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38323U - 一种使用可靠的食品加工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使用可靠的食品加工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38323U
CN217338323U CN202122813227.6U CN202122813227U CN217338323U CN 217338323 U CN217338323 U CN 217338323U CN 202122813227 U CN202122813227 U CN 202122813227U CN 217338323 U CN217338323 U CN 2173383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speed
speed change
modul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1322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刘超
刘敦国
夏立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1322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383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383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383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使用可靠的食品加工机,包括主机、加工模块、电机、搅拌件、变速装置、离合装置及变速箱上盖和变速箱下盖,变速箱上盖和变速箱下盖相互扣合形成相较封闭的内腔,变速装置和离合装置的设置于内腔内并与外部动力连接,变速装置包括第一变速模块和第二变速模块,离合装置与变速装置连接并驱动输入端在第一变速模块或第二变速模块之间选择动力连接或脱离,以使电机直接与搅拌动力连接或通过变速装置与搅拌件动力连接,实现输出端输出不同转速并驱动搅拌件。设置变速箱上盖和下盖来固定和封闭变速装置和离合装置,减少外界的影响,提升变速装置和离合装置工作的稳定可靠性,进而保证食品加工机能够长时间稳定可靠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使用可靠的食品加工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食品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满足多种加工功能需求的多功能食品加工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食品加工的需求在不断提升,同时,对于食材的加工更加精细化,功能要求更加多样化。传统的食品加工机,一部分能够提升搅拌、切削、加热等功能,另一部分通过自带减速箱的多功能杯,实现绞肉、切丝、切片、和面等功能,拓展了食品加工机的使用范围,满足了使用者的部分需求。这样设置的原因在于不同的功能,对于转速的要求不同,例如实现破壁豆浆等功能时需要非常高的转速,通常在20000转/分以上,以实现对食材的充分破壁粉碎。而绞肉、切丝、切片时,只需要几千转每分钟;而进一步的和面、单搅拌功能,则需要几百甚至几十转第分钟。
现有技术中能够实现转速调整的通常包括三种,第一种由电机直接驱动,电机自身能够实现多种不同转速的输出,例如磁阻电机,自身可实现宽范围的转速输出,以满足不同转速的需求;第二种设置能较小范围调节的电机,配置不同功能的加工杯,不同功能的加工杯设置不同的减速装置,通过与主机的组合实现不同的转速需求;第三种在主机上设置电机及减速装置,要求不同的功能需求,能够通过改变减速装置来输出不同的转速。
但现有技术仍存在如下问题。对于第一种技术而言,电机成本及使用的控制成本比较高,从而使得食品加工机的成本偏高,不能满足低价产品的需求。第二种技术虽然相较第一种而言,可使用低成本的电机来实现,但如果需要实现不同的功能时,每种不同的功能需要配置不同的减速装置,如果需要的功能较多,则需要的减速装置也相应的增加,多功能需求时仍造成成本偏高。
对于第三种方案,现有技术如专利号CN201410005535.8,公开一种食物处理器,通过设置多组减速装置,同时设置换档机构,实现不同减速装置之间的组合,实现在同不输入时不同的转速输出,以满足不同转速的需求。但这样的技术方案仍存在如下技术问题:第一,该方案中,输入和输出之间必然通过减速装置,电机并不能直接输出驱动,而由于减速装置的参与,使得电机的使用效率降低,同时降低了电机高速输出的转速,影响高速功能的正常使用。第二,由于减速装置持续参与其中,使用各个功能时减速装置均参与,即增加了减速装置使用带来的噪音,还使用减速装置在持续使用后寿命大大降低,影响食品加工机的正常使用寿命。第三,虽然设置了多组减速装置,但最终实现减速比仅为2.3~9.2,当需要非常低的转速时,仍然需要对电机输出较低的转速,影响电机的高性能输出。第四,现有技术的换档机构结构复杂,占用空间较多,使得整体变速装置体积增大,进而使得食品加工机的整机体积增加,造成空间的浪费;同时,由于换档结构直接作用于旋转齿轮上,不方便减速装置的整体密封,使得灰尘等易于进入齿轮之间,影响齿轮的正常工作,增加噪音和磨损,降低了减速装置的正常使用寿命,还不方便增加润滑油,同时使用寿命及噪音增加。第五,现有技术中,虽然有多组减速装置,但不同的减速装置最终的输出同样不同,这样使得单个输出的连接端的速度改变,仍然需要对电机进行调节,而不能实现在电机输出不变时,单个输出端实现不同的速度输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调节稳定可靠、满足不同转速组合输出需求的食品加工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使用可靠的食品加工机,包括主机、加工杯、电机,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主机内,所述加工杯内设有由电机驱动的搅拌件,其中,所述食品加工机还包括变速装置、离合装置及变速箱上盖和变速箱下盖,所述变速箱上盖和变速箱下盖相互扣合形成相较封闭的内腔,所述变速装置和离合装置的设置于所述内腔内并与外部动力连接,所述变速装置包括输入端、输出端及位于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第一变速模块和第二变速模块,所述离合装置与变速装置连接并驱动输入端在第一变速模块或第二变速模块之间选择动力连接或脱离,以使所述电机直接与搅拌动力连接或通过变速装置与搅拌件动力连接,实现所述输出端输出不同转速并驱动搅拌件。
优选的,所述离合装置包括驱动模块和动力传递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和动力传递模块嵌套以使所述驱动模块与所述动力传递模块在轴向重叠,所述动力传递模块在第一变速模块和第二变速模块之间选择动力连接或脱离。
优选的,所述第一变速模块包括第一行星轮系,所述第二变速模块包括第二行星轮系,所述第一行星轮系和第二行星轮系沿轴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行星轮系包括第一行星轮、第一行星架和第一行星框,所述第二行星轮系包括第二行星轮、第二行星架和第二行星框,所述变速箱上盖或/和变速箱下盖内侧壁还设有内齿,所述内齿构成所述第一行星轮系的第一行星框或所述第二行星轮系的第二行星框。
优选的,所述第一变速模块包括第一行星轮系,所述第二变速模块包括第二行星轮系,所述第一行星轮系和第二行星轮系沿轴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行星轮系包括第一行星轮、第一行星架和第一行星框,所述第二行星轮系包括第二行星轮、第二行星架和第二行星框,所述食品加工机还包括固定齿框,所述固定齿框为上下开口的筒状,所述变速箱上盖和变速箱下盖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齿框的上下开口处,所述变速箱上盖、变速箱下盖及固定齿框合围形成所述内腔,所述固定齿框内侧壁设有齿框内齿,所述齿框内齿构成所述第一行星轮系的第一行星框或所述第二行星轮系的第二行星框。
优选的,所述驱动模块包括换档电机,所述换档电机安装于所述变速箱下盖并伸入所述内腔以与所述动力传递模块动力连接。
优选的,所述变速箱下盖还设有安装台,所述电机设有电机支架,所述电机通过电机支架与所述安装台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电机轴穿过所述变速箱下盖与所述变速装置动力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台包括电机安装柱及电机定位柱,所述电机支架设有电机定位孔,所述电机定位柱插入所述电机定位孔以固定所述电机。
优选的,所述电机定位柱与所述电机定位孔之间还设有减震件。
优选的,所述变速箱上盖设有通孔,所述变速装置的输出端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搅拌件动力连接,所述食品加工机还设有轴承,所述轴承设置于所述通孔处并分别与所述变速箱上盖及输出端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加工杯与所述主机可拆卸连接,所述变速装置和离合装置通过所述变速箱上盖及变速箱下盖与所述电机固定连接以构成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安装于所述主机内与加工杯动力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设置变速装置和离合装置,变速装置具有多组变速模块,离合装置能够使同一输入在不同的变速模块之间组合,以实现不同的输出转速,同时,离合装置还可使变速装置脱离,这样,电机直接驱动输出连接头,而不需要变速装置参与,即保证了电机的高效、高速输出,还使得变速装置不需要时不工作,降低噪音、提升变速装置的使用寿命。进一步设置变速箱上盖和变速箱下盖,来封闭变速装置和离合装置,能够这样设置,也是因为变速装置对外仅体现出旋转,而不必在轴向或径向设置移动空间,这样,封闭变速装置和离合装置的空间不会产生变化,封闭的变速箱上盖和变速箱下盖能够保证变速装置和离合装置在封闭的空间内工作,受外界的影响小,还易于对变速装置和离合装置设置润滑剂,保证工作稳定、震动噪音小。当所述驱动模块与所述动力传递模块在轴向相互嵌套时,所述驱动模块与所述动力传递模块在轴向会存在重叠,这样能够使得离合装置在轴向的尺寸压缩,减少整个变速装置及离合装置的轴向尺寸,最终减少食品加工机的整体高度。当重叠时,所述驱动模块与所述动力传递模块存在重叠比例,所述重叠比例是指所述驱动模块和所述动力传递模块中,在轴向的重叠尺寸,与两者之间在轴向具有较小尺寸的配件的尺寸比值。例如当所述动力传递模块嵌套在所述驱动模块的内部,且所述动力传递模块在轴向上的尺寸L1小于驱动模块在轴向的尺寸L2,同时,所述动力传递模块与所述驱动模块在轴向的重叠尺寸为L,那么,所述重叠比例就是重叠尺寸L与动力传递模块的尺寸L1的比值,即L/L1。这其中,5%≤L/L1≤100%。如果重叠比例过小,那反映在离合装置上,并不能更多的减少在轴向的尺寸,进而影响食品加工机整体的高度;对于动力传递模块与驱动模块而言,两者之间会存在完全嵌套的位置关系,例如当动力传递模块嵌套在驱动模块中间,并且动力传递模块在轴向尺寸较小,使得动力传递模块存在完全落入驱动模块的位置关系,而使得两者的重叠比例达到100%,这当然能够使得离合装置以及食品加工机在轴向的高度实现最低。当然,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离合装置在工作过程中用于调节变速装置,因此,驱动模块和动力传递模块的相互位置关系是处于变化状态的,这也导致所述重叠比例处于一个变化的状态,这里的重叠比例是指当驱动模块与所述动力传递模块位于最大可重叠比例时的比值,即在食品加工机预设的可调节位置中,当所述驱动模块与所述动力传递模块相互之间能够相互嵌套的最大限度时,计算此时的重叠比例。
2.设置相互嵌套的驱动模块和动力传递模块,在轴向和径向不需要占用过多的空间,使得变速箱上盖和变速箱下盖易于设置固定的连接结构,方便变速箱上盖和变速箱下盖进一步与电机及主机的固定连接。
3.设置第一行星轮系和第二行星轮系,技术成熟,生产制造方便,能够与现有技术通用。在变速箱上盖或/和变速箱下盖内侧壁设置内齿,来形成第一行星轮系的第一行星框或第二行星轮系的第二行星框,不需要再设置单独的行星框结构,压缩变速装置和离合装置的空间,还使得各个组件之间的距离变小,提升传递的稳定可靠性。可以理解的,所述变速箱上盖的内齿可构成所述第一行星轮系的第一行星框或第二行星轮系的第二行星框或同时构成第一行星轮系的第一行星框及第二行星轮系的第二行星框;同样的,所述变速箱下盖的内孔也可构成所述第一行星轮系的第一行星框或第二行星轮系的第二行星框或同时构成第一行星轮系的第一行星框及第二行星轮系的第二行星框,这样的变换,仅仅是根据所述变速箱上盖和变速箱下盖的不同结构设置来构成。
4.进一步设置固定齿框以形成内齿,而变速箱上盖和变速箱下盖可不再设置相应的内齿,这样,需要设置内齿的部件可单独设置并生产制造,还可根据需求,采用更好性能的材质以提升内齿的可靠性,而同时,单独设置的固定齿框可仅设置为上下开口的筒状,方便对于内部设置不同的内齿,以满足不同的减速需求。
5.直接设置换档电机来调节驱动模块,例如可设置为易于精准控制的伺服电机,在换档时同样能够保证精准可靠。换档电机只需要电机轴穿过变速箱下盖而与离合装置动力连接,即保证了变速箱上盖和变速箱下盖之间的固定连接可靠,还不会影响换档电机的正常工作,例如换档电机的电连接线、对换档电机的降温等。结构简单可靠。
6.进一步设置安装台,来保证变速箱与电机之间的固定连接,使得电机与变速装置和离合装置之间的动力连接稳定可靠。
7.通过电机安装柱及电机定位柱与电机支架的电机定位孔来对电机进行固定连接,即使电机在工作过程中产生震动,由于通过电机支架与变速箱下盖一体连接,也能够保证变速箱与电机的震动方式相同,减少电机与变速装置及离合装置之间的相对运动。同时设置减震件,还可减少震动对电机、减速箱及主机之间的相互影响。
8.进一步设置轴承,减少输出轴与变速装置之间的相对摩擦,提升变速装置及离合装置的使用可靠性,进而使得食品加工机使用更加稳定可靠。
9.将变速装置、离合装置通过变速箱上盖、变速箱下盖而组合而动力组件,进而再将动力组件与主机安装连接,这样,动力组件可单独组装,再与主机之间相互组件,提升动力组件自身及食品加工机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多功能食品加工机整机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食品加工机第一实施例变速装置和离合装置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食品加工机第一实施例变速装置和离合装置结构分解第二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食品加工机第一实施例高速输出状态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食品加工机第一实施例动力传递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食品加工机第一实施例换档头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食品加工机第一实施例动力传递模块结构剖视图。
图8为图7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食品加工机第一实施例第一行星架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食品加工机第一实施例第一行星架结构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食品加工机第一实施例外框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食品加工机第一实施例第一输出状态配合状态结构剖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食品加工机第一实施例第一输出状态动力传输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食品加工机第一实施例第二输出状态配合状态结构剖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食品加工机第一实施例第二输出状态动力传输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食品加工机第一实施例第三输出状态配合状态结构剖视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食品加工机第一实施例第三输出状态动力传输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食品加工机第二实施例变速装置和离合装置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食品加工机第二实施例固定齿框剖视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食品加工机第二实施例第一输出状态结构剖视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食品加工机第二实施例第二输出状态结构剖视图。
图22为图21中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3为图21中C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为标示对应名称如下:
101.加工模块;102.主机;103.电机;1031.电机支架;1032.电机定位孔;104.电机轴;105.加工杯;106.杯盖;107.搅拌刀;21.变速箱下盖;211.电机安装柱;212.电机定位柱;22.变速箱上盖;221.上盖内齿;222.上盖通孔;25.上盖;251.上盖固定孔;26.固定齿框;261.齿框内齿;262.固定齿框固定孔;263.齿框固定筋;27.下盖;271.下盖固定孔;28.固定螺栓;31.外框;311.外框体;312.外框齿;313.外框螺纹;32.内框;321.内框体;322.内框螺纹;323.内框内齿;324.内框固定缺口;33.换档拨叉;331.拨叉柱;332.拨叉连接杆;333.拨叉体;3331.拨叉体凸起;334.拨叉螺钉;34.驱动齿轮;35.换档电机;41.换档头;411.换档头体;4111.换档头限位板;4112.限位板凸起;412.换档头卡槽;413.换档头驱动齿;414.换档头第一扁位;415.换档头第二扁位;416.限位槽;417.限位卡簧;418.换档轴承;4181.轴承内圈;4182.轴承外圈;419.轴承垫片;42.第一行星轮;421.第一行星轮安装孔;422.第一行星轮齿;43.第一行星架;431.第一行星架体;432.第一行星架安装柱;433.第一行星架传动齿;434.第一行星架内齿;435.第一行星架通孔;51.第二行星架;52.第二行星轮;521.第二行星轮下齿轮;522.第二行星轮上齿轮;523.第二行星轮安装孔;53.第二输出轮;531.第二输出轮体;532.第二输出轮安装柱;61.高速输出轴;611.第一驱动齿;62.第一连接头;63.第二连接头;711.第一固定齿框;7111.固定齿框体;7112.固定齿框柱;7113.固定齿框安装孔;7114.固定齿框内齿;712.第一行星轮;713.第一行星架;7131.第一行星架外齿;714.第一行星架齿;721.第二行星轮;722.第二行星架;723.第二行星架齿;731.第三行星轮;732.第三行星架;733.轴承;81.拨叉;811.拨叉体;812.拨叉柱;813.拨叉架;814.拨叉齿;82.弹簧;83.顶杆;84.活动齿框;841.活动内齿;842.活动齿框固定槽;843.活动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申请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对于“上游”、“下游”等位置关系,是基于流体正常流动时位置关系。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本实用新型所述多功能的食品加工机,如图1-22所示,包括主机、加工杯、电机,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主机内,所述加工杯与所述主机可拆卸连接,所述加工杯内设有搅拌件,当加工杯与主机安装连接到位时,搅拌件可由电机驱动以加工放置在加工杯内的食材。所述加工杯与所述搅拌件可一起构成加工模块,对于不同的加工食材而言,搅拌件需要在不同的转速下工作,例如需要实现破壁粉碎的食材,通常需要10000rpm(rpm:转/分)以上,能够更好的将食材进行切割粉碎,实现食材的细胞破壁,充分释放营养;而对于食材的切丝切片加工过程而言,通常需要1000rpm-3000rpm,过高或过低均不能实现更好的加工;而对于和面或搅拌的加工而言,需要30rpm-300rpm,以更好的实现面团的揉和以及食材的翻转,而不需要高速时对食材的粉碎;而对于多功能食品加工机而言,还需要在加工过程中实现转速的变化,例如将食材进行干磨加工时,为了更好的粉碎及食材营养的释放,通常将食材进行预先的烘烤,即减少食材的含水率,又使得食材的营养及香气释放,这就需要在食材烘烤时,能够对食材施加极低的转速进行搅拌翻转,而当烘烤结束需要粉碎时,还能够对食材进行高速加工以充分粉碎。或者,所述食品加工机还可以具有多组不同的加工模块,例如设置带粉碎刀的搅拌粉碎模块、用于切丝切片的切丝切片杯及切丝切片刀构成的切丝切片模块、用于绞肉的绞肉杯和绞肉刀构成的绞肉模块、用于干磨粉碎的干磨杯和干磨刀构成的干磨模块。本申请所述食品加工机还包括变速装置和离合装置,变速装置包括输入端、输出端及位于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第一变速模块和第二变速模块,这样,变速装置的输入端能够与电机动力连接,搅拌件与变速装置的输出端动力连接,在电机的转速不变的前提下,输出端能够输出不同的转速,以满足多功能食品加工机的工作需求。离合装置与变速装置连接,离合装置能够驱使输入端在第一变速模块或第二变速模块之间动力连接或脱离。这样,当离合装置驱使输入端与第一变速模块或第二变速模块均不连接时,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直连,电机直接通过输入端与输出端并进一步与搅拌件动力连接,实现高速输出;当离合装置驱使输入端与第一变速模块或第二变速模块动力连接时,电机的输入分别通过第一变速模块或第二变速模块实现变速,实现不同的转速输出,对于最终的输出端而言,可仅设置单个输出连接头并与搅拌件动力连接,这样,单个搅拌件在不同的离合位置时,具有不同的转速,进一步再结合电机自身的调整范围,从而使得搅拌件具有足够宽的调整范围,满足食品加工机多功能使用的要求。当然,输出端也可设置多个不同的连接头,搅拌件可设置为多组,不同组的搅拌件分别与不同的输出连接头连接,以实现搅拌件不同转速条件下加工。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述食品加工机的主机和加工杯也可以为一体设置,例如主机内设置容纳腔以形成加工腔,并在加工腔内设置搅拌件,电机设置在主机内并通过变速装置或直接与搅拌件动力连接。
实施例一。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多功能食品加工机的第一实施例,如图1-17所示,所述食品加工机包括主机102、加工杯105,所述主机102内设有电机103,所述搅拌件107放置在加工杯105内,杯盖106封闭加工杯105的上方开口,所述加工杯105、杯盖106及搅拌件107共同构成加工模块101,加工模块101可根据不同的加工需求进行更换。电机103通过电机轴104与搅拌件107动力连接,以驱动搅拌件107旋转并加工放置在加工杯105内的食材。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加工杯105、杯盖106及搅拌件107仅仅是实现一种或几种加工方式的通用加工模块,所述加工模块101也不完全限定于包含这几个功能组件,例如所述加工杯可以是带加热功能的破壁搅拌杯,或者实现切丝切片功能的容器,或者用于绞肉、和面的容器;同样的,所述搅拌件也可是如实现切割粉碎的粉碎刀,或者如实现切丝切片功能的切丝切片刀,或者是实现绞肉、和面功能的和面绞肉刀,甚至于说,所述搅拌件包括多组刀具,不同的刀具可以具有不同的速度,实现不同的加工功能。
所述食品加工机还包括变速装置和离合装置,优选的,所述变速装置和离合装置设置于主机102,所述主机102设有变速箱下盖21和变速箱上盖22,所述变速箱下盖21和变速箱上盖22相互扣合,形成相对封闭的内腔,所述变速装置和离合装置的主要功能组件设置于内腔内,通过相应的转轴与外部动力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相对封闭的内腔是指除必需的动力输入输出结构可通过密封结构与外部连接外,其他部分均设置为封闭的腔体,而并非指与外部完全没有任何关联的内腔。而主要的功能组件是指能够实现主要的变速功能、离合功能的功能组件,而为了实现动力传递而必需设置与外部连接的功能模块,通常设置为部分设置在内腔内,而部分延伸出内腔以实现动力连接。所述变速箱下盖21设有安装台,所述安装台包括电机安装柱211,所述电机安装柱211端部形成电机定位柱212,所述电机103具有电机支架1031,所述电机支架1031上设有电机定位孔1032,所述电机定位柱212穿过所述电机定位孔1032,以使所述电机103与所述变速箱下盖21直接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电机定位柱212与所述电机定位孔1032是还设有减震件(未示出)。所述电机安装柱211和电机定位孔1032设置为相配的多个,优选的,所述电机安装柱211和电机定位孔1032设置为相配的四个。所述变速箱下盖21的底面设有通孔(未示出),当所述电机103与所述变速箱下盖21直接固定连接后,所述电机103的电机轴104穿过所述通孔以与所述变速装置和离合装置动力连接。这样,当所述变速装置和离合装置设置在变速箱上盖和变速箱下盖内时,共同构成了变速组件,进而与所述电机固定连接,以共同构成了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可单独设置并组装后,再安装于所述主机内,这样,所述动力组件能够在电机的最佳工作范围内(电机转速不做调整或小范围的转速变化情况下,并保证电机处于最佳的工作转速区间),有多组不同转速的动力输出,以满足食品加工机多功能的不同转速需求。优选的,所述通孔处还设有密封组件,以封闭所述内腔。
所述变速装置包括输入端、输出端及位于所述输入端和输出端的第一变速模块和第二变速模块,优选的,所述第一变速模块和第二变速模块均设置为行星轮减速系统,所述第一变速模块和第二变速模块沿轴向依次设置,以使第一变速模块和第二变速模块可以在充分压缩轴向空间和径向空间的前提下,实现动力串联,从而实现更大减速比的传递。所述变速箱下盖21和变速箱上盖22合围形成相较封闭的腔体,所述输出端和输出端穿过所述变速箱下盖和变速箱上盖,优选的,所述输入端设置于下侧并穿过所述变速箱下盖以与电机动力连接,所述输出端设置于上侧并穿过所述变速箱上盖以与连接头动力连接并最终驱动搅拌件旋转。当然,所述变速箱上盖和变速箱下盖也可以是相互扣合的左、右结构,或者变速装置和离合装置设置于单一盖体例如变速箱下盖构成的腔体内,变速箱上盖仅封闭腔体,这样的方案,属于现有技术的通用技术方案,与本实用新型并不存在直接关联,这里不再详细阐述。
所述离合装置包括驱动模块和动力传递模块,其中,所述动力传递模块分别与电机轴和变速模块动力连接,并将动力分别传递至不同的变速装置。所述驱动模块包括调节框、换档拨叉33、驱动齿轮34、换档电机35。所述调节框套设于所述变速模块外,所述调节框包括外框31、内框32,所述外框31和内框32相互嵌套,优选的,所述外框31设置于内框32外部。所述外框31包括外框体311,所述外框体311外侧壁设有外框齿312,所述外框体311内侧壁设有外框螺纹313。所述外框齿312与所述驱动齿轮34相啮合,当换档电机35带动驱动齿轮34旋转时,进一驱动外框31旋转。内框32包括内框体321,所述内框体321外侧壁设有内框螺纹322,所述内框体321内侧壁设有内框内齿323,所述外框31和内框32通过外框螺纹313和内框螺纹322相配合。工作时,外框31仅可沿轴向转动,而不在轴向移动,相反的,内框32仅在轴向移动,而不可在轴向转动,这样,外框31通过螺纹带动内框32在轴向移动,这样,将换档电机35的转动,转化成沿变速装置轴向的移动。所述换档拨叉33与所述内框32连接,当内框32在轴向移动时,带动换档拨叉33沿轴向移动。所述换档拨叉33包括拨叉柱331、拨叉连接杆332和拨叉体333,所述换档拨叉33通过拨叉柱331与内框32相连接。所述动力传递模块包括换档头41,所述换档拨叉33与所述换档头41可转动连接。当换档电机35带动内框32沿轴向移动时,内框32可进一步带动换档头41在轴向移动,同时,换档头41可相对换档拨叉33转动,这样,所述驱动模块仅需要驱动换档头在轴向移动即可实现换档需求,而不需要参与动力传递,功能相互隔离,能够保证各个模块在最佳工作状态下工作。所述换档头41包括换档头体411、换档头卡槽412和换档头驱动齿413。优选的,所述拨叉33设置为两个,在换档头41两侧相对设置,使得两个相对的拨叉体333合围成圆环形,并插入换档头卡槽412内,以驱动换档头41沿轴向移动,并相对换档头41可转动。
为了实现在轴向尺寸的压缩,首先,所述驱动模块与所述动力传递模块之间相互嵌套,使得所述驱动模块和所述动力传递模块之间存在轴向重叠。本实施例中,所述换档拨叉33与所述换档头41的中间位置相连接,使得换档头41在轴向位置嵌套在所述调节框的内部,进一步的,所述换档头41与所述调节框在轴向的重叠部分尺寸为L,设置换档头41的尺寸L1小于调节框的尺寸L2(此时,所述调节框的轴向尺寸构成驱动模块的轴向尺寸),所述换档头41与调节框的比值为L/L1,其中,5%≤L/L1≤100%,优选的,重叠比例为30%~80%,例如可以是35%、40%、45%、50%、55%、60%、65%、70%、75%等。
由于设置所述外框31与内框32之间相互嵌套,并且外框工作时只需旋转而不需要在轴向、周向、径向等方向移动,因此,对于整个变速装置和离合装置而言,需要占据的空间较小,并且多在外框限定的空间内,因此,对于变速装置和离合装置而言,能够方便的设置在变速箱下盖和变速箱上盖构成的腔体内,同时变速箱下盖和变速箱上盖也方便设置在封闭的空间,而仅需要传递动力的输入轴、输出轴穿过,例如电机轴、输出轴或换档电机的电机轴,同时这些轴在穿过变速箱下盖或变速箱上盖时,易于设置旋转密封结构,从而使得腔体密封效果好,一方面,可防止变速装置和离合装置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外泄,另一方面,还可方便的设置润滑油,使变速装置和离合装置工作环境更佳,提升变速装置和离合装置的工作寿命,再者,封闭的腔体还可有效阻止外部杂质的进入,保证变速装置和离合装置工作更加稳定可靠。同时,相互嵌套的外框和内框在轴向相互重叠,使得变速装置和离合装置在轴向的尺寸得以压缩,不会在轴向占据较多的范围,也使得食品加工机在轴向的尺寸减小,避免了食品加工机特别是主机需要在轴向设置足够的高度,而影响使用者的正常操控。
所述第一变速模块包括第一行星轮42、第一行星架43。所述第一行星轮42安装于第一行星架43上。当所述换档头41移动至与第一变速模块动力连接时,所述换档头驱动齿413插入第一行星轮42内,以构成第一变速模块的太阳轮,同时,内框32的内框内齿323构成所述第一变速模块的齿框。工作时,换档头41驱动第一行星轮42转动,第一行星轮42同时在内框内齿323内行星转动,并带动第一行星架43转动,实现第一级减速。
所述第二变速模块包括第二行星架51、第二行星轮52、第二输出轮53。所述变速箱上盖2内侧壁设有上盖内齿221,以构成第二行星轮52的齿框。当所述换档头41与第一变速模块动力连接,并通过第一变速模块与第二变速模块动力连接时,所述第一行星架43同时构成第二变速模块的太阳轮,以驱动所述第二行星轮52转动,并同时在上盖内齿221内作行星公转,带动第二行星架51和第二输出轮53转动,并实现动力输出。这样,电机的输出通过换档头41传递至变速装置,经第一变速模块和第二变速模块两级减速后,实现大减速比传动,优选的,两级减速后减速比可达到30-140倍变速。当所述换档头41直接与第二行星轮52啮合时,换档头41跳过第一级变速模块而直接将动力传递至第二变速模块,电机的动力仅通过第二变速模块实现变速,实现相较两级变速时更小的变速比,优选的,变速比设置为10-20倍。进一步的,还可设置与第一行星架42动力连接的输出模块,这样,电机的动力可仅通过第一变速模块而实现变速,从而实现同一输入状态下,具有经过第一变速模块、第二变速模块、两级变速模块的不同输出状态,实现输出端输出不同转速的需求。
优选的,所述食品加工机还包括高速输出轴61,所述高速输出轴61可通过换档头41直接与电机动力连接,从而实现电机自身的高速输出。本实施例中,主机的输出端包括第一连接头62和第二连接头63,其中,第一连接头61直接与高速输出轴62连接,第二连接头63与第二输出轮53连接,这样,第一连接头62可直接输出高转速,而第二连接头63可通过不同的变速组合,在电机输入不变的前提下,实现不同转速输出。所述换档头体411内部贯通设置,包括位于位于下端的换档头第一扁位414和位于上端的换档头第二扁位415,换档头41通过换档头第一扁位414与电机轴104动力连接,通过换档头第二扁位415与高速输出轴61动力连接,其中,换档头第一扁位414、换档头第二扁位415设置为在换档头41沿轴向移动时仍能实现动力连接,或仅在到达预设位置时实现动力连接或动力脱离。
所述内框体321侧壁还设有内框固定缺口324,所述拨叉柱331设置于所述内框固定缺口324处,所述拨叉柱331与所述内框32通过拨叉螺钉334固定连接,以使所述换档拨叉33与内框32一体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换档头体411外侧壁还设有限位槽416,所述限位槽416处设有限位卡簧417,所述卡簧417处设有换档轴承418和轴承垫片419。所述换档头体411外侧壁向外延伸形成换档头限位板4111,所述换档头限位板4111与所述轴承垫片419共同构成所述换档头卡槽412。所述换档轴承418设置于所述换档头卡槽412处,所述换档头限位板4111设有限位板凸起4112,所述拨叉体333位于换档头卡槽412处设有沿径向向内延伸形成的拨叉体凸起3331。所述换档轴承418包括轴承内圈4181和轴承外圈4182,优选的,所述限位板凸起4112与轴承内圈4181相抵触,所述拨叉体凸起3331与轴承外圈4182相抵触,使得换档头41与换档拨叉33之间通过轴承相对转动,以减少换档头与换档拨叉之间的摩擦与噪音,实现更稳定可靠的动力传递。
所述第一行星架43包括第一行星架体431、第一行星架安装柱432、第一行星架传动齿433,所述第一行星架安装柱432位于所述第一行星架431下表面,相应的,所述第一行星轮42设有第一行星轮安装孔421和第一行星轮齿422,第一行星轮42通过第一行星轮安装孔421可转动的装设于第一行星架安装柱432,优选的,所述第一行星轮42设置为三个,第一行星架安装柱432设置为相应的三个。所述第一行星架体431的下表面对应所述第一行星架传动齿433处还设有第一行星架内齿434,所述第一行星架内齿434可与换档头驱动齿413相啮合,以实现动力传递。所述第一行星架43中心设有第一行星架通孔435,所述第一行星架通孔435可供所述高速输出轴61穿过。
优选的,所述外框31和内框3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当所述外框31旋转时,带动内框32在轴向移动,并进一步带动换档拨叉33推动换档头41达到预设位置,实现离合变速。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实现外框31与内框32之间的传递,并同步防止内框32到达指定位置后自由移动或反向推动外框31并移位,所述内框32的内框螺纹322的螺纹压力角设置为α,优选的,所述螺纹压力角α≤5°。这样,当外框旋转时能够带动内框在轴向移动,而当外框停止转动时,外框与内框之间在螺纹能够实现自锁,而不会反向推动外框而使得内框移位,保证变速模块在预设的变速位置。当然,所述外框与内框之间也可设置大于上述螺纹压力角,而依靠其他锁定方式来保证外框与内框的预设位置。例如,可依靠换档电机自身锁定位置,并进一下带动驱动齿轮及外框锁定,最终实现内框及换档头的位置稳定。
下面进一步结合图12-图17来说明所述变速装置和离合装置的变速实现方式。
如图12、13所示,为所述食品加工机在第一输出状态(高速状态)的动力传递状态。此状态下,电机103通过电机轴104(未示出)与所述换档头41动力连接。同时,所述换档电机35带动驱动齿轮34旋转,并带动外框31旋转使内框32沿轴向移动,带动所述换档头41与第一变速模块脱离,此时,第一行星轮42与换档头41不接触,第一变速模块和第二变速模块没有动力输出,食品加工机仅有第一连接头61转动,而第二连接头62不转动,实现高速输出。此状态下,第一连接头61直接由电机驱动,通常工作在电机自身的转速下,转速范围为10000rpm-50000rpm。如图13所示,为第一输出状态的动力传递简图,电机轴104直接与换档头41动力连接,换档头41与变速模块不连接,使得动力直接通过高速输出轴61与输出端连接。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常而言,多功能食品加工机使用最多的加工环境仍然是高速状态,包括了破壁粉碎、干磨粉碎、果汁、碎冰等等,均是在高速状态下进行加工,因此,直接利用电机的高速状态而不需要通过变速装置是最高效的加工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通过离合装置即可简单的实现电机的直接输出,而不必再将变速装置加入传递,保证加工效率,还可减少变速装置产生振动噪音。同时,离合装置可在高速输出时切断电机与变速装置之间的动力连接,使得高速输出状态时变速装置不参与动力传递,即避免了变速装置参与后产生的变速输出无用功而降低加工效率,又避免了变速装置在非输出状态时持续工作产生的噪音及磨损,降低了食品加工机工作时的噪音还提升了食品加工机的正常使用寿命。当然,在高速输出过程中,所述食品加工机还可同步由变速装置输出不同的转速,以同步驱动不同组的搅拌件,实现多组输出,这在下文中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4、15所示,为所述食品加工机在第二输出状态(第一减速模式)的动力传递状态。此状态下,换档电机35带动所述驱动齿轮34旋转,进一步带动所述外框31旋转以驱使内框32沿轴向向上移动,内框32进一步带动换档拨叉33及换档头41沿轴向向上移动,并最终使所述换档头驱动齿413与所述第一行星轮42相啮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行星轮42与所述内框内齿323相啮合。当电机通过电机轴驱动换档头41旋转时,换档头驱动第一行星轮42旋转并进一步在内框内齿323内公转,所述第一行星轮42公转时,带动第一行星架43旋转,实现第一变速模块的减速。所述第一行星架传动齿433进一步与第二行星轮52相啮合,以构成所述第二变速模块的太阳轮,所述第一行星架传动齿433驱动第二行星轮52旋转,同时,所述第二行星轮52在所述上盖内齿221内公转,并带动所述第二行星架51和第二输出轮53旋转,所述第二输出轮53最终带动所述第二连接头63旋转,实现第二变速模块的减速。进一步参考图15,所述食品加工机的动力传递路线是:电机轴104通过换档头41带动所述第一行星轮41公转,并驱使第一行星架43旋转实现第一级变速,第一行星架同步驱动第二行星轮52公转,并驱使第二输出轮53旋转实现第二级变速,最终由第二连接头63输出。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当所述食品加工机需要变速后的输出时,离合装置驱使电机与变速装置之间动力连接,进而实现食品加工机的低速输出,实现相应的功能需求。由于变速装置叠加了第一变速模块和第二变速模块的减速,即第一变速模块的减速比i1和第二变速模块的减速比i2的乘积,使得变速装置能够实现大减速比的减速,两级减速后减速比可达到30-140倍的变速。这样,在电机高转速输出状态时,例如18000rpm状态时,仍能实现几百甚至一百以下的转速输出,如果再结合电机自身的调整范围,最低可实现低于五十转每分的极低转速,这样的转速范围,能够满足对食材的翻转搅拌等加工,而不会破壁食材的表面结构,更不会对食材进行切割粉碎。电机的动力经大变速比减速后,工作扭矩相应的倍数增加,例如,当减速比为60倍时,相应的扭矩同样增加60倍(理论计算值,实际值由于损耗不会完全相同),这样,高速低扭矩的电机转变为低速高扭矩的输出,满足果汁挤压、揉面等低转速高扭矩工作环境的要求,使得食品加工机适应范围更广。
如图16、17所示,为所述食品加工机在第三输出状态(第二减速状态)的动力传递状态。此状态下,换档电机35进一步带动所述驱动齿轮34及外框31旋转,驱使内框32沿轴向进一步向上移动,最终使所述换档头驱动齿413插入所述第一行星架内齿434内,此时,所述换档头41可直接驱动所述第一行星架43旋转,而跳过第一减速模块。优选的,当所述内框32向上移动后,所述第一行星轮42与所述内框内齿323相脱离,这样,虽然换档头413同步驱动第一行星轮42及第一行星架43,但由于第一行星轮42外围空置,在工作过程中仅空转而没有动力输出。当然,也可设置所述换档头驱动齿413在所述内框内齿323和第一行星轮42之间切换,即当与所述第一行星轮42啮合时,与所述内框内齿323脱离,而当与所述内框内齿323相啮合时,与所述第一行星轮42相脱离,从而保证实现不同的减速位置。此状态时,电机轴104通过换档头41直接与第一行星架43动力连接,驱动第一行星架43旋转并带动第二行星轮52公转,并由所述第二输出轮53输出,最终带动所述第二连接头61转动并输出,实现第二变速模块的减速。参考图17,所述食品加工机的动力传递路线是:所述电机轴104通过换档头41带动所述第一行星架43旋转,第一行星架同步驱动第二行星轮公转,实现变速,最终由第二连接头63输出。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动力的传递仅通过了第二变速模块的减速,而没有经过第一变速模块的减速,食品加工机具有中间范围的减速,此时输出减速比为10-20倍。当电机与第一减速状态相同的转速时,例如18000rpm时,减速后输出能够实现1000rpm-3000rpm的转速输出,同样的,如果再结合电机自身的调整范围,能够实现在8000rpm以下范围内的调整,满足切丝切片、绞肉等功能的加工。特别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这样的设置方便,实现了第二连接头63具有在电机转速完全相同的情况,能够实现不同的转速输出,而不必要更换不同的连接头来实现不同的转速输出,这些的设置方式,对于在整个加工过程中需要变换转速的食材而言,例如烘烤干磨,可先低转速搅拌实现食材的翻转烘焙,再高速进行干磨粉碎;同样的,还适用于绞肉、切菜等功能,在高速加工过程中,还可实现低速翻转使食材更均匀,提升了食品加工机的使用范围。相较于现有技术虽然同样具备减速、离合功能,但在输入不变的情况下,同一输出连接头不能实现速度的调节,而需要更换不同的加工容器以及连接头来实现不同的转速输出,而单一加工过程中的转速改变,仍然需要对电机进行相应的调节,调节范围小,且电机并不能在最佳工作条件下工作。本申请方案在单一加工过程中,不改变电机的工作状态,仅依靠变速装置和离合装置来实现调节,不会损耗电机的工作性能,并且仅依靠结构实现,成本低、工作稳定可靠。进一步的,由于变速装置和离合装置在轴向依次设置,而离合装置在外部仅体现出旋转的工作方式,在轴向不需要占据过大的空间,使得变速装置和离合装置能够方便的安装在封闭的腔体内,即降低了工作噪音,又提升了变速装置和离合装置的工作稳定性及工作寿命。
优选的,所述换档头41与所述高速输出轴61在三种工作状态时均处于动力连接状态,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换档头与高速输出轴之间均为高速工作状态,而没有经过变速装置,即使在持续工作条件下,也不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及结构磨损,对于产品的整体影响较小。同时,所述换档头在实际工作中下端与电机轴连接,上端与高速输出轴连接,使得换档头两端定位,工作时稳定可靠。再者,换档头与高速输出轴之间如果需要频繁的切换对位,反而会增加换档头和高速输出轴的磨损,易于使换档头与高速输出轴之间产生缝隙而在工作过程中产生振动和噪音。不改变换档头和高速输出轴的动力传递状态,仅改变换档头与高速输出轴之间的相对位置,能够保证换档头与高速输出轴之间始终处于最佳的配合间隙,动力传输稳定可靠。
可以理解的,所述外框与内框之间的螺纹压力角也可设置为其他角度,所述食品加工机进一步设置锁定结构,当所述内框与外框达到预设位置时,锁定外框或内框或换档头,来保证变速装置和离合装置在预设位置工作。
可以理解的,当在减速状态时,换档齿头也可与高速输出轴通过错位扁位轴等方式实现动力断开,以使在减速状态时中间高速不输出。
可以理解的,所述驱动模块包括主动件和从动件,所述主动件和从动件分别为在轴向相互配合地上驱动件和下驱动件,其中,所述主动件可以为上驱动件或下驱动件,而所述从动件可相应的下驱动件或上驱动件,上驱动件和下驱动件具有相互配合的螺旋面,进而上驱动件和下驱动在轴向上具有相互重叠的部分,使得上驱动件或下驱动件旋转时,能够带动与之配合的驱动件上下移动,进而驱动动力传递模块在轴向移动以实现离合调节。其中,上驱动件和下驱动件之间相互配合的螺旋面可以直接在所述上驱动件和下驱动件相对的端面,也可以是包括相互套设的套筒,并且在套筒的外侧壁设置相对的螺旋面。
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一行星架与所述第一行星架传动齿设置为可拆卸动力连接,当所述换档头驱动齿与所述第一行星架内齿相啮合时,所述换档头还可同步推动所述第一行星架传动齿与所述第一行星架脱离,进而使得当第二变速模块工作时,第一变速模块不会有动力输入,减少第一变速模块的磨损。
可以理解的,所述离合装置包括与所述电机连接并可驱动所述内框上下移动的螺纹杆,当所述电机旋转时直接驱动所述内框上下移动,而不设置所述外框。
可以理解的,所述变速装置还可包括直接与第一变速模块连接的输出端,以实现仅通过第一变速模块的减速输出。当然,最终的输出连接头可以相同,而通过中间的调节结构,使得相同的连接头具有不同的输出转速。
可以理解的,所述变速装置和离合装置可直接设置在所述电机上,与所述电机一起构成具有变速及离合功能的电机组件,而不必设置相应的上盖和下盖,所述电机组件进一步安装在所述主机内。或者,所述上盖下盖同步将所述电机组件封闭。
可以理解的,所述搅拌件可直接与变速装置的输出端连接而不必设置连接头,所述搅拌件根据不同的输出转速实现不同的功能;或者,所述搅拌件直接与所述变速装置可拆卸连接,根据不同的功能更换不同的搅拌件。
可以理解的,所述驱动模块也可直接内嵌于所述动力传递模块。例如,所述动力传递模块为套设于高速轴的换档头,所述驱动模块为与高速轴螺纹连接的驱动电机,驱动模块直接嵌在换档头内并驱动换档头沿轴向移动以实现离合。
可以理解的,所述驱动模块与所述动力传递模块也可通过非接触式实现驱动。例如所述动力传递模块及驱动模块均具有磁性,所述动力传递模块包括换档头,所述驱动模块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依靠磁性驱动所述换档头移动以实现离合传递。
可以理解的,所述食品加工机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离合装置位置的检测装置及用于控制所述离合装置移动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根据加工程序控制所述离合装置到达预设离合位置,实现相应的减速功能或不减速,从而实现相应的食材加工。
实施例二。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多功能食品加工机的第二实施例,如图18-22所示,相较于实施例一,所述变速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三变速模块。需要说明的是,分别阐述具体的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并非是指两个实施例的方案完全相互独立,仅仅是为了体现两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并且两个实施例的技术特征及技术方案之间通用及可相互借鉴。
本实施例中,如图18-22所示,所述食品加工机包括变速装置、离合装置、上盖25、固定齿框26、下盖27,所述上盖25设有上盖固定孔251,所述固定齿框26设有齿框内齿261及固定齿框固定孔262,所述下盖27设有下盖固定孔271,所述上盖25、固定齿框26、下盖27通过固定螺栓28固定连接,并在内部形成相较封闭的腔体。所述变速装置和离合装置至少大部分设置于腔体内。
所述变速装置包括输入端、输出端及位于所述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第一变速模块、第二变速模块和第三变速模块。所述输入端包括与电机的电机轴连接的高速输出轴61,所述高速输出轴61上设有第一驱动齿611。所述输出端包括直接与所述高速输出轴61连接的第一连接头62和与所述第三变速模块连接的第二连接头63。
所述第一变速模块包括第一固定齿框711、第一行星轮712、第一行星架713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行星架713上表面的第一行星架齿714,所述第一行星架713的外周还设有第一行星架外齿7131,所述第一固定齿框711与所述固定齿框26及下盖27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齿框711设有固定齿框体7111、固定齿框柱7112、固定齿框安装孔7113、固定齿框内齿7114,所述固定螺栓28通过所述固定齿框安装孔7113与所述固定齿框26及下盖2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行星轮712与所述第一驱动齿611相啮合并实现动力传递,所述第一行星轮712同步在所述固定齿框内齿7114内公转。所述第二变速模块包括第二行星轮721、第二行星架722及设置于所述第二行星架722上表面的第二行星架齿723。其中,所述第二行星轮721与所述第一行星架齿714相啮合并实现动力传递。所述第三变速模块包括第三行星轮731、第三行星架732,其中,所述第三行星轮731与所述第二行星架齿723相啮合并实现动力传递。
所述离合模块包括拨叉81、弹簧82、顶杆83及活动齿框84。所述拨叉81包括拨叉体811、拨叉柱812及拨叉架813,所述拨叉柱812设置于所述拨叉体811的外侧,所述拨叉架813、活动齿框84设置于上盖和下盖形成的腔体内,且所述拨叉架813与所述活动齿框84连接,并可驱动所述活动齿框84在轴向上下移动,优选的,所述拨叉81设置为两个,相对的设置于所述活动齿框84的两侧。所述弹簧82一端与所述固定齿框柱7112抵触,另一端与所述拨叉81及顶杆83相抵触,使得当所述顶杆83压迫弹簧82时,使所述弹簧82向下挤压并同步带动所述拨叉81向下移动,而当所述顶杆83作用力消失后,所述弹簧82反向推动所述拨叉81复位。优选的,所述弹簧82及顶杆83穿过所述拨叉柱812以与所述拨叉活动连接。所述活动齿框84内侧壁设有活动内齿841,所述内齿841可与第二行星轮721、第一行星架713相啮合。所述离合模块还包括活动定位结构,所述活动定位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活动齿框84外侧壁的活动齿框固定槽842,及设置于所述固定齿框26内侧壁的齿框固定筋263,当所述活动齿框84向上移动时,所述活动齿框固定槽842与所述齿框固定筋263相插接,在周身对所述活动齿框84进行限位,阻止所述活动齿框84在周向旋转,此时,所述活动齿框84构成所述第二行星轮721的外齿框,所述第二行星轮721可在所述活动齿框84内公转。当所述活动齿框84向下移动时,所述活动齿框固定槽842与所述齿框固定筋263脱离,且,所述活动齿框84与所述第二行星轮721和第一行星架713同时啮合,此状态下,当所述第一行星架713旋转时,虽然第一行星架齿714与第二行星轮721相啮合,但由于第一行星架713与所述第二行星轮721被所述活动齿框84同步锁死,使得第一行星架713与所述第二行星轮721及活动齿框84构成同步活动的组件,而同步随所述第一行星架713旋转,并同步驱动第二行星架同步转动,从而使得第二变速模块失去变速功能,而仅具有动力传递效果。
所述拨叉81与所述活动齿框84之间还设有相互插接配合的齿及齿槽,优选的,所述齿为设置于所述拨叉81的拨叉齿814,所述拨叉齿814设置于所述拨叉体811的下侧,呈弯折的“L”形。所述活动齿框84外周侧设有与拨叉齿814相配合的活动齿槽843,所述活动齿槽843沿所述活动齿框84外周侧环形设置。所述拨叉齿841插入所述活动齿槽843中。当所述拨叉81在轴向移动时,通过拨叉齿814及活动齿槽843推动所述活动齿框84轴向移动。而当所述活动齿框84到达离合位置时,所述拨叉齿814在周向与所述活动齿槽843无关联,例如当所述活动齿框84与所述第二行星轮721和第一行星架713同时啮合时,所述活动齿框84可相对所述拨叉齿81旋转,而不会受到所述拨叉齿814及活动齿槽843的影响。
下面结合图19-22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食品加工机变速装置和离合装置实现方式。优选的,所述高速输出轴61与所述电机直接动力连接,并直接与第一连接头62连接,而将电机的高速直接由第一连接头62输出,并且在工作过程中,所述第一连接头62持续输出高速工作。
如图1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食品加工机第一变速状态传输结构剖视图。在第一状态时,所述高速输出轴61及第一驱动齿611直接由所述电机驱动,所述第一驱动齿611驱动所述第一行星轮712旋转并同步在所述第一固定齿框711内公转,所述第一行星轮712公转时带动所述第一行星架713旋转以实现第一级减速;所述第一行星架齿714随所述第一行星架713旋转过程中,带动所述第二行星轮721旋转并同步在所述活动齿框84内公转,所述第二行星轮721公转时带动所述第二行星架722旋转以实现第二级减速;所述第二行星架齿723随第二行星架722旋转过程中,带动所述第三行星轮731旋转并同步在所述固定齿框26内公转,所述第三行星轮731公转时带动所述第三行星架732旋转以实现第三级减速,所述第三行星架732与所述第二连接头63相连接,并最终驱动所述搅拌件。优选的,所述第三行星架732与所述上盖25之间还设有轴承733。这样设置好处在于,相较于第一实施例,进一步增加第三变速模块,即可进一步提升变速装置的减速性能,使变速装置的减速比更高;也可通过降低每级变更模块的减速比,在总减速比不变的前提下,减小各级减速模拟的体积,进而使得整体变速装置和离合装置的体积特别是轴向尺寸减小,进而使得食品加工机的体积减小,提升用户满意度。
如图20、21、2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食品加工机第二变速状态传输结构剖视图。在第二状态时,所述顶杆83向下移动以压迫弹簧82并带动所述拨叉81向下移动,拨叉81驱使所述活动齿框84向下移动,使所述第二行星轮721、第一行星架713同时与所述活动内齿841相啮合。由此,当所述电机驱动所述高速输出轴61旋转时,所述第一驱动齿611驱动所述第一行星轮712旋转并同步在所述第一固定齿框711内公转,所述第一行星轮712公转时带动所述第一行星架713旋转以实现第一级减速;由于第一行星架713、第二行星轮721与所述活动内齿841同时相啮合,使得第一行星架713、第二行星轮721及活动齿框84共同构成旋转的组件,并通过第二行星轮721带动第二行星架722旋转,即,第二变速模块不再参与减速,第一变速模块的输出直接驱动第三变速模块;所述第二行星架齿723随第二行星架722旋转过程中,带动所述第三行星轮731旋转并同步在所述固定齿框26内公转,所述第三行星轮731公转时带动所述第三行星架732旋转以实现第三级减速,所述第三行星架732与所述第二连接头相连接,并最终驱动所述搅拌件,以实现同一连接头,在电机单一输出转速状态下,具有不同的转速输出。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相较于第一实施例,所述离合结构由调整行星轮齿的太阳轮结构变更为调整行星轮齿的齿框结构,太阳轮结构调整方案需要改变中心太阳轮传递位置,需要各级变速模块具有中心可供太阳轮变化位置的空间。
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采用两种调整方案以实现离合变速方案。
实施例一:通过改变行星轮系的太阳轮位置,通过直接改变各级轮系的输入,从而能够跳过相应的变速模块,从而能够更直接实现不同的转速输出,结构调整简单,并且,通常太阳轮调整时在前级、转速较高,直接由太阳轮进行调整,能够更好的避免高转速的损耗,传动效率更高,调整更加灵活。
实施例二:通过改变行星轮系的齿框位置,使得上下级行星轮和行星架与齿框之间组成固定组件,从而使相应的行星轮、行星架和齿框共同组件旋转件而不再具有减速功能,最终实现离合变速输出。齿框调整可设置在整个行星轮系的外围,套设在各级行星轮系的外周,能够减少在行星轮系中心设置相应的调节组件,并且可根据不同的行星轮系数量,设置相应的离合模块,从而实现多种变速组合状态。
可以理解的,所述固定齿框设有可供所述拨叉轴向移动的缺口;进一步的,所述缺口处还可设有用于遮挡及封闭缺口的密封件。
可以理解的,用于驱动所述顶杆的驱动模块可以是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螺杆沿轴向移动并驱使所述顶杆沿轴向移动。
可以理解的,所述离合装置包括与所述拨叉螺纹连接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在旋转时驱动所述拨叉上下移动,所述驱动杆由驱动电机驱使旋转设置。
可以理解的,所述变速装置也可仅设置第一变速模块和第二变速模块,所述活动齿框可设置在第二行星轮与第一行星架外围,而使第二变速模块构成固定组件而不具有减速功能,进而实现离合变速功能。
可以理解的,用于驱动所述顶杆82的驱动模块也可以直接伸入所述主机,并依靠使用者来自主调节,以根据使用者的使用环境,自主设置需要的输出转速。
可以理解的,所述高速输出轴61与第一连接头62之间也可设置离合装置,而在实现变速输出时,高速输出轴61与第一转接头62断开,而不再持续高速输出。
可以理解的,所述活动齿框也可设置于第二行星架与第三行星轮外缘而将第二行星架与第三行星轮相固定,实现第三种变速状态。
可以理解的,所述活动齿框可设置为两组,分别与第一行星轮和第二行星架、第二行星轮和第三行星架相配合,从而实现第二级减速固定、第三级减速固定、第二级和第三级减速均固定的组合方式,从而使得第二输出连接头具有多组不同的输出方案。
可以理解的,第一变速模块和第二变速模块采用行星轮系是考虑食品加工机通常需要较大的减速比而不需要特别大的扭矩输出,采用行星轮系能更好的满足高减速比的要求。当然也可将第一变速模块和第二变速模块设置为常规的齿轮减速结构,而设置改变齿轮结构的齿轮组合而实现变速离合,也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这里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一固定齿框711也可直接与所述下盖27设置为一体,从而在所述下盖27上直接设置固定齿框内齿,所述第一行星轮可与所述固定齿框内齿相啮合并公转。
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一固定齿框也可与所述固定齿框设置为一体,所述第一行星轮及第三行星轮均可固定齿框的内齿相啮合,且与所述第一行星轮、第三行星轮相啮合的内齿可相同或不相同。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涵盖,这里不再一一举例。

Claims (10)

1.一种使用可靠的食品加工机,包括主机、加工杯、电机,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主机内,所述加工杯内设有由电机驱动的搅拌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品加工机还包括变速装置、离合装置及变速箱上盖和变速箱下盖,所述变速箱上盖和变速箱下盖相互扣合形成相较封闭的内腔,所述变速装置和离合装置的设置于所述内腔内并与外部动力连接,所述变速装置包括输入端、输出端及位于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第一变速模块和第二变速模块,所述离合装置与变速装置连接并驱动输入端在第一变速模块或第二变速模块之间选择动力连接或脱离,以使所述电机直接与搅拌动力连接或通过变速装置与搅拌件动力连接,实现所述输出端输出不同转速并驱动搅拌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使用可靠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装置包括驱动模块和动力传递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和动力传递模块嵌套以使所述驱动模块与所述动力传递模块在轴向重叠,所述动力传递模块在第一变速模块和第二变速模块之间选择动力连接或脱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使用可靠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速模块包括第一行星轮系,所述第二变速模块包括第二行星轮系,所述第一行星轮系和第二行星轮系沿轴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行星轮系包括第一行星轮、第一行星架和第一行星框,所述第二行星轮系包括第二行星轮、第二行星架和第二行星框,所述变速箱上盖或/和变速箱下盖内侧壁还设有内齿,所述内齿构成所述第一行星轮系的第一行星框或所述第二行星轮系的第二行星框。
4.如权利要求2所述使用可靠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速模块包括第一行星轮系,所述第二变速模块包括第二行星轮系,所述第一行星轮系和第二行星轮系沿轴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行星轮系包括第一行星轮、第一行星架和第一行星框,所述第二行星轮系包括第二行星轮、第二行星架和第二行星框,所述食品加工机还包括固定齿框,所述固定齿框为上下开口的筒状,所述变速箱上盖和变速箱下盖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齿框的上下开口处,所述变速箱上盖、变速箱下盖及固定齿框合围形成所述内腔,所述固定齿框内侧壁设有齿框内齿,所述齿框内齿构成所述第一行星轮系的第一行星框或所述第二行星轮系的第二行星框。
5.如权利要求2所述使用可靠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包括换档电机,所述换档电机安装于所述变速箱下盖并伸入所述内腔以与所述动力传递模块动力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使用可靠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下盖还设有安装台,所述电机设有电机支架,所述电机通过电机支架与所述安装台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电机轴穿过所述变速箱下盖与所述变速装置动力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使用可靠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台包括电机安装柱及电机定位柱,所述电机支架设有电机定位孔,所述电机定位柱插入所述电机定位孔以固定所述电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使用可靠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定位柱与所述电机定位孔之间还设有减震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使用可靠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上盖设有通孔,所述变速装置的输出端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搅拌件动力连接,所述食品加工机还设有轴承,所述轴承设置于所述通孔处并分别与所述变速箱上盖及输出端相配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使用可靠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杯与所述主机可拆卸连接,所述变速装置和离合装置通过所述变速箱上盖及变速箱下盖与所述电机固定连接以构成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安装于所述主机内与加工杯动力连接。
CN202122813227.6U 2021-11-17 2021-11-17 一种使用可靠的食品加工机 Active CN2173383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13227.6U CN217338323U (zh) 2021-11-17 2021-11-17 一种使用可靠的食品加工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13227.6U CN217338323U (zh) 2021-11-17 2021-11-17 一种使用可靠的食品加工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38323U true CN217338323U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08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13227.6U Active CN217338323U (zh) 2021-11-17 2021-11-17 一种使用可靠的食品加工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383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15972C2 (ru) Трехступенчатый планетарный механизм
CN217338323U (zh) 一种使用可靠的食品加工机
CN216724289U (zh) 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机
CN216724288U (zh) 一种方便调节的食品加工机
CN216724287U (zh) 一种调节可靠的食品加工机
CN213937653U (zh) 一种三输出的食物处理器电机及食物处理器
CN114145664B (zh) 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机
CN208740789U (zh) 一种具有两种转速的料理机
CN216823101U (zh) 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机
CN201256896Y (zh) 电动搅拌粉碎机
CN217338325U (zh) 一种输出稳定的食品加工机
CN114224204B (zh) 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机
CN216823102U (zh) 一种食品加工机用减速箱及食品加工机
CN212643448U (zh) 一种榨汁机及其多级减速装置
CN217524804U (zh) 一种调节快速的食品加工机
CN110833305A (zh) 榨汁机和搅拌机兼容动力装置
CN110811279A (zh) 一种榨汁机和搅拌机兼容动力装置
CN211212784U (zh) 一种手持式面条机
CN213551389U (zh) 一种料理机驱动装置
CN201863399U (zh) 榨油机
CN108143315A (zh) 一种料理机的传动机构
CN208677186U (zh) 一种料理机的传动装置
CN216724286U (zh) 一种低噪音食品加工机
CN207921236U (zh) 一种料理机的新型传动装置
CN216742661U (zh) 一种用于料理机的驱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