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45314U - 压合机 - Google Patents

压合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45314U
CN217345314U CN202123159711.8U CN202123159711U CN217345314U CN 217345314 U CN217345314 U CN 217345314U CN 202123159711 U CN202123159711 U CN 202123159711U CN 217345314 U CN217345314 U CN 2173453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e
top plate
driver
conveying
workbe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5971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代玉彬
王银岗
许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Haig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Hai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Haig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Hai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5971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453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453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453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合机,包括机架、输送组件、顶板和压合组件;机架包括支撑架、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形成输送通道;输送组件设置于输送通道内,顶板设置于输送通道远离支撑架的一侧,顶板与第一挡板以及第二挡板连接;压合组件包括工作台和第一驱动器;第一驱动器设置于机架上,第一驱动器与工作台驱动连接,且工作台与顶板相对设置,第一驱动器用于驱动工作台靠近或远离顶板,以使工作台能够将输送组件的工件压合在顶板上,驱动工作台远离顶板,使工作台将压合好的工件送回输送组件,配合着输送组件的联合使用,使得压合好的工件能够更快速地进入下一环节,使生产环节更加紧凑,更利于自动化的生产。

Description

压合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合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合机。
背景技术
目前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板在出厂前,需要先将屏蔽罩放在PCB板上,然后再手动按压屏蔽罩,从而将屏蔽罩固定压合在PCB板上,然而,对于自动化生产线而言,使用手动压合方式,不仅大大降低了生产PCB板的效率,且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工,进而容易造成生产效率低及生产成本较高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压合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压合机,包括:机架、输送组件、顶板和压合组件;
所述机架包括支撑架、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间隔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之间形成输送通道;
所述输送组件设置于所述输送通道内,所述输送组件用于输送工件;
所述顶板设置于所述输送通道远离所述支撑架的一侧,所述顶板与所述第一挡板以及所述第二挡板连接;
所述压合组件包括工作台和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一驱动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第一驱动器与所述工作台驱动连接,且所述工作台与所述顶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工作台靠近或远离所述顶板,以使得所述工作台能够将输送组件上的工件压合在顶板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多个活动杆和连接板,各所述活动杆的一端与所述工作台连接,每一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器与所述连接板驱动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弹性件,所述连接板开设有多个连接孔,每一所述活动杆远离所述工作台的一端活动设置于一所述连接孔内,所述连接板通过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工作台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台朝向所述顶板的一面开设有定位槽。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驱动器,所述顶板上活动设置有活动板,所述第二驱动器与所述活动板驱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活动板靠近或远离所述工作台。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橡胶板,所述橡胶板设置于所述顶板朝向所述工作台的一面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送组件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一驱动轮、第二驱动轮、第一被动轮和第二被动轮,所述第一驱动轮和所述第一被动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挡板上,所述第一驱动轮和所述第一被动轮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输送带套设于所述第一驱动轮和所述第一被动轮上,且与所述第一驱动轮以及所述第一被动轮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轮和所述第二被动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挡板上,所述第二驱动轮和所述第二被动轮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输送带套设于所述第二驱动轮和所述第二被动轮上,且与所述第二驱动轮以及所述第二被动轮连接,所述第一输送带与所述第二输送带相互间隔且平行设置,所述工作台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带与所述第二输送带之间,且所述第一输送带与所述第二输送带的高度位于所述工作台运动的最低点以及所述顶板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三驱动器和连接杆,所述第三驱动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三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驱动轮转动,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轮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轮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压力控制组件,所述压力控制组件包括压力传感器、显示器和控制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工作台或所述顶板上,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显示器电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工作台或所述顶板的压力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器包括气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压合机,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间隔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使得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能够形成输送通道,从而使得输送组件能够置于输送通道内,以便输送组件输送工件,顶板设置于输送通道远离支撑架的一侧,且与第一挡板以及第二挡板连接,使得顶板能够固定架设在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上,不仅使得顶板能够为工作台提供压合的支撑点,且使得顶板能够位于输送通道的上方,便于工作台将输送组件上的工件压合在顶板上;工作台与顶板相对设置,使得工作台与顶板能够在垂直于输送方向上形成压合结构,当屏蔽罩通过机械手放置在工件的预设位置时,第一驱动器驱动工作台靠近顶板方向运动,使得工作台能够将输送组件上的待压合工件顶至顶板上进行压合操作,然后驱动工作台远离顶板,使得工作台能够将压合好的工件送回输送组件上,以便输送组件将压合好的工件传送至下一工序,且使工作台进入下一轮的压合准备,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件压合的效率,有效避免了投入大量的劳动力,从而降低了生产的成本,且配合着输送组件的联合使用,使得压合好的工件能够更快速地进入下一环节,从而使得生产环节更加紧凑,更利于自动化的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压合机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的压合机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的压合组件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0、压合机;100、机架;110、支撑架;120、第一挡板;130、第二挡板;140、输送通道;200、输送组件;210、第一输送带;220、第二输送带;230、第一驱动轮;240、第一被动轮;250、第二被动轮;300、顶板;310、活动板;400、压合组件;410、工作台;411、定位槽;420、第一驱动器;500、活动杆;510、连接板;520、弹性件;600、第二驱动器;710、第三驱动器;720、连接杆;810、压力传感器;820、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理解的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压合机10,包括机架100、输送组件200、顶板300和压合组件400;所述机架100包括支撑架110、第一挡板120和第二挡板130,所述第一挡板120与所述第二挡板130间隔设置于所述支撑架110上,所述第一挡板120与所述第二挡板130之间形成输送通道140;所述输送组件200设置于所述输送通道140内,所述输送组件200用于输送工件;所述顶板300设置于所述输送通道140远离所述支撑架110的一侧,所述顶板300与所述第一挡板120以及所述第二挡板130连接;所述压合组件400包括工作台410和第一驱动器420;所述第一驱动器420设置于所述支撑架110上,所述第一驱动器420与所述工作台410驱动连接,且所述工作台410与所述顶板300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驱动器420用于驱动所述工作台410靠近或远离所述顶板300,以使得所述工作台410能够将输送组件200上的工件压合在顶板300上。
在本实施例中,机架100包括支撑架110、第一挡板120和第二挡板130,使得支撑架110能够为压合机10提供支撑,确保了压合机10在运行中的平稳性;第一挡板120与第二挡板130间隔设置于所述支撑架110上,使得第一挡板120与第二挡板130之间能够形成输送通道140,使得输送组件200能够设置在输送通道140内,从而使得输送组件200能够在输送通道140内输送工件,顶板300设置在输送通道140远离支撑架110的一侧,且与第一挡板120以及第二挡板130连接,从而使得顶板300能够固定架设在第一挡板120和第二挡板130上,这样,不仅使得顶板300能够为工作台410提供压合的支撑点,且使得顶板300能够位于输送通道140的上方,便于工作台410将输送组件200上的待压合工件压合在顶板300上,工作台410与顶板300相对设置,使得工作台410与顶板300能够在垂直于输送通道140的输送方向上形成压合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工作台410的大小与输送通道140的大小相适配,使得工作台410在第一驱动器420的驱动下能够穿过输送通道140,从而将输送组件200上的待压合工件压合在顶板300上。
在本实施例中,当屏蔽罩通过机械手放置在工件的预设位置时,第一驱动器420驱动工作台410靠近顶板300,使得工作台410能够将输送组件200上的待压合工件顶到顶板300进行压合操作,然后驱动工作台410远离顶板300,使得工作台410能够将压合好的工件送回输送组件200上,以便输送组件200将压合好的工件传送至下一工序进行加工,且使工作台410进入下一轮的压合准备,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件压合的效率,有效避免了投入大量的劳动力,从而降低了生产的成本,且配合着输送组件200的联合使用,使得压合好的工件能够更快速地进入下一环节,从而使得生产环节更加紧凑,更利于自动化的生产。
为了驱动工作台410运动,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还包括多个活动杆500和连接板510,各所述活动杆500的一端与所述工作台410连接,每一所述活动杆500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510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器420与所述连接板510驱动连接。具体地,各个活动杆500的一端与工作台410连接,每一活动杆500的另一端与连接板510连接,使得连接板510能够通过多个活动杆500与工作台410连接,工作台410和连接板510的大小与输送通道140的大小相适配,使得工作台410及连接板510在第一驱动器420的驱动下能够穿过输送通道140,并将输送组件200上的待压合工件压合在顶板300上,也就是说连接板510在第一驱动器420的驱动下能够在垂直于输送通道140的输送方向上进行往返运动,从而带动工作台410一起运动,使得工作台410能够将输送组件200上的待压合工件压合在顶板300上,以实现自动压合操作。
为了驱动连接板510运动,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驱动器420包括气缸。具体地,第一驱动器420设置在支撑架110上,使得第一驱动器420能够固定在机架100上,第一驱动器420包括气缸,第一驱动器420具有动力输出端,且第一驱动器420的动力输出端与连接板510驱动连接,从而使得第一驱动器420能够为连接板510提供动力源,进而驱动连接板510靠近或远离顶板300,实现对连接板510的驱动。
为了避免工作台410压坏工件,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还包括弹性件520,所述连接板510开设有多个连接孔,每一所述活动杆500远离所述工作台410的一端活动设置于一所述连接孔内,所述连接板510通过所述弹性件520与所述工作台410连接。具体地,通过在连接板510开设有多个连接孔,各个活动杆500与各个连接孔一一对应设置,使得每一个活动杆500能够活动穿设在相应的连接孔内,弹性件520的一端与连接板510连接,弹性件520的另一端与工作台410连接,使得连接板510在第一驱动器420的驱动下能够带动工作台410将输送组件200上的待压合工件顶至顶板300上,当第一驱动器420继续驱动连接板510时,设置在连接板510与工件台之间的弹性件520在第一驱动器420的驱动下进一步地被压缩,如此,压缩后的弹性件520的弹力能够有效为工作台410提供缓冲,避免了工作台410压坏工件。
为了给顶板300提供缓冲作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520包括弹簧。具体地,弹簧具有良好的弹性,弹簧的弹力大于工作台410的重力,使得弹簧能够撑起工作台410,当弹簧在第一驱动器420的驱动下发生形变时,压缩的弹簧能够有效地减弱第一驱动器420对顶板300的强烈冲击,从而为顶板300提供缓冲效果,对压合机10实现良好的缓冲保护作用,从而延长压合机10的使用寿命。
为了防止活动杆500从连接板510上脱出,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多个螺母,各所述活动杆500远离所述工作台410的一端开设有外螺纹,每一所述螺母与一所述外螺纹螺接。具体地,各个螺母的尺寸大于连接孔的尺寸,且多个螺母与多个外螺纹一一对应设置,活动杆500远离工作台410的一端穿过活动孔与螺母螺接,各所述螺母活动抵接于连接板510背向所述工作台410的一面,使得各个活动杆500在运动时,连接在各个活动杆500末端的多个螺母可以有效地防止活动杆500从连接板510上脱出。
进一步地,用户还可以手动将连接在各个活动杆500上的多个螺母拧松,以便用户更换与安装工作台410,使得用户可以根据实际的生产需要更换与产品相适配的工作台410,从而提高了压合机10的适用性。
为了使弹性件520能够更好地提供缓冲作用,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弹性件520的数量为多个,每一所述弹性件520套设在一所述活动杆500上,各所述弹性件520的一端与所述工作台410连接,各所述弹性件520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510连接。具体地,通过在每一个活动杆500的外表面设置有弹性件520,使得多个弹性件520在第一驱动器420的驱动下同时进行压缩,从而使多个弹性件520能够同时减弱第一驱动器420对顶板300的强烈冲击,使得多个弹性件520与顶板300之间能够实现更好的缓冲保护,进一步保护了顶板300与连接板510的使用寿命。
为了确保了工作台410输送待压合工件的平稳性,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工作台410朝向所述顶板的一面开设有定位槽411。具体地,通过在工作台410朝向顶板的一面开设有定位槽411,定位槽411的形状与工件相适配,使得工作台410活动抵接待压合工件时,待压合工件能够固定在定位槽411内,从而使得工作台410能够将待压合工件平稳地传送到顶板300上,避免了工作台410在运动时引起待压合工件发生晃动或移位的现象,进而确保了工作台410输送待压合工件的平稳性。
为了更好地提高压合的效率,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驱动器600,所述顶板300上活动设置有活动板310,所述第二驱动器600与所述活动板310驱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器600用于驱动所述活动板310靠近或远离所述工作台410。具体地,通过将第二驱动器600设置于机架100上,第二驱动器600与活动板310驱动连接,使得活动板310在第二驱动器600的驱动下能够靠近或远离工作台410,这样,活动板310和工作台410能够分别在第一驱动器420及第二驱动器600的作用下同时进行相对运动,使得活动板310和工作台410能够更加快速地完成压合操作,进一步提高了压合的效率,更有利于自动化的生产,第二驱动器600包括电机或气缸,使得第二驱动器600能够为活动板310提供动力源,从而驱动活动板310运动。
为了避免顶板300在压合的过程中损坏工件,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橡胶板,所述橡胶板设置于所述顶板300朝向所述工作台410的一面上。具体地,通过在顶板300朝向工件台的一面增设橡胶板,由于橡胶板具有良好的弹性,使得顶板300在进行压合操作时,橡胶板能够发生形变,从而有效避免顶板300损坏工件,对工件起到很好地保护作用。
为了使压好的工件能够更快速地传送至下一工序,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输送组件200第一输送带210、第二输送带220、第一驱动轮230、第二驱动轮、第一被动轮240和第二被动轮250,所述第一驱动轮230和所述第一被动轮240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挡板120上,所述第一驱动轮230和所述第一被动轮240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输送带210套设于所述第一驱动轮230和所述第一被动轮240上,且与所述第一驱动轮230以及所述第一被动轮240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轮和所述第二被动轮250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挡板130上,所述第二驱动轮和所述第二被动轮250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输送带220套设于所述第二驱动轮和所述第二被动轮250上,且与所述第二驱动轮以及所述第二被动轮250连接,所述第一输送带210与所述第二输送带220相互间隔且平行设置,所述工作台410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带210与所述第二输送带220之间,且所述第一输送带210与所述第二输送带220的高度位于所述工作台410运动的最低点以及所述顶板300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工作台410设置在第一输送带210与第二输送带220之间,第一输送带210与第二输送带220的高度位于工作台410运动的最低位置以及顶板300之间,使得工作台410可以位于输送通道140的下方,并与顶板300形成垂直于输送方向的压合结构,第一驱动器420驱动工作台410靠近顶板300时,使得工作台410可以将第一输送带210及第二输送带220上的待压合工件传送至顶板300上进行压合,然后第一驱动器420驱动工作台410远离顶板300,使得工作台410可以将压合好的工件送回第一输送带210及第二输送带220上,以便第一输送带210和第二输送带220能够快速地将压好的工件传送至下一工序,进而优化了生产的各环节。
为了驱动输送组件200转动,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驱动组件,如图1所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三驱动器710和连接杆720,所述第三驱动器710设置于所述机架100上,所述第三驱动器710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驱动轮230转动,所述连接杆72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轮230连接,所述连接杆72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轮连接。具体地,通过在第一驱动轮230与第二驱动轮之间设置有连接杆720,第三驱动器710与连接杆720驱动连接,当第三驱动器710驱动第一驱动轮230转动时,从而带动第一输送带210及连接杆720转动,再带动第二驱动轮及第二输送带220转动,进而实现了对输送组件200转动。
为了便于用户监控工作台410或顶板300的压力信号,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还包括压力控制组件,所述压力控制组件包括压力传感器810、显示器820和控制器,所述压力传感器810设置于所述工作台410或所述顶板300上,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压力传感器810和所述显示器820电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810用于检测所述工作台410或所述顶板300的压力信号。具体地,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810、显示器820和控制器,使得压力传感器810能够检测到工作台410与顶板300之间的施力情况,并将检测的压力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将传输的压力信号在显示器820上显示,从而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显示器820监控工作台410或顶板300的压力信号,从而确保工作台410与顶板300间压力保持在预设的范围内,确保了压合的效果。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压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输送组件、顶板和压合组件;
所述机架包括支撑架、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间隔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之间形成输送通道;
所述输送组件设置于所述输送通道内,所述输送组件用于输送工件;
所述顶板设置于所述输送通道远离所述支撑架的一侧,所述顶板与所述第一挡板以及所述第二挡板连接;
所述压合组件包括工作台和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一驱动器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第一驱动器与所述工作台驱动连接,且所述工作台与所述顶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工作台靠近或远离所述顶板,以使得所述工作台能够将输送组件上的工件压合在顶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合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活动杆和连接板,各所述活动杆的一端与所述工作台连接,每一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器与所述连接板驱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合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件,所述连接板开设有多个连接孔,每一所述活动杆远离所述工作台的一端活动设置于一所述连接孔内,所述连接板通过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工作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朝向所述顶板的一面开设有定位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合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驱动器,所述顶板上活动设置有活动板,所述第二驱动器与所述活动板驱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活动板靠近或远离所述工作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合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橡胶板,所述橡胶板设置于所述顶板朝向所述工作台的一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一驱动轮、第二驱动轮、第一被动轮和第二被动轮,所述第一驱动轮和所述第一被动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挡板上,所述第一驱动轮和所述第一被动轮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输送带套设于所述第一驱动轮和所述第一被动轮上,且与所述第一驱动轮以及所述第一被动轮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轮和所述第二被动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挡板上,所述第二驱动轮和所述第二被动轮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输送带套设于所述第二驱动轮和所述第二被动轮上,且与所述第二驱动轮以及所述第二被动轮连接,所述第一输送带与所述第二输送带相互间隔且平行设置,所述工作台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带与所述第二输送带之间,且所述第一输送带与所述第二输送带的高度位于所述工作台运动的最低点以及所述顶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合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三驱动器和连接杆,所述第三驱动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三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驱动轮转动,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轮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轮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合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控制组件,所述压力控制组件包括压力传感器、显示器和控制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工作台或所述顶板上,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显示器电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工作台或所述顶板的压力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中所述的压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器包括气缸。
CN202123159711.8U 2021-12-15 2021-12-15 压合机 Active CN2173453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59711.8U CN217345314U (zh) 2021-12-15 2021-12-15 压合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59711.8U CN217345314U (zh) 2021-12-15 2021-12-15 压合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45314U true CN217345314U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40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59711.8U Active CN217345314U (zh) 2021-12-15 2021-12-15 压合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453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71955B (zh) 顶升式螺母拧装机及其拧装方法
CN107932626B (zh) 一种柔性应变计裁切分选装置
CN207359222U (zh) 一种柔性pcb板的自动冲孔机
CN217345314U (zh) 压合机
CN213855814U (zh) 一种用于视觉分拣的自动化设备
CN105171405B (zh) 听筒组装吸嘴保压机构
CN111482726A (zh) 一种机器人自动柔性焊牌系统
CN110695468B (zh) 一种冲床连线多轴自动攻牙机
CN201659234U (zh) 一种丝杆滚齿防错装置
CN208666345U (zh) 一种外壳拆分装置的上料输送机构
CN215401203U (zh) 一种自动下料装置
CN211804232U (zh) 一种冲床连线多轴自动攻牙机
CN212191791U (zh) 一种机器人自动柔性焊牌系统
CN108899290A (zh) 多工位集成电路芯片烧录器
CN209970928U (zh) 一种三轴自动切割机
CN210247174U (zh) 一种新型线路板打靶机
CN211614815U (zh) 一种电刨侧板及轴承压装装置
CN209914210U (zh) 一种fpc板贴合机的防撞板机构
CN107350925A (zh) 一种自动化电池极片打磨设备
CN112566381A (zh) 一种数控在线解pin设备
CN206588585U (zh) 一种头戴产品锁螺丝及贴泡棉一体化设备
CN216543810U (zh) 带爪弹簧扣压入机
CN219924892U (zh) 电池模组焊接治具
CN109663734B (zh) 一种适用于冲压件的多功能零件分拣机构
CN217193374U (zh) 一种激光切割机上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