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40085U - 一种白头翁提取液浓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白头翁提取液浓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40085U
CN217340085U CN202221903513.XU CN202221903513U CN217340085U CN 217340085 U CN217340085 U CN 217340085U CN 202221903513 U CN202221903513 U CN 202221903513U CN 217340085 U CN217340085 U CN 2173400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concentrated
tank
concentrating
j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0351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尚
冯育林
张国松
李东勲
夏明艳
于亚云
王堂勋
张观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222190351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400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400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400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Vaporization, Distillation, Condensation, Sublimation, And Cold Tra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白头翁提取液浓缩装置,包括浓缩机构,所述浓缩机构包括浓缩罐、设于所述浓缩罐上方且与所述浓缩罐连通的进液罐以及设于所述浓缩罐底部且与所述浓缩罐连通的储液罐,所述浓缩罐内设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沿所述浓缩罐的竖直方向螺旋设置的浓缩管以及设于所述浓缩管内的加热管,所述浓缩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液罐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储液罐连通,所述加热管沿所述浓缩管的螺旋方向螺旋设置,所述浓缩管的上部还开设有开口。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进行白头翁提取液的浓缩时浓缩效果不佳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白头翁提取液浓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白头翁提取液浓缩装置。
背景技术
白头翁药材取自毛茛科白头翁,属植物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Bunge)Regel)的干燥根,味苦,性寒。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白头翁属植物中分离鉴定出多种皂苷成分,如白头翁皂苷 A3 和白头翁皂苷 B4,并且研究表明其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巨噬细胞分泌IL-6、抗癌、抗炎、抗毒、止泻、镇静、镇痛、杀灭滴虫和球虫、抑制肠运动、抗内毒素血症等作用。
目前,在对白头翁皂苷进行提取时,通常采用水提法,在提取之后,又需将多次提取的提取液混合过滤,最后将混合过滤后的提取液进一步进行浓缩以去除多余水分,以便于后续工艺。
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浓缩罐对混合过滤后的提取液进行浓缩,具体的,主要通过对浓缩罐内的提取液进行加热以实现提取液的浓缩,然而,大部分的浓缩罐主要包括一个容纳提取液的罐体以及设置在罐体底部的加热装置,由于浓缩罐内靠近加热装置的提取液受到的热量相对较高,而其他的提取液受到的热量相对较低,导致浓缩罐内的提取液整体受热不均匀,并且由于白头翁主要成分是以三萜皂苷为主,而皂苷中的苷元具有不同程度的亲脂性,糖链又具有较强的亲水性,使得皂苷成为了一种天然的表面活性剂,会导致皂苷降低水溶液表面张力,如果在受热不均匀的情况下,会容易导致提取液在浓缩过程中易产生大量持久性的肥皂样泡沫,最终影响提取液的浓缩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头翁提取液浓缩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进行提取液浓缩时浓缩效果不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白头翁提取液浓缩装置包括浓缩机构,所述浓缩机构包括浓缩罐、设于所述浓缩罐上方且与所述浓缩罐连通的进液罐以及设于所述浓缩罐底部且与所述浓缩罐连通的储液罐,所述浓缩罐内设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沿所述浓缩罐的竖直方向螺旋设置的浓缩管以及设于所述浓缩管内的加热管,所述浓缩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液罐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储液罐连通,所述加热管沿所述浓缩管的螺旋方向螺旋设置,所述浓缩管的上部还开设有开口。
上述白头翁提取液浓缩装置,通过设置浓缩罐以及分别与浓缩罐连通的进液罐和储液罐,通过进液罐将提取液注入浓缩罐内,通过储液罐将经浓缩罐浓缩后的提取液排出,并在浓缩罐内设置螺旋设置的浓缩管以及设于浓缩管内且同样螺旋设置的加热管,其中,浓缩管用于流通提取液,而在进行提取液的浓缩时,通过浓缩管内的加热管对提取液进行加热浓缩,由于加热管铺设于整个浓缩管内,并且,浓缩管以及加热管均螺旋设置,可以保证流入浓缩管内的提取液每部分都均匀受热,并且还在浓缩管的上部开设开口,可以使得浓缩产生的气体及时排出,从而弱化皂苷对水溶液表面张力的降低作用,进而能够有效的降低浓缩时泡沫的产生,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在通过浓缩罐进行加热浓缩时会导致提取液在浓缩过程中易产生大量泡沫的问题,进而最终提升了提取液的浓缩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进行提取液浓缩时效果不佳的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进液罐上设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末端插入所述浓缩罐内并抵近至所述浓缩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进料管的末端经过所述开口插入所述浓缩罐内并抵近至所述浓缩管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加热管的两端分别向所述浓缩罐的顶部以及储液罐的方向延伸且穿出,以用于连接蒸汽热交换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浓缩装置还包括冷凝机构,所述冷凝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浓缩罐一侧的冷凝罐、设于所述冷凝罐内部的冷凝管、连接所述冷凝罐与所述浓缩罐的抽气组件,所述冷凝管的两端延伸出所述冷凝罐,并与外部的冷凝装置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抽气组件包括气泵以及分别用于所述浓缩罐与气泵以及所述气泵与冷凝罐连通的排气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浓缩罐的外壁向外延伸出安装台,所述气泵设于所述安装台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浓缩罐的外壁设有若干支撑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进料管上设有第一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储液罐上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设有第二阀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出的白头翁提取液浓缩装置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出的白头翁提取液浓缩装置中浓缩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出的白头翁提取液浓缩装置中加热管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浓缩罐 10 连接杆 11
安装台 12 浓缩管 20
开口 21 加热管 30
进液罐 40 进料管 41
第一阀门 410 储液罐 50
出料管 51 第二阀门 510
冷凝罐 60 排液口 601
第三阀门 602 冷凝管 61
气泵 70 排气管 71
支撑柱 8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白头翁提取液浓缩装置,包括浓缩机构,浓缩机构用于对提取液进行加热浓缩;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浓缩机构包括浓缩罐10、以及设于浓缩罐10中的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包括竖直螺旋设置的浓缩管20及加热管30;为了便于对提取液的注入,在浓缩罐10的上方设有进液罐40,且进液罐40底端为一弧形结构,进液罐40底端设有进料管41,进料管41的末端插入浓缩罐10内并抵近浓缩管20的上端,使得进液罐40内的提取液可以通过进料管41流入浓缩管20内,在本实施例当中,优选的,为了实现对浓缩管20内的提取液输入的控制,进料管41上设有第一阀门410,可以通过第一阀门410开启或关闭,控制是否把进液罐40中的提取液输入至浓缩罐10中,同时通过第一阀门410还能够控制提取液的流量大小,其中,第一阀门410可以为球阀或者蝶阀或者是电磁阀;为了对浓缩后的提取液进行集中排出,浓缩罐10的底部设有一弧形的且与浓缩罐10连通的储液罐50,储液罐50位于浓缩管20的下方,用于接收从浓缩管20流出的浓缩后的提取液,储液罐50底部设有出料管51,出料管51上设有第二阀门510,浓缩后的提取液会部分堆积在储液罐50中后,积累到一定量后打开第二阀门510,排出浓缩后的提取液,或者也可以每隔预设时间打开第二阀门510排出一次,当然也可以边浓缩边排出,其中,第二阀门510可以为球阀或者蝶阀。
具体地,浓缩管20内设有加热管30,加热管30沿浓缩管20的螺旋方向设置,在本实施例当中,加热管30具体为蒸汽热交换管,进一步的,加热管30的其中一个管口位于浓缩管20的首端(即靠近进液罐40的一端)且向外延伸至浓缩罐10顶端穿出,并与外接的例如蒸汽热交换器(图未示)的蒸汽输送口连通,加热管30的另一个管口位于浓缩管20的末端,且向外延伸并与外接的蒸汽热交换器的接收口连通,具体的,加热管30穿过储液罐50与蒸汽热交换器的接收口连通,使用时,蒸汽热交换器产生的蒸汽通过蒸汽热交换器的蒸汽输送口传递至与其相连的加热管30内,通过该加热管30将蒸汽产生的热能沿浓缩管20螺旋传递至浓缩管20的末端位置,后传递至外接蒸汽热交换器的接收口,并在蒸汽热交换器中循环利用。
另外,在具体实施时,还可以通过调节第一阀门410控制提取液的流量大小或者调节浓缩管20的长度和螺旋下降倾斜程度来保证提取液的浓缩时间,从而进一步的提升浓缩效果。
可以理解的,加热管30通过上述设置,一方面,螺旋设置的加热管30有效的增加了提取液的运动路径,从而增加了提取液的加热时间,并且螺旋设置相对竖直或倾斜设置可以减缓提取液流动的速度,从而保证提取液受热更加均匀。
更进一步的,加热管30铺设于浓缩管20内且与螺旋状的浓缩管20外形适配,在具体实施时,加热管30可以通过架设的方式与浓缩管20进行固定,以保证加热管30与浓缩管20之间留有缝隙,方便提取液流动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均匀加热的效果,例如,通过设置多根固定杆或多个固定支架分别与加热管30的外壁和浓缩管20的内壁固定连接,以将加热管30架设于浓缩管20内,优选的,固定杆与固定支架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分别与加热管30和浓缩管20固定连接,浓缩管20通过连接杆11固定连接在浓缩罐10的内壁,且浓缩管20上设有开口21,用于在提取液进行加热浓缩时气体通过开口21散发,进料管41的末端可以经过开口21深入到浓缩管20的内部,以将进料管41流进的提取液可以直接流入浓缩管20内。
可以理解的,通过浓缩管20内的加热管30对提取液进行加热浓缩,可以保证流入浓缩管20内的提取液每部分都均匀受热,并且还在浓缩管20的上部开设开口21,可以使得浓缩产生的气体及时排出,从而弱化皂苷对水溶液表面张力的降低作用,进而能够有效的降低浓缩时泡沫的产生。在具体实施时,优选的,开口21的宽度可以设置大于浓缩管20的二分之一管径且小于浓缩管20的管径,保证开口21有个良好的散气条件。
提取液在加热浓缩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从开口21处排出,在具体实施时,提取液从进液罐40通过进料管41流入浓缩管20内后根据浓缩管20的路径沿着浓缩管20开始流动,直到从浓缩管20的末端流入储液罐50经出料管51排出,在流动的过程中,加热管30会对流动的提取液进行加热,使得提取液的每一部分都被均匀的加热,同时在加热过程中,散发的气体从开口21排出,得到最终浓缩后的提取液。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可选的实施例当中,开口21还可以被开设于浓缩管20顶部相邻排列的多个通孔所取代。
进一步的,为提高加热浓缩效果,浓缩装置还包括冷凝机构,冷凝机构包括冷凝罐60、设于冷凝罐60内部的冷凝管61、连接冷凝罐60与浓缩罐10的抽气组件,通过抽气组件将浓缩罐10中的气体抽出,一方面可以对加热浓缩时散发的气体进行收集排出,具体的,冷凝罐60的底部设有排液口601,散发的气体冷凝成液体经排液口601排出,优选的,在具体实施时,排液口601上设有第三阀门602,通过设置第三阀门602可以控制排液的时间以及排液的流量,其中,第三阀门602可以为球阀或者蝶阀;另一方面避免随着加热浓缩不断进行,散发的气体一直增加导致浓缩罐10内部的压力一直增大的问题,提升了加热浓缩时的安全性。在具体实施时,可以每隔预设时间开启抽气组件以对浓缩罐10中的气体进行抽出,还可以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的形式,例如,压力计,对浓缩罐10内的气体进行实时监测,以确定抽气组件打开的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抽气组件将浓缩罐10中的气体抽入冷凝罐60中进行冷凝后排出的方式,还可以避免直接将散发有热量的气体直接排到外界。
具体的,抽气组件包括气泵70以及分别用于连通浓缩罐10与气泵70、以及连通气泵70与冷凝罐60的排气管71,具体的,在本实施例当中,浓缩罐10的外壁向外延伸出安装台12,气泵70设于安装台12上,浓缩罐10加热浓缩时散发的气体在气泵70的作用下通过排气管71进入冷凝罐60内。另外,为了保证气泵70的抽气效果,在本实施例当中,排气管71与浓缩罐10、排气管71与气泵70以及排气管71与冷凝罐60之间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结构,例如,橡胶密封圈等。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整体浓缩装置的密封性,在浓缩装置的管路连接处,例如,加热管30与浓缩罐10、加热管30与储液罐50、加热管30与外部的蒸汽热交换器、冷凝管61与冷凝罐60、进料管41与浓缩罐10以及出料管51与储液罐50之间均设有密封结构,例如,橡胶密封圈等。
更具体的,冷凝管61的两端分别延伸出冷凝罐60,并连接外部的冷凝装置,从而实现正常的冷凝功能,在本实施例当中,冷凝管61螺旋且竖直设置。冷凝装置可以为冷凝器、冷却塔等。
在具体实施时,冷凝装置将冷凝介质从冷凝管61的一端通入,通过冷热交换,实现冷凝管61对冷凝罐60的冷凝作用,而冷热交换后的冷凝介质从冷凝管61的另一端再次进入冷凝装置内进行循环利用。
为了实现对浓缩罐10的固定支撑,浓缩罐10的侧壁设有若干支撑柱80,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当中,示出的支撑柱80的数量为三根,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可选的实施例当中,支撑柱80的数量还可以设置成更多根。
综上,本实施例当中提出的白头翁提取液浓缩装置,通过设置浓缩罐10以及分别与浓缩罐10连通的进液罐40和储液罐50,通过进液罐40将提取液注入浓缩罐10内,通过储液罐50将经浓缩罐10浓缩后的提取液排出,并在浓缩罐10内设置螺旋设置的浓缩管20以及设于浓缩管20内且同样螺旋设置的加热管30,其中,浓缩管20用于流通提取液,而在进行提取液的浓缩时,通过浓缩管20内的加热管30对提取液进行加热浓缩,由于加热管30铺设于整个浓缩管20内,并且,浓缩管20以及加热管30均螺旋设置,可以保证流入浓缩管20内的提取液每部分都均匀受热并且还在浓缩管20的上部开设开口21,可以使得浓缩产生的气体及时排出,从而弱化皂苷对水溶液表面张力的降低作用,进而能够有效的降低浓缩时泡沫的产生,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在通过浓缩罐10进行加热浓缩时会导致提取液在浓缩过程中易产生大量泡沫的问题,进而最终提升了提取液的浓缩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进行提取液浓缩时效果不佳的问题。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白头翁提取液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浓缩机构,所述浓缩机构包括浓缩罐、设于所述浓缩罐上方且与所述浓缩罐连通的进液罐以及设于所述浓缩罐底部且与所述浓缩罐连通的储液罐,所述浓缩罐内设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沿所述浓缩罐的竖直方向螺旋设置的浓缩管以及设于所述浓缩管内的加热管,所述浓缩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液罐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储液罐连通,所述加热管沿所述浓缩管的螺旋方向螺旋设置,所述浓缩管的上部还开设有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头翁提取液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罐上设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末端插入所述浓缩罐内并抵近至所述浓缩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白头翁提取液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的末端经过所述开口插入所述浓缩罐内并抵近至所述浓缩管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头翁提取液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的两端分别向所述浓缩罐的顶部以及储液罐的方向延伸且穿出,以用于连接蒸汽热交换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头翁提取液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装置还包括冷凝机构,所述冷凝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浓缩罐一侧的冷凝罐、设于所述冷凝罐内部的冷凝管、连接所述冷凝罐与所述浓缩罐的抽气组件,所述冷凝管的两端延伸出所述冷凝罐,并与外部的冷凝装置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白头翁提取液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组件包括气泵以及分别用于所述浓缩罐与气泵以及所述气泵与冷凝罐连通的排气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白头翁提取液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罐的外壁向外延伸出安装台,所述气泵设于所述安装台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头翁提取液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罐的外壁设有若干支撑柱。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白头翁提取液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上设有第一阀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头翁提取液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罐上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设有第二阀门。
CN202221903513.XU 2022-07-23 2022-07-23 一种白头翁提取液浓缩装置 Active CN2173400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03513.XU CN217340085U (zh) 2022-07-23 2022-07-23 一种白头翁提取液浓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03513.XU CN217340085U (zh) 2022-07-23 2022-07-23 一种白头翁提取液浓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40085U true CN217340085U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38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03513.XU Active CN217340085U (zh) 2022-07-23 2022-07-23 一种白头翁提取液浓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400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340085U (zh) 一种白头翁提取液浓缩装置
CN110804546A (zh) 一种适用于中草药的酶解提取装置
CN209270849U (zh) 一种真空浓缩蒸发器
CN208465221U (zh) 脱低沸真空缓冲罐
CN106517243B (zh) 一种高温氨气回收装置
CN206168177U (zh) 一种硒元素吸收塔
CN108078761A (zh) 一种妇科熏蒸医疗装置
CN206045433U (zh) 一种低温单效浓缩器
CN214680081U (zh) 一种甲醛生产线用的高纯度甲醛分离塔
CN205607188U (zh) 一种蛋白生产中杀菌机蒸汽余热循环利用装置
CN205925063U (zh) 一种中药提取罐装置
CN209548763U (zh) 节能型一机两用中药提取、浓缩设备
CN203447784U (zh) 一种防结垢的循环式烟草提取液浓缩装置
CN208626640U (zh) 一种茶籽饼提取液浓缩分离设备
CN210302435U (zh) 用于食品加工的新型整套浓缩锅
CN208574234U (zh) 一种蒸发浓缩结晶系统的多级节能换热系统
CN208320487U (zh) 用于废乳化液处理的超滤循环罐
CN206113688U (zh) 一种乏汽回收装置
CN207285085U (zh) 腌酱菜盐坯自动脱盐装置
CN205412301U (zh) 一种双重化工气体冷凝装置
CN211311482U (zh) 一种适用于中草药的酶解提取装置
CN212253742U (zh) 一种定型机蒸汽回用装置
CN110841319A (zh) 节能双效真空浓缩器
CN204880972U (zh) 带旋分分离的氨气冷却除水器
CN204684685U (zh) 一种低温真空中药浓缩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