述出料口内,所述第二钢筋组中的部分钢筋和所述第一钢筋组中延伸至所述出料口内的钢筋搭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消防水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水装置,所述第一次成型顶板和所述第二次成型顶板之间形成施工缝,所述防水装置沿所述施工缝一周设置,阻断所述施工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消防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装置呈环形,所述防水装置的内圈位于所述第二次成型顶板内,所述防水装置的外圈位于所述第一次成型顶板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消防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防水钢板具有环形主板和两个环形斜板,一所述环形斜板连接于所述环形主板的内圈边沿,另一所述环形斜板连接于所述环形主板的外圈边沿,两个所述环形斜板反向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消防水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位于所述第二次成型顶板的底部,所述第二次成型顶板支撑于所述支撑结构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消防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骨架和钢板,所述骨架固定连接于所述顶梁,所述钢板设置于所述骨架上,所述第二次成型顶板贴合于所述钢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消防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包括多个主梁,各所述主梁的两端分别垂直连接于两个所述顶梁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消防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周侧伸出所述施工缝400mm-600mm。
CN202221062048.1U 2022-05-06 2022-05-06 一种消防水池 Active CN2173537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62048.1U CN217353781U (zh) 2022-05-06 2022-05-06 一种消防水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62048.1U CN217353781U (zh) 2022-05-06 2022-05-06 一种消防水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53781U true CN217353781U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10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62048.1U Active CN217353781U (zh) 2022-05-06 2022-05-06 一种消防水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537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54921U (zh) 一种新型螺栓连接的预制装配式带暗支撑大板剪力墙结构
US20050210795A1 (en)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a plastic lined concrete structure and structure built thereby
CN107575264A (zh) 一种复合材料波纹板支护防排水系统
CN114016552A (zh) 一种地下室顶板沉降后浇带预封闭施工方法
CN207512759U (zh) 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格构柱柱底的钢板止水结构
CN217353781U (zh) 一种消防水池
CN105401580A (zh) 地下通廊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
KR20050054407A (ko) ㄱ형강 콘크리트구조
CN210264105U (zh) 波纹现浇钢筋混凝土罐体
CN115324249B (zh) 全预制厨卫间楼板及反坎整体浇筑施工工法
CN111945740A (zh) 一种基坑抗水板构造及施工方法
CN208763024U (zh) 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
CN114876261A (zh) 一种消防水池顶板出料口免拆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7919582U (zh) 一种装配式桩基码头结构
CN111305627A (zh) 混凝土罐室施工方法
JP3345598B2 (ja) 廃棄物の埋立ストック設備
CN108104506A (zh) 一种用于结构拆除和复建的临时设施及其施工方法
CN212176238U (zh) 一种装配式屋面楼盖系统
CN210086029U (zh) 一种耐候钢钢管混凝土盖梁
KR100394780B1 (ko) 기초우물통 보수 공법 및 그 보수용 구조물
CN113653272A (zh) 高层建筑钢结构仿古屋檐及其施工方法
KR100351135B1 (ko) 철골철근콘크리트 아치교의 아치링 구축방법
CN215630658U (zh) 波纹钢穹顶构造
CN111851828B (zh) 防爆防撞双壳结构上层屋面板免拆底模系统及施工方法
CN219587126U (zh) 垃圾垂直运输通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